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选择题

第一章 绪论复习题

二、选择题

2、在同一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组合,是(D )

A 、原始数据 B、时点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截面数据

3、计量经济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

A 、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4、在一个计量经济模型中可作为结实变量的有( D ) A、政策变量 B、控制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E、滞后变量

5、下列模型中属于线性模型的有( B )

6、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7、模型中其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变量是( B )

A 、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前定变量 D、滞后变量

11、在回归分析中,下列有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C )

A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B.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

C .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D.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一、 单项选择题

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 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 .虚拟变量 B. 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 滞后变量

2、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3、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认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数量是( A )。

A .内生变量 B. 外生变量 C.虚拟变量 D. 前定变量

9、同一时间,不同单位相同指标组成的观测数据称为( B )。

A .原始数据 B. 横截面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 修匀数据

A .解释变量X1t 对Yt 的影响是显著的 B.解释变量X2t 对Yt 的影响是显著的

C .解释变量X1t 和X2t 对Yt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D.解释变量X1t 和X2t 对Yt

的影响是均

不显著

11、经典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回归平方和ESS 的自由度是( D )。

A .n B. n-1 C. n-k-1 D. 1

12、对经典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B )。

A . 一定不在回归直线上 B. 一定在回归直线上 C.不一定在回归直线上 D. 在回归直线上方

14、用模型描述现实经济系统的原则是( B )。

A .以理论分析作先导,解释变量应包括所有解释变量 B.以理论分析作先导,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 C.模型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更切合实际情况 D.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结构尽可能复杂

15、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 对人均收入X 的回归模型为

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平均增加

( B )。 A.0.2% B. 0.75%

C .2% D. 7.5%

16、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 D )。

17、已知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估计用样本容量为n=24,则随机误差项μt 的方差估计量s2

为( B )。

A. 33.33 B. 40 C. 38.09 D. 36.36

18、设k 为经典多元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个数,n 为样本容量, 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F检验) 时构造的F 统计量为( A )。

2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 RSS反映了( C )。

A .应变量观测值总变差的大小 B.应变量回归估计值总变差的大小 C.应变量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总变差 D.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21、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 C )。

A .可以分为政策变量和非政策变量 B.和外生变量没有区别

C .其数值由模型所决定,是模型求解的结果 D.是可以加以控制的独立变量

22、在经典回归分析中,下列有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C )。

A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 B.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C .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D. 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23、在下列各种数据中,( C )不应作为经济计量分析所用的数据。

A .时间序列数据 B. 横截面数据 C.计算机随机生成的数据 D. 虚拟变量数据

24、经典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 ESS的自由度是( B )

A .n B.1 C.n-2 D.n-1 25、在基本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用OLS 方法估计线性回归模型参数,则参数估计量具有( C )的统计性质。

A .有偏特性 B. 非线性特性 C.最小方差特性 D. 非一致性特性

26、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了序列相关的是( A )

A .X1和X2间存在完全共线性 B. X1和X2间存在不完全共线性 C.X1对X2的拟合优度等于0.9985 D. 不能说明X1和X2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29、关于可决系数R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可决系数R2的定义为被回归方程已经解释的变差与总变差之比;

C .可决系数R2反映了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劣程度的一种描述;

D.可决系数R2的大小不受到回归模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的影响。

30、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SS=RSS+ESS。则RSS 的自由度为( D )。

A .n B. n-1 C. 1 D. n-2

31、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B )。

A .确定科学的理论依据、模型设定、模型修定、模型应用 B.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C.搜集数据、模型设定、估计参数、预测检验 D.模型设定、模型修定、结构分析、模型应用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

A .时序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没有差异

B. 对总体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没有必要

C. 总体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方程是有区别的

D. 判定系数R2不可以用于衡量拟合优度

33、对样本的相关系数γ,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B )。

A .|γ| 越接近1,X 与Y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B .|γ| 越接近0,X 与Y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C.-1≤γ≤1

