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第7卷第3期

2005年6月

滁州学院学报

JOURNALOFCHUZHOUUNIVERSITY

V01.7No.3Jun.20()5

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秸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经济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我国也相

应提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经济;发展;影响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05)03—0078—03

一、引言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而同时又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因此,我们的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带动下来实现。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信息技术更渗透到各个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之中。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催生剂。对于企业和行业而言,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渗透,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信息技术大量渗入产品之中,比如洗衣机生产从原来的主要靠手工操作到现在电脑程控,机床由原来机械式发展为数控式,在汽车等行业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用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控制自动化、操作规范化,充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外,信息技术也渗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比如电算会计、人力资源管理、ERP管理等等。这些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经营管理的效率,减少了产品库存,加快了资金流转。

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已加入世贸组织,将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应用技术,如遥感技术、遥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各种显示终端技术等。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硬件、电信设备、微电子生产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扩散上,包括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称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他们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1】。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类社会已跨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旋律的信息社会时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全球数字化、信息化的潮流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程度已成为体现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12]。

二、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信息化进一步带动了工业化

发达国家从19世纪末在工业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进行了工业化。我国目前总体来讲处于工业化中期。但是,现代的工业化基础不同于19世纪的工业体系,应当是建立在当代工业体系上、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基础的。由于

收稿日期:2005一1)4一lO

作者简介:郑峰(1983一).男,安徽长丰人,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

一78—

万方数据 

济、科技全球化进程。

2、信息技术产业化,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人类在认识和开发物质和能量两大战略资源之外,又开发和利用了信息这一战略资源。信息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生产力,它日益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知识经济领域。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有资料显示,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40%。在25年前,全世界仅有5万台电脑,现在已增加到1.4亿台。20世纪60年代,一条横跨大西洋的电缆仅能容纳138对电话同时通话,现在一条光缆可同时容纳150万对电话通话。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信息技术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形成了以信息和知识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许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都认为,如果说200年前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那么如今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

3、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经济管理和决策日趋

规范化、科学化

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情报检索和经营决策,并由单个的信息工具发展成为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出现了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借以辅助管理和辅助决策。另外,在经济管理中建立经济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对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成效显著。

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最大、增长最快的连接全世界各地不同计算机系统的全球化计算机网络,用户能在网络上检索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形(像)、声音、动画等]。通过上网浏览,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准确把握经济脉搏,大大增强了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为科学地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经济管理信息化与业务流程信息化融为一体的进程。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重建,使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也纷纷出现。与此同时,在开放式交互型的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还促进

万 

方数据了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的变革。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全新管理模式开始出现,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将由信息流来引导、支配、组织和协调。学习型组织、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柔性组织,以及虚拟企业、网络银行等管理概念日益增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不断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实现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

4、充分利用信息战略优势,建立和发挥战略管理优势

信息技术对经济管理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操作层和管理层上,更表现在战略层上。近年来,高层管理人员开始把信息技术进行战略性应用,出现了战略信息系统(SiS),用来建立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胜。当信息技术被用作经济管理的战略措施时,经济组织的发展战略与信息战略相结合,并以信息战略为主导来形成发展战略,其注意力也从内部管理延伸Nt'l"部管理,并把着眼点放在外部管理上,以调整组织内部力量,来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5、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经营

理念

在新经济环境下,相当多的企业面临各方面的挑战,企业重组与资源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渐显现并日趋尖锐,严重地阻碍企业转型,甚至导致其“流产”。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如果凭借以往经验仍然固步自封,用传统的步伐与思维来经营,在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冲击下将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网络与通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竞争力,冲击着传统的经营模式。近年来,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性能,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并发挥网络优势,重塑自身形象,扩大市场份额。电子商务、网络生存,在改变人类生活状态与商业经营模式的同时,也产生更大的数字落差与知识落差。

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信息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共同选择。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今天,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以信息

一79—

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使信息经济财富的增值空间扩大到全球范围,不再受国界的限制。因此,国家经济信息化是世界性的大趋势,我们只有走经济信息化的道路,走与全球信息化融合的道路,积极主动地与国际接轨,才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有立足之地[3]。

三、结束语

会信息社会化。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我国的战略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41。

【参考文献】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面貌,信息技术进入消费领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特网的兴起,更是空前地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掀起了全球的信息化的热潮。而中国政府也非常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正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

[1]花瑶,刘卫星.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运行方式的影响叨.情报科学,2003,(10).

