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

教学目的:1.了解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特点及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

2.了解儿童运动发育的里程碑及运用运动发育对儿童神经心理的评价;

3.熟悉儿童认知、情绪、社会性及个性发育;

4.熟悉CBCL对儿童行为的评价;

5.掌握DDST的操作及评价过程。

学时:3学时

第一节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与分化

我们对大脑发育和功能还知之甚少,但可通过检查神经反射活动和其他神经行为活动,间接地了解脑的功能,早期发现婴儿脑损伤。

胚胎在第二周发育成3层,即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神经系统起源于外胚层。

(一)胚胎期神经系统发生与分化

1.神经板 神经外胚层背侧中线的被复上皮细胞增殖增厚,形成神经板。

2.神经褶与神经沟 神经板两侧边缘逐渐隆起、卷曲形成神经褶,中央下陷成神经沟。

3.神经管 神经褶向中间靠拢,神经沟成管状,在受精后第4周,神经管两端的神经孔闭合。神经管头端较阔,将来发育成脑;尾端较细,将来发育成脊髓;中央管腔发育成脊髓中央管。到第4周末,神经管头端形成前、中、后3个脑泡。第5周开始,出现头曲、颈曲和脑桥曲。第6周,出现左右两个脑泡(端脑)、间脑、中脑和菱脑。到第7~8周,大脑半球、基底节、丘脑、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眼、脑血管等均已分化。

4.神经管上皮的分化 第6周末,神经管上皮细胞分为室管膜层(发育成脑室管膜胶质)、中层新生细胞(发育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边缘层(形成脑脊膜)。

5.脑细胞的发育 第7周,脑细胞向外周移行,早分化的细胞在内部,晚分化的新细胞通过深层转到外层,形成脑皮质的各分层。受孕后的10~18周为大脑皮质细胞分化的旺盛阶段,20~25周脑细胞数已接近成人,25周细胞基本结构完整。

(二)脑细胞发育的特点

1.数量 成熟的脑细胞称之为神经元,神经元包括多边形的胞体、突起(树突和轴突)。人脑中神经元(neuron)不少于100亿个。

2.一次性完成 脑细胞形成主要在妊娠6个月内,妊娠7~9月脑细胞数量稳定。

3.出生后的发育 表现为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神经纤维增多、增长、增粗;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6岁前速度最快,以后减慢,30岁左右全部完成;6岁以后以轴突和树突间的联系加强、神经环路的增加为主。

4.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不同的神经纤维髓鞘化不一致,所有主要感觉束髓鞘化在出生时已相当充分。听神经出生时几乎所有纤维均含有较多的髓鞘,整个听觉通路的髓鞘化在2岁时已完成;视神经以外的视觉通路神经髓鞘化在出生时已相当充分,而视神经仅在眼眶一段有少量髓鞘。运动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出生时才开始,但与吞咽、吸吮动作有关的脑神经纤维的髓鞘在出生前已经形成。大脑皮层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则一直持续到成年。

5.婴幼儿期神经发育特征 婴幼儿期髓鞘化程度低,分化差,兴奋易泛化。神经元数量与纤维的复杂程度与儿童智商呈正相关。

(三)神经发育异常

神经系统不同的发育时期受到生物(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等有害因素刺激,其发育异常的表现不同。

1.胚胎4周以前有害因素作用 有害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4周以前,可导致神经管闭合不全伴椎管闭合障碍,表现为无脑儿、脑脊髓膨出、脊膜膨出、先天性脊髓纵裂等。

2.胚胎4周以后有害因素作用 有害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第4周到7个月之前,主要影响神经细胞的分化和移行。细胞分化障碍引起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瘤、面神经血管瘤等;细胞移行障碍使细胞结构紊乱、数量减少、灰质移位,表现为裂脑畸形、小脑回、大脑回、胼胝体不发育、小头畸形、巨脑症、脑积水等。

二、神经反射检查及其意义

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过程称之为反射。早期神经反射分为两个部分,即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和姿势反应(postural reaction)。而通过后天学习与强化的反射,称之为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如出生后2周,当婴儿被母亲抱起时,婴儿出现反射性的吸吮动作。

(一)原始反射

1.原始反射研究历史 早在1896年,Sherrington在研究肌张力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的外展肌强直动物模型”,他观察到姿势性紧张模式随不同的身体姿势变化而改变。这些皮层下反应以及其他的原始反射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得到描述。近一个世纪以来,原始反射被神经生理学家、神经病学家、儿科学家、物理和职业治疗师以及其他对婴儿反射感兴趣的人详尽研究。早期研究者不遗余力地把反射解释为返祖现象(atavisms),即一种从进化早期保留下来的生存性运动。20世纪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早期,Capute及其合作者在巴尔的莫的John F. Kennedy研究所对原始反射临床应用及潜在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强调这种模式化运动方式作为脑功能障碍尤其是脑瘫的“神经发育标志物(neruodevelopmental markers)”。

Capute及其合作者倡导使用统一的名词,澄清概念,看不起对原始反射不一致和无序的描叙,如简单的用“存在(present)”、“缺失(absent)”和“出现(appearance)”、“消失(disappearance)”来描述原始反射的有或无。还有一些研究报道显示,原始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时间不一致,例如,Magnus等第一次描述了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a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 ATNR),否认这一反射在正常新生儿及婴儿中存在。然而,Gesell运用录制胶片进行分析,确定ATNR出现于所有的新生儿中,同时还发现在很多5、6个月正常的婴儿中依然存在。

2.原始反射意义与检查 近20年来,神经发育学家开始明确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和姿势反应发生延迟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定性和定量研究,Capute等强调把原始反射从姿势反应中区分开来。原始反射和姿势反应都代表了运动模式,但原始反射的运动呈高度模式化,需要通过特定的感觉刺激才能诱导,因此,原始反射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活动。原始反射的神经学定位是脑干及其脑干以下水平。大脑皮质发育成熟才能控制着脑干原始反射,改变原始反射强度,随年龄增长原始反射消失(有人更喜欢称之为整合)。当婴儿头部在空间位置改变或头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改变时,经迷路感受器、颈本体感受器或躯干、四肢的皮肤、肌肉感受器传入脑干反射中枢,引起头、躯干、四肢的肌张力反射性改变,产生相应的运动。因此,去脑猫或无脑畸形儿表现为过强的原始反射,理论上原始反射不会消失。当皮质整合推迟或处于胎儿或婴儿状态时,原始反射会超出通常消失的年龄而存在,也就是相对于正常状态而言,出现量的增加。脑损伤可引起病理性的过度反射姿势,可用强直(obligatory)这一概念描述。强直是指当刺激出现时,婴儿好象固定于或“卡在”特定的反射姿势,直至刺激的移去。

原始反射可追溯到孕25周,持续到出生后3~6个月。6个月几乎所有的原始反射都消失,只有STNR和Galant反射除外。Galant反射持续存在时间最长,仍有50%的12~18个月幼儿可检查出,STNR在少部分满周岁的儿童中存在。

临床应用最多的原始反射有Moro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tone labyrithine relex)、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ATNR)和被动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 reflex)等。每种原始反射都有其特定的检查方法。例如,Moro反射检查时,让婴儿的头被动地转动一侧,由于

颈椎上的本体感受器作用,脸偏向的那一侧的上下肢伸展,而位于对侧的上下肢收缩,脊柱旁肌肉轻度收缩,躯干轻度弯曲。紧张性迷路反射检查时,让婴儿仰卧,检查者轻轻地托起小儿颈背部,躯干与水平线成45°,婴儿头后仰,引起相应的肩回缩和腿伸展,即所谓的“投降姿势(surrender posture)”。检查者也可轻托婴儿顶枕部,头屈曲45°,引起小儿手收拢前伸,肩轻度伸展,腿收缩。被动支持反射检查时,检查者双手从腋下抱起婴儿,然后轻轻地把婴儿足底碰在水平的检查台上,这一刺激可导致婴儿反射性地伸展臀、膝和踝部,以致于婴儿站立,完全或部分支持体重。婴儿一开始可能踮起脚尖,但最后会放平足底,20~30秒内松软下来成坐位姿势。

原始反射这种模式化的姿势在正常新生儿和婴儿中短暂且易变(有时检查不出),但在神经损伤的婴儿中表现更强烈且持续时间更长。在评价婴儿原始反射时,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原始反射在3个月内出现,3~6个月逐渐消退,大多在6个月以后消失;②在早期的不适宜时间消失或在正常消失的年龄存在,提示神经功能的损伤但可能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例如,在小婴儿中,被动支持反射不出现,可能与低张力和/ 或虚弱有关,身体过于瘫软可能提示低张力型的脑瘫、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肌肉疾病。如果原始反射持续存在,也可能提示某种类型的脑瘫存在;③反射的对称性,也是评价原始反射是否异常依据之一。原始反射两侧不对称性,提示脑损伤,这在Moro反射检查中特别重要;④强直性反射在任何年龄都是病理状态。

原始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刺激-应答反应,最早可以追溯到胚胎发育的第25周,是中枢神经系统低分化状态的反映。表3-1列出了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月龄,供评价时参考。

表3-1 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年龄

原 始 反 射

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拥抱反射(Moro reflex) 刺 激 方 式 乳头或手指放入口中 手指触及一侧面颊 ① 反 应 吸吮 头转向刺激侧 两臂外展、伸

直,然后内收

踏步反射(walking reflex) 扶腋悬抱,足放平面 迈步或向前走

交叉内收反射(crossed adductor 仰卧,一腿伸直,刺激

reflex)

手抓握反射(hand grasp reflex) 手指或其他物体触及

婴儿手心

足抓握反射(plantar grasp reflex) 手指或其他物体触婴

儿足底前部

躯干侧弯反射(lateral curvature 俯卧,手指或棉棒钝端

reflex, Galand reflex)

tonic neck reflex)

站立反射(standing reflex) 沿脊柱旁轻划 不对称颈肢反射(asymmetric 仰卧,使婴儿头迅速转向一侧 悬抱,托一足,另一足

背触桌边下缘 躯干向刺激侧弯曲 同侧上下肢伸直,对侧屈曲 将其下肢抬到桌面 初生 1~2个月 初生 3个月 初生 3个月 对侧腿先屈曲,初生 2~3个月 足底,或让其迅速屈曲 然后伸直内收 紧握,并随轻拉而越握越紧 足趾内收、紧握 初生 6~9个月 初生 3~4个月 初生 1~2个月 出现月龄 初生 初生 初生 消退月龄 4~7个月 4~7个月 3~6个月

注:①婴儿仰卧,检查者托婴儿背部呈半坐位,迅速将婴儿躯干和头向后、向下倾斜15。左右,婴儿出现两臂外展伸直,既而屈曲内收,呈拥抱状。另一种检查方式是,当婴儿仰卧时,在婴儿头附近,用力击床面或桌面,婴儿呈拥抱状。

(二)姿势反应

1.概念 与原始反射不同,姿势反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因为姿势反应的引出可

有多种输入方式(input modalities),需要大脑皮质整合。大多数姿势反应不在新生儿出现,在足月产的2、3个月的婴儿中开始出现,最早出现偏侧头矫正反应,随后其他姿势反应开始发挥功能。在脑损伤婴儿中,姿势反应出现推迟,至少这种反应缺乏效能。在无脑儿和实验性去皮质的动物中,姿势反应可能不会发生。从功能上讲,姿势反应按其目的可分为三类:矫正(righting)、保护(protection)和平衡(equilibrium)反应。这些姿势反应构成了正常运动技能发育的基础。例如,让婴儿呈舒适的坐位(必要时可支持其腰部),检查者轻推婴儿向一侧倾斜,这时婴儿头向中线“矫正”,倾斜一侧的手向外伸展,以“保护”, 另一侧手和腿努力作相反的运动。

姿势反应在临床上容易诱导,运动方式较少模式化,外界一系列的感觉刺激(包括来自本体感受器、视觉的、前庭的感觉传导等)在大脑和小脑皮质整合。与原始反射相反,姿势反应在正常婴儿中容易诱导,在神经系统损伤的儿童中明显延迟。因此,姿势反应不能诱导或出现的时间明显推迟,提示神经系统的损伤。

姿势反应是在出生后产生的,多在3~6月以后出现。当婴儿身体在空间位置发生改变时,出现平衡、保护、校正三种反应。例如,6~9月婴儿独自能坐时,轻推小儿一侧肩部,使其身体向对侧倾斜,婴儿会使对侧上肢伸展,以保护身体不被摔倒;同侧上肢向躯干收紧,躯干和髋部向同侧内收,头保持中位,即所谓的上肢侧方保护性伸展反应。该出现的年龄不出现,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2.常用的姿势反应

(1)仰卧拉起反应:检查者两侧拇指让儿童双手握紧,其余四指保护儿童腕关节,观察儿童是否能收紧上臂,头、躯干内收,自己坐起或站起。仰卧拉起反应在6~9个月龄的婴儿中明显。

(2)俯卧托腹悬抱反应:检查者双手从腹下抱起儿童,呈俯位,儿童能否使头颈、躯干在一水平面上,下肢自由屈伸,检查者双手能明显感儿童腹部的紧张感。6~9个月龄婴儿中明显。

(3)侧卧悬垂反应:检查者一手握儿童上臂,一手握儿童下肢,轻轻提起,观察儿童下侧上下肢能否保护性地伸展,用力支撑床/桌面。9个月龄以后明显。

(4)垂直悬抱侧弯反应:检查者扶双腋立位悬抱儿童,轻轻使儿童身体向一侧偏斜约30°,儿童身体头颈向中线收紧,使头保持在中位,检查者明显地感受到儿童躯干的紧张感。3~6个月龄婴儿明显。

(5)降落伞反应:检查者扶双腋立位悬抱儿童,突然使儿童头和躯干向前、向下俯冲,儿童双手向前伸直,5指张开,呈跳伞运动员空中姿势。8个月龄以后明显。

(三)神经反射检查对脑性瘫痪的早期筛查价值

儿童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病因揭示仍显不足,流行病学研究还不能提供适用的控制脑瘫的措施,因此,二级预防措施——早期发现以达到早期医学康复,是脑瘫预防策略之

一。通过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姿势反应(postural reflex)、运动里程碑(motor milestone)等方面的检查以达到早期发现脑瘫的目的,已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我国制订儿童脑瘫的早期筛查方法提供了经验。

Kennedy小组集中精力建立了原始反射检查表(primitive reflex profile,PRP),这为临床提供了研究工具,也为早期发现脑瘫和对其严重性估计提供了方法。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建立个体反射的量化系统(及评分标准)。在24个月的追踪观察中,研究者对381名正常儿童9个原始反射记录下定量变化,获得正常儿童原始反射变化的资料。同时发现,脑瘫儿童原始反射偏离正常发育轨迹。Capute和其他研究者强调,该评价表的优点在于,通过6~8个月仔细地检查原始反射,可使脑瘫得到早期诊断。PRP应用还发现,不对称颈紧张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对称性颈紧张反射、被动支持反射有较好的预测脑瘫儿童将来行走和不能行走的能力。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发现,异常的PRM模式可区分脑瘫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

在一项大型的队列研究中,出现或缺乏特定的原始反射和姿势反应,可精确地预测脑瘫的特定类型或神经发育异常。如出生后1月足抓握反射阴性,提示神经发育异常,从3月开始,足抓握反射缺失,与痉挛性脑瘫相关。

Vojta创立的姿势反应检查开创了脑瘫早期筛查的先河。研究结果提示,经仔细的检查和评价,可于3个月龄前发现脑瘫患儿。这一方法已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进我国脑瘫康复学界,尚需要进一步推广应用。

