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传统节日主题每周详细教案

第一周

活动一:‚过年的传说‛

‚年‛传说的视频:

http://www.youjiao.com/e/20090803/4b8bcd5eb771a.shtml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过年的传说》让幼儿知道过年的由来。

2.在愉快的环境与气氛的下制作鞭炮、灯笼、春联,体味即将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手工纸、双面胶、剪刀、

2.课件《过年的传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及观看课件

1.教师放一段鞭炮的声音让幼儿听。

2.问幼儿:‚鞭炮声让你想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3.教师:那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过年吗?(幼儿各自猜测)

4.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过年的传说,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5.观看课件《过年的传说》

(1)第一幅:教师指着怪兽问幼儿:这个怪兽的名字叫什么呢?(幼儿回答)

教师:我门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叫‚年‚的怪兽干了什么坏事呀!(教师放第二幅)

(2).第三幅:教师:‚年‛的怪兽这么凶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这个怪兽呢?(幼儿回答)

教师:哦!小朋友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那我们来看看白发老人是怎么对付这个怪兽的!(教师放第四幅)

(3).第四幅:教师:‚小朋友,动画片里的怪兽最怕哪三样东西啊?(幼儿回答)

(4)第六幅:教师:‚看了动画片后,你们知道白发老人用哪三样东西来赶走年兽的吗?(幼儿回答)

教师:‚新年快要到了,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做一做这三样东西好吗?

二.操作

1.教师放音乐,幼儿分组操作

2.教师:

教师:你们想做灯笼的到灯笼区,想做鞭炮的到鞭炮区,想画春联的到春联区。

活动二:拜年了

活动名称:拜年了活动目标:1、会讲一些恭贺语,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2、学习如何与人交往、招呼客人,如何做客。

活动准备:1、布臵春节的喜庆场面,张贴春节拜年的照片等。

2、学会歌曲《新年好》。

3、《新春乐》和《喜洋洋》等喜庆录音带。

4、《语言》上P.28。

活动过程一、唱唱跳跳贺新春--幼儿在《新春乐》和《喜洋洋》等音乐的伴奏中,自编动作庆祝新春。

--幼儿说说当时的心情如何。

二、讨论交流--幼儿观察室内环境讨论: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教师要引导幼儿用词汇表达热闹开心的场面和自己愉快的心情。 --观看春节拜年的照片,教师鼓励幼儿边看边用完整的语句流畅地讲述有趣的拜年活动。

三、阅读画册《拜年了》

--教师向幼儿拜年,说一句恭贺的话。

--幼儿向教师说一句吉祥、恭贺的话。

--幼儿之间互相拜年,说恭贺的话。

四、情感体验--幼儿演唱歌曲《新年好》,教师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

五、活动结束六、课后回顾

活动三剪窗花

。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剪剪玩玩,鼓励幼儿在不断寻找乐趣中动脑、动手,通过折剪的方法剪出窗花,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带来的喜庆,并提高剪、折的技能。从中获得成功和美的愉悦体验。

【活动目标】

1.在感受窗花美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交流等形式学习折、剪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形状的窗花。

2.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视频:(1)窗花的由来;(2)各种各样的民间窗花。

2.彩色纸若干,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窗花的由来,欣赏窗花作品,引发幼儿剪窗花的兴趣

1.观看有关窗花由来的视频

师:2012年,新的一年要来到了,全国各地都在迎接新年,很多小朋友都准备了新衣、新鞋。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到来了新年礼物,你们想不想看啊?(幼儿观看视频1、视频2)

师:看了这些美丽的窗花,你们发现了什么?(师幼一起观察探索窗花的特征,感受窗花的色彩美、对称美、镂空美)

小结:贴窗花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传递喜庆的信息,所以人们特别喜欢在过春节或者喜庆的节日里贴窗花,窗花的内容很丰富,有可爱的动物,美丽的花朵,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有些窗花它的左边和右边的图案大小、样子都是对称的。

二、观察分析窗花,幼儿探索尝试剪窗花

1.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这些窗花是怎么做出来的?你想剪什么?

2.提出要求:

(1)把碎纸扔到筐里,保持干净。

(2)记住自己是怎么折、怎么剪的。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彩纸进行剪窗花活动

3.幼儿第一次探索剪窗花

(1)提问:你知道窗花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幼儿自由讨论制作方法。

师:现在小朋友讨论一下,这些窗花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幼:它们是用左右、上下对折、连续对折、描画、镂空等方法折剪出来的。

小结剪窗花的技能:这些窗花各式各样,很漂亮,它们是用折剪的方法做出来的,剪的时候要注意:

(1)剪最长的边和打不开的短边能使窗花的中间变得漂亮。

(2)剪能打开的短边会使窗花的边缘变得漂亮。

(3)剪中心点的角能使窗花的中心部分变得漂亮。

(4)剪另外两个角会使窗花变成其他形状。

(5)能打开的短边剪成弧形会使窗花变成圆形。

(6)可以剪各种图形,不能剪断或从一条边一直剪到另一条边。

4.幼儿展示作品,并示范讲述制作方法。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把窗花做出来的?

(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讲述制作窗花的方法)

幼儿:制作窗花时,先选择好一种方法折纸,再在纸上描画出图案,对局部细小的图案进行镂空,最后剪出图案,展开后,就成了一张漂亮的窗花。

5.教师示范和小结。

示范折纸:学习平等对分的折纸技能,鼓励多种折法。

示范剪法:学习挖空的剪纸技能,鼓励多种剪法。

小结剪窗花的基本方法::选纸→折叠→选择图案→沿轮廓剪→打开

6.幼儿第二次探索剪窗花

(1)谈话:窗花的作用。

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这些窗花?(过年的门头、窗户上、婚礼上、衣服上。)

为什么需要用到这些窗花?(表达喜庆、热闹)

师:小朋友们除了刚才剪的窗花,你还想剪什么?

你们想不想剪出更美的窗花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啊?下面就让我们的小手小脑动起来,看一看、比一比谁做的窗花最漂亮。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a.重点指导幼儿剪的部位和方法。

b.提示幼儿注意颜色搭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创作。

c.要求;粘贴时,把窗花翻过来放在报纸上。

抹胶水时,在窗花四周和中间抹一点。

抹完胶水,用抹布把手擦干净,再把窗花反过来粘贴在纸上。

三、评价作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剪窗花的心情,结束活动

1、请幼儿在同伴中选出有创造型、层次分明的窗花,互相评价。 师:小朋友们,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剪的窗花就是最漂亮的啊?说说谁的窗花更美?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剪出了美丽的窗花,此时此刻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延伸】

让我们一起将这些美丽的窗花布臵到我们的教室里,还有作品城堡里,把这份喜庆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备选1:年画和春联

活动目标:

1、知道年画和春联是迎新年时用地吉祥物,它们预示着人们对新年地美好祝愿。

2、在了解年画和春联的特点上,能创编春联,能用喜庆的色彩绘画年画。

3、在欣赏的过程中,萌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活动准备:

课件,看过新年贴春联和年画的热闹景象。

收集年画和春联。

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观察人们迎新年的场面,体会过年的喜悦之情师:他们在干什么?看了你有什么感觉?

二、了解春联和年画的特点师:‚你知道春联上写的什么?人们一般喜欢在春联上写些什么?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老师这里也有几幅春联,你能看懂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小结:人们用好听的词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春联的学问可大了,你们能看出春联有什么特点吗?(介绍春联的对仗和春联的结构)师:谁也能说一幅春联的。

三、欣赏年画师:过年时,除了春联可以表示喜庆,还可以用年画来表示喜庆气氛。

师:看一看,这些年画画了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年画和春联都是中国人在迎新年时用的吉祥物。年画是用画面来表达美好祝愿,而春联是用文字的形式表达的。

四、幼儿创作年画总结:1、将幼儿创作的年画和春联展览出来。

2、带领幼儿读一读春联。

备选2:《年夜饭》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吃年夜饭的意义,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年夜饭。

2、能自己选择活动主题,制订实现自己的计划。

二、活动准备:

绘画材料、剪刀、各种蔬菜图片、食物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新年吗?过新年都有哪些高兴的事情?还记得年夜饭都吃了哪些好食物吗?

(二)基本部分:

内容展开:1、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吃年夜饭的经历。

(1)让幼儿说说年夜饭指的是哪一天晚上吃的饭,猜猜过年吃年夜饭有什么重要意义,让幼儿知道年夜饭寓意着团圆和吉祥。

(2)与幼儿共同回忆吃年夜饭的经历,了解当地年夜饭中几种具有代表性食物的含义。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豆腐象征着人人都有福;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饺子样子像元宝象征着来年发财等;

2、教师和幼儿讨论今年年夜饭怎样吃才能既健康又美味。

(1)鼓励幼儿参与讨论,说出自己既喜欢吃健康的菜肴,教师用图片展示。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喜欢吃什么,年夜饭他们吃什么最健康。

3、动手制作‚美味年夜饭‛

(1)教师鼓励幼儿制订制作年夜饭的计划书,按照计划进行人员分工。

(2)鼓励幼儿分组设计年夜饭的菜肴,并运用材料进行制作。

4、作品展示: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年夜饭展示给小朋友们,并说一说自己制作的年夜饭是谁最爱吃的。

(三)结束部分:

幼儿相互请好朋友到自己的餐桌用餐。结束后在娃娃家提供相应的图片和操作材料,让幼儿继续进行制作健康美味的年夜饭。

第二周

活动一:元宵节的来历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

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活动二:好吃的汤圆

活动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增进幼儿与家庭和教师的情感。

2.愿意品尝各种各样的汤圆。

活动准备:邀请家长。自带各种汤圆。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猜迷语的方式引导幼儿和家长进入活动。

2. 师:这些汤圆长得什么样子?注意看看汤圆里面有什么? 幼儿:这里面有黑色的东西。

幼儿:我看见汤圆里面有花生米。

幼儿:里面还有红色的豆子。

3. 大家通过观察了解汤圆可以用芝麻、红豆、花生等东西做。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你想用什么做汤圆?

