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要求

一、教师应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以角色的转变已成为新课程下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首先,时代要求全民教育,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少数精英,而是着眼于全体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事实上,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其次,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7-9年级)是学生学习的入门课程,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二、要求在教学方法上的更新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认为“探究式教学”是现代科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三、要求教师会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可以说,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是人类教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教学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物质保证。 特别是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另外,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也是新课改对科学教师的必然要求。在科学教学中强调教师的动手能力。首先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科学教育中,物理、化学、生物等都是实验性学科,其主要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因此,实验操作与演示实验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实验操作能力主要包括:⑴对实验仪器的操作能力; ⑵对实验过程的操作能力;⑶对结果测量的操作能力。其次,现代科学教育强调过程性教学,即把学生学习知识结论的过程设计成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验抽象概念、原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让学生直接动手做、动手实践的内容。要胜任这类教学,教师不仅自己要会做,而且还能在学生动手做的时候手把手的指导,指出其操作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师还能自己设计、制作各种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把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变为各种学生可以直接感知、操作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体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四、要求科学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首先明确科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地理科学)。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最后,我认为对科学教师来说,也许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社会生产、生活知识是十分广泛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自我改进的迫切要求,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本地区的自然情况、生产情况、生活情况以及社会改革科学技术的应用情况。

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总之,在新形势下,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转变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应当作好充分的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应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才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作者:郑春丽)

一、教师应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以角色的转变已成为新课程下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首先,时代要求全民教育,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少数精英,而是着眼于全体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事实上,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其次,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7-9年级)是学生学习的入门课程,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二、要求在教学方法上的更新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认为“探究式教学”是现代科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三、要求教师会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可以说,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是人类教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教学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物质保证。 特别是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另外,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也是新课改对科学教师的必然要求。在科学教学中强调教师的动手能力。首先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科学教育中,物理、化学、生物等都是实验性学科,其主要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因此,实验操作与演示实验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实验操作能力主要包括:⑴对实验仪器的操作能力; ⑵对实验过程的操作能力;⑶对结果测量的操作能力。其次,现代科学教育强调过程性教学,即把学生学习知识结论的过程设计成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验抽象概念、原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让学生直接动手做、动手实践的内容。要胜任这类教学,教师不仅自己要会做,而且还能在学生动手做的时候手把手的指导,指出其操作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师还能自己设计、制作各种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把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变为各种学生可以直接感知、操作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体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四、要求科学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首先明确科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地理科学)。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最后,我认为对科学教师来说,也许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社会生产、生活知识是十分广泛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自我改进的迫切要求,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本地区的自然情况、生产情况、生活情况以及社会改革科学技术的应用情况。

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总之,在新形势下,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转变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应当作好充分的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应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才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作者:郑春丽)


相关内容

  • 小学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小学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新一轮课程改革历时两年多, 从新课标的培训到实施, 我们亲身经历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 回顾两年来的课改实践, 我们有许多成功的喜悦, 也有许多困难和困惑.现就农村小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谈点粗浅的认识和想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较 ...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体验调查问卷
  • 刘磊的硕士论文<"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4)压缩改写而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编制"'新课改'中教师体验调查问卷",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展示"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的状况,归纳"新课改" ...

  • 2016学校课改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2016年上半年课题小结 本课题的实施已经到了攻艰阶段了,课题的实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阶段性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有效地推动本课题的实施,让学校课改工作开展起来有方向,有着力点,现就各学校针对本课题实施的现状及课题组深入课堂调研的情况进行小结,对下一步学校实施本课题提一些建议,具体如 ...

  • 中学课改工作计划
  • 为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为重点,来推进我校课改的顺利进行。进行教改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为前提,以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我们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念转变,在学习、反思、讨论的基础上努力进行聚焦课堂。为使我校的教改得到健康、持续、高效的发展,特做计 ...

  • 课改自查报告
  • 古城初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自查报告 新课程进入我们的课堂已有两年了,在这两年内,我校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活动,并根据上级的要求现对我校的新课改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通过自查并且清楚地看到,我们学校的课程实验工作不但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而且在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氛围中,一步一个脚印地. ...

  • 中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 新课改走进我们的视线,步入课堂的实质性实践,已一年半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们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近一年半的改革实验,我们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新的舞台,新的天地,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这一年半的课改工 ...

  • 冷市镇中心学校2016年课改工作计划
  • 冷市镇中心学校2016年课改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安化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突出提高课堂效率.深度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两个重点,打好2016年课改攻坚战,积极稳妥.因校制宜加快推进课 ...

  • 2009年年度课改工作总结
  • 2009年秋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我校的校园。学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尽情展示,在课改的浪潮中不断实践,努力探索,并结合校情制定了详细的课改方案,调动精干力量,在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参加课改的班级8个、学生324人、教师11人。半年来,在教研室及县 ...

  • 课改材料总结
  • 敢立课改潮头唱新歌 --马兰小学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一.精心准备,为课改保驾护航(做好一切保障) 1.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强化课改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行政领导.课改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课堂教学改革组.集体备课组.大课间活动组.3+N活动组.课改督导组对课改工作进行 ...

  • 四川教师应如何应对高中新课改_石峰
  • 2010年第1期(总第271期 ) 课改研究高中课改 KEGAIYANJIU 四川教师应如何应对高中新课改 ●石峰 摘要:四川省将于2010年秋季正式施行高中新课改,面对高中新课改的挑战,四川高中教师必须领悟其提出的特殊背景:学习与新课改相关的纲领性文件,把握新课改的内涵.目标.内容和操作等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