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决策分析概述

第一节 决策分析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一、决策分析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与管理学家西蒙(H.A.Simon)提出的现代决策理论,他指出“管理 就是决策”,突出了决策在现代管理中占有的核心地位。 在现代管理科学中,对决策常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认为决策就是做出决定,仅限于人们从不同 的行动方案中做出最佳选择,即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拍板”;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相当于决策分析,它 把决策看作一个过程,即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可 能性,提出各种可行方案,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按照决策准则,从中筛选出 最满意的方案。

二、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一)决策者

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它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二)决策目标

决策者必须有一个希望达到的明确的目标,可以是单个目标,也可以是多个目标。

(三)决策方案

存在着供人们选择的不同的决策方案。有明确方案和不明确方案两种。

(四)自然状态

决策者无法控制但可以预见的决策环境客观存在的各种状态。

(五)决策结果

即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所出现的结果。

(六)决策准则

它是评价方案是否达到决策目标的价值标准,也是选择方案的依据。

第二节 决策分析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

一、决策分析的分类

(一)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根据决策者具有个人身份和组织身份这样两种身份,可以将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二)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可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问题出现的重复性及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可以将决策划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四)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根据决策问题所处的自然状态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五)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按决策过程的连续性分类,可将决策分为单项决策和序列决策。

(六)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按决策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的数量,可以将决策划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七)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按决策问题的量化程度,可以将决策分为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第二节 决策分析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

二、决策分析的原则

(一)信息准全原则

准确、完备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任何决策都要从收集、分析信息入手。

(二)

效益原则

这里的效益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决策所要取得的效益;其二是指决策过程本身的效益。

(三)系统原则

决策应坚持系统的原则,坚持局部效果服从整体效果、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谋求决策目标与内 部条件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使决策从整体上最优或令人满意。

(四)科学原则

决策应运用决策科学的理论,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先进的决策手段。

(五)可行原则

决策方案必须是可行的,实施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选优原则

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寻求优化的目标及优化地达到目标的行动方案。

(七)行动原则

在选定最优或满意方案之后,还必须把方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规划上,并付诸实施。

(八) 反馈原则

决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决策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九)民主原则

决策时应坚持民主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充分调动各系统、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高 效率、高效益地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

第三节 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一、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一个合理、科学的决策过程必须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发现与分析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 定各种可行的备择方案;分析、比较各备择方案,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决策的执行、反馈与调整 等 。这五个步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1-1所示。

.

图1-1 决策分析过程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 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一)问题分析

问题的存在是决策分析的前提,所有的决策分析都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进行的。这里所 说的问题是指决策对象的现实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存在的需要缩小或排除的差距。

(二)确定目标

目标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决策系统所期望达到的状态,它是拟定方案、评估方案和选择方 案的基准,也是衡量问题是否得以解决的指示器。 确定目标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其一般步骤如图1-2所示。

要正确地确定目标,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的针对性。

(2)目标的需要和可能。 (3)目标必须具体明确。 (4)目标的约束条件。 (5)目标体系。

图1-2 确定目标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 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三)拟定方案

拟定方案就是寻找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决策者应在客观环境及自身条件的允许下,根

据决策目标及搜集整理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地拟定出多个可行的备选方案。

(四)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是决策分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从狭义讲,选择方案就是指做出决定,即通常意义 上我们所说的“拍板”;从广义上讲,选择方案

还包括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因为,只有在对各种方案进行

科学而严密的分析与评价之后,方案的选择才有科学的依据,从而避免选择方案的盲目性。

(五)实施方案

方案选定后,决策分析过程还未结束,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特性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决 定了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着差距,理论的可行与否最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决策方案也是如此。要保证方案 最终可行,必须将方案付诸实施,在实践中去检验方案的真伪。

第三节 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二、关于追踪决策

追踪决策是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主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原决策方案存在重大失误时所进行的一 种补救性的新决策。表1-2列出要进行追踪决策的各种可能的情况。 表1-2 追踪决策

