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1

中国行政管理:23

[1]方然.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分析——基于四级地方政府的问卷调查[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1:119-121.

本文在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地方政府行为与其利益取向的Logistic回归模型。调查结果验证了这样一种观点:地方政府在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实现自身利益和特殊群体的利益。当地方政府对上级的命令和任务不满时,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的地方政府(部门)更多地选择依法向上级反映问题和困难。在验证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协调程序,完善纵向政府之间的利益表达渠道,有助于减少政府法外利益,维护公共利益。

[2]冯静,杨志云. 利益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1:26-30.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核心的政策主体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协调、对各种利益诉求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实现利益平衡与和谐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利益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过程,从政策客体维度看,主要是利益剥夺、利益觉醒、利益需求、利益表达与诉求、利益综合到利益实现程度的过程;从政策制定主体维度看,就是协调利益冲突、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和利益增进,最终达到利益平衡的过程。对政策过程进行利益分析有利于把握公共政策的实质与内核。

[3]郑萍,薛冰. 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政策制定的途径[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1:61-65.

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分析了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机理,探讨了网络公共舆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公共舆论与政府决策良性互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的结论和建议是,为了有效吸纳和回应网络公共舆论,政府需要准确辨别和把握网络公共舆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对网络热点进行跟踪和筛选并作出相应的回应,同时要采取措施提升网络公共舆论的质量。

[4]孙宇. 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政策议程和参与型治理[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2:64-67.

政府信息公开对公共政策议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个新兴的公共领域,互联网已经成为公共议程和政策议程之间相互转化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必然是以公共政策议程为基础的,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公共议程转化为政策议程的窗口,以政府网站为载体的公共议程可以引导有序的公共参与。

[5]魏娜,袁博. 城市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3:82-85.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一直受到学界和政府的关注。信息技术催生了网络参与这一形式,本文力图研究网络公民参与形式所呈现的特点,通过实证调查剖析网络参与的现状及主要参与人群状况,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使网络参与真正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手段。

[6]傅广宛,韦彩玲,杨瑜,杜文强. 量化方法在我国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应用进展研究——以最近六年来的进展为研究对象[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4:109-113.

本文通过对最近六年的公共政策量化分析的学术论文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政策量化分析论文呈逐年递增态势,管理主义的政策分析与政治学的政策理论之间的融合速度逐渐加快。公共政策量化分析文章在期刊分布上集中度较高,而量化分析论文作者的集中度却较低。公共政策量化分析的核心研究群体以211高校或985高校的学者为主。目前,量化分析论文的主题分布以公共政策问题构建和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为主,研究方法则以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为主。

[7]李东泉,蓝志勇. 论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与管理[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5:36-39.

基于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演变以及对公共政策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城市规划是政府的重要公共政策"的理解:一是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改变;二是城市规划地位的改变;三是城市规划编制内容与程序的改变。基于此,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应从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架构、管理方式等四个方面予以改变,以应对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变革。

[8]顾丹丹. 公平与正义: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政策的价值回归——从“停运事件”说起[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7:32-34.

基于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演变以及对公共政策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城市规划是政府的重要公共政策"的理解:一是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改变;二是城市规划地位的改变;三是城市规划编制内容与程序的改变。基于此,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应从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架构、管理方式等四个方面予以改变,以应对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变革。

[9]高兴武. 公共政策评估:体系与过程[J]. 中国行政管理,2008,02:58-62.

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公共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结合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研究的现状,从政策的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标准、评估方法与评估模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公共政策的评估体系;从政策的评估规划设计、评估规划实施和评估终结等阶段全面剖析了公共政策的评估过程。

[10]孙柏瑛,李卓青. 政策网络治理:公共治理的新途径[J]. 中国行政管理,2008,05:106-109. 在早期,政策网络主要作为研究国家与利益团体之间利益协商、调解活动的一种分析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策网络理论研究逐渐和治理理论研究相结合,形成了政策网络治理流派。政策网络治理是一种公共治理的新模式、新途径,代表着全球化以及"市场失败"、"政府失败"背景下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发生的深刻变迁,揭示了在社会多元治理结构中,政府运用新的观念和方式与企业、公民社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必然性。政策网络同样存在治理失灵的问题,成功治理的关键在于有效管理政策网络,选择运用各种策略,避免政策网络治理失灵,提高治理的效果和水平。

政治学研究:3

[1]何艳玲. “公共价值管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J]. 政治学研究,2009,06:62-68.

