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在生活中拔节

  “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这是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可见学生对写作文的害怕和厌恶。看着一脸愁苦的学生,感觉老师就像周扒皮一样,可是当批阅学生的作文时,一脸的愁苦就移接到了老师的脸上,千篇一律的内容让老师感觉就像在嚼蜡。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到这样的境地,原因何在?找来几个学生“望闻问切”追根溯源,学生回答都是如出一辙――没什么好写,原来学生是“无米下锅”。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生活,要让学生走近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下面是笔者几点简单的思考。

  一、减负,还学生关注生活的时间

  桂林的山水真是美呀,乘在游艇上,我首先被桂林的山迷住了。桂林的山真是千奇百怪,有弯弯曲曲的蝙蝠山,有当年如来佛祖把齐天大圣孙悟空压在山下的五指山,还有石壁上的青苔形成的九马画山,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真是神奇奇特啊。我不仅欣赏到了桂林的山,我还欣赏到了桂林的水。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一眼能看到河底了。站在甲板上。远望桂林的山水,让我想起一个词语来形容桂林的山水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山清水秀。

  这是我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在《桂林游记》中的一段描写。我看了不禁感叹,现在的很多初中生也写不出这样的语句。这样一位二年级的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原因何在?思来想去,看见现在暑期旅游景点大部分的小学生,我明白,现在小学生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时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大自然,所以能抒发出真情实感。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作文的指导应着力于给学生深刻的感受,以获取丰富的题材。而不在于做法指导的详尽。古人说,情动而辞发’(刘勰语),意思是作文若能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则可呼之欲出,一挥而就。”李白在荆门山送别朋友时,有感于山水,写下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王维泛舟汉江时写下了“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杜甫登上岳阳楼看到洞庭湖的山水时写下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些大诗人们也都是投身在山水之中后,自然之美与主体之美融合,完成了人与自然交融的美,写下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才成就了千古名句。因此毫无疑问,学生的情感就来源于对生活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但我们现在的初中学生面对中考的压力。他们只能把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作业上和补课上,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使他们无暇去关注身边的细节,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也就难以抒发出真情实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常会发现,让学生写《童年趣事》《我的童年》等回忆性的文章,总能感受到学生的童真童趣及个性化的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而一但要求写初中的生活时,除了写作业,就是写补课,似乎摆脱不了学习这一“魔爪”。所以给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无疑是作文教学的关键,让学生有时间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二、引导。教学生寻找生活的素材

  特级教师王栋生先生在《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中指出,“一个善于思考、发现的人,在写作上能‘一触即发’,他的笔下,永远会有新奇的体现人的智慧的事物。”他还说:“这种关注首先在于发现并丰富自己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事物”。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呼吁教育部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在现有的环境下,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i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把平凡生活中的感动瞬间、美好的人与事、阴暗丑陋的现象等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思维、情感来真实的表达出来。

  1.体味家庭生活的情点

  一直记得2012届一位同学在写感悟亲情的文章时,抓住了一只放在矮凳上的电话机,把它作为写作的素材,通过先描写外婆经常性的打电话关心自己生活上的一些小事与自己不耐烦的言语动作的对比,然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外婆家的电话机是放在矮凳上的,想象外婆每次打电话蹲在那里的艰辛,感悟到外婆的爱。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精致的细节,看惯了千篇一律的“生病时父母千辛万苦背自己上医院”、“下雨天爸妈送伞”之类的老调,突然看见这样的文章真是眼前一亮。从中可见,有时不是生活中缺少美、缺少可写的:内容,而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去细心的观察,用心的感受。

  家庭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中的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学生最为亲近的长辈,他们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倾注着各种情感,有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谆谆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爱,有恨铁不成钢的焦急甚至简单粗暴的教育等等,这些学生都有着切身的体会,也品尝到了酸甜苦辣,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但因为家庭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细水长流的,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很多时候都被我们的学生忽略了,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使学生关注家庭生活中的细节。

  如我结合阅读教学,在讲到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时,让学生仔细品读母亲在我被打时偷偷流泪并给我盖被的细节,让学生学习通过细节来表现母爱,然后当堂训练,让学生来讲讲自己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细节。学生也寻找到很多生活中的细节,如母亲每天晚上十点钟准时给我送来热腾腾的牛奶,而且怕影响我总是轻手轻脚的进来;又如每天早上起床,总能闻到香喷喷的早餐已在恭候我了;再如每天书包里的牛奶和不同的蛋糕等等。所以教师只要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明白观察的角度,学会了体味亲情。

