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牛虻就义

比较阅读

牛虻就义

编写人:刘美 审核人:李志宏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和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学研指导

一、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伏尼契(1864-1960),生于爱尔兰科克市。父亲是数学家,在她不满周岁时去世,全家后

来迁居英国伦敦。她于1885年毕业于德国柏林音乐学院。1887年在伦敦结识了不少流亡

的革命者,其中以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夫钦斯基对她的思想和创作影响最深。她曾侨居俄

国两年,回到伦敦后参加了流亡者创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工作。1892年与波兰

流亡者米哈伊·伏尼契结婚。

1897年,伏尼契的小说《牛虻》在伦敦出版。这部小说描写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

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意大利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斗争。主人公“牛虻”是出身于富裕

家庭的青年,在严酷的现实教育下识破了天主教会的虚伪,愤然出走,经历无数磨难,成

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被捕后英勇不屈,从容就义。《牛虻》在中国和前苏联拥有广大的

读者,但在英国和西方世界却受到冷落。

伏尼契还写过带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奥丽维亚·拉塔姆》,叙述“牛虻”出走后的经历的

《中断了的友谊》等。她晚年移居美国,直至去世。

2.《牛虻就义》是一篇小说(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其中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反省( ) 但愿( ) ..

牛虻( ) 照例( ) ..

镣铐( ) 尴尬( ) ....

一本正经( ) 局促不安( ) .

满不在乎 郑重其事

【答案】1.xǐng 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yuàn只希望;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méng 人名;严肃认真地对待事情;按照已有的例子; liào kào手镣和脚铐;gān gà神色态度不自然或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形容很规矩,很庄重;cù拘谨不自然;

4.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记叙了哪几件事情?

【答案】按时间顺序记叙,文章写的是两天内发生的事件。

周二 开庭审判牛虻

周三 牛虻英勇就义

(2)找出文中令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答案】(1)面对行刑士兵的演说(2)忏悔仪式上怒斥牧师(3)调理行刑的士兵、下

令枪杀自己。牛虻极尽讽刺和嘲弄,显示自己精神的强大和敌人的懦弱和胆怯。

我的疑惑

自读课文后,我还有这些问题不明白。

二、合作研讨

1.学生在文中找出多次描写“牛虻的微笑”的句子,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答案】例句:“他走过时,低着头微笑着看了看那个„„闻闻那新翻泥土的芳香。”“靠

近大树„„牛虻带着最欢欣的微笑回头看了看。”“牛虻面对他们,微笑着站好,„„”

“而现在牛虻还站在那里,冲着他们微笑。”“他们看到牛虻吃力地用„„依然在对士兵

们发笑。”等。

这些神态描写(也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从正面体现了一个革命者为了信仰,表现出大

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2. 本文既从正面描写主人公,也从侧面描写了士兵的表现。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并体

会其作用。

【答案】例句:“统领、他的侄子„„他们都有些局促不安” “牛虻面对他们,微笑着

站好,枪在士兵们的手中不住地抖动着。”“士兵们不由得呻吟起来。„„他们被突如其

来的恐惧抓住„„他们神情沮丧地听着„„一边还呆呆地、惊恐地看着那个被他们开枪射

杀但不知怎么回事还没死的人。”“统领„„他也同士兵们一样,变得异常沮丧,不敢看

一眼那个可怕的人形站着。”“又是一阵乱七八糟的枪响,那排士兵竟乱作一团,簌簌发

抖。他们眼睛发狂„„”等。

这里用的是反衬的手法。不厌其烦的描写正是要突出主人公镇定从容、英勇无畏的崇高品

质和具有强大震撼力和感染力的革命信仰的力量。

3.分别说说伏契克和牛虻面对死亡的表现,你感到最震撼最动人的是什么?有人认为在

牛虻就义时,行刑者与就义者的心理显得不合常情,你的看法呢?