【2】张新民,赵东升,王松俊.信息技术发展与科技信息工作学术研讨会综述阴.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1).【3]郭媛香.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经济问题,2003,(4).

【4】国家教委社会科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匕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上接第77页)最后,elogistics也会中国物流企事业带来巨大竞争优势。Elogistics为物流企事业提供了物流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供更为优质和个性化的物流专业服务,任何有志于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企事业均可以加盟和使用elogistics的专业内容,甚至在系统中建立适于自己的物流服务体系,对外提供完整的物流服务,进而在物流竞争中取得物流信息管理和处理方面的优势促进物流企事业管理上的变革,降低管理成本。

综上所述,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其关键在于物流各环节的“无缝隙衔接”,完成物流信息的整合和连续是无缝隙衔接的主要突破口,因此

elogistics是促进中国物流达到WTO要求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宝,也是中国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罗振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2】郝聚民.第三方物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3】孙秋菊.现代物流概论【M】.jb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森尼尔・乔普瑞(suml

ehopra),彼得・梅因德尔(Peter

Meindl).供应链管lXi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信息管理系列编委会.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M】.j匕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网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嗍.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一80—

万方数据 

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郑峰, Zheng Feng

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2005,7(3)0次

参考文献(4条)

1.花瑶.刘卫星 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运行方式的影响[期刊论文]-情报科学 2003(10)

2.张新民.赵东升.王松俊 信息技术发展与科技信息工作学术研讨会综述[期刊论文]-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4(01)3.郭媛香 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期刊论文]-经济问题 2003(04)4.国家教委社会科与艺术教育司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01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田江 浅析能源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2006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拉伸了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能源危机催生了能源经济的产生,能源成了社会再生产的生产要素之一,能源经济逐渐兴起和发展,能源经济覆盖了有关能源的需求、资源配置、销售、贸易等内容.信息技术将对能源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能源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能源产业的渗透和发展趋势,强调通过信息化提升能源经济的效率.

2.学位论文 鲍建玲 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经济政治课的应用研究 2005

知识经济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方针政策,正确分析社会现象,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响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中专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在中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经济政治课的应用研究。

本教学实验采用对比设计。实验班采用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练习进行教学。采用面谈、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兴趣、自主性学习情况以及创新品质和能力进行了调查、比较,并且采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测试他们的学习成绩。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政治课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适合于中专经济政治课的科学的教学模式。

3.期刊论文 杜蓉 信息技术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2001(9)

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论述信息技术在产业升级、经济的增长和实现管理现代化中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从而真正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大发展.

4.学位论文 李亮 信息技术对国防经济规模影响研究 2006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信息化已日渐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和发展动力,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前所未有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防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强烈影响。信息技术不仅通过作用于国民经济特别是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来影响国防经济规模,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下,国防经济需求、供给、流通、消费规模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确定国防经济的适度规模,才能更好地使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相适应。论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对国防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国防经济规模影响的路径;建立了信息化对国防经济规模影响的数理模型,并得出如下结论:国防经济规模要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规模相适应;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安全形势、战争形态相适应;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相适应。

5.期刊论文 刘小军 信息技术的

按一般经济理论,信息技术应对生产率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作出较大贡献.但实证分析表明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不像理论预期的那样显著.这一现象被称为信息技术的

6.期刊论文 杨永双.Yang Yongshuang 农村中小学建设经济实用型信息技术设施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5)

