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华为成功转型 给台湾的启示

智慧手机市场竞争激烈,苹果、三星、华为三足鼎立已有一段时间,近况似有改变。iPhone 7上市,“果粉”热情不减,但对产品评价褒贬不一。三星NOTE 7曝出“炸机门”,康复之路曲折。华为却因无意中帮南非商人“挡弹”而声名远扬。似乎就在不经意间,华为已从PC大厂转型成为手机大厂,年销售规模超3900亿人民币,挤进世界500强公司,体量是大陆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的总和。全球智慧手机市场华为已占9.7%份额,居全球前3。

从默默无闻到世界手机制造业黑马,华为靠的是品质。探究其成长之路,可见专注、稳健、清晰的企业价值观。一、聚焦主航道,互联网大机会时代,诱惑遍地皆是,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一只猪都能飞起来。但正因如此,心无旁骛更显可贵。与小米借力互联网行销以及多领域跨业发展的策略不同,华为专注做通讯。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曾说:“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上不碰军工,下不碰机密”。可见华为清醒的战略定力。

品牌价值不断走高,但华为至今未上市,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留住了大量人才,继而能专注于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

二、保持战略投入,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能力。目前华为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累计获得专利5万余件,其中有4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专利“爆棚”背后是高投入。过去10年,华为累计投入2400亿元用于研发创新。2015年研发经费596亿,占销售收入15%。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45%。近3年,约有700名全球尖端科学家加入华为。

保持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需的知识产权能力,为华为奠定了业界地位。据大陆知识产权局统计,2015年,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769件,而苹果向华为许可了98件专利。华为开始向苹果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今年,华为对三星提起专利诉讼,这是大陆手机厂商鲜有的主动发起的专利战。HTC也曾经是Android智能手机的领军者,滑坡之始正起于专利战。先是美国裁决HTC部分手机产品侵犯苹果专利权,再经历“侵权诺基亚”官司,致使HTC手机在美国、荷兰、英国、德国遭禁售,业绩受重创。

三、定位清晰。相比三星突出的商务功能、苹果不断创新的用户体验,华为像是中规中矩的选手,但同等价位机型,其品质高出一筹。从功能的流畅度、机身的耐摔度、通讯信号的稳定性、操作介面的便捷度来看,华为“平均分”不错,综合质素较高。机型定位也比较合理,从2012年开始,华为走精品路线,将华为荣耀和华为手机品牌拆分,双线发展。华为手机产品线只保留Mate和P系列以及麦芒系列,主打高端;而华为荣耀则主打2000元左右的市场。这使华为代表作频出,且各个系列形象稳定。

四、合适行销。华为不属于行销的“高调派”,但出手稳、准。挡弹行销、专利战行销,华为都懂得“借势”。专利战有助于打开难啃的美国和欧洲市场,目前,华为手机在波兰、芬兰的市场份额均突破了20%。而“挡弹”事件无疑为打开中东、非洲局面做了有利铺垫。

华为的行销也因地制宜。为打开澳大利亚市场,华为和当地三大运营商Telstra、Optus、Vodafone展开合作。3大运营商都把华为手机作为其主打产品,消费者迅速知晓了华为。华为还在澳设立了多个产品体验区。经过不断坚持,现在华为成了澳大利亚第3大智慧手机制造商。

华为是大陆手机制造行业崛起的一个代表。乐视、小米、魅族、VIVO、OPPO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闪亮成绩单背后,是各国消费者对大陆制造从低价劣质到“高性价比”的印象转变。这一逆转离不开时代机遇,也像一部励志书。任正非曾说,“华为是28年苦难与辉煌,我始终在思考失败。”

不仅是手机产业,大陆的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甚至许多科技服务,都已站在全球的浪头尖端,甚至领先全球;大陆从一个劳力密集、生产低阶商品的国家,到今日的成果,对台湾那些仍视大陆为“落后国家”、产业技术远不如台湾的基本教义派而言,是该正视现实,不必再以此错误思维坚拒两岸经贸往来。

对政府与企业界而言,虽然台湾产业近年陷入困顿,应以大陆为师,只要愿意投资、努力仍有再起机会;此外,更该进一步强化两岸彼此的投资与产业合作,不要再重蹈当年“戒急用忍”政策的错误。

(旺报)

智慧手机市场竞争激烈,苹果、三星、华为三足鼎立已有一段时间,近况似有改变。iPhone 7上市,“果粉”热情不减,但对产品评价褒贬不一。三星NOTE 7曝出“炸机门”,康复之路曲折。华为却因无意中帮南非商人“挡弹”而声名远扬。似乎就在不经意间,华为已从PC大厂转型成为手机大厂,年销售规模超3900亿人民币,挤进世界500强公司,体量是大陆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的总和。全球智慧手机市场华为已占9.7%份额,居全球前3。

从默默无闻到世界手机制造业黑马,华为靠的是品质。探究其成长之路,可见专注、稳健、清晰的企业价值观。一、聚焦主航道,互联网大机会时代,诱惑遍地皆是,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一只猪都能飞起来。但正因如此,心无旁骛更显可贵。与小米借力互联网行销以及多领域跨业发展的策略不同,华为专注做通讯。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曾说:“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上不碰军工,下不碰机密”。可见华为清醒的战略定力。

品牌价值不断走高,但华为至今未上市,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留住了大量人才,继而能专注于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

二、保持战略投入,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能力。目前华为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累计获得专利5万余件,其中有4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专利“爆棚”背后是高投入。过去10年,华为累计投入2400亿元用于研发创新。2015年研发经费596亿,占销售收入15%。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45%。近3年,约有700名全球尖端科学家加入华为。

