"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结题报告

“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结题报告 摘要:礼仪是文明的象征,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际交往愈加频繁,各种场合的礼仪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日益成为一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因而,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和国家进步。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礼仪修养 传统美德 民族素养

一、专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5000多年辉煌的文明史,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并世代相传。这些传统节日涵盖着丰富的礼仪文化,是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魂”。但在现实生活中,当今世界化的格局下,也形成东西方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并存,在饮食文化中,小学生多在麦当劳、冰淇淋、可口可乐的熏染中长大,对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日益淡漠,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更是知之不多,对精神价值了解甚少。根据有关资料的显示,我国少年儿童的礼仪习惯远不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而且我国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父母过分溺爱现象非常严重,因而青少年往往依赖感强、自理能力差、不孝敬父母和长辈、不知感恩、不懂合作、无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在许多青少年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如何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已成为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教育部曾经倡导各教育机构,要充分利用各传统节日,向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贯彻国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化文明礼仪教育“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活动;进一步研究文明礼仪教育的生活化、系统化、科研化和常态化,我们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契机,积极探索节日活动的教学方法及实施策略,在学生中开展“利用传统节日,进行礼仪教育”,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使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良好的礼仪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二、专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现代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言”,向世界呼唤:“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以孔子“儒家伦理”为轴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对下一代进行“中华魂”的教育已经魄在眉睫。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在小学阶段进行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的研究,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孩子们从小系统地接受传统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潜移默化的硬性学生,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做人基础。

三、专题研究目标:

1、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着手,深入发掘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联的传统节日的德育因素,加以整合、巧妙组织,科学开展班队活动,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和灵魂素养的成长。

2、抓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从一个侧面探索出传统节日与班级文化活动之间联系,科学开展班级活动,使班级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摇篮。

3、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感悟道德文明理念,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我校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四、研究原则方法:

本专题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积累,具体方法如下:

1、文献法:收集国内外的信息资料,通过各种参考资料的学习,借助行进的理论与经验, 为研究工作提供保障。

2、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主要解决在班级文化与传统节日活动整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实到行动中,并根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再进行实践,从而保证研究的正常开展。

3、访谈法。通过一定原则抽选样本,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进行礼仪教育方面的访谈,了解班主任老师和家长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现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4、经验总结法:通过传统节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总结出传统文化促进班级精神形成的实践经验。

5、个案追踪法:实验教师要重视对个例的跟踪分析,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

五、专题研究的过程及措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1年10月——2012年1月)

1、一学期来,在各级科研领导的组织下,结合我校实际,围绕学校“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构建立体礼仪课堂”这一课题,确定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研究专题。

2、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学习参考文献,为开展专题研究奠定基础。

3、制订实验研究方案,拟定实施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2月)

1、搞好前测。针对专题面向学生、家长进行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分析小学生礼仪现状,撰写现状调查报告。

2、摸底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对个别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调查,确定个案,跟踪、分析研究,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

3、启动研究。结合各重大传统节日,让学生调查了解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由此开展系列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活动。开展礼仪歌谣、对联的创编等活动,深化学生的礼仪习惯的养成。

4、深化研究。不断深化课题研究工作,围绕“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面向家长、社会深入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内容、途径与方法,让文明礼仪教育走进家庭、社区,有效拓展了文明礼仪教育的渠道。

5、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完善、总结、提升,不断调整教育思路,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开发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0月)

1、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反思,展开解题讨论,完成结题总结材料。

2、按时上交结题材料,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完成专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六、专题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三年来的实验研究,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正一步步深入人心,文明礼仪在广大师生的心中已生根、发芽,学校已呈现出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如今,学生的礼仪意识更强了,礼仪行为更加规范。我校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基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问好,与老师、长辈说话能做到彬彬有礼,在校园内能做到慢步轻声,举止文雅,基本具备了良好的文明素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作为教师经过近三年来的实验研究,我深深感到,育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必须抓住一切契机,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主要以汉族节日为基点,以人们参与节日的广泛性、对节日的认知程度和地方特色为参照,确定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几个重大节日,抓住个节日的典型习俗作为切入点,开展“做有道德的中国人”系列活动。通过各大节日,认真剖析其中蕴涵的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并加以提炼、概括,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规范道德行为,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品质。 如通过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向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从“孝敬长辈、帮做家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养成不撒娇,体贴父母,并经常参加家务劳动,为父母分忧的好习惯;清明节扫墓活动,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懂得珍惜生活、珍爱生命等等。通过一系列德育活动的开展,我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加强了日常管理,逐步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凸显出了我校以“构建礼仪课堂”的研究理念。有效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提高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

