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1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求浮力的大小;

2.尝试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浮力有关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4. 通过课堂实验的观察、讨论,使学生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评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2. 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学以致用; 3. 通过课堂的多元化评价,使学生感受到互动课堂的融洽氛围。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本节课是一节规律课,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并应用规律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及其应用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

1.实验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所以,“F浮=G排”是一个难点。

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特别是对“浸”的含义的理解也是一个难点。采取提醒的形式,使学生理解,以此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水桶、水盆、饮料瓶、弹簧测力计(0 - 5N)、溢水杯、小桶、石块、细线、水。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附件1【盘点收获】

附件2【当堂检测】:

1. 潜水员完全进入水中后,在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他所受到的( ) A.浮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增大 B.浮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减小 C.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增大 D.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2. 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 ( ) A.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 B.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 C.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D.浮力先不变,后变小,且始终大于重力直至静止时,浮力才等于重力。

3.水桶自重20牛,在提水时,桶中的水重50牛,则当整个桶还浸没在水中时,人所需要的拉力( )

A.大于70牛 B.等于70牛 C.等于2 0牛 D.小于7 0牛。 4.如图,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四个小球静止于水中,所受浮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小球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小球重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5、重1.5牛的铁球挂在弹簧秤下,将铁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是0.5牛,求: ⑴铁球受的浮力?⑵铁球的体积?(g=10N/kg)

附件3【作业布置】

1、(2012眉山)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塑料杯子的质量不计,向杯中倒入200g的水,水深20cm;再轻轻放入质量为40g的木块,木块静止后漂浮,水面升高了4cm(水未溢出,g=10N/kg)。求此时:

(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多少?

(2)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杯子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多少

2、(2012东营)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F/甲 乙

丙 丁

(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 。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ρ分析图象可知:

①曲线 (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 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 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 (3)爷爷鼓励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帮小明选择合适的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附件4【教学反思】

1. 引导学生边上课,边做实验,边进行观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多动口。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性。 2、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发挥协作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有序进行。采用"新课-实验-观察"一体会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选用小组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

=1.0×103kg/m3,取g=10N/kg)

于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发展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的团体性思考和创造等要求。同时,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

3、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幽默,教学气氛轻松自然,力图使教学活动活泼,激起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性评价,耐心启发引导,使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附件5【开拓视野】:

舟浮牛出的故事

公元1066年,山西永济县的黄河段发大水把河边拴浮桥的八只镇水神牛冲走了,官府张榜招贤,请能把铁牛从河底捞起来的贤人。和尚怀丙揭榜。他派水性好的人潜到水底,摸清铁牛沉在了什么地方。又叫人把两艘大木船并排拴在一起,船上装满泥沙。两木船之间还用结实的木料搭了个架子。怀丙亲自带人把两艘装满泥沙的木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又请熟悉水情的人带着绳索潜到水底,用绳索把铁牛绑牢。将绳索拉紧,把绳索的另一端捆在两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怀丙命人把船上的泥沙扔到河里去,泥沙被一铲一铲地扔河里,大船慢慢地上升,终于把铁牛从淤泥里拔了出来。怀丙又叫人把船划到造浮桥的地方,两艘大船拖着没在水里的铁牛。回到了它们原来的位置。每只铁牛重达上万斤,怀丙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河底的淤泥中拔出来呢?

两只木船原来装满了泥沙,泥沙很重,木船吃水很深,也就是说,船的重力大,木船排开的水很多,受到的浮力很大。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木船是悬浮状态,此时木船受到的浮力,等于木船身的自重加上泥沙的重力。当把泥沙扔到河里,木船上的泥沙减少,重力减少,而木船的体积不变,也就是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也不变)。两木船受到的浮力超过了船身的自重加上余下的泥沙的重力。最初,船不上浮,因为它被绑在绳索下的铁牛拖住,随着泥沙的不断抛出木船,重力越来越小,绳索对铁牛的拉力越来越大,直到多余的浮力超过了铁牛在水里的重力和淤泥、河水对铁牛的作用,铁牛就逐渐从淤泥中拔出来。是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水底托上来。

