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_刘宣文

 

一九九九年第三期

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

●刘宣文

  在学校心理卫生与辅导领域, 大家很关心心理健康标准问题, 因为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于心理健康量表的制订、心理健康的诊断以及明确心理辅导与教育的目标,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讨论、阐述与界定。但由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问题涉及面既广又复杂, 使这一关于标准的讨论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试图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 从发展的角度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 并就认识的过程与结果谈谈对今后心理辅导工作的一些看法。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辨析

(一) 心理健康标准的混乱情况及原因翻阅手头的资料, 随处可见有关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 其中集中在“质”上, 表现为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纷争(各报刊杂志多数辟有专栏, 其中《教育研究与实验》曾发表一系列文章对此进行大讨论) ; 集中在“量”上, 表现为一些健康状况的调查汇报的不同数据(高

者有达50%以上, 低者却不足10%) 。各人分执一端, 释说其是。造成这种混乱的情况, 主要是研究者所依凭的标准的依据不同, 侧重不同, 以及标准界说与运用时所犯的循环论证错误所致。

有人把学者们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作了归类, 即:(1)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作为标准; (2) 以社会规范作为衡量标准, 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为健康、正常, 反社会规范为异常; (3) 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 当事人如自觉痛苦、抑郁, 视为不健康; (4)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 善于生活适应者为正常, 生活适应困难者视为异常; (5) 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6) 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

标准。这六种标准若仔细分析, 实质上可归为两类标准, 即社会适应标准与医学标准。医学标准向来争议甚少, 可它的适用范围太窄。社会适应标准虽有争议, 但大多数学者还是支持的, “在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上, 我国学者更

倾向于生存标准(或称社会适应标准) ”。诚然, 从心理学角度看, 社会适应应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 但遗憾的是, 许多学者对于“社会适应”的含义却作了不同的理解 , 以至使社会适应成了一个反复被争议的标准。而且, 社会适应是不是心理健康的唯一标准, 在没有作出严密的辨析之前, 我们是难以下个定论的。可见, 单纯从某个角度或某个标准来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 而未加系统思辨和全面考证, 那是缺乏科学见地的。

(二)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说

心理健康标准问题涉及面既广又复杂, 它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有它不同的涵义。因此, 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化和定论化。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 我们不妨就它的运动轨迹切取其层面, 或许能弄明白它的症结所在。下面, 我们就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提出、心理学界的界说三个纵向对心理健康标准作探寻。

1. 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

一般认为, 心理卫生运动是以1792年法国精神医生Pinel 首先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为起点的。而1908年, 美国的C. W. Beers 写的《A M ind T hat Found Itself 》一书的出版, 则被公认为是“心理卫生”运动正式开始的标志。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就其发展历史来看, 大体经

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本世纪20年代到二战结束) 。这一时期, 心理卫生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的大多数人员是精神病学工作者, 心理卫生运动的重点也更多地放在精神病患者本身及其家属方面。二是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二战后到本世纪60年代末) 。在这一阶段, 随着临床领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 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也从关心身心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制约逐步向关注社会因素对精神的影响方面发展。三是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本世纪70年代初——现今) 。70年代以来, 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盛, 不少心理卫生工作者开始尝试用人本主义的观点重新审视心理卫生工作。他们认为, 过去的心理卫生工作过多地集中在个体心理的不健康的一面, 而对人的心理的健康的一面关心不够, 特别是对如何发挥人的潜能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 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 塑造美好的心灵与个性, 便成为当今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新的目标和发展趋向。

2. 社会需要的提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要判断一个人的本质, 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整体的、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我们在确定现代人的健康标准时, 也就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状况、文化环境、时代特征及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来进行。社会的发展从时限上分, 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域, 在古代,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落后, 人们的生存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不会也不可能有很多的余力来关心健康这个问题。到了近代, 由于工业革命的掀起, 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 社会进步迅速, 人们随着人道主义的兴起开始对人性问题引起热切的关注。在崇尚自由和平等的热潮中, 人们急切破除思想上的种种禁锢, 关注人身安全保障和病痛的解除, 因此对不健康的一面进行积极的防治。

进入现代社会, 由于社会生产的高速运转和经济的飞跃, 使人们的生活节奏骤然加快, 交通的忙乱, 住房的拥挤,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减少, 社会风尚的多变等等, 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人们在生理病变方面的恐慌在逐渐消除, 而由于社会个体不具有自我协调发展能力和处理各种冲突与矛盾的能力, 在情绪生活、行为活动和性格特征等方面却产生了人格的病变。针对现代社会的特征, 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1948年伦敦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 《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文件指出了心理卫生的社会化趋向, 要求各国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必须十分重视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961年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在其出版的《国际心理健康展望》中, 提出今后心理卫生的任务是:在生物学、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最广泛的方面, 使居民的心理健康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90年代以来, 西方心理咨询逐渐将发展视为中心课题。1991年度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主题口号是:“健全:贯穿整个人生”, 1992年度该协会的主题口号为“多样化——发展——

