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权的宪法保障

  摘要:生命是人类最神圣的权利,保障生命权是人类发展的基石。由于生命权的重要性,所以在宪法中应当规定对生命权的保障。文章介绍了生命权宪法保障的含义,并且阐述了生命权宪法保障的必要性。同时对于完善我国生命权的宪法保障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生命权;宪法;保障   中图分类号:D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2-0282-01   一、生命权宪法保障的含义   宪法对于生命权的保障是法律中最高层次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说,保障生命权不受公权力的侵犯,是宪法存在的价值。在我国司法实践活动中,宪法并没有实行司法化,也就是说宪法不能当作审判的依据进行审判,这也使得宪法保障生命权规定很难落到实处。但是从世界范围上看,宪法司法化是大势所趋,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也能进行宪法司法化活动。   二、生命权宪法保障的必要性   (一)生命权得到保障的基础   由于宪法的特殊地位任何部门法都不能取代,所以宪法是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基础。宪法规定的是我国根本制度,所以它对公民生命权保障最彻底。同时生命权是人最根本的权利,宪法保障生命权不受国家机关的侵犯,也是我国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保障其他权利的基础。   (二)部门法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前提   在我国的宪法中,对于侵犯自然人生命权的现象有明确规定,在我国行政法中,对于公民自然生命权也有明文规定。但是在我国的根本法宪法中,对于生命权却没有给予明确规定。正是由于这种现象存在,使得部门法对于生命权保障受到一定制约。由于宪法没有对生命权明确规定,部门法在对生命权保护进行规范,可能会产生与宪法相冲突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司法的断层,不能够有效的保障公民的生命权。为了使部门法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宪法中写入生命权势在必行。   (三)适应全球化趋势的要求   在目前,很多国家都将生命权纳入宪法规定中。在西方国家宪法理念中,生命是每一个人共同享有的,是人类的普世价值,除了法律可以剥夺之外,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剥夺。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生命权纳入到了宪法的保护范围之内,我国必将顺应世界的潮流,将生命权纳入到宪法之中。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法律得到了修改,但是我国的宪法依旧没有顺应世界的潮流,这也使得对宪法的修改呼声越来越高,故而将生命权纳入宪法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四)当前保护生命权的迫切需要   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由于执法不公,滥用权力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尤其是在自然资源的开采行业,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在自然行业监管部门中,部门监管者和私企业主,对于工人生命权往往采取漠视态度,这就使得很多工人死于非命。从本质上分析,可以体现我国的道德法律文化中对生命权的漠视。因此,将生命权纳入我国宪法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民族的生命权意识,也可以及时唤醒政府工作人员对于生命权重视,保障所有公民切身利益,推进我国社会良好发展。   三、对完善我国生命权宪法保障的几点建议   (一)宪法制度方面   1.要将生命权纳入我国宪法的规定之中   可以在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篇章中具体说明。在进行具体修改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宪法修正案方式,将生命权纳入宪法规定中,这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为我国还没有建立宪法解释制度,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宪法进行说明,其他机关都无这种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修正案最适合的,也最容易被大众所理解。   2.健全违宪审查制度   为了更好使宪法得到落实,除了全国人大监督宪法落实情况之外,还应当建立宪法委员会保障宪法规定落实,更好地保障生命权。同时我们还应该建立具体的审查制度,防止审查也成为一纸空文。   (二)部门法方面   1.限制死刑   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上看,加大刑罚的力度明显不合理,甚至带来负面的影响。我国当前的文明空前发展,不应当剥夺犯罪分子自我革新的机会,应对其进行积极的改造。减少死刑也可以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推进对死刑的限制,我们还需要从全社会文化理念入手,在全社会中营造热爱生命的社会舆论,加强对死刑的监控。   2.统一赔偿标准   人与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在我国,出现了农村户籍人口赔偿与城镇户籍人口赔偿不公平现象,俗称同命不同价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在宪法中规定,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一律适用同等的赔偿制度,禁止采取两种不同的标准的规定。   [参考文献]   [1]钱宁峰.宪法与部门法关系命题的困境与求解[J].江苏社会科学,2011.01.   [2]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的新转向―非原旨主义方法探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摘要:生命是人类最神圣的权利,保障生命权是人类发展的基石。由于生命权的重要性,所以在宪法中应当规定对生命权的保障。文章介绍了生命权宪法保障的含义,并且阐述了生命权宪法保障的必要性。同时对于完善我国生命权的宪法保障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生命权;宪法;保障   中图分类号:D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2-0282-01   一、生命权宪法保障的含义   宪法对于生命权的保障是法律中最高层次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说,保障生命权不受公权力的侵犯,是宪法存在的价值。在我国司法实践活动中,宪法并没有实行司法化,也就是说宪法不能当作审判的依据进行审判,这也使得宪法保障生命权规定很难落到实处。但是从世界范围上看,宪法司法化是大势所趋,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也能进行宪法司法化活动。   二、生命权宪法保障的必要性   (一)生命权得到保障的基础   由于宪法的特殊地位任何部门法都不能取代,所以宪法是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基础。宪法规定的是我国根本制度,所以它对公民生命权保障最彻底。同时生命权是人最根本的权利,宪法保障生命权不受国家机关的侵犯,也是我国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保障其他权利的基础。   (二)部门法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前提   在我国的宪法中,对于侵犯自然人生命权的现象有明确规定,在我国行政法中,对于公民自然生命权也有明文规定。但是在我国的根本法宪法中,对于生命权却没有给予明确规定。正是由于这种现象存在,使得部门法对于生命权保障受到一定制约。由于宪法没有对生命权明确规定,部门法在对生命权保护进行规范,可能会产生与宪法相冲突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司法的断层,不能够有效的保障公民的生命权。为了使部门法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宪法中写入生命权势在必行。   (三)适应全球化趋势的要求   在目前,很多国家都将生命权纳入宪法规定中。在西方国家宪法理念中,生命是每一个人共同享有的,是人类的普世价值,除了法律可以剥夺之外,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剥夺。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生命权纳入到了宪法的保护范围之内,我国必将顺应世界的潮流,将生命权纳入到宪法之中。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法律得到了修改,但是我国的宪法依旧没有顺应世界的潮流,这也使得对宪法的修改呼声越来越高,故而将生命权纳入宪法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四)当前保护生命权的迫切需要   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由于执法不公,滥用权力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尤其是在自然资源的开采行业,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在自然行业监管部门中,部门监管者和私企业主,对于工人生命权往往采取漠视态度,这就使得很多工人死于非命。从本质上分析,可以体现我国的道德法律文化中对生命权的漠视。因此,将生命权纳入我国宪法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民族的生命权意识,也可以及时唤醒政府工作人员对于生命权重视,保障所有公民切身利益,推进我国社会良好发展。   三、对完善我国生命权宪法保障的几点建议   (一)宪法制度方面   1.要将生命权纳入我国宪法的规定之中   可以在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篇章中具体说明。在进行具体修改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宪法修正案方式,将生命权纳入宪法规定中,这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为我国还没有建立宪法解释制度,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宪法进行说明,其他机关都无这种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修正案最适合的,也最容易被大众所理解。   2.健全违宪审查制度   为了更好使宪法得到落实,除了全国人大监督宪法落实情况之外,还应当建立宪法委员会保障宪法规定落实,更好地保障生命权。同时我们还应该建立具体的审查制度,防止审查也成为一纸空文。   (二)部门法方面   1.限制死刑   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上看,加大刑罚的力度明显不合理,甚至带来负面的影响。我国当前的文明空前发展,不应当剥夺犯罪分子自我革新的机会,应对其进行积极的改造。减少死刑也可以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推进对死刑的限制,我们还需要从全社会文化理念入手,在全社会中营造热爱生命的社会舆论,加强对死刑的监控。   2.统一赔偿标准   人与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在我国,出现了农村户籍人口赔偿与城镇户籍人口赔偿不公平现象,俗称同命不同价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在宪法中规定,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一律适用同等的赔偿制度,禁止采取两种不同的标准的规定。   [参考文献]   [1]钱宁峰.宪法与部门法关系命题的困境与求解[J].江苏社会科学,2011.01.   [2]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的新转向―非原旨主义方法探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相关内容

