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联资本高管:专注创业早期投资(12.2.25)

“中国VC行业,整体而言我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君联资本总裁朱立南说,虽然寒冬、过热众说纷纭,但其认为都属于“正常的行业周期”。

若不是此次Legend Capital(以下简称LC)中文名改为“君联资本”(以下简称“君联”),朱立南这位当家人鲜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何况“我通常不谈对未来经济的预判”,恐怕贻笑大方;包括首席投资官陈浩、首席财务官王能光在内的核心班底更不可能齐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然而全球经济不好、LP们捂紧口袋、资本市场不给力等外部因素,确实又是VC们必然要考虑的问题;这些年又有“国内本土VC/PE的迅猛发展、投资产业的百花齐放”这样的新动向。

趁着改名,LC是否也会调整策略以应对?“我们的投资主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做了一些调整。”君联首席投资官陈浩说,从原来专门投IT发展到现在覆盖医疗健康、清洁技术、现代服务、先进制造和消费品等六大领域。但这无害于其投资哲学的变化,“能长期、持续为投资人带来回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朱立南说,“我一直相信‘富而有道’。”希望LC不仅仅只是资本家,而是通过努力赚到该赚的钱,真正对LP、对被投企业有所帮助。

“与LP长期合作”

到今天我们总共投资了130家企业,其中20个通过IPO退出,还有十来个是通过并购的方式退出的。

《21世纪》:去年PE募资缓慢。君联新募的第五期美元基金、第二期人民币基金进展如何?

王能光:我们的募集都很顺利。去年5月我们的人民币基金已经募集完成,规模35亿元。我们的两期人民币基金中,都有社保的投资。第五期美元基金总规模是5亿美元,2011年3月就募集完成了。

无论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实际上都是超额认购的。比如募集第五期美元基金时,投资人的意愿是7-8亿美元,第二、三、四期的LP们陆续都对这只基金进行了投资。相对于过去LC只有联想控股一家投资人,截止到第五期美元基金,我们境外的投资人已经有30多个,国际上几个大的家族基金都在里面。

《21世纪》:LP的热情肯定是与我们的投资业绩有关系。LC过去11年的业绩如何?

王能光:我们的第一个基金从2001年开始运转,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周期,基金整体回报率超过7倍。二期、三期基金也已经进入收获期,情况都不错。整体回报水平进入业内前25%(前25%分位线,Top Quarter)排名应该没问题。

到今天我们总共投资了130家企业,其中20个通过IPO退出,还有十来个是通过并购的方式退出的。

《21世纪》:LC对LP有挑选权。那么我们的选择标准是什么?我们占据主动,又会怎么和LP们沟通?

王能光:刚才谈到投资人的变化,实际上是LP根据我们的投资业绩、投资方向做出的选择。当然我们也有意愿选择能长期和我们合作的LP。

朱立南:比如境外LP,首先要有明确的亚洲战略,不能今天投亚洲下期却又不投了。否则会在LP市场中造成误解,以为是我们业绩不好。另外其必须有亚洲负责人能与我们及时沟通;第三点就是要充分信任。而国内的LP,我们则要求至少能坚持某些重要的条款,比如Capital Call不能随意展期。

与LP的关系非常重要,即便你的业绩很好。为他们的利益着想、合理处理利益冲突以及透明反馈这几点都要做到。在君联内部,除了定期报告外,我们每年还会组织LP年会,把基金的情况、碰到的问题都会一一沟通。碰到与大联想其他兄弟公司有关联业务时,我们会单独请咨询委员会去认同,这是由LP组成的委员会。

对LP友善是我们的风格。举个例子,我们募集一期人民币基金时,第四期美元基金已经募集完成了,不给美元基金优先级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在做项目时,如果是离岸结构的公司,那毫无疑问就是美元基金投资;如果是国内项目,我们会优先考虑能否改为离岸架构,如果企业愿意,我们会鼓励他做JV(joint-venture),让美元基金也有机会投资。

专注早期项目

君联更喜欢从A轮一直投到IPO,早期公司价值还很低时先少放点钱进去,到它第二轮、第三轮融资时再逐步追加。为了鼓励多看早期项目,君联内部还有一个特殊极早期的策略。

《21世纪》:基金规模增大了,君联的投资策略是否也做了一些相应改变?比如是否更倾向于Pre-IPO项目?