在新公共管理之后,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即公共价值管理范式正在兴起。公共价值指向服务、结果以及更深范围的信任,但它并不是一个绝对标准,而是相对于任务环境而言的政策或目标的价值性。公共价值管理是一个公民集体偏好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共管理者不是领导者而是探索者,他们与公民及其他组织一起,致力于寻求、确定和创造公共价值。作为一种学科范式和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思维方式,公共价值管理范式的基本主张包括:关注集体偏好;重视政治的作用;推行网络治理;重新定位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全面应对效率、责任与公平问题。

[2]蒋硕亮. 政策网络路径:西方公共政策分析的新范式[J]. 政治学研究,2010,06:100-107.

政策网络路径是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后现代政策过程的主流话语和一种新的分析范式,它主要研究在政策过程中相互依赖的行动者的稳定社会关系模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策网络路径的"硬核"在于探讨政策网络结构特征与政策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政策网络中,行动者在网络中的地位、政策参与者关系的强弱以及网络的开放程度都会影响政策后果。作为当今政策分析的新范式,政策网络路径是对传统政策分析理论的超越,它对中国政策科学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当前的政策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3]朱德米. 公共协商与公民参与——宁波市J区城市管理中协商式公民参与的经验研究[J]. 政治学研究,2008,01:76-80.

协商与决策是协商民主关注的最新议题之一。对协商式决策的探讨表明协商民主已经超越了规范理论构建阶段而进入了运作理论阶段。公民参与已成为当前公共管理改革和公共治理运动的主要关注点。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推动了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的变革。本文以宁波市J区城市管理中公民参与为个案,分析公共协商与公民参与在本土运作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本土案例的研究有可能丰富并深化协商民主理论的发展,而且也有可能进一步完善中国政治发展的选择项。 更多还原

公共管理学报:4

[1]米加宁,王启新. 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J]. 公共管理学报,2009,01:13-25+122-123. 通过对现有我国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政策分析方法相关研究的梳理,在参照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表达了这种政策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公共政策分析的对象几乎都是复杂系统,面对这种复杂的分析对象,只有通过从概念到流程的处理,从定性到定量化工具的使用,才能把公共政策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解构和优化,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理论建构。特别是通过一个典型的应用案例,使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建立操作性的认知成为可能,从而对当前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政策分析方法。

[2]蓝志勇. 公共政策的缺失与当前世界性经济危机[J]. 公共管理学报,2009,01:26-34+123. 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索、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正方兴未艾,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努力救市。媒体和学术界开始从各个角度分析危机的原因所在。列举出来的原因有:市场和公众投资信心降低、克林顿政府的房贷政策、在政府政策压力下从格林斯潘开始的长期的低利率低通胀政策、华尔街的贪婪等等。虽然这些都可以算是原因,但在它们的后面其实有着人们不愿探究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多年来美国政府改革路线的失衡、现代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包括市场经济本身的内生性制度缺陷、深藏于现代西方政治文化与社会治理结构中的脆弱因素、资本主义特质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对社会提出的新挑战、缺失的公共利益文化等等。重点对后面的几个原因进行阐述和讨论,提请学术界对全球化条件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自己的公共政策和政府治理改革问题上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3]匡霞,陈敬良. 公共政策网络管理:机制、模式与绩效测度[J]. 公共管理学报,2009,02:59-67+125.