D .γ=0 ,在正态假设下,X 与Y 相互独立

第四章一、单选题

1、如果回归模型违背了同方差假定,最小二乘估计量__A __。

A .无偏的,非有效的 B. 有偏的,非有效的 C.无偏的,有效的 D. 有偏的,有效的 2、Goldfeld-Quandt 方法用于检验__A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3、DW 检验方法用于检验__B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4、在异方差性情况下,常用的估计方法是__D __。

A .一阶差分法 B. 广义差分法 C.工具变量法 D. 加权最小二乘法

5、在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了序列自相关的是__A __

6、如果回归模型违背了无自相关假定,最小二乘估计量__A __。

A .无偏的,非有效的 B. 有偏的,非有效的 C.无偏的,有效的 D. 有偏的,有效的

7、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__A __。

A .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 确定,方差无限大

C .不确定,方差最小 D. 确定,方差最小

8、用t 检验与F 检验综合法检验__A __。

A .多重共线性 B. 自相关性 C.异方差性 D. 非正态性

9、在自相关情况下,常用的估计方法__B __。

A .普通最小二乘法 B. 广义差分法 C.工具变量法 D. 加权最小二乘法

10、在不完全多重共线性不严重的情况下(其它条件不变),则仍可用模型进行__C __。

A .经济预测 B. 政策评价

C .结构分析 D. 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11、White 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__A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12、ARCH 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__A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13、Gleiser 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__A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14、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方法主要用于检验__D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15、所谓异方差是指__A

19、多重共线性是一种__A __。

A .样本现象 B.随机误差现象 C.被解释变量现象 D.总体现象

21、在DW 检验中要求有假定条件,在下列条件中不正确的是__D __。

A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B. 随机误差项为一阶自回归形式

C .线性回归模型中不应含有滞后内生变量为解释变量 D.线性回归模型为一元回归形式 22、广义差分法是__B __的一个特例。

A. 加权最小二乘法 B. 广义最小二乘法 C. 普通最小二乘法 D.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23、在下例引起序列自相关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D __。

A. 经济变量具有惯性作用 B.经济行为的滞后性

C. 设定偏误 D.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

24、加权最小二乘法是__B __的一个特例。

A. 广义差分法 B. 广义最小二乘法 C.普通最小二乘法 D.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26、在序列自相关的情况下,参数估计值仍是无偏的,其原因是__D __。

A. 零均值假定成立 B.同方差假定成立

C. 无多重共线性假定成立 D.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假定成立

27、在异方差的情况下,参数估计值仍是无偏的,其原因是__D __。

A. 零均值假定成立 B.序列无自相关假定成立

C. 无多重共线性假定成立 D.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假定成立

29、应用DW 检验方法时应满足该方法的假定条件,下列不是其假定条件的为__B __。

A.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B.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C. 线性回归模型中不能含有滞后内生变量 D.随机误差项服从一阶自回归 30、在DW 检验中,当d 统计量为2时,表明__C __。

A. 存在完全的正自相关 B.存在完全的负自相关 C.不存在自相

关 D.不能判定

31、在DW 检验中,当d 统计量为4时,表明__B __。

A. 存在完全的正自相关 B.存在完全的负自相关 C.不存在自相

关 D.不能判定

32、在DW 检验中,当d 统计量为0时,表明__A __

A. 存在完全的正自相关 B.存在完全的负自相关 C.不存在自相

关 D.不能判定

33、在DW 检验中,存在不能判定的区域是__C __。

A. 0﹤d ﹤dL,4-dL ﹤d ﹤4 B.dU﹤d ﹤4-dU

C. dL﹤d ﹤dU,4-dU ﹤d ﹤4-dL D. 上述都不对

34、在修正序列自相关的方法中,能修正高阶自相关的方法是__BC __。

A. 利用DW 统计量值求出rou 帽帽 B.Cochrane-Orcutt法 C.Durbin两步法 D. 移动平均法

35、违背零均值假定的原因是__B __。

A. 变量没有出现异常值 B. 变量出现了异常值

C. 变量为正常波动 D. 变量取值恒定不变

36、对违背零均值的情况可采用引入虚拟变量的方法,这时会对__B __产生影响。

A. 斜率系数 B. 截距项

C. 解释变量 D. 模型的结构

37、在下列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D __。

A. 经济本变量大多存在共同变化趋势 B.模型中大量采用滞后变量 C.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使得选择变量不当 D. 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相关