陈浩:我们还是比较专注在创业期和成长期,特别强调专注早期。确实在2006年以后,君联的投资确实有往后延伸,当时的第三期基金开始做成长期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转向了成长期,君联大的投资频谱还是以早期、创业期企业为主。

有数据为证,我们迄今的投资案中,处于成长期的只占到30%-40%,剩下的60%乃至70%都还是早期投资。完全纯粹的后期案子,明年就要上市、今年赶紧进去挣个一两倍的案子,我们通常不做。

君联更喜欢从A轮一直投到IPO,早期公司价值还很低时先少放点钱进去,到它第二轮、第三轮融资时再逐步追加。另外我们为了鼓励多看早期项目,君联内部还有一个特殊极早期的策略。

《21世纪》:相对于早年只有IT一个投资方向,现在君联覆盖6个投资方向。在哪个方向上放更多的资金、人力,这由谁来决定?

陈浩:面对那么多的投资项目,怎么布局、着重哪些点确实需要反复思量。过去TMT确实是我们所投项目最多的一个方向,早年占到总量的80%强,即便现在也有40%以上的项目是在这个方向上。

在君联,每个季度都会有一到两天的会议,所有合伙人都要参加。这个会议主要就是来反思、复盘之前的投资情况、策略执行情况的,当然反思是为了展望未来。比如2008年以后我们重新开始大量投资移动互联网相关的项目,但此前的3年中甚至错失了UC Web这样的项目,原因就是在当时投SP模式之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内部对这个细分领域就很紧张、不敢再投。

《21世纪》:在区域化布局上是否会有新动作?为什么?选择标准又是什么?

陈浩:去年我们在武汉设立了办事处。其实8年前君联就设立了上海办,但之后这方面步子一直有点慢。今年和明年还会考虑加块这方面的步伐,但也不会全国撒网。透过地域策略的执行,一方面是为了抓住更多新的投资机会和亮点,为被投公司在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帮助;另一方面的考虑重点,也是给团队中的年轻人提供新的机会。

中国比较有机会、投资比较活跃的地区,甚至是金融各方面发展有特色的区域,按道理我们都应该覆盖到。除西部地区外,南方的深圳、广州这类项目集中的区域,我们也都要考虑。

《21世纪》:无论是关注极早期项目,还是投资频谱、覆盖区域的变化,是否都带来了内部管理、决策制度的变化?否则何以能保证投资效率、提高风险耐受?

朱立南:的确我们也试图在机制方面做些改革。比如对特殊极早期项目建立一个快速决策通道,这种项目只要有2个合伙人看好就可以去推动。这样能给大家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更愿意承担风险。

我们也在考虑是否成立专业基金。打个比方说如果有专业的医疗投资基金,到时候对项目的投资决策就由专业的投资合伙人来做出。但这还在考虑之中,因为涉及到专业基金与其他基金是什么关系,内部的激励制度该怎么配合等等问题。

退出:不要想赚所有的钱

退出时间点的判断还是基于企业基本面的判断。君联内部有一个退出委员会,负责定期观察已上市项目的成长趋势。

《21世纪》:去年以来资本市场一直不给力。君联的投资、退出循环是否良好?

陈浩:相对而言我们的压力会相对小,君联把基金周期尽量拉长,美元基金周期是10+1+1,人民币基金则是8+1+1,很多基金都是7年甚至5年,我们坚决不能这么做。客观上这让我们更有耐心、可以跟更多的团队合作。

从2008年以来随着国内创业板、中小板的设立,君联也加强了国内资本市场的退出,目前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推出的案例数量基本持平。但也确实要重视并购退出的可能性,国内资本市场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海外市场的低迷恐怕还得做半年到八个月的坏打算。

朱立南:我记得去年我们有5个IPO,前年是4个。所以从退出的角度看,节奏还比较正常,每年都会有正常的钱进钱出。

《21世纪》:种种不确定下,如何把握退出的时间点?