【答案】都超越了一般的视死如归。伏契克通过一系列的镇定平静侧重表现他献身的从容

自豪壮丽感。牛虻指导行刑者瞄准自己,自己下令枪毙自己。其光明磊落、感人肺腑的非

凡勇气、特殊品质既导致自己对死毫无畏惧,又征服了士兵,使他们害怕对其行刑。牛虻

就义时敌我双方的心理与常情不同,而符合牛虻连敌手都征服的感人肺腑的勇气。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鲁迅在《答客诮》一诗中的两句。例句:

(1)他怀里藏着蒙太尼里丢下的手绢,整整一夜,他一直拿着亲吻、哭泣,仿佛那是有

生命的。

(2)现在,他看起来脸色苍白,毫无生气,眼睑上还有泪痕,„„

(3)他的腿瘸得比往常更明显了,他重重地靠着军曹的胳膊,走得异常困难、痛苦,但

他脸上所有的消沉、歉顺都无影无踪。

(4)空寂中把他压垮的幽灵似的恐惧、虚幻世界里幻象与梦境,都随着产生他们的夜消

失了,„„

这些描述告诉我们:革命者不是圣人,也是有感情的,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痛苦、恐惧,

也有对亲人的爱恨之情。这些描述使一个革命者的性格更丰满,更有人情味。这些描述也

更能衬托出在敌人面前革命者的微笑和嘲弄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

三、拓展探究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能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更富有感染力。请运用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个人物形象。(150字左右。)

四、归纳整理

把你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写在下面。

五、学习检测 【课内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牛虻就义》讲述的是(国)青年牛虻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

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故事,其作者是 (国家)作者 (人名)。

2、《牛虻就义》一文通过立而从容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如何理解上校说的最后一句话?

【答案】:上校终于舒了一口气,因为对他来说这个处决任务似乎过于艰难了

4.“执行枪决的六个枪手在爬满常青藤的墙前站成一排······闻闻那新翻泥土的芳香。”

思考:执行死刑的枪手为什么要流泪?

【答案】六个士兵的眼泪说明他们心底残存的人性还没有泯灭,六个士兵的慌乱说明他们

完全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所震慑和吓倒。

5.法庭是怎样审判牛虻的?法庭审判这一个情节也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表现方法。学生在文中找出并尝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走过场。这样的审判是草率的,是荒诞可笑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6.本文塑造了主人公牛虻怎样的形象?

【答案】:坚强勇敢、宁死不屈、乐观无畏。

【课外检测】

1、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

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请按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

2.把牛虻的故事改成课本剧,选出优秀剧本,分角色扮演。

六、学习后记

比较阅读

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

编写人:刘美 审核人:李志宏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 2.通过比较探究,了解文章的写作风格,并进一步掌握演讲词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勇于付出的无私无畏的精神。

学研指导 一、自主学习

1.搜集资料,了解作者。

【答案】邹韬奋(1895-1944),现代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江西余江人。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至苏联参观。1935年8月回国,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救亡运动,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并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抗日战争开始后获释,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国抗战》等刊物。皖南事变后,被迫流亡香港,复刊《大众生活》。日军攻陷香港后,辗转赴广东东江游击区,并于1942年到苏北解放区。次年秘密赴上海治癌症。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接受他遗书中的申请,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重要著作编有《韬奋文集》等。

2.自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语气,模拟作者的语气和口吻,做好朗读这篇演说辞的准备。 (提示:注意感情、语气,为了演讲的需要可配上必要的手势。)

3. 对朋友来访所问的两个问题,作者是如何回答的?请用文中的两个词语回答。 我的疑惑

自读课文后,我还有这些问题不明白。

二、合作研讨

1. 作者在演讲中为什么称“兄弟”?

【答案】因为,它有利于缩短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是踞高临下,而是和对方平等。这就是说,不仅仅是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人情关系上是亲近的。这个词语有利于构成一种语境,有利于缩短现场的心理距离,而缩短心理距离,是顺利交流的关键。如果相反,一味居高临下,就不是缩短心理距离,而是扩大心理距离,听众就可能感到隔膜了。

2.为什么在看守所内作者觉得心安理得?

【答案】从文中“兄弟每自反省,自己好不好?所做皆大众所要做的事吗?”和下文“在看守所内感想是什么?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个人尽可杀即杀,打即打,心中满不在乎。”两句中可知,作者觉得心安理得在于两个原因:一是做大众的事情,二是没有做出出卖大众的事情。

3.他的坚定信仰是什么?

【答案】作者愿意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4.评价邹韬奋是个怎样的人,找出文中的根据。

【答案】博大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博大的胸襟体现在“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心中满不在乎”“很想早些出来,和大众做一些

事”等。“恢弘的气度”体现在:“亦没恨人的心”“但愿今后能合作”。

5.《在出狱欢迎会上得演说》中哪些话与《绞刑架下的报告》所表现得精神是一致的?

