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

摘要:《美的历程》是由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著作,让你能整体感知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书,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一、龙飞凤舞;二、青铜饕餮;三、先秦理性精神;四、楚汉浪漫主义;五、晋魏风度;六、佛陀世荣;七、盛唐之音;八、韵外之致;

九、宋元山水意境;十、清明文艺思潮;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对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作详细具体的解释阐述而是总结概括性地对各时代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精神做出精练的归纳并从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为读者理清中国古代“美”的发展脉络。本文主要讨论了书中关于美学的几大问题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做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美 历史 文化 艺术 现代社会

《美的历程》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认为本书与其他美学著作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介绍 “美的历程”时的连贯性。虽然本书也像其他著作一样分了章节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从远古图腾时代的艺术萌芽到明清文艺思潮的兴起的各时代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书中说,青铜美 历史 文化 艺术 现代社会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 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 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 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近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 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

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 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反复阅读着这一章节,我沉思良久,感慨万千:创造美是需要真情实感的参与的。这样的创造就如同我们写文章,最感人的文章不是运用了多少华丽的辞藻,讲述了多少真理名言,而是这些话是否发自作者的内心。一篇平淡朴实的文章,只要字字句句发自肺腑,自然就有可读性。至于后世的狞厉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据我分析,是因为青铜时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师的话——包括国王和巫师自己,所以他们所创造的饕餮,饱含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后期那些造型,制作者里许多人也许本身就是无神论者,或怀疑论者,他们的作 品即使非常夸张、恐惧,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带来的美。因此,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 惧,却依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

一 、美的起源

作者在第一章“龙飞凤舞”中多次提出远古图腾时期的器物

等制作的装饰品包括用小砾石“并非为审美而制作”。这种观点是被普遍接受的。在旧石器时代劳动人民离“为审美而制作”器物还有数十万年的距离。那么我们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器物是否有意义呢我们是否只能够用“巫术说”、“宗教说”、“劳动说”、“游戏说”这些艺术起源的理论去分析它们呢? 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我也认为用“巫术说”和“宗教说”解释美的起源最具合理性,但人对美的意识和觉悟是可以从中独立出来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及“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带、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在山顶洞人的眼中红色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也许还不能被看作是审美意义,因为它完全服务于宗教礼仪。但是人们选择红色而并非其他颜色作为特殊意义的象征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我们知道“红色”之于人有其特定的、普适的官能刺激。这种刺激也许是动物性的,但它所所引起的情感就不能笼统地归纳为“动物性的生理反应”了。所以我认为山顶洞人选择红色作为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象征的过程应该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虽然这种审美与动物本能的反应之间的界限仍然比较模糊,但前者绝对不可以被后者所包含。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稍晚的原始歌舞之中。我们之所以可以用审美的角度去看

待远古时期的器物和巫术礼仪,就是因为我们和当时的劳动人民一样具有这种相似的审美意识。

二、 美的传递

从青铜三代开始一直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中国工艺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步伐。工艺作品从饕餮青铜到明清家具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但优秀的工艺作品往往归社会的上层所有。工匠与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李泽厚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发展对一时期的艺术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层所代表的艺术趣味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从工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淡化了阶级之间的审美差别。以饕餮青铜为例“青铜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奴隶”一些大型青铜器的制作更要由数百位奴隶共同完成。如果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威严、力量和意志的饕餮纹是由这些奴隶设计完成的,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奴隶能够理解统治阶级的审美精神呢?若要排除以上所说的假设,就等于认为青铜时代的工匠只是掌握了铸造青铜的技术。

然而技术是死的它不可能和技术所要表达的内容,饕餮纹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离开来。如果说社会上层掌握的仅是工艺品的“内容和寓意”,而工匠们掌握的仅是“技术”,那么工艺艺术便是一个内容和技术脱节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我认为,以实用为其重要特点的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是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交流也许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但它不自觉地、客观地融合了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