幼儿:我爱吃青菜,我想用白菜做汤圆。

幼儿:我爱吃肯德鸡,我用肯德鸡做汤圆。

4.师:今天,小朋友带来好多汤圆,请谁来帮助我们煮汤圆? 孩子们说出今天来参加亲子活动的家人称呼,例:爸爸、妈妈、姥姥、爷爷、姑姑、小姨有些小朋友还知道他们是谁家的亲人。进一步丰富幼儿对家庭人员称呼的经验。

5师:孩子们今天你家人谁没有来?他们没有吃到汤圆该怎么办? 幼儿:我爸爸上班,我把花生汤圆送给爸爸吃,他最爱吃花生。 幼儿:公公、婆婆在湖南,我要坐火车送给他们吃。

活动三:卖汤圆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感受歌曲诙谐有趣的气氛。

2.尝试用多种身体动作表现卖汤圆的情景和自己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2.歌曲《卖汤圆》的碟片。

活动过程:

1.交流对汤圆的认识,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你知道汤圆是什么吗?你认为该怎么样卖汤圆呢?

2.观看碟片,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愉快和有趣的气氛。

(1)欣赏碟片,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2)交流欣赏感受。

★指导语: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3.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卖汤圆》。

★指导语:①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②你觉得哪一句不太懂或比较难记?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你很快地记住歌词?

(2)幼儿尝试将歌词填入到旋律中,说唱歌词。

(3)运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4.尝试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卖汤圆的情景和自己的愉快情绪。

(1)随着音乐自由创编身体动作。

(2)自由结伴,表演卖汤圆的情景。

第三周

活动一:《舞狮子》

涉及范围:艺术舞蹈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课件,了解舞狮的基本特点;

2、能配合乐曲自由创编狮子舞。

3、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舞狮欢快的气氛,培养幼儿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关于舞狮子的影碟,录音带《舞狮子》,简笔画舞蹈图谱。

2、幼儿人数一半的狮子头饰、绣球。

活动过程:

一、律动《狮王进行曲》进场。

1、我们一起来学狮王威风凛凛的样子。

2、师:‚狮子作为百兽之王,本领可大了。小狮子们还有些什么

本领?

二、欣赏影碟《舞狮子》

1、师:‚原来狮子还有会跳狮子舞的,玩绣球来庆祝节日的本领呢!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就会用舞狮子来庆祝节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快乐。

2、播放影碟,我们仔细看看狮子是怎样表演的?

(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狮子的动作和神态)

三、自由创编《舞狮子》

1、熟悉游戏音乐。

(1)引导幼儿了解乐曲A、B段结构,A段用狮子图表示,B段用狮子加绣球图片表示。

(2)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观察教师《舞狮子》表演。

2、启发幼儿创演A段狮子舞。

(1)播放A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演,鼓励他们自由发挥。

(2)师:‚狮子是怎么随音乐跳舞的?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表演吧!(引导幼儿随音乐摇头、摆尾、抖动、跳跃、充分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氛围。)

3、创演B段狮子舞

(1)教师讲述:小狮子们正在玩耍,突然飞来一只漂亮的绣球,小狮子们可喜欢了,都抢着玩耍。

(2)教师舞绣球,引导幼儿跟绣球一起作动作。

(3)启发幼儿碎步小跑,抢夺绣球,躲闪,跳起扑球等动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丰富动作。

4、将《舞狮子》舞蹈动作图谱展出,让幼儿自选图谱上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创编舞狮子,提醒幼儿在A、B两段做不同动作。

5、指名个别组幼儿表演,引导幼儿注意两两合作表演。

6、集体表演。

作品分析:

舞狮子是中国民间用于欢庆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而教材本身将民间习俗与我们石林地方撒尼民族气息、童趣及生活实际相结合创编而得,充满了浓厚的民间传统艺术氛围。此教材是C调2/4曲子,包括前奏和A、B两段音乐。A段音乐适合启发幼儿扮演狮子,创编狮子的各种形态和动作,如摇头、摆尾、抖动,跳跃等。而B段音乐,舒缓中流露着激烈的气氛,富含石林彝族特色的音乐适合引导幼儿创演狮子戏球的游戏,其中可丰富幼儿碎步跑、抢绣球、躲闪等动作。此教材既可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又能丰富幼儿神态表情和动作,还融入了浓厚的民间艺术色彩,幼儿特别感兴趣。 附教材:舞狮子

( 1 2 2 2 2│1 6 5 │3 3 2 1 2 │1 —│)

A 1 2 2 2 2│1 2 1│1 2 2 2 2│1 2 1│

B 1 2 2 2 2│1 2 1│ 6 6 1 5 3│ 2 2 3│

5 5 2 6 │5 —│ 6 1 5│ 5 2 5 6│

5 2 6 5 6 1 │ 5 3 2 1 2│1 —│ 1 0 ‖

活动二:《猜灯谜》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猜灯谜的兴趣;2、学习自己创编谜语,与同伴一起分享;活动准备:

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谜语,教师对自己的灯谜做系统的整理。教师为幼儿准备小礼物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元宵节猜灯谜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二、教师出示带灯谜的花灯,念灯谜让幼儿猜,并请猜出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正确理解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让幼儿掌握猜灯谜的方法。

三、我来出,你来猜教师请幼儿把在家准备的灯谜猜给小朋友听,并让孩子自己决定把已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谁。孩子们也可以现场编灯谜,让大家猜。(此环节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组织活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四、给同伴,朋友猜灯谜教师带幼儿到相邻班级,让孩子给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花灯,并猜下自己准备的灯谜。

活动反思:

猜灯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谜语的魅力,锻炼了幼儿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周密的观察、思考、记忆能力,锻炼了幼儿的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活动三:赏花灯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能表达出自己对过节的快乐感受。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掌握仰面人物的画法,运用遮挡关系合理安排画面布局。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

2、幼儿用油画棒、黑色水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快快乐乐的新年过完了,小朋友们玩的高兴吗?

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赏花灯啊?你们喜欢看花灯吗?

小朋友向学一学,你是怎样看花灯的?

(启发幼儿,了解抬头仰面看花灯。)

二、出示仰面人物的范画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抬头向上看的小朋友,了解仰面人物的五官位臵。

教师:这是一个抬头向上看的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他的头发、眼睛、嘴巴的位臵和正面人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头发在下,嘴巴在上,和正面的人物相反。

三、请几名幼儿到前面做模特

请其他幼儿观察这几位小朋友,看看他们背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重点引导幼儿从发型、衣着、高矮、动作等方面进一步观察仰面人物。

四、教师适当调整幼儿的前后位臵关系

启发幼儿思考:看花灯的人很多,街道上很拥挤,这可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用遮挡关系表现人多。

五、幼儿动手绘画,教师逐步指导。

1、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画一幅《赏花灯》的情景画,把你看花灯的热闹场景画出来,花灯可以是任意形状的。

2、绘画提示

(1)注意区分人物的不同表情,可以是男孩也可以是女孩。

(2)运用遮挡关系表人出人多,合理安排画面布局。

(3)注意色彩的协调搭配以及仰面人和背景之间的远近、主次关系。

六、结束

表扬幼儿在作画过程中的良好习惯,对个别完成较好的作品进行适当点评。

第四周:

活动一:清明节的来历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

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二、(1)教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共育活动:

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清明》。

2、请家长再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

3、家长带领幼儿踏青,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

活动二扫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①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②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活动三:菊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菊花的多种颜色和姿态,知道菊花是多种多样的。

2、使幼儿知道菊花是秋天里美化环境的花,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护花卉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看这朵花

2、ppt课件:秋天的菊花

3、幼儿用水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动画片:看这朵花,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高兴吗?

2、你们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花?

(幼儿互说,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

二、展开

1、课件演示:菊花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仔细看看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从花、茎、叶观察菊花特征

花开在茎的顶端,

花的形状、颜色,

叶子边缘有锯齿等。

3、课件演示:菊花盆景

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的季节

菊花是什么时候开花的?

秋天你可以在那里看到菊花?

你看到过什么样的菊花?

你还知道那些花也是在秋天开的?

4、菊花与人们的关系

人们为什么要种这么多的菊花?

小结:美化环境,菊花还可做清凉饮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头痛,你喜欢菊花茶吗?为什么?

三、结束

绘画:菊花真美。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最美丽的菊花

第五周

活动一:植树有办法 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植树的方法与步骤。

2、尝试与父母或同伴一起进行植树活动,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植树的图片。

2、小树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谁能说一说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为什么会有这个节日?植树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小结:3月12日是植树节。因为树木可以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我们的国家为了号召人们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保护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小朋友们可以在这天植树哦。

二、教师通过设臵情境引出活动主题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小树苗图片,扮演小树苗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树苗,今天来到你们这儿,你们欢迎吗?你们会照顾我吗?(幼儿自由回答。)

2、引导幼儿了解照顾小树苗的最好办法。

教师:你们知道小树苗最喜欢生活在哪里吗?你知道应该怎样植树吗?

教师小结:照顾小树苗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它种植在土壤中,并慢慢照顾长大。

三、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了解植树的主要过程与环节。

1、教师:你们知道植树的过程是什么吗?

2、幼儿根据观看的图片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很好。首先要在土地上挖好大小适宜的树坑;然后小心地放下树苗,一个人扶正树苗,另一个人铲一些土将树苗的根部埋起来,注意不要将树苗埋得太深或太浅;填完后可以轻轻地用脚踩一踩,把土踩得踏实一些;最后给小树苗浇水,浇水的时候还要一个人轻轻地扶着小树苗,另一个人慢慢地给小树苗浇水,不能一下子将全部水倒进树坑,那样容易将小树苗冲倒。

四、引导幼儿回家尝试植树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植树要准备哪些用具。

教师:我们植树时需要准备哪些用具?注意什么呢?

教师小结:植树时要带好小桶、铲子、小树苗。而且要选好一个空地,在土地上挖好大小适宜的树坑;然后小心地放下树苗,一个人扶正树苗,另一个人铲一些土将树苗的根部埋起来,注意不要将树苗埋得太深或太浅;填完后可以轻轻地用脚踩一踩,把土踩得踏实一些;最后给小树苗浇水,浇水的时候还要一个人轻轻地扶着小树苗,另一个人慢慢地给小树苗浇水,不能一下子将全部水倒进树坑,那样容易将小树苗冲倒。小朋友回到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树,并把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感受记录下来,和长辈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活动二:认识柳树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到来的时候柳树会发芽,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柳树的主要外形特征,并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 Ppt课件:认识柳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每天走在马路上,街道上,都见过什么样的大树呀?