现 原 决 状 策

主观情况 发生重大变 化

客观情况 发生重大变 化

主客观情况 基本不变 实施

原决策正确

追踪决策 原决策错误 追踪决策 追踪决策的基本特征: (1)回溯分析,是从原决策的起点开始,按照决策程序,对原有决策的产生环境、主客观条件逐步地进 行客观分析,查找失误点及失误的原因,以便及时做出修正 。 (2)非零起点,是指追踪决策是在原有决策实施的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原有决策的实施对资源的消耗以 及实施结果对决策条件及决策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客观环境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使得追踪决策产生的时点 已不再是原有决策产生的那个时点了。因此,追踪决策时应充分注意各种变化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3)双重优化有两层意义:①要在各个新方案中进一步择优,新方案优于原决策的方案;②新决策优于 原决策,追踪决策的预期执行效果应优于原有决策的可能的执行效果。 (4)心理效应是指应尽量消除原有决策失误对内部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决策者在原有决策失误的情况下, 能够再次以客观公正的、积极的心态进行追踪决策;同时,应注意不要对外泄露有关决策失误及追踪决策的 信息,以避免引起连锁的社会心理反应。

第四节 决策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概述

一、决策分析的定性方法

决策分析的定性方法是指决策者在占有一定的事实资料、实践经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其直观 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决策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当决策者掌握的数据不多、决策问题及其主要 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并且难以用确切的数量或数学模型表示的情况下 ,决策者通常只能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凭借其个人的主观经验和分析能力,运用系统的、逻辑的思维方法,把有关资料加以综合,进行定性的分 析、判断和推理。

二、决策分析的

定量方法

决策分析的定量方法是指决策者在占有历史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和其它分析技术建立 起可以表现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进行决策的方法。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都可借助这种方法进行分 析,如,如企业生产中的配料、下料问题、总产值、利润额、产品的生命周期等。

三、综合决策

由于决策分析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在使用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使决策结果比较切合实际,提高决 策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应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形成综合决策法。

本章小结

决策分析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提出各种可行方案,采用科学的方

法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按照决策准则,从中筛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它包 括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方案、自然状态、决策结果和决策准则等几个基本要素。本章结合其要素对决 策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 决策分析是一个包括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评价方案、实施方案直至目标实现的系统过程。 在决策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信息准全原则、效益原则、系统原则、科学原则、可行 原则、选优原则、行动原则、反馈原则等。 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当主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原决策方案存在重大失误时,要进行追踪决策。要 做好追踪决策应掌握其基本特征,如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等。 在决策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决策方法。这种方法对能够量化的 指标建立起精确的数学模型,而且同时考虑不能量化的因素,是一种切合实际的较优的决策分析方法。

关键词

决策(Decision making) 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 追踪决策(Tracking decision) 定性决策(Qualitative decision) 定量决策(Quantitative decision) 综合决策(Comprehensive decision)

第二章

确定性决策分析

第一节 确定型决策分析概述

一、确定型决策分析的概念和运用场合

构成一个确定型决策问题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存在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 (2)存在一个明确的自然状态; (3)存在可供决策者选择的多个行动方案; (4)可求得各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 从上述的分析可知,确定型决策分析适用于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客观情况只有一种的场合,即在确 定的环境下只有一种自然状态的场合。

二、确定型决策分析与运筹学

运筹学是辅助决策的工具,它为决策者提供定量的决策分析方法,是与决策理论关系密切的应用科 学。 运筹学强调最优

决策,这一点在确定型决策分析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这些解决确定型决策问题的 运筹学方法都是为决策问题寻求最优解。可见,运筹学为确定型决策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方法。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一、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现金流量

所谓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一个项目的现

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净流量三个具体概念。

(二)现金流量的估计

对作现金流量估计的投资决策人员来说,应该尽量做到: (1)与其他相关部门保持协调和一致;

(2)每个参与估计的人员使用统—的经济假设和标准;

(3)在估计中没有稳定性偏差。概念。

(三)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一)复利终值

已知期初一次投入的现值为P,年利率为i,则n年末的终值为:

F  P(1  i) n  P( F / P, i, n)

n

(2-1)