三、 美的表现

人们往往用“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来区别古代东西方艺术。这种区别在同时期的西方古典油画和中国古典山水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虽然李泽厚先生没有在《美的历程》中提及但“再现”和“表现”的差别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万多年的马德林文化,为我们留下了阿尔塔米拉壁画,位于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以壁画中的野牛为例,作者运用了赭红、黑、褐等颜色;不仅勾勒了牛的线条,还填充了它的质感。除了严格地按比例刻画出牛身、牛蹄、牛角、牛牦等细节,还用阴影表达了牛的厚重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旧石器时代西方艺术已经有力求真实、准确地再现自然的倾向了。 与其时代相近的中国远古壁画往往只有一种颜色,而且都是简练地刻画出动物或人物的线条,同时刻意地夸张动物某个特征部位,如牛的角往往比其他部位要大和明显,

使人很容易辨别出各种动物的种类,这种夸张和有重点的表现与今后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无疑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国远古壁画发展下去,就更能体现东方 “自然的表现”的特点——从圣牛身上的饕餮纹到狞厉的青铜面具,都已经离真实的自然事物很远了。 古代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区别还影响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写实以及其严格的透视理论一直是画家们必须遵循的法则,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奈为代表的印象派才开始掀起摒弃欧几里得透视法的架上绘画革命。这些法则成就了欧洲古典绘画的辉煌,同时也局限了欧洲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从作画对象范围的狭隘性便可看出。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纯粹的风景作为架上绘画内容的作品才刚刚出现,主要的画家是代表英国风景画派的透那。但在中国山水风景画于中唐8世纪就已出现,而在南宋12世纪达到鼎盛。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在画家们的灵活运用下,使中国古典山水风景画拥有更深厚的寓意。这种情况当然是无法离开以“自然的表现”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影响。这无疑使中国古典绘画能在被继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上三点是我在阅读《美的历程》时的一些想法。我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学知识做了比较多的假设,有时可能会比较武断地下一些结论。这些假设和结论还要等我在以后的知识吸取和修正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每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特性都会表现在该时代的艺术特征之上,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确真实地符合这个理论。我希望把该理论用在当今的艺术发展之中。但我看不到当今复杂纷程却缺乏灵气的中国艺术界能够反映这个时代历史的发展。 我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楚汉浪漫主义的气势与古拙,魏晋风度的人的主题,文的自觉.阮籍与淘潜篇,盛唐谙中.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杜诗颜字韩文篇等。在文化艺术琳琅满目的世界畅游,品味先哲们思想的乐土,让我们的“审美感情”丰富.厚实。中国古典文艺的巡礼教会我们站在理性的角度审视艺术的共同性或普遍性,文艺的客观发展规律,把社会时代风采与文艺紧密相连,用审评的独特视角观察文艺现象,这本书无论从内容,语言造字上极具功力,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美的历程》读后感

摘要:《美的历程》是由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著作,让你能整体感知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书,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一、龙飞凤舞;二、青铜饕餮;三、先秦理性精神;四、楚汉浪漫主义;五、晋魏风度;六、佛陀世荣;七、盛唐之音;八、韵外之致;

九、宋元山水意境;十、清明文艺思潮;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对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作详细具体的解释阐述而是总结概括性地对各时代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精神做出精练的归纳并从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为读者理清中国古代“美”的发展脉络。本文主要讨论了书中关于美学的几大问题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做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美 历史 文化 艺术 现代社会

《美的历程》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认为本书与其他美学著作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介绍 “美的历程”时的连贯性。虽然本书也像其他著作一样分了章节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从远古图腾时代的艺术萌芽到明清文艺思潮的兴起的各时代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书中说,青铜美 历史 文化 艺术 现代社会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 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 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 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近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 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

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 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反复阅读着这一章节,我沉思良久,感慨万千:创造美是需要真情实感的参与的。这样的创造就如同我们写文章,最感人的文章不是运用了多少华丽的辞藻,讲述了多少真理名言,而是这些话是否发自作者的内心。一篇平淡朴实的文章,只要字字句句发自肺腑,自然就有可读性。至于后世的狞厉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据我分析,是因为青铜时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师的话——包括国王和巫师自己,所以他们所创造的饕餮,饱含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后期那些造型,制作者里许多人也许本身就是无神论者,或怀疑论者,他们的作 品即使非常夸张、恐惧,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带来的美。因此,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 惧,却依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