38、多重共线性的程度越__C __,参数估计值越__C __。

A. 严重 能确定 B. 不严重 能确定 C. 严重 不能确

定 D. 上述都不对

39、多重共线性的程度越__C __,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估计越__C __。

A. 严重 能确定 B. 不严重 能确定 C. 严重 不能确

定 D. 上述都不对

40、在DW 检验中,存在正自相关的区域是__B __。

A. 4-dl﹤d ﹤4 B. 0﹤d ﹤d l

C. dl﹤d ﹤4-du D. dl﹤d ﹤du,4-du ﹤d ﹤4-dl

41、辅助回归法(又待定系数法)主要用于检验__D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42、逐步回归法既检验又修正了__D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43、在下列产生异方差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D __。

A. 设定误差 B. 截面数据

C. 样本数据的观测误差 D. 解释变量的共线性

44、在下列产生序列自相关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D __

A. 经济变量的惯性作用 B.经济行为的滞后作用

C.设定偏误 D. 解释变量的共线性

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 __。

A. 异方差是样本现象 B. 异方差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C. 异方差是总体现象 D. 时间序列更易产生异方差

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 __。

A. 序列自相关是样本现象 B. 序列自相关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C. 序列自相关是总体现象 D. 截面数据更易产生序列自相关

5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C __。

A. 自相关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B.自相关产生的原因有经济变量的惯性作用 C.检验自相关的方法有F 检验法 D.修正自相关的方法有广义差分法

5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B __。

A. 异方差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B.异方差产生的原因有设定误差

C. 检验异方差的方法有F 检验法 D.修正异方差的方法有加权最小二乘法

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C __。

A. 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有模型中大量采用滞后变量 B.多重共线性是样本现象 C.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DW 检验法 D.修正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增加样本容量

62. 如果回归模型违背了同方差性,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A )。

A. 无偏的, 非有效的 B. 有偏的,非有效的 C. 无偏的, 有效的 D. 有偏的, 有效的 63. Goldfeld-quandt检验法用于检验( A )。

A. 异方差 B. 序列自相关

C. 多重共线性 D. 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64. DW检验法用于检验( C )。

A. 异方差性 B. 多重共线性 C. 序列自相关 D. 设定误差

65. 在模型有异方差的情况下, 常用的方法是( D )。

A. 广义差分法 B. 工具变量法 C. 逐步回归法 D. 加权最小二乘法

第一章 绪论复习题

二、选择题

2、在同一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组合,是(D )

A 、原始数据 B、时点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截面数据

3、计量经济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

A 、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4、在一个计量经济模型中可作为结实变量的有( D ) A、政策变量 B、控制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E、滞后变量

5、下列模型中属于线性模型的有( B )

6、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7、模型中其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变量是( B )

A 、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前定变量 D、滞后变量

11、在回归分析中,下列有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C )

A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B.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

C .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D.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一、 单项选择题

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 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 .虚拟变量 B. 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 滞后变量

2、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3、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认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数量是( A )。

A .内生变量 B. 外生变量 C.虚拟变量 D. 前定变量

9、同一时间,不同单位相同指标组成的观测数据称为( B )。

A .原始数据 B. 横截面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 修匀数据

A .解释变量X1t 对Yt 的影响是显著的 B.解释变量X2t 对Yt 的影响是显著的

C .解释变量X1t 和X2t 对Yt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D.解释变量X1t 和X2t 对Yt

的影响是均

不显著

11、经典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回归平方和ESS 的自由度是( D )。

A .n B. n-1 C. n-k-1 D. 1

12、对经典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B )。

A . 一定不在回归直线上 B. 一定在回归直线上 C.不一定在回归直线上 D. 在回归直线上方

14、用模型描述现实经济系统的原则是( B )。

A .以理论分析作先导,解释变量应包括所有解释变量 B.以理论分析作先导,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 C.模型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更切合实际情况 D.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结构尽可能复杂