【答案】“(一)在看守所内心安理得;(二)兄弟有坚定之信仰。”“个人可受委屈;但大众的事应顾到大众方面,非如个人可以随便”,“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个人尽可杀即杀,打即打,心中满不在乎。”其中最后一段的引文最为贴近。

三、拓展探究

你能从本文中归纳出演讲词的特点吗?

【答案】 只要能说出本文有哪些地方符合演讲词的特点言之有理就行。(如: 语言简略朴实,通俗易懂,甚至有些粗糙,语言口语化,简略朴实。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有些粗糙,但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让人一听就懂,尽管如此,但并没有掩蔽其思想的光彩。文章叙事线索清晰,以回答革命同志提问为主线提领全文。

关于演讲词的特点教师可例外补充如下:

1.针对性

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是庄严的会议或重大集会,是同志间的座谈和讨论问题;是欢迎国宾,还是一般的友人聚会。不同的场合,演讲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讲法。

2.鲜明性

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好的演讲总是以其精密的思想启发听众,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

3.条理性

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4.通俗性

演讲的语言,总是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畅晓。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

5.适当的感情色彩

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既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四、归纳整理

你知道如何写演讲词了吗?。

【答案】

演讲词的格式:演讲词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以及所讲的问题自由灵活地安排结构方式。尽管如此,从众多的演讲词中仍可看出,其写作格式主要有标题和正文两部分。 1.标题 标题的形式有三种:一是报刊编辑者在登报时加上去的,不是作者自己拟定的;一种是由作者拟定正题,发表时编辑者再加上副题的;一种是作者拟定正题,题下注明作者姓名的。 2.正文 正文的结构,一般开头先是

针对会者的称呼,接着开始讲话,要造成一种气氛,引起听众注意,控制会场的情绪。主体部分全面展开论述,突出讲话中心,把全部所要表达的内容逐层交待清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明态度。

演讲词的写作要注意:第一、要弄清演讲的目的,就是为什么而讲,这是演讲词写作的前提; 第二、要弄清听众,就是要弄清对什么人讲,这样才能根据听众的特点有的放矢,也才可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第三、内容要新鲜,材料要充实,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听众才会觉得有收获; 第四、结构要清晰,条理要层层展开,要有一以贯之的线索,这样才能有较强的逻辑性,也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五、语言要生动,口语化,多用短句,流畅而有节奏,这样才适宜于演讲的氛围。 演讲词: 第一,中心必须突出; 第二,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因为演讲,是一听而过的,时间有限,所以一篇演讲辞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并且要求中心突出。另外演讲主要是通过语音表达,这就要求演讲辞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了,这样听众才容易听懂演讲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演讲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五、学习检测

【课内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勉强( ) 虔诚( ) 沮丧 ( ) 应付( ) ....

哽咽( ) 抑制 ( ) 忿怒( ) 忏悔( ) ....

2.补充成语

心安( )得 郑重其( ) 无影无( ) 不( )设想 光明( )落 局( )不安 突如( )来 小心翼( ) 3.

【课外检测】

卢森堡出狱后,记叙从事革命斗争。根据《狱中书简》,仿照《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试替卢森堡拟写一篇出狱演说。

五、学习后记

比较阅读

牛虻就义

编写人:刘美 审核人:李志宏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和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学研指导

一、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伏尼契(1864-1960),生于爱尔兰科克市。父亲是数学家,在她不满周岁时去世,全家后

来迁居英国伦敦。她于1885年毕业于德国柏林音乐学院。1887年在伦敦结识了不少流亡

的革命者,其中以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夫钦斯基对她的思想和创作影响最深。她曾侨居俄

国两年,回到伦敦后参加了流亡者创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工作。1892年与波兰

流亡者米哈伊·伏尼契结婚。

1897年,伏尼契的小说《牛虻》在伦敦出版。这部小说描写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

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意大利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斗争。主人公“牛虻”是出身于富裕

家庭的青年,在严酷的现实教育下识破了天主教会的虚伪,愤然出走,经历无数磨难,成

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被捕后英勇不屈,从容就义。《牛虻》在中国和前苏联拥有广大的

读者,但在英国和西方世界却受到冷落。

伏尼契还写过带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奥丽维亚·拉塔姆》,叙述“牛虻”出走后的经历的

《中断了的友谊》等。她晚年移居美国,直至去世。

2.《牛虻就义》是一篇小说(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其中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反省( ) 但愿( ) ..