政策网络管理应重点研究七个基本问题和应注意十个重大问题,政策网络管理存在工具、互动和制度三种观点和个人权威控制、专制控制、结果控制、文化或集团控制、声誉控制五种控制机制,具体管理模式可以从行动者、认知和制度三个维度和政策管理、过程管理和网络宪政三个层面进行架构,并可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选择不同的网络管理行为。网络行动者的数量、管理能力与技巧、网络的开放性、利益冲突、网络管理成本是影响政策网络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网络管理的绩效也可根据不同的网络结构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到定性的评价。

[4]宋卫清. 国家间公共政策的转移——概念、研究态势和理论[J]. 公共管理学报,2008,04:36-45+124.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通过某种方式来参考其它国家的决策者在相似情况下的做法,包括正面经验和负面教训。这种政策转移(Policy Transfer)现象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制度创新在现实中的一种主要途径和方式。论述分三个部分:首先,简述了政策转移的概念化过程,辨别了和其它相近概念的异同;其次,勾勒了本课题研究的多学科、多方法和多层次的态势,列举和介绍了一些代表性的研究实例;最后,探讨了相关的理论生成的问题。通过对有关政策转移问题研究的回顾、分析和总结,强调了我国政策转移中大量转移实践和

理论研究缺失之间的矛盾现象;提出了开展我国政策转移研究的必要性和关注点;旨在引起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学者对这一课题的重视,为公共政策有关的决策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观察、分析和决策的角度。

公共管理评论:1

[1]魏凤春. 政府行为目标与公共政策的特征[J]. 公共管理评论,2008,00:99-110.

本文论述了政府的行为目标,目的在于探讨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对政府行为目标的论述经历了从"天堂模型"到个人效用最大化模型的转化。财政压力决定了政府行为目标是动态化的,在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博弈中,政府的行为目标随着财政压力周期变动。因此,公共政策的实质是权利的分配,偏好短期报酬最大化是政府行为的常态,公共政策操作多是"穷则思变"的结果,权威在公共政策操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管理世界:2

[1]薛澜,朱旭峰. 中国思想库的社会职能——以政策过程为中心的改革之路[J]. 管理世界,2009,04:55-65+82+188.

为制定出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可操作的公共政策,我们需要寻找一条以政策过程为中心的改革之路。中国思想库作为其重要机制之一,在现阶段具有三大社会职能,即理性决策外脑、边缘利益代言和社会监督。然而,随着政策系统逐渐向体制外精英开放,中国的政策过程存在着从原来的行政体制对政策过程的垄断演变为强势精英联盟对政策思想的垄断的可能。在此演变过程中,思想库可能失去独立性而发展成为强势精英联盟的附属工具。为此,本文提出以完善的"政策分析市场"为核心的保障思想库发挥其社会职能的一套制度安排。在实证上,文章结合2004年全国301家思想库负责人的调查数据,对当前思想库在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保障中国思想库发挥社会职能的"政策分析市场"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讲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发展空间。

[2]易宪容. 中国住房市场的公共政策研究[J]. 管理世界,2009,10:62-71+87.

中国的住房市场,只有住房产业政策及住房政策,而没有住房公共政策。这是当前中国住房市场问题丛生的根源。因为,住房产业政策只关注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住房政策只注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弱势民众解决住房问题,而住房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与公民就住房公共利益通过一定程序共同做出决策的选择,并通过国家公权力来调整与解决住房公共利益的过程。它的实质是通过住房公共政策程序正义来调整与平衡住房市场各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国住房公共政策是建立在居民居住权天赋性、党的宗旨人民性及土地国有性的三大原则上。住房公共政策可通过程序正义来获得。因此,中国住房市场的"第二次革命"就是制定与确立中国住房公共政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住房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

中国行政管理:23

[1]方然.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分析——基于四级地方政府的问卷调查[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1:119-121.

本文在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地方政府行为与其利益取向的Logistic回归模型。调查结果验证了这样一种观点:地方政府在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实现自身利益和特殊群体的利益。当地方政府对上级的命令和任务不满时,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的地方政府(部门)更多地选择依法向上级反映问题和困难。在验证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协调程序,完善纵向政府之间的利益表达渠道,有助于减少政府法外利益,维护公共利益。

[2]冯静,杨志云. 利益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1:26-30.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核心的政策主体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协调、对各种利益诉求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实现利益平衡与和谐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利益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过程,从政策客体维度看,主要是利益剥夺、利益觉醒、利益需求、利益表达与诉求、利益综合到利益实现程度的过程;从政策制定主体维度看,就是协调利益冲突、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和利益增进,最终达到利益平衡的过程。对政策过程进行利益分析有利于把握公共政策的实质与内核。

[3]郑萍,薛冰. 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政策制定的途径[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1:61-65.