三、神经运动发育

儿童运动与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和成熟水平以及骨骼、肌肉发育水平相关,运动能力反映了儿童的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因此,运动发育也称之为神经运动发育。运动扩大了儿童同外界的联系,促进感知觉和思维的发育,因此运动又与儿童心理发育有密切联系。儿童运动发育包括涉及到大肌群发育的大幅度动作,称之为粗大运动(gross motor),如抬头、翻身等;另一类运动涉及到手抓握和精细操作,称之为精细运动(fine motor)。

(一)儿童运动发育的程序性

儿童运动发育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顺序和进程遵从一定的规律,前一步未完成,后一步不会发育。儿童运动发育的程序性包括以下几个规律。

1.头尾发展律 儿童运动发育首先表现为头的控制,然后是躯干发育,最后是下肢的发育。即儿童粗大运动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顺序发育。

2.近侧发展律 从躯干开始,接近躯干的肌群先发育,远离躯干的肢段动作后发育,如上肢发育沿着肩头、上臂、肘、腕、手、手指的顺序发育。

3.由粗到细 粗大运动先发育,精细运动后发育。如3个月以前的婴儿高兴时出现“手舞足蹈”,4、5个月婴儿取眼前玩具用整个手臂,6个月左右婴儿可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指端取物,9月婴儿可用拇指和示指拿小糖丸或米粒。

4.先正后反 婴儿手的运动表现为先抓后放,如6个月以后的婴儿出现倒手,即把一个手的玩具换到另一个手中,此时儿童出现摔玩具现象;儿童先起坐是从坐位站起,后从立位坐下;儿童走路是先向前走而后向后退。

(二)儿童运动发育的时间性

运动发育的时间性是指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各种运动功能有一定的年龄范围。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同一种运动能力的发育出现、成熟年龄,个体差异较大,群体中必然有早发育、平均水平和迟发育的状况。在统计学上,标准差反映了某一运动能力发育的年龄在群体中的变异程度。如果儿童某项运动指标明显落后于一般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则提示儿童该项运动功能发育的迟缓或由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异常而致运动障碍。

现举例婴儿头的控制、坐、站、走和手的抓握能力的成熟早期年龄(第10百分位数)、中期年龄(第50百分位数)、成熟晚期年龄(第90百分位数)和常模年龄(第70百分位数),详见表3-2。一般认为,成熟早期年龄可进行早期教育的年龄,成熟晚期年龄是发育迟缓的年龄。

表3-2 婴儿部分运动能力的年龄特征

运动能力

1.头的控制

俯卧稍抬头

抬头45o

抬头90 o

抱直头转动自如

2.坐

扶坐竖直 成熟早期年龄 -- 2.1 2.9 2.0 3.1 成熟中期年龄 -- 3.2 3.5 2.9 4.2 成熟晚期年龄 2.0 4.0 4.5 3.7 6.3 常模年龄 1.2 3.6 3.8 3.3 4.9

独坐前倾

独坐

从卧位坐起

3.站

扶腋下站

扶双手站

扶一手站

独站片刻

4.走

扶双手走步

扶一手走步

独走几步

5.手指抓握

拇指与其他手指抓握

拇指与示指捏米花 3.2 4.7 6.9 3.3 5.1 7.0 9.2 7.1 9.1 11.2 5.1 7.1 4.5 6.0 8.6 4.2 6.6 9.5 11.2 9.3 10.7 12.7 6.5 8.5 5.9 6.9 11.4 5.4 8.9 10.9 13.3 11.0 12.7 15.0 7.9 9.9 5.2 6.5 9.7 4.7 7.7 10.1 11.9 9.8 11.8 13.7 6.9 8.9

(三)儿童运动发育评价

运动发育评价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是检查运动发育里程碑,与一般儿童比较是否发育迟缓;定量评价见运动检查结果转化为运动商数。

1.运动里程碑发育年龄评价 运动里程碑(motor milestone)是从儿童发育史以及神经发育检查中总结出来的,标志着运动发育产生了质的飞跃。表5-2列出正常儿童运动里程碑发育时间表,即每一运动项目平均年龄(运动年龄)及变化范围,如抬头45°平均年龄为

3.5月,第10百分位数年龄为2.1月,第90百分位数年龄是4.6月,超过第90百分位年龄未出现某项运动,意味着该项运动发育迟缓。运动发育常模(第70百分位数)是评价儿童运动发育正常的参考依据。

运动里程碑没有考虑到儿童运动的质量,详细的神经运动检查可弥补其不足,如对体位(station)、步态(gait)等定性特征的描述,对婴儿的肌张力(tone)、强度(strength)、深腱反射(deep tendon reflexes)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评价往往有主观的性质以及检查者和被试之间配合的困难而难以评价。临床经验、耐心、重复是获得有用信息的关键。最好的线索来源于观察而不是操作。通过观察婴儿固定姿势(stationary posture)和转换运动(transition movement)的质量来判断婴儿是否有肌力低下或肌张力增高;自发性姿势如蛙腿或剪刀步所提供的线索可分别判断为肌力低下和痉挛性肌张力增高,2、3岁后,由于儿童配合程度增加,神经检查也越来越容易且更为有效。

2.运动商数 运动发育水平可转化为运动商数(motor quotient, MQ),简称运动商。运动商有两种算法,一种是运动年龄(motor age,MA)与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的比值乘以100,即

MQ=(MA/ CA)×100

另一种是根据Wechsler离差智商原理,计算运动商,即

MQ=100+16(个体运动评分-常模运动评分均值)/ 标准差 (Balay,1969),

MQ=100+15(个体运动评分-常模运动评分均值)/ 标准差 (Capute,1985)

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中的运动发育量由81个项目组成,测查2~30个月龄儿童身体控制能力、大肌肉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等,结果用运动商表示

第二节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和严格的程序性,遵从从感知运动到情绪、动机到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遵从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规律。心理行为的发育可因发展速度、达到的发展高度以及成熟的时间呈现多样性的发育模式。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人类心理行为发育呈现共同的规律,这为评价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又有个体差异,形成不同的个性和气质特征。

一、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指标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是指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随年龄发生的变化。掌握个体发育的年龄特征,是我们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的需要,也是我们指导父母教养实践的理论基础。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年龄特征成为评价儿童发育状况的依据。

(一)儿童认知发育

认知(cognition)是指知识的获得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知之过程;而通常所说的智力(intelligence)是认知活动的综合,是知之能力。认知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过程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儿童感知发育 感觉器官(视、听、嗅、味、皮肤、本体感受器)把感觉到的各种信息(个别的、外部的特征),经过大脑的加工,与原有的经验结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这是感知过程,前者称之为感觉,后者称之为知觉。

(1)儿童感知觉发育的年龄特征

1)婴儿感觉功能发育:胎儿的听觉相当灵敏,这是胎教的理论依据之一。新生儿对声音反应迅速,甚至能区分200Hz和1 000Hz的声音。2个月龄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和同一个人说话时不同的语调,6个月龄时能区分父亲或母亲的声音,叫婴儿名字时有应答性反应。3~4个月龄的婴儿头转向声源,8个月眼和头同时转向声源。婴幼儿能听到0~20dB的响度,若只能听到21dB以上响度的声音刺激则有听觉障碍。

新生儿对光的反应敏感,出生时已有瞳孔对光反应,出生12~48h,2/3婴儿两眼追踪移动的红环或红线球,3~4个月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并表现为对明亮、鲜艳的色彩特别是红色感兴趣。新生儿能区分人脸和非人脸,出生后2周可区分妈妈与爸爸的脸。出生3~5周的婴儿,视觉集中时间仅为5sec,3个月龄时达7~10min。4~12周的婴儿两眼随物体移动180°,12~20周看自己的手,能看见75cm远的物体。

出生之前,胎儿的嗅觉和味觉相关的神经已髓鞘化,新生儿的嗅觉和味觉功能发育相对完善。哺乳时,新生儿闻到乳香就会寻找乳头,3~4个月龄时能区别愉快和不愉快的气味,7~8个月龄时开始分辨出芳香的刺激。出生2h的新生儿即对糖水表示愉快,对柠檬汁表示痛苦。4~5个月龄婴儿对食物的任何改变出现非常敏锐的反应。

新生儿已出现痛觉,但不甚敏感,易出现泛化现象。新生儿触觉敏感,有些原始反射与触觉的敏感性有关。新生儿温度觉灵敏,能区别牛奶是温度是否太高或太低,3个月龄的婴儿能区分31.5℃~33℃水温的差异。

2)儿童知觉发育:5~6个月龄的婴儿即出现深度知觉,如婴儿爬到“视觉悬崖”边上时,出现退缩反应。但儿童深度知觉发育持续时间很长,6岁前往往因判断不准确而跌到或撞到。

1岁,出现空间和时间知觉,“藏猫”游戏提示儿童理解空间和时间交替出现,这种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要与视觉和动觉相连系。

2~3岁儿童能辨别各种物体的属性如冷、热、软、硬等,5~6岁能区分同样体积当重量不同的两只盒子。

3岁,开始理解今天、昨天、明天的时间概念,但对上午、下午、晚上的理解要到5、6岁,而今年、去年、明年的时间知觉要到6岁以后。

3岁儿童开始辨别红色,对黄、蓝、绿的准确辨别要到4~6岁。

5、6岁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分辨左右,而以对方为中心分辨左右则要到7、8岁。

(3)对儿童教养的意义:丰富的语言、声音、视觉刺激,促进视觉、听觉发育;丰富的情感投入,促进儿童的体感和安全感的发育;图片、实物、情景结合语言刺激,促进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逐渐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方法是,从无目的的观察到有目的的观察,观察时间由短到长,从观察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征到观察事物隐蔽的、细微的特征,从对事物的个别的特征到整体的特征。

2.儿童语言发育 语言是社会现象,包括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部分。语言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势语言。而言语则是个体现象,既发出的声音。当言语以一定的词汇并按一定的语法规则表达时,即是口头语言。

(1)语言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语言发育经历语言准备和语言发展两个时期,理解先于表达,由发声到说出单词到说出句子,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哭是新生儿第一个反射性的发音,1月以内的婴儿哭、叫声未分化,1月后,与不同的需要相联系,如饥饿、不适、疼痛等。

1月后,婴儿开始出现非哭叫声,发声器官反射性出现a、o、u、e等元音,进而出现n、k、p、m等辅音,不具有信号意义。

5月左右,婴儿出现咿呀学语,以重复的音节出现,如ba-ba、da-da、ma-ma,类似人类语言中的爸爸、大大、妈妈等,但无实际意义。9月龄达高峰。

10~12月,婴儿开始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词,如“爸爸”、“妈妈”等。我们也可把儿童出现有意义的词看作单词句,因为单词含有句子的成分,如表达一种需要。1.5~2岁出现双词句或3词句,如“妈妈抱”。3岁出现多词句和简单复合句,词汇量急剧增加。4、5岁词汇和表达能力加强,句子中代词使用量增加,但人称代词的正确使用还要到6岁以后。7岁左右出现内部语言,如默读、默想。

8、9个月的婴儿能理解大人说出的不能做什么,理解大人要求他表示欢迎、再见等,但往往需要与动作相联系。对语言的社会含义的理解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2)对儿童教养的意义:母亲敏锐地识别婴儿在不同情况下的哭声,及时给予处理。从出生开始,父母和其他带养者经常地对婴儿说话、讲故事,对婴儿的无意义的发声给予积极的反映。2~4岁儿童常语音不清、发音不准、句法错误,大多是正常现象,应鼓励说话,少训斥。家庭教育中,家长在给儿童讲解的同时,多让儿童表达。2、3岁儿童是学习口语的关键期,背诵儿歌、复述简短的童话,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儿童注意和记忆发育 注意是人们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人或物,起维持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作用,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开始。记忆是对事物的识记、保持和记忆。

(1)儿童注意和记忆发展的年龄特征:新生儿不存在有意注意,强烈的声光刺激,红色物体的刺激,可引起无意注意。2、3个月婴儿对人脸、活动的物体感兴趣。5、6月开始出现集中注意。1岁儿童可出现10-15秒的随意注意,鲜明、新颖、变化的事物能引起儿童的注意。趣味和新奇的刺激可使2-3岁儿童集中10-20分钟,5-7岁儿童可主动注意15分钟,7-10岁可集中注意20分钟。

2、3个月婴儿对从眼前突然消失的玩具出现短暂的惊讶,表明婴儿有段时记忆,3、4个月认识熟人和生人,9-12个月明显惧怕生人,即婴儿期记忆基本以识记为表现形式。对人或物的再认1岁的潜伏期几天,2岁可达几周,3岁时延长至几个月。再现的潜伏期在2岁达几天,3岁时延长至几星期,4岁达几月。

(2)对儿童教养的意义:注意和记忆两者紧密相关,新奇的事物、直观的教具、图片、游戏,既可促进儿童的随意注意,又可增强儿童的记忆能力;运用指令强化儿童注意和记忆的目的性,提高注意与记忆能力;通过游戏活动,在情绪良好的情况下帮助记忆。

4.儿童思维的发育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象间接概括的反映,需借助语言实现的一种心里活动。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人类可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把握没有直接感知到的事物或其属性,推测或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思维的概括性表现为对某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的反映;或是对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反映。

(1)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9个月左右的婴儿期开始出现思维的萌芽,出现所谓的“物体的衡常性”,即物体在眼前消失后,婴儿注视物体消失的地点或从消失的地方寻找。

1~3岁,幼儿出现直觉行动思维,是思维的初级新式。直觉性是指可对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如妹妹是比自己小的女孩,此时儿童不能理解“小姨”是妈妈的妹妹,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性质。行动性是指依靠动作进行思维,如把木棍当作长枪、马、拐杖等,离开具体事物,思维即告停止。

学龄前期,出现表象思维,有一定的形象思维成分。表象性是指通过对事物外部形象的概括来描述外部世界。如,出示苹果、梨、西瓜图片,学龄前儿童多以“圆的、有皮、能吃、甜的”进行描述。此期儿童思维还以自己的生活经历、认识、愿望等来代替事物的实质,如问火柴能在水中浮起来,而石头不能浮,回答因为火柴轻或火柴小;再问火柴能浮而针为什么不能浮,则回答因为针小回沉下去。

学龄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出现Piaget所称之的体积、重量和数量守衡。如图6-1所示,上下两排纽扣数量相等,但学龄儿童在数的概念形成并能计数之前,问及“上下两排纽扣数量多少”时,多数儿童会回答下排多,显示学龄前期儿童不能理解纽扣的数量不因排列疏密而数量发生变化。同时也反映学龄前儿童思维中的“自我中心”成分(如排的越长,数量越多)。学龄儿童开始出现抽象思维,但此时抽象思维仍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成分,如在理解“贫苦”的概念时,往往与“三毛”的经历相联系。

图3-1

数量守衡实验

(2)对儿童教养的意义:幼儿在传统的游戏中再现对世界的认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丰富对客观世界的感性知识和经验。鼓励学龄前儿童开展“假扮”游戏、表演游戏。引导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帮助儿童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解决问题。

(二)儿童情绪活动

情绪或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或观念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或客观表达,通过某种外在或内在的活动以至行动表现出来。情绪多指外在的表达,如喜、怒、哀、乐、悲、恐、惊;情感是内心的体验,为高级的情绪体验。由于情绪和情感均具有社会性,在日常生活中并无严格区别。

1.情绪体验与情绪反应

(1)情绪体验:情绪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肯定与否定之分,强度有大有小,有紧张有轻松(紧张度),有简单有复杂(复杂性)。