牛虻( ) 照例( ) ..

镣铐( ) 尴尬( ) ....

一本正经( ) 局促不安( ) .

满不在乎 郑重其事

【答案】1.xǐng 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yuàn只希望;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méng 人名;严肃认真地对待事情;按照已有的例子; liào kào手镣和脚铐;gān gà神色态度不自然或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形容很规矩,很庄重;cù拘谨不自然;

4.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记叙了哪几件事情?

【答案】按时间顺序记叙,文章写的是两天内发生的事件。

周二 开庭审判牛虻

周三 牛虻英勇就义

(2)找出文中令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答案】(1)面对行刑士兵的演说(2)忏悔仪式上怒斥牧师(3)调理行刑的士兵、下

令枪杀自己。牛虻极尽讽刺和嘲弄,显示自己精神的强大和敌人的懦弱和胆怯。

我的疑惑

自读课文后,我还有这些问题不明白。

二、合作研讨

1.学生在文中找出多次描写“牛虻的微笑”的句子,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答案】例句:“他走过时,低着头微笑着看了看那个„„闻闻那新翻泥土的芳香。”“靠

近大树„„牛虻带着最欢欣的微笑回头看了看。”“牛虻面对他们,微笑着站好,„„”

“而现在牛虻还站在那里,冲着他们微笑。”“他们看到牛虻吃力地用„„依然在对士兵

们发笑。”等。

这些神态描写(也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从正面体现了一个革命者为了信仰,表现出大

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2. 本文既从正面描写主人公,也从侧面描写了士兵的表现。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并体

会其作用。

【答案】例句:“统领、他的侄子„„他们都有些局促不安” “牛虻面对他们,微笑着

站好,枪在士兵们的手中不住地抖动着。”“士兵们不由得呻吟起来。„„他们被突如其

来的恐惧抓住„„他们神情沮丧地听着„„一边还呆呆地、惊恐地看着那个被他们开枪射

杀但不知怎么回事还没死的人。”“统领„„他也同士兵们一样,变得异常沮丧,不敢看

一眼那个可怕的人形站着。”“又是一阵乱七八糟的枪响,那排士兵竟乱作一团,簌簌发

抖。他们眼睛发狂„„”等。

这里用的是反衬的手法。不厌其烦的描写正是要突出主人公镇定从容、英勇无畏的崇高品

质和具有强大震撼力和感染力的革命信仰的力量。

3.分别说说伏契克和牛虻面对死亡的表现,你感到最震撼最动人的是什么?有人认为在

牛虻就义时,行刑者与就义者的心理显得不合常情,你的看法呢?

【答案】都超越了一般的视死如归。伏契克通过一系列的镇定平静侧重表现他献身的从容

自豪壮丽感。牛虻指导行刑者瞄准自己,自己下令枪毙自己。其光明磊落、感人肺腑的非

凡勇气、特殊品质既导致自己对死毫无畏惧,又征服了士兵,使他们害怕对其行刑。牛虻

就义时敌我双方的心理与常情不同,而符合牛虻连敌手都征服的感人肺腑的勇气。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鲁迅在《答客诮》一诗中的两句。例句:

(1)他怀里藏着蒙太尼里丢下的手绢,整整一夜,他一直拿着亲吻、哭泣,仿佛那是有

生命的。

(2)现在,他看起来脸色苍白,毫无生气,眼睑上还有泪痕,„„

(3)他的腿瘸得比往常更明显了,他重重地靠着军曹的胳膊,走得异常困难、痛苦,但

他脸上所有的消沉、歉顺都无影无踪。

(4)空寂中把他压垮的幽灵似的恐惧、虚幻世界里幻象与梦境,都随着产生他们的夜消

失了,„„

这些描述告诉我们:革命者不是圣人,也是有感情的,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痛苦、恐惧,

也有对亲人的爱恨之情。这些描述使一个革命者的性格更丰满,更有人情味。这些描述也

更能衬托出在敌人面前革命者的微笑和嘲弄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

三、拓展探究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能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更富有感染力。请运用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个人物形象。(150字左右。)

四、归纳整理

把你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写在下面。

五、学习检测 【课内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牛虻就义》讲述的是(国)青年牛虻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

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故事,其作者是 (国家)作者 (人名)。

2、《牛虻就义》一文通过立而从容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如何理解上校说的最后一句话?