2.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大树。

二、观察柳树

1、课件演示

(1)仔细看看这是什么树?说说柳树的树干看上去是怎样的?

(2)请幼儿观察柳树的颜色,

提问:柳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

树枝上面又是什么颜色的?

(3)请幼儿仔细观察柳树枝上有什么?

(柳树发芽了,有嫩绿的小芽孢)

请幼儿想一想小芽会变成什么?

(柳树叶)。

2、讨论:柳树什么时候发芽?

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请幼儿想象长长的柳树枝在风中飘动象什么?

学学柳树枝飘动的样子。

三、了解各种柳树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柳树也有好多种呢,你们想看看还有什么样的柳树吗?

2、课件演示

引导幼儿通过照片认识不同品种的几种柳树

杨柳

垂柳

麻柳

竹柳树

四、结束

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变绿的。

柳树变绿长出绿芽就是告诉我们春天来到啦。

活动三:踏青放风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2、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活动准备:幻灯机、幻灯片等。

活动过程: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3、教师启发提问:

①小朋友放过风筝没有?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②除了自己的风筝外,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老鹰、燕子、蜻蜒、金鱼、五星等)

3、出示各类风筝让幼儿欣赏。如鸟形风筝:仙鹤;虫形风筝:蝴蝶;水族风筝:金鱼;人物风筝:孙悟空;器物风筝:宫灯;变形几何图形风筝:五角星等。

①教师边出示各类风筝边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色彩、结构,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②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绘画),并自制一个风筝。

第六周

活动一:屈原的故事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活动二:家乡的龙舟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

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图片;鼓,纸棍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

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

1、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提问: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

三、了解龙舟的特点。

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

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老师小结: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3、除了我们瑞金有龙舟,我们江西的很多地方也有龙舟,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龙舟在哪里吗?引导幼儿了解上饶的龙舟是江西最大的龙舟。

四、了解龙舟竞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体性活动。

1、龙舟需要几个人呢?为什么一个人不行呢?龙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龙舟划得又快,相互之间又不会碰撞呢?

2、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小结:龙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个人没办法划龙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桡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

五、通过游戏感受划龙舟时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大人们划龙舟吧!现在我们来分组玩这个

游戏,我做鼓手为大家助威,你们做挠手,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从前向后划浆。大家动作要到致哦!不然龙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动了。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尝试划龙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3、,刚才我们在划龙舟的游戏时,你感觉怎样才能大家的桨都是一个方向不会碰撞呢?老师小结:在玩这个游戏时,我们一定要听同一个鼓声,从一个方向开始划桨,大家的速度、动作都要一致,这样才能合作完成划龙舟。所以你们看到的划龙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齐心的,才这么出色。

六、延伸活动。

1、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划龙舟游戏。

活动三:好吃的粽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粽叶、糯米、棉线。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指导语: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指导语: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第七周:

活动一:鹊桥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故事的情趣,引发对生活的美好想象。

2、通过故事,更深地领会桥的内涵。

活动重难点:

感受民间故事的情趣,引发对生活的美好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2册第20~28页。

2、挂图《鹊桥的故事》。

3、故事CD。

活动过程:

一、神奇的鹊桥。

1、听故事,引导幼儿整体感受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古老的故事,我是听我妈妈说的,我妈妈是听她的妈妈说的,很久很久的一个神话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以前听说过吗?是从哪里听来的?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喜欢?

2、结合挂图再听一遍故事,引导幼儿注意细节

‚我把这个故事都画下来了,请小朋友看着图片,再听磁带讲一遍。 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王母娘娘要把他们隔开?是怎样隔开的?他们为什么要哭呢?后来呢?那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传说中,神仙和凡人是不能在一起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分开后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而鹊桥搭好后,他们终于能见面了,哪怕一年只有一次相见,他们也觉得很幸福很快乐,因为他们彼此相亲相爱。

二、鹊桥和别的桥有什么不一样。

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鹊桥的性质:小朋友,鹊桥和我们看到的那些斜拉桥、独市桥、天桥有什么不一样?它在哪里呢?我们能看到它吗?有一个办法能看到,用心去看,在心里能看到。请你闭上眼睛,你看到了吗?

2、引发幼儿对鹊桥产生喜爱之情:鹊桥搭在什么地方?

3、给牛郎织女带来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鹊桥是一座连接心灵的爱的桥、美的桥、幸福的桥。

三、在音乐声中一起搭鹊桥。

1、播放优美、深情的音乐,请幼儿感受。

2、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幼儿用身体搭桥。教师:我们也来做小喜鹊,为女郎和织女搭一座又长又漂亮的桥吧。

活动二:灰喜鹊搬家

活动目标:

1、了解灰喜鹊的生活习性及动物生活和环境间的关系。

2、使幼儿懂得珍惜自然资源,建立环保意识。

3、激发幼儿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灰喜鹊图片一张,喜鹊叫声录音

影像资料两段:灰喜鹊在和谐、美丽的环境中生活 环境恶化,灰喜鹊无家可归,伤心搬家 活动过程:

一、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了解灰喜鹊的生活习性。

1、播放灰喜鹊鸣叫,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听,这是谁在鸣叫?鸣叫声怎样?听后,你有什么感觉?

2、出示灰喜鹊图片,幼儿认识灰喜鹊外形。

原来这么好听的声音是一只灰喜鹊在叫,它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歌唱。

3、通过视频,幼儿了解喜鹊习性。

你们知道灰喜鹊喜欢吃什么?

你们知道灰喜鹊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我们一起来看看灰喜鹊的独白。(看视频1)

4、教师小结:灰喜鹊生活在道旁、山麓、住宅旁、公园和风景区的稀疏树林中,常十余只或数十只一群,穿梭于树林间,不喜久留,似游击式活动,骤然成群飞向这里,又突然飞向别处。食性杂的鸟类,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步行甲、金针虫、金花虫、金龟甲,鳞翅目的螟蛾、枯叶蛾、夜蛾、膜翅目的蚂蚁、胡蜂,双翅目的家蝇、花蝇等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乔灌木的果实及种子。

二、通过视频,幼儿感知环境的变化对灰喜鹊的影响。

1、看,灰喜鹊在美丽的环境中生活得多快乐、开心。可是有一天,

美丽的环境变了(看视频2,树林被损坏的场面)

2、请幼儿讨论:环境的变化会对灰喜鹊有何影响。

3、幼儿看视频2(完整观看)

4、小结:美丽的环境被破坏了,绿绿的树林没有了,灰喜鹊生活的环境被破坏了,因为没有了树木,灰喜鹊的食物越来越来少,因此灰喜鹊伤心地离开了,它搬离了原来的家。

三、经验迁移:

灰喜鹊会搬到什么地方去?在那儿灰喜鹊又能生活多久?

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护环境,让灰喜鹊有个永远的家。

五、结束活动: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响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三:爱鸟周

活动准备:

1、不同鸟类的图片

2、鸟类标本若干

3、幼儿用书画面"爱鸟周"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呢?

2、让幼儿讨论鸟与人类的关系。

(1)出示鸟类的标本,请幼儿观察。

(2)向幼儿介绍世界上有千余种鸟类,并让幼儿说出一些常见

的鸟类及其主要特征。

师:平常我们能看见的鸟类有麻雀、喜鹊、燕子、鸽子、鹰、大雁、以及公园里的天鹅、啄木鸟、斑鸠、鸵鸟等。

(3)请幼儿看用书画面,教师与幼儿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并小结。

师:小朋友,鸟类有很多,它们有的是吃害虫的,如:喜鹊、燕子、啄木鸟,它们保护农作物和树木;有的鸟很漂亮,供人们欣赏,如:

珍珠鸟,有的鸟叫声清脆动听,如:画眉、黄鹂;有的鸟可以为人们传送信件,如鸽子;有的大型鸟类可以骑,如:鸵鸟;还有的鸟类能为人们提供可食用的蛋。

3、与幼儿共同讨论"爱鸟周"的含义,并小结。

师:为什么人们要设立"爱鸟周"呢?鸟与人们共同生活着,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和它们友好相处,爱护小鸟,如果乱捕乱杀,我们就再也看不到它们美丽的身影,听不到它们动听的声音。我们国,提醒大家保护鸟家确定每年的4月底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类。

4、教育幼儿保护鸟类。

师:如果世界上没有了鸟类,讲会怎样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可爱的鸟类,保护它们生存的环境。

(备选)织女编织小毛虫

活动目标

1、认识小毛虫的外形特点。

2、通过编织活动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编织技能。

3、感受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小毛虫身体的编法。

难点:将黄绿纸条相互进行编织。

材料准备:

范例、作业纸、剪刀

活动过程

课程引入:手指变变变(一根手指头变成毛毛虫)

(一)、出示小毛虫启发引导幼儿观察小毛虫的外形特点。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毛虫,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小毛虫长得什么样?

幼:小毛虫很漂亮,有头有身体。(头是圆形的,身体是长的) 师:仔细观察一下,小毛虫的身体有几种颜色?是怎样做成的? 幼:两种(黄色绿色)。小毛虫的身体是纸折成的。(讲解:小毛虫的身体是由两种颜色的纸条相互编织而成的,就是将两条纸条相互缠绕在一起)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小毛虫身体的编织方法。

师:两种颜色的纸条是怎么缠在一起的?

幼:一点黄一点绿一点黄一点绿的缠在一起。

师:是的。小朋友们知道两种颜色的纸条是如何变成这样一点黄一点绿的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吗?

(三)、教师示范,重点将纸条的编织方式进行解说。

1、将两条纸条成十字型排列,要一边长一边短。

2、将一条纸条以对折的方式折回。(要注意,有颜色的一面在上面)

3、再将另一条纸条以同样的方式折回。

4、如此重复至将两条纸条折完。形成小毛虫的身体。

为加深幼儿的理解,教师重复示范。

(四)、完成小毛虫。

小毛虫的身体完成了,接下来,我们要用剪刀将小毛虫的头剪下来,跟刚才完成的身体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毛虫。(提醒幼儿,在剪的过程中注意到小毛虫的触角,要沿着黑色线条,用拿纸的手打着转来剪)

(五)、幼儿动手制作。

老师的小毛虫完成了,可是只有一只太孤单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将你们的小毛虫也制作出来,来跟我的小毛虫做好朋友

第八周:

活动一:嫦娥奔月

活动目标:

1.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在教师的提示下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嫦娥奔月》故事动画。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入故事《嫦娥奔月》

1.小朋友刚过了中秋节,中秋节都和谁在一起?做了什么?

