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想象的秩序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很有幸接触《人类简史》这本书,书中的大部分观点很有想法,又极具感染力,更妙的是其中有些问题我曾经同样有过思考,但远远没有及作者的深度。阅读这本书能给我极大的共鸣与思考空间。作者书中提到了很多新颖的观点,而每个都有很大的讨论空间,这里我想就其中的一小部分观点谈谈我的看法。

我觉得不止我一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思考:到底国家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怎样存在的,为什么我要相信这个无法触摸、无法视听的概念,既然它“不存在”,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为了保卫它而付出代价。作者给我的答复是,“国家”的确“不存在”,它就是想象的产物,众多人想象的产物而已。

得到这个答案的第一时间,我只是有所顿悟,但跟着作者的思路慢慢往下捋,却发现这个答案是让我极其满意的。我自己整理如下:

(一) 原始部落时期不存在想象

回顾原始部落的采集生活,早在智人出现之前,一个族群的一切活动都是出于生存本能。在智人出现并迁往世界各地之前,人类还是处于自然界边缘的弱势种群。这是天生所决定的,既没有剑齿虎的速度与力气,也没有猿猴灵活的攀爬技能。这促使人类形成了小的群居生活,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共同寻找食物。但这些也只是生存本能,除了思考哪里有猎物,这时的人类大脑并不会想其他不存在的东西。

(二) 智人的原始社会,开始存在想象

智人出现后,人类大脑不仅会思考哪里可以捕捉猎物,或者哪些植物可以食用,而且开始思考哪些本身不存在的事物,也就是“想象”。可以想象就是说,人类可以思考虚拟的事物,并将这些事物讲述给其他人。这也意味着此时的人类学会了讲故事,这项看似很鸡肋的技能,却是如今人类文明的起源。

讲故事可以干什么呢,其实讲故事最主要的用途,是可以让陌生人合作。比如原先一个部落,顶多几十人,大家之间都相互熟悉。平时捕杀一些小野兽也不是问题,但一旦遇到大的危险,或者需要进行大工程时,人手显然就不够了。但如果你能够让邻接的部落和你信奉同样的神灵,并说明这些需要做的事情是和这个神灵有关的。那事情就简单很多了,尽管两个部落之间互为陌生人,但大家都相信着神灵这个虚拟的故事,一起合作就没有问题了。这个基础上,人类可以完成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例如巨石阵、金字塔的建造等。

(三) 想象所维持的秩序,需要参与的人都相信才行

农业革命以后,人类凭借着讲故事,将部落凝聚成城镇,再将城镇凝聚成国家。由此看来,国家也不过是人类的想象而已。但要维持这个想象出来的国家,统治者就得有一套虚拟的、大家都遵守的规则。就像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亦或现在美国的《独立宣言》。

本质上来讲,这两者是相同的。《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这样的规定:

198.若某个上等人使某个平民眼瞎或骨折,他应赔偿60舍客勒。

210. 若某个上等人殴打一个上等女子,造成该女子丧命,他们应杀了他的女儿。

212.若某个上等人殴打某个平民女子,造成该女子丧命,他应赔偿30舍客勒。

平民女子丧命值30舍客勒,而一个平民男子的眼睛就值60舍客勒。更荒唐的是某个上等人杀人,竟要他的女儿替罪。这些如今看来都极其荒谬的规定,但在当时却是大家都认可的。因为大家都认可这些规定,巴比伦王国才可能将维持其百万子民的秩序,大家才能有效分配粮食,抵御入侵。

下面是《独立宣言》的主张: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其实仔细推敲,”人人生而平等“是客观的吗?不是,这就是一个虚拟的、想象的概念。包括人权,也是想象的产物。只不过有人讲出来,大家都信奉罢了。你是无法证明它客观存在的,美国人民相信《独立宣言》,就像巴比伦人民相信《汉谟拉比法典》,美国人民相信自己的法典是公平正义的,然而巴比伦人民却不这样认为。但实际上他们都错了,这些所谓的公平正义,只存在于人类创造并告诉彼此的虚构故事里。但也正因为他们的子民相信这些虚构的故事,帝国的秩序才得以维持。

(四) 想象所维持的秩序也需要真正的坚信者

看了上面统治者告诉大家的虚构故事,不仅会让人思考:统治者也相信这套想象的故事吗?答案是肯定的,至少统治阶层的大部分精英分子是相信它的。试想如果不是大多数古人相信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就不会持续两千多年。如果美国总统乃至国会都不相信人权,美国的民主也不会持续200多年。

