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课题:西北地区区域特征(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生活和生产等因素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区域部分之一。在讲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上,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通过学习它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为今后的学习和认识各区的具体地理环境打下基础。教材第一课时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西北地区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干旱的西北地区,描述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影响。教材采用先成因后结论的方式,紧紧围绕“干旱”和“东西差异”两大主题来设计教学内容。教材这样设计,使知识点比较鲜明,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比较归纳。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已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来学习西北地区,把握主要特征。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根据本课的特色,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组内讨论合作,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由了解地理现象到分析地理成因到形成地理观点,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理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

2.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3.认识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业生产特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与影响因素,并能认识区域内部的差异 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西北区域内部的差异及其原因。

●教学模式 “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 相关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 导新课】

[课前欣赏]视频:“舌尖上的中国”。

[图片展示]“西北名片”:草原、荒漠、葡萄......

[学生活动]快速说出图片反应的西北特征。比一比,谁见多识广反应快?

设计意图:课前欣赏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将兴趣转移到本节,以景观和美食差异,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初识西北 读概况】

[教学思路]结合学习南北方地区的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按照学案提示的要求,通过“读图标注—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绘制简图”来完成对西北地区基本概况的学习。 活动1:描述位置

[图片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教师提问]怎样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

[学生活动]指图说出周边山脉名称并注意方位词的应用。

[教师点拨]西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及众多的邻国。

活动2:范围、面积

[教师提问]西北地区包括了哪些省区?面积多大?

[学生活动]指图说出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通过对比得出西北

地区面积最大的结论。

活动3:主要地形区、河流

[图片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指图说出山脉名称和主要地形区,总结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找出塔里木河、黄河。

[教师点拨]“塔式家族”记忆盆地、河流、沙漠。

设计意图: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

通过互相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自主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活动

4:巧手绘图

[教师提问]怎样用简单的符号勾勒自己心中的西北地区地形图?[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在学案中画出。

[教师点拨]注意山脉的走向、地形区的大致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小活动,调动学习兴趣,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同时进一步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深入西北 析特征】

[教学思路]教师准备相关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提取信息—小组讨论、

思维碰撞—理清关系、把握特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来学习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与影响因素,并能认识区域内部的差异及其原因。

探究1:干旱的成因及表现

[图片展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气候图”、“降水图”

“干湿地区图”。

[教师提问]多图结合,图中可以提炼有关西北地区的哪

些信息,反映本区的什么典型特征?

[学生活动]读出西北地区主要位于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性

气候、降水少,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所以干旱是西北地区 最突出的自然特征。

[学生活动]读出西北地区的降水数值,与南北方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

设计意图:用最直观的数据、图片,通过学生的观看与阅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强化对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理解。

[合作探究]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干旱对西北地区哪些方面有影响?

[教师点拨]西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山脉大多位于什么地方?这样分布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山脉的阻挡,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西北地区降水很少,气候干旱。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使知识要点有条理、更清晰。

探究2:干旱对河流、植被、农业等的影响

[合作探究][图片展示]河流图、沙尘暴图、人口分布图、雅丹地貌图等。

[学生分析]依据图片提示,在干旱影响下,西北地区河流少、多内流河;人口分布、交通建设多择水而居、依水而建;降水少,风沙大,风蚀地貌显著等。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整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图片展示]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与植被变化图。

[学生活动]读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的变化;计算西北地

区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在景观图中分析东西差异;理解距海

远近、降水、植被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点拨]自东向西降水量变化受什么影响?怎样观察景观图

分析东西差异?怎样用因果关系把距海远近、降水、植被三者联

系起来?

[学生总结]自东向西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较大差异,从而形成

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学以致用]小明向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小红向往“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景。怎样选择地点?“西游记”中,出发前要准备什么东西?猜一猜,下列照片是哪一地拍的?

