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课题《 利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

教学内容:教材第72 页的例8

学习目标:

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应用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教学难点: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双分管理,五步教学

教具准备:小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2分钟)

1、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利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板

书课题。)

2、课题质疑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怎么列式、利用什么公式、怎么理解、笔算方法是什么?)

3、揭示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二、自主探索(13分钟)

1、自学指导 (教师根据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 17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 方框 部分, 用5 分钟时间完成下面问题:

① 他们在干什么?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②怎么求客厅的面积?怎么求每块地砖的面积?利用什么公式求?

2、自学。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3、自学效果检测

(1)、用1-2分钟小组讨论交流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展示,完成例题。

(3)、做一做:(课本上的做一做,至少让两名学困生演板,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书写工整,坐姿端正。)

课本第72页做一做

三、合作提升(10分钟)

1、更正:(指名上台更正。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对演板的易错点,要组织学生的进行争论。)

预设:启发学生想一想: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一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2本呢?

3、评改:评议正确率、书写情况。同桌对改、调查学情。

4、概括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数学知识的规律或者是做题方法。)

(1)、在解决问题时,最关键的是要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在解决求组合图形面积的问题时,需要知道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根据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5、质疑再探:(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并让其他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

预设:你能根据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四、当堂检测(12分钟)

1、基础训练

(1). 课本练习二十六第4题。

(2). 填写适当的单位。

大树高( ) 蜡笔长( )

字典厚( ) 学校占地面积是( )

2、运用拓展

练习二十六第6.7题。

3、学生自编题

预设:编一道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4、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做题时,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

五、抽查评价 (3分钟)(根据题的难易程度抽查某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做课本第74页第8题。

板书设计

利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课后反思

课题《 利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

教学内容:教材第72 页的例8

学习目标:

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应用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教学难点: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双分管理,五步教学

教具准备:小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2分钟)

1、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利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板

书课题。)

2、课题质疑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怎么列式、利用什么公式、怎么理解、笔算方法是什么?)

3、揭示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二、自主探索(13分钟)

1、自学指导 (教师根据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 17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 方框 部分, 用5 分钟时间完成下面问题:

① 他们在干什么?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②怎么求客厅的面积?怎么求每块地砖的面积?利用什么公式求?

2、自学。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3、自学效果检测

(1)、用1-2分钟小组讨论交流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展示,完成例题。

(3)、做一做:(课本上的做一做,至少让两名学困生演板,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书写工整,坐姿端正。)

课本第72页做一做

三、合作提升(10分钟)

1、更正:(指名上台更正。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对演板的易错点,要组织学生的进行争论。)

预设:启发学生想一想: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一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2本呢?

3、评改:评议正确率、书写情况。同桌对改、调查学情。

4、概括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数学知识的规律或者是做题方法。)

(1)、在解决问题时,最关键的是要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在解决求组合图形面积的问题时,需要知道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根据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5、质疑再探:(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并让其他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

预设:你能根据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四、当堂检测(12分钟)

1、基础训练

(1). 课本练习二十六第4题。

(2). 填写适当的单位。

大树高( ) 蜡笔长( )

字典厚( ) 学校占地面积是( )

2、运用拓展

练习二十六第6.7题。

3、学生自编题

预设:编一道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4、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做题时,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

五、抽查评价 (3分钟)(根据题的难易程度抽查某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做课本第74页第8题。

板书设计

利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课后反思


相关内容

  • 三角形面积
  • 教学科目: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大部分学生能按照一日常规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但一部份学生的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男孩子较顽皮,学习习惯养成还不够,自制力差,上课爱做小动作,爱说话.还有个别学生思维能力较弱,接受能力很慢. 教材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

  •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
  •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导入阶段时,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我直接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出示圆柱),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这样的物体吗?你能举一些生活中像这样的物体吗?学生一一展示自己课前收集好的圆柱形物. 在教学圆柱的特征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摸 ...

  •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教学设计
  • 24.4.1弧长和扇形面积 乾佑中学 李华娟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有关概念性质.圆心角圆周角和过三点的圆等内容之后,对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的学习,研究的是初中阶段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是以圆的周长和面 ...

  • 多边形面积的应用教案
  • 解 决 问 题 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人和九义校 杨秀东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熟记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巩固和提升已学知识,运用公式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谈话法,让学生仔细审题,认真思考 ...

  • [圆的面积]微课设计
  • <圆的面积>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联系电 话 所教学 段 姓 名 周静 [1**********] 所教学科 数学 小学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email protected] 西王庄乡郭里集中心小学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是学生认识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 ...

  • 教案:棱柱的体积
  • 课题:棱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理解祖暅原理的含义,理解利用祖暅原理计算几何体体积的方法: (2)在发现祖暅原理的过程中,体会从"平面"到"空间"的类比.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祖暅原理中由"面积都相等"推出"体积相等& ...

  • [三角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7`~49页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它是在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及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其公式推导的方法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将 ...

  • 圆的面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 <圆的面积>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双龙镇中心校 胡治菊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 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 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 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转 ...

  • 圆的面积计算教材分析
  • 教材分析: 圆是小学数学平面图形教学中唯一的曲线图形.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周长的计算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将理解"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贯穿在活动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新的数学思想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