(五) 想象所维持的秩序,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属于“主体间”事物,任何个

体无法撼动这种秩序

如果哪天你觉得国家这个故事对你太限制了,那你大可以脱离它,成为一名无国籍人士,但均无可能因为你不相信它,这个国家就不存在了。所谓想象维持的秩序,虽然不是客观存在的,但也不是完全主观的,不随个别个体的主观意识而改变。准确来书,这种秩序是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除非这个群体的大部分个体都不相信这个故事了,这个秩序才可能消失。

引用作者的话,如果某个标志汽车的高管不相信标志汽车存在了,那他很快就会被送到最近的精神病院,还会有人来他的位子接班。

(六) 由于秩序是想象出来的,这种秩序并不稳定

像上面所说,这种秩序存在于个体之间,但由于某种思想潮流,或者某个更能为众人所接受的故事出现时,大部分个体不再相信原先的故事时,这时原先的秩序就可能不复存在了。所以某种程度上,这种想象出来的秩序并不是稳定的。就像古罗马帝国在权利达到巅峰时期的政治秩序崩溃,引发了一系列致命的内战南斯拉夫1991年的解体并引发了可怕的浴血战争。

(七) 想象的秩序无法通过基因传递,下一代必须通过后天努力才能维持

不像蜂巢一样,每个蜜蜂生下来就知道该干什么,不同的蜜蜂各司其职,整个蜂巢运行有条不紊。人类想象中的秩序不会通过基因传递,不是一生下来就知道该相信怎样的故事。所以一个王国想要长久维持,国王就得教导他的儿子该如何治理国家,这个国家的法律是如何如何,以后再由儿子教导孙子,以此代代相传。

(八) 人类无法脱离自己想象出来的秩序,想要推翻某个秩序,必须得靠另外

的秩序

其实这个问题前面也提到过,一个故事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消失。当原先的故事被推翻时,要不是新的思想出现,要不是是更强大的秩序产生。引用作者的例子:想解决掉标致汽车,我们就需要想象出更强大的东西,像是法国的法律制度。而想解决掉法国的法律制度,我们又需要想象出更强大的东西,像是法国国家的力量。而如果想解决的是法国,就还得再想象出更强大的才行。

其实你看吧,一旦人类演化走上虚构故事这条不归路,是没有任何解药的,我们不可能脱离自己构建的秩序。每一次打破束缚,其实也只是到了另外一层更大的包裹里头。

总之,讲故事的能力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合作机会,也赋予了人类极大的发展潜力。这些虚构的秩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了我们存在于世的血与肉。虽然人类的演化速度要远远慢于合作规模的增长速度,也因此出现了战争流血,但相信全人类终有一天会找到一个能够包容所有人的故事,愿所有人都可以一起合作开创人类的辉煌未来。

想象的秩序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很有幸接触《人类简史》这本书,书中的大部分观点很有想法,又极具感染力,更妙的是其中有些问题我曾经同样有过思考,但远远没有及作者的深度。阅读这本书能给我极大的共鸣与思考空间。作者书中提到了很多新颖的观点,而每个都有很大的讨论空间,这里我想就其中的一小部分观点谈谈我的看法。

我觉得不止我一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思考:到底国家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怎样存在的,为什么我要相信这个无法触摸、无法视听的概念,既然它“不存在”,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为了保卫它而付出代价。作者给我的答复是,“国家”的确“不存在”,它就是想象的产物,众多人想象的产物而已。

得到这个答案的第一时间,我只是有所顿悟,但跟着作者的思路慢慢往下捋,却发现这个答案是让我极其满意的。我自己整理如下:

(一) 原始部落时期不存在想象

回顾原始部落的采集生活,早在智人出现之前,一个族群的一切活动都是出于生存本能。在智人出现并迁往世界各地之前,人类还是处于自然界边缘的弱势种群。这是天生所决定的,既没有剑齿虎的速度与力气,也没有猿猴灵活的攀爬技能。这促使人类形成了小的群居生活,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共同寻找食物。但这些也只是生存本能,除了思考哪里有猎物,这时的人类大脑并不会想其他不存在的东西。