2.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过中秋节吗?下面请小朋友看一个故事。

二、根据故事内容提问,了解中秋节来历:

1.嫦娥还能和后羿见面吗?为什么?

2.后羿想念嫦娥了,怎么办?

3.如果小朋友不能和爸爸妈妈见面,伤心吗?

教师小结:后羿是我们的大英雄,但是不能和心爱的妻子见面了,很伤心。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有了中秋节,让家人能够一起团圆。

三、第二遍播放故事,分段提问,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后羿为什么要射下九个太阳?

2.王母娘娘为什么要给后羿长生不老药?

3.为什么嫦娥要吞下长生不老药?吞下以后去了哪里?

四.播放PPT,根据图片内容让幼儿复述故事。

1.集体复述。

2.邀请几个幼儿,每个幼儿复述一幅图。

活动二:香喷喷的月饼

活动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活动流程:

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月饼吗?(吃过)哪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不同造型月饼让幼儿观擦,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

月饼。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厨房内的蒸笼里蒸熟。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等技能,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月饼来。

5、带领幼儿边唱:打月饼的歌曲边把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入厨房的蒸笼里。

6、师生一起做着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讲解:今班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想知道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7、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教师拿两个纸盒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8、幼儿做练习:快把小猪商店的月饼装上车,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9、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活动三:望着月亮吃大饼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运用挂图和课件,初步理解并形成‚半个月‛的时间概念。

3、萌发对月相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感受半个月里月亮形状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和小兔玩偶、课件、单月的日历一张。

2、律动《月亮婆婆喜欢我》

3、《望着月亮吃大饼》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是谁呀?‛(出示玩偶)‚打个招呼吧!‛‚兔公公家盖房子,兔妈妈要去帮忙,小兔只能在家里等妈妈,它会怎么等妈妈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讲述)‚平时,你的妈妈不在家,你会怎样等妈妈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初步了解半个月的时间概念。 ‚小兔子怎样等妈妈呢?请听故事《望着月亮吃大饼》。‛

教师:‚兔妈妈要多长时间才回来呢?你们知道半个月时间有多长呢?‛(教师出示日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日历,就知道半个月有多

长了)除了用数日历的方法,兔妈妈还告诉小兔一个什么好办法呢?

3、出示挂图,进一步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好,我们一起来听听兔妈妈的好办法吧!‛(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

提问:(1)兔妈妈走后头几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演示挂图中的月亮变化)

(2)七八天过去了,月亮变成了什么样?小兔把圆圆的大饼吃掉了多少?

(3)又有几天过去了,天空中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的饼也变成了什么?

(4)最后一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5)小兔是照着谁的样子等回了妈妈呢?原来圆圆的月亮会变呢!

4、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好,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讲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好吗?‛

5、律动《月亮婆婆喜欢我》结束活动。

‚小朋友,月亮不仅会变样子,它还会和我们做唱歌做游戏呢!‛(教师弹琴,幼儿做律动)

第九周:

活动一:猴子捞月:

目标:

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 ‚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

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

提问: ‚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 ‚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四、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二:儿歌《月亮》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儿歌,尝试迁移已有经验,根据儿歌的句式创编儿歌的内容。

2.在观察、发现关于月亮的画面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学习儿歌并尝试创编。

活动准备:

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幻灯片三幅。

活动过程:

1.观察第一幅幻灯片,发现和学习儿歌的第一句。(在观察的过程中,

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画面上不断出现的树、月亮和小鸟,用语言进行描述,并学习儿歌中的语言。)

2.迁移对句式的感受和经验,观察第二幅、第三幅幻灯片,进行学习。

3.观看幻灯片演示,欣赏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

4.迁移已有经验进行创编,体验快乐。(教师在创编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按句式进行讲述。)

活动三:香香的桂花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闻闻、摸摸、尝尝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桂花的特征和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桂花的特征和用途。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深入细致地观察。

活动准备:

1、桂花及桂花制品(糖、饼、香水、茶、酒等)

2、制作特产的材料和工具(纸、笔、胶泥、桂花香包等)

活动流程:

‚郊游‛引出课题→幼儿观察了解桂花的特征→了解桂花的用途→品尝使用桂花制品→动手制作特产送客人.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郊游‛进入课题。

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这儿和我们教室有什么不一样?‛是什么东

西这么香?(桂花)它长在哪里?

二、幼儿观察,了解桂花的特征

1看一看。

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桂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

2、闻一闻。

教师提问: 闻起来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

教师:我请小朋友看桂花和 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我看见的桂花――它的花瓣很小,而且一支有很多朵小花‛教师适当补充。

三、了解桂花的用途。

1、引导幼儿说出桂花的用途。(观赏、制作吃的、用的、还可以当药材等)

2、教师小结(强调桂花是桂林的特色,是值得大家、骄傲的)。

四、品尝试用桂花制品。

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尝一尝、用一用。

2、引导幼儿说一说味道和感受。

五。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特产‛送客人。

1、幼儿自由选择工作车间,要求仔细听技术员介绍制作方法,安静地工作。可分成三个车间:制作明信片、桂花糖、桂花香包。

2、幼儿动手教师巡回指导。

六、幼儿给客人送特产,结束活动。

第十周:

(备选)重阳的传说

活动目标:

1、感受重阳节古老传说的有趣与神奇。

2、开展图文匹配的游戏,培养识字的兴趣。

3、萌发热爱大英雄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情景图3幅。

2、字卡:百姓、恒景、访仙学艺、登高、茱萸、菊花酒、九月初九、健康长寿。

活动过程:

一、倾听古老的传说‚恒景除魔‛,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二、欣赏故事情景图,认读相应的汉字,加深对古老传说的了解。

1、瘟魔迫害百姓。

A、讨论:谁受到了瘟魔的迫害?瘟魔来了,百姓都发生了什么事?

B、认识相应汉字:百姓。

2、恒景访仙学艺。

A、讨论:这个青年是谁?他要去哪里?他遇到了谁?学到了什么?

B、认识相应汉字:恒景、访仙学艺、登高。

3、恒景除魔。

A、讨论:恒景为什么离开了仙山?仙长送给了他什么东西?恒景是如何带领百姓战胜瘟魔的?

B、认识相应的汉字:茱萸、菊花酒、九月初九、健康长寿。

三、游戏:图文匹配。

幼儿尝试为情景图匹配相应的文字。

四、拓展相关的知识经验。

1、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被视为免灾避祸的活动。

2、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因此重阳节也称为老人节。

五、歌表演:大英雄狄青。

活动一:重阳节的习俗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

2、了解重阳节普遍的习俗及本地过节的风俗。

3、丰富相关的字词,提高对汉字的敏感性。

活动准备:

1、字卡:重阳节、习俗、登高、赏菊花、吃重阳糕、插茱萸。

2、图片:《登高》、《赏菊》。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回忆重阳节的来源和传说。

二、幼儿自由讨论话题:

1、人们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2、重阳节普遍的习俗都有哪些?

3、本地过重阳节的形式有哪些?

三、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谈话内容。

1、欣赏图片《登高》、《赏菊》,说说画面内容。

2、认读汉字‚登高‛、‚赏菊‛,并将字卡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3、教师简单小结重阳节的普遍习俗与本地风俗,幼儿认识相关

的汉字。

四、结束活动。

活动二:好吃的重阳糕

活动目标:

1、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

2、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3、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活动准备:

1、重阳糕、牙签若干

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

3、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重阳糕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告诉幼儿这是重阳糕)这是重阳糕,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

2、介绍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师: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做重阳糕,吃重阳糕。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有礼貌。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让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

4、幼儿对老人说一句祝贺的话。

二、品尝重阳糕,感觉重阳糕香、甜、糯。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重阳糕。

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重阳糕。

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4、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吃了重阳糕,你知道重阳糕是用什 么做的吗?重阳糕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重阳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阳糕。

1、重阳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

2、老师示范做重阳糕。

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重阳糕

四、结束。

小朋友,重阳糕做好了,我们等会儿把它带回家,送给爷爷、奶奶,好吗?

活动三:爷爷奶奶辛苦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介绍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1.今天你们家谁参加我们的重阳节活动,请小朋友们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2.你喜欢他吗?为什么喜欢,他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3.你们的爷爷奶奶都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4.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先把我们的爸爸妈妈养大,现在还要来照顾我们,为我们每天做很多的事情。

三.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件事情

1.请我们的小朋友想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可以给他们总监什么事情。

2.请小朋友来示范怎样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敲敲背。

3.请小朋友说说有好吃的东西先给谁吃。

4.说说今天过节,你准备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送礼物的时候你准备说一句什么话?

5.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锤锤腿,敲敲背,做个懂事的好

四、学习儿歌 《九月九》 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 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第一周

活动一:‚过年的传说‛

‚年‛传说的视频:

http://www.youjiao.com/e/20090803/4b8bcd5eb771a.shtml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过年的传说》让幼儿知道过年的由来。

2.在愉快的环境与气氛的下制作鞭炮、灯笼、春联,体味即将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手工纸、双面胶、剪刀、

2.课件《过年的传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及观看课件

1.教师放一段鞭炮的声音让幼儿听。

2.问幼儿:‚鞭炮声让你想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3.教师:那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过年吗?(幼儿各自猜测)

4.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过年的传说,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5.观看课件《过年的传说》

(1)第一幅:教师指着怪兽问幼儿:这个怪兽的名字叫什么呢?(幼儿回答)

教师:我门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叫‚年‚的怪兽干了什么坏事呀!(教师放第二幅)

(2).第三幅:教师:‚年‛的怪兽这么凶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这个怪兽呢?(幼儿回答)

教师:哦!小朋友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那我们来看看白发老人是怎么对付这个怪兽的!(教师放第四幅)

(3).第四幅:教师:‚小朋友,动画片里的怪兽最怕哪三样东西啊?(幼儿回答)

(4)第六幅:教师:‚看了动画片后,你们知道白发老人用哪三样东西来赶走年兽的吗?(幼儿回答)

教师:‚新年快要到了,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做一做这三样东西好吗?