介绍了农村中小学建设经济实用型信息技术设施的配置模式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7.学位论文 张才明 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研究 200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带来的信息技术经济问题也越来越多。有必要从技术经济学角度来开拓一门技术经济学分支学科--信息技术经济学。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本文不可能对“信息技术经济学”进行研究,而仅对“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进行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定位。

本文第一部分从实际社会经济需求出发,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需要,论述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的必要性,然后重点阐述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的五个原则和具体的流程与方法,分析了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特点,讨论了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与学科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基本组成和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理论、方法和应用四个方面组成及其内容;本文第三部分以ERP 系统的综合评价为例,对框架中信息技术经济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作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研究的延伸部分,讨论了信息技术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之间的异同关系。 本文有以下五个创新点:

(1)提出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的流程和方法。本文详细地从“科学”的客观发展规律、“学科”的客观发展规律、“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技术经济学”框架和“技术经济学分支学科”框架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应该遵循的原则;从一般学科框架构建流程规律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的构建流程和方法。

(2)首次研究提出了“概论、理论、方法和应用四方结构的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并结合信息技术经济特性,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

”的四方面组成: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信息技术经济学理论、信息技术经济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经济学应用,以及每方面组成的详细内容。

(3)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软、硬分类方法,阐述了软信息技术、硬信息技术和软信息产业、硬信息产业的具体组成;并从三个不同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软、硬分类的必要性,以及软、硬信息技术不同的经济特性。

(4)论文在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以罗莫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因素,提出了“信息技术经济增长模型”,并运用数学和逻辑推理进行模型变换,使得“信息技术经济增长模型”的运算和应用切实可行。

(5)论文提出了信息技术经济效果模型以及四种信息技术经济效果系数和表达式,并分析了四种信息技术经济效果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信息技术方案的社会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小型ERP系统的技术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和微观经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

8.期刊论文 卓武扬 信息技术产业化与经济社会信息化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2)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产业化就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而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各方面各领域的全面应用和深入渗透.信息技术产业化与经济社会信息化之间有着互动关系,两者必然紧密结合同步发展.

9.期刊论文 陈有富 信息技术对畜牧业经济影响的机理及效益模型分析 -经济经纬2001(6)

分析了信息技术影响畜牧业经济的途径及各种因素,提出了信息技术应用到畜牧业经济中效益的两种测算模型.

10.学位论文 杨艳 信息技术与社会转型:以东欧国家为例 2007

冷战后综合国力竞争由以军事实力竞争为主转向以高新技术和经济竞争为主。而以网络为主的信息革命不仅在改变着科技与经济,也在改变着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信息优势正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在越来越增强的信息推动的世界上,转型中国家的竞争力将依赖于它们的“在全球获取和交换信息的能力”。商业贸易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技术,更多地依靠现代通信服务,如:数据传送、在线数据库存取、电子邮件、表格形式的数据交换和视频链路。“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涨,国家干预主义和统治主义节节败退,市场竞争的障碍不断消除,资本流动更加自由化、全球化。市场是一种自发的、灵活的信息处理系统,它通过竞争对无数不断变动的信息加以及低的成本进行简化处理,这是任何中央计划机构再加上成千上万台大功率的电子计算机都无法胜任的。信息革命赋予市场经济全新的活力。在信息革命的冲击下,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原社会主义阵营,也被面向市场的改革大潮所席卷。”

本文分七章来论述信息技术与东欧社会转型。主要脉络是:首先从宏观上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国家政治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对社会转型国家的影响,然后分别阐述信息技术对东欧国家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影响。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内涵、外延、特征以及发展趋势。阐述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国际政治的影响。当今世界正经受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浪潮的冲击,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信息全球化进一步加快,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日益便利、迅捷,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进而使世界各国政治上的联系日益紧密,这一形式的集中体现就是“数字地球”的出现。另一方面,信息力量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国家实力决定着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国家实力的对比状况形成国际格局。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环境下国际政治斗争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第二章从西方学者对转型社会的研究和信息技术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信息技术对转型国家的影响与冲击。国家主权呈现出弱化及相对化趋势,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弱化,国家的传统权力面临挑战,国家对个人行为控制也趋于弱化。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东欧等转型国家带来了后发优势,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互联网是双刃剑。

