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处方

胃炎中医保健知识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类。患者大多表现为饭后饱胀、泛酸、暖气、无规律性上腹部疼痛等消化不良症状。中医认为胃脘痛患者需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

1.膳食方面:避免进食对胃有刺激性的饮食和药物(如辛辣食物、水杨酸盐类、泻药等)、饮食有节、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饮料和食物,细细咀嚼后咽下。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2.去除致病因素,如戒烟、酒等。

3.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刺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寒冷刺激。

4.情志方面: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要稳定、愉快、避免忧思恼怒。

5.有胃部胀痛者,可服用解痉止痛药。

6.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另外,胃炎病人平紊应注意观察大便情况。素常可选用中药汤剂、验方调治。胃脘痛痛甚之时选用针灸、推拿、敷贴、穴位压迫、耳穴、按摩等疗效显著,如足三里、中脘等穴能够有效的缓解胃痛。

便秘中医调适

一.生活

1、起居有节,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可经常强忍便意,以免形成习惯性便秘。

2、产妇和年老体弱者,应坚持做提肛锻炼: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一吸一呼为一提,每日做3次,每次10~15分钟。身体条件尚好者也可做仰卧起坐,以增强腹肌和其他排便肌肉的力量。

3、每日晨起空腹饮一杯盐开水或用蜂蜜冲茶代饮,以润肠通便,同时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二.饮食

饮食中应富含纤维素,可多食芹菜、黄瓜、马齿苋、荸荠、西瓜、柚子、生梨等凉性多纤维的蔬菜水果;也可选用黑芝麻、胡桃仁煮粥及红枣银耳羹食用以润肠通便;平时也可以芦根、夜菊花、金银花、决明子等泡茶代饮。不食辛辣、煎炸之物。不饮烈性酒。

三.食疗

1、百合蜂蜜饮:百合50克,蜂蜜、白糖各适量。将百合加水煮至熟透,放人蜂蜜白糖调匀即可。当作点心食用。具有滋阴润肠之功效。

2芋头粥:梗米50克,芋头250克,油、盐各适量。将芋头去皮切块,梗米淘洗净,将梗米与芋头一起加水同煮粥,粥成用盐、油调味,随时服用。具有散结、润肠、利便之功效。

慢性结肠炎中医调适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可持续不缓解或活动与静止交替呈慢性反应。中医治疗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

一.生活

起居有节,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腹部注意保暖。平时可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及指压足底,有增强脾胃运化作用。

二.情志

调畅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消除忧虑、悲伤、急躁等不良情绪刺激。

三.饮食

注意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辛辣、煎炸类食物。腹泻病人少吃含纤维多的食物。

四.食疗

1.无花果炖猪瘦肉:无花果60克(干品)、瘦猪肉100~200克,水,油、盐、料酒等调味品。将二者加清水适量放人瓦锅内炖熟,加调味品适量即可。具有健胃理肠、消炎解毒之功效。

2.酒闷乌鸡:乌骨鸡1只、黄酒100~200克,盐、料酒等调味品。将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后放于罐内加黄酒密封,蒸熟即可。具有补中益脾、温中开胃之功效。

脂肪肝中医保健

可归纳为祖国医学“胁痛、黄疸”等范畴。

原 因

1、多食肥腻油煎食品或暴饮暴食,湿热交织于肝胆,脂质沉积于肝。;

2、情志失调,气机郁结,肝失条达;

3、气郁日久,气滞血瘀。

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避免疲劳,适当进行休息锻炼,控制体重。

2、饮食宜清淡,少食油煎炸食物和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多食蔬菜水果、鱼类、瘦肉,避免过食生冷以免诱发本病;避免烟酒。

3、合并其他疾病时,注意避免服用肝损药物。

4、定期(3个月-半年)行血脂、肝功能、β超等检查。

5、平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适当服用保肝、利胆、降脂药物。

6、保持心情舒畅,使肝气条达,郁闷不舒时可服逍遥丸、舒肝理气丸;

7、脂肪肝患者可用中药山楂等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也可服用活血祛瘀通络中药处方:柴胡、当归、红花、山甲、桃仁、大黄等。如肝阴不足之肋痛隐隐,为血少不能养肝脏,可服用中药“一贯煎”方: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酌加合欢皮、玫瑰花泄肝调气;

