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运动_周敏

[Comments Foru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部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及空间组织研究”(编号:51178200)・

浅析我国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运动

Discuss on the Gentrification Movement of Urban Renewal

周 敏 Zhou Min 林凯旋 Lin Kaixuan 黄亚平 Huang Y aping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3)11-0026-05文章编号

[摘 要] 作为一种改良的城市更新策略,我国的绅士化运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该文首先诠释了绅士[摘 要]

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回顾并归纳了中西方学者对绅士化的研究进展,以我国绅士化运动的实践案例为基础,总结出我国城市更新中的三种绅士化空间类型,即休闲旅游带动的商业消费空间、创意产业主导的文化艺术空间和高端地产开发的居住生活空间。然后,作者分析了我国绅士化运动的内在机制,并从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提出绅士化运动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最后,作者提出“绅士化”与“经济—社会—环境”的棱锥模型,期待我国绅士化运动能够成为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美好路径。[关键词] 绅士化 类型 内在机制 空间绩效[关键词]

[Abstract] [Abstract] As an improved urban renewal strategy, Chinese gentrification movement has a speci fi c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Firstly, we explain the basic concept and content of gentri fi cation, review the western scholars’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gentrifi cation, and summarize up three gentrification space type in Chinese urban renewal. Then, we analyz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gentrification movement in China, and propose inspiration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hysical space, economic space, social space. Finally, we propose a "gentleman" and "economy-society-environment" pyramid model. We look forward to the gentrification movement becoming a better path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Key words] Gentrifi[Key words] cation, Types, Internal mechanism, Spatial performance

—————————

作者信息

周 敏,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博士研究生 [email protected]林凯旋,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助理规划师

黄亚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3-04-25

“城市绅士化”是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再城市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心区更新出现的一种社会空间演变结果,其显著特征是城市中产阶级及以上阶层取代低收入阶层重新由郊区返回内城[1]。自此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绅士化现象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对其内涵与研究视野进行了扩展,具备了充分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绅士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城市现象,并作为一种“蓝本”模式,在全球被大量生产、经营和消费[2]。因其分布范围之广,产生影响之大,40多年来城市绅士化一直是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科等共同关注并引起激烈争论的热点领域,也是城市政府和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出现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城市更新并行现象,并伴随着新一轮的城市空间重组和物质更新,城市绅士化的实践也陆续在我国大城市展开。城市绅士化作为一种改良的城市更新策略,越来越受到城市政府和市场的青睐,其带来的物质、经济、社会的空间效应给我国城市绅士化的认识带来了启示,也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思考。

1a

1 对绅士化的认识

1.1 概念与内涵

“绅士化”一词是1963年由英国社会学家格拉斯(Glass)在London Aspects of Change一书中首先提出,用以描述当时发生在伦敦内城居住区更新改造的一种社会空间发展现象[4],是战后西方国家在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等城市发展过程后,推行再城市化的一种战略选择。最初的绅士化研究认为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现有旧房屋的修缮,和中产阶级对工人阶层的取代[5]。1.2 国外研究综述

自格拉斯(Glass)对绅士化概念进行界定后,西方学术界对城市绅士化现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一直没有停止。格拉斯对绅士化最早的定义可以被看作是“古典绅士化”(或“传统绅士化”)。然而随着城市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刺激及全球化的影响,城市绅士化已经涉及了更多、更广泛的城市现象,绅士化已经成为“全球城市“(global city)出现的标志[2]。

随后,西方国家学者大多从社会、经济、文化及全球视角切入,建立了有关城市绅士化的理论解释框架。加拿大城市地理学家雷(David Ley)[6]从社会文化论角度提出“返城运动”假说,认为绅士化是一个反向的“侵入—演替”模式,是中产阶层郊区化现象的代名词,并且认为城市绅士化造成了社会人口变迁、职业结构转型以及城市文化变迁的结果;美国学者史密斯(Neil Smith)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提出了“地租落差”理论,史密斯对于“地租落差”的定义是,“潜在地租水平与现状土地使用现状资本化的实际地租之间的差异”,这种资本差创造的巨大收益又刺激了城市精英和政府对于旧城改造的动机,即资本的“返城运动”成为城市绅士化的动力,同时,史密斯也认为新自由主义对于绅士化运动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西方市场表现出来的高度自由化、私有化以及城市政府由“管理型”向“企业型”转变;美国经济学家萨森[9](Saskia Sassen)从全球化视角出发,认为城市绅士化与全球城市经济重构和全球城市社会结构重组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全球性城市发展战略的城市绅士化,以“城市更新”为口号,大力推进城市绅士化进城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政府广泛采用吸引外来资本、参与全球化过程的重要途径[3]。1.3 我国绅士化研究进展