二.操作

1.教师放音乐,幼儿分组操作

2.教师:

教师:你们想做灯笼的到灯笼区,想做鞭炮的到鞭炮区,想画春联的到春联区。

活动二:拜年了

活动名称:拜年了活动目标:1、会讲一些恭贺语,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2、学习如何与人交往、招呼客人,如何做客。

活动准备:1、布臵春节的喜庆场面,张贴春节拜年的照片等。

2、学会歌曲《新年好》。

3、《新春乐》和《喜洋洋》等喜庆录音带。

4、《语言》上P.28。

活动过程一、唱唱跳跳贺新春--幼儿在《新春乐》和《喜洋洋》等音乐的伴奏中,自编动作庆祝新春。

--幼儿说说当时的心情如何。

二、讨论交流--幼儿观察室内环境讨论: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教师要引导幼儿用词汇表达热闹开心的场面和自己愉快的心情。 --观看春节拜年的照片,教师鼓励幼儿边看边用完整的语句流畅地讲述有趣的拜年活动。

三、阅读画册《拜年了》

--教师向幼儿拜年,说一句恭贺的话。

--幼儿向教师说一句吉祥、恭贺的话。

--幼儿之间互相拜年,说恭贺的话。

四、情感体验--幼儿演唱歌曲《新年好》,教师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

五、活动结束六、课后回顾

活动三剪窗花

。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剪剪玩玩,鼓励幼儿在不断寻找乐趣中动脑、动手,通过折剪的方法剪出窗花,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带来的喜庆,并提高剪、折的技能。从中获得成功和美的愉悦体验。

【活动目标】

1.在感受窗花美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交流等形式学习折、剪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形状的窗花。

2.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视频:(1)窗花的由来;(2)各种各样的民间窗花。

2.彩色纸若干,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窗花的由来,欣赏窗花作品,引发幼儿剪窗花的兴趣

1.观看有关窗花由来的视频

师:2012年,新的一年要来到了,全国各地都在迎接新年,很多小朋友都准备了新衣、新鞋。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到来了新年礼物,你们想不想看啊?(幼儿观看视频1、视频2)

师:看了这些美丽的窗花,你们发现了什么?(师幼一起观察探索窗花的特征,感受窗花的色彩美、对称美、镂空美)

小结:贴窗花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传递喜庆的信息,所以人们特别喜欢在过春节或者喜庆的节日里贴窗花,窗花的内容很丰富,有可爱的动物,美丽的花朵,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有些窗花它的左边和右边的图案大小、样子都是对称的。

二、观察分析窗花,幼儿探索尝试剪窗花

1.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这些窗花是怎么做出来的?你想剪什么?

2.提出要求:

(1)把碎纸扔到筐里,保持干净。

(2)记住自己是怎么折、怎么剪的。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彩纸进行剪窗花活动

3.幼儿第一次探索剪窗花

(1)提问:你知道窗花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幼儿自由讨论制作方法。

师:现在小朋友讨论一下,这些窗花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幼:它们是用左右、上下对折、连续对折、描画、镂空等方法折剪出来的。

小结剪窗花的技能:这些窗花各式各样,很漂亮,它们是用折剪的方法做出来的,剪的时候要注意:

(1)剪最长的边和打不开的短边能使窗花的中间变得漂亮。

(2)剪能打开的短边会使窗花的边缘变得漂亮。

(3)剪中心点的角能使窗花的中心部分变得漂亮。

(4)剪另外两个角会使窗花变成其他形状。

(5)能打开的短边剪成弧形会使窗花变成圆形。

(6)可以剪各种图形,不能剪断或从一条边一直剪到另一条边。

4.幼儿展示作品,并示范讲述制作方法。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把窗花做出来的?

(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讲述制作窗花的方法)

幼儿:制作窗花时,先选择好一种方法折纸,再在纸上描画出图案,对局部细小的图案进行镂空,最后剪出图案,展开后,就成了一张漂亮的窗花。

5.教师示范和小结。

示范折纸:学习平等对分的折纸技能,鼓励多种折法。

示范剪法:学习挖空的剪纸技能,鼓励多种剪法。

小结剪窗花的基本方法::选纸→折叠→选择图案→沿轮廓剪→打开

6.幼儿第二次探索剪窗花

(1)谈话:窗花的作用。

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这些窗花?(过年的门头、窗户上、婚礼上、衣服上。)

为什么需要用到这些窗花?(表达喜庆、热闹)

师:小朋友们除了刚才剪的窗花,你还想剪什么?

你们想不想剪出更美的窗花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啊?下面就让我们的小手小脑动起来,看一看、比一比谁做的窗花最漂亮。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a.重点指导幼儿剪的部位和方法。

b.提示幼儿注意颜色搭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创作。

c.要求;粘贴时,把窗花翻过来放在报纸上。

抹胶水时,在窗花四周和中间抹一点。

抹完胶水,用抹布把手擦干净,再把窗花反过来粘贴在纸上。

三、评价作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剪窗花的心情,结束活动

1、请幼儿在同伴中选出有创造型、层次分明的窗花,互相评价。 师:小朋友们,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剪的窗花就是最漂亮的啊?说说谁的窗花更美?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剪出了美丽的窗花,此时此刻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延伸】

让我们一起将这些美丽的窗花布臵到我们的教室里,还有作品城堡里,把这份喜庆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备选1:年画和春联

活动目标:

1、知道年画和春联是迎新年时用地吉祥物,它们预示着人们对新年地美好祝愿。

2、在了解年画和春联的特点上,能创编春联,能用喜庆的色彩绘画年画。

3、在欣赏的过程中,萌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活动准备:

课件,看过新年贴春联和年画的热闹景象。

收集年画和春联。

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观察人们迎新年的场面,体会过年的喜悦之情师:他们在干什么?看了你有什么感觉?

二、了解春联和年画的特点师:‚你知道春联上写的什么?人们一般喜欢在春联上写些什么?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老师这里也有几幅春联,你能看懂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小结:人们用好听的词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春联的学问可大了,你们能看出春联有什么特点吗?(介绍春联的对仗和春联的结构)师:谁也能说一幅春联的。

三、欣赏年画师:过年时,除了春联可以表示喜庆,还可以用年画来表示喜庆气氛。

师:看一看,这些年画画了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年画和春联都是中国人在迎新年时用的吉祥物。年画是用画面来表达美好祝愿,而春联是用文字的形式表达的。

四、幼儿创作年画总结:1、将幼儿创作的年画和春联展览出来。

2、带领幼儿读一读春联。

备选2:《年夜饭》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吃年夜饭的意义,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年夜饭。

2、能自己选择活动主题,制订实现自己的计划。

二、活动准备:

绘画材料、剪刀、各种蔬菜图片、食物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新年吗?过新年都有哪些高兴的事情?还记得年夜饭都吃了哪些好食物吗?

(二)基本部分:

内容展开:1、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吃年夜饭的经历。

(1)让幼儿说说年夜饭指的是哪一天晚上吃的饭,猜猜过年吃年夜饭有什么重要意义,让幼儿知道年夜饭寓意着团圆和吉祥。

(2)与幼儿共同回忆吃年夜饭的经历,了解当地年夜饭中几种具有代表性食物的含义。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豆腐象征着人人都有福;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饺子样子像元宝象征着来年发财等;

2、教师和幼儿讨论今年年夜饭怎样吃才能既健康又美味。

(1)鼓励幼儿参与讨论,说出自己既喜欢吃健康的菜肴,教师用图片展示。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喜欢吃什么,年夜饭他们吃什么最健康。

3、动手制作‚美味年夜饭‛

(1)教师鼓励幼儿制订制作年夜饭的计划书,按照计划进行人员分工。

(2)鼓励幼儿分组设计年夜饭的菜肴,并运用材料进行制作。

4、作品展示: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年夜饭展示给小朋友们,并说一说自己制作的年夜饭是谁最爱吃的。

(三)结束部分:

幼儿相互请好朋友到自己的餐桌用餐。结束后在娃娃家提供相应的图片和操作材料,让幼儿继续进行制作健康美味的年夜饭。

第二周

活动一:元宵节的来历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

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活动二:好吃的汤圆

活动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增进幼儿与家庭和教师的情感。

2.愿意品尝各种各样的汤圆。

活动准备:邀请家长。自带各种汤圆。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猜迷语的方式引导幼儿和家长进入活动。

2. 师:这些汤圆长得什么样子?注意看看汤圆里面有什么? 幼儿:这里面有黑色的东西。

幼儿:我看见汤圆里面有花生米。

幼儿:里面还有红色的豆子。

3. 大家通过观察了解汤圆可以用芝麻、红豆、花生等东西做。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你想用什么做汤圆?

幼儿:我爱吃青菜,我想用白菜做汤圆。

幼儿:我爱吃肯德鸡,我用肯德鸡做汤圆。

4.师:今天,小朋友带来好多汤圆,请谁来帮助我们煮汤圆? 孩子们说出今天来参加亲子活动的家人称呼,例:爸爸、妈妈、姥姥、爷爷、姑姑、小姨有些小朋友还知道他们是谁家的亲人。进一步丰富幼儿对家庭人员称呼的经验。

5师:孩子们今天你家人谁没有来?他们没有吃到汤圆该怎么办? 幼儿:我爸爸上班,我把花生汤圆送给爸爸吃,他最爱吃花生。 幼儿:公公、婆婆在湖南,我要坐火车送给他们吃。

活动三:卖汤圆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感受歌曲诙谐有趣的气氛。

2.尝试用多种身体动作表现卖汤圆的情景和自己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2.歌曲《卖汤圆》的碟片。

活动过程:

1.交流对汤圆的认识,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你知道汤圆是什么吗?你认为该怎么样卖汤圆呢?

2.观看碟片,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愉快和有趣的气氛。

(1)欣赏碟片,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2)交流欣赏感受。

★指导语: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3.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卖汤圆》。

★指导语:①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②你觉得哪一句不太懂或比较难记?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你很快地记住歌词?

(2)幼儿尝试将歌词填入到旋律中,说唱歌词。

(3)运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4.尝试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卖汤圆的情景和自己的愉快情绪。

(1)随着音乐自由创编身体动作。

(2)自由结伴,表演卖汤圆的情景。

第三周

活动一:《舞狮子》

涉及范围:艺术舞蹈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课件,了解舞狮的基本特点;

2、能配合乐曲自由创编狮子舞。

3、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舞狮欢快的气氛,培养幼儿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关于舞狮子的影碟,录音带《舞狮子》,简笔画舞蹈图谱。

2、幼儿人数一半的狮子头饰、绣球。

活动过程:

一、律动《狮王进行曲》进场。

1、我们一起来学狮王威风凛凛的样子。

2、师:‚狮子作为百兽之王,本领可大了。小狮子们还有些什么

本领?

