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出血急性期136例观察护理与对策

-

-

【关键词】  脑出血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特别是老年脑出血在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死亡率高,所以应加强老年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为医疗提供可靠依据,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信息。现将观察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6例,年龄70~80岁,平均74.5岁,其中桥脑出血2例(1.5%),丘脑出血41例(30.1%),小脑出血8例(59%),内囊出血57例(41.9%),其他出血28例(205%);死亡42例(30.8%)。

2  早期观察与护理

2.1  正确观察瞳孔和眼球活动变化  瞳孔是受交感神经和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当脑出血或脑疝时动眼神经受压可使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发生改变[1~3]。例如:(1)桥脑出血时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及眼球固定。(2)丘脑出血时两眼球向下方或内下方注视,亦可出现病灶对侧或同侧凝视麻痹,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3)内囊出血时常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症”和“三偏症”,即偏瘫、偏感觉障碍和偏盲。(4)小脑出血时眼球震颤或瞳孔往往缩小,两眼球向病变对侧同向凝视。(5)小脑幕裂孔疝早期病灶侧一过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如病情加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6)枕大孔疝瞳孔缩小后散大。如果有脑疝发生瞳孔变化最早、最快。因此必须认真观察,大约5~10min观察1次瞳孔及眼球活动的变化,为抢救争得时间,但须注意老年患者有青光眼、白内障者可影响观察须注意鉴别。

2.2  早期观察意识变化  意识变化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脑出血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如小脑幕裂孔疝可表现为清醒躁动嗜睡朦胧昏迷,而枕大孔疝很快进入昏迷。在脑出血急性期意识的变化是很重要的,特别是70岁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且有一定的缓冲空间相对延长一定的抢救时间,但是老年患者神经系统代偿能力低下,应激状态的耐受性降低,对老年患者更应密切观察意识变化。

2.3  准确记录血压变化  脑出血急性期多伴有高血压,血压越高越会加重脑出血及发生脑疝的可能性,必须及时观察血压,也不可忽视低血压。一般监测血压1次/2h,并做好记录。

2.4  注意呼吸改变  脑出血急性期,由于脑组织缺氧、脑水肿使呼吸发生改变,病情危重时常常出现潮式呼吸、库氏呼吸、双吸气、叹气样下颌呼吸。尤其应注意脑干出血压迫延髓导致呼吸骤停。

2.5  观察体温  丘脑下部是体温调节中枢。当丘脑大量出血时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如果老年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预后更差,因此要做好老年患者高热的护理。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不明显,物理降温效果较好。但应注意老年患者肢体活动不灵活、末梢循环不良,用冰袋、冰帽时须防止发生冻伤。

3  急性期的护理要点

3.1  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和量

3.1.1  迅速降低颅内压  快速输入20%甘露醇和其他脱水药是预防脑疝发生的关键。

3.1.2  静脉补液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都有意识障碍,均应禁食水,给予静脉输液,但是高龄患者多具有多种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梗、肾功不全等),如果液体输入过多过快,会因增加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快心率使患者躁动而加重出血,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量并做好记录,为合理用药,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提供依据。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3.2.1  取出义齿  70岁以上患者多装有义齿,当意识有改变时,易松动、脱落而使呼吸道阻塞,因此首先要把义齿取出。

3.2.2  吸氧  吸氧能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但应注意掌握吸氧的浓度,防止高浓度氧引起氧中毒。

3.2.3  吸痰  老年患者痰较多不易咳出,为防止痰阻塞呼吸道应及时吸痰,这对防止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吸痰时动作要轻,吸痰管一定要插到位,做到有效吸痰,注意时间不宜过长。

3.3  镇静和抗惊厥  脑出血急性期可伴有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对预后是不利的,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安定和苯巴比妥,但静脉给安定时速度一定要慢,因安定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高龄患者反应迟钝,用药更应慎重。

3.4  卧位  在急性期一定要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人本身机体的抵抗力弱、耐受力差,加之卧床后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很易发生褥疮。所以在急性期也要做好皮肤护理。

综上所述,老年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如得到及时治疗、做好早期护理及观察、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对预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周孝达,汪无级.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4-648.

2  安得仲.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66-370.

3  宰春和,王秉道,陈光德.神经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59-161.

-

-

【关键词】  脑出血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特别是老年脑出血在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死亡率高,所以应加强老年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为医疗提供可靠依据,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信息。现将观察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6例,年龄70~80岁,平均74.5岁,其中桥脑出血2例(1.5%),丘脑出血41例(30.1%),小脑出血8例(59%),内囊出血57例(41.9%),其他出血28例(205%);死亡42例(30.8%)。

2  早期观察与护理

2.1  正确观察瞳孔和眼球活动变化  瞳孔是受交感神经和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当脑出血或脑疝时动眼神经受压可使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发生改变[1~3]。例如:(1)桥脑出血时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及眼球固定。(2)丘脑出血时两眼球向下方或内下方注视,亦可出现病灶对侧或同侧凝视麻痹,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3)内囊出血时常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症”和“三偏症”,即偏瘫、偏感觉障碍和偏盲。(4)小脑出血时眼球震颤或瞳孔往往缩小,两眼球向病变对侧同向凝视。(5)小脑幕裂孔疝早期病灶侧一过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如病情加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6)枕大孔疝瞳孔缩小后散大。如果有脑疝发生瞳孔变化最早、最快。因此必须认真观察,大约5~10min观察1次瞳孔及眼球活动的变化,为抢救争得时间,但须注意老年患者有青光眼、白内障者可影响观察须注意鉴别。