“萨特阔”号是怎样打捞起来的

在广阔的海洋里,每年总要沉没大大小小船只几千艘,特别是在战争的年代里。有一些很

有价值而又容易打捞的沉船被打捞起来。在这些打捞起来的船里面,有一艘很大的帝俄时代的破冰船“萨特阔”号,它是在1916年由于船长的疏忽而沉没在白海里的。在海底躺了17年以后,这艘极好的破冰船才捞了起来修理好。

捞船的技术完全是用阿基米德原理作根据的。在沉没的船体下面的海底上,潜水手掘了12条沟道,在每条沟道里穿过一条结实的钢带。带的两头固定在特地沉在破冰船两旁的浮筒上。全部工作都是在海面下25米的深处完成的。

浮筒(图197)就是一种不会漏气的空铁筒,长11米,直径5.5米。铁筒重达50吨。按照几何定理,很容易求出它的体积大约是

250三次方米。非常明显,这样的空筒一定会浮在水面上:它本身重50吨,而它所排开的水却有250吨,就是说,它的载重力等于250吨减去50吨,即200吨。为了让浮筒沉到海底去,先得往里面装满水。

把12条钢带都固定在沉在海底的浮筒上以后,就开始用软管往浮筒里压入压缩空气。在25米的深处水的压强是了25/10+1也就是3.5大气压。现在却用约4个大气压的空气往筒里压,所以能把筒里的水排出来。空筒变轻以后,四周的水就用很大的力把它们推向海面。它们在水里浮升上来,就像气球在空中浮升一样。当把所有浮筒里的水全部排出以后,它们总的浮力是200×24=4800吨,这已经超过了沉没了的“萨特阔”号的重力。所,已经以为了更平稳地使船浮起来,空筒里的水只能排出一部分。

虽然是这样,“萨特阔”号还是经过几次失败以后才浮出海面的。“水下特殊工作队”的主任、船舶工程师波布利茨基在叙述他的领导工作的时候说道:“打捞队在获得成功以前,曾经出了几次事故。有三次,在紧张地等着的时候,我们看到浮上来的并不是船,而是混在波涛和泡沫之间自己冲上水面来的一些浮筒和破碎的软管。有两次,它已经被挤上来了,没有等我们把它系住,又重新沉了下去。

阿基米德的启示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大物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项:其一是关于浮力问题;其二是关于杠杆问题。

传说澡盆的水溢出给了阿基米德启发,由此他鉴别出了国王的王冠是否由纯金所制。 阿基米德还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

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由此,他发现了浮力原理,并在名著《论浮体》记载了这个原理,这条原理后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1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求浮力的大小;

2.尝试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浮力有关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4. 通过课堂实验的观察、讨论,使学生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评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2. 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学以致用; 3. 通过课堂的多元化评价,使学生感受到互动课堂的融洽氛围。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本节课是一节规律课,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并应用规律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及其应用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

1.实验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所以,“F浮=G排”是一个难点。

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特别是对“浸”的含义的理解也是一个难点。采取提醒的形式,使学生理解,以此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水桶、水盆、饮料瓶、弹簧测力计(0 - 5N)、溢水杯、小桶、石块、细线、水。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附件1【盘点收获】

附件2【当堂检测】:

1. 潜水员完全进入水中后,在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他所受到的( ) A.浮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增大 B.浮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减小 C.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增大 D.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2. 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 ( ) A.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 B.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 C.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D.浮力先不变,后变小,且始终大于重力直至静止时,浮力才等于重力。

3.水桶自重20牛,在提水时,桶中的水重50牛,则当整个桶还浸没在水中时,人所需要的拉力( )

A.大于70牛 B.等于70牛 C.等于2 0牛 D.小于7 0牛。 4.如图,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四个小球静止于水中,所受浮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小球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小球重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5、重1.5牛的铁球挂在弹簧秤下,将铁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是0.5牛,求: ⑴铁球受的浮力?⑵铁球的体积?(g=10N/kg)

附件3【作业布置】

1、(2012眉山)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塑料杯子的质量不计,向杯中倒入200g的水,水深20cm;再轻轻放入质量为40g的木块,木块静止后漂浮,水面升高了4cm(水未溢出,g=10N/kg)。求此时:

(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多少?