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分析了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机理,探讨了网络公共舆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公共舆论与政府决策良性互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的结论和建议是,为了有效吸纳和回应网络公共舆论,政府需要准确辨别和把握网络公共舆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对网络热点进行跟踪和筛选并作出相应的回应,同时要采取措施提升网络公共舆论的质量。

[4]孙宇. 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政策议程和参与型治理[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2:64-67.

政府信息公开对公共政策议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个新兴的公共领域,互联网已经成为公共议程和政策议程之间相互转化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必然是以公共政策议程为基础的,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公共议程转化为政策议程的窗口,以政府网站为载体的公共议程可以引导有序的公共参与。

[5]魏娜,袁博. 城市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3:82-85.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一直受到学界和政府的关注。信息技术催生了网络参与这一形式,本文力图研究网络公民参与形式所呈现的特点,通过实证调查剖析网络参与的现状及主要参与人群状况,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使网络参与真正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手段。

[6]傅广宛,韦彩玲,杨瑜,杜文强. 量化方法在我国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应用进展研究——以最近六年来的进展为研究对象[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4:109-113.

本文通过对最近六年的公共政策量化分析的学术论文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政策量化分析论文呈逐年递增态势,管理主义的政策分析与政治学的政策理论之间的融合速度逐渐加快。公共政策量化分析文章在期刊分布上集中度较高,而量化分析论文作者的集中度却较低。公共政策量化分析的核心研究群体以211高校或985高校的学者为主。目前,量化分析论文的主题分布以公共政策问题构建和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为主,研究方法则以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为主。

[7]李东泉,蓝志勇. 论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与管理[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5:36-39.

基于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演变以及对公共政策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城市规划是政府的重要公共政策"的理解:一是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改变;二是城市规划地位的改变;三是城市规划编制内容与程序的改变。基于此,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应从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架构、管理方式等四个方面予以改变,以应对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变革。

[8]顾丹丹. 公平与正义: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政策的价值回归——从“停运事件”说起[J]. 中国行政管理,2009,07:32-34.

基于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演变以及对公共政策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城市规划是政府的重要公共政策"的理解:一是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改变;二是城市规划地位的改变;三是城市规划编制内容与程序的改变。基于此,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应从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架构、管理方式等四个方面予以改变,以应对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变革。

[9]高兴武. 公共政策评估:体系与过程[J]. 中国行政管理,2008,02:58-62.

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公共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结合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研究的现状,从政策的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标准、评估方法与评估模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公共政策的评估体系;从政策的评估规划设计、评估规划实施和评估终结等阶段全面剖析了公共政策的评估过程。

[10]孙柏瑛,李卓青. 政策网络治理:公共治理的新途径[J]. 中国行政管理,2008,05:106-109. 在早期,政策网络主要作为研究国家与利益团体之间利益协商、调解活动的一种分析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策网络理论研究逐渐和治理理论研究相结合,形成了政策网络治理流派。政策网络治理是一种公共治理的新模式、新途径,代表着全球化以及"市场失败"、"政府失败"背景下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发生的深刻变迁,揭示了在社会多元治理结构中,政府运用新的观念和方式与企业、公民社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必然性。政策网络同样存在治理失灵的问题,成功治理的关键在于有效管理政策网络,选择运用各种策略,避免政策网络治理失灵,提高治理的效果和水平。

政治学研究:3

[1]何艳玲. “公共价值管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J]. 政治学研究,2009,06:62-68.

在新公共管理之后,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即公共价值管理范式正在兴起。公共价值指向服务、结果以及更深范围的信任,但它并不是一个绝对标准,而是相对于任务环境而言的政策或目标的价值性。公共价值管理是一个公民集体偏好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共管理者不是领导者而是探索者,他们与公民及其他组织一起,致力于寻求、确定和创造公共价值。作为一种学科范式和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思维方式,公共价值管理范式的基本主张包括:关注集体偏好;重视政治的作用;推行网络治理;重新定位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全面应对效率、责任与公平问题。

[2]蒋硕亮. 政策网络路径:西方公共政策分析的新范式[J]. 政治学研究,2010,06:100-107.