尊严”。

3. 心理学界的理论研究

随着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 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多, 但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却非常少。现代西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人格学家对现代人健康的标准, 从四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一是以个人能否适应环境等作为划分是否健康的标准; 二是以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作为划分是否健康的标准; 三是以有无心理症状作为划分是否健康的标准; 四是采用统计常态分配的概念, 取得心质

的平均值作为划分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若把这些研究概括起来, 主要集中在个人能否适应社会, 能否健康地生存活动上。60年代以后, 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人们在对健康人格的探讨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人本主义者认为, 真正的心理健康者, 应该是内心世界

极其丰富, 精神生活无比充实, 潜能得以发挥,

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基于这一基本的心理健康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人的各种模式, 使得西方学术界在对健康问题上的探讨由适应社会标准向适应和发展标准并重过渡。

在我国, 对健康理论的探讨虽说有些滞后, 可对于无所不容的传统文化来说, 却是对此早就有所触及。综合整理与分析儒家道家等文化的著述言论, 我们发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 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3) 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 (4) 正确认识周围环境;

(5) 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从中可以看出, 传统文化专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在对健康人格的设计中, 对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及创造性有所忽视。这种传统文化和社会习惯的延续, 直接影响了我们当前的许多学者的研究, 即我国学者在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说中, 更倾向于社会适应标准(或称生存标准) 。例如, 大部分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中, 大多只反映了个体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

态的一般要求 。在此,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 国内已有学者在制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时, 将发展标准列入其中; 甚至有学者在界说青年的健康人格时, 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尝试生存标准

与发展标准的结合 。这是个可喜的现象。

通过以上三个维度的概览, 我们不难看出, 无论是心理卫生运动自身的规律、社会需要的迫切提出, 还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它们在心理健康标准的问题上所演绎的过程及其结果, 都无法脱离社会因素对于身心健康的制约与影响, 即社会适应(或生存) 作为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基础标准已被稳固地确立。同时, 由于社会发展剧烈的竞争性和高速的代谢性, 使人们日益关注自身, 逐渐注重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塑造这一特征也越来越明显, 这就使人的发展性在心理健康标准上占据十分显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标准问题虽然复杂、多面, 不能简单地加以定论, 但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作为其两大基础标准却是不容置疑的。确立这一观念, 对于我们今后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今后心理辅导的工作方向与

工作思路  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在我国的历史不是很长, 它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改革的推进及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逐渐开展起来的。目前, 我国心理辅导工作尚属于尝试与探索时期, 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运作体系, 辅导工作尚未制度化, 专业地位尚未确立, 各地区的发展也非常不平衡。形成目前这种状况, 一方面与我国心理辅导工作着手较晚有一定关系; 另一方面, 与目前各方人士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达成共识也有重要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辨析, 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做些思考与展望。

(一)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性辅导

虽然, 我国已有不少学校对心理辅导的模式、理论、目标、途径和方法等各方面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是, 纵观我国心理辅导工作的研究现状, 不难发现, 由于理论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存在着分歧, 导致在实践中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还基本上停留在以“矫治”或“适应”为取向的层面, 辅导目标、功能仅局限在危机处理、适应的协调等方面, 辅导的内容方法也仅较多地涉及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范畴。

诚然, 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有些问题带有明显的“个体独特性”, 但更多的心理问题是与学生发展的阶段有密切关系。换言之, 大部分心理问题是在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伴随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对于这类问题, 如果我们过分地给予“关注”, 或见“症”不见“人”, 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反而会使问题严重化。这样一方面容易使我们对当今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估计严重化, 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但若仅仅停留在以“适应”为取向的“调适性辅导”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无论从对心理健康标准的重新认识, 还是从学校辅导的目标与对象看(学校心理辅

导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 促进其成长和发展; 辅导的对象是人, 而不是问题) , 发展性辅导都应该成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方向。我们强调发展性辅导, 目的不仅在于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现时的生存, 更在于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使他们的心理状态能不断得到适时调整, 与其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相适应。社会适应标准与发展标准并不矛盾, 我们注重的是这二者的有机结合。

发展性辅导是在当今时代发展大背景下提出的, 人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发展性辅导适应了当今学校教育的需要。学校教育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但在遗传素质、社会环境、教育机会均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 如何促使个体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发展, 使人的潜能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完善, 这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发展性辅导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逐步确立起来的。

发展性辅导的提出与整个心理科学的理论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从50年代开始, 埃里克森、哈维格斯特等人提出的毕生发展观以及皮亚杰的智力结构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他们关注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以“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为辅导方向的发展性辅导正是这些理论、思想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