(2)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杯子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多少

2、(2012东营)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F/甲 乙

丙 丁

(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 。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ρ分析图象可知:

①曲线 (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 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 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 (3)爷爷鼓励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帮小明选择合适的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附件4【教学反思】

1. 引导学生边上课,边做实验,边进行观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多动口。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性。 2、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发挥协作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有序进行。采用"新课-实验-观察"一体会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选用小组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

=1.0×103kg/m3,取g=10N/kg)

于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发展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的团体性思考和创造等要求。同时,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

3、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幽默,教学气氛轻松自然,力图使教学活动活泼,激起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性评价,耐心启发引导,使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附件5【开拓视野】:

舟浮牛出的故事

公元1066年,山西永济县的黄河段发大水把河边拴浮桥的八只镇水神牛冲走了,官府张榜招贤,请能把铁牛从河底捞起来的贤人。和尚怀丙揭榜。他派水性好的人潜到水底,摸清铁牛沉在了什么地方。又叫人把两艘大木船并排拴在一起,船上装满泥沙。两木船之间还用结实的木料搭了个架子。怀丙亲自带人把两艘装满泥沙的木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又请熟悉水情的人带着绳索潜到水底,用绳索把铁牛绑牢。将绳索拉紧,把绳索的另一端捆在两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怀丙命人把船上的泥沙扔到河里去,泥沙被一铲一铲地扔河里,大船慢慢地上升,终于把铁牛从淤泥里拔了出来。怀丙又叫人把船划到造浮桥的地方,两艘大船拖着没在水里的铁牛。回到了它们原来的位置。每只铁牛重达上万斤,怀丙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河底的淤泥中拔出来呢?

两只木船原来装满了泥沙,泥沙很重,木船吃水很深,也就是说,船的重力大,木船排开的水很多,受到的浮力很大。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木船是悬浮状态,此时木船受到的浮力,等于木船身的自重加上泥沙的重力。当把泥沙扔到河里,木船上的泥沙减少,重力减少,而木船的体积不变,也就是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也不变)。两木船受到的浮力超过了船身的自重加上余下的泥沙的重力。最初,船不上浮,因为它被绑在绳索下的铁牛拖住,随着泥沙的不断抛出木船,重力越来越小,绳索对铁牛的拉力越来越大,直到多余的浮力超过了铁牛在水里的重力和淤泥、河水对铁牛的作用,铁牛就逐渐从淤泥中拔出来。是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水底托上来。

“萨特阔”号是怎样打捞起来的

在广阔的海洋里,每年总要沉没大大小小船只几千艘,特别是在战争的年代里。有一些很

有价值而又容易打捞的沉船被打捞起来。在这些打捞起来的船里面,有一艘很大的帝俄时代的破冰船“萨特阔”号,它是在1916年由于船长的疏忽而沉没在白海里的。在海底躺了17年以后,这艘极好的破冰船才捞了起来修理好。

捞船的技术完全是用阿基米德原理作根据的。在沉没的船体下面的海底上,潜水手掘了12条沟道,在每条沟道里穿过一条结实的钢带。带的两头固定在特地沉在破冰船两旁的浮筒上。全部工作都是在海面下25米的深处完成的。

