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浆及翻浆处理专题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2012级企业实习专项任务

翻浆及翻浆处理专题

姓名:段军浩

学号:系别: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工程(4)班 指导老师:赵丹

翻浆

?

翻浆【frost boiling】指的是春融时期由于土基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表面出现不均匀起伏、弹簧或破裂冒浆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排除不好或水位发生变化。

发生过程

土质情况表层为粉性土,下层为透水性差的粘性土地段较多,并且年冻结时间长,初冻时冷暖交替,促使了负温作用下的水分聚流,翻浆道路段在同季节有着不同的变化过程。

秋季是路基水分聚积时期,秋季雨水增多地面水分下渗,地下水位升高,使路基含水量增多甚至达到超饱和状态,这是发生翻浆现象的先决条件。 冬季气温下降,路基上层土体开始冻结,路基下部土体温度仍然较高,水分在土体内由温度高处往温度较低处移动。使路基上层土体水份增多并随着温度降低冻结成冰。路面发生冻胀或隆起现象春季气温逐渐回升,路基上层的土体首先融化,下层土体尚未解冻,水分渗透不下去,使土基强度很快降低以至失去承载能力,在行车作用下出现翻浆现象。

影响因素

影响道路翻浆的因素影响道路翻浆的主要因素有:

粉性土是易发生翻浆的土质,这种土的毛细水上升较高且快,在负温作用下水分聚流严重,土体强度降低快,失去稳定性;粘性土毛细水上升虽高,但速度慢,只有水源充足情况下,才能形成翻浆;砂性土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翻浆。 一定的冻结深度和冷量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在同样的冷结深度和冷量的条件下,冬季负温作用的特点和化冻结速度的快、慢对形成翻浆的影响也很大。本项目初冻温度较暖,且冷暖交替出现,温度在O~5℃之间停留时间较长,冻

结线长期停留在路面下较浅处。大量的水分聚流到路面很近的地方,报容易发生翻浆现象。反之,

如果冬季一开始就很冷,冻结线很快下降到距离路面较深的地方,土基上部聚冰少就不易出现翻浆现象。除此以外春季气温的变化特点和化冻速度对翻浆也有影响。如果春季化冻快天气骤暖土基急速融化则会加重翻浆的程度。

翻浆过程就是水分在土基中转移、变化的过程。在齐市地势低洼路基附近的地表水及浅的地下水能提供充足的水源。这是该地区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加之秋雨过多,土基含量加大,地下水位增高,所以会形成翻浆现象。 翻浆现象和路面结构是有紧密关系的。路面结构对翻浆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在比较潮湿的土基上铺筑黑色路面。因该路面结构透气性差,路基中的水分不能通畅地从表面蒸发出来,使路基强度降低,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就会出现严重的翻浆现象。

道路的翻浆现象是通过行车荷裁的作用形成暴露出来的,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翻浆季节和翻浆路段上交通量越大、车辆越重,翻浆也会越多越严重。

人为因素

1、设计时对引发翻浆的因素考虑不周。

2、施工质量有问题。

3、养护不当。

防治措施

1做好路基排水,提高路基高度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浸入路基,保证路基干燥。减少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增大聚流途径。这种措施效果显著简便易行也比较经济。

2换土齐市地区地下水位高,表层多为粉性土质。针对这种特性在修筑道路时,采用水稳定性好、冰冻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粗颗料土换填路基上部,可以提高强度和稳定性。

3改善路基结构常用石灰土、煤渣石灰土

(1)石灰土结构层:①石灰土防治翻浆的作用。石灰土具有一定性的板体性,可使行车荷载传至土基上的应力分布均匀并逐渐扩散减少,石灰土水稳定性和冰稳定性较好,力学强度较好。石灰土属于多孔性材料,对上基水温状况有调节作用。⑦石灰土树料的要求。石灰土基层中的石灰剂量应根据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合理选定。上层可采用8%~12%,下层可采用6%~8%,石灰土垫层的剂量可采用4%~6%。石灰中所含活性氧化物不少于60%,杂质含量不超过10%,块石灰占总量70%,如果低于上述要求可相应提高石灰剂量。

对土的要求是采用塑性指数一般在7~15的粘性土较好,粉性土次之,砂土则不宜使用。不易打碎的粘土和腐殖土不应采用,土中草皮、树根等杂质必须清除。

(2)煤渣石灰土结构层:灰土结构层防治翻浆的作用与石灰土结构层防治翻浆的作用大致相同,但水稳定性则比石灰土好。煤渣石灰土的重量配比石灰:土:煤渣为8~10:37~20:55~70.用煤渣石灰上做基层时煤渣,石灰剂量用高限,做垫层时用低限,煤渣石灰土结构层厚度一般不小于15cm.(3)防冻层:防冻层材料要求冰稳定性良好,在潮湿状态下冻结时也不产生明显冻胀,除路面面层外,还可采用煤渣、矿渔、加固土、砾石和铜砂等材料。