15、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 对人均收入X 的回归模型为

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平均增加

( B )。 A.0.2% B. 0.75%

C .2% D. 7.5%

16、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 D )。

17、已知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估计用样本容量为n=24,则随机误差项μt 的方差估计量s2

为( B )。

A. 33.33 B. 40 C. 38.09 D. 36.36

18、设k 为经典多元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个数,n 为样本容量, 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F检验) 时构造的F 统计量为( A )。

2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 RSS反映了( C )。

A .应变量观测值总变差的大小 B.应变量回归估计值总变差的大小 C.应变量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总变差 D.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21、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 C )。

A .可以分为政策变量和非政策变量 B.和外生变量没有区别

C .其数值由模型所决定,是模型求解的结果 D.是可以加以控制的独立变量

22、在经典回归分析中,下列有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C )。

A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 B.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C .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D. 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23、在下列各种数据中,( C )不应作为经济计量分析所用的数据。

A .时间序列数据 B. 横截面数据 C.计算机随机生成的数据 D. 虚拟变量数据

24、经典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 ESS的自由度是( B )

A .n B.1 C.n-2 D.n-1 25、在基本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用OLS 方法估计线性回归模型参数,则参数估计量具有( C )的统计性质。

A .有偏特性 B. 非线性特性 C.最小方差特性 D. 非一致性特性

26、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了序列相关的是( A )

A .X1和X2间存在完全共线性 B. X1和X2间存在不完全共线性 C.X1对X2的拟合优度等于0.9985 D. 不能说明X1和X2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29、关于可决系数R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可决系数R2的定义为被回归方程已经解释的变差与总变差之比;

C .可决系数R2反映了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劣程度的一种描述;

D.可决系数R2的大小不受到回归模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的影响。

30、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SS=RSS+ESS。则RSS 的自由度为( D )。

A .n B. n-1 C. 1 D. n-2

31、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B )。

A .确定科学的理论依据、模型设定、模型修定、模型应用 B.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C.搜集数据、模型设定、估计参数、预测检验 D.模型设定、模型修定、结构分析、模型应用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

A .时序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没有差异

B. 对总体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没有必要

C. 总体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方程是有区别的

D. 判定系数R2不可以用于衡量拟合优度

33、对样本的相关系数γ,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B )。

A .|γ| 越接近1,X 与Y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B .|γ| 越接近0,X 与Y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C.-1≤γ≤1

D .γ=0 ,在正态假设下,X 与Y 相互独立

第四章一、单选题

1、如果回归模型违背了同方差假定,最小二乘估计量__A __。

A .无偏的,非有效的 B. 有偏的,非有效的 C.无偏的,有效的 D. 有偏的,有效的 2、Goldfeld-Quandt 方法用于检验__A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3、DW 检验方法用于检验__B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4、在异方差性情况下,常用的估计方法是__D __。

A .一阶差分法 B. 广义差分法 C.工具变量法 D. 加权最小二乘法

5、在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了序列自相关的是__A __

6、如果回归模型违背了无自相关假定,最小二乘估计量__A __。

A .无偏的,非有效的 B. 有偏的,非有效的 C.无偏的,有效的 D. 有偏的,有效的

7、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__A __。

A .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 确定,方差无限大

C .不确定,方差最小 D. 确定,方差最小

8、用t 检验与F 检验综合法检验__A __。

A .多重共线性 B. 自相关性 C.异方差性 D. 非正态性

9、在自相关情况下,常用的估计方法__B __。

A .普通最小二乘法 B. 广义差分法 C.工具变量法 D. 加权最小二乘法

10、在不完全多重共线性不严重的情况下(其它条件不变),则仍可用模型进行__C __。

A .经济预测 B. 政策评价

C .结构分析 D. 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11、White 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__A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12、ARCH 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__A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13、Gleiser 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__A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14、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方法主要用于检验__D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15、所谓异方差是指__A