发展性辅导基于这样一个信念:辅导为所有学生所有, 辅导目标在于促进个人最大的发展。发展性辅导承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会遇到一些冲突, 为协助学生成功地解决这些冲突, 必须在其发展的关键阶段, 学习并达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 使学生熟练运用已习得的经验、技巧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发展性辅导虽然强调辅导的发展性与教育性, 但也不忽视矫治性和预防性工作。平时学校向学生提供与解决本阶段发展任务有关的各种辅导, 一旦学生出现问题, 以发展为取向的辅导除了做好矫治工作外, 同时还设法消除引发问题的各种因素及设法增进学生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性辅导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目标、矛盾和个别差异, 开展相应的辅导活动, 从而使个体具备与阶段相适应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人一生每个阶段在各个方面都有其应达成的任务, 因此发展性辅导计划的范围相当广泛, 其中较为引人关注的内容包括:职业辅导、学业发展、沟通技巧、人际关系、作决定与解决问题、价值澄清、道德发展、情感教育、自我概念、生涯辅导、死亡教育、婚姻与家庭计划等等。对于我国中小学生而言, 我们认为, 学业发展、作决定与解决问题、价值澄清、人际关系、自我概念、生涯辅导等最为重要。为此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 我们构建出目前我国学校发展性辅导的基本框架:学习辅导、人格辅导和生涯辅导。

学习辅导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上的潜能, 并学会学习, 发展其学习能力。

人格辅导应该成为发展性辅导的重要课题。根据发展性辅导的基本观点, 促进学生各领域的发展是发展性辅导的重心。传统的教育只关注学生智能的发展, 忽视其它领域的发展。这样就导致学生对学校、学习、同学产生疏离感。这些负向态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自我概念。事实上, 众多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已表明, 人格发展与认知学习有密切的关联性, 并且唯有认知与人格发展达成平衡, 才能使学生的潜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 实施人格辅导对直接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 减少学生对学校、学习的负向态度和培养学生对他人、自己和学校的正向态度, 对增强其学习动机, 提升其自我概念和改善其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人格辅导的内容可包括情绪发展、人际关系、自我意识、价值澄清、作决定与解决问题等五个主要方面。

生涯辅导也将成为学校发展性辅导的重要内容。它试图通过对学生的生涯认知、生涯导向、生涯试探、生涯选择、生涯安置、生涯进展等一系列有步骤、有阶段的辅导活动, 实现学生生涯成熟的目标。

总之, 发展性辅导对拓展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 深化学校心理辅导工作, 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基本思路

基于前面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析与发展性辅导的提出, 今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 从辅导的观念、辅导的模式到辅导的方法与途径都应做出积极的调整。

1. 消极——积极

从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史来看, 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及行动, 主要经历了治疗——预防——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并逐渐呈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个性发展模式的趋势。这使心理卫生工作由集中在个体心理不健康一面的消极势态向对个体心理健康一面关注的积极势态转变。心理辅导工作是在心理卫生工作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 理应从观念上由消极的矫治向积极的适应、发展方面演进。目前, 许多学校都开始涉足心理辅导工作, 但基本上还停留在开展一般的心理咨询活动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层面, 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我们要从发展性辅导的观点出发, 切忌“见症”不见“人”, 以积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 这是今后辅导工作的一个基本观念。

2. 适应——发展

心理辅导的重点由适应性向发展性推进, 这是心理健康发展标准提出的结果, 也是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西方学校传统的辅导重心着眼于矫治的层面, 为少数有学习困难、适应障碍、退缩行为以及有暴力倾向等问题的学生提供服务, 帮助他们消除异常的心理和行为, 以适应环境。当代学校心理辅导应积极向发展性层面推进, 即辅导应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包括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 使之提高自尊心,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发展社交能力, 充分发挥各种潜能。因此, 有人把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分为短期、中期和终极目标, 即把矫正学生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作为短期目标; 把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观、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社交生活适应力, 以及建立适当生活方式作为中期目标; 把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为辅导的终极目 标 。这种看法正是赞同了把心理辅导工作重心向发展性辅导倾斜的观点, 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有远见的。

3. 个别——团体

马斯洛把人的社交需要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他认为, 假如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满足, 他就会产生一种归属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为团体所接纳,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 集体性和团体性乃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存在的重要前提。目前, 随着发展性辅导的提出与认可, 使得团体辅导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在欧美, 小组辅导得到大力提倡, 有关专家认为, 团体辅导比传统的个体辅导更有成效。一是团体辅导由于符合学生喜合群, 爱模仿, 易受团体成员影响, 从众性强的特点而受到学生欢迎, 也较有成效; 二是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 学生可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 并获得团体生活经验; 三是能较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 解决辅导教师与学生由于人数比例悬殊而造成顾此失彼