  2.捕捉学校生活的亮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热心参加校园、社会活动,结合语文学习;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实践收获。”遵循新课标精神,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捕捉生命的真美感受,倾诉于作文之中。因此,作文教学应引导到展示孩子们最熟悉的生命活动的自我本色上来。学校生活无疑是学生最熟悉的生命活动。学校生活大到集体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会、感恩义卖等,小到一次课堂演讲的紧张、一次恶作剧的窃喜、一次初心的萌动等,还有同学的友谊、师恩的难忘、师生的个性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写作素材。

  如何让这些素材走进学生的作文中,引导学生去捕捉学校生活中的亮点,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作为教师要有敏锐的意识,结合学校活动和班内活动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笔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如凤凰中学的周老师,利用学校组织艺术团来校表演的活动,马上组织学生撰写《留住瞬间的感动》作文。其中一位学生写到:

  “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这是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可见学生对写作文的害怕和厌恶。看着一脸愁苦的学生,感觉老师就像周扒皮一样,可是当批阅学生的作文时,一脸的愁苦就移接到了老师的脸上,千篇一律的内容让老师感觉就像在嚼蜡。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到这样的境地,原因何在?找来几个学生“望闻问切”追根溯源,学生回答都是如出一辙――没什么好写,原来学生是“无米下锅”。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生活,要让学生走近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下面是笔者几点简单的思考。

  一、减负,还学生关注生活的时间

  桂林的山水真是美呀,乘在游艇上,我首先被桂林的山迷住了。桂林的山真是千奇百怪,有弯弯曲曲的蝙蝠山,有当年如来佛祖把齐天大圣孙悟空压在山下的五指山,还有石壁上的青苔形成的九马画山,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真是神奇奇特啊。我不仅欣赏到了桂林的山,我还欣赏到了桂林的水。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一眼能看到河底了。站在甲板上。远望桂林的山水,让我想起一个词语来形容桂林的山水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山清水秀。

  这是我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在《桂林游记》中的一段描写。我看了不禁感叹,现在的很多初中生也写不出这样的语句。这样一位二年级的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原因何在?思来想去,看见现在暑期旅游景点大部分的小学生,我明白,现在小学生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时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大自然,所以能抒发出真情实感。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作文的指导应着力于给学生深刻的感受,以获取丰富的题材。而不在于做法指导的详尽。古人说,情动而辞发’(刘勰语),意思是作文若能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则可呼之欲出,一挥而就。”李白在荆门山送别朋友时,有感于山水,写下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王维泛舟汉江时写下了“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杜甫登上岳阳楼看到洞庭湖的山水时写下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些大诗人们也都是投身在山水之中后,自然之美与主体之美融合,完成了人与自然交融的美,写下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才成就了千古名句。因此毫无疑问,学生的情感就来源于对生活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但我们现在的初中学生面对中考的压力。他们只能把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作业上和补课上,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使他们无暇去关注身边的细节,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也就难以抒发出真情实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常会发现,让学生写《童年趣事》《我的童年》等回忆性的文章,总能感受到学生的童真童趣及个性化的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而一但要求写初中的生活时,除了写作业,就是写补课,似乎摆脱不了学习这一“魔爪”。所以给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无疑是作文教学的关键,让学生有时间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二、引导。教学生寻找生活的素材

  特级教师王栋生先生在《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中指出,“一个善于思考、发现的人,在写作上能‘一触即发’,他的笔下,永远会有新奇的体现人的智慧的事物。”他还说:“这种关注首先在于发现并丰富自己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事物”。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呼吁教育部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在现有的环境下,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i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把平凡生活中的感动瞬间、美好的人与事、阴暗丑陋的现象等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思维、情感来真实的表达出来。

  1.体味家庭生活的情点

  一直记得2012届一位同学在写感悟亲情的文章时,抓住了一只放在矮凳上的电话机,把它作为写作的素材,通过先描写外婆经常性的打电话关心自己生活上的一些小事与自己不耐烦的言语动作的对比,然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外婆家的电话机是放在矮凳上的,想象外婆每次打电话蹲在那里的艰辛,感悟到外婆的爱。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精致的细节,看惯了千篇一律的“生病时父母千辛万苦背自己上医院”、“下雨天爸妈送伞”之类的老调,突然看见这样的文章真是眼前一亮。从中可见,有时不是生活中缺少美、缺少可写的:内容,而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去细心的观察,用心的感受。

  家庭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中的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学生最为亲近的长辈,他们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倾注着各种情感,有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谆谆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爱,有恨铁不成钢的焦急甚至简单粗暴的教育等等,这些学生都有着切身的体会,也品尝到了酸甜苦辣,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但因为家庭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细水长流的,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很多时候都被我们的学生忽略了,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使学生关注家庭生活中的细节。