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较晚,我国的绅士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最早由薛德升将“绅士化”概念引入中国。薛德升(1999)主要对绅士化的起源、概念及西方学者关于绅士化研究内容作了介绍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西方绅士化对我国社会空间研究起到的作用,为我国的绅士化研究填补了空白,成为我国绅士化研究开始兴起的标志[10];随后,邱建华(2002)对西方“绅士化运动”的起源、概念、及其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等作了分析,认为“绅士化运动”对我国当前的旧城更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11];朱熹钢(2004)以南京作为实例,分析比较了南京绅士化与西方城市绅士化在表现形式与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南京的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的互动关系,认为为了避免在今后郊区化过程中出现城市中心区的“空心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吸引中产阶级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区是保持城市发展活力的明智之举。虽然提供的研究数据及研究方法尚显单薄,却是首篇对于单个城市绅士化进行研究的文章,对我国绅士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12];戴晓辉(2007)系统阐释了西方绅士化研究的三大理论视角(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全球化),并对国

1b

1c

图1 三种不同类型的绅士化改造空间a 北京798

b 北京南池子社区c 上海新天地

际上若干个典型国家的城市绅士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是对西方绅士化理论比较系统的补充[3];张松、赵明(2007)分析总结了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的模式和绅士化现象的基本特征,认为绅士化现象虽利于物质形态保存和历史风貌延续,但不利于社会网络结构的维系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提出必须切实推进公众参与与历史街区保护,将保护整治工程与住宅保障机制有机结合[13];何深静(2010)基于我国市场经济转轨的政治经济背景,对我国绅士化现象的机制和社会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并对绅士化带来的负面社会空间效应及可能采取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同时,她还以广州作为研究对象,诠释了广州多种绅士化现象[5];黄幸,杨永春(2012)在对西方绅士化概念及其发展演变的研究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各种特殊绅士化现象进行了分类[2]。

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城市绅士化的研究已经具备相当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探索实践,多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全球化视角切入,探讨绅士化的基本内涵及演变、影响机制、发展阶段和政府在其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起步晚、进程慢,对于绅士化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西方研究成果的引进和模仿,研究视野起初多为西方绅士化的起源、概念及其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直到2007年后,我国绅士化研究开始出现对单个城市的实证研究,并开始结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尝试对出现在我国多种绅士化现象进行分析。

发生地点开放性改造方式服务人群适用案例(图1)

表1 三种代表性的绅士化空间类型

休闲旅游带动的 商业消费空间商业内城历史街区开放

对原街区进行部分翻新和部分推倒重建中产阶层人群,游客新天地,1912

创意产业主导的文化艺术空间文化艺术旧厂房开放

内部进行创意设计艺术家,游客798艺术工厂

高端地产开发的居住生活空间居住内城旧社区封闭,门禁社区和部分推倒重建中产及以上阶层北京南池子社区

对原社区进行部分翻新

图2 绅士化改造内在机制

2 范式与实践:我国绅士化过程中的空间类型分类

在中国城市发展的转型期,城市建设

的积累与传统固有的生活魅力使得旧城中心土地价值的高涨,在旧城区增量空间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一场以城市更新为名,盘活存量空间、改善设施环境的城市“绅士化运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各大城市进行着。通过拆除破旧废败的旧工厂、旧居民楼、旧工厂,或者改建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传统街区,代之以新的洋化商业街区、高档居住小区,伴随着这一过程诞生了一批新的城市空间单元。在此,作者结合绅士化在我国大城市中的实践,从空间功能角度将我国城市绅士化归纳为三种类型:休闲旅游带动的商业消费空间、创意产业主导的文化艺术空间和高端地产开发的居住生活空间(表1)。

图3 绅士化社会空间分异的解释框架

2.1 历史街区——休闲旅游带动的商业消费空间

通过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创造具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场所感,同时植入商业消费的时尚功能,将旧建筑的怀旧风格与新建筑的时尚前卫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商业空间模式。以在我国开发较为成熟和成功的上海新天地模式为例,位于原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相交处的新天地多功能消费和娱乐区,与红色圣地中共“一大”会址比邻而居,在这里投资者煞费苦心地将上海石库门民居风格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融合。在新天地的保护过程中,历史建筑得到了部分翻新或重建,重塑了旧上海滩的历史风情。新天地仿佛一颗城市的“魅力核”,内涵深沉而又光彩夺人,吸引着中上阶层的消费人士及游客纷至沓来,并带动着太平桥地区52hm2改造项目的全面绅士化。然而其怀旧的历史风貌背后是街区功能和结构的彻底改变,居住空间转变为商业空间,物业拥有者也发生了变化,占地3km2的新天地范围内,大约2380户普通居民全部搬迁离去。

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这些新的功能为798增添了新的活力。798艺术区也逐渐成为一个旅游区,开始吸引一些爱好艺术、推崇时尚的人士前来参观旅游 [15] 。2.3 传统社区——高端地产开发的居住生活空间