第三章主要分析信息技术对东欧国家政治变革的影响。信息技术可以加速社会结构的变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国家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体制向西方式的多党议会民主制的转轨,不排除日益显现力量的西方网络传播对其政治、经济、文化主权的冲击,信息技术解构东欧国家原有的权威体制。东欧政府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政治作为就是转变政府工作模式和职能。

第四章从信息技术对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影响,考察了挣脱旧体制羁绊后的东欧国家,其电子商务的优势与困难以及发展前景。全球化浪潮下的东欧要实现经济腾飞不可能像十几年前那样把自己关在那个小圈子里,因此,他们必须选择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东欧逐渐打破了贸易壁垒,实现了基本的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加强了同欧洲区域性经济组织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积极招商引资,建立外资企业。

第五章从网络时代东欧青年的价值观冲突、妇女地位变化、东欧文化事业的新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对东欧国家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东欧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尚在力图仿照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进行工业社会塑造的时候,不经意间却被拉入了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对于转型时期的东欧来说,这种冲击犹如火山爆发。在人类文明新旧交替变革的时代,网络改变了东欧人的信仰、宗教复兴、新思想碰撞,产生了信仰多元化。

第六章着力从欧盟东扩和北约东扩、即双重东扩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真实目的和对外关系方面分析,“回归欧洲”成了推动东欧国家向西欧民主政治转型的有力口号。中东欧国家在入盟进程中,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出于其安全与经济利益考虑,采取了一种“亲美不脱欧”、并重视发展同俄罗斯关系的对外政策。加入欧盟就是加入发达国家经济体,就是进入“富人俱乐部”。加入欧盟后,“外援”将成为“内援”,援助的数额和领域都将扩大。退出华约加入北约之所以成为东欧诸国的集体行动,很大的原因就是北约庞大的庇护体系和先进的战斗能力,而在当前的世界局势下,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乃是获得强大防卫能力和战斗能力的前提,东欧急于加入北约,是要搭乘北约其他国家信息技术的东风以实现自己的国防现代化。 第七章选择成功转型的东欧国家为案例,分析剖析信息技术对其转型的影响,试图取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之中,是新经济的催生剂。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情报检索和经营决策,出现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使经济管理和企业日常决策日趋规范化、科学化。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zszxy200503023.aspx

授权使用: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gdgydxtsg),授权号:288c0542-100a-4c81-bca2-9ec00175b926

下载时间:2011年4月9日

第7卷第3期

2005年6月

滁州学院学报

JOURNALOFCHUZHOUUNIVERSITY

V01.7No.3Jun.20()5

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秸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经济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我国也相

应提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经济;发展;影响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05)03—0078—03

一、引言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而同时又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因此,我们的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带动下来实现。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信息技术更渗透到各个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之中。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催生剂。对于企业和行业而言,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渗透,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信息技术大量渗入产品之中,比如洗衣机生产从原来的主要靠手工操作到现在电脑程控,机床由原来机械式发展为数控式,在汽车等行业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用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控制自动化、操作规范化,充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外,信息技术也渗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比如电算会计、人力资源管理、ERP管理等等。这些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经营管理的效率,减少了产品库存,加快了资金流转。

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已加入世贸组织,将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应用技术,如遥感技术、遥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各种显示终端技术等。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硬件、电信设备、微电子生产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扩散上,包括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称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他们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1】。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类社会已跨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旋律的信息社会时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全球数字化、信息化的潮流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程度已成为体现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12]。