的问题 。显然, 团体辅导更有利于协助学生实现各种发展目标, 如学会交朋友, 学会表达感情, 建立自信, 形成某种新行为。当然, 提倡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个别辅导, 在学校辅导工作中, 两者很多时候是可以交替使用以发挥互补功能的, 但从发展性辅导观点来看, 团体辅导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足以让我们更多地关注。

4. 单一——网络

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标准和发展标准, 决定了心理辅导工作具有极强的社会性与长期性。过去那种单纯由学校独承实施心理辅导的格局, 在社会发展日益复杂的当今时代, 理应有所变化。因此, 积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辅导网络, 在提高专业辅导质量的同时积极调动非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支持, 不仅是心理辅导工作本身的需要, 也是当代西方各国广泛推行的新策略。在欧美, 为了保证学生健康地发展, 大多数学校在校内外都建立了辅导网络, 即在校内建立了辅导主任、辅导教师、社会工作者、一般教师和学生干部相结合的辅导网; (下转第57页)

和积极引导, 以使其能够健康地发展。国家教育部的有关部门、中央教科所、全国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和各有关出版社等, 应该对教育软件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指导、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第二, 软件编程人员一定要紧跟国外多媒体开发手段的最新技术。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努力攻克某些高难度的软件编制技术, 加强对远程多媒体CAI 、智能型多媒体CAI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研究。希望国家教育部能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国内适合制作CAI 软件的“多媒体创作平台”、“CAI 制作工具”等进行认真的分析、对比、测试, 从中筛选出一批使用效果好、性能价格比高的CAI 创作平台, 以供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单位选用。

第三, 多媒体教育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不仅仅是软件编制的技术问题, 还要解决大量的理论问题, 其中包括认识论、心理学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理论探讨。更重要的是, 要形成新的教学思想, 新的教学模式, 采用全新的教学方

法, 使学习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完成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

第四, 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工作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的项目。其开发的工作量是一二个学校单独难以承受的, 一个较好的办法是吸引民间公司投资多媒体教育软件的开发工作, 即学校与专业公司联合开发、共担风险、利益共享。另一个办法是国家有关部门设立风险基金, 组织有关单位联合开发。

主要参考资料:

1. 陈海东:《多媒体技术对教育改革和教学现代化的影响》, 《多媒体世界》1996年第5期。2. 万嘉若、曹揆申:《现代教育技术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版。3. 杨学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系杭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杭州 310028〕

(本文责任编辑:宗秋荣)

(上接第46页)

在校外则建立了由学校专业辅导主任、校外辅导人员、警察、社区官员以及家长组成的辅导

网, 共同为学生提供服务。这种建立校内外辅导一体化网络的做法, 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辅导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 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标准的角度出发, 对这项工作做些粗浅的思考, 以期广大同仁对此投以更多的关注。

注:

参见《教育研究与实验》, “中小学心理辅导研究”栏目, 1995年第1、4期; 《教育研究与实验》, “学校心理辅导研究”栏目, 1996年第3、4期。

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几点思考》,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1期。 佐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考察》, 《教育研究

与实验》1995年第4期。

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3期。

陈永胜:《导引人生——心理卫生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第20—25页。 ! 周燕:《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兼评中西方心理健康观》,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4期。 戴木才:《 论现代人健康的标准及其依据》,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 李国榕等:《 评人本主义健康观》, 《中国心理卫生》1988年第6期。

佐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1期。

! 孙少平:《西方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发展趋向》, 《教育评论》1996年第6期。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金华市321004〕

(本文责任编辑:赵永嵩)

 

一九九九年第三期

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

●刘宣文

  在学校心理卫生与辅导领域, 大家很关心心理健康标准问题, 因为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于心理健康量表的制订、心理健康的诊断以及明确心理辅导与教育的目标,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讨论、阐述与界定。但由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问题涉及面既广又复杂, 使这一关于标准的讨论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试图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 从发展的角度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 并就认识的过程与结果谈谈对今后心理辅导工作的一些看法。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辨析

(一) 心理健康标准的混乱情况及原因翻阅手头的资料, 随处可见有关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 其中集中在“质”上, 表现为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纷争(各报刊杂志多数辟有专栏, 其中《教育研究与实验》曾发表一系列文章对此进行大讨论) ; 集中在“量”上, 表现为一些健康状况的调查汇报的不同数据(高

者有达50%以上, 低者却不足10%) 。各人分执一端, 释说其是。造成这种混乱的情况, 主要是研究者所依凭的标准的依据不同, 侧重不同, 以及标准界说与运用时所犯的循环论证错误所致。

