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愈散文的文气之美

薰 夫放喻 06 1 号 旬 . 国目; 脚 0年月 上 刊

论 韩 愈 散 文 的 “文 气 ”之 美

王 平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 文气” 是中国古代散文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 韩愈 因其“ 文气” 理论和杰出的散文作品, 文气” 在“ 论发展 中写下了最为耀眼的一笔。韩愈散文在骄散结合的句法, “ 数气蓄势” 的笔法, 凭空而来、 开门见山的章法三方面树立 了充满“ 文气” 之美的散文典范。

关键词 : 文气 韩愈 韩文 敛 气蓄势

“ 文气” 是我国古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唐以前 很多文论家都提到它。 到了唐代, 韩愈又一次提出了“ 文气” 论。值得注意的是, 韩愈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 他特别强调 作者气盛对文章句式、 声调的决定作用, 也就是说韩愈开始 把“ 文气” 与文章的形式层面联系起来 , 这就为我们探讨文 气提供了可操作性的途径。同时他以 自己的文学活动实践 了自己的理论 , 这是韩愈对古文发展的最大贡献。 刘锡庆在 他的近著《 基础写作学》 中就认为“ 文气” 应包含两个方面的 意义:一个方面是其内在的逻辑力量 ;另一方面是“ 的外 气” 在表现形式。本文即从韩文的表现形式来论述韩文的 “ 文 气” 之美。 1 以散行单句为主的自然句式 韩愈倡导先秦西汉古朴文风, 在他眼里 , 气盛就可以自 由地行文。 韩愈在《 答李诩书》 中就说“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 之高下者皆宜” 有了自由的句式 , 。 就有了自由的音律, 抑扬 顿挫的节奏 , 文气也就在这节奏韵律中流露出来 , 这一点也 是散文不同于诗歌 、 骄文等韵文文体的独特之处。 没有了上 下对偶 , 上四下六的句式规范 , 散文可以根据情感 自由地选 择句式, 自由地组合音律, 从而形成文气。韩文可以说是这 方面的典范, 其文据气势之所需, 或二三字为一句, 或一二 十字为一句。以《 送董邵南序》 为例,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 “ 之士, 董生举进士, 连不得志于有司, 怀抱利器, 郁郁适兹 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 夫以子之不遇时, 苟慕义 疆仁者皆爱惜焉, 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 开篇即为十一 字长句, “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中间不借任何虚词作 , 停顿, 务使诵者一气而成, 且一句中平仄相配有序 , 最后以 仄声字结束, 从而使文章开篇即气势磅礴。第二句, 作者讲 述董生之不得志, 连用几个短句, 且多以仄声收尾, 形成一 种急促愤慨之气。 然后作者又宽慰董生 , 其语气也显得平缓 一些 , 于是句子有所加长 , 平声字收尾增加 , 且运用了“ 、 也” “ 、焉”等虚词来舒缓愤慨之气

,同时又增加了一层悲 哉”“ 凉。 于是全文感慨悲凉的文气就在这字句音节中呈现出来。 清代的刘大斑就曾说过“ 神气者 , 文之最精处也; 音节者, 文

之稍粗处也; 字句者, 文之最粗处也, 然论文而至于字句, 则 文之能事尽矣。” 所以寻文气首先要从文章的字句开始。 韩 愈的理论虽然没有刘大概说得这样清晰,但韩文则是很好 的体现者。 在字句方面除了上面所说以外 , 使文章形成气势 的一个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采用排比句式, 夏丐尊在《 文章讲 话》中就谈到在一串文句中叠用调子相同的词,特别可以 “ 壮文势、 广文义” 。韩愈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方法, 排比句式 在韩文中俯仰皆拾。 古之为民者四, “ 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 者处其一, 今之教者处其三, 农之家一, 而食粟之家六;奈之 何民不穷且盗也! ” 原道》 (《 )通过排比的句式, 对比的列举, 使佛道之危害一览无余, 作者之情感一气贯注。“ 形于上者 谓之天, 形于下者谓之地, 命于其两间者谓之人。 形于上, 日 月星辰皆天也;形于下, 草本山川皆地也, 命于其两间, 夷狄 禽兽皆人也。” 原人》 (《 )六句话就是两个大的排比句式 , 给 人一种气势奔来 , 铺天盖地之势。 原毁》 《 一文在使用排比时 更是突出。方苞曰: “ 管荀韩非之文, 排比而益古, 唯退之能 与抗行。 张裕钊评此篇 : “ ” 通篇排比, 下开明允, 而其源出于 荀韩。” 这两则评语不仅说出了韩文的句式特点, 而且指出 了它的源头。 而昊汝纶则从另一个方面指出了此文的气势, 他说 : “ 此篇动中自然 , 与道大适 ; 不善学之 , 则气易人于剿 轻。” 从反面说明了韩文虽学荀韩, 但善于学习, 得其佳处, 使文章深刻而有气势。 在此处, 笔者把排比放在字句方面讨 论, 实在是因为排比 这种方法, 与字句、 音节有很大关系。 由 于有排比, 使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大致相同, 也使句与句之间 的音律节奏大致相同, 从而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律效果, 从而达到增强气势的作用。但排比相对于对偶来说更为 自 由, 仍是一种散行单句的句式。由于散文在字句、 音节上的 特点, 古人在论古文时, 尤其强调诵读 , 只有朗读才能领会 其“ 文气” 所以大古文家姚鼎说 :“ 。 大抵学古文者 , 必要放声 疾读又缓读, 只久之自 若但能默看, 悟, 即终身作外行也。 。 ”