(2)情绪的外在表达:情绪可通过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来表达。

(3)生理反应:情绪的内心体验和外在反应,与自主神经兴奋有关。表6-2列出了交感神经和非交感神经兴奋与生理反应以及情绪反应。

表3-3 自主神经兴奋与情绪反应

自主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 内分泌物质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生理反应 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瞳孔扩大、肌张力增加、胃肠运动和分泌减少,情绪反应 紧张、恐惧、愤怒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副交感神经兴奋 5-羟色胺、

乙酰胆碱 心率下降、血压下降、汗腺分泌减少、瞳孔缩小、胃肠活动与分泌减少、胰岛素和性激素分

泌增加

活动减少、嗜睡、愉快

2.情绪发育的年龄特征 新生儿期是一种泛化的激动状态,分化为愉快、不愉快两种情绪,都与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有关。6~12个月龄时快乐的情绪进一步分化为得意与怜爱。3~6个月龄婴儿,出现愤怒、厌恶、恐惧,其中恐惧情绪在3岁时达高峰,多表现为对动物、黑暗的恐惧。16个月以后,幼儿出现嫉妒情绪。3岁以后,随着儿童社会生活的增加,基本的情绪活动都出现,经常发脾气是这一时期儿童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学龄前儿童出现初步的社会性情感和道德体验,如信任感、安全感、同情感、友谊感和荣誉感。

3.对儿童教养的意义 许多情绪活动,特别是对特定事物的特定的情绪反应,往往与社会因素及后天学习有关,如男孩和女孩痛苦的表达方式往往不同,女孩以哭泣为主要表现形式,男孩则以控制为主。提供爱的环境,发展儿童的安全感和依恋;提供愉快的经历,发展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发挥榜样的作用,培养高级社会性情感。

(三)社会行为发育

儿童社会行为是指个体与他人或团体交往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包括对人、对己的态度,对社会规范的认识与尊重,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具备的社会能力。

儿童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出生后1~2月,以社会性微笑为表现形式。发展对母亲和其他亲人的依恋,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安全感和社会行为;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促进儿童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育。这里以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历程为例,说明儿童社会行为发育的年龄特征及其对儿童教养的意义。

1.儿童依恋发育的年龄特征 Bowlby根据长期对早期失去母亲以及对长期或短期与父母分离的婴幼儿的研究,认为婴幼儿依恋经历四个发育阶段。

(1)第一阶段:从出生到8~12周。婴儿对刺激作出反应,但不能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反应。当看到人走动,用视觉追踪;当人走过来,微笑、发声。

(2)第二阶段:12周~6月。对其他人仍友好,但对母亲或其他带养者反应更频繁。

(3)第三阶段:7月~2、3岁。通过身体移动和信号(微笑、发声)表示与认识的人保持贴近的意向。反应具有选择性,如对母亲打招呼,对陌生人感到不安。

(4)第四阶段:2、3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母亲或其他带养者的反应及行为的关系,以自己的良好行为,获得亲近的人的微笑和爱抚。

3岁以后,儿童的依恋行为减弱。

2.对儿童教养的意义 依恋行为既有生物学意义,又有社会学意义。依恋可增加父母的照顾行为,父母给予儿童保护、关爱,促进儿童依恋的发育;依恋可使儿童学习某些社会行为,如表扬、友好举动等,有利于儿童适应社会生活;依恋有利于儿童遵从父母相同的价值观和父母要求的行为;依恋的剥夺可能使儿童产生人格障碍。

(四)儿童个性发育

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是个人在处理环境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行为倾向性以及在思想方法、情绪反应和行为风格等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个性的倾向性,它决定个人活动的动力,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二是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一个人典型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第三个层次是个体对自身的个性倾向、个性特征的认识与评价。个性品质的健全有利于儿童活动和交往的效率,有利于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1.儿童气质发育 气质构成了儿童以后个性发展重要的生物学基础,它决定儿童在行

为方式上的表现,如心理活动的速度(如知觉快慢、思维的灵活性)、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倾向性(如情绪表达的外显或内隐)。

(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一般认为,婴幼儿与生俱来的行为表现即为气质的反映。20世纪70年代,Thomas和Chess等发表了对婴儿气质前瞻性研究报告,包括活动水平、节律性、注意力转移、与环境的接触能力、适应性、注意广度和持续性、反应强度、反应阈值和心境等,并根据上述9个特征以及行为表现,将儿童分为4种类型:易于相处儿童(easy child),占40%;兴奋缓慢儿童(slow-to-warm-up child),占15%;抚养困难儿童(difficult child),占10%;混合型儿童,占35%。

难以抚养型儿童主要表现见表3-4。

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气质类型儿童以后发展情况特别是行为问题的出现率不同。难以抚养儿童在5岁时约50%被评定为有行为问题。

气质也具有可塑性,当在外部或内部条件的影响和要求下,原来气质被掩盖或转换,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2)儿童气质与教养:Hippocrates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4种类型,但更多的人表现为混合型。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气质通过影响人的意志行为、情绪表现等影响儿童的发展。

对儿童气质评定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帮助父母了解和接受婴幼儿从小表现出的行为特征,避免强烈的焦虑和自责。第二,不同气质类型儿童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抚养困难型儿童在父母教育和引导下,可以不出现行为问题;在不良的环境下,安静的儿童可能出现退缩行为,一名活动适度的儿童,可能出现多动。父母的气质特征与儿童的气质特征不一致时,就会因教养问题而出现的心理压力和亲子之间的适应困难。研究表明,父母与儿童之间“适应良好”是儿童行为表现良好的重要前提。

抚养困难型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改善环境以适应其气质和行为特征,而不是要改变抚养困难型儿童气质本身。气质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也无充分证据提示通过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方法可以改变儿童的气质。

2.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儿童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评价,关系到儿童自尊、自信感的形成以及社会的适应。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在成人社会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1)从轻信他人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学龄前期儿童,囿于家长、老师、儿童读物、电视等对事物和行为的评价,此时儿童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书上说的”、“爸爸讲的”。随着知识和社会活动的增加,学龄儿童开始以自己的眼光、行为标准评判事物、评价他人和自己。 2)从外部行为品质到内心品质评价:对“好孩子”的评价,学龄前儿童评价标准可能是不打架、听话;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则以学习认真、守纪律为评价标准。

3)从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到对自己的全面评价:3岁儿童认为自己漂亮、聪明,不能评价自己的不足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为对自己的客观与全面的评价。

4)从比较笼统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学龄前儿童对人对物的评价总是笼统的“好”或者“坏”,而学龄儿童能对其说出1、2、3来。

(2)对儿童教养的意义:家长从小给儿童以积极的评价,使儿童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讲清道理,也就是使儿童逐渐认识事物的其他方面,培养儿童全面地评价人和事。笼统的、全面的否定性的批评,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不利。例如,我们常常提到父母有这样的抱怨:“你怎么这么笨”、“你总是不安静”等,显然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影响正确的自我意识。

表3-4 9种儿童气质特征与抚养困难儿童表现

气 质 特 征 1.活动水平

2.生理功能的规律性 3.接触能力 4.适应性 5.反应强度 6.心境

7.活动的持久性 8.注意力转移 9.反应阈值

含 义 运动时间与不活动时间的比例 饥饿、排泄、睡眠、觉醒的规律性 对陌生的人或陌生的环境的反应能力 花多长时间才能适应新的刺激 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强烈程度

情绪活动的消极或积极相对稳定状态 注意时间和在活动/游戏中的坚持程度 受外界刺激行为改变的程度

对环境刺激的敏感程度

举 例

“他宁可坐者也不愿意动”,“他整天动个不停”

“他晚上8点按时睡觉”,“他每天饥饿的时间都不一样”

“他喜欢新来的人”,“他对每一种新事物开始都拒绝”

“他很快与新来的人相处”,“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时他总是感到不安”

“他从不痛哭流涕”,“她高兴时呼叫,不高兴时喜欢哭”

“他好象总是愉快的”,“他很少笑” “感兴趣的事他直至做完好为止”,“他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玩另一个玩具” “他喜欢听完整个故事”,“他总是分心” “他吃、穿、喝水什么都行”,“她不喜欢触到她皮肤上的任何东西”

抚养困难儿童的气质 多变 无规律

退缩 缓慢

强烈

消极 高或低

多变 高或低

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可用测验法、晤谈法、观察法和问卷法。与儿童的父母、带养者、

老师等知情者或儿童本人进行晤谈,可了解儿童的行为表现特点、心理活动状况;在自然或实验条件下观察儿童活动,可评价儿童的行为特征;问卷法以儿童行为表现或心理症状作为项目构成问卷,由知情者评定或自己评定,可作为判断行为问题或其他行为特征的筛查工具;儿童保健工作还应关注到儿童发育的不同功能,运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儿童发育量表,评价儿童发育水平和发展潜力。

(一)儿童发育筛查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心理活动可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即发育的不同方面加以测量,发育评定量表也由此应用而生。Gesell将儿童发育分为五个能区(attribute),即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以及个人-社会性行为五个方面。常用的儿童发育评定量表都是围绕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所谓量表,是指一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验。这种标准化心理测验不仅其测验项目是对行为样本的取样,而且实施方法、评分标准和结果的解释有统一要求,同时还需要有代表性样本制订的参考值(常模)。标准化心理测验还要求测验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筛查量表则表示这种标准化测验的性质属于筛查性的,能简单快速地评定出可疑病例,以便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目的。筛查量表的要求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即(1)测验的稳定性(信度),可通过重测分析重测信度,也可分析内部一致性反映测验的信度;(2)能区分正常和异常,并为诊断所证实,或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3)适合于普查,为被试者(儿童)和主试者(儿童保健医生等)所接受,简单、省时是必要条件之一;(4)适合于被试人群年龄特点和当地的文化背景。

目前,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儿童心理发育筛查表是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其次,

50项智能筛查量表、绘人试验、图片词汇测验(PPVT)以及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编制“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原上海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编制的“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和杭州大学儿童生长发育和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儿童智力筛查量表”等也得到应用。同时丹佛发育筛查试验修订本Denver-Ⅱ自1990年发表已来,也在我国局部地区得到试用。现择其一二予以介绍。

1.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 美国Cororado大学医学院William K. Frankerburg 等通过对美国丹佛0~6岁儿童智能发育研究,编制出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DST),并于1967年公开发表。近30年来,DDST在很多国家应用并在十余个国家进行了修订(本土化),我国亦于70年代末由北京和上海儿科学工作者进行了修订,随后成为儿科和儿童保健工作者筛查儿童发育迟缓的重要工具之一。北京市儿童保健所已制定北方6市正常儿童再标准化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R)。详见图6-2。

(1)DDST结构:DDST由四个分测验组成,即个人与社会行为、细动作与适应行为、语言和大运动等,在发育儿科学上把上述四个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能力称之为能区。DDST四个能区反映的内容见表3-5。

表3-5 DDST内容与项目举例

能 区 个人与社会行为 细动作与适应行为

意 义

反映儿童对周围人应答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反映儿童的精细运动能力和反映儿童对外界事物分析和综合能力

语言

反映儿童听觉、发声、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运动

反映儿童头的控制、坐、爬、站、走、跑、跳、独足站立及身体平衡能力

项目举例

应答性微笑、开始认生、用杯子喝水、脱外衣、容易与母亲分开、会扣扣子

视线跟踪、两手在一起、拇指与示指钳小丸、自发乱涂、模仿画垂直线、模仿搭桥 对铃声有应答、学样发音、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说出姓名、理解介词、说反义词 俯卧抬头、翻身、自己坐、独站、倒退走、踢球、独脚跳、脚跟对着脚尖走

(2)DDST应用范围:适应于0~6岁儿童,但实际应用中,4岁以上项目明显不足。DDST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常规的发育筛查工具,对临床上无明显症状而在发育上可能有问题儿童进行筛查;

对可疑儿童进行初步判定;

对有高危因素儿童进行发育监测; 观察早期治疗和干预训练的效果。

(3)DDST结果判断:先在记录表上准确划上年龄线,在年龄线上的项目均应进行测验,然后向左进行,直至每个能区至少有三个项目通过(通过的项目用“P”标记)停测;继向右进行,直至每个能区有三项失败(用“F”在该项目的横条上50%处标记)停测。在年龄线左侧的3个项目不通过时,用“F”记录的同时,用红笔醒目地标记出,表示该项目发育迟缓;通过年龄线的项目不能通过时,仅用“F”表示,不必用红笔标记,不能认为发育迟缓;如有些项目检查时婴儿拒绝不肯表演,用“R”标记;儿童无机会或无条件的项目(如没骑过三轮车),用“NO”标记。结果判断如下:

1)异常:两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两个或更多项目迟缓,或一个能区具有两项或更多项目迟缓,加上一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一项迟缓和同能区通过年龄的项目都失败。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者即可判断。

2)可疑:一个能区具有两项或多项迟缓,或一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一项迟缓和同能区通过年龄线的项目都失败。对异常及可疑有发育障碍者需在2~3周后复试,必要时作诊断性发育测验。

3)无法解释:评定为“NO”项目太多,最后的结果无法评定。

4)正常:无上述情况。

DDST从多个维度(能区)评价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育里程碑发育的程序性和时间性;同时,其检查、评价方法也是我们了解其他的儿童发育评价方法的基础。

DDST注释

1.筛查者逗引儿童笑:检查者自己向儿童微笑或交谈挥手,但不要接触儿童,儿童作出微笑答应。 2.当儿童正在高兴地玩着玩具时,检查者硬把他(她)手里的玩具拿开,他(她)若表示抵抗算通过。 3.自己穿鞋时不要求系带,穿衣时不要求自己扣背部纽扣。

4.把一线团慢慢地按照一个弧形从一边移到另一边,距儿童的脸15cm,如果(在不同项目要求下)儿童眼睛跟踪90°到中线、跟过中线、跟180°,算通过。

5.把拨浪鼓接触儿童指尖或手指的背部,他(她)能握住它。

6.儿童视线会跟随线团,好象在追逐它,或想看它究竟到哪里去了(检查者松手放线团时,应敏捷地使线团落下,勿挥臂)。

7.儿童用拇指和另一指捏小丸。

8.用示指、拇指端捏小丸,捏时腕部离桌面,从上面捏。

9.临摹画圆,不可示范,不说出名称。要求画线的头尾连接成封闭圆即可。

10.先给看长短2条线,然后问哪一条线长些?(不要问大一些),然后把纸旋转180°,再问哪条长?3试3成。

11.能临摹画成“+”字形便通过(2条线交叉),不要求指定角度。 12.先嘱儿童照样临摹,要求图案具有4个角度便通过,不要说出式样。 13.评分时对称部分每对算作一处(两臂、两腿、两眼等仅算作一处)。 14.指点画,令儿童说出名称(仅作声而未叫出名称,不通过)。

15.检查者嘱儿童:“把积木给妈妈”,“把积木放在桌上”,“把积木放在地上”,3试3成(注意:检查者不要指点,也不用头、眼示意)。

16.检查者问儿童:①冷了怎么办?②饿了怎么办?③累了怎么办?3问2次答对算通过。

17.检查者嘱儿童执行以下命令:①把积木放在桌面上;②把积木放在桌子下;③把积木放在椅子前;④把积木放在椅子后(注意:检查者不用手指点或用头、眼示意)。4试3成算通过。

18.检查者问下列问题,嘱儿童回答:①火是热的,冰是××;②妈妈是女人,爸爸是××;③马是大的,老鼠是××。3问2次答对算通过。

19.嘱儿童解释下列9个字中的6个字的意义:球,(湖)河,香蕉(苹果),桌子,房子,天花板,窗帘,篱笆(围墙),人行道。能说出用途,结构、成分或分类都算通过。

20.检查者问儿童:“勺子是什么做的?”“鞋是什么做的?”“门是什么做的?”不准问其他事物代替。3试3对算通过。

21.儿童俯卧用双侧前臂或用双手撑起胸部离开桌面。

22.检查者握住儿童双手轻轻拉他(她),从仰卧位到坐位,这时儿童头不后垂,算通过。 23.儿童上台阶时允许手扶墙壁或栏杆,但不准成人搀扶或爬行。 24.儿童举手过肩扔球给90cm以外的检查者。 25.能并足跳约21cm远(跳过一张纸)。