有人把学者们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作了归类, 即:(1)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作为标准; (2) 以社会规范作为衡量标准, 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为健康、正常, 反社会规范为异常; (3) 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 当事人如自觉痛苦、抑郁, 视为不健康; (4)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 善于生活适应者为正常, 生活适应困难者视为异常; (5) 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6) 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

标准。这六种标准若仔细分析, 实质上可归为两类标准, 即社会适应标准与医学标准。医学标准向来争议甚少, 可它的适用范围太窄。社会适应标准虽有争议, 但大多数学者还是支持的, “在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上, 我国学者更

倾向于生存标准(或称社会适应标准) ”。诚然, 从心理学角度看, 社会适应应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 但遗憾的是, 许多学者对于“社会适应”的含义却作了不同的理解 , 以至使社会适应成了一个反复被争议的标准。而且, 社会适应是不是心理健康的唯一标准, 在没有作出严密的辨析之前, 我们是难以下个定论的。可见, 单纯从某个角度或某个标准来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 而未加系统思辨和全面考证, 那是缺乏科学见地的。

(二)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说

心理健康标准问题涉及面既广又复杂, 它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有它不同的涵义。因此, 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化和定论化。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 我们不妨就它的运动轨迹切取其层面, 或许能弄明白它的症结所在。下面, 我们就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提出、心理学界的界说三个纵向对心理健康标准作探寻。

1. 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

一般认为, 心理卫生运动是以1792年法国精神医生Pinel 首先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为起点的。而1908年, 美国的C. W. Beers 写的《A M ind T hat Found Itself 》一书的出版, 则被公认为是“心理卫生”运动正式开始的标志。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就其发展历史来看, 大体经

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本世纪20年代到二战结束) 。这一时期, 心理卫生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的大多数人员是精神病学工作者, 心理卫生运动的重点也更多地放在精神病患者本身及其家属方面。二是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二战后到本世纪60年代末) 。在这一阶段, 随着临床领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 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也从关心身心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制约逐步向关注社会因素对精神的影响方面发展。三是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本世纪70年代初——现今) 。70年代以来, 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盛, 不少心理卫生工作者开始尝试用人本主义的观点重新审视心理卫生工作。他们认为, 过去的心理卫生工作过多地集中在个体心理的不健康的一面, 而对人的心理的健康的一面关心不够, 特别是对如何发挥人的潜能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 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 塑造美好的心灵与个性, 便成为当今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新的目标和发展趋向。

2. 社会需要的提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要判断一个人的本质, 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整体的、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我们在确定现代人的健康标准时, 也就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状况、文化环境、时代特征及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来进行。社会的发展从时限上分, 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域, 在古代,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落后, 人们的生存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不会也不可能有很多的余力来关心健康这个问题。到了近代, 由于工业革命的掀起, 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 社会进步迅速, 人们随着人道主义的兴起开始对人性问题引起热切的关注。在崇尚自由和平等的热潮中, 人们急切破除思想上的种种禁锢, 关注人身安全保障和病痛的解除, 因此对不健康的一面进行积极的防治。

进入现代社会, 由于社会生产的高速运转和经济的飞跃, 使人们的生活节奏骤然加快, 交通的忙乱, 住房的拥挤,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减少, 社会风尚的多变等等, 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人们在生理病变方面的恐慌在逐渐消除, 而由于社会个体不具有自我协调发展能力和处理各种冲突与矛盾的能力, 在情绪生活、行为活动和性格特征等方面却产生了人格的病变。针对现代社会的特征, 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1948年伦敦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 《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文件指出了心理卫生的社会化趋向, 要求各国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必须十分重视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961年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在其出版的《国际心理健康展望》中, 提出今后心理卫生的任务是:在生物学、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最广泛的方面, 使居民的心理健康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90年代以来, 西方心理咨询逐渐将发展视为中心课题。1991年度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主题口号是:“健全:贯穿整个人生”, 1992年度该协会的主题口号为“多样化——发展——

尊严”。

3. 心理学界的理论研究

随着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 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多, 但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却非常少。现代西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人格学家对现代人健康的标准, 从四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一是以个人能否适应环境等作为划分是否健康的标准; 二是以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作为划分是否健康的标准; 三是以有无心理症状作为划分是否健康的标准; 四是采用统计常态分配的概念, 取得心质

的平均值作为划分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若把这些研究概括起来, 主要集中在个人能否适应社会, 能否健康地生存活动上。60年代以后, 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人们在对健康人格的探讨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人本主义者认为, 真正的心理健康者, 应该是内心世界

极其丰富, 精神生活无比充实, 潜能得以发挥,

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基于这一基本的心理健康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人的各种模式, 使得西方学术界在对健康问题上的探讨由适应社会标准向适应和发展标准并重过渡。