2 敛气蓄势之笔法

古文重气 , 但气势并不是奔泻而下 , 而往往以各种敛气 蓄势的方法, 使文气盘桓曲折, 欲发不发。如果“ 势不蓄” , “ 一往无余”“ ,则读之气易尽”“ ,行气之力” 必将衰竭,故当 “ 济以顿

挫之法” 从深层看, 。 文章写作讲究弹性、 张力,敛 “ 气蓄势” 收”缩” 行气” 放” 伸” 间恰好形成 了 之“ “ 与“ 之“ “ 之 弹性和张力。 这样气势非但没有减弱, 反而增强。 这一点韩 愈没有论及 , 可他的创作实践却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 从韩 文来看 , 其敛气蓄势之法, 主要有两种 :一是“ 顿挫之法”即 , 作者叙事抒情不是顺流而下 ,而于其中往往出现线索的停

63

顿, 情感的转折 , 所谓“ 盘马弯弓惜不发” 。例如《 送董邵南 序》 一文就用此法 , 文章一开始说“ 燕赵古多悲士 , 董生此去 必合”虽然董生你不幸 , , 不得志 , 但是你所去的是个英雄之 地, 此一去对你来说是如鱼得水, 表达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的 积极情感, 读者读完第一段,也猜想作者会顺着此情感而 下。可韩愈接下来的却是一个大逆转,然吾尝闻风俗与化 “ 移易,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 我听说风俗易变, 不知 道今天之燕赵与古时是否相同, 你此去也是前途未 卜 真 啊! 可谓情势急转直下, 由千里坦途跌至万丈深渊。 紧接着第三 段, 作者又借古人之事说“ 明天子在上, 可以出而仕矣”虽 , 然风俗易变 , 前途未 卜, 可是有明天子在上 , 你仍要积极面 对。 真可谓一波三折、 一笔三挫。 但慷慨悲凉之气贯注全文, 并没有因为顿笔而显得气乏 , 反而使文章显得更有气势。 正 如曾国藩所说 : “ 沉郁往复, 去肤存液”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 以看出韩文是非常懂得利用顿挫之法来灌注文气的。比如 《 读荀》 一文, 第一段无一字说荀, 全在说孟, 第二段又转至 圣道之传统, 段尾才带出荀氏。本以为从此可进入论荀正 题, 岂料第3段又讲到余欲学孔子削荀氏之言乃合圣道。看 来韩愈似乎对荀氏不满,欲批判之。岂料马上笔锋又一转 说:“ 荀与扬, 大醇而小疵。 荀子与扬雄一样都是大醇, ” 只不 过有一点小瑕疵而已。从表面看来, 真有点天马行空, 可看 完全文才知, 前面都在为后文蓄势, 就是在这突兀转接中, 一股凛然之气扑面而来,这股气包括韩愈以孟子 自 居的正 气;包括韩愈脾院古今的勇气。无怪乎马其超在按语中说: “ 借题以抒 己意, 无端而来 , 截然而止 , 中间突起突转 , 文家 秘密法也。” 韩文敛气蓄势之法其二乃是逆笔。“ 凡文字, 用顺笔便 平, 用逆笔便奇” 。文气欲盛必处处取逆势 , 二者交相为用 也。 韩文有气势, 也表现在这一点上。 如韩文名篇《 师说》开 , 篇给师下定义, 是正人。 但其后的论述, 句句逆笔。 人非生 “ 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