19、多重共线性是一种__A __。

A .样本现象 B.随机误差现象 C.被解释变量现象 D.总体现象

21、在DW 检验中要求有假定条件,在下列条件中不正确的是__D __。

A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B. 随机误差项为一阶自回归形式

C .线性回归模型中不应含有滞后内生变量为解释变量 D.线性回归模型为一元回归形式 22、广义差分法是__B __的一个特例。

A. 加权最小二乘法 B. 广义最小二乘法 C. 普通最小二乘法 D.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23、在下例引起序列自相关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D __。

A. 经济变量具有惯性作用 B.经济行为的滞后性

C. 设定偏误 D.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

24、加权最小二乘法是__B __的一个特例。

A. 广义差分法 B. 广义最小二乘法 C.普通最小二乘法 D.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26、在序列自相关的情况下,参数估计值仍是无偏的,其原因是__D __。

A. 零均值假定成立 B.同方差假定成立

C. 无多重共线性假定成立 D.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假定成立

27、在异方差的情况下,参数估计值仍是无偏的,其原因是__D __。

A. 零均值假定成立 B.序列无自相关假定成立

C. 无多重共线性假定成立 D.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假定成立

29、应用DW 检验方法时应满足该方法的假定条件,下列不是其假定条件的为__B __。

A.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B.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C. 线性回归模型中不能含有滞后内生变量 D.随机误差项服从一阶自回归 30、在DW 检验中,当d 统计量为2时,表明__C __。

A. 存在完全的正自相关 B.存在完全的负自相关 C.不存在自相

关 D.不能判定

31、在DW 检验中,当d 统计量为4时,表明__B __。

A. 存在完全的正自相关 B.存在完全的负自相关 C.不存在自相

关 D.不能判定

32、在DW 检验中,当d 统计量为0时,表明__A __

A. 存在完全的正自相关 B.存在完全的负自相关 C.不存在自相

关 D.不能判定

33、在DW 检验中,存在不能判定的区域是__C __。

A. 0﹤d ﹤dL,4-dL ﹤d ﹤4 B.dU﹤d ﹤4-dU

C. dL﹤d ﹤dU,4-dU ﹤d ﹤4-dL D. 上述都不对

34、在修正序列自相关的方法中,能修正高阶自相关的方法是__BC __。

A. 利用DW 统计量值求出rou 帽帽 B.Cochrane-Orcutt法 C.Durbin两步法 D. 移动平均法

35、违背零均值假定的原因是__B __。

A. 变量没有出现异常值 B. 变量出现了异常值

C. 变量为正常波动 D. 变量取值恒定不变

36、对违背零均值的情况可采用引入虚拟变量的方法,这时会对__B __产生影响。

A. 斜率系数 B. 截距项

C. 解释变量 D. 模型的结构

37、在下列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D __。

A. 经济本变量大多存在共同变化趋势 B.模型中大量采用滞后变量 C.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使得选择变量不当 D. 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相关

38、多重共线性的程度越__C __,参数估计值越__C __。

A. 严重 能确定 B. 不严重 能确定 C. 严重 不能确

定 D. 上述都不对

39、多重共线性的程度越__C __,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估计越__C __。

A. 严重 能确定 B. 不严重 能确定 C. 严重 不能确

定 D. 上述都不对

40、在DW 检验中,存在正自相关的区域是__B __。

A. 4-dl﹤d ﹤4 B. 0﹤d ﹤d l

C. dl﹤d ﹤4-du D. dl﹤d ﹤du,4-du ﹤d ﹤4-dl

41、辅助回归法(又待定系数法)主要用于检验__D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42、逐步回归法既检验又修正了__D __。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43、在下列产生异方差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D __。

A. 设定误差 B. 截面数据

C. 样本数据的观测误差 D. 解释变量的共线性

44、在下列产生序列自相关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D __

A. 经济变量的惯性作用 B.经济行为的滞后作用

C.设定偏误 D. 解释变量的共线性

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 __。

A. 异方差是样本现象 B. 异方差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C. 异方差是总体现象 D. 时间序列更易产生异方差

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 __。

A. 序列自相关是样本现象 B. 序列自相关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C. 序列自相关是总体现象 D. 截面数据更易产生序列自相关

5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C __。

A. 自相关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B.自相关产生的原因有经济变量的惯性作用 C.检验自相关的方法有F 检验法 D.修正自相关的方法有广义差分法

5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B __。

A. 异方差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B.异方差产生的原因有设定误差

C. 检验异方差的方法有F 检验法 D.修正异方差的方法有加权最小二乘法

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C __。

A. 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有模型中大量采用滞后变量 B.多重共线性是样本现象 C.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DW 检验法 D.修正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增加样本容量