二、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信息化进一步带动了工业化

发达国家从19世纪末在工业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进行了工业化。我国目前总体来讲处于工业化中期。但是,现代的工业化基础不同于19世纪的工业体系,应当是建立在当代工业体系上、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基础的。由于

收稿日期:2005一1)4一lO

作者简介:郑峰(1983一).男,安徽长丰人,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

一78—

万方数据 

济、科技全球化进程。

2、信息技术产业化,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人类在认识和开发物质和能量两大战略资源之外,又开发和利用了信息这一战略资源。信息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生产力,它日益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知识经济领域。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有资料显示,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40%。在25年前,全世界仅有5万台电脑,现在已增加到1.4亿台。20世纪60年代,一条横跨大西洋的电缆仅能容纳138对电话同时通话,现在一条光缆可同时容纳150万对电话通话。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信息技术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形成了以信息和知识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许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都认为,如果说200年前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那么如今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

3、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经济管理和决策日趋

规范化、科学化

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情报检索和经营决策,并由单个的信息工具发展成为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出现了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借以辅助管理和辅助决策。另外,在经济管理中建立经济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对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成效显著。

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最大、增长最快的连接全世界各地不同计算机系统的全球化计算机网络,用户能在网络上检索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形(像)、声音、动画等]。通过上网浏览,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准确把握经济脉搏,大大增强了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为科学地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经济管理信息化与业务流程信息化融为一体的进程。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重建,使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也纷纷出现。与此同时,在开放式交互型的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还促进

万 

方数据了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的变革。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全新管理模式开始出现,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将由信息流来引导、支配、组织和协调。学习型组织、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柔性组织,以及虚拟企业、网络银行等管理概念日益增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不断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实现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

4、充分利用信息战略优势,建立和发挥战略管理优势

信息技术对经济管理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操作层和管理层上,更表现在战略层上。近年来,高层管理人员开始把信息技术进行战略性应用,出现了战略信息系统(SiS),用来建立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胜。当信息技术被用作经济管理的战略措施时,经济组织的发展战略与信息战略相结合,并以信息战略为主导来形成发展战略,其注意力也从内部管理延伸Nt'l"部管理,并把着眼点放在外部管理上,以调整组织内部力量,来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5、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经营

理念

在新经济环境下,相当多的企业面临各方面的挑战,企业重组与资源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渐显现并日趋尖锐,严重地阻碍企业转型,甚至导致其“流产”。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如果凭借以往经验仍然固步自封,用传统的步伐与思维来经营,在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冲击下将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网络与通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竞争力,冲击着传统的经营模式。近年来,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性能,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并发挥网络优势,重塑自身形象,扩大市场份额。电子商务、网络生存,在改变人类生活状态与商业经营模式的同时,也产生更大的数字落差与知识落差。

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信息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共同选择。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今天,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以信息

一79—

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使信息经济财富的增值空间扩大到全球范围,不再受国界的限制。因此,国家经济信息化是世界性的大趋势,我们只有走经济信息化的道路,走与全球信息化融合的道路,积极主动地与国际接轨,才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有立足之地[3]。

三、结束语

会信息社会化。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我国的战略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41。

【参考文献】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面貌,信息技术进入消费领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特网的兴起,更是空前地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掀起了全球的信息化的热潮。而中国政府也非常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正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

[1]花瑶,刘卫星.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运行方式的影响叨.情报科学,2003,(10).

【2】张新民,赵东升,王松俊.信息技术发展与科技信息工作学术研讨会综述阴.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1).【3]郭媛香.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经济问题,2003,(4).