  • 第五单元我们是中国公民
  • 第五单元 我们是中国公民 5.1我们都是公民 ●明确公民身份及其内涵,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 1.什么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 ...

  •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李步云邓成明内容提要人权与宪法相伴相随.密不可分.宪法作为人权保障书,既是对已有人权的确认,也是人权发展的保障.从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无论是资产阶级宪法还是社会主义宪法,都是以确认和保障基本人权为中心而展开的,近现代人权事业的发展都会在 宪法中得到体现和反映,而宪法的进 ...

  • 第七课神圣的宪法核心知识展示
  • 第七课神圣的宪法核心知识展示 (一)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知识点l: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神圣性的表现) (1)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3)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4)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与修改程序. 知识点2:如何理解宪法具有 ...

  • 对生命权入宪的法律浅析来源
  • 对生命权入宪的法律浅析来源:未知 | 作者:赵玉红 | 本文已影响 698 人 - 论文关键词:生命权:宪法:生命安全权:有限制的生命利益支配权 论文摘要:对生命权未予以明确保障是我国现行宪法的一大缺憾.生命权是最基本的宪法权利,没有生命权其他权利皆无从谈起,宪法对生命权保护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生 ...

  • 宪法基本理论的历年真题解析
  • 宪法基本理论的历年真题解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凯程精心为您准备相关复习参考题,真诚为您提供最大的帮助.宪法基本理论的历年真题解析 首先,我们可以把宪法基本理论这个知识点分为八个小要点来复习掌握:(1)宪法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2)宪法的产 ...

  • 宪法的概念
  •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特征:1宪法是公法(宪法的属性)2宪法是母法(宪法的地位:基本法)A 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的内容 B 宪法有严格的制定修改程序 C 宪法有最高的法效力3宪法是授权性的4宪法是稳定的5宪法是" ...

  • 论宪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保障作用
  • 社会管理的创新,离不开也不能离开法律的指导.监督以及支持和配合,当然也离不开并不能脱离宪法的指导和监督,社会管理的创新不能忽视宪法的保障作用. 社会管理创新,首先是中共中央在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 ...

  • [宪法学]2015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 0209<宪法学>2015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包括以下六种题型: 1.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单项选择题重在考察细节,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以在所给选项中选择一项最符 ...

  • 美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一体化及影响
  • 第44卷Vol.44 第5期No.5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2011年9月Sep.2011 美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一体化及影响 米 摘 镝 (河南警察学院法律系,河南郑州450002) 要:在美国,通过正当程序条款,借助一系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