一 、美的起源

作者在第一章“龙飞凤舞”中多次提出远古图腾时期的器物

等制作的装饰品包括用小砾石“并非为审美而制作”。这种观点是被普遍接受的。在旧石器时代劳动人民离“为审美而制作”器物还有数十万年的距离。那么我们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器物是否有意义呢我们是否只能够用“巫术说”、“宗教说”、“劳动说”、“游戏说”这些艺术起源的理论去分析它们呢? 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我也认为用“巫术说”和“宗教说”解释美的起源最具合理性,但人对美的意识和觉悟是可以从中独立出来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及“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带、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在山顶洞人的眼中红色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也许还不能被看作是审美意义,因为它完全服务于宗教礼仪。但是人们选择红色而并非其他颜色作为特殊意义的象征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我们知道“红色”之于人有其特定的、普适的官能刺激。这种刺激也许是动物性的,但它所所引起的情感就不能笼统地归纳为“动物性的生理反应”了。所以我认为山顶洞人选择红色作为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象征的过程应该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虽然这种审美与动物本能的反应之间的界限仍然比较模糊,但前者绝对不可以被后者所包含。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稍晚的原始歌舞之中。我们之所以可以用审美的角度去看

待远古时期的器物和巫术礼仪,就是因为我们和当时的劳动人民一样具有这种相似的审美意识。

二、 美的传递

从青铜三代开始一直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中国工艺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步伐。工艺作品从饕餮青铜到明清家具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但优秀的工艺作品往往归社会的上层所有。工匠与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李泽厚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发展对一时期的艺术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层所代表的艺术趣味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从工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淡化了阶级之间的审美差别。以饕餮青铜为例“青铜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奴隶”一些大型青铜器的制作更要由数百位奴隶共同完成。如果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威严、力量和意志的饕餮纹是由这些奴隶设计完成的,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奴隶能够理解统治阶级的审美精神呢?若要排除以上所说的假设,就等于认为青铜时代的工匠只是掌握了铸造青铜的技术。

然而技术是死的它不可能和技术所要表达的内容,饕餮纹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离开来。如果说社会上层掌握的仅是工艺品的“内容和寓意”,而工匠们掌握的仅是“技术”,那么工艺艺术便是一个内容和技术脱节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我认为,以实用为其重要特点的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是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交流也许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但它不自觉地、客观地融合了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

三、 美的表现

人们往往用“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来区别古代东西方艺术。这种区别在同时期的西方古典油画和中国古典山水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虽然李泽厚先生没有在《美的历程》中提及但“再现”和“表现”的差别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万多年的马德林文化,为我们留下了阿尔塔米拉壁画,位于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以壁画中的野牛为例,作者运用了赭红、黑、褐等颜色;不仅勾勒了牛的线条,还填充了它的质感。除了严格地按比例刻画出牛身、牛蹄、牛角、牛牦等细节,还用阴影表达了牛的厚重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旧石器时代西方艺术已经有力求真实、准确地再现自然的倾向了。 与其时代相近的中国远古壁画往往只有一种颜色,而且都是简练地刻画出动物或人物的线条,同时刻意地夸张动物某个特征部位,如牛的角往往比其他部位要大和明显,