26.嘱儿童向前步行,前脚跟与后脚尖的距离不超过2.5cm。检查者可示范,要求儿童连续走4步。3试2次成功即通过。

27.检查者在90cm处,把球拍给儿童,要求儿童能用手接球,不准用臂抱球。3试2次成功既通过。 28.嘱儿童后退走,前脚跟与后脚尖的距离不超过2.5cm。检查者可示范。要求儿童连续退4步。3试

2次成功即通过。

行为观察:测查时观察儿童反应情况、与检查者配合情况、注意力持续时间长短、语言表达情况、自信心等。

2.Denver-Ⅱ 1990年,Frankenburg等又对DDST作了大幅度修订并进行标准化,称之为Denver-Ⅱ。修订后Denver-Ⅱ有如下特点:

(1)选用项目易于操作与评分:Denver-Ⅱ由125个项目组成,比DDST增加20个项目,不含难以指导和解释的项目,减少了20%由家长汇报可以通过的项目。

(2)修订了较多的语言能区项目:经修订和增加的项目共39条,比DDST多了12条,各个项目定义明确。

(3)新增了项目的警告性评价:即被试未通过的项目是75%~90%儿童能通过的项目,则评定为C,以引起家长重视。

(4)制订了新的常模。

(5)增加了行为评定量表:包括四个方面,即顺从性、对周围环境的兴趣、恐惧性和注意持久度。

(6)提供新的指导训练手册。

这些特点都是过去20多年运用DDST经验总结,使Denver-Ⅱ除了保持快捷而全面评定儿童发育水平特点外,其准确性亦有较大提高。

3.50项智能筛查量表 50项智能筛查量表是一种测验儿童综合性能力的筛查工具,也可作为儿童入学资格测验,原为美国儿科学会(AAP)编制的“入学准备试验”,适用于4~10岁儿童。20世纪80年代初由我国儿科学工作者进行了修订,适用于4~7岁儿童。

(1)量表结构:50项智能量表由包括回答问题及操作两大类共50个项目组成,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详见表3-6。

表3-6 DDST内容与项目举例

能 区 自我认识能力 运动能力 记忆能力 观察能力

项目数 13项 13项 4项 6项

项 目 内 容

对身体、特征的认识,如指出身体部位、说出姓名、描述家庭住址 包括精细运动和粗大运动,如足跟对足尖前进及倒退、独立、跳、穿衣裤、打活结、用筷子

含瞬时和短时记忆,如复述数字、句子及故事内容、完成简单指令 对局部内容和局部推论整体的能力,如指出图画中的缺损或错误、拼图

思维能力 常识

9项 5项

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能力,如左右概念、日期概念、事物之间的联系、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推理

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常识,如认识颜色、指出几何图形、说出动物名称以及食物来源

(2)结果分析:每项回答错误或不通过,记0分;回答正确或通过,记1分。原量表给出各年龄组异常及可疑的分数范围,我国修订后以智商(IQ)表示,根据离差概念对结果定性,即IQ130为高智能。

4.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 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儿童发育特点而编制的智能发育筛查方法,由原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研制,全国六家单位协作完成了全国城市常模的制定。经局部试用和信度、效度研究发现,该测验有较好信度和效度,可在全国推广应用。

(1)测验的结构:该测验由120个项目组成,采用运动、社会适应和智力三个分测验,以语言和操作作为反映儿童智力的内容。在项目编排上,以1∶1∶2分属于0~96个月、30个年龄组,克服了DDST对4岁以上儿童筛查项目不足的缺点。

(2)结果分析:以每通过1题记原始分为1分,分别计算三个分测验原始分,总和为原始总分。原始总分及智力分测验的原始分可转换为发育商(DQ)和智力指数(MI)。定性、定量地反映儿童发育状况。

5.绘人试验 绘人试验(Drawing-a-person Test)于20世纪20年代由Goodenough予以标准化,是最简单的智力筛查试验,无需语言表达,适用于各种不同语言背景的儿童。仅需1张27cm×21cm大小的白纸,1支铅笔,1块橡皮。首都儿科研究所修订本根据改进的日本小林重雄50分评分法,适用于5~12岁儿童。根据儿童所画人像的完整性、协调性和各部位的组合,对50项内容评分,粗分转换成智商,可反映儿童视觉、听觉、动作协调、思维、理解记忆、空间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二)发育诊断

发育诊断性量表一类是用于评估儿童最佳表现,如发育测验、智力测验和学业成就测验;还有一类是评定儿童典型表现,如性格评定量表、兴趣评定量表、气质评定量表等。多是个体测验,部分是适合于年龄稍大学龄儿童的团体测验。测验结果用发育商数(简称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智力商数(简称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等表示。

诊断性发育量表必须有心理学专业训练或专门训练的人员施行,在技术上应严格按照标准步骤进行,注意人际交流技巧,与被试者保持良好的关系;除向家长客观介绍测验结果外,必须对测验结果保密。

1.盖塞尔发育量表 盖塞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Schedules;GDS)是最经典的儿童心理测验量表之一。GDS测验内容包括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5个方面,测查儿童神经发育功能的成熟程度和心理发育水平。GDS适用于出生至6岁的儿童,根据儿童在4周以内、4周、8周、16周、28周、40周、52周、15月、18月、2岁、3岁、4岁、5岁、6岁这14个关键年龄的发育状况,计算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

2.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ayley Scale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是标准化程度最好的儿童发育测验之一,适用于2月~2.5岁的婴幼儿。由心理量表、运动量表和行为记录3部分组成,其中心理量表测查儿童感知觉的准确性、语言功能、记忆和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运动量表由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项目组成。国内有原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修订本(长沙地区的常模)。

3.Peabody 图片词汇测验 Peabody 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适用于2~18岁儿童和青少年。由175张图片组成,每张图片有4幅画,当主试读一词,被试即指出相应的图片。PPVT所需时间短,不用操作和言语,可适用于特殊儿童。测验成绩与标准的智力测验所测定的智商高度相关。国内有上海新华医院的修订本。

4.韦氏学龄前与学龄初期智力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英文全称分别为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和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SIC),前者适用于4~6.5岁儿童,后者适用于6~16岁儿童。这两套智力量表结构相同,即都有言语分量表和操作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有5~6个分测验组成(如WPPSI言语分测验由常识、词汇、算术、理解、背诵、类同测验组成;操作分测验由动物房、图画补缺、迷津、几何图形、木块图案测验组成),可以评定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分析不同分测验的量表分,比较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的差异。WPPSI国内有原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修订本,WISC分别有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修订本及原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修订本。

(二)儿童心理发育评定结果解释

测验方法信度、效度的研究,测验项目、样本抽样和测验过程的标准化,是儿童心理发育评定结果正确解释的基础。

1.信度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试方法结构本身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信度的评价可通过间隔一定时间的重测,评定两次结果的一致性,称之为重测信度;可比较两个测试者同时对一个儿童的测试结果进行评分,比较两者评分的一致性,称之为评定者之间的一致信度;对测试同一内容的不同测试项目按奇偶分半,比较分半项目测试结果评分的一致性,称之为分半信度;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同一发育能区测验项目评分间的变异程度,称之为内部一致信度,如Cronbach系数(简称α系数)。

2.效度 效度(validity)是反映测验结果是否符合测验设计思想的指标。效度的评价可用已有的测验同时对同一受试进行测验,比较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称之为平行效度;可与该测验所评定的能力相比较(如智力测验结果与学习成绩间相比较);还可通过数理统计学方法(如因子分析)分析项目的共因子是否反映了测验设计的思想,称之为结构效度。

例如筛查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的评定方法见表3-7。

表3-7 筛查量表效度评价表

筛查结果 异常 正常 合 计

诊断结果(临床或其他标准化测验)

是 a c a+c

否 b d b+d

合 计 a+b c+d a+b+c+d

筛查表的灵敏度=[a/(a+c)]×100%

特异度=[d/(b+d)]×100% 阳性预测值=[a/(a+b)]×100%

灵敏度反映了人群中的有异常的儿童通过筛查量表查出为异常(阳性)的可能性;特异度反映了正常儿童被筛查为正常的可能性;阳性预测值反映了筛查量表的预测效度,即筛查阳性儿童被证实为异常的比例。一般认为,灵敏度和特异度以75%或80%为宜。许多筛查量表灵敏度不高,假阳性者(表6-4中的b)不高,阳性预测值往往不低。一次性的发育筛查很难发现轻度发育异常儿童,需要提倡发育监测工作,把发育筛查量表作为儿童发育监测工具之一,提高发育筛查的效度。

3.标准化 标准化指测验项目是对所测查的行为的抽样,测验项目评分和结果解释统一,制定测验结果评定的正常值(又称常模)的样本人群抽样具有代表性。一个标准化的测验又称之为量表(scale),如上述的盖塞尔量表、韦氏学龄前与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等。 4.划界值 筛查性测验由研究者根据常模提出正常或异常的划界值,如DDST提出异常、可疑和正常的划界标准。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全国或地方的抽样获得),运用相应的测验进行检查,结果用统计学参数如均数、标准差、百分位数等表达,即为常模(norm)。划界值(cut-off point)常根据统计学原理作出,如以均数+2SD或均数-2SD点作为异常的划界值,个体的测验结果高于前者或低于后者,则判断为异常。

5.儿童心理发育水平 儿童心理发育水平常用发育商表示。儿童心理测验是以正常儿童的行为模式判定受试被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发育商是由发育测验所评定的发育年龄(developmental age, DA)与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比值,公式为

发育商=(DA/CA)×100

当发育年龄与实足年龄一致时,发育商为100,当发育年龄大于实足年龄时,发育商大

于100。由于发育商有其理论的缺陷,现多已不用。

智商现用Wechsler提出的离差智商的概念,即以100为均数,15为标准差,以个体儿童偏离均数多少个标准差反映智力水平。其公式为

IQ=100+15(x-χ)/ SD

公式中x为某年龄组常模均数,χ为个体实测值,SD为常模标准差。

这样,根据统计学原理,个体IQ在平均值2个标准值以下即IQ

通过离差法原理评定的发育商或智商,其发育水平或发育等级见表3-8。

表3-8 儿童发育商(DQ)或智商(IQ)等级划分

DQ或IQ 130分以上 116~130 85~115 70~84 70分以下

等 级 上等(超常)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低下)

所占比例 2.3 13.6 68.3 13.6 2.3

3.儿童发育能区的平衡性 儿童发育诊断性测验通常由多个维度分测验组成,可测验儿童多方面的发育状况或智力,结果可获得发育商或智商、各分测验的量表分。有些测验还可通过因子分析评定的共因子,计算因子分等。现以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称之为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为例,分析儿童智力发育的平衡性。 C-WYCSI可获得儿童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VIQ)、10项分测验量表分,分析VIQ与PIQ分离(相差12分或15分以上)、分测验离散现象(相差3分以上)等,以反映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儿童行为问题评定

对儿童行为的评估,可用观察或实验方法进行。近30年来,出现大量的评估儿童行为的评定量表(rating scale),为儿童行为的评定和研究提供了标准化的工具。

1.儿童行为问题及其评定 儿童行为问题是指一类偏离了一般儿童发育轨迹、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情绪症状和行为方式。

(1)儿童行为问题分类:儿童行为问题可以是单项行为症状,如对黑暗或动物的恐惧、吸吮手指、咬指甲等,这些行为偏离持续时间短,程度轻,往往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儿童行为问题还以一组综合征出现,如外向性行为如多动、攻击、破坏,违拗;内向型问题,如退缩、交往不良、焦虑、抑郁等。多动不仅活动过度,还伴随注意缺陷、行为冲动等;焦虑可表现为紧张不安,毫无根据的害怕,严重时出现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面色潮红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在许多综合性的行为评定量表中,各种因子名称如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多动、攻击等即是某一类行为症状的集合。

(2)儿童行为问题评定方法:儿童行为问题评定可用标准化的评定量表(问卷),通过他评或自评进行。他评由父母、教师和其他知情者和监护人填写评定量表,自评是由独立理解能力的学龄儿童或青少年自己评价。评定量表由统一的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有标准化的评分系统(0,1或多级评分),总分或因子分查相应的常模或划界分,作出是否有行为问题的界定。

有的行为评定量表只评定儿童单项行为,如Conners多动指数用于评定儿童多动行为;

多数行为评定量表可评定儿童多项行为或行为问题,如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适用于3~17岁儿童,评定品行问题(因子Ⅰ)、学习问题(因子Ⅱ)、心身障碍(因子Ⅲ)、冲动-多动(因子Ⅳ)、焦虑(因子Ⅴ)和多动指数。

行为评定还可以由检查者的观察与检查,或者根据定式检查表(询问表)检查、询问父母、儿童和其他知情者。

儿童行为问题评定量表中的项目以行为问题的症状表现组成,每一评定量表由几条乃至上百条组成,以有(1)、无(0)或多级评分(如根据行为问题表现的频度或强度评定为0、1、2、3、4五级),计算总分、因子分、阳性项目数等。

2.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儿童行为问题评定量表种类繁多,这里介绍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有用于家长、教师和智龄在10岁以上的儿童自评的3套评定量表,在我国均有其修订本,以适用于4~16岁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在儿童保健学界应用最多。CBCL第一部分为儿童和父母的人口统计特征信息;第二部分为社交能力评定,包括体育活动情况、课余爱好、参加团体和组织情况、课余职业和劳动、交友、与家人及其他儿童相处情况、在校学习成绩等7个方面。第三部分为本量表的主体—行为问题评定项目,共113条,其中第56条有8小项,第113条为“其他”,项目举例、意义、评分方法见表3-9。

表3-9 CBCL行为问题部分举例

每项按最近6个月内的行为表现记分,明显有或经常有,记2分;有时有,记1分;无或很少有记0分。根据118项(112项,加56题的另6项)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的行为表现,进行因子分析,得4~5岁、6~11岁和12~16岁男女儿童组有不同的因子(行为症状群),每一因子冠以临床综合征名称,如躯体化诉述、分裂样症状、抑郁、社交退缩、攻击、违纪、多动等。并根据常模的划界分评定儿童有无某项行为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CBCL评定的儿童行为问题,仅为筛查性质;所赋予因子名,不代表临床相应的心理障碍。对筛查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儿童,需要及时到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治。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

教学目的:1.了解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特点及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

2.了解儿童运动发育的里程碑及运用运动发育对儿童神经心理的评价;

3.熟悉儿童认知、情绪、社会性及个性发育;

4.熟悉CBCL对儿童行为的评价;

5.掌握DDST的操作及评价过程。

学时:3学时

第一节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与分化

我们对大脑发育和功能还知之甚少,但可通过检查神经反射活动和其他神经行为活动,间接地了解脑的功能,早期发现婴儿脑损伤。

胚胎在第二周发育成3层,即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神经系统起源于外胚层。

(一)胚胎期神经系统发生与分化

1.神经板 神经外胚层背侧中线的被复上皮细胞增殖增厚,形成神经板。

2.神经褶与神经沟 神经板两侧边缘逐渐隆起、卷曲形成神经褶,中央下陷成神经沟。

3.神经管 神经褶向中间靠拢,神经沟成管状,在受精后第4周,神经管两端的神经孔闭合。神经管头端较阔,将来发育成脑;尾端较细,将来发育成脊髓;中央管腔发育成脊髓中央管。到第4周末,神经管头端形成前、中、后3个脑泡。第5周开始,出现头曲、颈曲和脑桥曲。第6周,出现左右两个脑泡(端脑)、间脑、中脑和菱脑。到第7~8周,大脑半球、基底节、丘脑、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眼、脑血管等均已分化。