从理念上讲,在城市改革语境中依靠市场和文化重建力量来促进社区“绅士化”,比单纯依赖行政手段进行美化和塑造文明社区更为有效和持久(潘天舒)。随着市场经济和住房改革的推动,房地产市场成了时代的宠儿。那些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稀缺性的老社区,经过建筑的修复和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都对中上产阶级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房地产市场也因为历史资源的稀缺性,获得了房产价格的成倍增长。

北京南池子保护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2002年3月北京市政府批准了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的规划设计方案。南池子紧临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是明清时代皇家园林和皇家的服务区,如今现存的建筑大多是后来普通平民所建居所,质量不高, 最终形成了大杂院为主的风貌。修缮改建涉及该区内普渡寺及保留四合院(经文物部门鉴定)的修缮,回迁居民住宅的改建,以及道路、市政设施的更新。由于回迁费用远高于异地安置的费用,搬出的1076户居民中,只有300户有能力支付的居民实现了回迁。南池子的修缮在历史文化传承和基础环境的改善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破坏了原有社区的阶层结构,给原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图4 绅士化与环境、社会、经济的“锥柱模型”

3 反思与检讨:城市绅士化的空间绩效

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绅士空间的生产与推广已成为我国大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的主要选择路径,并对我国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经济空间价值提升、人口结构的变迁、文化社会的转型等一些新城市现象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过程中政府充当了重要推手,调动市场和城市精英的积极性,协调原著居民的意愿,并解除制度上的障碍,使绅士化得以实现。然而绅士化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物质空间环境和经济价值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阶层重组、居住空间的分异(图2)。

2.2 工业遗产——创意产业主导的文化艺

术空间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带有计划经济特点的大型厂房也在此背景下没落下来,很多工厂车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经济效益持续低迷。目前,国内的学术界对工业遗产空间的保护和更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俞孔坚等[14]针对土地资源的稀缺、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变,提出城市开放空间、旅游度假地、博览馆与会展中心和创意产业园4类功能的引用。这种以创意文化产业为主导,将工业空间置换为文化艺术空间的绅士化改造,虽然并不能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没有巨大的市场力量推力,却是一种对怀旧空间的巧妙再利用,创造出具有历史性的文化艺术空间,有利于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北京的798工厂为例,798 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北部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是在原有工业建筑闲置空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当代艺术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区,其主要建筑由 20 世纪 50 年代前东德专家设计。这里承载着几代人有关中国社会主义电子工业的历史记忆,是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工厂的衰落给自由艺术家的进驻带来机会。2002年,隋建国、刘索拉、于凡等艺术家开始进驻798,建立工作室,由此拉开了创意产业的序幕。随之,多种类型的创意产业接踵而至,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

3.1 环境空间视角: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长期处于公共投资单一、总量不足或缺乏的尴尬境地,内城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与日渐滞后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方面,在城市功能重组动力的推动下,工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外迁为内城存量土地的更新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随着内城综合服务功能的不断强化,其土地价值也日渐攀升。内城的存量空间由于处在土地价值高地的核心区位而成为政府与开发商进行空间生产的重点领地。以城市更新为名的“绅士化运动”对内城物质环境的改造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内城“灰色地块”的空间再生产实则是对内城城市化质量的提升。从环境空间的视角来看,起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作用。3.2 经济空间视角:价值外溢,发挥正面外部效应

早在20世纪,美国学者史密斯就从市场供应角度对绅士化现象的产生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市场成为城市绅士化的主要动力[7]。一方面,对“灰色地块”①的绅士化改造是市场趋利的产物,其创造的经济利润刺激了政府与城市精英构成的“增长联盟”进行绅士化运动的动机(如我国的新天地绅士化改造模式是由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具体操作的)。 另一方面,“灰色地块”由于位处城市土地价值高地,因此对内城 “灰色地块”的改造可以形成正外部效应,改造后的“灰色地块”往往由于具备历史文化的内涵而成为地区周边的“魅力核”,可以有效地发挥触媒作用,带动起周边地块价值的提升,催促内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为了满足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而吸引更多相关产业进驻绅士化改造地带及其周边地区。3.3 社会空间视角:阶层重组,造成居住空间分异

与西方的绅士化运动类似,我国的绅士化对低收入人群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下,带有企业色彩的政府以及城市精英主导的城市绅士化改造运动,势必会导致内城阶层的置换,原有占据内城“灰色地块”的低收入阶层在改造后往往被安置到城市边缘地带,而内城经过更新改造的“灰色地块”则由高收入阶层所取代。虽低收入阶层的居住条件相比以前获得较高的改善,但由于区位因素的影响,无法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许多低收入居民因为无法支付较高的通勤成本,也会失去较好的就业机会。此外,内城原著居民在时代居住生活中维系的社会网络关系

也收到了不可逆的瓦解,虽说该现象是自由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下带来的残酷的自由竞争结果,但从城市社会空间的视角来看,绅士化运动的改造似乎进一步印证并强化了“人文生态学”代表人伯吉斯所提出的同心圆城市结构模型,即把城市当作是一个生态社区,社会人群的居住空间由阶层的经济实力所操纵,其结果就是阶层居住空间的分异与隔离(图3)。

注释

(1) “灰色地块”是指内城中土地价值偏低、环境质量差,但具有一定

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开发价值的土地。

(2) “三旧改造”政策是指广东省特有的改造模式,分别是“旧城镇、

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4 总结与展望:绅士化运动——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美好路径?