式中 (1  i) 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 ( F / P, i, n) 表示。表示现值一元在利率为i时,n年末的终值。

例2-1 本节开始的油田开发问题,假设平均每年获利12%,则100亿元在5年末的终值。 解: F  100( F / P,12%,5) =100×1.762=176.2(亿元) 因为176.2亿元>160亿元,显然,现在开发有利。

(二)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公式:

PF 1  F ( P / F , i , n) (1  i) n

(2-2)

式中的 (1  i) n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 ( P / F , i, n) 表示,表示 n 年末一元按利率i折算的现值。 例2-2 仍以油田开发为例,现在从现值的角度考虑上题,求160亿元的现值。 解: P  160( P / F ,12%,5) =160×0.5674= 90.784(亿元) 由于100亿元>90.784亿元,则现在开发有利。

1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三)年金终值

年金是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用A表示。年金的终值可视为每个年金的终值之和。 年金终值公式: (1  i) n  1 FA  A( F / A, i, n) (2-3) i n 式中的 (1  i)  1 称为“年金终值系数”,用符号( F / A, i, n) 表示,表示年金一元,在折现率为 i

n 年末年金终值。 时,

i

例2-3 某项工程4年中每年末向银行借款30万元,年利率10%。问第4年末应偿还本利和多 少万元? 解: F  30  ( F / A,10%,4) =30×4.641=139.23(万元)

(四)年金现值

年金现值是指每年末收入或支出相等的金额,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到期初时的现值。

(1  i) n  1 PA  A( P / A, i, n) i(1  i) n

(1  i ) n  1 式中, 称为“年金现值系数”,用符号 i (1  i) n

(2

-4) ,经过 年 i

(P / A , i, n) 表示。表示年金为一元,利率为

n 的年金现值。

例2-4 某技改项目预计未来5年每年可增加收入20万元。假设新增加收入全部用于还款,年 利率8%。问这个技改项目最多可借款多少万元? 解: P  A( P / A,8%,5) =20×3.9926=79.854(万元)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五)资金回收数

资金回收数是指项目初始投入的资金应在预定的期限内收回,如年利率 i 为,每年应等额收回A 为多少。 i(1  i) n (2-5) AP  P( A / P, i, n)

(1  i) n  1

n 年内 式中称为“资金回收系数”,用符号 (1  i) n  1 表示。表示第一年初投入一元,回收率为 i , 每年年末回收的年值。

例2-5 某企业现借款1000万元的贷款,在10内以年利率12%均匀偿还,每年应付的金额是多少? 解: A  1000( A / P,12%,10) =1000×0.17698=176.98(万元)

i (1  i ) n

(六)资金存储数

资金存储数是指为在预定将来 n 年末偿还一笔贷款F,若年利率为 i ,每年末应存储的等额资金数, 用A表示。 i AF  F ( A / F , i , n) (2-6) (1  i) n  1 式中,

i (1  i ) n  1

称为“资金存储系数”或“偿债基金系数”,用符号 ( A / F , i, n) 表示。

例2-6 拟在5年后还清200万元债务,年利率10%,问每年年末应向银行存储多少钱,才能使其本 利和正好偿清这笔债务? 解:A  F ( A / F ,10%,5)=200×0.1638=32.76(万元)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七)差额序列终值

差额序列终值是指在一定的基础数值上逐期等额增加或等差减少形成的值。一般是将第1期期末的现 金流量作为基础数值,然后从第2期期末开始逐期等差增加或逐期等差递减。

F G  (1  i) n  1   n   G ( F / G , i , n)  i  i 

(2-9)

式中,  i

1  (1  i ) n  1   n i  

称为等差序列终值系数,用符号 ( F / G, i, n)表示。 (2-10)

 (1  i) n  in  1 P  G 2   G ( P / G , i , n) n  i (1  i) 

(1  i) n  in  1 称为等差序列现值系数,用符号 ( P / G, i, n)表示。 式中,    2 n

 (1  i) n  in  1 A  G   G( A / G, i, n) (2-11) n  i (1  i)  1   (1  i) n  in  1   称为等差序列年值系数,用符号 ( A / G, i, n) 表示。 式中, n  i(1  i )  1 

i (1  i)