使人很容易辨别出各种动物的种类,这种夸张和有重点的表现与今后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无疑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国远古壁画发展下去,就更能体现东方 “自然的表现”的特点——从圣牛身上的饕餮纹到狞厉的青铜面具,都已经离真实的自然事物很远了。 古代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区别还影响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写实以及其严格的透视理论一直是画家们必须遵循的法则,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奈为代表的印象派才开始掀起摒弃欧几里得透视法的架上绘画革命。这些法则成就了欧洲古典绘画的辉煌,同时也局限了欧洲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从作画对象范围的狭隘性便可看出。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纯粹的风景作为架上绘画内容的作品才刚刚出现,主要的画家是代表英国风景画派的透那。但在中国山水风景画于中唐8世纪就已出现,而在南宋12世纪达到鼎盛。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在画家们的灵活运用下,使中国古典山水风景画拥有更深厚的寓意。这种情况当然是无法离开以“自然的表现”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影响。这无疑使中国古典绘画能在被继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上三点是我在阅读《美的历程》时的一些想法。我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学知识做了比较多的假设,有时可能会比较武断地下一些结论。这些假设和结论还要等我在以后的知识吸取和修正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每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特性都会表现在该时代的艺术特征之上,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确真实地符合这个理论。我希望把该理论用在当今的艺术发展之中。但我看不到当今复杂纷程却缺乏灵气的中国艺术界能够反映这个时代历史的发展。 我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楚汉浪漫主义的气势与古拙,魏晋风度的人的主题,文的自觉.阮籍与淘潜篇,盛唐谙中.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杜诗颜字韩文篇等。在文化艺术琳琅满目的世界畅游,品味先哲们思想的乐土,让我们的“审美感情”丰富.厚实。中国古典文艺的巡礼教会我们站在理性的角度审视艺术的共同性或普遍性,文艺的客观发展规律,把社会时代风采与文艺紧密相连,用审评的独特视角观察文艺现象,这本书无论从内容,语言造字上极具功力,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相关内容

  • 美的历程读后感
  • 借用书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本书,本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记得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有一期介绍的就是此书,当时请到的嘉宾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李泽厚先生的弟子,看样子也已是年过半百了, ...

  •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观后感一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美在你身边",节目通过四个"美"--"探索美"."传递美"."创造美"和"和谐美",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引导 ...

  • 最美少年时_读了草房子有感
  • 最美少年时_读后<草房子>有感_600字 最美少年时 日记http://wwW.0S.net.cn --<草房子>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美的,如曹文轩在笔下描述的,那些支离破碎的回忆中美的东西有太多:喜悦是美,忧伤是美,欢聚是美,离别也是美. 那里的每一颗沙粒,每一个场景,每一个 ...

  • [学会感动]读后感
  • <学会感动>读后感 枞阳县城关小学503班 姚瑞 当我拿起<新寄小读者--学会感动>这本书时,真是高兴异常.曹文轩!你们知道吗?我可是他的忠实粉丝!我读过他的很多作品,如<狗牙雨>.<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草房子>等 ...

  • 借我一生 读后感
  •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被余秋雨自定义为"记忆文学". 本书所写的就是他一生的经历,人生的波折.中国社会从民国发展到今天的历史变迁.他自己解释说这既不是长篇小说,不是回忆录,也不是自传,而是用了更接近小说的文笔,叙说自己记忆 ...

  • 学校观[开学第一课]活动总结
  • 学校观<开学第一课>活动总结 第一课>活动总结 新的学期开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说:"开学第一课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在这一重要节点进行教育十分重要."因此,我校根据教育局要求,要求全校有条件的师生于9月2日晚8时锁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观看< ...

  • 李泽厚学术研究方法管窥
  • 李泽厚学术研究方法管窥(上) 易中天在<盘点李泽厚>的文章里说过:"想当年,李泽厚的人气多旺啊!80年代的大学生.研究生,有几个不知道李泽厚?就连他那本其实没多少人读得懂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也是许多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有人甚至宣称,以77.78级本科生和7 ...

  • 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读后感
  • 简爱读后感 曾经有一份挚爱,漂洋过海来到我面前,那便是<简爱>.它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她所象征的女性理想和追求已超越了时空,成了人们心中的永恒. < ...

  • 升旗仪式观后感.(1).txt
  • 升旗仪式观后感 在离开了高中,上到大学后,观看升旗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而这个有幸参加党员培训,能够有一次正式地,在大学校园里观看升旗仪式的机会. 升旗,总给人们带来希望,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寻常.在这美好的早晨,共和国每一平方公里的热土都浸透着庄严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