(二) 智人的原始社会,开始存在想象

智人出现后,人类大脑不仅会思考哪里可以捕捉猎物,或者哪些植物可以食用,而且开始思考哪些本身不存在的事物,也就是“想象”。可以想象就是说,人类可以思考虚拟的事物,并将这些事物讲述给其他人。这也意味着此时的人类学会了讲故事,这项看似很鸡肋的技能,却是如今人类文明的起源。

讲故事可以干什么呢,其实讲故事最主要的用途,是可以让陌生人合作。比如原先一个部落,顶多几十人,大家之间都相互熟悉。平时捕杀一些小野兽也不是问题,但一旦遇到大的危险,或者需要进行大工程时,人手显然就不够了。但如果你能够让邻接的部落和你信奉同样的神灵,并说明这些需要做的事情是和这个神灵有关的。那事情就简单很多了,尽管两个部落之间互为陌生人,但大家都相信着神灵这个虚拟的故事,一起合作就没有问题了。这个基础上,人类可以完成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例如巨石阵、金字塔的建造等。

(三) 想象所维持的秩序,需要参与的人都相信才行

农业革命以后,人类凭借着讲故事,将部落凝聚成城镇,再将城镇凝聚成国家。由此看来,国家也不过是人类的想象而已。但要维持这个想象出来的国家,统治者就得有一套虚拟的、大家都遵守的规则。就像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亦或现在美国的《独立宣言》。

本质上来讲,这两者是相同的。《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这样的规定:

198.若某个上等人使某个平民眼瞎或骨折,他应赔偿60舍客勒。

210. 若某个上等人殴打一个上等女子,造成该女子丧命,他们应杀了他的女儿。

212.若某个上等人殴打某个平民女子,造成该女子丧命,他应赔偿30舍客勒。

平民女子丧命值30舍客勒,而一个平民男子的眼睛就值60舍客勒。更荒唐的是某个上等人杀人,竟要他的女儿替罪。这些如今看来都极其荒谬的规定,但在当时却是大家都认可的。因为大家都认可这些规定,巴比伦王国才可能将维持其百万子民的秩序,大家才能有效分配粮食,抵御入侵。

下面是《独立宣言》的主张: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其实仔细推敲,”人人生而平等“是客观的吗?不是,这就是一个虚拟的、想象的概念。包括人权,也是想象的产物。只不过有人讲出来,大家都信奉罢了。你是无法证明它客观存在的,美国人民相信《独立宣言》,就像巴比伦人民相信《汉谟拉比法典》,美国人民相信自己的法典是公平正义的,然而巴比伦人民却不这样认为。但实际上他们都错了,这些所谓的公平正义,只存在于人类创造并告诉彼此的虚构故事里。但也正因为他们的子民相信这些虚构的故事,帝国的秩序才得以维持。

(四) 想象所维持的秩序也需要真正的坚信者

看了上面统治者告诉大家的虚构故事,不仅会让人思考:统治者也相信这套想象的故事吗?答案是肯定的,至少统治阶层的大部分精英分子是相信它的。试想如果不是大多数古人相信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就不会持续两千多年。如果美国总统乃至国会都不相信人权,美国的民主也不会持续200多年。

(五) 想象所维持的秩序,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属于“主体间”事物,任何个

体无法撼动这种秩序

如果哪天你觉得国家这个故事对你太限制了,那你大可以脱离它,成为一名无国籍人士,但均无可能因为你不相信它,这个国家就不存在了。所谓想象维持的秩序,虽然不是客观存在的,但也不是完全主观的,不随个别个体的主观意识而改变。准确来书,这种秩序是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除非这个群体的大部分个体都不相信这个故事了,这个秩序才可能消失。

引用作者的话,如果某个标志汽车的高管不相信标志汽车存在了,那他很快就会被送到最近的精神病院,还会有人来他的位子接班。

(六) 由于秩序是想象出来的,这种秩序并不稳定

像上面所说,这种秩序存在于个体之间,但由于某种思想潮流,或者某个更能为众人所接受的故事出现时,大部分个体不再相信原先的故事时,这时原先的秩序就可能不复存在了。所以某种程度上,这种想象出来的秩序并不是稳定的。就像古罗马帝国在权利达到巅峰时期的政治秩序崩溃,引发了一系列致命的内战南斯拉夫1991年的解体并引发了可怕的浴血战争。