二、欣赏影碟《舞狮子》

1、师:‚原来狮子还有会跳狮子舞的,玩绣球来庆祝节日的本领呢!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就会用舞狮子来庆祝节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快乐。

2、播放影碟,我们仔细看看狮子是怎样表演的?

(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狮子的动作和神态)

三、自由创编《舞狮子》

1、熟悉游戏音乐。

(1)引导幼儿了解乐曲A、B段结构,A段用狮子图表示,B段用狮子加绣球图片表示。

(2)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观察教师《舞狮子》表演。

2、启发幼儿创演A段狮子舞。

(1)播放A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演,鼓励他们自由发挥。

(2)师:‚狮子是怎么随音乐跳舞的?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表演吧!(引导幼儿随音乐摇头、摆尾、抖动、跳跃、充分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氛围。)

3、创演B段狮子舞

(1)教师讲述:小狮子们正在玩耍,突然飞来一只漂亮的绣球,小狮子们可喜欢了,都抢着玩耍。

(2)教师舞绣球,引导幼儿跟绣球一起作动作。

(3)启发幼儿碎步小跑,抢夺绣球,躲闪,跳起扑球等动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丰富动作。

4、将《舞狮子》舞蹈动作图谱展出,让幼儿自选图谱上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创编舞狮子,提醒幼儿在A、B两段做不同动作。

5、指名个别组幼儿表演,引导幼儿注意两两合作表演。

6、集体表演。

作品分析:

舞狮子是中国民间用于欢庆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而教材本身将民间习俗与我们石林地方撒尼民族气息、童趣及生活实际相结合创编而得,充满了浓厚的民间传统艺术氛围。此教材是C调2/4曲子,包括前奏和A、B两段音乐。A段音乐适合启发幼儿扮演狮子,创编狮子的各种形态和动作,如摇头、摆尾、抖动,跳跃等。而B段音乐,舒缓中流露着激烈的气氛,富含石林彝族特色的音乐适合引导幼儿创演狮子戏球的游戏,其中可丰富幼儿碎步跑、抢绣球、躲闪等动作。此教材既可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又能丰富幼儿神态表情和动作,还融入了浓厚的民间艺术色彩,幼儿特别感兴趣。 附教材:舞狮子

( 1 2 2 2 2│1 6 5 │3 3 2 1 2 │1 —│)

A 1 2 2 2 2│1 2 1│1 2 2 2 2│1 2 1│

B 1 2 2 2 2│1 2 1│ 6 6 1 5 3│ 2 2 3│

5 5 2 6 │5 —│ 6 1 5│ 5 2 5 6│

5 2 6 5 6 1 │ 5 3 2 1 2│1 —│ 1 0 ‖

活动二:《猜灯谜》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猜灯谜的兴趣;2、学习自己创编谜语,与同伴一起分享;活动准备:

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谜语,教师对自己的灯谜做系统的整理。教师为幼儿准备小礼物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元宵节猜灯谜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二、教师出示带灯谜的花灯,念灯谜让幼儿猜,并请猜出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正确理解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让幼儿掌握猜灯谜的方法。

三、我来出,你来猜教师请幼儿把在家准备的灯谜猜给小朋友听,并让孩子自己决定把已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谁。孩子们也可以现场编灯谜,让大家猜。(此环节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组织活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四、给同伴,朋友猜灯谜教师带幼儿到相邻班级,让孩子给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花灯,并猜下自己准备的灯谜。

活动反思:

猜灯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谜语的魅力,锻炼了幼儿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周密的观察、思考、记忆能力,锻炼了幼儿的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活动三:赏花灯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能表达出自己对过节的快乐感受。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掌握仰面人物的画法,运用遮挡关系合理安排画面布局。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

2、幼儿用油画棒、黑色水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快快乐乐的新年过完了,小朋友们玩的高兴吗?

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赏花灯啊?你们喜欢看花灯吗?

小朋友向学一学,你是怎样看花灯的?

(启发幼儿,了解抬头仰面看花灯。)

二、出示仰面人物的范画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抬头向上看的小朋友,了解仰面人物的五官位臵。

教师:这是一个抬头向上看的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他的头发、眼睛、嘴巴的位臵和正面人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头发在下,嘴巴在上,和正面的人物相反。

三、请几名幼儿到前面做模特

请其他幼儿观察这几位小朋友,看看他们背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重点引导幼儿从发型、衣着、高矮、动作等方面进一步观察仰面人物。

四、教师适当调整幼儿的前后位臵关系

启发幼儿思考:看花灯的人很多,街道上很拥挤,这可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用遮挡关系表现人多。

五、幼儿动手绘画,教师逐步指导。

1、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画一幅《赏花灯》的情景画,把你看花灯的热闹场景画出来,花灯可以是任意形状的。

2、绘画提示

(1)注意区分人物的不同表情,可以是男孩也可以是女孩。

(2)运用遮挡关系表人出人多,合理安排画面布局。

(3)注意色彩的协调搭配以及仰面人和背景之间的远近、主次关系。

六、结束

表扬幼儿在作画过程中的良好习惯,对个别完成较好的作品进行适当点评。

第四周:

活动一:清明节的来历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

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二、(1)教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共育活动:

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清明》。

2、请家长再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

3、家长带领幼儿踏青,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

活动二扫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①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②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活动三:菊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菊花的多种颜色和姿态,知道菊花是多种多样的。

2、使幼儿知道菊花是秋天里美化环境的花,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护花卉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看这朵花

2、ppt课件:秋天的菊花

3、幼儿用水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动画片:看这朵花,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高兴吗?

2、你们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花?

(幼儿互说,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

二、展开

1、课件演示:菊花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仔细看看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从花、茎、叶观察菊花特征

花开在茎的顶端,

花的形状、颜色,

叶子边缘有锯齿等。

3、课件演示:菊花盆景

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的季节

菊花是什么时候开花的?

秋天你可以在那里看到菊花?

你看到过什么样的菊花?

你还知道那些花也是在秋天开的?

4、菊花与人们的关系

人们为什么要种这么多的菊花?

小结:美化环境,菊花还可做清凉饮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头痛,你喜欢菊花茶吗?为什么?

三、结束

绘画:菊花真美。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最美丽的菊花

第五周

活动一:植树有办法 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植树的方法与步骤。

2、尝试与父母或同伴一起进行植树活动,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植树的图片。

2、小树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谁能说一说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为什么会有这个节日?植树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小结:3月12日是植树节。因为树木可以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我们的国家为了号召人们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保护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小朋友们可以在这天植树哦。

二、教师通过设臵情境引出活动主题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小树苗图片,扮演小树苗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树苗,今天来到你们这儿,你们欢迎吗?你们会照顾我吗?(幼儿自由回答。)

2、引导幼儿了解照顾小树苗的最好办法。

教师:你们知道小树苗最喜欢生活在哪里吗?你知道应该怎样植树吗?

教师小结:照顾小树苗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它种植在土壤中,并慢慢照顾长大。

三、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了解植树的主要过程与环节。

1、教师:你们知道植树的过程是什么吗?

2、幼儿根据观看的图片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很好。首先要在土地上挖好大小适宜的树坑;然后小心地放下树苗,一个人扶正树苗,另一个人铲一些土将树苗的根部埋起来,注意不要将树苗埋得太深或太浅;填完后可以轻轻地用脚踩一踩,把土踩得踏实一些;最后给小树苗浇水,浇水的时候还要一个人轻轻地扶着小树苗,另一个人慢慢地给小树苗浇水,不能一下子将全部水倒进树坑,那样容易将小树苗冲倒。

四、引导幼儿回家尝试植树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植树要准备哪些用具。

教师:我们植树时需要准备哪些用具?注意什么呢?

教师小结:植树时要带好小桶、铲子、小树苗。而且要选好一个空地,在土地上挖好大小适宜的树坑;然后小心地放下树苗,一个人扶正树苗,另一个人铲一些土将树苗的根部埋起来,注意不要将树苗埋得太深或太浅;填完后可以轻轻地用脚踩一踩,把土踩得踏实一些;最后给小树苗浇水,浇水的时候还要一个人轻轻地扶着小树苗,另一个人慢慢地给小树苗浇水,不能一下子将全部水倒进树坑,那样容易将小树苗冲倒。小朋友回到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树,并把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感受记录下来,和长辈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活动二:认识柳树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到来的时候柳树会发芽,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柳树的主要外形特征,并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 Ppt课件:认识柳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每天走在马路上,街道上,都见过什么样的大树呀?

2.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大树。

二、观察柳树

1、课件演示

(1)仔细看看这是什么树?说说柳树的树干看上去是怎样的?

(2)请幼儿观察柳树的颜色,

提问:柳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

树枝上面又是什么颜色的?

(3)请幼儿仔细观察柳树枝上有什么?

(柳树发芽了,有嫩绿的小芽孢)

请幼儿想一想小芽会变成什么?

(柳树叶)。

2、讨论:柳树什么时候发芽?

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请幼儿想象长长的柳树枝在风中飘动象什么?

学学柳树枝飘动的样子。

三、了解各种柳树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柳树也有好多种呢,你们想看看还有什么样的柳树吗?

2、课件演示

引导幼儿通过照片认识不同品种的几种柳树

杨柳

垂柳

麻柳

竹柳树

四、结束

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变绿的。

柳树变绿长出绿芽就是告诉我们春天来到啦。

活动三:踏青放风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2、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活动准备:幻灯机、幻灯片等。

活动过程: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3、教师启发提问:

①小朋友放过风筝没有?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②除了自己的风筝外,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老鹰、燕子、蜻蜒、金鱼、五星等)

3、出示各类风筝让幼儿欣赏。如鸟形风筝:仙鹤;虫形风筝:蝴蝶;水族风筝:金鱼;人物风筝:孙悟空;器物风筝:宫灯;变形几何图形风筝:五角星等。

①教师边出示各类风筝边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色彩、结构,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②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绘画),并自制一个风筝。

第六周

活动一:屈原的故事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活动二:家乡的龙舟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

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图片;鼓,纸棍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

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

1、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提问: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

三、了解龙舟的特点。

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

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老师小结: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3、除了我们瑞金有龙舟,我们江西的很多地方也有龙舟,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龙舟在哪里吗?引导幼儿了解上饶的龙舟是江西最大的龙舟。

四、了解龙舟竞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体性活动。

1、龙舟需要几个人呢?为什么一个人不行呢?龙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龙舟划得又快,相互之间又不会碰撞呢?