62. 如果回归模型违背了同方差性,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A )。

A. 无偏的, 非有效的 B. 有偏的,非有效的 C. 无偏的, 有效的 D. 有偏的, 有效的 63. Goldfeld-quandt检验法用于检验( A )。

A. 异方差 B. 序列自相关

C. 多重共线性 D. 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64. DW检验法用于检验( C )。

A. 异方差性 B. 多重共线性 C. 序列自相关 D. 设定误差

65. 在模型有异方差的情况下, 常用的方法是( D )。

A. 广义差分法 B. 工具变量法 C. 逐步回归法 D. 加权最小二乘法


相关内容

  •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计量属性问题思考
  • 摘 要: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使我国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向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结合的混合计量模式发展.面对这一新的计量模式,引发了人们对计量属性的深入思考.主要从资产计量属性的研究出发,在对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行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思路及对该计量模式的整 ...

  • 会计计量属性论文计量测试论文
  • 会计计量属性论文计量测试论文 我国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浅析 摘要:在财务会计中, 按历史成本计量是一条重要的原则.通过对历史成本等五种会计计量模式以及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辨析, 提出了五种会计计量模式, 并对多属性计量模式中计量单位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关键 ...

  • 计量经济学的最新发展
  • 洪永淼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本文摘自NSFC政策局软课题成果<管理科学十年:中国与世界>的中国科学家对若干管理科学重要方向的评述与展望.本报告非正式出版,课题组有部分纸质本有偿提供给感兴趣的管理科学的专家和决策者.获取方式:微信:28641 ...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教学框架 2009.9 一.经济学的内涵及研究目标 1.学说.指人们为解释自然社会复杂现象而形成的体系化理论.经济学则是解释经济社会复杂现象而形成的体系化理论. ①解释,是对体系化理论的定位.我们一般描述人们对复杂现象了解.认识,按其认识深度分别采用说明.解释.揭示三个概念.解释居中 ...

  • 14福利经济学_171907538
  • 经济思想史 14 福利经济学 Contents • • • • • • •14.0 福利经济学14.1 帕累托:序数效用论,帕累托最优和收入分配14.2 庇古:外部性理论和收入均等化14.0 新福利经济学的发展14.4 阿罗:阿罗不可能定理14.5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和宪政经济学14.5 阿马蒂亚 ...

  • 杨虎涛:演化经济学
  • 演化经济学中的生物学隐喻--合理性.相似性与差异性 时间:2011-11-21 18:08:58 来源: 作者:杨虎涛 [内容提要] 生物学隐喻对演化经济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启示性意义.这种借用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演化经济学和生物进化论看待事物的基本理念均建立在反类型论思维的基础上.但由于研究对象和类比 ...

  •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
  • 徐桂华/魏倩 一.制度主义的兴起及流派划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上陷入持久的危机,自19世纪70年代兴起后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自发平衡的市场理论与经济现实严重脱节,正统经济学日益丧失解释力.造成这种脱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两大缺陷,一是孤立的个人主义假设,一 ...

  • 第1章 练习与思考的参考答案
  • 第1章 导论 [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 1. 填空题 (1)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或人都是自利的) .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 如何生产 . 为谁生产 . (3)经济学根据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 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4) ...

  •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
  • 所谓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社会中相互分割的市场正在走向世界一体化,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在新世纪及未来的会计计量中将显得 ...

  • 从会计目标谈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 时代经贸2011年5月中旬刊忌第205期 从会计目标谈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皮诗萌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会计日标是会计研究的起点,也是会计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者的角度不同,会计目标一直在.决策有用论'和.受托责任论'之闻 徘徊,至今没有定论.从而会计计量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