(七) 想象的秩序无法通过基因传递,下一代必须通过后天努力才能维持

不像蜂巢一样,每个蜜蜂生下来就知道该干什么,不同的蜜蜂各司其职,整个蜂巢运行有条不紊。人类想象中的秩序不会通过基因传递,不是一生下来就知道该相信怎样的故事。所以一个王国想要长久维持,国王就得教导他的儿子该如何治理国家,这个国家的法律是如何如何,以后再由儿子教导孙子,以此代代相传。

(八) 人类无法脱离自己想象出来的秩序,想要推翻某个秩序,必须得靠另外

的秩序

其实这个问题前面也提到过,一个故事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消失。当原先的故事被推翻时,要不是新的思想出现,要不是是更强大的秩序产生。引用作者的例子:想解决掉标致汽车,我们就需要想象出更强大的东西,像是法国的法律制度。而想解决掉法国的法律制度,我们又需要想象出更强大的东西,像是法国国家的力量。而如果想解决的是法国,就还得再想象出更强大的才行。

其实你看吧,一旦人类演化走上虚构故事这条不归路,是没有任何解药的,我们不可能脱离自己构建的秩序。每一次打破束缚,其实也只是到了另外一层更大的包裹里头。

总之,讲故事的能力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合作机会,也赋予了人类极大的发展潜力。这些虚构的秩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了我们存在于世的血与肉。虽然人类的演化速度要远远慢于合作规模的增长速度,也因此出现了战争流血,但相信全人类终有一天会找到一个能够包容所有人的故事,愿所有人都可以一起合作开创人类的辉煌未来。


相关内容

  • [人类简史]读后感
  • <人类简史>读后感 n150401310 刘治廷 木材科学与工程(装备加工) <人类简史>这本书讲的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发现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历史书籍有很大的不同.全书不仅是站在某个民族(国家) 或者人类的角度,而是也站在动物植物.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发展历 ...

  • 时间简史读后感
  • 读<时间简史>有感 宇宙经过无数次的爆炸走向灭亡:又通过无数次爆炸,留下残核而重生. 在<时间简史>中,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爆炸与重生等科普知识,完全改变了人们有关物理学.宇宙和时间本身的观念,向人们展现了当代有关宇宙的最 ...

  • 读[时间简史]心得体会--读后感-感想
  • 读<时间简史>有感 13通信1班 张扬雪 <时间简史>这是一本包含了非常多文字的书,连作者自己都说,这是一本很长很长的书,长到几乎要把整个时间都包含进去.然而,时间又是根本没有始终的,它不可能被任何空间所包含.所以,时间的无始无终也就成了书的作者霍金教授在整本书结束的时候要表 ...

  • 时间简史资料
  • 1.宇宙是无限的,因为他是无限的,所以画任何一条线都可以认为是中线,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认为是中心.宇宙是无限的,它没有边缘,那么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认为是边缘.这不是简单的套用物极必反,这完全是我对无限的推论. 2.然而在广义相对论中,情况则相当不同.这时,空间和时间变成为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时,或 ...

  • 人类简史读后感
  • <人类简史>读后感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人类简史>这本书除了能提供圆圈外的未知,还给读者讲诉了已知的圆圈内的新知,刷新了读者的人类史观,这就是一本历史书能掀起这么大 ...

  • 大学生阅读书单
  • 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阅读书单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作者:习近平 2.<习近平用典>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部编 3.<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作者:叶永烈 4.<邓小平传(1904-1974)>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5.<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 ...

  • 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了 它会不会重演"农夫与蛇"的故事?
  • 赫拉利刚刚出版了自己的新作<未来简史>,英文原名<Homo Deus>(直译<人类上帝>).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 赫拉利刚刚出版了自己的新作<未来简史>,英文原名<Homo Deus>(直译<人类上帝>).书 ...

  • 上帝的精神
  • 上帝的精神 --读<时间简史>有感 儿时,我们曾仰望星空,思索着星星的故乡:我们曾漫步于茫茫旷野中,迷惑空间为什么如此巨大:我们也曾想象着如动画的主人公一样,在时间之中任意穿梭„„ 这些看似幼稚的问题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渐渐淡去,可我们却殊不知,当中的许多问题也使历代科学家们苦苦思索却只能 ...

  • 时间简史D
  • <时间简史>读后感 霍金曾说过:"当爱因斯坦说到'上帝不掷骰子'的时候,他错了.鉴于黑洞给予我们的暗示,上帝不仅掷骰子,而且往往将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以迷惑我们.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完成对宇宙的认知,这包括宇宙为什么是它现在的样子,以及宇宙为什么会存在."之后,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