【答案】:上校终于舒了一口气,因为对他来说这个处决任务似乎过于艰难了

4.“执行枪决的六个枪手在爬满常青藤的墙前站成一排······闻闻那新翻泥土的芳香。”

思考:执行死刑的枪手为什么要流泪?

【答案】六个士兵的眼泪说明他们心底残存的人性还没有泯灭,六个士兵的慌乱说明他们

完全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所震慑和吓倒。

5.法庭是怎样审判牛虻的?法庭审判这一个情节也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表现方法。学生在文中找出并尝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走过场。这样的审判是草率的,是荒诞可笑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6.本文塑造了主人公牛虻怎样的形象?

【答案】:坚强勇敢、宁死不屈、乐观无畏。

【课外检测】

1、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

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请按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

2.把牛虻的故事改成课本剧,选出优秀剧本,分角色扮演。

六、学习后记

比较阅读

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

编写人:刘美 审核人:李志宏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 2.通过比较探究,了解文章的写作风格,并进一步掌握演讲词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勇于付出的无私无畏的精神。

学研指导 一、自主学习

1.搜集资料,了解作者。

【答案】邹韬奋(1895-1944),现代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江西余江人。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至苏联参观。1935年8月回国,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救亡运动,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并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抗日战争开始后获释,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国抗战》等刊物。皖南事变后,被迫流亡香港,复刊《大众生活》。日军攻陷香港后,辗转赴广东东江游击区,并于1942年到苏北解放区。次年秘密赴上海治癌症。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接受他遗书中的申请,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重要著作编有《韬奋文集》等。

2.自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语气,模拟作者的语气和口吻,做好朗读这篇演说辞的准备。 (提示:注意感情、语气,为了演讲的需要可配上必要的手势。)

3. 对朋友来访所问的两个问题,作者是如何回答的?请用文中的两个词语回答。 我的疑惑

自读课文后,我还有这些问题不明白。

二、合作研讨

1. 作者在演讲中为什么称“兄弟”?

【答案】因为,它有利于缩短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是踞高临下,而是和对方平等。这就是说,不仅仅是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人情关系上是亲近的。这个词语有利于构成一种语境,有利于缩短现场的心理距离,而缩短心理距离,是顺利交流的关键。如果相反,一味居高临下,就不是缩短心理距离,而是扩大心理距离,听众就可能感到隔膜了。

2.为什么在看守所内作者觉得心安理得?

【答案】从文中“兄弟每自反省,自己好不好?所做皆大众所要做的事吗?”和下文“在看守所内感想是什么?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个人尽可杀即杀,打即打,心中满不在乎。”两句中可知,作者觉得心安理得在于两个原因:一是做大众的事情,二是没有做出出卖大众的事情。

3.他的坚定信仰是什么?

【答案】作者愿意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4.评价邹韬奋是个怎样的人,找出文中的根据。

【答案】博大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博大的胸襟体现在“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心中满不在乎”“很想早些出来,和大众做一些

事”等。“恢弘的气度”体现在:“亦没恨人的心”“但愿今后能合作”。

5.《在出狱欢迎会上得演说》中哪些话与《绞刑架下的报告》所表现得精神是一致的?

【答案】“(一)在看守所内心安理得;(二)兄弟有坚定之信仰。”“个人可受委屈;但大众的事应顾到大众方面,非如个人可以随便”,“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个人尽可杀即杀,打即打,心中满不在乎。”其中最后一段的引文最为贴近。

三、拓展探究

你能从本文中归纳出演讲词的特点吗?

【答案】 只要能说出本文有哪些地方符合演讲词的特点言之有理就行。(如: 语言简略朴实,通俗易懂,甚至有些粗糙,语言口语化,简略朴实。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有些粗糙,但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让人一听就懂,尽管如此,但并没有掩蔽其思想的光彩。文章叙事线索清晰,以回答革命同志提问为主线提领全文。

关于演讲词的特点教师可例外补充如下:

1.针对性

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是庄严的会议或重大集会,是同志间的座谈和讨论问题;是欢迎国宾,还是一般的友人聚会。不同的场合,演讲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讲法。

2.鲜明性

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好的演讲总是以其精密的思想启发听众,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

3.条理性

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4.通俗性

演讲的语言,总是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畅晓。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

5.适当的感情色彩

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既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四、归纳整理