4.神经管上皮的分化 第6周末,神经管上皮细胞分为室管膜层(发育成脑室管膜胶质)、中层新生细胞(发育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边缘层(形成脑脊膜)。

5.脑细胞的发育 第7周,脑细胞向外周移行,早分化的细胞在内部,晚分化的新细胞通过深层转到外层,形成脑皮质的各分层。受孕后的10~18周为大脑皮质细胞分化的旺盛阶段,20~25周脑细胞数已接近成人,25周细胞基本结构完整。

(二)脑细胞发育的特点

1.数量 成熟的脑细胞称之为神经元,神经元包括多边形的胞体、突起(树突和轴突)。人脑中神经元(neuron)不少于100亿个。

2.一次性完成 脑细胞形成主要在妊娠6个月内,妊娠7~9月脑细胞数量稳定。

3.出生后的发育 表现为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神经纤维增多、增长、增粗;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6岁前速度最快,以后减慢,30岁左右全部完成;6岁以后以轴突和树突间的联系加强、神经环路的增加为主。

4.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不同的神经纤维髓鞘化不一致,所有主要感觉束髓鞘化在出生时已相当充分。听神经出生时几乎所有纤维均含有较多的髓鞘,整个听觉通路的髓鞘化在2岁时已完成;视神经以外的视觉通路神经髓鞘化在出生时已相当充分,而视神经仅在眼眶一段有少量髓鞘。运动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出生时才开始,但与吞咽、吸吮动作有关的脑神经纤维的髓鞘在出生前已经形成。大脑皮层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则一直持续到成年。

5.婴幼儿期神经发育特征 婴幼儿期髓鞘化程度低,分化差,兴奋易泛化。神经元数量与纤维的复杂程度与儿童智商呈正相关。

(三)神经发育异常

神经系统不同的发育时期受到生物(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等有害因素刺激,其发育异常的表现不同。

1.胚胎4周以前有害因素作用 有害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4周以前,可导致神经管闭合不全伴椎管闭合障碍,表现为无脑儿、脑脊髓膨出、脊膜膨出、先天性脊髓纵裂等。

2.胚胎4周以后有害因素作用 有害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第4周到7个月之前,主要影响神经细胞的分化和移行。细胞分化障碍引起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瘤、面神经血管瘤等;细胞移行障碍使细胞结构紊乱、数量减少、灰质移位,表现为裂脑畸形、小脑回、大脑回、胼胝体不发育、小头畸形、巨脑症、脑积水等。

二、神经反射检查及其意义

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过程称之为反射。早期神经反射分为两个部分,即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和姿势反应(postural reaction)。而通过后天学习与强化的反射,称之为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如出生后2周,当婴儿被母亲抱起时,婴儿出现反射性的吸吮动作。

(一)原始反射

1.原始反射研究历史 早在1896年,Sherrington在研究肌张力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的外展肌强直动物模型”,他观察到姿势性紧张模式随不同的身体姿势变化而改变。这些皮层下反应以及其他的原始反射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得到描述。近一个世纪以来,原始反射被神经生理学家、神经病学家、儿科学家、物理和职业治疗师以及其他对婴儿反射感兴趣的人详尽研究。早期研究者不遗余力地把反射解释为返祖现象(atavisms),即一种从进化早期保留下来的生存性运动。20世纪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早期,Capute及其合作者在巴尔的莫的John F. Kennedy研究所对原始反射临床应用及潜在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强调这种模式化运动方式作为脑功能障碍尤其是脑瘫的“神经发育标志物(neruodevelopmental markers)”。

Capute及其合作者倡导使用统一的名词,澄清概念,看不起对原始反射不一致和无序的描叙,如简单的用“存在(present)”、“缺失(absent)”和“出现(appearance)”、“消失(disappearance)”来描述原始反射的有或无。还有一些研究报道显示,原始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时间不一致,例如,Magnus等第一次描述了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a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 ATNR),否认这一反射在正常新生儿及婴儿中存在。然而,Gesell运用录制胶片进行分析,确定ATNR出现于所有的新生儿中,同时还发现在很多5、6个月正常的婴儿中依然存在。

2.原始反射意义与检查 近20年来,神经发育学家开始明确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和姿势反应发生延迟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定性和定量研究,Capute等强调把原始反射从姿势反应中区分开来。原始反射和姿势反应都代表了运动模式,但原始反射的运动呈高度模式化,需要通过特定的感觉刺激才能诱导,因此,原始反射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活动。原始反射的神经学定位是脑干及其脑干以下水平。大脑皮质发育成熟才能控制着脑干原始反射,改变原始反射强度,随年龄增长原始反射消失(有人更喜欢称之为整合)。当婴儿头部在空间位置改变或头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改变时,经迷路感受器、颈本体感受器或躯干、四肢的皮肤、肌肉感受器传入脑干反射中枢,引起头、躯干、四肢的肌张力反射性改变,产生相应的运动。因此,去脑猫或无脑畸形儿表现为过强的原始反射,理论上原始反射不会消失。当皮质整合推迟或处于胎儿或婴儿状态时,原始反射会超出通常消失的年龄而存在,也就是相对于正常状态而言,出现量的增加。脑损伤可引起病理性的过度反射姿势,可用强直(obligatory)这一概念描述。强直是指当刺激出现时,婴儿好象固定于或“卡在”特定的反射姿势,直至刺激的移去。

原始反射可追溯到孕25周,持续到出生后3~6个月。6个月几乎所有的原始反射都消失,只有STNR和Galant反射除外。Galant反射持续存在时间最长,仍有50%的12~18个月幼儿可检查出,STNR在少部分满周岁的儿童中存在。

临床应用最多的原始反射有Moro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tone labyrithine relex)、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ATNR)和被动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 reflex)等。每种原始反射都有其特定的检查方法。例如,Moro反射检查时,让婴儿的头被动地转动一侧,由于

颈椎上的本体感受器作用,脸偏向的那一侧的上下肢伸展,而位于对侧的上下肢收缩,脊柱旁肌肉轻度收缩,躯干轻度弯曲。紧张性迷路反射检查时,让婴儿仰卧,检查者轻轻地托起小儿颈背部,躯干与水平线成45°,婴儿头后仰,引起相应的肩回缩和腿伸展,即所谓的“投降姿势(surrender posture)”。检查者也可轻托婴儿顶枕部,头屈曲45°,引起小儿手收拢前伸,肩轻度伸展,腿收缩。被动支持反射检查时,检查者双手从腋下抱起婴儿,然后轻轻地把婴儿足底碰在水平的检查台上,这一刺激可导致婴儿反射性地伸展臀、膝和踝部,以致于婴儿站立,完全或部分支持体重。婴儿一开始可能踮起脚尖,但最后会放平足底,20~30秒内松软下来成坐位姿势。

原始反射这种模式化的姿势在正常新生儿和婴儿中短暂且易变(有时检查不出),但在神经损伤的婴儿中表现更强烈且持续时间更长。在评价婴儿原始反射时,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原始反射在3个月内出现,3~6个月逐渐消退,大多在6个月以后消失;②在早期的不适宜时间消失或在正常消失的年龄存在,提示神经功能的损伤但可能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例如,在小婴儿中,被动支持反射不出现,可能与低张力和/ 或虚弱有关,身体过于瘫软可能提示低张力型的脑瘫、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肌肉疾病。如果原始反射持续存在,也可能提示某种类型的脑瘫存在;③反射的对称性,也是评价原始反射是否异常依据之一。原始反射两侧不对称性,提示脑损伤,这在Moro反射检查中特别重要;④强直性反射在任何年龄都是病理状态。

原始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刺激-应答反应,最早可以追溯到胚胎发育的第25周,是中枢神经系统低分化状态的反映。表3-1列出了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月龄,供评价时参考。

表3-1 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年龄

原 始 反 射

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拥抱反射(Moro reflex) 刺 激 方 式 乳头或手指放入口中 手指触及一侧面颊 ① 反 应 吸吮 头转向刺激侧 两臂外展、伸

直,然后内收

踏步反射(walking reflex) 扶腋悬抱,足放平面 迈步或向前走

交叉内收反射(crossed adductor 仰卧,一腿伸直,刺激

reflex)

手抓握反射(hand grasp reflex) 手指或其他物体触及

婴儿手心

足抓握反射(plantar grasp reflex) 手指或其他物体触婴

儿足底前部

躯干侧弯反射(lateral curvature 俯卧,手指或棉棒钝端

reflex, Galand reflex)

tonic neck reflex)

站立反射(standing reflex) 沿脊柱旁轻划 不对称颈肢反射(asymmetric 仰卧,使婴儿头迅速转向一侧 悬抱,托一足,另一足

背触桌边下缘 躯干向刺激侧弯曲 同侧上下肢伸直,对侧屈曲 将其下肢抬到桌面 初生 1~2个月 初生 3个月 初生 3个月 对侧腿先屈曲,初生 2~3个月 足底,或让其迅速屈曲 然后伸直内收 紧握,并随轻拉而越握越紧 足趾内收、紧握 初生 6~9个月 初生 3~4个月 初生 1~2个月 出现月龄 初生 初生 初生 消退月龄 4~7个月 4~7个月 3~6个月

注:①婴儿仰卧,检查者托婴儿背部呈半坐位,迅速将婴儿躯干和头向后、向下倾斜15。左右,婴儿出现两臂外展伸直,既而屈曲内收,呈拥抱状。另一种检查方式是,当婴儿仰卧时,在婴儿头附近,用力击床面或桌面,婴儿呈拥抱状。

(二)姿势反应

1.概念 与原始反射不同,姿势反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因为姿势反应的引出可

有多种输入方式(input modalities),需要大脑皮质整合。大多数姿势反应不在新生儿出现,在足月产的2、3个月的婴儿中开始出现,最早出现偏侧头矫正反应,随后其他姿势反应开始发挥功能。在脑损伤婴儿中,姿势反应出现推迟,至少这种反应缺乏效能。在无脑儿和实验性去皮质的动物中,姿势反应可能不会发生。从功能上讲,姿势反应按其目的可分为三类:矫正(righting)、保护(protection)和平衡(equilibrium)反应。这些姿势反应构成了正常运动技能发育的基础。例如,让婴儿呈舒适的坐位(必要时可支持其腰部),检查者轻推婴儿向一侧倾斜,这时婴儿头向中线“矫正”,倾斜一侧的手向外伸展,以“保护”, 另一侧手和腿努力作相反的运动。

姿势反应在临床上容易诱导,运动方式较少模式化,外界一系列的感觉刺激(包括来自本体感受器、视觉的、前庭的感觉传导等)在大脑和小脑皮质整合。与原始反射相反,姿势反应在正常婴儿中容易诱导,在神经系统损伤的儿童中明显延迟。因此,姿势反应不能诱导或出现的时间明显推迟,提示神经系统的损伤。

姿势反应是在出生后产生的,多在3~6月以后出现。当婴儿身体在空间位置发生改变时,出现平衡、保护、校正三种反应。例如,6~9月婴儿独自能坐时,轻推小儿一侧肩部,使其身体向对侧倾斜,婴儿会使对侧上肢伸展,以保护身体不被摔倒;同侧上肢向躯干收紧,躯干和髋部向同侧内收,头保持中位,即所谓的上肢侧方保护性伸展反应。该出现的年龄不出现,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2.常用的姿势反应

(1)仰卧拉起反应:检查者两侧拇指让儿童双手握紧,其余四指保护儿童腕关节,观察儿童是否能收紧上臂,头、躯干内收,自己坐起或站起。仰卧拉起反应在6~9个月龄的婴儿中明显。

(2)俯卧托腹悬抱反应:检查者双手从腹下抱起儿童,呈俯位,儿童能否使头颈、躯干在一水平面上,下肢自由屈伸,检查者双手能明显感儿童腹部的紧张感。6~9个月龄婴儿中明显。

(3)侧卧悬垂反应:检查者一手握儿童上臂,一手握儿童下肢,轻轻提起,观察儿童下侧上下肢能否保护性地伸展,用力支撑床/桌面。9个月龄以后明显。

(4)垂直悬抱侧弯反应:检查者扶双腋立位悬抱儿童,轻轻使儿童身体向一侧偏斜约30°,儿童身体头颈向中线收紧,使头保持在中位,检查者明显地感受到儿童躯干的紧张感。3~6个月龄婴儿明显。

(5)降落伞反应:检查者扶双腋立位悬抱儿童,突然使儿童头和躯干向前、向下俯冲,儿童双手向前伸直,5指张开,呈跳伞运动员空中姿势。8个月龄以后明显。

(三)神经反射检查对脑性瘫痪的早期筛查价值

儿童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病因揭示仍显不足,流行病学研究还不能提供适用的控制脑瘫的措施,因此,二级预防措施——早期发现以达到早期医学康复,是脑瘫预防策略之

一。通过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姿势反应(postural reflex)、运动里程碑(motor milestone)等方面的检查以达到早期发现脑瘫的目的,已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我国制订儿童脑瘫的早期筛查方法提供了经验。

Kennedy小组集中精力建立了原始反射检查表(primitive reflex profile,PRP),这为临床提供了研究工具,也为早期发现脑瘫和对其严重性估计提供了方法。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建立个体反射的量化系统(及评分标准)。在24个月的追踪观察中,研究者对381名正常儿童9个原始反射记录下定量变化,获得正常儿童原始反射变化的资料。同时发现,脑瘫儿童原始反射偏离正常发育轨迹。Capute和其他研究者强调,该评价表的优点在于,通过6~8个月仔细地检查原始反射,可使脑瘫得到早期诊断。PRP应用还发现,不对称颈紧张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对称性颈紧张反射、被动支持反射有较好的预测脑瘫儿童将来行走和不能行走的能力。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发现,异常的PRM模式可区分脑瘫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

在一项大型的队列研究中,出现或缺乏特定的原始反射和姿势反应,可精确地预测脑瘫的特定类型或神经发育异常。如出生后1月足抓握反射阴性,提示神经发育异常,从3月开始,足抓握反射缺失,与痉挛性脑瘫相关。

Vojta创立的姿势反应检查开创了脑瘫早期筛查的先河。研究结果提示,经仔细的检查和评价,可于3个月龄前发现脑瘫患儿。这一方法已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进我国脑瘫康复学界,尚需要进一步推广应用。

三、神经运动发育

儿童运动与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和成熟水平以及骨骼、肌肉发育水平相关,运动能力反映了儿童的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因此,运动发育也称之为神经运动发育。运动扩大了儿童同外界的联系,促进感知觉和思维的发育,因此运动又与儿童心理发育有密切联系。儿童运动发育包括涉及到大肌群发育的大幅度动作,称之为粗大运动(gross motor),如抬头、翻身等;另一类运动涉及到手抓握和精细操作,称之为精细运动(fine motor)。

(一)儿童运动发育的程序性

儿童运动发育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顺序和进程遵从一定的规律,前一步未完成,后一步不会发育。儿童运动发育的程序性包括以下几个规律。

1.头尾发展律 儿童运动发育首先表现为头的控制,然后是躯干发育,最后是下肢的发育。即儿童粗大运动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顺序发育。

2.近侧发展律 从躯干开始,接近躯干的肌群先发育,远离躯干的肢段动作后发育,如上肢发育沿着肩头、上臂、肘、腕、手、手指的顺序发育。

3.由粗到细 粗大运动先发育,精细运动后发育。如3个月以前的婴儿高兴时出现“手舞足蹈”,4、5个月婴儿取眼前玩具用整个手臂,6个月左右婴儿可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指端取物,9月婴儿可用拇指和示指拿小糖丸或米粒。