七、存在问题及思考:

教育是一项漫长的工程,文明礼仪教育更是循序渐进的工作,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还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自觉的养成习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高家庭、社会的文明程度,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才能使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得到更进一步规范,并并形成习惯。

本人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深感科研基础不够厚实,对于学生的教育还切缺乏耐心,缺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功底,自己的能力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还需要有关专家做进一步的指导,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深入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探索,让礼仪之花成为我们教育战线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考文献:

[1] 商隶君,王金萍《礼仪教育使一项系统的文明工程》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 第25卷第1期2009年3月

[2] 《身边的礼仪》 金正昆

[3]《细节决定成败》 -汪中求

[4]朱少梅《开展礼仪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小学德育,2005(03)

)

“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结题报告 摘要:礼仪是文明的象征,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际交往愈加频繁,各种场合的礼仪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日益成为一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因而,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和国家进步。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礼仪修养 传统美德 民族素养

一、专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5000多年辉煌的文明史,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并世代相传。这些传统节日涵盖着丰富的礼仪文化,是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魂”。但在现实生活中,当今世界化的格局下,也形成东西方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并存,在饮食文化中,小学生多在麦当劳、冰淇淋、可口可乐的熏染中长大,对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日益淡漠,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更是知之不多,对精神价值了解甚少。根据有关资料的显示,我国少年儿童的礼仪习惯远不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而且我国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父母过分溺爱现象非常严重,因而青少年往往依赖感强、自理能力差、不孝敬父母和长辈、不知感恩、不懂合作、无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在许多青少年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如何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已成为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教育部曾经倡导各教育机构,要充分利用各传统节日,向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贯彻国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化文明礼仪教育“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活动;进一步研究文明礼仪教育的生活化、系统化、科研化和常态化,我们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契机,积极探索节日活动的教学方法及实施策略,在学生中开展“利用传统节日,进行礼仪教育”,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使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良好的礼仪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二、专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现代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言”,向世界呼唤:“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以孔子“儒家伦理”为轴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对下一代进行“中华魂”的教育已经魄在眉睫。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在小学阶段进行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的研究,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孩子们从小系统地接受传统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潜移默化的硬性学生,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做人基础。

三、专题研究目标:

1、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着手,深入发掘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联的传统节日的德育因素,加以整合、巧妙组织,科学开展班队活动,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和灵魂素养的成长。

2、抓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从一个侧面探索出传统节日与班级文化活动之间联系,科学开展班级活动,使班级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摇篮。

3、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感悟道德文明理念,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我校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四、研究原则方法:

本专题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积累,具体方法如下:

1、文献法:收集国内外的信息资料,通过各种参考资料的学习,借助行进的理论与经验, 为研究工作提供保障。

2、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主要解决在班级文化与传统节日活动整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实到行动中,并根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再进行实践,从而保证研究的正常开展。

3、访谈法。通过一定原则抽选样本,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进行礼仪教育方面的访谈,了解班主任老师和家长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现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4、经验总结法:通过传统节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总结出传统文化促进班级精神形成的实践经验。

5、个案追踪法:实验教师要重视对个例的跟踪分析,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

五、专题研究的过程及措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1年10月——2012年1月)

1、一学期来,在各级科研领导的组织下,结合我校实际,围绕学校“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构建立体礼仪课堂”这一课题,确定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研究专题。

2、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学习参考文献,为开展专题研究奠定基础。

3、制订实验研究方案,拟定实施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2月)

1、搞好前测。针对专题面向学生、家长进行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分析小学生礼仪现状,撰写现状调查报告。

2、摸底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对个别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调查,确定个案,跟踪、分析研究,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

3、启动研究。结合各重大传统节日,让学生调查了解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由此开展系列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活动。开展礼仪歌谣、对联的创编等活动,深化学生的礼仪习惯的养成。