作者看来,西方绅士化是西方发达城市在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及逆城市化后,再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经历了内城衰败到振兴的过程。中国并未经历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完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国绅士化也有着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是城市政府、市场企业及城市精英共同选择的结果,是在新中国出现大规模“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模式之后一种改良后的城市更新策略。绅士空间是对城市存量空间的再开发,根据我国实践经验,本文将绅士空间按照空间类型分为休闲旅游带动的商业消费空间、创意产业主导的文化艺术空间和高端地产开发的居住生活空间,为绅士空间的类型总结提供了范式。最后作者分析了绅士化改造的内在机制,并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分析了绅士化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随着我国城市日趋有限的增量空间供给,政府和开发商将更多投资机会投向了城市存量空间,因而也掀起了我国城市存量空间的大规模改造,我们可以称其为“中国式”的绅士化。尽管绅士化改造面临着更高的投资成本、制度障碍和社会责任,但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其不断发展的最大动力。作者看来,“绅士化”运动不失为城市化质量提升的一计良策,能够有效提升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单位效率,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如广东推动的“三旧改造”政策②,实际上也是城市绅士化改造的类型之一。然后,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结果应该是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三赢局面,而绅士化在环境、社会与经济的三维关系中体现出冲突性,其中社会阶层冲突最为明显(图4)。绅士化是否能够成为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美好路径?我们期待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将参与绅士化运动的低收入居民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中来的规划对策,将历史文化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住区相结合,实现历史文化空间的全面复兴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

资料来源:

图1:http://image.baidu.com/其余图表均由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 吴启焰,罗艳. 中西方城市中产阶级化的对比研究. 城市规划,2007

(8): 30-35.

2 黄幸,杨永春. 中西方绅士化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国际

城市规划,2012(2):54-60.

3 戴晓晖. 中产阶层化——城市社会空间重构进程. 城市规划学刊,2007

(2):25-31.

4 Glass R.London: aspects of change. London: centre For Urban Studies and

MacGibbon and Kee,1964.

5 何深静,刘玉亭.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绅士化现象机制与效应研究. 地理科

学,2010(8):496-502.

6 LEY D.The new middle class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cental city. Oxford

Unjversity Press,1996.

7 SMITH N. New gobalism,new urbanism:gentrification as global urban strategy.

Antipode,2002.

8 SMITH N. Gentri6cadon and uneven development. Economic Geography,

1982:58.

9 SASSEN s. The gobal city,Princeton. N.J:Princecon University Press,1991.10 薛德升. 西方绅士化研究对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启示. 规划师,1999

(3):109-112.

11 邱建华. 绅士化运动对我国旧城更新的启示. 热带地理,2002(2).12 朱喜钢,周强,金俭. 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以南京为例. 城市发展

研究,2004(4):34-38.

13 张松,赵明. 历史保护过程中的“绅士化”现象及其对策探讨. 中国名

城,2010(9):6-12.

14 俞孔坚,方琬丽. 中国工业遗产初探. 建筑学报,2006(8):12-15.

15 汪芳,刘鲁. 工业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设计思路的探讨. 华中建筑,2009

(3):207-211.

[Comments Foru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部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及空间组织研究”(编号:51178200)・

浅析我国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运动

Discuss on the Gentrification Movement of Urban Renewal

周 敏 Zhou Min 林凯旋 Lin Kaixuan 黄亚平 Huang Y aping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3)11-0026-05文章编号

[摘 要] 作为一种改良的城市更新策略,我国的绅士化运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该文首先诠释了绅士[摘 要]

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回顾并归纳了中西方学者对绅士化的研究进展,以我国绅士化运动的实践案例为基础,总结出我国城市更新中的三种绅士化空间类型,即休闲旅游带动的商业消费空间、创意产业主导的文化艺术空间和高端地产开发的居住生活空间。然后,作者分析了我国绅士化运动的内在机制,并从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提出绅士化运动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最后,作者提出“绅士化”与“经济—社会—环境”的棱锥模型,期待我国绅士化运动能够成为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美好路径。[关键词] 绅士化 类型 内在机制 空间绩效[关键词]

[Abstract] [Abstract] As an improved urban renewal strategy, Chinese gentrification movement has a speci fi c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Firstly, we explain the basic concept and content of gentri fi cation, review the western scholars’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gentrifi cation, and summarize up three gentrification space type in Chinese urban renewal. Then, we analyz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gentrification movement in China, and propose inspiration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hysical space, economic space, social space. Finally, we propose a "gentleman" and "economy-society-environment" pyramid model. We look forward to the gentrification movement becoming a better path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Key words] Gentrifi[Key words] cation, Types, Internal mechanism, Spatial performance