2.2  早期观察意识变化  意识变化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脑出血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如小脑幕裂孔疝可表现为清醒躁动嗜睡朦胧昏迷,而枕大孔疝很快进入昏迷。在脑出血急性期意识的变化是很重要的,特别是70岁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且有一定的缓冲空间相对延长一定的抢救时间,但是老年患者神经系统代偿能力低下,应激状态的耐受性降低,对老年患者更应密切观察意识变化。

2.3  准确记录血压变化  脑出血急性期多伴有高血压,血压越高越会加重脑出血及发生脑疝的可能性,必须及时观察血压,也不可忽视低血压。一般监测血压1次/2h,并做好记录。

2.4  注意呼吸改变  脑出血急性期,由于脑组织缺氧、脑水肿使呼吸发生改变,病情危重时常常出现潮式呼吸、库氏呼吸、双吸气、叹气样下颌呼吸。尤其应注意脑干出血压迫延髓导致呼吸骤停。

2.5  观察体温  丘脑下部是体温调节中枢。当丘脑大量出血时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如果老年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预后更差,因此要做好老年患者高热的护理。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不明显,物理降温效果较好。但应注意老年患者肢体活动不灵活、末梢循环不良,用冰袋、冰帽时须防止发生冻伤。

3  急性期的护理要点

3.1  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和量

3.1.1  迅速降低颅内压  快速输入20%甘露醇和其他脱水药是预防脑疝发生的关键。

3.1.2  静脉补液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都有意识障碍,均应禁食水,给予静脉输液,但是高龄患者多具有多种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梗、肾功不全等),如果液体输入过多过快,会因增加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快心率使患者躁动而加重出血,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量并做好记录,为合理用药,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提供依据。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3.2.1  取出义齿  70岁以上患者多装有义齿,当意识有改变时,易松动、脱落而使呼吸道阻塞,因此首先要把义齿取出。

3.2.2  吸氧  吸氧能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但应注意掌握吸氧的浓度,防止高浓度氧引起氧中毒。

3.2.3  吸痰  老年患者痰较多不易咳出,为防止痰阻塞呼吸道应及时吸痰,这对防止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吸痰时动作要轻,吸痰管一定要插到位,做到有效吸痰,注意时间不宜过长。

3.3  镇静和抗惊厥  脑出血急性期可伴有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对预后是不利的,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安定和苯巴比妥,但静脉给安定时速度一定要慢,因安定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高龄患者反应迟钝,用药更应慎重。

3.4  卧位  在急性期一定要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人本身机体的抵抗力弱、耐受力差,加之卧床后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很易发生褥疮。所以在急性期也要做好皮肤护理。

综上所述,老年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如得到及时治疗、做好早期护理及观察、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对预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周孝达,汪无级.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4-648.

2  安得仲.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66-370.

3  宰春和,王秉道,陈光德.神经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59-161.


相关内容

  • 简介关于中国美容医学(综合5)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5) ZHONGGUO MEIRONG YIXUE (原名: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年11月第19卷 综合5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论著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对心室功能的影响李亮等(1) 乳晕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马银斌等(3) ...

  • 康复治疗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康复治疗毕业论文选题(1486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_中国实用护理杂志_2005年第21卷下半月版分类索引
  • ・69・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第21卷下半月版分类索引 科研之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姜小鹰 胡蓉芳 吴小南等)(1):1 门急诊输液护理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余秀颜 许美芳 蔡 凌)(2):1 始前教学策略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李春梅)(3):1非语言交 ...

  • 发烧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医学高级职称论文
  • 发烧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 以下是发烧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采用论文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比对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发烧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发烧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1.新癀片治疗癌性发热临床观察 2.45例老年发热患者临床分析 3.中 ...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进展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进展 摘要:高血压伴发脑出血是以脑内动脉出现变性为基础,导致血压值骤升而造成动脉血管破裂所导致,是目前临床上的急救多发病.此类患者起病急,病情较危重,预后效果差且患者的病死率高,给病患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积极合理的院前急救(特指患者从发病现 ...

  • 门诊急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对策
  • 686 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及测量血压注意事项.º高压氧治疗期间血压的控制标准:分为理想控制(160/100mmH g) .本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前理想控制者69例, 一般控制者18例, 控制不佳者13例. 患者应掌握合理的饮食.运动锻炼及规范用药:¹合理饮食: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除与家族遗传, 长期精神紧 ...

  • 神经内科常用药
  • 脑功能恢复药(脑代谢功能和促智药) 丁咯地尔 [其他名称] 步复迈 [临床应用] 1.周围血管疾病:间歇性跛行.雷诺综合征.Burger 综合征.血管性痉挛. 2.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智力减退.记忆力或注意力减退.定向障碍等. [注意事项] 1.禁用:(1)对本药过敏者.(2)心绞痛 ...

  •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护理论文
  •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23-0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2%.同时,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社会结构变迁所带的 ...

  • 老年疾病护理常规
  •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目 录 老年病人一般护理 第一节 老年脑梗死护理 第二节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AD)护理 第三节 老年性聋哑患者护理 第四节 帕金森病护理 第五节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第六节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护理 第七节 老年心律失常的护理 第八节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第九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