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机电一体化概论课程标准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机电一体化概论》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并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产生的结合性专业课程。本课程涵盖的知识结构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构成要素及特点,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的组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等,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以后从事机电产品的开发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机电工程技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并直接从事工程实践打下必要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机电设备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掌握机电设备的电-液-气控制及基本控制原理, 熟悉机电设备的综合应用技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机电一体化机械技术 3、机电一体化传感检测技术 4、机电一体化伺服驱动技术 5、机电一体化控制及接口技术 6、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7、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之机器人技术 8、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之自动化生产线系统 (二) 能力目标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七个方面的能力:

1、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思维体系,学会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机电一体化前沿技术,学会探索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 3、了解自动化制造设备各组成环节的静、动态性能对设备性能参数的影响。

4、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相关技术的联系和接口关系,了解产品开发的方法。 5、掌握模块化机电一体化产品装配、调试、维护、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6、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拆装、调试和操作的基本技能。 7、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操作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 职业素养目标

掌握成人教育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三、参考学时 56学时

四、课程学分 3.5学分

五、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

(一)理论部分

1. 教学方法

(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这部分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可采用板书或多媒体教学。在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具体实例的动作过程进行讲解,近距离观察机器人装配的具体流程。重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素和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实例:让学生充分了解在机电产品和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基本教学方法是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理论教学,在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具体传动机构的动作过程进行讲解。重点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三大机构,传动机构的种类及特点、基本要求和特性,齿轮传动副、滚珠丝杠副及其他的传动机构;导轨的分类和基本要求;滚动导轨、塑料导轨;理解并掌握回转运动支承结构;微动机构和数控机床自动回转刀架;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组成及其基本要求;以机器人的机构为例,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部件的选用。在实验室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掌握其原理。重点工程上对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及伺服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步进电机的特点;步进电机的主要特性和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直流伺服电机的特点;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的种类和结构特点;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开环伺服系统设计和闭环伺服系统设计。 在实训室讲解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了解计算机控制;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各种类型及应用。在实训室通过气压

与液压传动系统的连接组成等操作,掌握系统主要元件结构和作用,了解气压与液压传动的优缺点。通过多媒体掌握可靠性的基本基本概念及指标;认识可靠性分析模型;了解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途径。掌握干扰的定义及分类;理解干扰的传播途径;了解干扰的抑制和防护措施。

(3)机电一体化系统

基本教学方法是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理论教学;在实验室学生对A/D转换接口技术进行编程实验。重点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思路,计算机的基本构成与分类,程序设计语言与微机软件,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形式,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要点。通过到实训基地进行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分类与观摩,讲解机床的结构构成及分类,了解全自动洗衣机的结构、自动生产线组成类型等。

2. 评价方法

平时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过程考核包括课堂提问、作业、阶段测验及实践操作等;结业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3. 教学条件

1)教师任职要求

具有机械或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不少于1年的教学经历。 2)教室及实践教学

40人普通教室或40人多媒体教室,设备需符合岗位适任培训的标准实训基地。 4. 教材编写 配套教材

教材:邵泽强主编《机电一体化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 教学参考资料:

[1]《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徐志毅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2]《机电一体化技术》,邱士安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机电一体化概论》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并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产生的结合性专业课程。本课程涵盖的知识结构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构成要素及特点,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的组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等,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以后从事机电产品的开发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机电工程技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并直接从事工程实践打下必要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机电设备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掌握机电设备的电-液-气控制及基本控制原理, 熟悉机电设备的综合应用技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机电一体化机械技术 3、机电一体化传感检测技术 4、机电一体化伺服驱动技术 5、机电一体化控制及接口技术 6、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7、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之机器人技术 8、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之自动化生产线系统 (二) 能力目标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七个方面的能力:

1、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思维体系,学会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机电一体化前沿技术,学会探索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 3、了解自动化制造设备各组成环节的静、动态性能对设备性能参数的影响。