—————————

作者信息

周 敏,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博士研究生 [email protected]林凯旋,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助理规划师

黄亚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3-04-25

“城市绅士化”是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再城市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心区更新出现的一种社会空间演变结果,其显著特征是城市中产阶级及以上阶层取代低收入阶层重新由郊区返回内城[1]。自此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绅士化现象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对其内涵与研究视野进行了扩展,具备了充分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绅士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城市现象,并作为一种“蓝本”模式,在全球被大量生产、经营和消费[2]。因其分布范围之广,产生影响之大,40多年来城市绅士化一直是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科等共同关注并引起激烈争论的热点领域,也是城市政府和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出现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城市更新并行现象,并伴随着新一轮的城市空间重组和物质更新,城市绅士化的实践也陆续在我国大城市展开。城市绅士化作为一种改良的城市更新策略,越来越受到城市政府和市场的青睐,其带来的物质、经济、社会的空间效应给我国城市绅士化的认识带来了启示,也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思考。

1a

1 对绅士化的认识

1.1 概念与内涵

“绅士化”一词是1963年由英国社会学家格拉斯(Glass)在London Aspects of Change一书中首先提出,用以描述当时发生在伦敦内城居住区更新改造的一种社会空间发展现象[4],是战后西方国家在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等城市发展过程后,推行再城市化的一种战略选择。最初的绅士化研究认为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现有旧房屋的修缮,和中产阶级对工人阶层的取代[5]。1.2 国外研究综述

自格拉斯(Glass)对绅士化概念进行界定后,西方学术界对城市绅士化现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一直没有停止。格拉斯对绅士化最早的定义可以被看作是“古典绅士化”(或“传统绅士化”)。然而随着城市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刺激及全球化的影响,城市绅士化已经涉及了更多、更广泛的城市现象,绅士化已经成为“全球城市“(global city)出现的标志[2]。

随后,西方国家学者大多从社会、经济、文化及全球视角切入,建立了有关城市绅士化的理论解释框架。加拿大城市地理学家雷(David Ley)[6]从社会文化论角度提出“返城运动”假说,认为绅士化是一个反向的“侵入—演替”模式,是中产阶层郊区化现象的代名词,并且认为城市绅士化造成了社会人口变迁、职业结构转型以及城市文化变迁的结果;美国学者史密斯(Neil Smith)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提出了“地租落差”理论,史密斯对于“地租落差”的定义是,“潜在地租水平与现状土地使用现状资本化的实际地租之间的差异”,这种资本差创造的巨大收益又刺激了城市精英和政府对于旧城改造的动机,即资本的“返城运动”成为城市绅士化的动力,同时,史密斯也认为新自由主义对于绅士化运动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西方市场表现出来的高度自由化、私有化以及城市政府由“管理型”向“企业型”转变;美国经济学家萨森[9](Saskia Sassen)从全球化视角出发,认为城市绅士化与全球城市经济重构和全球城市社会结构重组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全球性城市发展战略的城市绅士化,以“城市更新”为口号,大力推进城市绅士化进城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政府广泛采用吸引外来资本、参与全球化过程的重要途径[3]。1.3 我国绅士化研究进展

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较晚,我国的绅士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最早由薛德升将“绅士化”概念引入中国。薛德升(1999)主要对绅士化的起源、概念及西方学者关于绅士化研究内容作了介绍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西方绅士化对我国社会空间研究起到的作用,为我国的绅士化研究填补了空白,成为我国绅士化研究开始兴起的标志[10];随后,邱建华(2002)对西方“绅士化运动”的起源、概念、及其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等作了分析,认为“绅士化运动”对我国当前的旧城更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11];朱熹钢(2004)以南京作为实例,分析比较了南京绅士化与西方城市绅士化在表现形式与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南京的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的互动关系,认为为了避免在今后郊区化过程中出现城市中心区的“空心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吸引中产阶级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区是保持城市发展活力的明智之举。虽然提供的研究数据及研究方法尚显单薄,却是首篇对于单个城市绅士化进行研究的文章,对我国绅士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12];戴晓辉(2007)系统阐释了西方绅士化研究的三大理论视角(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全球化),并对国

1b

1c

图1 三种不同类型的绅士化改造空间a 北京798

b 北京南池子社区c 上海新天地

际上若干个典型国家的城市绅士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是对西方绅士化理论比较系统的补充[3];张松、赵明(2007)分析总结了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的模式和绅士化现象的基本特征,认为绅士化现象虽利于物质形态保存和历史风貌延续,但不利于社会网络结构的维系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提出必须切实推进公众参与与历史街区保护,将保护整治工程与住宅保障机制有机结合[13];何深静(2010)基于我国市场经济转轨的政治经济背景,对我国绅士化现象的机制和社会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并对绅士化带来的负面社会空间效应及可能采取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同时,她还以广州作为研究对象,诠释了广州多种绅士化现象[5];黄幸,杨永春(2012)在对西方绅士化概念及其发展演变的研究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各种特殊绅士化现象进行了分类[2]。

