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

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

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

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

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

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

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技术发展的

跨跃,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

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

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

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

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功勋代表:朱光亚 周光召 钱学森 邓稼先 钱三强 …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之父 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

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 核物理学家

中国核武器研究奠基人。 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两弹之父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

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

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

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

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

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

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技术发展的

跨跃,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

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

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

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

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功勋代表:朱光亚 周光召 钱学森 邓稼先 钱三强 …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之父 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

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 核物理学家

中国核武器研究奠基人。 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两弹之父

“”


相关内容

  • 这23个人应该受到国人的感恩:因为有他们我们国家才能雄起
  • 大家都应该知道"两弹"吧!,那就是原子弹和氢弹,这两种武器杀伤力极大,而且只要哪个国家拥有这两种武器,那么他在国际上的地位就高他国一等.但今天要讲的不是这两种武器,而是简单的讲一讲这些"两弹元勋".(下面的顺序不代表排名) 第一位:钱三强 钱三强,1913年1 ...

  • 钱学森简介
  •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 ...

  • 中国航天大事记
  •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 ...

  • 邓稼先杨振宁
  • 邓稼先和杨振宁 扬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后来两人有着完全不通的价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扬振宁留在美国繁华世界,靠获得诺贝儿奖,出尽风头,晚年还不甘寂寞! 邓稼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弹一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的是由于当年的科研试验条件有限,人 ...

  • "两弹一星"邓稼先
  • 宁波大学考核答题纸 (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025L03BGX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改卷教师: 学号:096040370 姓 名: 马 雪 峰 得 分: "两弹一星"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 ...

  • [邓稼先]优秀PPT课件.docx
  • <邓稼先>优秀PPT课件 摘要:图文结合地透彻解析课文 邓稼先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他与李政道教授在1957年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80年又Rumford奖,继而于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

  •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
  • 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他担任工程总师;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他再次挑起工程总设计师重任-- 中国"两弹一星&qu ...

  • [邓稼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教学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在名人的感染中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怀:2.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3.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 ...

  • 第11课邓稼先人物传记
  • 第11课 <邓稼先> 人物传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彷páng徨huáng 鲜xiǎn为人知 选聘pìn 挚zhì友 点拨:注意"彷徨"不要误读为"fáng huáng:""鲜"是多音字,这里是"少&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