解矣。” “ 师道之不存也久矣 ,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今之众人 , “ 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 , 而耻学于师。” 全篇没有用顺笔论 良师如何 授业, 如何改变社会风尚, 因此师之如何重要。相反时时说 今之师道不存, 学风不正。可就在这种逆笔中, 师道之重要 性反而更突出。吴汝伦评此文“ 句句硬接逆转 , 而气体浑顺 自然”说的就是逆笔之妙处。 , 再看《 杂说其二》论纲纪之重 , 要性 , 也全从逆向说 ,善医者 , “ 不视人之膺肥 , 察其脉之病 否而己矣;善计天下者, 不视天下之安危, 察其纪纲之理乱 ‘ 而已矣”“ ,是故四肢虽无故, 不足恃也, 脉而已矣; 四海虽无 事, 不足矜也 , 纪纲而 已矣。” 马其爬就评“ 其行文全以逆 入。 这种逆人就有如一个人 , ” 深深地吸了一 口气, 然后彻底

地重重一呼, 其畅快淋漓自 不必待言。文章也是如此, 由于 有了足够的蕴蓄, 其气不得不发 , 最后如 日出东方, 火山喷 发, 飞瀑直泻般水到渠成。其美 自 不必多言。 3 凭空而来, 开门见山 清代古文家曾国藩曾说 : “ 阳刚之美 , 、 、 、 四 雄 直 怪 丽 字”可见直乃阳刚之气的表现。 , 韩文就有“ 这一特点。 直” 韩 愈为文, 常常凭空而来 , 开门见山。《 与于襄阳书》 开篇就提 出“ 士之能享大名显世者, 莫不有先达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 焉; 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 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 者为之后焉。” 两个长判断句, 洋洋洒洒, 凭空而来, 没有任 何铺垫, 也没有任何躲闪, 直接以中心观点呈现, 且语言干 净利落。 马上为全文贯注了一股雄然之气。 文章也因为有此 开门见山之句, 使得这种雄气一开始就氰氢磅礴, 让人无法 回避。 其实古人也注意到韩文的这一特点 , 桐城古文家姚鼎 就在韩愈《 其四》 的第一句下注曰: “ 一句断。 即开头 ” 就下断语, 这真可谓韩文一大特色。比如: “ 世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师 说》 ) “ 周之政文, 既其弊也 , 后世未知其承, 大敷古先, 遂一 时之术以明示民。” 本政》 (《 ) “ 士之特立独行, 适于义而已。” 伯夷颂》 (《 ) 所 以古人在评韩文时经常说 : “ 用笔全在空际取势” , “ 摩空取势”“ ,突起突转” 。这样的凭空而来之法, 一般人也 许会失之直切,而韩愈用来却往往能收到 “ 飘风急雨之骤 至, 轻马骏马之奔驰” 的效果。刘大祖就说“ 韩文公力大, 气

势浑融” 。

综上所述 , 我们可以看出, 韩愈以自己的创作, 文 使“ 气” 在古文中得以真正的实现, 骄散结合, 善用排比的句法, 使用“

敛气蓄势” 的笔法 , 凭空而来, 开门见山的章法, 真正 树立起了具有阳刚之美的文章典范。 古人评“ 韩文如海”就 ,

有文气方面的原 因。 参考文献 :

[ 1] 刘锡庆著.基础写作学〔 M].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 学出版社, 1985

[2 」 韩愈撰, 马其放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 .上海: 上 M]

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 刘大概等著. 论文偶记【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 M].

社, 1959 [4 〕 姚兼著. 惜抱轩全集【 上海: 中华书局 M]. [5] 方东树著, 汪绍楹校点. 昭昧詹言【 M].北京: 人.民文 学出版社, 1961

64

薰 夫放喻 06 1 号 旬 . 国目; 脚 0年月 上 刊

论 韩 愈 散 文 的 “文 气 ”之 美

王 平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 文气” 是中国古代散文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 韩愈 因其“ 文气” 理论和杰出的散文作品, 文气” 在“ 论发展 中写下了最为耀眼的一笔。韩愈散文在骄散结合的句法, “ 数气蓄势” 的笔法, 凭空而来、 开门见山的章法三方面树立 了充满“ 文气” 之美的散文典范。