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城市绅士化的研究已经具备相当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探索实践,多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全球化视角切入,探讨绅士化的基本内涵及演变、影响机制、发展阶段和政府在其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起步晚、进程慢,对于绅士化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西方研究成果的引进和模仿,研究视野起初多为西方绅士化的起源、概念及其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直到2007年后,我国绅士化研究开始出现对单个城市的实证研究,并开始结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尝试对出现在我国多种绅士化现象进行分析。

发生地点开放性改造方式服务人群适用案例(图1)

表1 三种代表性的绅士化空间类型

休闲旅游带动的 商业消费空间商业内城历史街区开放

对原街区进行部分翻新和部分推倒重建中产阶层人群,游客新天地,1912

创意产业主导的文化艺术空间文化艺术旧厂房开放

内部进行创意设计艺术家,游客798艺术工厂

高端地产开发的居住生活空间居住内城旧社区封闭,门禁社区和部分推倒重建中产及以上阶层北京南池子社区

对原社区进行部分翻新

图2 绅士化改造内在机制

2 范式与实践:我国绅士化过程中的空间类型分类

在中国城市发展的转型期,城市建设

的积累与传统固有的生活魅力使得旧城中心土地价值的高涨,在旧城区增量空间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一场以城市更新为名,盘活存量空间、改善设施环境的城市“绅士化运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各大城市进行着。通过拆除破旧废败的旧工厂、旧居民楼、旧工厂,或者改建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传统街区,代之以新的洋化商业街区、高档居住小区,伴随着这一过程诞生了一批新的城市空间单元。在此,作者结合绅士化在我国大城市中的实践,从空间功能角度将我国城市绅士化归纳为三种类型:休闲旅游带动的商业消费空间、创意产业主导的文化艺术空间和高端地产开发的居住生活空间(表1)。

图3 绅士化社会空间分异的解释框架

2.1 历史街区——休闲旅游带动的商业消费空间

通过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创造具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场所感,同时植入商业消费的时尚功能,将旧建筑的怀旧风格与新建筑的时尚前卫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商业空间模式。以在我国开发较为成熟和成功的上海新天地模式为例,位于原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相交处的新天地多功能消费和娱乐区,与红色圣地中共“一大”会址比邻而居,在这里投资者煞费苦心地将上海石库门民居风格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融合。在新天地的保护过程中,历史建筑得到了部分翻新或重建,重塑了旧上海滩的历史风情。新天地仿佛一颗城市的“魅力核”,内涵深沉而又光彩夺人,吸引着中上阶层的消费人士及游客纷至沓来,并带动着太平桥地区52hm2改造项目的全面绅士化。然而其怀旧的历史风貌背后是街区功能和结构的彻底改变,居住空间转变为商业空间,物业拥有者也发生了变化,占地3km2的新天地范围内,大约2380户普通居民全部搬迁离去。

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这些新的功能为798增添了新的活力。798艺术区也逐渐成为一个旅游区,开始吸引一些爱好艺术、推崇时尚的人士前来参观旅游 [15] 。2.3 传统社区——高端地产开发的居住生活空间

从理念上讲,在城市改革语境中依靠市场和文化重建力量来促进社区“绅士化”,比单纯依赖行政手段进行美化和塑造文明社区更为有效和持久(潘天舒)。随着市场经济和住房改革的推动,房地产市场成了时代的宠儿。那些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稀缺性的老社区,经过建筑的修复和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都对中上产阶级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房地产市场也因为历史资源的稀缺性,获得了房产价格的成倍增长。

北京南池子保护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2002年3月北京市政府批准了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的规划设计方案。南池子紧临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是明清时代皇家园林和皇家的服务区,如今现存的建筑大多是后来普通平民所建居所,质量不高, 最终形成了大杂院为主的风貌。修缮改建涉及该区内普渡寺及保留四合院(经文物部门鉴定)的修缮,回迁居民住宅的改建,以及道路、市政设施的更新。由于回迁费用远高于异地安置的费用,搬出的1076户居民中,只有300户有能力支付的居民实现了回迁。南池子的修缮在历史文化传承和基础环境的改善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破坏了原有社区的阶层结构,给原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图4 绅士化与环境、社会、经济的“锥柱模型”

3 反思与检讨:城市绅士化的空间绩效

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绅士空间的生产与推广已成为我国大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的主要选择路径,并对我国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经济空间价值提升、人口结构的变迁、文化社会的转型等一些新城市现象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过程中政府充当了重要推手,调动市场和城市精英的积极性,协调原著居民的意愿,并解除制度上的障碍,使绅士化得以实现。然而绅士化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物质空间环境和经济价值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阶层重组、居住空间的分异(图2)。