设计意图:干旱对植被的影响及东西差异重在理解,所以采用读图分析、对应联系、学以致用的过程,层层推进,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提问]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什么?灌溉水源从何而来?

[学生活动]读课本“阅读”,找出西北地区的灌溉水源的来源及分布地区。

[教师点拨]结合位置理解水源的来源。

[视频播放]“塞上江南”大丰收。

[学生总结]西北地区在有冰雪融水、山地降水、地下水、黄河水的地方发展了灌溉农业。 [学生活动]集思广益,为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设计意图:用“西北怪事”、“塞上江南”调动学生兴趣,认识水源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

【展望西北 促发展】

[新闻回放]“一带一路”是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学生思考]西北地区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哪些优势条件?

设计意图:利用热点事件联系所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学习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堂小结 谈收获】

[学生活动]这节课学了什么?最大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又方便了学生的记忆。

【当堂检测 展风采】

当堂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平原和高原为主 B.高山和盆地为主

C.盆地和高原为主 D.山地和高原为主

2.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

A.黄河 B.塔里木河 C.长江 D.珠江

3.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旅游,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4.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的是 ( )

A.河套平原 B.河西走廊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5.西北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绿洲、河流沿岸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植被因素 D.水源因素

二.填图题:

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 地形区D : 。

著名的灌溉农业区:④是

(2)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3)产生以上自然特征的原因按照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设计意图:学练结合不仅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而且在巩固练习时强化了知识的积累。

教 学 设 计

●课题:西北地区区域特征(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生活和生产等因素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区域部分之一。在讲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上,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通过学习它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为今后的学习和认识各区的具体地理环境打下基础。教材第一课时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西北地区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干旱的西北地区,描述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影响。教材采用先成因后结论的方式,紧紧围绕“干旱”和“东西差异”两大主题来设计教学内容。教材这样设计,使知识点比较鲜明,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比较归纳。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已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来学习西北地区,把握主要特征。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根据本课的特色,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组内讨论合作,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由了解地理现象到分析地理成因到形成地理观点,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理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

2.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3.认识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业生产特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与影响因素,并能认识区域内部的差异 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西北区域内部的差异及其原因。

●教学模式 “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 相关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 导新课】

[课前欣赏]视频:“舌尖上的中国”。

[图片展示]“西北名片”:草原、荒漠、葡萄......

[学生活动]快速说出图片反应的西北特征。比一比,谁见多识广反应快?

设计意图:课前欣赏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将兴趣转移到本节,以景观和美食差异,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初识西北 读概况】

[教学思路]结合学习南北方地区的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按照学案提示的要求,通过“读图标注—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绘制简图”来完成对西北地区基本概况的学习。 活动1:描述位置

[图片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教师提问]怎样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

[学生活动]指图说出周边山脉名称并注意方位词的应用。

[教师点拨]西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及众多的邻国。

活动2:范围、面积

[教师提问]西北地区包括了哪些省区?面积多大?

[学生活动]指图说出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通过对比得出西北

地区面积最大的结论。

活动3:主要地形区、河流

[图片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指图说出山脉名称和主要地形区,总结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找出塔里木河、黄河。

[教师点拨]“塔式家族”记忆盆地、河流、沙漠。

设计意图: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

通过互相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自主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活动

4:巧手绘图

[教师提问]怎样用简单的符号勾勒自己心中的西北地区地形图?[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在学案中画出。

[教师点拨]注意山脉的走向、地形区的大致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小活动,调动学习兴趣,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同时进一步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深入西北 析特征】

[教学思路]教师准备相关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提取信息—小组讨论、

思维碰撞—理清关系、把握特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来学习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与影响因素,并能认识区域内部的差异及其原因。

探究1:干旱的成因及表现

[图片展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气候图”、“降水图”

“干湿地区图”。

[教师提问]多图结合,图中可以提炼有关西北地区的哪

些信息,反映本区的什么典型特征?