【4】国家教委社会科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匕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上接第77页)最后,elogistics也会中国物流企事业带来巨大竞争优势。Elogistics为物流企事业提供了物流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供更为优质和个性化的物流专业服务,任何有志于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企事业均可以加盟和使用elogistics的专业内容,甚至在系统中建立适于自己的物流服务体系,对外提供完整的物流服务,进而在物流竞争中取得物流信息管理和处理方面的优势促进物流企事业管理上的变革,降低管理成本。

综上所述,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其关键在于物流各环节的“无缝隙衔接”,完成物流信息的整合和连续是无缝隙衔接的主要突破口,因此

elogistics是促进中国物流达到WTO要求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宝,也是中国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罗振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2】郝聚民.第三方物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3】孙秋菊.现代物流概论【M】.jb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森尼尔・乔普瑞(suml

ehopra),彼得・梅因德尔(Peter

Meindl).供应链管lXi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信息管理系列编委会.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M】.j匕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网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嗍.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一80—

万方数据 

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郑峰, Zheng Feng

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2005,7(3)0次

参考文献(4条)

1.花瑶.刘卫星 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运行方式的影响[期刊论文]-情报科学 2003(10)

2.张新民.赵东升.王松俊 信息技术发展与科技信息工作学术研讨会综述[期刊论文]-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4(01)3.郭媛香 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期刊论文]-经济问题 2003(04)4.国家教委社会科与艺术教育司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01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田江 浅析能源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2006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拉伸了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能源危机催生了能源经济的产生,能源成了社会再生产的生产要素之一,能源经济逐渐兴起和发展,能源经济覆盖了有关能源的需求、资源配置、销售、贸易等内容.信息技术将对能源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能源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能源产业的渗透和发展趋势,强调通过信息化提升能源经济的效率.

2.学位论文 鲍建玲 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经济政治课的应用研究 2005

知识经济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方针政策,正确分析社会现象,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响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中专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在中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经济政治课的应用研究。

本教学实验采用对比设计。实验班采用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练习进行教学。采用面谈、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兴趣、自主性学习情况以及创新品质和能力进行了调查、比较,并且采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测试他们的学习成绩。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政治课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适合于中专经济政治课的科学的教学模式。

3.期刊论文 杜蓉 信息技术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2001(9)

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论述信息技术在产业升级、经济的增长和实现管理现代化中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从而真正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大发展.

4.学位论文 李亮 信息技术对国防经济规模影响研究 2006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信息化已日渐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和发展动力,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前所未有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防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强烈影响。信息技术不仅通过作用于国民经济特别是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来影响国防经济规模,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下,国防经济需求、供给、流通、消费规模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确定国防经济的适度规模,才能更好地使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相适应。论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对国防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国防经济规模影响的路径;建立了信息化对国防经济规模影响的数理模型,并得出如下结论:国防经济规模要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规模相适应;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安全形势、战争形态相适应;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相适应。

5.期刊论文 刘小军 信息技术的

按一般经济理论,信息技术应对生产率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作出较大贡献.但实证分析表明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不像理论预期的那样显著.这一现象被称为信息技术的

6.期刊论文 杨永双.Yang Yongshuang 农村中小学建设经济实用型信息技术设施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5)

介绍了农村中小学建设经济实用型信息技术设施的配置模式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7.学位论文 张才明 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研究 200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带来的信息技术经济问题也越来越多。有必要从技术经济学角度来开拓一门技术经济学分支学科--信息技术经济学。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本文不可能对“信息技术经济学”进行研究,而仅对“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进行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定位。

本文第一部分从实际社会经济需求出发,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需要,论述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的必要性,然后重点阐述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的五个原则和具体的流程与方法,分析了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特点,讨论了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与学科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基本组成和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理论、方法和应用四个方面组成及其内容;本文第三部分以ERP 系统的综合评价为例,对框架中信息技术经济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作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研究的延伸部分,讨论了信息技术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之间的异同关系。 本文有以下五个创新点:

(1)提出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的流程和方法。本文详细地从“科学”的客观发展规律、“学科”的客观发展规律、“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技术经济学”框架和“技术经济学分支学科”框架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应该遵循的原则;从一般学科框架构建流程规律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的构建流程和方法。