2.2 工业遗产——创意产业主导的文化艺

术空间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带有计划经济特点的大型厂房也在此背景下没落下来,很多工厂车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经济效益持续低迷。目前,国内的学术界对工业遗产空间的保护和更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俞孔坚等[14]针对土地资源的稀缺、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变,提出城市开放空间、旅游度假地、博览馆与会展中心和创意产业园4类功能的引用。这种以创意文化产业为主导,将工业空间置换为文化艺术空间的绅士化改造,虽然并不能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没有巨大的市场力量推力,却是一种对怀旧空间的巧妙再利用,创造出具有历史性的文化艺术空间,有利于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北京的798工厂为例,798 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北部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是在原有工业建筑闲置空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当代艺术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区,其主要建筑由 20 世纪 50 年代前东德专家设计。这里承载着几代人有关中国社会主义电子工业的历史记忆,是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工厂的衰落给自由艺术家的进驻带来机会。2002年,隋建国、刘索拉、于凡等艺术家开始进驻798,建立工作室,由此拉开了创意产业的序幕。随之,多种类型的创意产业接踵而至,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

3.1 环境空间视角: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长期处于公共投资单一、总量不足或缺乏的尴尬境地,内城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与日渐滞后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方面,在城市功能重组动力的推动下,工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外迁为内城存量土地的更新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随着内城综合服务功能的不断强化,其土地价值也日渐攀升。内城的存量空间由于处在土地价值高地的核心区位而成为政府与开发商进行空间生产的重点领地。以城市更新为名的“绅士化运动”对内城物质环境的改造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内城“灰色地块”的空间再生产实则是对内城城市化质量的提升。从环境空间的视角来看,起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作用。3.2 经济空间视角:价值外溢,发挥正面外部效应

早在20世纪,美国学者史密斯就从市场供应角度对绅士化现象的产生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市场成为城市绅士化的主要动力[7]。一方面,对“灰色地块”①的绅士化改造是市场趋利的产物,其创造的经济利润刺激了政府与城市精英构成的“增长联盟”进行绅士化运动的动机(如我国的新天地绅士化改造模式是由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具体操作的)。 另一方面,“灰色地块”由于位处城市土地价值高地,因此对内城 “灰色地块”的改造可以形成正外部效应,改造后的“灰色地块”往往由于具备历史文化的内涵而成为地区周边的“魅力核”,可以有效地发挥触媒作用,带动起周边地块价值的提升,催促内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为了满足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而吸引更多相关产业进驻绅士化改造地带及其周边地区。3.3 社会空间视角:阶层重组,造成居住空间分异

与西方的绅士化运动类似,我国的绅士化对低收入人群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下,带有企业色彩的政府以及城市精英主导的城市绅士化改造运动,势必会导致内城阶层的置换,原有占据内城“灰色地块”的低收入阶层在改造后往往被安置到城市边缘地带,而内城经过更新改造的“灰色地块”则由高收入阶层所取代。虽低收入阶层的居住条件相比以前获得较高的改善,但由于区位因素的影响,无法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许多低收入居民因为无法支付较高的通勤成本,也会失去较好的就业机会。此外,内城原著居民在时代居住生活中维系的社会网络关系

也收到了不可逆的瓦解,虽说该现象是自由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下带来的残酷的自由竞争结果,但从城市社会空间的视角来看,绅士化运动的改造似乎进一步印证并强化了“人文生态学”代表人伯吉斯所提出的同心圆城市结构模型,即把城市当作是一个生态社区,社会人群的居住空间由阶层的经济实力所操纵,其结果就是阶层居住空间的分异与隔离(图3)。

注释

(1) “灰色地块”是指内城中土地价值偏低、环境质量差,但具有一定

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开发价值的土地。

(2) “三旧改造”政策是指广东省特有的改造模式,分别是“旧城镇、

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4 总结与展望:绅士化运动——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美好路径?

作者看来,西方绅士化是西方发达城市在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及逆城市化后,再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经历了内城衰败到振兴的过程。中国并未经历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完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国绅士化也有着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是城市政府、市场企业及城市精英共同选择的结果,是在新中国出现大规模“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模式之后一种改良后的城市更新策略。绅士空间是对城市存量空间的再开发,根据我国实践经验,本文将绅士空间按照空间类型分为休闲旅游带动的商业消费空间、创意产业主导的文化艺术空间和高端地产开发的居住生活空间,为绅士空间的类型总结提供了范式。最后作者分析了绅士化改造的内在机制,并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分析了绅士化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随着我国城市日趋有限的增量空间供给,政府和开发商将更多投资机会投向了城市存量空间,因而也掀起了我国城市存量空间的大规模改造,我们可以称其为“中国式”的绅士化。尽管绅士化改造面临着更高的投资成本、制度障碍和社会责任,但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其不断发展的最大动力。作者看来,“绅士化”运动不失为城市化质量提升的一计良策,能够有效提升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单位效率,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如广东推动的“三旧改造”政策②,实际上也是城市绅士化改造的类型之一。然后,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结果应该是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三赢局面,而绅士化在环境、社会与经济的三维关系中体现出冲突性,其中社会阶层冲突最为明显(图4)。绅士化是否能够成为城市化质量提升的美好路径?我们期待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将参与绅士化运动的低收入居民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中来的规划对策,将历史文化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住区相结合,实现历史文化空间的全面复兴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