保持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需的知识产权能力,为华为奠定了业界地位。据大陆知识产权局统计,2015年,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769件,而苹果向华为许可了98件专利。华为开始向苹果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今年,华为对三星提起专利诉讼,这是大陆手机厂商鲜有的主动发起的专利战。HTC也曾经是Android智能手机的领军者,滑坡之始正起于专利战。先是美国裁决HTC部分手机产品侵犯苹果专利权,再经历“侵权诺基亚”官司,致使HTC手机在美国、荷兰、英国、德国遭禁售,业绩受重创。

三、定位清晰。相比三星突出的商务功能、苹果不断创新的用户体验,华为像是中规中矩的选手,但同等价位机型,其品质高出一筹。从功能的流畅度、机身的耐摔度、通讯信号的稳定性、操作介面的便捷度来看,华为“平均分”不错,综合质素较高。机型定位也比较合理,从2012年开始,华为走精品路线,将华为荣耀和华为手机品牌拆分,双线发展。华为手机产品线只保留Mate和P系列以及麦芒系列,主打高端;而华为荣耀则主打2000元左右的市场。这使华为代表作频出,且各个系列形象稳定。

四、合适行销。华为不属于行销的“高调派”,但出手稳、准。挡弹行销、专利战行销,华为都懂得“借势”。专利战有助于打开难啃的美国和欧洲市场,目前,华为手机在波兰、芬兰的市场份额均突破了20%。而“挡弹”事件无疑为打开中东、非洲局面做了有利铺垫。

华为的行销也因地制宜。为打开澳大利亚市场,华为和当地三大运营商Telstra、Optus、Vodafone展开合作。3大运营商都把华为手机作为其主打产品,消费者迅速知晓了华为。华为还在澳设立了多个产品体验区。经过不断坚持,现在华为成了澳大利亚第3大智慧手机制造商。

华为是大陆手机制造行业崛起的一个代表。乐视、小米、魅族、VIVO、OPPO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闪亮成绩单背后,是各国消费者对大陆制造从低价劣质到“高性价比”的印象转变。这一逆转离不开时代机遇,也像一部励志书。任正非曾说,“华为是28年苦难与辉煌,我始终在思考失败。”

不仅是手机产业,大陆的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甚至许多科技服务,都已站在全球的浪头尖端,甚至领先全球;大陆从一个劳力密集、生产低阶商品的国家,到今日的成果,对台湾那些仍视大陆为“落后国家”、产业技术远不如台湾的基本教义派而言,是该正视现实,不必再以此错误思维坚拒两岸经贸往来。

对政府与企业界而言,虽然台湾产业近年陷入困顿,应以大陆为师,只要愿意投资、努力仍有再起机会;此外,更该进一步强化两岸彼此的投资与产业合作,不要再重蹈当年“戒急用忍”政策的错误。

(旺报)


相关内容

  • 华为VS海尔:技术优势和营销优势的比拼
  • 华为VS海尔:技术优势和营销优势的比拼 ■ 刘步尘 <新营销>2006年第8期 市场营销-观察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海尔和华为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企业,不是因为它们分属消费电子和通信设备行业,而是因为它们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存在本质差别,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 2006年5月8日,华为技 ...

  • 华为国际化分析
  • 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选择.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决策过程和决策行为,给出了华为公司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把握国际市场进入的规律,明确国际市场的战略投资对象,并避免短期行为,对目标市场予以持续性的投入:按国际公司的标准优化海外市场的运作 ...

  • 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 摘要:文章分析了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选择.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决策过程和决策行为,给出了华为公司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把握国际市场进入的规律,明确国际市场的战略投资对象,并避免短期行为,对目标市场予以持续性的投入:按国际公司的标准优化海外市场的运作方式,以此减少拓展国际市 ...

  • 华为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华为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学 生: 苏绚 学 号: [1**********]3 院 (系): 管理学院 专 业: 市场营销 指导教师: 郝欣 __ 2014 年 6 月 12日 华为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更多地去满 ...

  • 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_谢文新
  • 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摘 要:文章分析了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选择.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 该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决策过程和决策行为,给出了华为公司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把握国际市场进入的规律,明确国际市场的战略投资对象,并避免短期行为,对目标市场予以持续性的投入:按国际公司的标准优化海外市场的 ...

  • 龙岩市与华为企业云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
  • 2016年8月4日,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和华为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共建云计算平台.共同打造龙岩市云计算产业等领域达成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龙岩市市委书记李德金,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陈建业,龙岩市常务副市长张天洲,副市长王建生,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纪平,企业云业务部总裁杨瑞凯等 ...

  • 向IBM学转型升级
  • 从古至今,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就如逆水行舟,不转型升级,就衰退没落.明星转型不成功,就人气下滑:企业转型不成功,就退出历史舞台:国家社会转型不成功,就动乱倒退.但是,转型升级谈何容易.在一项医学调查中,医生告诉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果不改变个人生活习惯,如饮食.锻炼,他们将 ...

  • 华为国际目标市场选择战略优劣势
  • 华为国际目标市场选择战略优劣势分析 摘 要:以华为为代表的国内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在"走出去" 时多选择将目标市场定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发展壮大以后, 再采取逐步扩张的战略将战略重点转向欧美核心市场.本文着重分 析华为采取的"先易后难"国际目标市场选择战略的 ...

  • 台湾休闲农业的启示
  • 一.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台湾现代农业发展起步比较早,质量比较高,其农业产业竞争力在世界上高居第六位.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台湾农业受到竞争和挤压,开始步入明显的停滞和萎缩时期.针对农业困境,台湾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按照综合发展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