防治

1.开渠排水。路面经常处于潮湿状态,使路基发软开始翻浆,应及时在路肩上开挖横沟,排除表面积水,沟宽30~40cm,间距5m左右,沟深至路面基层以下,高于边沟底。路面坑洼严重地段,除设置横沟外,还应顺路面边缘修纵向小盲沟或渗水井。

2.挖换土壤。将路基翻浆的土和稀泥挖出,换填40~ 60cm厚的砂性土或碎(砾)石,分层压实后重铺路面。严重翻浆部分,软土全部挖除,填入水稳性良好的砂砾料,并分层压实。

3.排除路表积水。及时修补路面沟槽和路肩坑洼,使其平整、无堆积物、无积雪等,尽快排除表面积水。

4.换铺粒料。挖除翻浆路段的稀泥,换填碎石、砖块或炉渣等粒料,整平后通车碾压。或挖除稀泥后填入水稳性较好的干土,再铺粒料垫平后通车碾压。

5.设置砂桩。当路基翻浆时,可在行车道部位开挖圆形或矩形的渗水井,一般直径或边长为30~50cm,将井内的水掏出,边掏水边加深,直至冰冻层以下,当渗水停止后,即可填人粗砂或碎(砾)石,以形成砂桩,其桩距和根数可根据翻浆的轻重程度而定,通常一个砂桩的影响面积为6~10m2。

6.在交通量较小,重车通过不多的公路上,可用木料、树枝等维持通车路面,翻浆停止,路基渐趋稳定后,应及时拆除柴排,恢复路基原状。

7.翻浆严重路段,应控制重型车辆通过或令车辆绕道行驶。

防翻结构

防治道路翻浆常用的路面、路基结构形式防治翻浆一般采用下列4种结构形式:

(1)面层、石灰土或煤渣石灰土。

(2)面层、煤渣石灰土或石灰土、石灰土砂、煤渣石灰土。

(3)面层、石灰土或煤渣石灰土、旧路。

(4)面层、碎石或沥青碎石、煤渣石灰土或石灰土、石灰土砂、煤渣石灰土。 适用于一般情况,石灰土起到承重和防治翻浆的作用。

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差的地段,如冻前地下水位较高但提高路基有因难,则可用砂、石灰土或煤渣石灰土做垫层。

用于防治旧路翻浆或改建道路,还可用于高级路面。

翻桨现象是道路的病害之一,并且发生的频率范围都很大,掌握了翻浆的原因,对每项道路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依据科学,运用正确可行的方法进行设计和施工,考虑路线经过地段的土质、水文及地质等情况,考虑该地区的气候、温度、地质、地理等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讲求科学施工方法,做到统筹管理、合理设计、科学施工,只有这样,翻浆现象才能够根除,从而减少道路病害,加速道路建设的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2012级企业实习专项任务

翻浆及翻浆处理专题

姓名:段军浩

学号:系别: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工程(4)班 指导老师:赵丹

翻浆

?

翻浆【frost boiling】指的是春融时期由于土基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表面出现不均匀起伏、弹簧或破裂冒浆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排除不好或水位发生变化。

发生过程

土质情况表层为粉性土,下层为透水性差的粘性土地段较多,并且年冻结时间长,初冻时冷暖交替,促使了负温作用下的水分聚流,翻浆道路段在同季节有着不同的变化过程。

秋季是路基水分聚积时期,秋季雨水增多地面水分下渗,地下水位升高,使路基含水量增多甚至达到超饱和状态,这是发生翻浆现象的先决条件。 冬季气温下降,路基上层土体开始冻结,路基下部土体温度仍然较高,水分在土体内由温度高处往温度较低处移动。使路基上层土体水份增多并随着温度降低冻结成冰。路面发生冻胀或隆起现象春季气温逐渐回升,路基上层的土体首先融化,下层土体尚未解冻,水分渗透不下去,使土基强度很快降低以至失去承载能力,在行车作用下出现翻浆现象。

影响因素

影响道路翻浆的因素影响道路翻浆的主要因素有:

粉性土是易发生翻浆的土质,这种土的毛细水上升较高且快,在负温作用下水分聚流严重,土体强度降低快,失去稳定性;粘性土毛细水上升虽高,但速度慢,只有水源充足情况下,才能形成翻浆;砂性土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翻浆。 一定的冻结深度和冷量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在同样的冷结深度和冷量的条件下,冬季负温作用的特点和化冻结速度的快、慢对形成翻浆的影响也很大。本项目初冻温度较暖,且冷暖交替出现,温度在O~5℃之间停留时间较长,冻