[学生活动]读出西北地区主要位于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性

气候、降水少,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所以干旱是西北地区 最突出的自然特征。

[学生活动]读出西北地区的降水数值,与南北方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

设计意图:用最直观的数据、图片,通过学生的观看与阅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强化对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理解。

[合作探究]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干旱对西北地区哪些方面有影响?

[教师点拨]西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山脉大多位于什么地方?这样分布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山脉的阻挡,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西北地区降水很少,气候干旱。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使知识要点有条理、更清晰。

探究2:干旱对河流、植被、农业等的影响

[合作探究][图片展示]河流图、沙尘暴图、人口分布图、雅丹地貌图等。

[学生分析]依据图片提示,在干旱影响下,西北地区河流少、多内流河;人口分布、交通建设多择水而居、依水而建;降水少,风沙大,风蚀地貌显著等。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整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图片展示]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与植被变化图。

[学生活动]读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的变化;计算西北地

区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在景观图中分析东西差异;理解距海

远近、降水、植被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点拨]自东向西降水量变化受什么影响?怎样观察景观图

分析东西差异?怎样用因果关系把距海远近、降水、植被三者联

系起来?

[学生总结]自东向西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较大差异,从而形成

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学以致用]小明向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小红向往“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景。怎样选择地点?“西游记”中,出发前要准备什么东西?猜一猜,下列照片是哪一地拍的?

设计意图:干旱对植被的影响及东西差异重在理解,所以采用读图分析、对应联系、学以致用的过程,层层推进,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提问]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什么?灌溉水源从何而来?

[学生活动]读课本“阅读”,找出西北地区的灌溉水源的来源及分布地区。

[教师点拨]结合位置理解水源的来源。

[视频播放]“塞上江南”大丰收。

[学生总结]西北地区在有冰雪融水、山地降水、地下水、黄河水的地方发展了灌溉农业。 [学生活动]集思广益,为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设计意图:用“西北怪事”、“塞上江南”调动学生兴趣,认识水源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

【展望西北 促发展】

[新闻回放]“一带一路”是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学生思考]西北地区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哪些优势条件?

设计意图:利用热点事件联系所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学习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堂小结 谈收获】

[学生活动]这节课学了什么?最大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又方便了学生的记忆。

【当堂检测 展风采】

当堂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平原和高原为主 B.高山和盆地为主

C.盆地和高原为主 D.山地和高原为主

2.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

A.黄河 B.塔里木河 C.长江 D.珠江

3.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旅游,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4.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的是 ( )

A.河套平原 B.河西走廊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5.西北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绿洲、河流沿岸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植被因素 D.水源因素

二.填图题:

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 地形区D : 。

著名的灌溉农业区:④是

(2)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3)产生以上自然特征的原因按照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设计意图:学练结合不仅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而且在巩固练习时强化了知识的积累。


相关内容

  • 八年级地理下册8.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 2.能够在地形图上找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区. 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4.了解西北 ...

  • [第一节 土地荒漠化]教学设计
  •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三明市第九中学 陈良豪 一.教材分析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荒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 ...

  • 室内设计与实施管理流程
  • 五. 关键活动描述 --标准层室内设计-- 5.1 室内设计资料收集 5.1.1 集团研发设计中心负责收集下述资料作为设计输入: 1) 项目基本资料 2) 装修所需部位建筑施工全套图纸 3) 项目产品建议书 4) 成本限额控制建议 5) 其他同类项目设计参考资料 5.2 室内设计计划 5.2.1 集 ...

  •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作者:魏菲菲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2014年第01期 西北地区是中国区域地理的一部分,近年来,在高考或中考中,关于西北地区内容考得比较多,考查内容侧重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 ...

  •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 ...

  •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2
  •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 ...

  •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2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

  •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该课程标准要求可以进行以下分解:①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②认识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③探讨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措施:④区域经济 ...

  •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案
  •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案 东明城关一中 侯翠荣 教学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