关键词 : 文气 韩愈 韩文 敛 气蓄势

“ 文气” 是我国古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唐以前 很多文论家都提到它。 到了唐代, 韩愈又一次提出了“ 文气” 论。值得注意的是, 韩愈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 他特别强调 作者气盛对文章句式、 声调的决定作用, 也就是说韩愈开始 把“ 文气” 与文章的形式层面联系起来 , 这就为我们探讨文 气提供了可操作性的途径。同时他以 自己的文学活动实践 了自己的理论 , 这是韩愈对古文发展的最大贡献。 刘锡庆在 他的近著《 基础写作学》 中就认为“ 文气” 应包含两个方面的 意义:一个方面是其内在的逻辑力量 ;另一方面是“ 的外 气” 在表现形式。本文即从韩文的表现形式来论述韩文的 “ 文 气” 之美。 1 以散行单句为主的自然句式 韩愈倡导先秦西汉古朴文风, 在他眼里 , 气盛就可以自 由地行文。 韩愈在《 答李诩书》 中就说“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 之高下者皆宜” 有了自由的句式 , 。 就有了自由的音律, 抑扬 顿挫的节奏 , 文气也就在这节奏韵律中流露出来 , 这一点也 是散文不同于诗歌 、 骄文等韵文文体的独特之处。 没有了上 下对偶 , 上四下六的句式规范 , 散文可以根据情感 自由地选 择句式, 自由地组合音律, 从而形成文气。韩文可以说是这 方面的典范, 其文据气势之所需, 或二三字为一句, 或一二 十字为一句。以《 送董邵南序》 为例,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 “ 之士, 董生举进士, 连不得志于有司, 怀抱利器, 郁郁适兹 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 夫以子之不遇时, 苟慕义 疆仁者皆爱惜焉, 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 开篇即为十一 字长句, “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中间不借任何虚词作 , 停顿, 务使诵者一气而成, 且一句中平仄相配有序 , 最后以 仄声字结束, 从而使文章开篇即气势磅礴。第二句, 作者讲 述董生之不得志, 连用几个短句, 且多以仄声收尾, 形成一 种急促愤慨之气。 然后作者又宽慰董生 , 其语气也显得平缓 一些 , 于是句子有所加长 , 平声字收尾增加 , 且运用了“ 、 也” “ 、焉”等虚词来舒缓愤慨之气

,同时又增加了一层悲 哉”“ 凉。 于是全文感慨悲凉的文气就在这字句音节中呈现出来。 清代的刘大斑就曾说过“ 神气者 , 文之最精处也; 音节者, 文

之稍粗处也; 字句者, 文之最粗处也, 然论文而至于字句, 则 文之能事尽矣。” 所以寻文气首先要从文章的字句开始。 韩 愈的理论虽然没有刘大概说得这样清晰,但韩文则是很好 的体现者。 在字句方面除了上面所说以外 , 使文章形成气势 的一个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采用排比句式, 夏丐尊在《 文章讲 话》中就谈到在一串文句中叠用调子相同的词,特别可以 “ 壮文势、 广文义” 。韩愈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方法, 排比句式 在韩文中俯仰皆拾。 古之为民者四, “ 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 者处其一, 今之教者处其三, 农之家一, 而食粟之家六;奈之 何民不穷且盗也! ” 原道》 (《 )通过排比的句式, 对比的列举, 使佛道之危害一览无余, 作者之情感一气贯注。“ 形于上者 谓之天, 形于下者谓之地, 命于其两间者谓之人。 形于上, 日 月星辰皆天也;形于下, 草本山川皆地也, 命于其两间, 夷狄 禽兽皆人也。” 原人》 (《 )六句话就是两个大的排比句式 , 给 人一种气势奔来 , 铺天盖地之势。 原毁》 《 一文在使用排比时 更是突出。方苞曰: “ 管荀韩非之文, 排比而益古, 唯退之能 与抗行。 张裕钊评此篇 : “ ” 通篇排比, 下开明允, 而其源出于 荀韩。” 这两则评语不仅说出了韩文的句式特点, 而且指出 了它的源头。 而昊汝纶则从另一个方面指出了此文的气势, 他说 : “ 此篇动中自然 , 与道大适 ; 不善学之 , 则气易人于剿 轻。” 从反面说明了韩文虽学荀韩, 但善于学习, 得其佳处, 使文章深刻而有气势。 在此处, 笔者把排比放在字句方面讨 论, 实在是因为排比 这种方法, 与字句、 音节有很大关系。 由 于有排比, 使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大致相同, 也使句与句之间 的音律节奏大致相同, 从而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律效果, 从而达到增强气势的作用。但排比相对于对偶来说更为 自 由, 仍是一种散行单句的句式。由于散文在字句、 音节上的 特点, 古人在论古文时, 尤其强调诵读 , 只有朗读才能领会 其“ 文气” 所以大古文家姚鼎说 :“ 。 大抵学古文者 , 必要放声 疾读又缓读, 只久之自 若但能默看, 悟, 即终身作外行也。 。 ”