8、如发生上腹剧痛、目睛黄染、皮肤色黄,要立即就医治疗。

急性胰腺炎中医健康宣教

急性胰腺炎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节、恣食肥腻醇酒而损伤脾胃,积滞于中,酿湿化热,邪热食滞互结,致脾胃实热和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克脾,致脾胃升降失常,或蛔虫上扰,湿热蕴结,使肝胆失疏而发病。根据病程进展及病变程度,临床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西医认为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主要是胆汁淤积,胆道细菌感染和胆汁成分改变或因暴饮暴食,饮酒,高脂肪饮食引起。

【健康指导】

1、急性胰腺炎如是胆道疾病引起的,首选ERCP治疗方法,并禁食补液,病情控制前,千万不可提前进食,以免导致病情加重,请一定要配合。

2、禁食期间,陪同的家属进食时最好避开病人,一方面避免食物引起病人的食欲,让病人觉得禁食难以坚持,另一方面,避免食物刺激病人消化酶的分泌,加重病情。

3、绝对卧床休息,疼痛剧烈时可取屈膝侧卧位。

4、疼痛时禁食,禁食期间有口渴时,可含漱或湿润口唇,不能咽下去。疼痛较重时遵医嘱予针灸止痛,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气海等。亦可中药外敷减轻腹痛症状。

5、腹痛和呕吐基本缓解后,淀粉酶正常可进食不含脂肪的清淡饮食,如米汤、藕粉等,恢复期进食低脂肪软食,限制脂肪的摄入,每日不超过50g,多食碳水化合物类食品、维生素类食物,注意饮食规律,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掉不良的嗜好如烟、酒。

6、使用胃肠减压主要是吸出胃内容物使胰腺分泌减少,腹痛缓解后停止。

7、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防止胆道蛔虫。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宣教

上消化道出血是由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中医属“便血”、“吐血”范畴。

【健康指导】

1、若发生呕血时,切勿因紧张恐惧将血块往下吞咽,这样会引起窒息,很危险。应该卧床头偏向一侧,将血块轻轻吐出。若有呕恶可掐内关穴。

2、若出现黑便也是上消化道出血所致,要注意观察大便量,次数,颜色。及时到医院就诊。

3、保持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4、大出血或呕血剧烈时绝对卧床休息,严禁下床大小便。

5、出血停止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劳累。

饮食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极为密切,以下介绍几种不同原因出血的饮食注意点。但是无论何种原因都要戒烟酒,不食生、冷、粗糙刺激性的食物。

1、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出血:在急性大量出血阶段应短期禁食。以后可分次引用牛奶、豆汁等碱性饮料,具有中和胃酸,粘膜收敛作用,有助止血。但要限制甜食。

2、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出血:出血期应禁食,一般需3~5天或更长时间。出血停止后逐渐给予米汤、菜汁、稀粥等。避免高蛋白饮食,如肉、鱼、蛋、禽类,酌情限制钠盐摄入。

3、胆道疾病出血:包括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及胆道蛔虫等病引起的出血,在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必要时尚需做胃肠减压。发热消退,腹痛减轻,呕吐止住后可给予低脂饮食。

4、急性胃出血:当急性胃炎病人出血,且处于发热、腹痛,频繁呕吐时期应禁食,1~2天后症状减轻,即可进食温流质饮食。

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调护

胆囊炎大多数由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主要症状为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常有恶心、呕吐和发热。

1.慢性胆囊炎多数表现为右上腹部隐痛不适,慢性消化不良等。

2.胆囊炎、胆石症发病部位在胆,与中医胁痛相似,故归属于中医胁痛范畴。

【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和鱼类。少吃肥肉、奶油、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多脂肪类食物;食谱以瘦肉、鱼、豆制品、蔬菜、水果及米面为主;可选用萝卜、白菜、香菇、木耳、茭白、马兰头、山楂、玉米须、绿豆、赤小豆等。如:马兰头炒千丝,茭白炒肉丝、绿豆甘草汤或可用金银花、玉米须、金钱草煎汤代茶饮;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饮食要细软易于消化,少吃多餐。

2.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刺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寒冷刺激。

3.情志方面: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要稳定、愉快、避免忧思恼怒。可减少胆囊炎的发作。

4.运动方面: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5.胁痛除药物治疗外,尚可配合针法、灸法、推拿疗法效果更加。

6.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并向右肩放射痛感,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甚至出现黄疸,应速送医院治疗。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宣教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毛病,主要因胃酸分泌过多或胃粘膜保护层受损所致。临床主要变现为节律性上腹痛,有时伴泛酸、嗳气、恶心、呕吐。胃溃疡表现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疼痛--进食--缓解,且部分有夜间痛。