2、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小结:龙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个人没办法划龙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桡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

五、通过游戏感受划龙舟时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大人们划龙舟吧!现在我们来分组玩这个

游戏,我做鼓手为大家助威,你们做挠手,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从前向后划浆。大家动作要到致哦!不然龙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动了。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尝试划龙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3、,刚才我们在划龙舟的游戏时,你感觉怎样才能大家的桨都是一个方向不会碰撞呢?老师小结:在玩这个游戏时,我们一定要听同一个鼓声,从一个方向开始划桨,大家的速度、动作都要一致,这样才能合作完成划龙舟。所以你们看到的划龙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齐心的,才这么出色。

六、延伸活动。

1、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划龙舟游戏。

活动三:好吃的粽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粽叶、糯米、棉线。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指导语: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指导语: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第七周:

活动一:鹊桥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故事的情趣,引发对生活的美好想象。

2、通过故事,更深地领会桥的内涵。

活动重难点:

感受民间故事的情趣,引发对生活的美好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2册第20~28页。

2、挂图《鹊桥的故事》。

3、故事CD。

活动过程:

一、神奇的鹊桥。

1、听故事,引导幼儿整体感受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古老的故事,我是听我妈妈说的,我妈妈是听她的妈妈说的,很久很久的一个神话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以前听说过吗?是从哪里听来的?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喜欢?

2、结合挂图再听一遍故事,引导幼儿注意细节

‚我把这个故事都画下来了,请小朋友看着图片,再听磁带讲一遍。 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王母娘娘要把他们隔开?是怎样隔开的?他们为什么要哭呢?后来呢?那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传说中,神仙和凡人是不能在一起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分开后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而鹊桥搭好后,他们终于能见面了,哪怕一年只有一次相见,他们也觉得很幸福很快乐,因为他们彼此相亲相爱。

二、鹊桥和别的桥有什么不一样。

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鹊桥的性质:小朋友,鹊桥和我们看到的那些斜拉桥、独市桥、天桥有什么不一样?它在哪里呢?我们能看到它吗?有一个办法能看到,用心去看,在心里能看到。请你闭上眼睛,你看到了吗?

2、引发幼儿对鹊桥产生喜爱之情:鹊桥搭在什么地方?

3、给牛郎织女带来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鹊桥是一座连接心灵的爱的桥、美的桥、幸福的桥。

三、在音乐声中一起搭鹊桥。

1、播放优美、深情的音乐,请幼儿感受。

2、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幼儿用身体搭桥。教师:我们也来做小喜鹊,为女郎和织女搭一座又长又漂亮的桥吧。

活动二:灰喜鹊搬家

活动目标:

1、了解灰喜鹊的生活习性及动物生活和环境间的关系。

2、使幼儿懂得珍惜自然资源,建立环保意识。

3、激发幼儿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灰喜鹊图片一张,喜鹊叫声录音

影像资料两段:灰喜鹊在和谐、美丽的环境中生活 环境恶化,灰喜鹊无家可归,伤心搬家 活动过程:

一、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了解灰喜鹊的生活习性。

1、播放灰喜鹊鸣叫,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听,这是谁在鸣叫?鸣叫声怎样?听后,你有什么感觉?

2、出示灰喜鹊图片,幼儿认识灰喜鹊外形。

原来这么好听的声音是一只灰喜鹊在叫,它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歌唱。

3、通过视频,幼儿了解喜鹊习性。

你们知道灰喜鹊喜欢吃什么?

你们知道灰喜鹊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我们一起来看看灰喜鹊的独白。(看视频1)

4、教师小结:灰喜鹊生活在道旁、山麓、住宅旁、公园和风景区的稀疏树林中,常十余只或数十只一群,穿梭于树林间,不喜久留,似游击式活动,骤然成群飞向这里,又突然飞向别处。食性杂的鸟类,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步行甲、金针虫、金花虫、金龟甲,鳞翅目的螟蛾、枯叶蛾、夜蛾、膜翅目的蚂蚁、胡蜂,双翅目的家蝇、花蝇等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乔灌木的果实及种子。

二、通过视频,幼儿感知环境的变化对灰喜鹊的影响。

1、看,灰喜鹊在美丽的环境中生活得多快乐、开心。可是有一天,

美丽的环境变了(看视频2,树林被损坏的场面)

2、请幼儿讨论:环境的变化会对灰喜鹊有何影响。

3、幼儿看视频2(完整观看)

4、小结:美丽的环境被破坏了,绿绿的树林没有了,灰喜鹊生活的环境被破坏了,因为没有了树木,灰喜鹊的食物越来越来少,因此灰喜鹊伤心地离开了,它搬离了原来的家。

三、经验迁移:

灰喜鹊会搬到什么地方去?在那儿灰喜鹊又能生活多久?

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护环境,让灰喜鹊有个永远的家。

五、结束活动: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响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三:爱鸟周

活动准备:

1、不同鸟类的图片

2、鸟类标本若干

3、幼儿用书画面"爱鸟周"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呢?

2、让幼儿讨论鸟与人类的关系。

(1)出示鸟类的标本,请幼儿观察。

(2)向幼儿介绍世界上有千余种鸟类,并让幼儿说出一些常见

的鸟类及其主要特征。

师:平常我们能看见的鸟类有麻雀、喜鹊、燕子、鸽子、鹰、大雁、以及公园里的天鹅、啄木鸟、斑鸠、鸵鸟等。

(3)请幼儿看用书画面,教师与幼儿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并小结。

师:小朋友,鸟类有很多,它们有的是吃害虫的,如:喜鹊、燕子、啄木鸟,它们保护农作物和树木;有的鸟很漂亮,供人们欣赏,如:

珍珠鸟,有的鸟叫声清脆动听,如:画眉、黄鹂;有的鸟可以为人们传送信件,如鸽子;有的大型鸟类可以骑,如:鸵鸟;还有的鸟类能为人们提供可食用的蛋。

3、与幼儿共同讨论"爱鸟周"的含义,并小结。

师:为什么人们要设立"爱鸟周"呢?鸟与人们共同生活着,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和它们友好相处,爱护小鸟,如果乱捕乱杀,我们就再也看不到它们美丽的身影,听不到它们动听的声音。我们国,提醒大家保护鸟家确定每年的4月底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类。

4、教育幼儿保护鸟类。

师:如果世界上没有了鸟类,讲会怎样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可爱的鸟类,保护它们生存的环境。

(备选)织女编织小毛虫

活动目标

1、认识小毛虫的外形特点。

2、通过编织活动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编织技能。

3、感受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小毛虫身体的编法。

难点:将黄绿纸条相互进行编织。

材料准备:

范例、作业纸、剪刀

活动过程

课程引入:手指变变变(一根手指头变成毛毛虫)

(一)、出示小毛虫启发引导幼儿观察小毛虫的外形特点。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毛虫,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小毛虫长得什么样?

幼:小毛虫很漂亮,有头有身体。(头是圆形的,身体是长的) 师:仔细观察一下,小毛虫的身体有几种颜色?是怎样做成的? 幼:两种(黄色绿色)。小毛虫的身体是纸折成的。(讲解:小毛虫的身体是由两种颜色的纸条相互编织而成的,就是将两条纸条相互缠绕在一起)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小毛虫身体的编织方法。

师:两种颜色的纸条是怎么缠在一起的?

幼:一点黄一点绿一点黄一点绿的缠在一起。

师:是的。小朋友们知道两种颜色的纸条是如何变成这样一点黄一点绿的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吗?

(三)、教师示范,重点将纸条的编织方式进行解说。

1、将两条纸条成十字型排列,要一边长一边短。

2、将一条纸条以对折的方式折回。(要注意,有颜色的一面在上面)

3、再将另一条纸条以同样的方式折回。

4、如此重复至将两条纸条折完。形成小毛虫的身体。

为加深幼儿的理解,教师重复示范。

(四)、完成小毛虫。

小毛虫的身体完成了,接下来,我们要用剪刀将小毛虫的头剪下来,跟刚才完成的身体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毛虫。(提醒幼儿,在剪的过程中注意到小毛虫的触角,要沿着黑色线条,用拿纸的手打着转来剪)

(五)、幼儿动手制作。

老师的小毛虫完成了,可是只有一只太孤单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将你们的小毛虫也制作出来,来跟我的小毛虫做好朋友

第八周:

活动一:嫦娥奔月

活动目标:

1.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在教师的提示下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嫦娥奔月》故事动画。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入故事《嫦娥奔月》

1.小朋友刚过了中秋节,中秋节都和谁在一起?做了什么?

2.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过中秋节吗?下面请小朋友看一个故事。

二、根据故事内容提问,了解中秋节来历:

1.嫦娥还能和后羿见面吗?为什么?

2.后羿想念嫦娥了,怎么办?

3.如果小朋友不能和爸爸妈妈见面,伤心吗?

教师小结:后羿是我们的大英雄,但是不能和心爱的妻子见面了,很伤心。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有了中秋节,让家人能够一起团圆。

三、第二遍播放故事,分段提问,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后羿为什么要射下九个太阳?

2.王母娘娘为什么要给后羿长生不老药?

3.为什么嫦娥要吞下长生不老药?吞下以后去了哪里?