2 敛气蓄势之笔法

古文重气 , 但气势并不是奔泻而下 , 而往往以各种敛气 蓄势的方法, 使文气盘桓曲折, 欲发不发。如果“ 势不蓄” , “ 一往无余”“ ,则读之气易尽”“ ,行气之力” 必将衰竭,故当 “ 济以顿

挫之法” 从深层看, 。 文章写作讲究弹性、 张力,敛 “ 气蓄势” 收”缩” 行气” 放” 伸” 间恰好形成 了 之“ “ 与“ 之“ “ 之 弹性和张力。 这样气势非但没有减弱, 反而增强。 这一点韩 愈没有论及 , 可他的创作实践却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 从韩 文来看 , 其敛气蓄势之法, 主要有两种 :一是“ 顿挫之法”即 , 作者叙事抒情不是顺流而下 ,而于其中往往出现线索的停

63

顿, 情感的转折 , 所谓“ 盘马弯弓惜不发” 。例如《 送董邵南 序》 一文就用此法 , 文章一开始说“ 燕赵古多悲士 , 董生此去 必合”虽然董生你不幸 , , 不得志 , 但是你所去的是个英雄之 地, 此一去对你来说是如鱼得水, 表达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的 积极情感, 读者读完第一段,也猜想作者会顺着此情感而 下。可韩愈接下来的却是一个大逆转,然吾尝闻风俗与化 “ 移易,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 我听说风俗易变, 不知 道今天之燕赵与古时是否相同, 你此去也是前途未 卜 真 啊! 可谓情势急转直下, 由千里坦途跌至万丈深渊。 紧接着第三 段, 作者又借古人之事说“ 明天子在上, 可以出而仕矣”虽 , 然风俗易变 , 前途未 卜, 可是有明天子在上 , 你仍要积极面 对。 真可谓一波三折、 一笔三挫。 但慷慨悲凉之气贯注全文, 并没有因为顿笔而显得气乏 , 反而使文章显得更有气势。 正 如曾国藩所说 : “ 沉郁往复, 去肤存液”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 以看出韩文是非常懂得利用顿挫之法来灌注文气的。比如 《 读荀》 一文, 第一段无一字说荀, 全在说孟, 第二段又转至 圣道之传统, 段尾才带出荀氏。本以为从此可进入论荀正 题, 岂料第3段又讲到余欲学孔子削荀氏之言乃合圣道。看 来韩愈似乎对荀氏不满,欲批判之。岂料马上笔锋又一转 说:“ 荀与扬, 大醇而小疵。 荀子与扬雄一样都是大醇, ” 只不 过有一点小瑕疵而已。从表面看来, 真有点天马行空, 可看 完全文才知, 前面都在为后文蓄势, 就是在这突兀转接中, 一股凛然之气扑面而来,这股气包括韩愈以孟子 自 居的正 气;包括韩愈脾院古今的勇气。无怪乎马其超在按语中说: “ 借题以抒 己意, 无端而来 , 截然而止 , 中间突起突转 , 文家 秘密法也。” 韩文敛气蓄势之法其二乃是逆笔。“ 凡文字, 用顺笔便 平, 用逆笔便奇” 。文气欲盛必处处取逆势 , 二者交相为用 也。 韩文有气势, 也表现在这一点上。 如韩文名篇《 师说》开 , 篇给师下定义, 是正人。 但其后的论述, 句句逆笔。 人非生 “ 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

解矣。” “ 师道之不存也久矣 ,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今之众人 , “ 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 , 而耻学于师。” 全篇没有用顺笔论 良师如何 授业, 如何改变社会风尚, 因此师之如何重要。相反时时说 今之师道不存, 学风不正。可就在这种逆笔中, 师道之重要 性反而更突出。吴汝伦评此文“ 句句硬接逆转 , 而气体浑顺 自然”说的就是逆笔之妙处。 , 再看《 杂说其二》论纲纪之重 , 要性 , 也全从逆向说 ,善医者 , “ 不视人之膺肥 , 察其脉之病 否而己矣;善计天下者, 不视天下之安危, 察其纪纲之理乱 ‘ 而已矣”“ ,是故四肢虽无故, 不足恃也, 脉而已矣; 四海虽无 事, 不足矜也 , 纪纲而 已矣。” 马其爬就评“ 其行文全以逆 入。 这种逆人就有如一个人 , ” 深深地吸了一 口气, 然后彻底