【健康指导】

1、饮食调节是治疗胃溃疡的第一要诀。注意饮食调理养护,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增加唾液分泌,稀释和中和胃酸,提高粘膜屏障作用。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

2、正确使用抗酸药,保护胃粘膜药及杀灭HP药。

3、谨慎使用止痛剂。解热镇痛片含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咖啡因、对胃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此外、阿司匹林及关节炎使用的类固醇及非类固醇的消炎药很伤胃,均可导致胃溃疡。应在医生指导下慎重服用。

4、心理调整,紧张与焦虑会是溃疡更严重。许多人面临极度的工作压力时,原来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将愈演愈烈。

5、中医治疗,辩证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明确,还有一个方案是按摩治疗,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动并促使胃经的气血运行,不仅能理脾胃、调中气,和肠消滞、疏风化湿,治疗胃痛、腹痛、急慢性胃肠炎等疾病,并且有扶正培元、祛邪防病、强身健体之功效。

胃炎中医保健知识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类。患者大多表现为饭后饱胀、泛酸、暖气、无规律性上腹部疼痛等消化不良症状。中医认为胃脘痛患者需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

1.膳食方面:避免进食对胃有刺激性的饮食和药物(如辛辣食物、水杨酸盐类、泻药等)、饮食有节、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饮料和食物,细细咀嚼后咽下。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2.去除致病因素,如戒烟、酒等。

3.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刺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寒冷刺激。

4.情志方面: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要稳定、愉快、避免忧思恼怒。

5.有胃部胀痛者,可服用解痉止痛药。

6.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另外,胃炎病人平紊应注意观察大便情况。素常可选用中药汤剂、验方调治。胃脘痛痛甚之时选用针灸、推拿、敷贴、穴位压迫、耳穴、按摩等疗效显著,如足三里、中脘等穴能够有效的缓解胃痛。

便秘中医调适

一.生活

1、起居有节,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可经常强忍便意,以免形成习惯性便秘。

2、产妇和年老体弱者,应坚持做提肛锻炼: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一吸一呼为一提,每日做3次,每次10~15分钟。身体条件尚好者也可做仰卧起坐,以增强腹肌和其他排便肌肉的力量。

3、每日晨起空腹饮一杯盐开水或用蜂蜜冲茶代饮,以润肠通便,同时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二.饮食

饮食中应富含纤维素,可多食芹菜、黄瓜、马齿苋、荸荠、西瓜、柚子、生梨等凉性多纤维的蔬菜水果;也可选用黑芝麻、胡桃仁煮粥及红枣银耳羹食用以润肠通便;平时也可以芦根、夜菊花、金银花、决明子等泡茶代饮。不食辛辣、煎炸之物。不饮烈性酒。

三.食疗

1、百合蜂蜜饮:百合50克,蜂蜜、白糖各适量。将百合加水煮至熟透,放人蜂蜜白糖调匀即可。当作点心食用。具有滋阴润肠之功效。

2芋头粥:梗米50克,芋头250克,油、盐各适量。将芋头去皮切块,梗米淘洗净,将梗米与芋头一起加水同煮粥,粥成用盐、油调味,随时服用。具有散结、润肠、利便之功效。

慢性结肠炎中医调适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可持续不缓解或活动与静止交替呈慢性反应。中医治疗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

一.生活

起居有节,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腹部注意保暖。平时可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及指压足底,有增强脾胃运化作用。

二.情志

调畅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消除忧虑、悲伤、急躁等不良情绪刺激。

三.饮食

注意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辛辣、煎炸类食物。腹泻病人少吃含纤维多的食物。

四.食疗

1.无花果炖猪瘦肉:无花果60克(干品)、瘦猪肉100~200克,水,油、盐、料酒等调味品。将二者加清水适量放人瓦锅内炖熟,加调味品适量即可。具有健胃理肠、消炎解毒之功效。

2.酒闷乌鸡:乌骨鸡1只、黄酒100~200克,盐、料酒等调味品。将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后放于罐内加黄酒密封,蒸熟即可。具有补中益脾、温中开胃之功效。

脂肪肝中医保健

可归纳为祖国医学“胁痛、黄疸”等范畴。

原 因

1、多食肥腻油煎食品或暴饮暴食,湿热交织于肝胆,脂质沉积于肝。;