在我国, 对健康理论的探讨虽说有些滞后, 可对于无所不容的传统文化来说, 却是对此早就有所触及。综合整理与分析儒家道家等文化的著述言论, 我们发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 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3) 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 (4) 正确认识周围环境;

(5) 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从中可以看出, 传统文化专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在对健康人格的设计中, 对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及创造性有所忽视。这种传统文化和社会习惯的延续, 直接影响了我们当前的许多学者的研究, 即我国学者在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说中, 更倾向于社会适应标准(或称生存标准) 。例如, 大部分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中, 大多只反映了个体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

态的一般要求 。在此,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 国内已有学者在制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时, 将发展标准列入其中; 甚至有学者在界说青年的健康人格时, 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尝试生存标准

与发展标准的结合 。这是个可喜的现象。

通过以上三个维度的概览, 我们不难看出, 无论是心理卫生运动自身的规律、社会需要的迫切提出, 还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它们在心理健康标准的问题上所演绎的过程及其结果, 都无法脱离社会因素对于身心健康的制约与影响, 即社会适应(或生存) 作为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基础标准已被稳固地确立。同时, 由于社会发展剧烈的竞争性和高速的代谢性, 使人们日益关注自身, 逐渐注重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塑造这一特征也越来越明显, 这就使人的发展性在心理健康标准上占据十分显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标准问题虽然复杂、多面, 不能简单地加以定论, 但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作为其两大基础标准却是不容置疑的。确立这一观念, 对于我们今后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今后心理辅导的工作方向与

工作思路  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在我国的历史不是很长, 它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改革的推进及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逐渐开展起来的。目前, 我国心理辅导工作尚属于尝试与探索时期, 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运作体系, 辅导工作尚未制度化, 专业地位尚未确立, 各地区的发展也非常不平衡。形成目前这种状况, 一方面与我国心理辅导工作着手较晚有一定关系; 另一方面, 与目前各方人士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达成共识也有重要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辨析, 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做些思考与展望。

(一)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性辅导

虽然, 我国已有不少学校对心理辅导的模式、理论、目标、途径和方法等各方面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是, 纵观我国心理辅导工作的研究现状, 不难发现, 由于理论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存在着分歧, 导致在实践中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还基本上停留在以“矫治”或“适应”为取向的层面, 辅导目标、功能仅局限在危机处理、适应的协调等方面, 辅导的内容方法也仅较多地涉及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范畴。

诚然, 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有些问题带有明显的“个体独特性”, 但更多的心理问题是与学生发展的阶段有密切关系。换言之, 大部分心理问题是在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伴随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对于这类问题, 如果我们过分地给予“关注”, 或见“症”不见“人”, 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反而会使问题严重化。这样一方面容易使我们对当今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估计严重化, 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但若仅仅停留在以“适应”为取向的“调适性辅导”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无论从对心理健康标准的重新认识, 还是从学校辅导的目标与对象看(学校心理辅

导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 促进其成长和发展; 辅导的对象是人, 而不是问题) , 发展性辅导都应该成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方向。我们强调发展性辅导, 目的不仅在于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现时的生存, 更在于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使他们的心理状态能不断得到适时调整, 与其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相适应。社会适应标准与发展标准并不矛盾, 我们注重的是这二者的有机结合。

发展性辅导是在当今时代发展大背景下提出的, 人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发展性辅导适应了当今学校教育的需要。学校教育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但在遗传素质、社会环境、教育机会均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 如何促使个体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发展, 使人的潜能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完善, 这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发展性辅导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逐步确立起来的。

发展性辅导的提出与整个心理科学的理论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从50年代开始, 埃里克森、哈维格斯特等人提出的毕生发展观以及皮亚杰的智力结构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他们关注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以“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为辅导方向的发展性辅导正是这些理论、思想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

发展性辅导基于这样一个信念:辅导为所有学生所有, 辅导目标在于促进个人最大的发展。发展性辅导承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会遇到一些冲突, 为协助学生成功地解决这些冲突, 必须在其发展的关键阶段, 学习并达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 使学生熟练运用已习得的经验、技巧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发展性辅导虽然强调辅导的发展性与教育性, 但也不忽视矫治性和预防性工作。平时学校向学生提供与解决本阶段发展任务有关的各种辅导, 一旦学生出现问题, 以发展为取向的辅导除了做好矫治工作外, 同时还设法消除引发问题的各种因素及设法增进学生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性辅导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目标、矛盾和个别差异, 开展相应的辅导活动, 从而使个体具备与阶段相适应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人一生每个阶段在各个方面都有其应达成的任务, 因此发展性辅导计划的范围相当广泛, 其中较为引人关注的内容包括:职业辅导、学业发展、沟通技巧、人际关系、作决定与解决问题、价值澄清、道德发展、情感教育、自我概念、生涯辅导、死亡教育、婚姻与家庭计划等等。对于我国中小学生而言, 我们认为, 学业发展、作决定与解决问题、价值澄清、人际关系、自我概念、生涯辅导等最为重要。为此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 我们构建出目前我国学校发展性辅导的基本框架:学习辅导、人格辅导和生涯辅导。