例2-7 某企业拟购买一台设备,其年收益额第一年为10万元,此后直至第8年末逐年递减3000元,设 年利率为15%,按复利计算,试求该设备8年的收益现值及等额分付序列收益年金? 解:第一部分是以第一年收益额10万元为等额值的等额分付序列现金流量 =448730(元) P 1  100000( P /

A,15%,8) P2  G( A / G,15%,8)( P / A,15%,8)=3000×2.78×4.487=37422(元) 因此 P  P1  P2 =448730-37422=4113089(元) A  P( A / P,15%,8)=411308×0.2229=91680(元)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上述得到的资金时间价值的等值换算关系归纳如表2-1所示:

表2-1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公式

第一章 决策分析概述

第一节 决策分析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一、决策分析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与管理学家西蒙(H.A.Simon)提出的现代决策理论,他指出“管理 就是决策”,突出了决策在现代管理中占有的核心地位。 在现代管理科学中,对决策常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认为决策就是做出决定,仅限于人们从不同 的行动方案中做出最佳选择,即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拍板”;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相当于决策分析,它 把决策看作一个过程,即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可 能性,提出各种可行方案,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按照决策准则,从中筛选出 最满意的方案。

二、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一)决策者

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它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二)决策目标

决策者必须有一个希望达到的明确的目标,可以是单个目标,也可以是多个目标。

(三)决策方案

存在着供人们选择的不同的决策方案。有明确方案和不明确方案两种。

(四)自然状态

决策者无法控制但可以预见的决策环境客观存在的各种状态。

(五)决策结果

即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所出现的结果。

(六)决策准则

它是评价方案是否达到决策目标的价值标准,也是选择方案的依据。

第二节 决策分析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

一、决策分析的分类

(一)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根据决策者具有个人身份和组织身份这样两种身份,可以将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二)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可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问题出现的重复性及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可以将决策划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四)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根据决策问题所处的自然状态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五)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按决策过程的连续性分类,可将决策分为单项决策和序列决策。

(六)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按决策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的数量,可以将决策划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七)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按决策问题的量化程度,可以将决策分为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第二节 决策分析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

二、决策分析的原则

(一)信息准全原则

准确、完备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任何决策都要从收集、分析信息入手。

(二)

效益原则

这里的效益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决策所要取得的效益;其二是指决策过程本身的效益。

(三)系统原则

决策应坚持系统的原则,坚持局部效果服从整体效果、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谋求决策目标与内 部条件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使决策从整体上最优或令人满意。

(四)科学原则

决策应运用决策科学的理论,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先进的决策手段。

(五)可行原则

决策方案必须是可行的,实施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选优原则

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寻求优化的目标及优化地达到目标的行动方案。

(七)行动原则

在选定最优或满意方案之后,还必须把方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规划上,并付诸实施。

(八) 反馈原则

决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决策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九)民主原则

决策时应坚持民主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充分调动各系统、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高 效率、高效益地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

第三节 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一、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一个合理、科学的决策过程必须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发现与分析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 定各种可行的备择方案;分析、比较各备择方案,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决策的执行、反馈与调整 等 。这五个步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1-1所示。

.

图1-1 决策分析过程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 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一)问题分析

问题的存在是决策分析的前提,所有的决策分析都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进行的。这里所 说的问题是指决策对象的现实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存在的需要缩小或排除的差距。

(二)确定目标

目标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决策系统所期望达到的状态,它是拟定方案、评估方案和选择方 案的基准,也是衡量问题是否得以解决的指示器。 确定目标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其一般步骤如图1-2所示。

要正确地确定目标,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的针对性。

(2)目标的需要和可能。 (3)目标必须具体明确。 (4)目标的约束条件。 (5)目标体系。

图1-2 确定目标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 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三)拟定方案

拟定方案就是寻找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决策者应在客观环境及自身条件的允许下,根

据决策目标及搜集整理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地拟定出多个可行的备选方案。

(四)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是决策分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从狭义讲,选择方案就是指做出决定,即通常意义 上我们所说的“拍板”;从广义上讲,选择方案