(2)首次研究提出了“概论、理论、方法和应用四方结构的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并结合信息技术经济特性,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

”的四方面组成: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信息技术经济学理论、信息技术经济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经济学应用,以及每方面组成的详细内容。

(3)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软、硬分类方法,阐述了软信息技术、硬信息技术和软信息产业、硬信息产业的具体组成;并从三个不同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软、硬分类的必要性,以及软、硬信息技术不同的经济特性。

(4)论文在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以罗莫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因素,提出了“信息技术经济增长模型”,并运用数学和逻辑推理进行模型变换,使得“信息技术经济增长模型”的运算和应用切实可行。

(5)论文提出了信息技术经济效果模型以及四种信息技术经济效果系数和表达式,并分析了四种信息技术经济效果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信息技术方案的社会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小型ERP系统的技术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和微观经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

8.期刊论文 卓武扬 信息技术产业化与经济社会信息化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2)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产业化就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而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各方面各领域的全面应用和深入渗透.信息技术产业化与经济社会信息化之间有着互动关系,两者必然紧密结合同步发展.

9.期刊论文 陈有富 信息技术对畜牧业经济影响的机理及效益模型分析 -经济经纬2001(6)

分析了信息技术影响畜牧业经济的途径及各种因素,提出了信息技术应用到畜牧业经济中效益的两种测算模型.

10.学位论文 杨艳 信息技术与社会转型:以东欧国家为例 2007

冷战后综合国力竞争由以军事实力竞争为主转向以高新技术和经济竞争为主。而以网络为主的信息革命不仅在改变着科技与经济,也在改变着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信息优势正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在越来越增强的信息推动的世界上,转型中国家的竞争力将依赖于它们的“在全球获取和交换信息的能力”。商业贸易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技术,更多地依靠现代通信服务,如:数据传送、在线数据库存取、电子邮件、表格形式的数据交换和视频链路。“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涨,国家干预主义和统治主义节节败退,市场竞争的障碍不断消除,资本流动更加自由化、全球化。市场是一种自发的、灵活的信息处理系统,它通过竞争对无数不断变动的信息加以及低的成本进行简化处理,这是任何中央计划机构再加上成千上万台大功率的电子计算机都无法胜任的。信息革命赋予市场经济全新的活力。在信息革命的冲击下,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原社会主义阵营,也被面向市场的改革大潮所席卷。”

本文分七章来论述信息技术与东欧社会转型。主要脉络是:首先从宏观上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国家政治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对社会转型国家的影响,然后分别阐述信息技术对东欧国家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影响。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内涵、外延、特征以及发展趋势。阐述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国际政治的影响。当今世界正经受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浪潮的冲击,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信息全球化进一步加快,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日益便利、迅捷,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进而使世界各国政治上的联系日益紧密,这一形式的集中体现就是“数字地球”的出现。另一方面,信息力量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国家实力决定着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国家实力的对比状况形成国际格局。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环境下国际政治斗争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第二章从西方学者对转型社会的研究和信息技术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信息技术对转型国家的影响与冲击。国家主权呈现出弱化及相对化趋势,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弱化,国家的传统权力面临挑战,国家对个人行为控制也趋于弱化。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东欧等转型国家带来了后发优势,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互联网是双刃剑。

第三章主要分析信息技术对东欧国家政治变革的影响。信息技术可以加速社会结构的变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国家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体制向西方式的多党议会民主制的转轨,不排除日益显现力量的西方网络传播对其政治、经济、文化主权的冲击,信息技术解构东欧国家原有的权威体制。东欧政府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政治作为就是转变政府工作模式和职能。

第四章从信息技术对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影响,考察了挣脱旧体制羁绊后的东欧国家,其电子商务的优势与困难以及发展前景。全球化浪潮下的东欧要实现经济腾飞不可能像十几年前那样把自己关在那个小圈子里,因此,他们必须选择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东欧逐渐打破了贸易壁垒,实现了基本的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加强了同欧洲区域性经济组织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积极招商引资,建立外资企业。