4.先正后反 婴儿手的运动表现为先抓后放,如6个月以后的婴儿出现倒手,即把一个手的玩具换到另一个手中,此时儿童出现摔玩具现象;儿童先起坐是从坐位站起,后从立位坐下;儿童走路是先向前走而后向后退。

(二)儿童运动发育的时间性

运动发育的时间性是指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各种运动功能有一定的年龄范围。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同一种运动能力的发育出现、成熟年龄,个体差异较大,群体中必然有早发育、平均水平和迟发育的状况。在统计学上,标准差反映了某一运动能力发育的年龄在群体中的变异程度。如果儿童某项运动指标明显落后于一般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则提示儿童该项运动功能发育的迟缓或由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异常而致运动障碍。

现举例婴儿头的控制、坐、站、走和手的抓握能力的成熟早期年龄(第10百分位数)、中期年龄(第50百分位数)、成熟晚期年龄(第90百分位数)和常模年龄(第70百分位数),详见表3-2。一般认为,成熟早期年龄可进行早期教育的年龄,成熟晚期年龄是发育迟缓的年龄。

表3-2 婴儿部分运动能力的年龄特征

运动能力

1.头的控制

俯卧稍抬头

抬头45o

抬头90 o

抱直头转动自如

2.坐

扶坐竖直 成熟早期年龄 -- 2.1 2.9 2.0 3.1 成熟中期年龄 -- 3.2 3.5 2.9 4.2 成熟晚期年龄 2.0 4.0 4.5 3.7 6.3 常模年龄 1.2 3.6 3.8 3.3 4.9

独坐前倾

独坐

从卧位坐起

3.站

扶腋下站

扶双手站

扶一手站

独站片刻

4.走

扶双手走步

扶一手走步

独走几步

5.手指抓握

拇指与其他手指抓握

拇指与示指捏米花 3.2 4.7 6.9 3.3 5.1 7.0 9.2 7.1 9.1 11.2 5.1 7.1 4.5 6.0 8.6 4.2 6.6 9.5 11.2 9.3 10.7 12.7 6.5 8.5 5.9 6.9 11.4 5.4 8.9 10.9 13.3 11.0 12.7 15.0 7.9 9.9 5.2 6.5 9.7 4.7 7.7 10.1 11.9 9.8 11.8 13.7 6.9 8.9

(三)儿童运动发育评价

运动发育评价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是检查运动发育里程碑,与一般儿童比较是否发育迟缓;定量评价见运动检查结果转化为运动商数。

1.运动里程碑发育年龄评价 运动里程碑(motor milestone)是从儿童发育史以及神经发育检查中总结出来的,标志着运动发育产生了质的飞跃。表5-2列出正常儿童运动里程碑发育时间表,即每一运动项目平均年龄(运动年龄)及变化范围,如抬头45°平均年龄为

3.5月,第10百分位数年龄为2.1月,第90百分位数年龄是4.6月,超过第90百分位年龄未出现某项运动,意味着该项运动发育迟缓。运动发育常模(第70百分位数)是评价儿童运动发育正常的参考依据。

运动里程碑没有考虑到儿童运动的质量,详细的神经运动检查可弥补其不足,如对体位(station)、步态(gait)等定性特征的描述,对婴儿的肌张力(tone)、强度(strength)、深腱反射(deep tendon reflexes)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评价往往有主观的性质以及检查者和被试之间配合的困难而难以评价。临床经验、耐心、重复是获得有用信息的关键。最好的线索来源于观察而不是操作。通过观察婴儿固定姿势(stationary posture)和转换运动(transition movement)的质量来判断婴儿是否有肌力低下或肌张力增高;自发性姿势如蛙腿或剪刀步所提供的线索可分别判断为肌力低下和痉挛性肌张力增高,2、3岁后,由于儿童配合程度增加,神经检查也越来越容易且更为有效。

2.运动商数 运动发育水平可转化为运动商数(motor quotient, MQ),简称运动商。运动商有两种算法,一种是运动年龄(motor age,MA)与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的比值乘以100,即

MQ=(MA/ CA)×100

另一种是根据Wechsler离差智商原理,计算运动商,即

MQ=100+16(个体运动评分-常模运动评分均值)/ 标准差 (Balay,1969),

MQ=100+15(个体运动评分-常模运动评分均值)/ 标准差 (Capute,1985)

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中的运动发育量由81个项目组成,测查2~30个月龄儿童身体控制能力、大肌肉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等,结果用运动商表示

第二节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和严格的程序性,遵从从感知运动到情绪、动机到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遵从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规律。心理行为的发育可因发展速度、达到的发展高度以及成熟的时间呈现多样性的发育模式。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人类心理行为发育呈现共同的规律,这为评价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又有个体差异,形成不同的个性和气质特征。

一、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指标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是指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随年龄发生的变化。掌握个体发育的年龄特征,是我们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的需要,也是我们指导父母教养实践的理论基础。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年龄特征成为评价儿童发育状况的依据。

(一)儿童认知发育

认知(cognition)是指知识的获得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知之过程;而通常所说的智力(intelligence)是认知活动的综合,是知之能力。认知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过程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儿童感知发育 感觉器官(视、听、嗅、味、皮肤、本体感受器)把感觉到的各种信息(个别的、外部的特征),经过大脑的加工,与原有的经验结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这是感知过程,前者称之为感觉,后者称之为知觉。

(1)儿童感知觉发育的年龄特征

1)婴儿感觉功能发育:胎儿的听觉相当灵敏,这是胎教的理论依据之一。新生儿对声音反应迅速,甚至能区分200Hz和1 000Hz的声音。2个月龄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和同一个人说话时不同的语调,6个月龄时能区分父亲或母亲的声音,叫婴儿名字时有应答性反应。3~4个月龄的婴儿头转向声源,8个月眼和头同时转向声源。婴幼儿能听到0~20dB的响度,若只能听到21dB以上响度的声音刺激则有听觉障碍。

新生儿对光的反应敏感,出生时已有瞳孔对光反应,出生12~48h,2/3婴儿两眼追踪移动的红环或红线球,3~4个月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并表现为对明亮、鲜艳的色彩特别是红色感兴趣。新生儿能区分人脸和非人脸,出生后2周可区分妈妈与爸爸的脸。出生3~5周的婴儿,视觉集中时间仅为5sec,3个月龄时达7~10min。4~12周的婴儿两眼随物体移动180°,12~20周看自己的手,能看见75cm远的物体。

出生之前,胎儿的嗅觉和味觉相关的神经已髓鞘化,新生儿的嗅觉和味觉功能发育相对完善。哺乳时,新生儿闻到乳香就会寻找乳头,3~4个月龄时能区别愉快和不愉快的气味,7~8个月龄时开始分辨出芳香的刺激。出生2h的新生儿即对糖水表示愉快,对柠檬汁表示痛苦。4~5个月龄婴儿对食物的任何改变出现非常敏锐的反应。

新生儿已出现痛觉,但不甚敏感,易出现泛化现象。新生儿触觉敏感,有些原始反射与触觉的敏感性有关。新生儿温度觉灵敏,能区别牛奶是温度是否太高或太低,3个月龄的婴儿能区分31.5℃~33℃水温的差异。

2)儿童知觉发育:5~6个月龄的婴儿即出现深度知觉,如婴儿爬到“视觉悬崖”边上时,出现退缩反应。但儿童深度知觉发育持续时间很长,6岁前往往因判断不准确而跌到或撞到。

1岁,出现空间和时间知觉,“藏猫”游戏提示儿童理解空间和时间交替出现,这种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要与视觉和动觉相连系。

2~3岁儿童能辨别各种物体的属性如冷、热、软、硬等,5~6岁能区分同样体积当重量不同的两只盒子。

3岁,开始理解今天、昨天、明天的时间概念,但对上午、下午、晚上的理解要到5、6岁,而今年、去年、明年的时间知觉要到6岁以后。

3岁儿童开始辨别红色,对黄、蓝、绿的准确辨别要到4~6岁。

5、6岁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分辨左右,而以对方为中心分辨左右则要到7、8岁。

(3)对儿童教养的意义:丰富的语言、声音、视觉刺激,促进视觉、听觉发育;丰富的情感投入,促进儿童的体感和安全感的发育;图片、实物、情景结合语言刺激,促进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逐渐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方法是,从无目的的观察到有目的的观察,观察时间由短到长,从观察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征到观察事物隐蔽的、细微的特征,从对事物的个别的特征到整体的特征。

2.儿童语言发育 语言是社会现象,包括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部分。语言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势语言。而言语则是个体现象,既发出的声音。当言语以一定的词汇并按一定的语法规则表达时,即是口头语言。

(1)语言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语言发育经历语言准备和语言发展两个时期,理解先于表达,由发声到说出单词到说出句子,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哭是新生儿第一个反射性的发音,1月以内的婴儿哭、叫声未分化,1月后,与不同的需要相联系,如饥饿、不适、疼痛等。

1月后,婴儿开始出现非哭叫声,发声器官反射性出现a、o、u、e等元音,进而出现n、k、p、m等辅音,不具有信号意义。

5月左右,婴儿出现咿呀学语,以重复的音节出现,如ba-ba、da-da、ma-ma,类似人类语言中的爸爸、大大、妈妈等,但无实际意义。9月龄达高峰。

10~12月,婴儿开始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词,如“爸爸”、“妈妈”等。我们也可把儿童出现有意义的词看作单词句,因为单词含有句子的成分,如表达一种需要。1.5~2岁出现双词句或3词句,如“妈妈抱”。3岁出现多词句和简单复合句,词汇量急剧增加。4、5岁词汇和表达能力加强,句子中代词使用量增加,但人称代词的正确使用还要到6岁以后。7岁左右出现内部语言,如默读、默想。

8、9个月的婴儿能理解大人说出的不能做什么,理解大人要求他表示欢迎、再见等,但往往需要与动作相联系。对语言的社会含义的理解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2)对儿童教养的意义:母亲敏锐地识别婴儿在不同情况下的哭声,及时给予处理。从出生开始,父母和其他带养者经常地对婴儿说话、讲故事,对婴儿的无意义的发声给予积极的反映。2~4岁儿童常语音不清、发音不准、句法错误,大多是正常现象,应鼓励说话,少训斥。家庭教育中,家长在给儿童讲解的同时,多让儿童表达。2、3岁儿童是学习口语的关键期,背诵儿歌、复述简短的童话,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儿童注意和记忆发育 注意是人们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人或物,起维持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作用,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开始。记忆是对事物的识记、保持和记忆。

(1)儿童注意和记忆发展的年龄特征:新生儿不存在有意注意,强烈的声光刺激,红色物体的刺激,可引起无意注意。2、3个月婴儿对人脸、活动的物体感兴趣。5、6月开始出现集中注意。1岁儿童可出现10-15秒的随意注意,鲜明、新颖、变化的事物能引起儿童的注意。趣味和新奇的刺激可使2-3岁儿童集中10-20分钟,5-7岁儿童可主动注意15分钟,7-10岁可集中注意20分钟。

2、3个月婴儿对从眼前突然消失的玩具出现短暂的惊讶,表明婴儿有段时记忆,3、4个月认识熟人和生人,9-12个月明显惧怕生人,即婴儿期记忆基本以识记为表现形式。对人或物的再认1岁的潜伏期几天,2岁可达几周,3岁时延长至几个月。再现的潜伏期在2岁达几天,3岁时延长至几星期,4岁达几月。

(2)对儿童教养的意义:注意和记忆两者紧密相关,新奇的事物、直观的教具、图片、游戏,既可促进儿童的随意注意,又可增强儿童的记忆能力;运用指令强化儿童注意和记忆的目的性,提高注意与记忆能力;通过游戏活动,在情绪良好的情况下帮助记忆。

4.儿童思维的发育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象间接概括的反映,需借助语言实现的一种心里活动。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人类可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把握没有直接感知到的事物或其属性,推测或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思维的概括性表现为对某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的反映;或是对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反映。

(1)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9个月左右的婴儿期开始出现思维的萌芽,出现所谓的“物体的衡常性”,即物体在眼前消失后,婴儿注视物体消失的地点或从消失的地方寻找。

1~3岁,幼儿出现直觉行动思维,是思维的初级新式。直觉性是指可对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如妹妹是比自己小的女孩,此时儿童不能理解“小姨”是妈妈的妹妹,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性质。行动性是指依靠动作进行思维,如把木棍当作长枪、马、拐杖等,离开具体事物,思维即告停止。

学龄前期,出现表象思维,有一定的形象思维成分。表象性是指通过对事物外部形象的概括来描述外部世界。如,出示苹果、梨、西瓜图片,学龄前儿童多以“圆的、有皮、能吃、甜的”进行描述。此期儿童思维还以自己的生活经历、认识、愿望等来代替事物的实质,如问火柴能在水中浮起来,而石头不能浮,回答因为火柴轻或火柴小;再问火柴能浮而针为什么不能浮,则回答因为针小回沉下去。

学龄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出现Piaget所称之的体积、重量和数量守衡。如图6-1所示,上下两排纽扣数量相等,但学龄儿童在数的概念形成并能计数之前,问及“上下两排纽扣数量多少”时,多数儿童会回答下排多,显示学龄前期儿童不能理解纽扣的数量不因排列疏密而数量发生变化。同时也反映学龄前儿童思维中的“自我中心”成分(如排的越长,数量越多)。学龄儿童开始出现抽象思维,但此时抽象思维仍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成分,如在理解“贫苦”的概念时,往往与“三毛”的经历相联系。

图3-1

数量守衡实验

(2)对儿童教养的意义:幼儿在传统的游戏中再现对世界的认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丰富对客观世界的感性知识和经验。鼓励学龄前儿童开展“假扮”游戏、表演游戏。引导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帮助儿童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解决问题。

(二)儿童情绪活动

情绪或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或观念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或客观表达,通过某种外在或内在的活动以至行动表现出来。情绪多指外在的表达,如喜、怒、哀、乐、悲、恐、惊;情感是内心的体验,为高级的情绪体验。由于情绪和情感均具有社会性,在日常生活中并无严格区别。

1.情绪体验与情绪反应

(1)情绪体验:情绪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肯定与否定之分,强度有大有小,有紧张有轻松(紧张度),有简单有复杂(复杂性)。

(2)情绪的外在表达:情绪可通过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来表达。

(3)生理反应:情绪的内心体验和外在反应,与自主神经兴奋有关。表6-2列出了交感神经和非交感神经兴奋与生理反应以及情绪反应。

表3-3 自主神经兴奋与情绪反应

自主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 内分泌物质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生理反应 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瞳孔扩大、肌张力增加、胃肠运动和分泌减少,情绪反应 紧张、恐惧、愤怒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副交感神经兴奋 5-羟色胺、

乙酰胆碱 心率下降、血压下降、汗腺分泌减少、瞳孔缩小、胃肠活动与分泌减少、胰岛素和性激素分

泌增加

活动减少、嗜睡、愉快

2.情绪发育的年龄特征 新生儿期是一种泛化的激动状态,分化为愉快、不愉快两种情绪,都与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有关。6~12个月龄时快乐的情绪进一步分化为得意与怜爱。3~6个月龄婴儿,出现愤怒、厌恶、恐惧,其中恐惧情绪在3岁时达高峰,多表现为对动物、黑暗的恐惧。16个月以后,幼儿出现嫉妒情绪。3岁以后,随着儿童社会生活的增加,基本的情绪活动都出现,经常发脾气是这一时期儿童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学龄前儿童出现初步的社会性情感和道德体验,如信任感、安全感、同情感、友谊感和荣誉感。