朱立南:所谓退出,一个是上市,一个是Cash Out。通常上市后,我们不会很长时间去观察股票的运作。理由很简单,我们不是投股票的,不要指望通过二级市场去赚多少钱,这没道理。即便是运气好碰到大涨,也要反思的是当时的定价是否有问题?退出时间点的判断还是基于企业基本面的判断,大市不好突然把股价腰斩了,我们也会因为不甘心再等等,但不会坚持很长时间。君联内部有一个退出委员会,负责定期观察已上市项目的成长趋势。

“中国VC行业,整体而言我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君联资本总裁朱立南说,虽然寒冬、过热众说纷纭,但其认为都属于“正常的行业周期”。

若不是此次Legend Capital(以下简称LC)中文名改为“君联资本”(以下简称“君联”),朱立南这位当家人鲜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何况“我通常不谈对未来经济的预判”,恐怕贻笑大方;包括首席投资官陈浩、首席财务官王能光在内的核心班底更不可能齐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然而全球经济不好、LP们捂紧口袋、资本市场不给力等外部因素,确实又是VC们必然要考虑的问题;这些年又有“国内本土VC/PE的迅猛发展、投资产业的百花齐放”这样的新动向。

趁着改名,LC是否也会调整策略以应对?“我们的投资主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做了一些调整。”君联首席投资官陈浩说,从原来专门投IT发展到现在覆盖医疗健康、清洁技术、现代服务、先进制造和消费品等六大领域。但这无害于其投资哲学的变化,“能长期、持续为投资人带来回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朱立南说,“我一直相信‘富而有道’。”希望LC不仅仅只是资本家,而是通过努力赚到该赚的钱,真正对LP、对被投企业有所帮助。

“与LP长期合作”

到今天我们总共投资了130家企业,其中20个通过IPO退出,还有十来个是通过并购的方式退出的。

《21世纪》:去年PE募资缓慢。君联新募的第五期美元基金、第二期人民币基金进展如何?

王能光:我们的募集都很顺利。去年5月我们的人民币基金已经募集完成,规模35亿元。我们的两期人民币基金中,都有社保的投资。第五期美元基金总规模是5亿美元,2011年3月就募集完成了。

无论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实际上都是超额认购的。比如募集第五期美元基金时,投资人的意愿是7-8亿美元,第二、三、四期的LP们陆续都对这只基金进行了投资。相对于过去LC只有联想控股一家投资人,截止到第五期美元基金,我们境外的投资人已经有30多个,国际上几个大的家族基金都在里面。

《21世纪》:LP的热情肯定是与我们的投资业绩有关系。LC过去11年的业绩如何?

王能光:我们的第一个基金从2001年开始运转,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周期,基金整体回报率超过7倍。二期、三期基金也已经进入收获期,情况都不错。整体回报水平进入业内前25%(前25%分位线,Top Quarter)排名应该没问题。

到今天我们总共投资了130家企业,其中20个通过IPO退出,还有十来个是通过并购的方式退出的。

《21世纪》:LC对LP有挑选权。那么我们的选择标准是什么?我们占据主动,又会怎么和LP们沟通?

王能光:刚才谈到投资人的变化,实际上是LP根据我们的投资业绩、投资方向做出的选择。当然我们也有意愿选择能长期和我们合作的LP。

朱立南:比如境外LP,首先要有明确的亚洲战略,不能今天投亚洲下期却又不投了。否则会在LP市场中造成误解,以为是我们业绩不好。另外其必须有亚洲负责人能与我们及时沟通;第三点就是要充分信任。而国内的LP,我们则要求至少能坚持某些重要的条款,比如Capital Call不能随意展期。

与LP的关系非常重要,即便你的业绩很好。为他们的利益着想、合理处理利益冲突以及透明反馈这几点都要做到。在君联内部,除了定期报告外,我们每年还会组织LP年会,把基金的情况、碰到的问题都会一一沟通。碰到与大联想其他兄弟公司有关联业务时,我们会单独请咨询委员会去认同,这是由LP组成的委员会。