第五章从网络时代东欧青年的价值观冲突、妇女地位变化、东欧文化事业的新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对东欧国家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东欧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尚在力图仿照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进行工业社会塑造的时候,不经意间却被拉入了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对于转型时期的东欧来说,这种冲击犹如火山爆发。在人类文明新旧交替变革的时代,网络改变了东欧人的信仰、宗教复兴、新思想碰撞,产生了信仰多元化。

第六章着力从欧盟东扩和北约东扩、即双重东扩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真实目的和对外关系方面分析,“回归欧洲”成了推动东欧国家向西欧民主政治转型的有力口号。中东欧国家在入盟进程中,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出于其安全与经济利益考虑,采取了一种“亲美不脱欧”、并重视发展同俄罗斯关系的对外政策。加入欧盟就是加入发达国家经济体,就是进入“富人俱乐部”。加入欧盟后,“外援”将成为“内援”,援助的数额和领域都将扩大。退出华约加入北约之所以成为东欧诸国的集体行动,很大的原因就是北约庞大的庇护体系和先进的战斗能力,而在当前的世界局势下,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乃是获得强大防卫能力和战斗能力的前提,东欧急于加入北约,是要搭乘北约其他国家信息技术的东风以实现自己的国防现代化。 第七章选择成功转型的东欧国家为案例,分析剖析信息技术对其转型的影响,试图取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之中,是新经济的催生剂。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情报检索和经营决策,出现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使经济管理和企业日常决策日趋规范化、科学化。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zszxy200503023.aspx

授权使用: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gdgydxtsg),授权号:288c0542-100a-4c81-bca2-9ec00175b926

下载时间:2011年4月9日


相关内容

  •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摘 要: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如今,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的地位变得非常重要,而传统会计恰恰在这一方面存在缺陷,这就必将对传统会计产生强烈冲击,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会计工作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及时更新观念,学习新的会计知识掌握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的 ...

  • 信息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信息化涵盖社会经济发展的众多领域,内涵十分丰富,并处于不断发展和深入之中.国内外学者对信息化的涵义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理解,目前还没有规范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包括: 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多个方面.信息化体 ...

  • 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经济动员建设_宋良斌
  • 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经济动员建设 t宋良斌 蔡志国 肖俊华 杨 超 内容提要:文章从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对国民经济动员的影响入手,指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经济动员建设应把握的重点问题,并从法律法规.运行机制.力量储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经济动员建设的对策.关键词 ...

  • 现代通信概论小论文
  • 现代通信概论结课小论文 电子1103 李志 11214066 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广义说,各种信息的传递均可称之为通信.但由于现代信息的内容极为广泛,因而人们并不把所有信息传递纳入通信的范围.通常只把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递和传播称为通信.面向公众的单向通信,如报纸.广 ...

  • 信息技术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 信息技术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提要网络会计的产生及逐渐发展,冲击了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随着虚拟企业的出现,四个传统会计基本假设都将有新的内涵.新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假设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简称IT)是以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 ...

  • 计算机论文
  •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论文摘要:本毕业论文范文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全球信息化背景着手,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共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全球信息化背景,主要分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的兴起.信息产业 ...

  • 如何用信息技术分析个人经济动机.行为与回报的因果关系
  • 摘要:众所周知,IT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重大科技领域,成为科研和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谁夺得了IT上的领先地位,谁就拥有了新经济竞争中的主导权.IT具有影响全局的特点.IT在社会中的作用又是间接的,它通过支持和影响全局的决策与协调而发挥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个人经济动机:行为与回报 信 ...

  • 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 现代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它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降低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任何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 ...

  • 新经济:特征和影响-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 第二部分 关于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 新经济:特征和影响 "新经济"是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意指自90年代初以来,美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期,其显现出来的持续的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的特点,都与过去的经济扩张模式大相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