3.对儿童教养的意义 许多情绪活动,特别是对特定事物的特定的情绪反应,往往与社会因素及后天学习有关,如男孩和女孩痛苦的表达方式往往不同,女孩以哭泣为主要表现形式,男孩则以控制为主。提供爱的环境,发展儿童的安全感和依恋;提供愉快的经历,发展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发挥榜样的作用,培养高级社会性情感。

(三)社会行为发育

儿童社会行为是指个体与他人或团体交往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包括对人、对己的态度,对社会规范的认识与尊重,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具备的社会能力。

儿童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出生后1~2月,以社会性微笑为表现形式。发展对母亲和其他亲人的依恋,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安全感和社会行为;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促进儿童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育。这里以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历程为例,说明儿童社会行为发育的年龄特征及其对儿童教养的意义。

1.儿童依恋发育的年龄特征 Bowlby根据长期对早期失去母亲以及对长期或短期与父母分离的婴幼儿的研究,认为婴幼儿依恋经历四个发育阶段。

(1)第一阶段:从出生到8~12周。婴儿对刺激作出反应,但不能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反应。当看到人走动,用视觉追踪;当人走过来,微笑、发声。

(2)第二阶段:12周~6月。对其他人仍友好,但对母亲或其他带养者反应更频繁。

(3)第三阶段:7月~2、3岁。通过身体移动和信号(微笑、发声)表示与认识的人保持贴近的意向。反应具有选择性,如对母亲打招呼,对陌生人感到不安。

(4)第四阶段:2、3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母亲或其他带养者的反应及行为的关系,以自己的良好行为,获得亲近的人的微笑和爱抚。

3岁以后,儿童的依恋行为减弱。

2.对儿童教养的意义 依恋行为既有生物学意义,又有社会学意义。依恋可增加父母的照顾行为,父母给予儿童保护、关爱,促进儿童依恋的发育;依恋可使儿童学习某些社会行为,如表扬、友好举动等,有利于儿童适应社会生活;依恋有利于儿童遵从父母相同的价值观和父母要求的行为;依恋的剥夺可能使儿童产生人格障碍。

(四)儿童个性发育

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是个人在处理环境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行为倾向性以及在思想方法、情绪反应和行为风格等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个性的倾向性,它决定个人活动的动力,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二是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一个人典型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第三个层次是个体对自身的个性倾向、个性特征的认识与评价。个性品质的健全有利于儿童活动和交往的效率,有利于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1.儿童气质发育 气质构成了儿童以后个性发展重要的生物学基础,它决定儿童在行

为方式上的表现,如心理活动的速度(如知觉快慢、思维的灵活性)、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倾向性(如情绪表达的外显或内隐)。

(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一般认为,婴幼儿与生俱来的行为表现即为气质的反映。20世纪70年代,Thomas和Chess等发表了对婴儿气质前瞻性研究报告,包括活动水平、节律性、注意力转移、与环境的接触能力、适应性、注意广度和持续性、反应强度、反应阈值和心境等,并根据上述9个特征以及行为表现,将儿童分为4种类型:易于相处儿童(easy child),占40%;兴奋缓慢儿童(slow-to-warm-up child),占15%;抚养困难儿童(difficult child),占10%;混合型儿童,占35%。

难以抚养型儿童主要表现见表3-4。

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气质类型儿童以后发展情况特别是行为问题的出现率不同。难以抚养儿童在5岁时约50%被评定为有行为问题。

气质也具有可塑性,当在外部或内部条件的影响和要求下,原来气质被掩盖或转换,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2)儿童气质与教养:Hippocrates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4种类型,但更多的人表现为混合型。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气质通过影响人的意志行为、情绪表现等影响儿童的发展。

对儿童气质评定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帮助父母了解和接受婴幼儿从小表现出的行为特征,避免强烈的焦虑和自责。第二,不同气质类型儿童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抚养困难型儿童在父母教育和引导下,可以不出现行为问题;在不良的环境下,安静的儿童可能出现退缩行为,一名活动适度的儿童,可能出现多动。父母的气质特征与儿童的气质特征不一致时,就会因教养问题而出现的心理压力和亲子之间的适应困难。研究表明,父母与儿童之间“适应良好”是儿童行为表现良好的重要前提。

抚养困难型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改善环境以适应其气质和行为特征,而不是要改变抚养困难型儿童气质本身。气质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也无充分证据提示通过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方法可以改变儿童的气质。

2.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儿童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评价,关系到儿童自尊、自信感的形成以及社会的适应。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在成人社会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1)从轻信他人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学龄前期儿童,囿于家长、老师、儿童读物、电视等对事物和行为的评价,此时儿童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书上说的”、“爸爸讲的”。随着知识和社会活动的增加,学龄儿童开始以自己的眼光、行为标准评判事物、评价他人和自己。 2)从外部行为品质到内心品质评价:对“好孩子”的评价,学龄前儿童评价标准可能是不打架、听话;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则以学习认真、守纪律为评价标准。

3)从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到对自己的全面评价:3岁儿童认为自己漂亮、聪明,不能评价自己的不足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为对自己的客观与全面的评价。

4)从比较笼统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学龄前儿童对人对物的评价总是笼统的“好”或者“坏”,而学龄儿童能对其说出1、2、3来。

(2)对儿童教养的意义:家长从小给儿童以积极的评价,使儿童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讲清道理,也就是使儿童逐渐认识事物的其他方面,培养儿童全面地评价人和事。笼统的、全面的否定性的批评,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不利。例如,我们常常提到父母有这样的抱怨:“你怎么这么笨”、“你总是不安静”等,显然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影响正确的自我意识。

表3-4 9种儿童气质特征与抚养困难儿童表现

气 质 特 征 1.活动水平

2.生理功能的规律性 3.接触能力 4.适应性 5.反应强度 6.心境

7.活动的持久性 8.注意力转移 9.反应阈值

含 义 运动时间与不活动时间的比例 饥饿、排泄、睡眠、觉醒的规律性 对陌生的人或陌生的环境的反应能力 花多长时间才能适应新的刺激 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强烈程度

情绪活动的消极或积极相对稳定状态 注意时间和在活动/游戏中的坚持程度 受外界刺激行为改变的程度

对环境刺激的敏感程度

举 例

“他宁可坐者也不愿意动”,“他整天动个不停”

“他晚上8点按时睡觉”,“他每天饥饿的时间都不一样”

“他喜欢新来的人”,“他对每一种新事物开始都拒绝”

“他很快与新来的人相处”,“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时他总是感到不安”

“他从不痛哭流涕”,“她高兴时呼叫,不高兴时喜欢哭”

“他好象总是愉快的”,“他很少笑” “感兴趣的事他直至做完好为止”,“他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玩另一个玩具” “他喜欢听完整个故事”,“他总是分心” “他吃、穿、喝水什么都行”,“她不喜欢触到她皮肤上的任何东西”

抚养困难儿童的气质 多变 无规律

退缩 缓慢

强烈

消极 高或低

多变 高或低

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可用测验法、晤谈法、观察法和问卷法。与儿童的父母、带养者、

老师等知情者或儿童本人进行晤谈,可了解儿童的行为表现特点、心理活动状况;在自然或实验条件下观察儿童活动,可评价儿童的行为特征;问卷法以儿童行为表现或心理症状作为项目构成问卷,由知情者评定或自己评定,可作为判断行为问题或其他行为特征的筛查工具;儿童保健工作还应关注到儿童发育的不同功能,运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儿童发育量表,评价儿童发育水平和发展潜力。

(一)儿童发育筛查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心理活动可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即发育的不同方面加以测量,发育评定量表也由此应用而生。Gesell将儿童发育分为五个能区(attribute),即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以及个人-社会性行为五个方面。常用的儿童发育评定量表都是围绕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所谓量表,是指一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验。这种标准化心理测验不仅其测验项目是对行为样本的取样,而且实施方法、评分标准和结果的解释有统一要求,同时还需要有代表性样本制订的参考值(常模)。标准化心理测验还要求测验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筛查量表则表示这种标准化测验的性质属于筛查性的,能简单快速地评定出可疑病例,以便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目的。筛查量表的要求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即(1)测验的稳定性(信度),可通过重测分析重测信度,也可分析内部一致性反映测验的信度;(2)能区分正常和异常,并为诊断所证实,或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3)适合于普查,为被试者(儿童)和主试者(儿童保健医生等)所接受,简单、省时是必要条件之一;(4)适合于被试人群年龄特点和当地的文化背景。

目前,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儿童心理发育筛查表是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其次,

50项智能筛查量表、绘人试验、图片词汇测验(PPVT)以及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编制“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原上海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编制的“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和杭州大学儿童生长发育和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儿童智力筛查量表”等也得到应用。同时丹佛发育筛查试验修订本Denver-Ⅱ自1990年发表已来,也在我国局部地区得到试用。现择其一二予以介绍。

1.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 美国Cororado大学医学院William K. Frankerburg 等通过对美国丹佛0~6岁儿童智能发育研究,编制出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DST),并于1967年公开发表。近30年来,DDST在很多国家应用并在十余个国家进行了修订(本土化),我国亦于70年代末由北京和上海儿科学工作者进行了修订,随后成为儿科和儿童保健工作者筛查儿童发育迟缓的重要工具之一。北京市儿童保健所已制定北方6市正常儿童再标准化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R)。详见图6-2。

(1)DDST结构:DDST由四个分测验组成,即个人与社会行为、细动作与适应行为、语言和大运动等,在发育儿科学上把上述四个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能力称之为能区。DDST四个能区反映的内容见表3-5。

表3-5 DDST内容与项目举例

能 区 个人与社会行为 细动作与适应行为

意 义

反映儿童对周围人应答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反映儿童的精细运动能力和反映儿童对外界事物分析和综合能力

语言

反映儿童听觉、发声、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运动

反映儿童头的控制、坐、爬、站、走、跑、跳、独足站立及身体平衡能力

项目举例

应答性微笑、开始认生、用杯子喝水、脱外衣、容易与母亲分开、会扣扣子

视线跟踪、两手在一起、拇指与示指钳小丸、自发乱涂、模仿画垂直线、模仿搭桥 对铃声有应答、学样发音、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说出姓名、理解介词、说反义词 俯卧抬头、翻身、自己坐、独站、倒退走、踢球、独脚跳、脚跟对着脚尖走

(2)DDST应用范围:适应于0~6岁儿童,但实际应用中,4岁以上项目明显不足。DDST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常规的发育筛查工具,对临床上无明显症状而在发育上可能有问题儿童进行筛查;

对可疑儿童进行初步判定;

对有高危因素儿童进行发育监测; 观察早期治疗和干预训练的效果。

(3)DDST结果判断:先在记录表上准确划上年龄线,在年龄线上的项目均应进行测验,然后向左进行,直至每个能区至少有三个项目通过(通过的项目用“P”标记)停测;继向右进行,直至每个能区有三项失败(用“F”在该项目的横条上50%处标记)停测。在年龄线左侧的3个项目不通过时,用“F”记录的同时,用红笔醒目地标记出,表示该项目发育迟缓;通过年龄线的项目不能通过时,仅用“F”表示,不必用红笔标记,不能认为发育迟缓;如有些项目检查时婴儿拒绝不肯表演,用“R”标记;儿童无机会或无条件的项目(如没骑过三轮车),用“NO”标记。结果判断如下:

1)异常:两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两个或更多项目迟缓,或一个能区具有两项或更多项目迟缓,加上一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一项迟缓和同能区通过年龄的项目都失败。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者即可判断。

2)可疑:一个能区具有两项或多项迟缓,或一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一项迟缓和同能区通过年龄线的项目都失败。对异常及可疑有发育障碍者需在2~3周后复试,必要时作诊断性发育测验。

3)无法解释:评定为“NO”项目太多,最后的结果无法评定。

4)正常:无上述情况。

DDST从多个维度(能区)评价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育里程碑发育的程序性和时间性;同时,其检查、评价方法也是我们了解其他的儿童发育评价方法的基础。

DDST注释

1.筛查者逗引儿童笑:检查者自己向儿童微笑或交谈挥手,但不要接触儿童,儿童作出微笑答应。 2.当儿童正在高兴地玩着玩具时,检查者硬把他(她)手里的玩具拿开,他(她)若表示抵抗算通过。 3.自己穿鞋时不要求系带,穿衣时不要求自己扣背部纽扣。

4.把一线团慢慢地按照一个弧形从一边移到另一边,距儿童的脸15cm,如果(在不同项目要求下)儿童眼睛跟踪90°到中线、跟过中线、跟180°,算通过。

5.把拨浪鼓接触儿童指尖或手指的背部,他(她)能握住它。

6.儿童视线会跟随线团,好象在追逐它,或想看它究竟到哪里去了(检查者松手放线团时,应敏捷地使线团落下,勿挥臂)。

7.儿童用拇指和另一指捏小丸。

8.用示指、拇指端捏小丸,捏时腕部离桌面,从上面捏。

9.临摹画圆,不可示范,不说出名称。要求画线的头尾连接成封闭圆即可。

10.先给看长短2条线,然后问哪一条线长些?(不要问大一些),然后把纸旋转180°,再问哪条长?3试3成。

11.能临摹画成“+”字形便通过(2条线交叉),不要求指定角度。 12.先嘱儿童照样临摹,要求图案具有4个角度便通过,不要说出式样。 13.评分时对称部分每对算作一处(两臂、两腿、两眼等仅算作一处)。 14.指点画,令儿童说出名称(仅作声而未叫出名称,不通过)。

15.检查者嘱儿童:“把积木给妈妈”,“把积木放在桌上”,“把积木放在地上”,3试3成(注意:检查者不要指点,也不用头、眼示意)。

16.检查者问儿童:①冷了怎么办?②饿了怎么办?③累了怎么办?3问2次答对算通过。

17.检查者嘱儿童执行以下命令:①把积木放在桌面上;②把积木放在桌子下;③把积木放在椅子前;④把积木放在椅子后(注意:检查者不用手指点或用头、眼示意)。4试3成算通过。

18.检查者问下列问题,嘱儿童回答:①火是热的,冰是××;②妈妈是女人,爸爸是××;③马是大的,老鼠是××。3问2次答对算通过。

19.嘱儿童解释下列9个字中的6个字的意义:球,(湖)河,香蕉(苹果),桌子,房子,天花板,窗帘,篱笆(围墙),人行道。能说出用途,结构、成分或分类都算通过。

20.检查者问儿童:“勺子是什么做的?”“鞋是什么做的?”“门是什么做的?”不准问其他事物代替。3试3对算通过。

21.儿童俯卧用双侧前臂或用双手撑起胸部离开桌面。

22.检查者握住儿童双手轻轻拉他(她),从仰卧位到坐位,这时儿童头不后垂,算通过。 23.儿童上台阶时允许手扶墙壁或栏杆,但不准成人搀扶或爬行。 24.儿童举手过肩扔球给90cm以外的检查者。 25.能并足跳约21cm远(跳过一张纸)。

26.嘱儿童向前步行,前脚跟与后脚尖的距离不超过2.5cm。检查者可示范,要求儿童连续走4步。3试2次成功即通过。

27.检查者在90cm处,把球拍给儿童,要求儿童能用手接球,不准用臂抱球。3试2次成功既通过。 28.嘱儿童后退走,前脚跟与后脚尖的距离不超过2.5cm。检查者可示范。要求儿童连续退4步。3试

2次成功即通过。

行为观察:测查时观察儿童反应情况、与检查者配合情况、注意力持续时间长短、语言表达情况、自信心等。

2.Denver-Ⅱ 1990年,Frankenburg等又对DDST作了大幅度修订并进行标准化,称之为Denver-Ⅱ。修订后Denver-Ⅱ有如下特点:

(1)选用项目易于操作与评分:Denver-Ⅱ由125个项目组成,比DDST增加20个项目,不含难以指导和解释的项目,减少了20%由家长汇报可以通过的项目。

(2)修订了较多的语言能区项目:经修订和增加的项目共39条,比DDST多了12条,各个项目定义明确。

(3)新增了项目的警告性评价:即被试未通过的项目是75%~90%儿童能通过的项目,则评定为C,以引起家长重视。

(4)制订了新的常模。

(5)增加了行为评定量表:包括四个方面,即顺从性、对周围环境的兴趣、恐惧性和注意持久度。

(6)提供新的指导训练手册。

这些特点都是过去20多年运用DDST经验总结,使Denver-Ⅱ除了保持快捷而全面评定儿童发育水平特点外,其准确性亦有较大提高。

3.50项智能筛查量表 50项智能筛查量表是一种测验儿童综合性能力的筛查工具,也可作为儿童入学资格测验,原为美国儿科学会(AAP)编制的“入学准备试验”,适用于4~10岁儿童。20世纪80年代初由我国儿科学工作者进行了修订,适用于4~7岁儿童。

(1)量表结构:50项智能量表由包括回答问题及操作两大类共50个项目组成,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详见表3-6。

表3-6 DDST内容与项目举例

能 区 自我认识能力 运动能力 记忆能力 观察能力

项目数 13项 13项 4项 6项

项 目 内 容

对身体、特征的认识,如指出身体部位、说出姓名、描述家庭住址 包括精细运动和粗大运动,如足跟对足尖前进及倒退、独立、跳、穿衣裤、打活结、用筷子

含瞬时和短时记忆,如复述数字、句子及故事内容、完成简单指令 对局部内容和局部推论整体的能力,如指出图画中的缺损或错误、拼图

思维能力 常识

9项 5项

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能力,如左右概念、日期概念、事物之间的联系、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推理

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常识,如认识颜色、指出几何图形、说出动物名称以及食物来源

(2)结果分析:每项回答错误或不通过,记0分;回答正确或通过,记1分。原量表给出各年龄组异常及可疑的分数范围,我国修订后以智商(IQ)表示,根据离差概念对结果定性,即IQ130为高智能。

4.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 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儿童发育特点而编制的智能发育筛查方法,由原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研制,全国六家单位协作完成了全国城市常模的制定。经局部试用和信度、效度研究发现,该测验有较好信度和效度,可在全国推广应用。

(1)测验的结构:该测验由120个项目组成,采用运动、社会适应和智力三个分测验,以语言和操作作为反映儿童智力的内容。在项目编排上,以1∶1∶2分属于0~96个月、30个年龄组,克服了DDST对4岁以上儿童筛查项目不足的缺点。

(2)结果分析:以每通过1题记原始分为1分,分别计算三个分测验原始分,总和为原始总分。原始总分及智力分测验的原始分可转换为发育商(DQ)和智力指数(MI)。定性、定量地反映儿童发育状况。

5.绘人试验 绘人试验(Drawing-a-person Test)于20世纪20年代由Goodenough予以标准化,是最简单的智力筛查试验,无需语言表达,适用于各种不同语言背景的儿童。仅需1张27cm×21cm大小的白纸,1支铅笔,1块橡皮。首都儿科研究所修订本根据改进的日本小林重雄50分评分法,适用于5~12岁儿童。根据儿童所画人像的完整性、协调性和各部位的组合,对50项内容评分,粗分转换成智商,可反映儿童视觉、听觉、动作协调、思维、理解记忆、空间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二)发育诊断

发育诊断性量表一类是用于评估儿童最佳表现,如发育测验、智力测验和学业成就测验;还有一类是评定儿童典型表现,如性格评定量表、兴趣评定量表、气质评定量表等。多是个体测验,部分是适合于年龄稍大学龄儿童的团体测验。测验结果用发育商数(简称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智力商数(简称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等表示。

诊断性发育量表必须有心理学专业训练或专门训练的人员施行,在技术上应严格按照标准步骤进行,注意人际交流技巧,与被试者保持良好的关系;除向家长客观介绍测验结果外,必须对测验结果保密。

1.盖塞尔发育量表 盖塞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Schedules;GDS)是最经典的儿童心理测验量表之一。GDS测验内容包括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5个方面,测查儿童神经发育功能的成熟程度和心理发育水平。GDS适用于出生至6岁的儿童,根据儿童在4周以内、4周、8周、16周、28周、40周、52周、15月、18月、2岁、3岁、4岁、5岁、6岁这14个关键年龄的发育状况,计算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

2.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ayley Scale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是标准化程度最好的儿童发育测验之一,适用于2月~2.5岁的婴幼儿。由心理量表、运动量表和行为记录3部分组成,其中心理量表测查儿童感知觉的准确性、语言功能、记忆和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运动量表由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项目组成。国内有原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修订本(长沙地区的常模)。

3.Peabody 图片词汇测验 Peabody 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适用于2~18岁儿童和青少年。由175张图片组成,每张图片有4幅画,当主试读一词,被试即指出相应的图片。PPVT所需时间短,不用操作和言语,可适用于特殊儿童。测验成绩与标准的智力测验所测定的智商高度相关。国内有上海新华医院的修订本。

4.韦氏学龄前与学龄初期智力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英文全称分别为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和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SIC),前者适用于4~6.5岁儿童,后者适用于6~16岁儿童。这两套智力量表结构相同,即都有言语分量表和操作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有5~6个分测验组成(如WPPSI言语分测验由常识、词汇、算术、理解、背诵、类同测验组成;操作分测验由动物房、图画补缺、迷津、几何图形、木块图案测验组成),可以评定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分析不同分测验的量表分,比较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的差异。WPPSI国内有原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修订本,WISC分别有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修订本及原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修订本。

(二)儿童心理发育评定结果解释

测验方法信度、效度的研究,测验项目、样本抽样和测验过程的标准化,是儿童心理发育评定结果正确解释的基础。

1.信度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试方法结构本身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信度的评价可通过间隔一定时间的重测,评定两次结果的一致性,称之为重测信度;可比较两个测试者同时对一个儿童的测试结果进行评分,比较两者评分的一致性,称之为评定者之间的一致信度;对测试同一内容的不同测试项目按奇偶分半,比较分半项目测试结果评分的一致性,称之为分半信度;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同一发育能区测验项目评分间的变异程度,称之为内部一致信度,如Cronbach系数(简称α系数)。

2.效度 效度(validity)是反映测验结果是否符合测验设计思想的指标。效度的评价可用已有的测验同时对同一受试进行测验,比较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称之为平行效度;可与该测验所评定的能力相比较(如智力测验结果与学习成绩间相比较);还可通过数理统计学方法(如因子分析)分析项目的共因子是否反映了测验设计的思想,称之为结构效度。

例如筛查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的评定方法见表3-7。

表3-7 筛查量表效度评价表

筛查结果 异常 正常 合 计

诊断结果(临床或其他标准化测验)

是 a c a+c

否 b d b+d

合 计 a+b c+d a+b+c+d

筛查表的灵敏度=[a/(a+c)]×100%

特异度=[d/(b+d)]×100% 阳性预测值=[a/(a+b)]×100%

灵敏度反映了人群中的有异常的儿童通过筛查量表查出为异常(阳性)的可能性;特异度反映了正常儿童被筛查为正常的可能性;阳性预测值反映了筛查量表的预测效度,即筛查阳性儿童被证实为异常的比例。一般认为,灵敏度和特异度以75%或80%为宜。许多筛查量表灵敏度不高,假阳性者(表6-4中的b)不高,阳性预测值往往不低。一次性的发育筛查很难发现轻度发育异常儿童,需要提倡发育监测工作,把发育筛查量表作为儿童发育监测工具之一,提高发育筛查的效度。

3.标准化 标准化指测验项目是对所测查的行为的抽样,测验项目评分和结果解释统一,制定测验结果评定的正常值(又称常模)的样本人群抽样具有代表性。一个标准化的测验又称之为量表(scale),如上述的盖塞尔量表、韦氏学龄前与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等。 4.划界值 筛查性测验由研究者根据常模提出正常或异常的划界值,如DDST提出异常、可疑和正常的划界标准。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全国或地方的抽样获得),运用相应的测验进行检查,结果用统计学参数如均数、标准差、百分位数等表达,即为常模(norm)。划界值(cut-off point)常根据统计学原理作出,如以均数+2SD或均数-2SD点作为异常的划界值,个体的测验结果高于前者或低于后者,则判断为异常。

5.儿童心理发育水平 儿童心理发育水平常用发育商表示。儿童心理测验是以正常儿童的行为模式判定受试被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发育商是由发育测验所评定的发育年龄(developmental age, DA)与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比值,公式为

发育商=(DA/CA)×100

当发育年龄与实足年龄一致时,发育商为100,当发育年龄大于实足年龄时,发育商大

于100。由于发育商有其理论的缺陷,现多已不用。

智商现用Wechsler提出的离差智商的概念,即以100为均数,15为标准差,以个体儿童偏离均数多少个标准差反映智力水平。其公式为

IQ=100+15(x-χ)/ SD

公式中x为某年龄组常模均数,χ为个体实测值,SD为常模标准差。

这样,根据统计学原理,个体IQ在平均值2个标准值以下即IQ

通过离差法原理评定的发育商或智商,其发育水平或发育等级见表3-8。

表3-8 儿童发育商(DQ)或智商(IQ)等级划分

DQ或IQ 130分以上 116~130 85~115 70~84 70分以下

等 级 上等(超常)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低下)

所占比例 2.3 13.6 68.3 13.6 2.3

3.儿童发育能区的平衡性 儿童发育诊断性测验通常由多个维度分测验组成,可测验儿童多方面的发育状况或智力,结果可获得发育商或智商、各分测验的量表分。有些测验还可通过因子分析评定的共因子,计算因子分等。现以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称之为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为例,分析儿童智力发育的平衡性。 C-WYCSI可获得儿童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VIQ)、10项分测验量表分,分析VIQ与PIQ分离(相差12分或15分以上)、分测验离散现象(相差3分以上)等,以反映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儿童行为问题评定

对儿童行为的评估,可用观察或实验方法进行。近30年来,出现大量的评估儿童行为的评定量表(rating scale),为儿童行为的评定和研究提供了标准化的工具。

1.儿童行为问题及其评定 儿童行为问题是指一类偏离了一般儿童发育轨迹、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情绪症状和行为方式。

(1)儿童行为问题分类:儿童行为问题可以是单项行为症状,如对黑暗或动物的恐惧、吸吮手指、咬指甲等,这些行为偏离持续时间短,程度轻,往往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儿童行为问题还以一组综合征出现,如外向性行为如多动、攻击、破坏,违拗;内向型问题,如退缩、交往不良、焦虑、抑郁等。多动不仅活动过度,还伴随注意缺陷、行为冲动等;焦虑可表现为紧张不安,毫无根据的害怕,严重时出现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面色潮红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在许多综合性的行为评定量表中,各种因子名称如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多动、攻击等即是某一类行为症状的集合。

(2)儿童行为问题评定方法:儿童行为问题评定可用标准化的评定量表(问卷),通过他评或自评进行。他评由父母、教师和其他知情者和监护人填写评定量表,自评是由独立理解能力的学龄儿童或青少年自己评价。评定量表由统一的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有标准化的评分系统(0,1或多级评分),总分或因子分查相应的常模或划界分,作出是否有行为问题的界定。

有的行为评定量表只评定儿童单项行为,如Conners多动指数用于评定儿童多动行为;

多数行为评定量表可评定儿童多项行为或行为问题,如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适用于3~17岁儿童,评定品行问题(因子Ⅰ)、学习问题(因子Ⅱ)、心身障碍(因子Ⅲ)、冲动-多动(因子Ⅳ)、焦虑(因子Ⅴ)和多动指数。

行为评定还可以由检查者的观察与检查,或者根据定式检查表(询问表)检查、询问父母、儿童和其他知情者。

儿童行为问题评定量表中的项目以行为问题的症状表现组成,每一评定量表由几条乃至上百条组成,以有(1)、无(0)或多级评分(如根据行为问题表现的频度或强度评定为0、1、2、3、4五级),计算总分、因子分、阳性项目数等。

2.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儿童行为问题评定量表种类繁多,这里介绍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有用于家长、教师和智龄在10岁以上的儿童自评的3套评定量表,在我国均有其修订本,以适用于4~16岁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在儿童保健学界应用最多。CBCL第一部分为儿童和父母的人口统计特征信息;第二部分为社交能力评定,包括体育活动情况、课余爱好、参加团体和组织情况、课余职业和劳动、交友、与家人及其他儿童相处情况、在校学习成绩等7个方面。第三部分为本量表的主体—行为问题评定项目,共113条,其中第56条有8小项,第113条为“其他”,项目举例、意义、评分方法见表3-9。

表3-9 CBCL行为问题部分举例

每项按最近6个月内的行为表现记分,明显有或经常有,记2分;有时有,记1分;无或很少有记0分。根据118项(112项,加56题的另6项)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的行为表现,进行因子分析,得4~5岁、6~11岁和12~16岁男女儿童组有不同的因子(行为症状群),每一因子冠以临床综合征名称,如躯体化诉述、分裂样症状、抑郁、社交退缩、攻击、违纪、多动等。并根据常模的划界分评定儿童有无某项行为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CBCL评定的儿童行为问题,仅为筛查性质;所赋予因子名,不代表临床相应的心理障碍。对筛查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儿童,需要及时到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治。


相关内容

  • 儿少卫生学大纲
  • 绪论 学习目标 1. 掌握儿少卫生学的概念 2.熟悉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少卫生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儿少健康影响因素,趋利避害,保护. ...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
  • 绪 论(2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研究方法. 教学的具体内容: 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任务 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 ...

  • 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
  • 宗旨,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生长发育.健康与环境.遗传的关系,提出卫生措施和卫生要求,利用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潜能的发挥.提高儿童少年健康水平和未来的生命质量.2.研究对象: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0~25 ...

  • 儿童综合发展评价系统
  • HL2080G 儿童综合发展评价系统 结构与组成 1.计算机一套 2.耳麦,音箱 3.19英寸液晶触摸屏显示器 4.高清品牌摄像头1个 5.彩色喷墨打印机1台 6.豪华医用推车1台 7.选配儿童操作台.选配HL-A 型婴幼儿身长体重测试仪.选配HL-B 型儿童身高体重测试仪 产品概述: HL2080 ...

  •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及身心健康
  •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及身心健康 一.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是指机体细胞繁殖与增大,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发育是指机体(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等)的构造和机能在功能上的分化与完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当机体的生长 ...

  • 0-6岁儿童培训内容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培训内容 为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按照儿童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工作重点,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研究确定制定新生儿访视.儿童健康检查.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儿童眼及视力保健.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儿童口腔保健和儿童心理保健共8个方 ...

  • 第一章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 第一章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中职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渐接近成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从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 .中职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一)中职生的生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一般是指12 ...

  • 清远地区0_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评估_张小新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6月第22卷第6期 CJCHCJUNE2014,Vol22,No.6 596 3 讨 论 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剖宫产对儿童身心.智力发育是否造成影响一直是医学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作为一种非自然分娩方式,剖宫产对母婴来说并非绝对安全,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可能存在 ...

  • 孩子智力发育不好,该如何提高?
  • 孩子智力发育不好,该如何提高? 通过上述文献和相关学术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所以坚持母乳喂养,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不同的方面均有较高的提升. 母乳喂养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保证乳汁的质量,通过母乳分析仪进行乳汁成分分析,给予孩子成长所需的营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