学习辅导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上的潜能, 并学会学习, 发展其学习能力。

人格辅导应该成为发展性辅导的重要课题。根据发展性辅导的基本观点, 促进学生各领域的发展是发展性辅导的重心。传统的教育只关注学生智能的发展, 忽视其它领域的发展。这样就导致学生对学校、学习、同学产生疏离感。这些负向态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自我概念。事实上, 众多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已表明, 人格发展与认知学习有密切的关联性, 并且唯有认知与人格发展达成平衡, 才能使学生的潜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 实施人格辅导对直接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 减少学生对学校、学习的负向态度和培养学生对他人、自己和学校的正向态度, 对增强其学习动机, 提升其自我概念和改善其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人格辅导的内容可包括情绪发展、人际关系、自我意识、价值澄清、作决定与解决问题等五个主要方面。

生涯辅导也将成为学校发展性辅导的重要内容。它试图通过对学生的生涯认知、生涯导向、生涯试探、生涯选择、生涯安置、生涯进展等一系列有步骤、有阶段的辅导活动, 实现学生生涯成熟的目标。

总之, 发展性辅导对拓展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 深化学校心理辅导工作, 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基本思路

基于前面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析与发展性辅导的提出, 今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 从辅导的观念、辅导的模式到辅导的方法与途径都应做出积极的调整。

1. 消极——积极

从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史来看, 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及行动, 主要经历了治疗——预防——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并逐渐呈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个性发展模式的趋势。这使心理卫生工作由集中在个体心理不健康一面的消极势态向对个体心理健康一面关注的积极势态转变。心理辅导工作是在心理卫生工作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 理应从观念上由消极的矫治向积极的适应、发展方面演进。目前, 许多学校都开始涉足心理辅导工作, 但基本上还停留在开展一般的心理咨询活动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层面, 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我们要从发展性辅导的观点出发, 切忌“见症”不见“人”, 以积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 这是今后辅导工作的一个基本观念。

2. 适应——发展

心理辅导的重点由适应性向发展性推进, 这是心理健康发展标准提出的结果, 也是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西方学校传统的辅导重心着眼于矫治的层面, 为少数有学习困难、适应障碍、退缩行为以及有暴力倾向等问题的学生提供服务, 帮助他们消除异常的心理和行为, 以适应环境。当代学校心理辅导应积极向发展性层面推进, 即辅导应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包括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 使之提高自尊心,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发展社交能力, 充分发挥各种潜能。因此, 有人把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分为短期、中期和终极目标, 即把矫正学生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作为短期目标; 把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观、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社交生活适应力, 以及建立适当生活方式作为中期目标; 把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为辅导的终极目 标 。这种看法正是赞同了把心理辅导工作重心向发展性辅导倾斜的观点, 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有远见的。

3. 个别——团体

马斯洛把人的社交需要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他认为, 假如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满足, 他就会产生一种归属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为团体所接纳,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 集体性和团体性乃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存在的重要前提。目前, 随着发展性辅导的提出与认可, 使得团体辅导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在欧美, 小组辅导得到大力提倡, 有关专家认为, 团体辅导比传统的个体辅导更有成效。一是团体辅导由于符合学生喜合群, 爱模仿, 易受团体成员影响, 从众性强的特点而受到学生欢迎, 也较有成效; 二是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 学生可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 并获得团体生活经验; 三是能较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 解决辅导教师与学生由于人数比例悬殊而造成顾此失彼

的问题 。显然, 团体辅导更有利于协助学生实现各种发展目标, 如学会交朋友, 学会表达感情, 建立自信, 形成某种新行为。当然, 提倡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个别辅导, 在学校辅导工作中, 两者很多时候是可以交替使用以发挥互补功能的, 但从发展性辅导观点来看, 团体辅导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足以让我们更多地关注。

4. 单一——网络

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标准和发展标准, 决定了心理辅导工作具有极强的社会性与长期性。过去那种单纯由学校独承实施心理辅导的格局, 在社会发展日益复杂的当今时代, 理应有所变化。因此, 积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辅导网络, 在提高专业辅导质量的同时积极调动非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支持, 不仅是心理辅导工作本身的需要, 也是当代西方各国广泛推行的新策略。在欧美, 为了保证学生健康地发展, 大多数学校在校内外都建立了辅导网络, 即在校内建立了辅导主任、辅导教师、社会工作者、一般教师和学生干部相结合的辅导网; (下转第57页)