资料来源:

图1:http://image.baidu.com/其余图表均由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 吴启焰,罗艳. 中西方城市中产阶级化的对比研究. 城市规划,2007

(8): 30-35.

2 黄幸,杨永春. 中西方绅士化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国际

城市规划,2012(2):54-60.

3 戴晓晖. 中产阶层化——城市社会空间重构进程. 城市规划学刊,2007

(2):25-31.

4 Glass R.London: aspects of change. London: centre For Urban Studies and

MacGibbon and Kee,1964.

5 何深静,刘玉亭.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绅士化现象机制与效应研究. 地理科

学,2010(8):496-502.

6 LEY D.The new middle class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cental city. Oxford

Unjversity Press,1996.

7 SMITH N. New gobalism,new urbanism:gentrification as global urban strategy.

Antipode,2002.

8 SMITH N. Gentri6cadon and uneven development. Economic Geography,

1982:58.

9 SASSEN s. The gobal city,Princeton. N.J:Princecon University Press,1991.10 薛德升. 西方绅士化研究对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启示. 规划师,1999

(3):109-112.

11 邱建华. 绅士化运动对我国旧城更新的启示. 热带地理,2002(2).12 朱喜钢,周强,金俭. 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以南京为例. 城市发展

研究,2004(4):34-38.

13 张松,赵明. 历史保护过程中的“绅士化”现象及其对策探讨. 中国名

城,2010(9):6-12.

14 俞孔坚,方琬丽. 中国工业遗产初探. 建筑学报,2006(8):12-15.

15 汪芳,刘鲁. 工业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设计思路的探讨. 华中建筑,2009

(3):207-211.


相关内容

  • 浅析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应用现状
  • 浅析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中国的 发展应用现状 王丽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 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是美国研制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它汇集了当代最先进的空间技术.通讯技术及微电子技术,以其定位精度高.全天候获取信息,仪器设备轻巧.价格比较低廉等诸多优点而被世人注目.整个系统自七十年代开始,历时 ...

  • 浅析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以及与我国的差距
  • 浅析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以及与我国的差距 1绿色物流的概念及意义 1.1绿色物流 物流的迅猛发展给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巨大贡献,但物流业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运输车辆的废气,噪音,资源浪费,交通堵塞等一系列不良的影响.还有诸如货物包装物之类的问题给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 ...

  • 小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浅析
  • 摘要:幼儿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国内中小型城市幼儿体育现状的研究很少,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早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肌肉的发展,更能提高幼儿的自我调适能力及培养其对事物的兴趣.本文通过对某市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旨在 ...

  •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

  • 旅游酒店专业论文题目
  • 旅游酒店专业论文题目 1.促销在旅游业中的灵活运用 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设想 3.论焦作市在旅游开发中的定位 4.论旅游目的地品牌战略 5.门票管理对景区管理的意义 6.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7.关于焦作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8.游客行为对旅游景点(区)的影响研究 9.深化解说内涵,提高导 ...

  • 浅析文化旅游导视系统设计的手法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文化旅游导视系统设计的手法 作者:余玲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7期 摘 要 挖掘文化内涵,探讨文化旅游导视系统设计的手法,塑造景区品牌价值的有形载体是导视系统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导视系统设计 中 ...

  • 院落式住宅设计浅析_崔艳
  • 建 筑 科 学 院落式住宅设计浅析① 崔艳1 顾灵2 (1.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8: 2.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院 浙江杭州 310005)摘 要:住宅产品结合院落的设计已经不局限于别墅类产品,对于普通住宅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探讨了院落式住宅的设计目的.院落式住宅的分 ...

  • 浅析制度的约束作用
  • 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有一句名言:"一种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也可以使坏人做好事."制度的约束功能是具有刚性的.人性的善变性决定了道德的约束功能是有限的,道德虽然是隐形的,但规章制度是外在的,在规范人的行为时,制度往往更有说服力.现代国家在发展政治制度时,无一 ...

  • 浅析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对我国农业改革的启示
  • 第2014年第1期(总第437期) (2014)01-0019-02[文章编号]1009-6043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1,2014TotalNo.437 浅析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对我国农业改革的启示 黄佳琦 (哈尔滨师范大学 社会与历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