4、深化研究。不断深化课题研究工作,围绕“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面向家长、社会深入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内容、途径与方法,让文明礼仪教育走进家庭、社区,有效拓展了文明礼仪教育的渠道。

5、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完善、总结、提升,不断调整教育思路,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开发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0月)

1、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反思,展开解题讨论,完成结题总结材料。

2、按时上交结题材料,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完成专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六、专题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三年来的实验研究,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正一步步深入人心,文明礼仪在广大师生的心中已生根、发芽,学校已呈现出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如今,学生的礼仪意识更强了,礼仪行为更加规范。我校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基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问好,与老师、长辈说话能做到彬彬有礼,在校园内能做到慢步轻声,举止文雅,基本具备了良好的文明素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作为教师经过近三年来的实验研究,我深深感到,育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必须抓住一切契机,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主要以汉族节日为基点,以人们参与节日的广泛性、对节日的认知程度和地方特色为参照,确定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几个重大节日,抓住个节日的典型习俗作为切入点,开展“做有道德的中国人”系列活动。通过各大节日,认真剖析其中蕴涵的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并加以提炼、概括,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规范道德行为,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品质。 如通过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向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从“孝敬长辈、帮做家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养成不撒娇,体贴父母,并经常参加家务劳动,为父母分忧的好习惯;清明节扫墓活动,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懂得珍惜生活、珍爱生命等等。通过一系列德育活动的开展,我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加强了日常管理,逐步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凸显出了我校以“构建礼仪课堂”的研究理念。有效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提高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

七、存在问题及思考:

教育是一项漫长的工程,文明礼仪教育更是循序渐进的工作,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还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自觉的养成习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高家庭、社会的文明程度,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才能使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得到更进一步规范,并并形成习惯。

本人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深感科研基础不够厚实,对于学生的教育还切缺乏耐心,缺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功底,自己的能力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还需要有关专家做进一步的指导,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深入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探索,让礼仪之花成为我们教育战线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考文献:

[1] 商隶君,王金萍《礼仪教育使一项系统的文明工程》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 第25卷第1期2009年3月

[2] 《身边的礼仪》 金正昆

[3]《细节决定成败》 -汪中求

[4]朱少梅《开展礼仪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小学德育,2005(03)

)


相关内容

  • 高中生文明礼仪教育及实施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篇一: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初稿 文明礼仪教育研究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什么是"文明礼仪"? 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在迈入21世纪的 ...

  • 文明礼仪课题
  • <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培养青少年一代的人文素质:如韩国<道德>课,将教育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基本礼节及行为规范的内容和重要意义作为课程目标:日本设立& ...

  • 关于礼仪的结题报告
  • 不是第一次做课题.仔细想想,自己先后主持了两个上海市青年教师基金会课题,一个区级重点课题,一个区级一般课题,并且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个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这次不同.在让我们时喜时悲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在我们尝遍了研究的酸甜苦辣之后,胸中萌发的是对礼仪教育和课题本身的热爱,. 也不是第一次写结题报告 ...

  • 弟子规课题实施方案
  • <开展传统国学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实验研究> 课题的实施方案 一.课题说明: 本课题是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总负责人:任朝海,分管负责人王欣江,由部分教师承担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的目标 1. 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实施, ...

  •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浬浦镇中 周淑文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正如江泽民同志曾说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 ...

  • 小课题申报
  • 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实施方案 导读: 文言文是高中生接近传统经典的最直接的载体,这一载体应该最大限度在"学文"与"立人"的双重责任之中发挥作用.文言文简洁,优雅,有着独特的词法.句法.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这些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灵魂所在,带着既有的认知结构和对母语 ...

  • 2014年度学校工作报告
  • 校长室[2014]10号 2014年度学校工作报告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校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扎实转变工作作风,务实推进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加强规范管理,坚持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均衡发展之路,圆满完成 ...

  •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神木县矿区一小 二0一六年十月 二年级组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矿区一小 王冬梅 一.课题的名称: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

  • 结题申请书
  • 课 题 结 题 申 请 书 课题名称:<农村初中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课题主持人:陈大鹏 所属学校:蕲春县白河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2012年9月--2015年6月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蕲春县白河中学于2012年9月申请了"农村初中文明礼仪教育研究"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