浮筒(图197)就是一种不会漏气的空铁筒,长11米,直径5.5米。铁筒重达50吨。按照几何定理,很容易求出它的体积大约是

250三次方米。非常明显,这样的空筒一定会浮在水面上:它本身重50吨,而它所排开的水却有250吨,就是说,它的载重力等于250吨减去50吨,即200吨。为了让浮筒沉到海底去,先得往里面装满水。

把12条钢带都固定在沉在海底的浮筒上以后,就开始用软管往浮筒里压入压缩空气。在25米的深处水的压强是了25/10+1也就是3.5大气压。现在却用约4个大气压的空气往筒里压,所以能把筒里的水排出来。空筒变轻以后,四周的水就用很大的力把它们推向海面。它们在水里浮升上来,就像气球在空中浮升一样。当把所有浮筒里的水全部排出以后,它们总的浮力是200×24=4800吨,这已经超过了沉没了的“萨特阔”号的重力。所,已经以为了更平稳地使船浮起来,空筒里的水只能排出一部分。

虽然是这样,“萨特阔”号还是经过几次失败以后才浮出海面的。“水下特殊工作队”的主任、船舶工程师波布利茨基在叙述他的领导工作的时候说道:“打捞队在获得成功以前,曾经出了几次事故。有三次,在紧张地等着的时候,我们看到浮上来的并不是船,而是混在波涛和泡沫之间自己冲上水面来的一些浮筒和破碎的软管。有两次,它已经被挤上来了,没有等我们把它系住,又重新沉了下去。

阿基米德的启示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大物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项:其一是关于浮力问题;其二是关于杠杆问题。

传说澡盆的水溢出给了阿基米德启发,由此他鉴别出了国王的王冠是否由纯金所制。 阿基米德还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

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由此,他发现了浮力原理,并在名著《论浮体》记载了这个原理,这条原理后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


相关内容

  • [10.2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0.2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鹿泉市宜安镇中学 崔素梅 一.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浮力是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又一个重点:浮力是本章的关键,为以后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浮 ...

  • 阿基米德原理导学案1
  • 阿基米德原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用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 2.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计算. 3.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的探究习惯. [学习重点] 探究浮力的大小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学习难点] 探究浮力的大小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二.导入新课:由阿 ...

  • 浅谈[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的教学
  • 摘 要: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这部分内容的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都是以本节内容为基础的,成功地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是教学的关键.阿基米德定律的教学,可采取如下步骤:通过实例或简单实验说明浮力的存在:通过实验(阿基米德定律实验),得出浮力的大小,总结出定律:对浮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介 ...

  • [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式教学案例
  •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创设富于挑战性.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设计实验,拉近物 理与社会.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有亲近之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科学探究,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 ...

  • 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两个推论及其应用摘要本文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推导得出两个推论
  • 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两个推论及其应用 曲靖市马龙职业技术学校(邮编:655100) 李贵陆 摘要:本文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推导得出两个推论.运用这两个推论可得到测量固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原理与方法.包含固体密度大于.小于.等于液体密度等多种情况.文中用实例作了全面的说明. 关键词 : 阿基米德原理,推论,浮 ...

  •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卫 欣 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其他浮力公式进行计算,求解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以及物体的体积.物体暴露在空气中的体积).浮力(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等物理量:二是对这些物理量的大小关系进行讨论. 本章 ...

  •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西洋江镇中心校 黄朋程 一. 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性 浮力知识在初中物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而浮力知识是阿基米德原理为基础的,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其对浮力知识的掌握.所以,在教学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要简单,效果要明显. 二.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浸在液体中 ...

  •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反思
  •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反思一: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预习工作,可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起来时,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下面是我上完课后所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学生对于实验的心理准备工作没做好,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在进行实验探究一:什么是浮力?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两个小组顺利完成了实验,其 ...

  • 浅谈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方法
  • 浅谈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方法 作者:李飞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4期 摘要:阿基米德原理是解决浮力大小问题,本文将用三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从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①排水法,过程复杂,但思路清晰:②补水法,过程简单,也容易理解,但没有定量计算:③水袋法,过程简单,但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