2、情志失调,气机郁结,肝失条达;

3、气郁日久,气滞血瘀。

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避免疲劳,适当进行休息锻炼,控制体重。

2、饮食宜清淡,少食油煎炸食物和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多食蔬菜水果、鱼类、瘦肉,避免过食生冷以免诱发本病;避免烟酒。

3、合并其他疾病时,注意避免服用肝损药物。

4、定期(3个月-半年)行血脂、肝功能、β超等检查。

5、平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适当服用保肝、利胆、降脂药物。

6、保持心情舒畅,使肝气条达,郁闷不舒时可服逍遥丸、舒肝理气丸;

7、脂肪肝患者可用中药山楂等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也可服用活血祛瘀通络中药处方:柴胡、当归、红花、山甲、桃仁、大黄等。如肝阴不足之肋痛隐隐,为血少不能养肝脏,可服用中药“一贯煎”方: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酌加合欢皮、玫瑰花泄肝调气;

8、如发生上腹剧痛、目睛黄染、皮肤色黄,要立即就医治疗。

急性胰腺炎中医健康宣教

急性胰腺炎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节、恣食肥腻醇酒而损伤脾胃,积滞于中,酿湿化热,邪热食滞互结,致脾胃实热和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克脾,致脾胃升降失常,或蛔虫上扰,湿热蕴结,使肝胆失疏而发病。根据病程进展及病变程度,临床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西医认为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主要是胆汁淤积,胆道细菌感染和胆汁成分改变或因暴饮暴食,饮酒,高脂肪饮食引起。

【健康指导】

1、急性胰腺炎如是胆道疾病引起的,首选ERCP治疗方法,并禁食补液,病情控制前,千万不可提前进食,以免导致病情加重,请一定要配合。

2、禁食期间,陪同的家属进食时最好避开病人,一方面避免食物引起病人的食欲,让病人觉得禁食难以坚持,另一方面,避免食物刺激病人消化酶的分泌,加重病情。

3、绝对卧床休息,疼痛剧烈时可取屈膝侧卧位。

4、疼痛时禁食,禁食期间有口渴时,可含漱或湿润口唇,不能咽下去。疼痛较重时遵医嘱予针灸止痛,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气海等。亦可中药外敷减轻腹痛症状。

5、腹痛和呕吐基本缓解后,淀粉酶正常可进食不含脂肪的清淡饮食,如米汤、藕粉等,恢复期进食低脂肪软食,限制脂肪的摄入,每日不超过50g,多食碳水化合物类食品、维生素类食物,注意饮食规律,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掉不良的嗜好如烟、酒。

6、使用胃肠减压主要是吸出胃内容物使胰腺分泌减少,腹痛缓解后停止。

7、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注意防止胆道蛔虫。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宣教

上消化道出血是由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中医属“便血”、“吐血”范畴。

【健康指导】

1、若发生呕血时,切勿因紧张恐惧将血块往下吞咽,这样会引起窒息,很危险。应该卧床头偏向一侧,将血块轻轻吐出。若有呕恶可掐内关穴。

2、若出现黑便也是上消化道出血所致,要注意观察大便量,次数,颜色。及时到医院就诊。

3、保持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4、大出血或呕血剧烈时绝对卧床休息,严禁下床大小便。

5、出血停止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劳累。

饮食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极为密切,以下介绍几种不同原因出血的饮食注意点。但是无论何种原因都要戒烟酒,不食生、冷、粗糙刺激性的食物。

1、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出血:在急性大量出血阶段应短期禁食。以后可分次引用牛奶、豆汁等碱性饮料,具有中和胃酸,粘膜收敛作用,有助止血。但要限制甜食。

2、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出血:出血期应禁食,一般需3~5天或更长时间。出血停止后逐渐给予米汤、菜汁、稀粥等。避免高蛋白饮食,如肉、鱼、蛋、禽类,酌情限制钠盐摄入。

3、胆道疾病出血:包括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及胆道蛔虫等病引起的出血,在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必要时尚需做胃肠减压。发热消退,腹痛减轻,呕吐止住后可给予低脂饮食。

4、急性胃出血:当急性胃炎病人出血,且处于发热、腹痛,频繁呕吐时期应禁食,1~2天后症状减轻,即可进食温流质饮食。

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调护

胆囊炎大多数由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主要症状为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常有恶心、呕吐和发热。