对LP友善是我们的风格。举个例子,我们募集一期人民币基金时,第四期美元基金已经募集完成了,不给美元基金优先级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在做项目时,如果是离岸结构的公司,那毫无疑问就是美元基金投资;如果是国内项目,我们会优先考虑能否改为离岸架构,如果企业愿意,我们会鼓励他做JV(joint-venture),让美元基金也有机会投资。

专注早期项目

君联更喜欢从A轮一直投到IPO,早期公司价值还很低时先少放点钱进去,到它第二轮、第三轮融资时再逐步追加。为了鼓励多看早期项目,君联内部还有一个特殊极早期的策略。

《21世纪》:基金规模增大了,君联的投资策略是否也做了一些相应改变?比如是否更倾向于Pre-IPO项目?

陈浩:我们还是比较专注在创业期和成长期,特别强调专注早期。确实在2006年以后,君联的投资确实有往后延伸,当时的第三期基金开始做成长期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转向了成长期,君联大的投资频谱还是以早期、创业期企业为主。

有数据为证,我们迄今的投资案中,处于成长期的只占到30%-40%,剩下的60%乃至70%都还是早期投资。完全纯粹的后期案子,明年就要上市、今年赶紧进去挣个一两倍的案子,我们通常不做。

君联更喜欢从A轮一直投到IPO,早期公司价值还很低时先少放点钱进去,到它第二轮、第三轮融资时再逐步追加。另外我们为了鼓励多看早期项目,君联内部还有一个特殊极早期的策略。

《21世纪》:相对于早年只有IT一个投资方向,现在君联覆盖6个投资方向。在哪个方向上放更多的资金、人力,这由谁来决定?

陈浩:面对那么多的投资项目,怎么布局、着重哪些点确实需要反复思量。过去TMT确实是我们所投项目最多的一个方向,早年占到总量的80%强,即便现在也有40%以上的项目是在这个方向上。

在君联,每个季度都会有一到两天的会议,所有合伙人都要参加。这个会议主要就是来反思、复盘之前的投资情况、策略执行情况的,当然反思是为了展望未来。比如2008年以后我们重新开始大量投资移动互联网相关的项目,但此前的3年中甚至错失了UC Web这样的项目,原因就是在当时投SP模式之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内部对这个细分领域就很紧张、不敢再投。

《21世纪》:在区域化布局上是否会有新动作?为什么?选择标准又是什么?

陈浩:去年我们在武汉设立了办事处。其实8年前君联就设立了上海办,但之后这方面步子一直有点慢。今年和明年还会考虑加块这方面的步伐,但也不会全国撒网。透过地域策略的执行,一方面是为了抓住更多新的投资机会和亮点,为被投公司在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帮助;另一方面的考虑重点,也是给团队中的年轻人提供新的机会。

中国比较有机会、投资比较活跃的地区,甚至是金融各方面发展有特色的区域,按道理我们都应该覆盖到。除西部地区外,南方的深圳、广州这类项目集中的区域,我们也都要考虑。

《21世纪》:无论是关注极早期项目,还是投资频谱、覆盖区域的变化,是否都带来了内部管理、决策制度的变化?否则何以能保证投资效率、提高风险耐受?

朱立南:的确我们也试图在机制方面做些改革。比如对特殊极早期项目建立一个快速决策通道,这种项目只要有2个合伙人看好就可以去推动。这样能给大家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更愿意承担风险。

我们也在考虑是否成立专业基金。打个比方说如果有专业的医疗投资基金,到时候对项目的投资决策就由专业的投资合伙人来做出。但这还在考虑之中,因为涉及到专业基金与其他基金是什么关系,内部的激励制度该怎么配合等等问题。

退出:不要想赚所有的钱

退出时间点的判断还是基于企业基本面的判断。君联内部有一个退出委员会,负责定期观察已上市项目的成长趋势。

《21世纪》:去年以来资本市场一直不给力。君联的投资、退出循环是否良好?