还包括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因为,只有在对各种方案进行

科学而严密的分析与评价之后,方案的选择才有科学的依据,从而避免选择方案的盲目性。

(五)实施方案

方案选定后,决策分析过程还未结束,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特性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决 定了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着差距,理论的可行与否最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决策方案也是如此。要保证方案 最终可行,必须将方案付诸实施,在实践中去检验方案的真伪。

第三节 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

二、关于追踪决策

追踪决策是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主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原决策方案存在重大失误时所进行的一 种补救性的新决策。表1-2列出要进行追踪决策的各种可能的情况。 表1-2 追踪决策

现 原 决 状 策

主观情况 发生重大变 化

客观情况 发生重大变 化

主客观情况 基本不变 实施

原决策正确

追踪决策 原决策错误 追踪决策 追踪决策的基本特征: (1)回溯分析,是从原决策的起点开始,按照决策程序,对原有决策的产生环境、主客观条件逐步地进 行客观分析,查找失误点及失误的原因,以便及时做出修正 。 (2)非零起点,是指追踪决策是在原有决策实施的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原有决策的实施对资源的消耗以 及实施结果对决策条件及决策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客观环境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使得追踪决策产生的时点 已不再是原有决策产生的那个时点了。因此,追踪决策时应充分注意各种变化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3)双重优化有两层意义:①要在各个新方案中进一步择优,新方案优于原决策的方案;②新决策优于 原决策,追踪决策的预期执行效果应优于原有决策的可能的执行效果。 (4)心理效应是指应尽量消除原有决策失误对内部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决策者在原有决策失误的情况下, 能够再次以客观公正的、积极的心态进行追踪决策;同时,应注意不要对外泄露有关决策失误及追踪决策的 信息,以避免引起连锁的社会心理反应。

第四节 决策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概述

一、决策分析的定性方法

决策分析的定性方法是指决策者在占有一定的事实资料、实践经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其直观 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决策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当决策者掌握的数据不多、决策问题及其主要 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并且难以用确切的数量或数学模型表示的情况下 ,决策者通常只能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凭借其个人的主观经验和分析能力,运用系统的、逻辑的思维方法,把有关资料加以综合,进行定性的分 析、判断和推理。

二、决策分析的

定量方法

决策分析的定量方法是指决策者在占有历史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和其它分析技术建立 起可以表现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进行决策的方法。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都可借助这种方法进行分 析,如,如企业生产中的配料、下料问题、总产值、利润额、产品的生命周期等。

三、综合决策

由于决策分析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在使用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使决策结果比较切合实际,提高决 策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应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形成综合决策法。

本章小结

决策分析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提出各种可行方案,采用科学的方

法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按照决策准则,从中筛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它包 括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方案、自然状态、决策结果和决策准则等几个基本要素。本章结合其要素对决 策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 决策分析是一个包括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评价方案、实施方案直至目标实现的系统过程。 在决策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信息准全原则、效益原则、系统原则、科学原则、可行 原则、选优原则、行动原则、反馈原则等。 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当主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原决策方案存在重大失误时,要进行追踪决策。要 做好追踪决策应掌握其基本特征,如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等。 在决策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决策方法。这种方法对能够量化的 指标建立起精确的数学模型,而且同时考虑不能量化的因素,是一种切合实际的较优的决策分析方法。

关键词

决策(Decision making) 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 追踪决策(Tracking decision) 定性决策(Qualitative decision) 定量决策(Quantitative decision) 综合决策(Comprehensive decision)

第二章

确定性决策分析

第一节 确定型决策分析概述

一、确定型决策分析的概念和运用场合

构成一个确定型决策问题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存在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 (2)存在一个明确的自然状态; (3)存在可供决策者选择的多个行动方案; (4)可求得各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 从上述的分析可知,确定型决策分析适用于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客观情况只有一种的场合,即在确 定的环境下只有一种自然状态的场合。