四.播放PPT,根据图片内容让幼儿复述故事。

1.集体复述。

2.邀请几个幼儿,每个幼儿复述一幅图。

活动二:香喷喷的月饼

活动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活动流程:

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月饼吗?(吃过)哪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不同造型月饼让幼儿观擦,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

月饼。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厨房内的蒸笼里蒸熟。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等技能,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月饼来。

5、带领幼儿边唱:打月饼的歌曲边把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入厨房的蒸笼里。

6、师生一起做着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讲解:今班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想知道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7、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教师拿两个纸盒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8、幼儿做练习:快把小猪商店的月饼装上车,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9、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活动三:望着月亮吃大饼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运用挂图和课件,初步理解并形成‚半个月‛的时间概念。

3、萌发对月相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感受半个月里月亮形状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和小兔玩偶、课件、单月的日历一张。

2、律动《月亮婆婆喜欢我》

3、《望着月亮吃大饼》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是谁呀?‛(出示玩偶)‚打个招呼吧!‛‚兔公公家盖房子,兔妈妈要去帮忙,小兔只能在家里等妈妈,它会怎么等妈妈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讲述)‚平时,你的妈妈不在家,你会怎样等妈妈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初步了解半个月的时间概念。 ‚小兔子怎样等妈妈呢?请听故事《望着月亮吃大饼》。‛

教师:‚兔妈妈要多长时间才回来呢?你们知道半个月时间有多长呢?‛(教师出示日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日历,就知道半个月有多

长了)除了用数日历的方法,兔妈妈还告诉小兔一个什么好办法呢?

3、出示挂图,进一步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好,我们一起来听听兔妈妈的好办法吧!‛(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

提问:(1)兔妈妈走后头几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演示挂图中的月亮变化)

(2)七八天过去了,月亮变成了什么样?小兔把圆圆的大饼吃掉了多少?

(3)又有几天过去了,天空中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的饼也变成了什么?

(4)最后一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5)小兔是照着谁的样子等回了妈妈呢?原来圆圆的月亮会变呢!

4、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好,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讲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好吗?‛

5、律动《月亮婆婆喜欢我》结束活动。

‚小朋友,月亮不仅会变样子,它还会和我们做唱歌做游戏呢!‛(教师弹琴,幼儿做律动)

第九周:

活动一:猴子捞月:

目标:

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 ‚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

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

提问: ‚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 ‚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四、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二:儿歌《月亮》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儿歌,尝试迁移已有经验,根据儿歌的句式创编儿歌的内容。

2.在观察、发现关于月亮的画面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学习儿歌并尝试创编。

活动准备:

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幻灯片三幅。

活动过程:

1.观察第一幅幻灯片,发现和学习儿歌的第一句。(在观察的过程中,

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画面上不断出现的树、月亮和小鸟,用语言进行描述,并学习儿歌中的语言。)

2.迁移对句式的感受和经验,观察第二幅、第三幅幻灯片,进行学习。

3.观看幻灯片演示,欣赏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

4.迁移已有经验进行创编,体验快乐。(教师在创编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按句式进行讲述。)

活动三:香香的桂花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闻闻、摸摸、尝尝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桂花的特征和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桂花的特征和用途。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深入细致地观察。

活动准备:

1、桂花及桂花制品(糖、饼、香水、茶、酒等)

2、制作特产的材料和工具(纸、笔、胶泥、桂花香包等)

活动流程:

‚郊游‛引出课题→幼儿观察了解桂花的特征→了解桂花的用途→品尝使用桂花制品→动手制作特产送客人.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郊游‛进入课题。

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这儿和我们教室有什么不一样?‛是什么东

西这么香?(桂花)它长在哪里?

二、幼儿观察,了解桂花的特征

1看一看。

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桂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

2、闻一闻。

教师提问: 闻起来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

教师:我请小朋友看桂花和 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我看见的桂花――它的花瓣很小,而且一支有很多朵小花‛教师适当补充。

三、了解桂花的用途。

1、引导幼儿说出桂花的用途。(观赏、制作吃的、用的、还可以当药材等)

2、教师小结(强调桂花是桂林的特色,是值得大家、骄傲的)。

四、品尝试用桂花制品。

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尝一尝、用一用。

2、引导幼儿说一说味道和感受。

五。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特产‛送客人。

1、幼儿自由选择工作车间,要求仔细听技术员介绍制作方法,安静地工作。可分成三个车间:制作明信片、桂花糖、桂花香包。

2、幼儿动手教师巡回指导。

六、幼儿给客人送特产,结束活动。

第十周:

(备选)重阳的传说

活动目标:

1、感受重阳节古老传说的有趣与神奇。

2、开展图文匹配的游戏,培养识字的兴趣。

3、萌发热爱大英雄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情景图3幅。

2、字卡:百姓、恒景、访仙学艺、登高、茱萸、菊花酒、九月初九、健康长寿。

活动过程:

一、倾听古老的传说‚恒景除魔‛,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二、欣赏故事情景图,认读相应的汉字,加深对古老传说的了解。

1、瘟魔迫害百姓。

A、讨论:谁受到了瘟魔的迫害?瘟魔来了,百姓都发生了什么事?

B、认识相应汉字:百姓。

2、恒景访仙学艺。

A、讨论:这个青年是谁?他要去哪里?他遇到了谁?学到了什么?

B、认识相应汉字:恒景、访仙学艺、登高。

3、恒景除魔。

A、讨论:恒景为什么离开了仙山?仙长送给了他什么东西?恒景是如何带领百姓战胜瘟魔的?

B、认识相应的汉字:茱萸、菊花酒、九月初九、健康长寿。

三、游戏:图文匹配。

幼儿尝试为情景图匹配相应的文字。

四、拓展相关的知识经验。

1、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被视为免灾避祸的活动。

2、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因此重阳节也称为老人节。

五、歌表演:大英雄狄青。

活动一:重阳节的习俗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

2、了解重阳节普遍的习俗及本地过节的风俗。

3、丰富相关的字词,提高对汉字的敏感性。

活动准备:

1、字卡:重阳节、习俗、登高、赏菊花、吃重阳糕、插茱萸。

2、图片:《登高》、《赏菊》。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回忆重阳节的来源和传说。

二、幼儿自由讨论话题:

1、人们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2、重阳节普遍的习俗都有哪些?

3、本地过重阳节的形式有哪些?

三、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谈话内容。

1、欣赏图片《登高》、《赏菊》,说说画面内容。

2、认读汉字‚登高‛、‚赏菊‛,并将字卡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3、教师简单小结重阳节的普遍习俗与本地风俗,幼儿认识相关

的汉字。

四、结束活动。

活动二:好吃的重阳糕

活动目标:

1、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

2、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3、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活动准备:

1、重阳糕、牙签若干

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

3、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重阳糕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告诉幼儿这是重阳糕)这是重阳糕,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

2、介绍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师: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做重阳糕,吃重阳糕。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有礼貌。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让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

4、幼儿对老人说一句祝贺的话。

二、品尝重阳糕,感觉重阳糕香、甜、糯。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重阳糕。

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重阳糕。

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4、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吃了重阳糕,你知道重阳糕是用什 么做的吗?重阳糕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重阳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阳糕。

1、重阳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

2、老师示范做重阳糕。

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重阳糕

四、结束。

小朋友,重阳糕做好了,我们等会儿把它带回家,送给爷爷、奶奶,好吗?

活动三:爷爷奶奶辛苦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介绍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1.今天你们家谁参加我们的重阳节活动,请小朋友们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2.你喜欢他吗?为什么喜欢,他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3.你们的爷爷奶奶都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4.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先把我们的爸爸妈妈养大,现在还要来照顾我们,为我们每天做很多的事情。

三.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件事情

1.请我们的小朋友想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可以给他们总监什么事情。

2.请小朋友来示范怎样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敲敲背。

3.请小朋友说说有好吃的东西先给谁吃。

4.说说今天过节,你准备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送礼物的时候你准备说一句什么话?

5.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锤锤腿,敲敲背,做个懂事的好

四、学习儿歌 《九月九》 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 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相关内容

  • 幼儿园秋季园务计划
  • 幼儿园秋季园务计划 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为依据,认真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按照晋江市教育局的工作精神,团结与带领全园教职员工,立足本园实际和特点,围绕镇教委办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安全为先.狠抓规范.保教合一.内涵发展.以"幼儿 ...

  • 幼儿园劳动节活动计划
  • 篇一:幼儿园劳动节活动计划 幼儿园劳动节策划方案 正文幼儿园劳动节策划方案已有.人查看过本文标签:幼儿园劳动节策划方案发布时间:2013-2-24 17:17:32100%好评幼儿园劳动节策划方案 活动目的: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 ...

  • 2012年度第二学期幼儿园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上学期,我园赶时间.抢效率,围绕明确的目标,创省示范幼儿园,用较少的时间取得了很大的业绩,用不凡的成绩在市幼教界迈出了引人注目的一步.本学期 我园以学<纲要>用<纲要>为核心,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育 ...

  • 幼儿园中班游戏计划
  • 小豆豆幼儿园中班六月份游戏计划 一.情况分析 再有两个月我们中班幼儿就要升入大班,但是现在幼儿基础的体育技能较为薄弱,各班户外游戏也按照计划去开展,但是通过到利津的学习之后,我们中班的幼儿需要加强的还有很多很多,现在我们的孩子在户外游戏中太过浮躁,各种体育品质没有得到体现,各种能力也提升的不足.在大 ...

  • 15秋中班上学期班主任计划柯丽云
  • 2015秋季班主任计划 月亮一班 柯丽云 两个月的暑期生活已经结束了,小朋友们又回到熟悉的幼儿园中.孩子和家长们都带着各自不同的期待和希望升入了中班,孩子们希望见到老师美丽的笑容.学到新奇有趣的知识.家长们希望看到能让他们放心的老师,见到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每天带着信心.爱心和童心和孩子们快乐 ...

  • 园务工作总结
  • 园务工作总结 伴随着鼠年的 悄然离去,2008年的工作即将画上句号!又到 了总结与反思的时刻.回想起走过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心中充满了感激.感动.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有着遗憾与懊悔!2008年,我们二园的全体员工以自己的汗水与辛劳换来了家长的赞赏,孩子的成长及领导的肯定.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 ...

  • 幼儿园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集体备课.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加强课题研究,凸现我园的特色教育.本学期教研工作 ...

  • 幼教大联查的工作汇报
  • 为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管理,整体提高我学区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同时也给各园提供一个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我学区幼教育工作的均衡.全面发展, 6月23日-7月3日,中心校组织各校主抓幼教工作的主任,组成镇内.镇外两个的幼教联查组,对学区内的所有幼儿园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本次检查针对幼儿园的领导与 ...

  • 暑期幼教大联查情况汇报
  • 为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管理,整体提高我学区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同时也给各园提供一个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我学区幼教育工作的均衡.全面发展, 6月23日-7月3日,中心校组织各校主抓幼教工作的主任,组成镇内.镇外两个的幼教联查组,对学区内的所有幼儿园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本次检查针对幼儿园的领导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