4、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相关技术的联系和接口关系,了解产品开发的方法。 5、掌握模块化机电一体化产品装配、调试、维护、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6、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拆装、调试和操作的基本技能。 7、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操作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 职业素养目标

掌握成人教育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三、参考学时 56学时

四、课程学分 3.5学分

五、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

(一)理论部分

1. 教学方法

(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这部分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可采用板书或多媒体教学。在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具体实例的动作过程进行讲解,近距离观察机器人装配的具体流程。重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素和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实例:让学生充分了解在机电产品和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基本教学方法是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理论教学,在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具体传动机构的动作过程进行讲解。重点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三大机构,传动机构的种类及特点、基本要求和特性,齿轮传动副、滚珠丝杠副及其他的传动机构;导轨的分类和基本要求;滚动导轨、塑料导轨;理解并掌握回转运动支承结构;微动机构和数控机床自动回转刀架;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组成及其基本要求;以机器人的机构为例,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部件的选用。在实验室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掌握其原理。重点工程上对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及伺服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步进电机的特点;步进电机的主要特性和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直流伺服电机的特点;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的种类和结构特点;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开环伺服系统设计和闭环伺服系统设计。 在实训室讲解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了解计算机控制;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各种类型及应用。在实训室通过气压

与液压传动系统的连接组成等操作,掌握系统主要元件结构和作用,了解气压与液压传动的优缺点。通过多媒体掌握可靠性的基本基本概念及指标;认识可靠性分析模型;了解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途径。掌握干扰的定义及分类;理解干扰的传播途径;了解干扰的抑制和防护措施。

(3)机电一体化系统

基本教学方法是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理论教学;在实验室学生对A/D转换接口技术进行编程实验。重点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思路,计算机的基本构成与分类,程序设计语言与微机软件,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形式,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要点。通过到实训基地进行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分类与观摩,讲解机床的结构构成及分类,了解全自动洗衣机的结构、自动生产线组成类型等。

2. 评价方法

平时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过程考核包括课堂提问、作业、阶段测验及实践操作等;结业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3. 教学条件

1)教师任职要求

具有机械或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不少于1年的教学经历。 2)教室及实践教学

40人普通教室或40人多媒体教室,设备需符合岗位适任培训的标准实训基地。 4. 教材编写 配套教材

教材:邵泽强主编《机电一体化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 教学参考资料:

[1]《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徐志毅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2]《机电一体化技术》,邱士安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关内容

  •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二.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学习年限:三年 四.培养目标与规格 1.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机械加 ...

  • 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去向(一)
  • 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去向(一) 经济贸易系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知识,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技能,拥有物流管理专业的能力,适应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职业 ...

  •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大纲总汇
  •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目 录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大纲 .............................................. 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大纲 ..................................... ...

  •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一般认为,人类文明有四大支柱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和制造科学.没有制造就没有人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直立和劳动创造了人类,而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的确,人是从制造第一把石刀开始的.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一词 ...

  • 机电技术应用培训总结
  • 201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 培训总结 --2012年9月 何向锋 2012年6月-9月,在领导的关怀和安排下,我来到了美丽的江城武汉,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参加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的2012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3个月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已圆满完成,现 ...

  •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
  • 浙江 培养目标 浙江大大江 2016级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机械工程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掌握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机械设计. 学大 Zh 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掌握力学.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及相关领域知识:自学能力强.知识面宽.沟通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 ...

  • 课程英文翻译
  • 课程的英文词汇() 雕塑艺术欣赏 Appreciation of Sculptural Art 调节装置 Regulation Equipment 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动态无损检测 Dynamic Non-Destruction Measurement 动态信号分析与仪 ...

  • 自考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规定
  • 南京理工大学主考:机电一体化工程.电子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 统专业 自考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规定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课程考试全部合格. 3.学位课程要求: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且各专业如下四门学位课程考试 ...

  • 12-上海海洋大学专业介绍
  • 上海海洋大学专业介绍 水产与生命学院 [水产养殖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以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育种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科技人才.要求学习生物生态学.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