政策网络路径是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后现代政策过程的主流话语和一种新的分析范式,它主要研究在政策过程中相互依赖的行动者的稳定社会关系模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策网络路径的"硬核"在于探讨政策网络结构特征与政策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政策网络中,行动者在网络中的地位、政策参与者关系的强弱以及网络的开放程度都会影响政策后果。作为当今政策分析的新范式,政策网络路径是对传统政策分析理论的超越,它对中国政策科学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当前的政策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3]朱德米. 公共协商与公民参与——宁波市J区城市管理中协商式公民参与的经验研究[J]. 政治学研究,2008,01:76-80.

协商与决策是协商民主关注的最新议题之一。对协商式决策的探讨表明协商民主已经超越了规范理论构建阶段而进入了运作理论阶段。公民参与已成为当前公共管理改革和公共治理运动的主要关注点。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推动了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的变革。本文以宁波市J区城市管理中公民参与为个案,分析公共协商与公民参与在本土运作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本土案例的研究有可能丰富并深化协商民主理论的发展,而且也有可能进一步完善中国政治发展的选择项。 更多还原

公共管理学报:4

[1]米加宁,王启新. 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J]. 公共管理学报,2009,01:13-25+122-123. 通过对现有我国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政策分析方法相关研究的梳理,在参照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表达了这种政策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公共政策分析的对象几乎都是复杂系统,面对这种复杂的分析对象,只有通过从概念到流程的处理,从定性到定量化工具的使用,才能把公共政策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解构和优化,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理论建构。特别是通过一个典型的应用案例,使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建立操作性的认知成为可能,从而对当前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政策分析方法。

[2]蓝志勇. 公共政策的缺失与当前世界性经济危机[J]. 公共管理学报,2009,01:26-34+123. 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索、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正方兴未艾,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努力救市。媒体和学术界开始从各个角度分析危机的原因所在。列举出来的原因有:市场和公众投资信心降低、克林顿政府的房贷政策、在政府政策压力下从格林斯潘开始的长期的低利率低通胀政策、华尔街的贪婪等等。虽然这些都可以算是原因,但在它们的后面其实有着人们不愿探究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多年来美国政府改革路线的失衡、现代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包括市场经济本身的内生性制度缺陷、深藏于现代西方政治文化与社会治理结构中的脆弱因素、资本主义特质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对社会提出的新挑战、缺失的公共利益文化等等。重点对后面的几个原因进行阐述和讨论,提请学术界对全球化条件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自己的公共政策和政府治理改革问题上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3]匡霞,陈敬良. 公共政策网络管理:机制、模式与绩效测度[J]. 公共管理学报,2009,02:59-67+125.

政策网络管理应重点研究七个基本问题和应注意十个重大问题,政策网络管理存在工具、互动和制度三种观点和个人权威控制、专制控制、结果控制、文化或集团控制、声誉控制五种控制机制,具体管理模式可以从行动者、认知和制度三个维度和政策管理、过程管理和网络宪政三个层面进行架构,并可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选择不同的网络管理行为。网络行动者的数量、管理能力与技巧、网络的开放性、利益冲突、网络管理成本是影响政策网络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网络管理的绩效也可根据不同的网络结构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到定性的评价。

[4]宋卫清. 国家间公共政策的转移——概念、研究态势和理论[J]. 公共管理学报,2008,04:36-45+124.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通过某种方式来参考其它国家的决策者在相似情况下的做法,包括正面经验和负面教训。这种政策转移(Policy Transfer)现象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制度创新在现实中的一种主要途径和方式。论述分三个部分:首先,简述了政策转移的概念化过程,辨别了和其它相近概念的异同;其次,勾勒了本课题研究的多学科、多方法和多层次的态势,列举和介绍了一些代表性的研究实例;最后,探讨了相关的理论生成的问题。通过对有关政策转移问题研究的回顾、分析和总结,强调了我国政策转移中大量转移实践和

理论研究缺失之间的矛盾现象;提出了开展我国政策转移研究的必要性和关注点;旨在引起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学者对这一课题的重视,为公共政策有关的决策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观察、分析和决策的角度。

公共管理评论:1

[1]魏凤春. 政府行为目标与公共政策的特征[J]. 公共管理评论,2008,00:99-110.