1.慢性胆囊炎多数表现为右上腹部隐痛不适,慢性消化不良等。

2.胆囊炎、胆石症发病部位在胆,与中医胁痛相似,故归属于中医胁痛范畴。

【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和鱼类。少吃肥肉、奶油、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多脂肪类食物;食谱以瘦肉、鱼、豆制品、蔬菜、水果及米面为主;可选用萝卜、白菜、香菇、木耳、茭白、马兰头、山楂、玉米须、绿豆、赤小豆等。如:马兰头炒千丝,茭白炒肉丝、绿豆甘草汤或可用金银花、玉米须、金钱草煎汤代茶饮;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饮食要细软易于消化,少吃多餐。

2.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刺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寒冷刺激。

3.情志方面: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要稳定、愉快、避免忧思恼怒。可减少胆囊炎的发作。

4.运动方面: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5.胁痛除药物治疗外,尚可配合针法、灸法、推拿疗法效果更加。

6.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并向右肩放射痛感,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甚至出现黄疸,应速送医院治疗。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宣教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毛病,主要因胃酸分泌过多或胃粘膜保护层受损所致。临床主要变现为节律性上腹痛,有时伴泛酸、嗳气、恶心、呕吐。胃溃疡表现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疼痛--进食--缓解,且部分有夜间痛。

【健康指导】

1、饮食调节是治疗胃溃疡的第一要诀。注意饮食调理养护,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增加唾液分泌,稀释和中和胃酸,提高粘膜屏障作用。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

2、正确使用抗酸药,保护胃粘膜药及杀灭HP药。

3、谨慎使用止痛剂。解热镇痛片含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咖啡因、对胃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此外、阿司匹林及关节炎使用的类固醇及非类固醇的消炎药很伤胃,均可导致胃溃疡。应在医生指导下慎重服用。

4、心理调整,紧张与焦虑会是溃疡更严重。许多人面临极度的工作压力时,原来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将愈演愈烈。

5、中医治疗,辩证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明确,还有一个方案是按摩治疗,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动并促使胃经的气血运行,不仅能理脾胃、调中气,和肠消滞、疏风化湿,治疗胃痛、腹痛、急慢性胃肠炎等疾病,并且有扶正培元、祛邪防病、强身健体之功效。


相关内容

  • [ 怎么提高生命质量?]国术专栏 · 第54期 · 新健康
  • 54 国术专栏 新方法 脱俗,是延长寿命. 提高生命质量的必考之课. (摘自习箴会箴言录) 新健康 中华养生,举世无双. 追溯根源,出自炎黄. 炎黄文化,百家土壤. 黄帝内经,救死扶伤. 黄帝外经,辟邪清瘴. 黄帝间经,寿命延长. 三经循环,民族兴旺. 原本如此,后来变样. 内忧外患,遍地饥荒. 时 ...

  • 不同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年5月第24卷第3期ChinJSportsMed,May2005,Vol.24,No.3 #317 # 不同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雷芬芳 侯广斌 李群英 潘孝富 湖南省湘南学院体育系(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 目的:观察实施不同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体质的 ...

  • 关于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范畴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 ...

  • 处方管理办法释义离
  • 处方管理办法释义第一条阐明制定本<办法>的法律依据与目的 依据:2个法律:2个条例 目的:规范处方管:规范与发挥医师.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的专业作用:终目的是保障患者用药利益 第二条阐明了处方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定义:"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 ...

  • 有氧运动处方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
  • 第14卷第1期 2007年1月 体 育 学 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14 No.1Jan.2007 有氧运动处方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 杜光宁 (嘉应学院 体育系,广东 梅州 514015) 摘 要:使用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有氧运动处方在 ...

  •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最新
  •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一.为了加强中药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中药处方点评由药剂科负责,具体工作由临床药学室组织实施. 三.处方的评价细则 (一)处 ...

  • 处方点评的实施细则
  • . 处方点评的实施细则 1.根据我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 由处方点评工作组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 ...

  • 2010体育论文(2)
  • 浅析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 摘要: 体育 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 教育 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它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确定了大学体育教育服务管理的核心内涵,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体育教育 发展 中存在的诸多 问题 .笔者就体育运动处方与大学体育教育创新模式作一探讨,并揭示了终身体 ...

  • 附院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 医学院附属医院 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g ...

  • 处方点评具体实施细则
  • 处方点评具体实施细则 第一条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第二条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第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一)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 (二)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