二、确定型决策分析与运筹学

运筹学是辅助决策的工具,它为决策者提供定量的决策分析方法,是与决策理论关系密切的应用科 学。 运筹学强调最优

决策,这一点在确定型决策分析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这些解决确定型决策问题的 运筹学方法都是为决策问题寻求最优解。可见,运筹学为确定型决策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方法。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一、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现金流量

所谓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一个项目的现

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净流量三个具体概念。

(二)现金流量的估计

对作现金流量估计的投资决策人员来说,应该尽量做到: (1)与其他相关部门保持协调和一致;

(2)每个参与估计的人员使用统—的经济假设和标准;

(3)在估计中没有稳定性偏差。概念。

(三)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一)复利终值

已知期初一次投入的现值为P,年利率为i,则n年末的终值为:

F  P(1  i) n  P( F / P, i, n)

n

(2-1)

式中 (1  i) 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 ( F / P, i, n) 表示。表示现值一元在利率为i时,n年末的终值。

例2-1 本节开始的油田开发问题,假设平均每年获利12%,则100亿元在5年末的终值。 解: F  100( F / P,12%,5) =100×1.762=176.2(亿元) 因为176.2亿元>160亿元,显然,现在开发有利。

(二)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公式:

PF 1  F ( P / F , i , n) (1  i) n

(2-2)

式中的 (1  i) n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 ( P / F , i, n) 表示,表示 n 年末一元按利率i折算的现值。 例2-2 仍以油田开发为例,现在从现值的角度考虑上题,求160亿元的现值。 解: P  160( P / F ,12%,5) =160×0.5674= 90.784(亿元) 由于100亿元>90.784亿元,则现在开发有利。

1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三)年金终值

年金是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用A表示。年金的终值可视为每个年金的终值之和。 年金终值公式: (1  i) n  1 FA  A( F / A, i, n) (2-3) i n 式中的 (1  i)  1 称为“年金终值系数”,用符号( F / A, i, n) 表示,表示年金一元,在折现率为 i

n 年末年金终值。 时,

i

例2-3 某项工程4年中每年末向银行借款30万元,年利率10%。问第4年末应偿还本利和多 少万元? 解: F  30  ( F / A,10%,4) =30×4.641=139.23(万元)

(四)年金现值

年金现值是指每年末收入或支出相等的金额,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到期初时的现值。

(1  i) n  1 PA  A( P / A, i, n) i(1  i) n

(1  i ) n  1 式中, 称为“年金现值系数”,用符号 i (1  i) n

(2

-4) ,经过 年 i

(P / A , i, n) 表示。表示年金为一元,利率为

n 的年金现值。

例2-4 某技改项目预计未来5年每年可增加收入20万元。假设新增加收入全部用于还款,年 利率8%。问这个技改项目最多可借款多少万元? 解: P  A( P / A,8%,5) =20×3.9926=79.854(万元)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五)资金回收数

资金回收数是指项目初始投入的资金应在预定的期限内收回,如年利率 i 为,每年应等额收回A 为多少。 i(1  i) n (2-5) AP  P( A / P, i, n)

(1  i) n  1

n 年内 式中称为“资金回收系数”,用符号 (1  i) n  1 表示。表示第一年初投入一元,回收率为 i , 每年年末回收的年值。

例2-5 某企业现借款1000万元的贷款,在10内以年利率12%均匀偿还,每年应付的金额是多少? 解: A  1000( A / P,12%,10) =1000×0.17698=176.98(万元)

i (1  i ) n

(六)资金存储数

资金存储数是指为在预定将来 n 年末偿还一笔贷款F,若年利率为 i ,每年末应存储的等额资金数, 用A表示。 i AF  F ( A / F , i , n) (2-6) (1  i) n  1 式中,

i (1  i ) n  1

称为“资金存储系数”或“偿债基金系数”,用符号 ( A / F , i, n) 表示。

例2-6 拟在5年后还清200万元债务,年利率10%,问每年年末应向银行存储多少钱,才能使其本 利和正好偿清这笔债务? 解:A  F ( A / F ,10%,5)=200×0.1638=32.76(万元)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七)差额序列终值