陈浩:相对而言我们的压力会相对小,君联把基金周期尽量拉长,美元基金周期是10+1+1,人民币基金则是8+1+1,很多基金都是7年甚至5年,我们坚决不能这么做。客观上这让我们更有耐心、可以跟更多的团队合作。

从2008年以来随着国内创业板、中小板的设立,君联也加强了国内资本市场的退出,目前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推出的案例数量基本持平。但也确实要重视并购退出的可能性,国内资本市场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海外市场的低迷恐怕还得做半年到八个月的坏打算。

朱立南:我记得去年我们有5个IPO,前年是4个。所以从退出的角度看,节奏还比较正常,每年都会有正常的钱进钱出。

《21世纪》:种种不确定下,如何把握退出的时间点?

朱立南:所谓退出,一个是上市,一个是Cash Out。通常上市后,我们不会很长时间去观察股票的运作。理由很简单,我们不是投股票的,不要指望通过二级市场去赚多少钱,这没道理。即便是运气好碰到大涨,也要反思的是当时的定价是否有问题?退出时间点的判断还是基于企业基本面的判断,大市不好突然把股价腰斩了,我们也会因为不甘心再等等,但不会坚持很长时间。君联内部有一个退出委员会,负责定期观察已上市项目的成长趋势。


相关内容

  • 联想控股公司介绍
  • 联想控股公司介绍: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创立.2010年,联想控股综合营业额1470亿元,总资产1149亿元,员工总数35000余人.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股份结构为: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6%,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原 ...

  • 王守仁:中国创业投资发展若干问题(全文)
  •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9月26日讯 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现已进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战略发展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已进入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发达国家及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成为发达新兴经济体的实践充分证明,实现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的重要新兴力量是创业投资,世界银行 ...

  • 生鲜巨头永辉超市嬗变之路
  • 编者按 被业内称为最有可能成为"中国沃尔玛"的生鲜巨头永辉超市.在电商大潮冲击下成功逆袭,截至今年上半年,其资产总额291亿元,是2010年上市时66亿元的4.41倍.去年底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超2010年的4倍.永辉超市逆袭的背后,除了专攻生鲜食品实行差异化竞争外,也与其持之以 ...

  • 李开复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一半人失业
  • 李开复: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一半人失业 2016年08月13日 10:01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4人参与 0评论 来源:创业家 在经历过移动互联网的高潮之后,李开复和他的创新工场正酝酿抓住一股新浪潮. 7年前,借助在微软中国研究院.谷歌中国做高管积累的庞大人气,李开复以"青年导师"的 ...

  • 全球知名风险投资公司介绍及联系方式
  • 全球知名风险投资公司介绍及联系方式 2008/08/14 19:42 [未分类 ] ■■Accel Partners Accel Partners is a venture capital firm that has been dedicated for over 25 years to suppo ...

  • 微信营销思维的10种方法和技巧
  • 微信营销思维的10种方法和技巧 好实用智能微信平台2015-10-14 15:47:19微信 朋友 品牌阅读(204)评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集文字.语音.视频于一体的微信,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 ...

  • 企业绩效文献综述
  •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企业绩效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 摘要:以<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等10种权威管理期刊为文献来源,CNKI 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检索得到了2010-2015年期间发表的181篇企业绩效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就文献的研究数量.研究类型.研究主 ...

  • 上市公司潜规则(经典!)
  • 上市公司潜规则 来源:董事会 时间: 2011-02-16 15:54 "潜规则"被认为是一种隐藏在正式制度背后.没有明文规定.约定俗成的却又对现实生活实际起到作用的规矩. "潜规则"被认为是一种隐藏在正式制度背后.没有明文规定.约定俗成的却又对现实生活实际起 ...

  • 老鹰基金刘小鹰:天使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渡"!
  • 导读:大家知道现在是创业创新的大好时机,那么如何做天使投资?如何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如何在投资方面风险把控?在刘小鹰先生分享的两个投资法则里可以找到答案. 全网首发笔记 我今天讲的题目叫"天使投资的如来神掌十一式",但是我不知道咱们在座的企业家们之前的天使投资经验怎么样,很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