结线长期停留在路面下较浅处。大量的水分聚流到路面很近的地方,报容易发生翻浆现象。反之,

如果冬季一开始就很冷,冻结线很快下降到距离路面较深的地方,土基上部聚冰少就不易出现翻浆现象。除此以外春季气温的变化特点和化冻速度对翻浆也有影响。如果春季化冻快天气骤暖土基急速融化则会加重翻浆的程度。

翻浆过程就是水分在土基中转移、变化的过程。在齐市地势低洼路基附近的地表水及浅的地下水能提供充足的水源。这是该地区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加之秋雨过多,土基含量加大,地下水位增高,所以会形成翻浆现象。 翻浆现象和路面结构是有紧密关系的。路面结构对翻浆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在比较潮湿的土基上铺筑黑色路面。因该路面结构透气性差,路基中的水分不能通畅地从表面蒸发出来,使路基强度降低,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就会出现严重的翻浆现象。

道路的翻浆现象是通过行车荷裁的作用形成暴露出来的,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翻浆季节和翻浆路段上交通量越大、车辆越重,翻浆也会越多越严重。

人为因素

1、设计时对引发翻浆的因素考虑不周。

2、施工质量有问题。

3、养护不当。

防治措施

1做好路基排水,提高路基高度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浸入路基,保证路基干燥。减少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增大聚流途径。这种措施效果显著简便易行也比较经济。

2换土齐市地区地下水位高,表层多为粉性土质。针对这种特性在修筑道路时,采用水稳定性好、冰冻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粗颗料土换填路基上部,可以提高强度和稳定性。

3改善路基结构常用石灰土、煤渣石灰土

(1)石灰土结构层:①石灰土防治翻浆的作用。石灰土具有一定性的板体性,可使行车荷载传至土基上的应力分布均匀并逐渐扩散减少,石灰土水稳定性和冰稳定性较好,力学强度较好。石灰土属于多孔性材料,对上基水温状况有调节作用。⑦石灰土树料的要求。石灰土基层中的石灰剂量应根据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合理选定。上层可采用8%~12%,下层可采用6%~8%,石灰土垫层的剂量可采用4%~6%。石灰中所含活性氧化物不少于60%,杂质含量不超过10%,块石灰占总量70%,如果低于上述要求可相应提高石灰剂量。

对土的要求是采用塑性指数一般在7~15的粘性土较好,粉性土次之,砂土则不宜使用。不易打碎的粘土和腐殖土不应采用,土中草皮、树根等杂质必须清除。

(2)煤渣石灰土结构层:灰土结构层防治翻浆的作用与石灰土结构层防治翻浆的作用大致相同,但水稳定性则比石灰土好。煤渣石灰土的重量配比石灰:土:煤渣为8~10:37~20:55~70.用煤渣石灰上做基层时煤渣,石灰剂量用高限,做垫层时用低限,煤渣石灰土结构层厚度一般不小于15cm.(3)防冻层:防冻层材料要求冰稳定性良好,在潮湿状态下冻结时也不产生明显冻胀,除路面面层外,还可采用煤渣、矿渔、加固土、砾石和铜砂等材料。

防治

1.开渠排水。路面经常处于潮湿状态,使路基发软开始翻浆,应及时在路肩上开挖横沟,排除表面积水,沟宽30~40cm,间距5m左右,沟深至路面基层以下,高于边沟底。路面坑洼严重地段,除设置横沟外,还应顺路面边缘修纵向小盲沟或渗水井。

2.挖换土壤。将路基翻浆的土和稀泥挖出,换填40~ 60cm厚的砂性土或碎(砾)石,分层压实后重铺路面。严重翻浆部分,软土全部挖除,填入水稳性良好的砂砾料,并分层压实。

3.排除路表积水。及时修补路面沟槽和路肩坑洼,使其平整、无堆积物、无积雪等,尽快排除表面积水。

4.换铺粒料。挖除翻浆路段的稀泥,换填碎石、砖块或炉渣等粒料,整平后通车碾压。或挖除稀泥后填入水稳性较好的干土,再铺粒料垫平后通车碾压。

5.设置砂桩。当路基翻浆时,可在行车道部位开挖圆形或矩形的渗水井,一般直径或边长为30~50cm,将井内的水掏出,边掏水边加深,直至冰冻层以下,当渗水停止后,即可填人粗砂或碎(砾)石,以形成砂桩,其桩距和根数可根据翻浆的轻重程度而定,通常一个砂桩的影响面积为6~10m2。

6.在交通量较小,重车通过不多的公路上,可用木料、树枝等维持通车路面,翻浆停止,路基渐趋稳定后,应及时拆除柴排,恢复路基原状。

7.翻浆严重路段,应控制重型车辆通过或令车辆绕道行驶。

防翻结构

防治道路翻浆常用的路面、路基结构形式防治翻浆一般采用下列4种结构形式:

(1)面层、石灰土或煤渣石灰土。

(2)面层、煤渣石灰土或石灰土、石灰土砂、煤渣石灰土。

(3)面层、石灰土或煤渣石灰土、旧路。

(4)面层、碎石或沥青碎石、煤渣石灰土或石灰土、石灰土砂、煤渣石灰土。 适用于一般情况,石灰土起到承重和防治翻浆的作用。

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差的地段,如冻前地下水位较高但提高路基有因难,则可用砂、石灰土或煤渣石灰土做垫层。

用于防治旧路翻浆或改建道路,还可用于高级路面。

翻桨现象是道路的病害之一,并且发生的频率范围都很大,掌握了翻浆的原因,对每项道路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依据科学,运用正确可行的方法进行设计和施工,考虑路线经过地段的土质、水文及地质等情况,考虑该地区的气候、温度、地质、地理等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讲求科学施工方法,做到统筹管理、合理设计、科学施工,只有这样,翻浆现象才能够根除,从而减少道路病害,加速道路建设的发展。


相关内容

  • 道路翻浆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 摘要 道路翻浆,是指路段上因土的特性.季节性水分的运移及气候的影响,而引发的弹簧状态.道路翻浆现象是处在一年四季之中的,水分因为不同季节而产生不同的运动状态,在冬季冻胀与春季融化之后,对路面产生弹簧.鼓包.泥浆.裂缝等现象.在我国,尤其以北方地区与西藏等地,因为受到季节气候,以及冻土的影响,道路翻浆 ...

  • 影响路基翻浆的因素与防治办法分析
  • 摘要:本文从路基翻浆形成机理出发,分析了影响路基翻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路基翻浆的处理防治办法:填高路基法,路基排水法,修隔温层,铺设隔离层,降低地下水位,改善路面结构.最后得出:只有合理运用各种防治路基翻浆的防治措施,才能根除翻浆现象,减少道路病害. 关键词:路基翻浆,水质,隔温层, ...

  • 翻浆"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图文详解
  • 717 翻浆"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图文详解 2014-07-25 08:13   专业分类:路桥隧道   浏览数:282 一.翻浆的概念 春融期间,由于土基含水过多,强度急剧降低,再加上重复行车的作用,路基发生的弹簧.鼓包.裂缝.冒浆.车辙等现象,称为翻浆. 1.产生原因 2.造成土基冻胀 ...

  • 路基处理方法
  •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的工程质量.路基翻浆是指路基湿软,出现弹簧.破裂.冒泥浆现象.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雨季来临时,路基翻浆时常发生.经常会遇到由路基翻浆造成的路基稳定性差.沉降过大等问题,影响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通过近几年工程 ...

  • 道桥工程论文
  • <道桥工程> 结课论文 <道桥工程>论文--道路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学生姓名 白马 建筑工程2期 专 业/ 期 成 绩 摘要 交通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活动.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单向通行方式:1933年,德国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了立体交叉 ...

  • 浅谈沥青路面翻浆发生的原因及根治_处治措施
  • 工 程 技 术2007 NO.35科技创新导报 浅谈沥青路面翻浆发生的原因及根治.处治措施 刘煜 刘万荣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摘 要:翻浆是在北方地区道路经常发生的季节性病害,春融时,路基湿软,形成弹簧,在行车作用下,泥浆被挤压到路面.本文就翻浆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 ...

  • 公路路基翻浆的产生及防治措施分析
  • 公路路基翻浆的产生及防治措施分析 摘要:路面翻浆对路面以及路基虽然不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但仍然不利于行车的安全以及环境的美观.路基翻浆的出现会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也影响道路的安全运行,而道路翻浆是由多种因素影响所致,其主要因素有水.土质.温度.水分.路面结构.行车荷载等,加强对翻浆影响因素的研究, ...

  • 公路养护工技能鉴定操作试题
  • 职业技能鉴定 公路养护工实际操作试题 一. 问答题(限初级工答题) 1.沥青混凝土路面小修保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安置平板仪时,需进行哪几项工作? 3.泥石流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4.当沥青路面出现严重泛油后,怎样处治? 5.反映路面质量的指标有哪些? 二.问答题(限中级工答题) 1.当沥青路面严 ...

  • 哈尔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促进城市管理标准优化升级
  • 为深入推进城市环境容貌各项清理整治任务,全面落实精细化.常态化日常管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魅力,充分展示哈尔滨夏季优美宜人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特色.市城管办.市城管局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服务保障夏季旅游活动顺利进行为目标,以持续开展百街万点促升级活动为载体,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