地重重一呼, 其畅快淋漓自 不必待言。文章也是如此, 由于 有了足够的蕴蓄, 其气不得不发 , 最后如 日出东方, 火山喷 发, 飞瀑直泻般水到渠成。其美 自 不必多言。 3 凭空而来, 开门见山 清代古文家曾国藩曾说 : “ 阳刚之美 , 、 、 、 四 雄 直 怪 丽 字”可见直乃阳刚之气的表现。 , 韩文就有“ 这一特点。 直” 韩 愈为文, 常常凭空而来 , 开门见山。《 与于襄阳书》 开篇就提 出“ 士之能享大名显世者, 莫不有先达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 焉; 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 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 者为之后焉。” 两个长判断句, 洋洋洒洒, 凭空而来, 没有任 何铺垫, 也没有任何躲闪, 直接以中心观点呈现, 且语言干 净利落。 马上为全文贯注了一股雄然之气。 文章也因为有此 开门见山之句, 使得这种雄气一开始就氰氢磅礴, 让人无法 回避。 其实古人也注意到韩文的这一特点 , 桐城古文家姚鼎 就在韩愈《 其四》 的第一句下注曰: “ 一句断。 即开头 ” 就下断语, 这真可谓韩文一大特色。比如: “ 世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师 说》 ) “ 周之政文, 既其弊也 , 后世未知其承, 大敷古先, 遂一 时之术以明示民。” 本政》 (《 ) “ 士之特立独行, 适于义而已。” 伯夷颂》 (《 ) 所 以古人在评韩文时经常说 : “ 用笔全在空际取势” , “ 摩空取势”“ ,突起突转” 。这样的凭空而来之法, 一般人也 许会失之直切,而韩愈用来却往往能收到 “ 飘风急雨之骤 至, 轻马骏马之奔驰” 的效果。刘大祖就说“ 韩文公力大, 气

势浑融” 。

综上所述 , 我们可以看出, 韩愈以自己的创作, 文 使“ 气” 在古文中得以真正的实现, 骄散结合, 善用排比的句法, 使用“

敛气蓄势” 的笔法 , 凭空而来, 开门见山的章法, 真正 树立起了具有阳刚之美的文章典范。 古人评“ 韩文如海”就 ,

有文气方面的原 因。 参考文献 :

[ 1] 刘锡庆著.基础写作学〔 M].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 学出版社, 1985

[2 」 韩愈撰, 马其放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 .上海: 上 M]

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 刘大概等著. 论文偶记【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 M].

社, 1959 [4 〕 姚兼著. 惜抱轩全集【 上海: 中华书局 M]. [5] 方东树著, 汪绍楹校点. 昭昧詹言【 M].北京: 人.民文 学出版社, 1961

64


相关内容

  • 韩愈诗歌创作研究
  • 韩愈诗歌创作研究 本世纪的韩诗研究成果远远不及韩文研究成果多,成绩也稍逊一筹,不过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则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取得了较明显的的进步.所以下文将以七十年代末为界,将本世纪的韩愈诗歌研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进行介绍. 八十年代以前 从本世纪初开始,学界就已经对韩愈诗歌作了较具现代学术意义的研究. ...

  • 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
  • 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 摘要: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们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地创作散体文,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文从文章的主题.创作风格等方面,具体比较分析了韩愈和柳宗元散文的风格的异同. 关键词:韩愈:柳宗元:散文:主题:风格. 韩愈和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的两位伟大文学家,他们大力提倡并身体力 ...

  • 唐代文学习题及答案
  • 唐诗繁荣的原因 1) 社会因素 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 ...

  •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4
  •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填空1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 P22-23) 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古代文学史2 P39) 3.< ...

  • 建安七子中国汉末建安年间
  • 建安七子 中国汉末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 ...

  • [师说]教案2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

  • 中国文学史考试重点·docx
  • 编辑出版 中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编辑整理 | 程波 先秦文学 一.上古歌谣与神话 (1)上古歌谣 ①上古歌谣,既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中为了协调动作.激励情绪而被创造出来的,颇似后来的劳动号子. ②主要特征:产生于生产劳动,集体口头创作,语言淳朴.节奏短促,以二言为主 ...

  • 唐宋八大家简介--欧阳修(主要成就)
  • 思想贡献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 ...

  • 唐宋八大家简介
  •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