和积极引导, 以使其能够健康地发展。国家教育部的有关部门、中央教科所、全国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和各有关出版社等, 应该对教育软件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指导、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第二, 软件编程人员一定要紧跟国外多媒体开发手段的最新技术。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努力攻克某些高难度的软件编制技术, 加强对远程多媒体CAI 、智能型多媒体CAI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研究。希望国家教育部能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国内适合制作CAI 软件的“多媒体创作平台”、“CAI 制作工具”等进行认真的分析、对比、测试, 从中筛选出一批使用效果好、性能价格比高的CAI 创作平台, 以供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单位选用。

第三, 多媒体教育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不仅仅是软件编制的技术问题, 还要解决大量的理论问题, 其中包括认识论、心理学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理论探讨。更重要的是, 要形成新的教学思想, 新的教学模式, 采用全新的教学方

法, 使学习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完成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

第四, 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工作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的项目。其开发的工作量是一二个学校单独难以承受的, 一个较好的办法是吸引民间公司投资多媒体教育软件的开发工作, 即学校与专业公司联合开发、共担风险、利益共享。另一个办法是国家有关部门设立风险基金, 组织有关单位联合开发。

主要参考资料:

1. 陈海东:《多媒体技术对教育改革和教学现代化的影响》, 《多媒体世界》1996年第5期。2. 万嘉若、曹揆申:《现代教育技术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版。3. 杨学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系杭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杭州 310028〕

(本文责任编辑:宗秋荣)

(上接第46页)

在校外则建立了由学校专业辅导主任、校外辅导人员、警察、社区官员以及家长组成的辅导

网, 共同为学生提供服务。这种建立校内外辅导一体化网络的做法, 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辅导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 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标准的角度出发, 对这项工作做些粗浅的思考, 以期广大同仁对此投以更多的关注。

注:

参见《教育研究与实验》, “中小学心理辅导研究”栏目, 1995年第1、4期; 《教育研究与实验》, “学校心理辅导研究”栏目, 1996年第3、4期。

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几点思考》,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1期。 佐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考察》, 《教育研究

与实验》1995年第4期。

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3期。

陈永胜:《导引人生——心理卫生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第20—25页。 ! 周燕:《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兼评中西方心理健康观》,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4期。 戴木才:《 论现代人健康的标准及其依据》,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 李国榕等:《 评人本主义健康观》, 《中国心理卫生》1988年第6期。

佐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1期。

! 孙少平:《西方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发展趋向》, 《教育评论》1996年第6期。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金华市321004〕

(本文责任编辑:赵永嵩)


相关内容

  • 家长会主持人串词0801
  • 一年级四班主题家长会<感恩之旅> 王玉程:亲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 刘子项:敬爱的老师们,(合)大家中午好! 王玉程: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 刘子项.王玉成合:在此,我们代表一年级四班的全体同学欢迎你们的 光临.感谢你们一年来的关心与支持. 潘悦婷:弹指一 ...

  • 宣文处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xx年上半年,在市残联党组理事会及分管理事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处长的带领下,宣文处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团结协作,积极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按照理事会及上级残联的有关工作部署,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处室精神文明建设 1、积极参加机关及党总支 ...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 作者:刘宣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06期 中图分类号:B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02)01-0090-04 人本主义心理学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创始人为马斯洛和罗杰斯,由于其兴起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之后,又称为现代心理学的 ...

  • 浅谈如何处理初中生的早恋心理
  • 浅谈如何处理初中生的早恋心理 鹤山市址山中学 麦达堂 [摘 要]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开始出现性的萌动和对爱情的美好期望,这本是个人成长的必然阶段,也是这个年龄阶段正常的心理生理反应.有些学生由于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堕入了早恋的阶段,甚至偷吃"禁果",对他们造成了严 ...

  •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
  •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 赵瑞玲 摘要:教师不健康的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研究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并从社会,学校.个人的角度就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 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 第9期2006年9月 No.9Sep.2006中国教育学刊 Journal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 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任其平*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取向的功能和适应取向的功能.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 ...

  • 部署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 4月1日,长安区召开食品安全检查整顿工作动员大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钱虎威、副区长李红、区政府办副主任常宣文,各乡街、区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部分协管员参加会议。 会议由副区长李红主持,区政府办副主任常宣文宣读了《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安市长安区食品安全检查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 ...

  • 论大学生不良情绪的疏导和健康情绪的培育
  • 摘 要:复旦大学投毒案发人深省,社会上很多人对其作了各方面的解读以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情绪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警示,并设想相关措施来疏导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培育其健康情绪,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得他们的情绪能够平和理性.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疏导 中 ...

  • 铜仁汇文高考复读学校-铜仁汇文高考补习班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
  • 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 汇文 2017.1.17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斐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 "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 高祖为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