差额序列终值是指在一定的基础数值上逐期等额增加或等差减少形成的值。一般是将第1期期末的现 金流量作为基础数值,然后从第2期期末开始逐期等差增加或逐期等差递减。

F G  (1  i) n  1   n   G ( F / G , i , n)  i  i 

(2-9)

式中,  i

1  (1  i ) n  1   n i  

称为等差序列终值系数,用符号 ( F / G, i, n)表示。 (2-10)

 (1  i) n  in  1 P  G 2   G ( P / G , i , n) n  i (1  i) 

(1  i) n  in  1 称为等差序列现值系数,用符号 ( P / G, i, n)表示。 式中,    2 n

 (1  i) n  in  1 A  G   G( A / G, i, n) (2-11) n  i (1  i)  1   (1  i) n  in  1   称为等差序列年值系数,用符号 ( A / G, i, n) 表示。 式中, n  i(1  i )  1 

i (1  i)

例2-7 某企业拟购买一台设备,其年收益额第一年为10万元,此后直至第8年末逐年递减3000元,设 年利率为15%,按复利计算,试求该设备8年的收益现值及等额分付序列收益年金? 解:第一部分是以第一年收益额10万元为等额值的等额分付序列现金流量 =448730(元) P 1  100000( P /

A,15%,8) P2  G( A / G,15%,8)( P / A,15%,8)=3000×2.78×4.487=37422(元) 因此 P  P1  P2 =448730-37422=4113089(元) A  P( A / P,15%,8)=411308×0.2229=91680(元)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

上述得到的资金时间价值的等值换算关系归纳如表2-1所示:

表2-1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公式


相关内容

  • 群体决策研究综述
  • 2013年第5期第29卷(总317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EDUCATIONALINSTITUTEOFJILINPROVINCE No.5,2013 Vol.29TotalNo.317 群体决策研究综述 耿亚勤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本文对群体决策研究的历史和 ...

  • 行为决策理论综述_吴鸽
  • 第12卷第3期2013年9月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行为决策理论综述 吴 鸽 1,2 * ,周 11 晶,雷丽彩 (1.南京大学2.南京工业大学 摘 工程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南京211816)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为决策理论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行为决策 ...

  • 论实物期权及其应用与现状
  • 引言 实物期权对于企业的评估.投资决策等都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实物期权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理论体系.目前,实物期权理论在发达国家已逐渐深入人心,取得了人们的认同,而且在实业界开始应用实物期权定价方法或思想进行投资决策并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在我国,实物期权 ...

  •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性质:基础课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总 学 时:51 总 学 分:3 先行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学生四年的学习中,起 ...

  • 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
  • <管理学基础>(非经管专业)教学大纲 一. 教学目的与任务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结合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联系中国管理思想和实践,了解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管理的各项职能.管理的任务.程序和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 ...

  • 浅论林德布鲁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 浅 论 林 德 布 洛 姆 的 渐 进 决 策 理 论 浅论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摘要:林德布洛姆是美国当代注明的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政策分析"的创始人.本文首先从林德布洛姆的生平与著作着手,了解到林德布洛姆的生活背景与过程以及思想的着眼点,接着通过分析渐进决策理论产生的背 ...

  •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杨海燕 西蒙是一位杰出的行政学家,他开辟了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时代,他的研究方法和对行政决策的研究对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甚至被视为‚决策‛的同义词.西蒙对西方行政学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他基于对行政学所谓‚正统‛研究方法的批判而提出 ...

  • [决策理论与方法]: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 <决策理论与方法> 2004 - 2007 第 10 章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Chen Xuezh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Ji'nan 第10章: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主要内容 理性决策假设的局限 有限理性决策论 从决策方法学走向决策行为学 ...

  • [管理学]题库答案(高教版周三多)
  • <管理学>题库答案(高教版 周三多)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名词:1.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2.概念技能三个: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 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填空: 1.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管理者 ...

  • 行政管理考研北大行管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内部讲义
  • 第六章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模型及其认识论意义 一.模型的含义 1.简单地讲,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仿真).它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 2.模型有实物模型和理论模型之分. 3.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