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运行企业互利共赢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构建运行企业互利共赢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创新并改进管理机制是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现代企业强调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资源、以核心竞争力为发展资本、以软实力求生存、求发展,改变传统的单方向管理机制,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劳资双方互利共赢管理机制,非常有必要,也十分重要。在有效构建的基础上,还要高度重视新管理机制的深入运行,以通过持续运行来完善机制并发挥其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劳资关系;机制建设

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要素有机组合并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是企业管理行为内在本质与规律的揭示。创新并改进管理机制是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人作为企业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理应成为管理机制建设和企业管理改革的重心所在。近几年来,笔者所在的企业积极探索“以人为本”建立并运行互利共赢的管理机制,形成了很多好的思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本文拟以此为依据,结合对企业管理机制改革的一些学习和思考,就如何看待互利共赢管理机制、如何建立并有效运行这一机制,作一些梳理和分析,提炼出一些更具理性、更可操作的东西,仅供专家和同仁们参考。

1 “以人为本”构建劳资双方互利共赢管理机制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道

管理机制是企业运转的基本平台,包括了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营机制,其中最为根本的还是决定利益分配和付出回报的动力机制,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没有动力的管与被管都是流于形式的虚管假管。劳资关系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关系,也是工业社会里最重要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建立,无论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民资企业,劳动者与代表资方的管理者,都是既有你予我取、你多我少的矛盾关系,又有相互依存、相互合同的共赢关系。将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劳资关系的处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维持并不断增强员工动力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迫切需要企业管理者切实转变观念,变此消彼长的单方面管理为企赢工赢的双方面合作,“以人为本”构建劳资双方互利共赢的管理机制,这也是现代企业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软实力、持续实现新突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1.1 新形势下的企业劳资关系:利益共同点进一步增多,互赢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企业的实质是由员工、资本和工具组成的生产经营系统。以谁为主代表了不同时代企业不同的生存发展理念。最初以工具为主,员工服从工具拥有者;后来以资本为主,员工服从于资本提供者。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以员工为主,员工服从于维护并提高整个员工利益的管理者,“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普及。很多企业之所以能一举成名、长盛不衰,依靠的已不再是工具,不再是资本,而是员工以及员工身上和员工团队所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企业软

关于构建运行企业互利共赢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创新并改进管理机制是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现代企业强调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资源、以核心竞争力为发展资本、以软实力求生存、求发展,改变传统的单方向管理机制,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劳资双方互利共赢管理机制,非常有必要,也十分重要。在有效构建的基础上,还要高度重视新管理机制的深入运行,以通过持续运行来完善机制并发挥其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劳资关系;机制建设

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要素有机组合并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是企业管理行为内在本质与规律的揭示。创新并改进管理机制是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人作为企业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理应成为管理机制建设和企业管理改革的重心所在。近几年来,笔者所在的企业积极探索“以人为本”建立并运行互利共赢的管理机制,形成了很多好的思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本文拟以此为依据,结合对企业管理机制改革的一些学习和思考,就如何看待互利共赢管理机制、如何建立并有效运行这一机制,作一些梳理和分析,提炼出一些更具理性、更可操作的东西,仅供专家和同仁们参考。

1 “以人为本”构建劳资双方互利共赢管理机制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道

管理机制是企业运转的基本平台,包括了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营机制,其中最为根本的还是决定利益分配和付出回报的动力机制,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没有动力的管与被管都是流于形式的虚管假管。劳资关系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关系,也是工业社会里最重要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建立,无论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民资企业,劳动者与代表资方的管理者,都是既有你予我取、你多我少的矛盾关系,又有相互依存、相互合同的共赢关系。将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劳资关系的处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维持并不断增强员工动力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迫切需要企业管理者切实转变观念,变此消彼长的单方面管理为企赢工赢的双方面合作,“以人为本”构建劳资双方互利共赢的管理机制,这也是现代企业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软实力、持续实现新突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1.1 新形势下的企业劳资关系:利益共同点进一步增多,互赢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企业的实质是由员工、资本和工具组成的生产经营系统。以谁为主代表了不同时代企业不同的生存发展理念。最初以工具为主,员工服从工具拥有者;后来以资本为主,员工服从于资本提供者。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以员工为主,员工服从于维护并提高整个员工利益的管理者,“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普及。很多企业之所以能一举成名、长盛不衰,依靠的已不再是工具,不再是资本,而是员工以及员工身上和员工团队所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企业软


相关内容

  • 关于建议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
  •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充分发挥学 ...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 周萍 [摘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最困惑的问题之一,也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应认识到校企合作的价值与意义,重新定位校企合作的价值取向,这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客观要求.在与企业合作时,高职院校应建立互利共赢的体制机制,完 ...

  •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傅建球易伟义   徐运保 (湖南工程学院经管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 摘 要:能否建立和健全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是制约我国当前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和升级的重大课题.在厘清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内涵.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及构成要素, ...

  • 国有企业与地方的关系
  • 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开发一地,造福一方.国有企业在一个地区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不仅带来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产品,还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作出重要贡献. 国有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也离不开地方和群众的支持.关心和支持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就是关心和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是关心和支持群众生活水 ...

  • 引企入校创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运行机制_王云江
  • 2014年第4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综合改革 引企入校创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运行机制 王云江,邓振义,拜存有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本文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联 ...

  •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 2017-11-10 10:00 来源:经济日报 2017-11-10 10:00:15来源:经济日报作者:责任编辑:康慧珍 作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李 钢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 ...

  •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论析
  • 作者:吴志成袁婷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DOI:10.13569/j.cnki.far.2014.03.030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外开放是一项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富强的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 ...

  •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意义与前景
  • 作者:于洪君 国际问题研究 2014年01期 近年来,"新型大国关系"成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为何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与内涵是什么?在国际格局发生深刻改组.国际力量对比持续演进.国际关系各领域发生深层次变化的今天,应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 ...

  •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及管控对策
  • 70 2012年第38期(总第2454期) 入.人才属地化可以有效提高所在国对我国企业的认同度,降低管理和沟通成本,提高项目的履约率.但由于双方文化.习俗.思维模式.管理方式等差异,目前外籍人才尚难以真正融入我国企业,尤其是管理团队本土化程度较低,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环境国际化转型的要求迫切. 二.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