本文论述了政府的行为目标,目的在于探讨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对政府行为目标的论述经历了从"天堂模型"到个人效用最大化模型的转化。财政压力决定了政府行为目标是动态化的,在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博弈中,政府的行为目标随着财政压力周期变动。因此,公共政策的实质是权利的分配,偏好短期报酬最大化是政府行为的常态,公共政策操作多是"穷则思变"的结果,权威在公共政策操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管理世界:2

[1]薛澜,朱旭峰. 中国思想库的社会职能——以政策过程为中心的改革之路[J]. 管理世界,2009,04:55-65+82+188.

为制定出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可操作的公共政策,我们需要寻找一条以政策过程为中心的改革之路。中国思想库作为其重要机制之一,在现阶段具有三大社会职能,即理性决策外脑、边缘利益代言和社会监督。然而,随着政策系统逐渐向体制外精英开放,中国的政策过程存在着从原来的行政体制对政策过程的垄断演变为强势精英联盟对政策思想的垄断的可能。在此演变过程中,思想库可能失去独立性而发展成为强势精英联盟的附属工具。为此,本文提出以完善的"政策分析市场"为核心的保障思想库发挥其社会职能的一套制度安排。在实证上,文章结合2004年全国301家思想库负责人的调查数据,对当前思想库在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保障中国思想库发挥社会职能的"政策分析市场"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讲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发展空间。

[2]易宪容. 中国住房市场的公共政策研究[J]. 管理世界,2009,10:62-71+87.

中国的住房市场,只有住房产业政策及住房政策,而没有住房公共政策。这是当前中国住房市场问题丛生的根源。因为,住房产业政策只关注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住房政策只注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弱势民众解决住房问题,而住房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与公民就住房公共利益通过一定程序共同做出决策的选择,并通过国家公权力来调整与解决住房公共利益的过程。它的实质是通过住房公共政策程序正义来调整与平衡住房市场各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国住房公共政策是建立在居民居住权天赋性、党的宗旨人民性及土地国有性的三大原则上。住房公共政策可通过程序正义来获得。因此,中国住房市场的"第二次革命"就是制定与确立中国住房公共政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住房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关内容

  • 3.公共政策
  •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 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解决来自于社会需求.属于政府职责和能力范围的 政策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经由政治过程所作出的普遍的.正式的和权威的回应.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 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解决来自于社会需求.属于政府职责和能力范围的 政策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经 ...

  • 2010版_公共政策学_0318_自考必过_重点完全归纳
  •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 ...

  • 论公共政策信息的特性.类型及作用
  • 李永忠 [摘 要]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各行各业,这使得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不断地被人们所认知,信息已经成为和物质.能量并列的第三大重要资源.信息是公共决策科学化的客观基础,信息的完备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的质量.本文主要讨论了公共政策信息的特性.类型,以及公共政策信息对于公共决策.公共 ...

  • 公共政策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 公共行政管理 公产□ 王仰文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摘 要: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公共政策冲突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家政府,挑战着政府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公共政策冲突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人类自身认识的局限.公共政策用语选择的模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客观影响,也有公共政策价 ...

  • 公共政策分析填空题
  • 填空题(100题) 1.公共政策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规范性.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所包括的三个方面: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3.提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命题的学者是 伊斯顿. 4.公共政策制定的体制构成:决策中枢体统.参谋咨询系 ...

  •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类型与功能 1.公共政策的概念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内涵: ①.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 ②.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 ...

  •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100题)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 ...

  • 01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 名词心理学 1. 公共政策学: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政策内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2.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选择和确定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 ...

  • 公共政策学00318自考简答题重点
  • 1.公共政策学的概念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是指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 ...

  • 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与对策_钱再见
  • 2001年第5期(总第102期)理 论 探 讨 THEORETICALINVESTIGATIONNo.5,2001General.No.102 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与对策 钱 再 见 (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因素,如政策合法化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