  如我结合阅读教学,在讲到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时,让学生仔细品读母亲在我被打时偷偷流泪并给我盖被的细节,让学生学习通过细节来表现母爱,然后当堂训练,让学生来讲讲自己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细节。学生也寻找到很多生活中的细节,如母亲每天晚上十点钟准时给我送来热腾腾的牛奶,而且怕影响我总是轻手轻脚的进来;又如每天早上起床,总能闻到香喷喷的早餐已在恭候我了;再如每天书包里的牛奶和不同的蛋糕等等。所以教师只要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明白观察的角度,学会了体味亲情。

  2.捕捉学校生活的亮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热心参加校园、社会活动,结合语文学习;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实践收获。”遵循新课标精神,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捕捉生命的真美感受,倾诉于作文之中。因此,作文教学应引导到展示孩子们最熟悉的生命活动的自我本色上来。学校生活无疑是学生最熟悉的生命活动。学校生活大到集体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会、感恩义卖等,小到一次课堂演讲的紧张、一次恶作剧的窃喜、一次初心的萌动等,还有同学的友谊、师恩的难忘、师生的个性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写作素材。

  如何让这些素材走进学生的作文中,引导学生去捕捉学校生活中的亮点,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作为教师要有敏锐的意识,结合学校活动和班内活动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笔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如凤凰中学的周老师,利用学校组织艺术团来校表演的活动,马上组织学生撰写《留住瞬间的感动》作文。其中一位学生写到:


相关内容

  • 那一刻,我长大了
  • 那一刻,我长大了 [文题] 生活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激起你心中的涟漪,让你受到心灵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 ...

  • 最新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
  • 2011年各地中考作文题目 北京卷 命题作文:<日积月累> 上海卷 命题作文:悄悄地提醒 重庆卷 二选一:我改变了____的色彩:善良的魅力 福州卷 命题作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济南卷 命题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 济宁卷 命题作文: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潍坊卷 命题作文:升起心中的太阳 枣庄 ...

  • 枫叶又红了
  • 枫叶又红了 作者 徐恺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 只有一棵枫树孤单地站在门外, 而它却让我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 那一天,静瞪着朦胧而又可爱的眼睛嚷:"快瞧,树开花了!""那是枫叶,傻瓜!"我大声笑着回答.窗外弯弯曲曲的树枝上,缀着一片片小小的.尖尖的枫叶 ...

  •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农作物:狭义的农作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广义的农作物是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 ...

  • 甘蔗螟虫为害及防治
  • 甘蔗螟虫主要有黄螟.条螟.二点螟.白螟.大螟等,广东一年可发生5-6代.在甘蔗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为害. 为害特点:甘蔗苗期受害造成枯心苗,伸长期受害可造成螟害节.白螟幼虫在生长点取食造成扫帚状枯梢:条螟初孵幼虫群集于心叶取食,形成花叶,渐大后侵入蔗茎为害:大螟为害幼茎造成枯心苗:黄螟.二点螟侵入蔗茎 ...

  • "作文赏识教学"案例研究
  • "作文赏识教学"案例研究 结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在"文体套路"的强制贯输下,进行着作文教学的"批量产出",致使"假.大.空.套"的官样化.统一化的语言在学生作 ...

  • 作物栽培学 试题2
  •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1.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对低温的要求可分为 冬性品种 . 春性品种 和 半冬性品种 . 2.小麦籽粒干物质的 20% 来自开花前贮藏在营养器官中的碳水化物, 80% 来自开花后制造的光合产物. 3.小麦籽粒中的氮素 70% 来自开花前贮藏氮的再转运, 30% 来自开花后的吸收 ...

  • 中考作文文采专项训练实战篇-成长类
  • 中考作文文采专项训练·实战篇之"成长类"(转贴) 母题解说 "成长"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字眼,它就像一本书,记载着过去的酸甜苦辣:它又像一幅画,描绘着心中的美好未来.翻阅成长的日记,无论时间多么久远,记忆总是历历在目,无论曾经多么艰难,再回首总是满载温馨.成长的路 ...

  • 夏天的声音作文
  • 篇一:夏天的声音 窗前,铃铛被风儿吹动,打着转儿,"叮当叮当"无比清脆.桌上,一个蓝色的磨砂花瓶中插着一朵花枝修长,顶端擎着一朵内粉外黄开得正旺的花. 我听着梁静茹的歌,吹着微风,闻着花香,趴在桌上静静地享受着这一份清闲. 我喜欢听梁静茹的歌,她那略带沙哑但又不失清纯的嗓音有如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