你知道如何写演讲词了吗?。

【答案】

演讲词的格式:演讲词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以及所讲的问题自由灵活地安排结构方式。尽管如此,从众多的演讲词中仍可看出,其写作格式主要有标题和正文两部分。 1.标题 标题的形式有三种:一是报刊编辑者在登报时加上去的,不是作者自己拟定的;一种是由作者拟定正题,发表时编辑者再加上副题的;一种是作者拟定正题,题下注明作者姓名的。 2.正文 正文的结构,一般开头先是

针对会者的称呼,接着开始讲话,要造成一种气氛,引起听众注意,控制会场的情绪。主体部分全面展开论述,突出讲话中心,把全部所要表达的内容逐层交待清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明态度。

演讲词的写作要注意:第一、要弄清演讲的目的,就是为什么而讲,这是演讲词写作的前提; 第二、要弄清听众,就是要弄清对什么人讲,这样才能根据听众的特点有的放矢,也才可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第三、内容要新鲜,材料要充实,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听众才会觉得有收获; 第四、结构要清晰,条理要层层展开,要有一以贯之的线索,这样才能有较强的逻辑性,也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五、语言要生动,口语化,多用短句,流畅而有节奏,这样才适宜于演讲的氛围。 演讲词: 第一,中心必须突出; 第二,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因为演讲,是一听而过的,时间有限,所以一篇演讲辞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并且要求中心突出。另外演讲主要是通过语音表达,这就要求演讲辞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了,这样听众才容易听懂演讲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演讲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五、学习检测

【课内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勉强( ) 虔诚( ) 沮丧 ( ) 应付( ) ....

哽咽( ) 抑制 ( ) 忿怒( ) 忏悔( ) ....

2.补充成语

心安( )得 郑重其( ) 无影无( ) 不( )设想 光明( )落 局( )不安 突如( )来 小心翼( ) 3.

【课外检测】

卢森堡出狱后,记叙从事革命斗争。根据《狱中书简》,仿照《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试替卢森堡拟写一篇出狱演说。

五、学习后记


相关内容

  • 表达交流3
  •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志趣 备课时间:2012-3-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初步懂得什么是"志趣",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从学会真诚为文开始. 2. 了解文章的优劣,主要不在于词语的修饰,而在于言语主体良好的言语人格.思想修 ...

  • 牛虻读后感1000字
  • 牛虻读后感1000字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小说主人公亚瑟的成长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表现的.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宗教 ...

  • 牛虻读后感
  • 信仰与成长 --读伏契克<牛虻>有感 第一次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我就被保尔的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然而,再坚强和无畏的革命战士在面对极端痛苦的时候也会不自主的低声呻吟,值得欣慰的是,有那么一本著作却能让我们的保尔在最最痛苦的时刻不再呻吟,那就是充满 ...

  • 北师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师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八(3)班和八(4)班现分别有学生46.44人.经过一个学期,在纪律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课前按要求自主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但一部分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意识比较弱,积极思维意识弱:能够透彻 ...

  • 牛虻读书笔记
  • 牛虻读书笔记 2010.3.23午后<牛虻>读书笔记 从旧书堆里搜索到<牛虻>.记得在初中时代似乎读过,读却是走马观花,今天再看到此书,耐心读读,很有教益.牛虻身上很多哲理在,最起码坚强地生活,幽默地生活是我所追求的.以下是有关牛虻的文字.保存至此. "无论我活着, ...

  • 2015年深二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201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9.翻译(10分) (1)①杨时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醒来之后,就发现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评分标准:去,离开:觉,睡醒.各1分. 句意1分.) ②正逢有使节出使高丽,高丽国主询问龟山先生在哪里,使者回来后把这个情况(高丽国主询问 ...

  • 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 目 录 第一单元 科学之光 ....................................................................................................................... 2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 ...

  •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素材(精选)
  •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素材(精选) <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样的诗句,掩卷而思,是一幅极其凄美的画面.我们今天的一切情感,古人都已经感 受到了,也都替我们描绘出来了.而这一切的源头,是这本略显古奥的<诗经>. 2. <楚辞 ...

  • 中国短篇小说之刘心武[班主任]
  • 内容简介: 1977年春天的一天.光明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张俊石决定接收刚从公安局拘留所释放的小流氓宋宝琦.从公安局回到学校,已经是下午三点.在年级组办公室,他跟数学教师九达磊形成了关于宋玉琦的第一个波澜.尹老师对张老师在狠抓教学质量的时候弄个小流氓进来表示不理解,深怕"一粒耗子屎坏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