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圃学复习资料

《园林苗圃学》

第一章 绪论

1.

2.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3. 绿地率: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总建成面积的百分比。

4. 2002年6月建设部发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将城市绿地分为其中5个大类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第二章 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

1. 按园林苗圃面积大小,可将园林苗圃划分为几类?它们的特点如何? 大型苗圃 S>20hm2 (=300亩);

生产苗木种类齐全,拥有先进的设施和大型机械设备,技术力量强,常承担一定的科研和开发任务,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中型苗圃 S 3-20hm2 ;

生产苗木种类多,设施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小型苗圃 S

生产苗木种类较少,规格单一,经营期限不固定,往往随市场需求变化而更换生产苗木种类。

2.

3.

4.

5. 园林苗圃圃址选择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一) 园林苗圃的经营条件

1.交通条件: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苗木的出圃和育苗物资的运入。

2.电力条件:电力应有保障。

3.人力条件:靠近村镇劳动力较多的地方。

4.周边环境条件:远离工业污染源。

5.销售条件: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销售条件。

(二)园林苗圃的自然条件

1.地形、地势及坡向(一般1-3°,多雨地区3-5°,土壤质地,山地苗圃考虑坡向)

2.土壤条件(土层厚度>50cm,含盐量2.5%,土壤改良,pH值 6.0-7.5为宜)

3.水源及地下水位(天然水源即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水质要求为淡水,含盐量

4.气象条件(气象条件比较稳定、灾害天气很少)

5.病虫害和植被情况(难以根除的灌木、杂草,多杂草会使土壤肥力变差)

(三)园林苗圃的特色与定位

1.规模

2.树种及品种选择

3.苗木生产的长短线结合

6. (P11)

附:1. 园林苗圃合理布局的原则

建立园林苗圃应对苗圃数量、位置、面积进行科学规划。

以育苗地靠近用苗地最为合理。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

2. 园林苗圃数量和位置的确定

大城市通常在市郊设立多个园林苗圃。设立苗圃时应考虑设在城市不同的方位,以便就近供应城市绿化需要。 中、小城市主要考虑在城市绿化重点发展的方位设立园林苗圃。

城郊园林苗圃总面积应占城区面积的2%~3%。按一个城区面积1000hm2的城市计算,建设园林苗圃的总面积应为20~30hm2。如果设立一个大型苗圃,即可基本满足城市绿化用苗需要。如果设立2~3个中型苗圃,则应分散设于城市郊区的不同方位。

乡村苗圃(苗木基地)的设立,应重点考虑生产苗木所供应的范围。

7.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

1:500-2000,等高距为20-50cm)

8.

9. 生产用地:指直接用于培育苗木的土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设施育苗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等所占用的土地及暂时未使用的轮作休闲用

地。

10. 辅助用地:又称非生产用地,指苗圃的管理区建设用地和苗圃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带、晾晒场、基肥场及仓储建设等占用的土地。

11. 生产用地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

12.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生产用地的区划

1. 作业区及其规格

2. 育苗区的设置

(二)辅助用地的设计

1. 道路系统的设计

2. 灌溉系统的设计

3. 排水系统的设计

4. 防护林带的设计

5.管理区的设计

附:(一)生产用地的区划

1. 作区及其规格

生产用地面积占苗圃总面积的80%左右。作业区可视为苗圃育苗的基本单位,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小型苗圃一般使用小型农机具,每一作业区的面积可为0.2~1hm2,长度可为50~200m。

大、中型苗圃一般使用大型农机具,每一作业区的面积可为1~3hm2,或更大些,长度可为200~300m。 作业区的宽度一般可为40~100m,便于排水的地形与土壤质地可宽些,不便排水的可窄些;同时要考虑喷灌、机械喷雾、机具作业等要求达到的宽度。

长方形作业区的长边通常为南北向。地势有起伏时,作业区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形状不规整时,可划分大小不同的作业区,同一作业区要尽可能呈规整形状。

2. 育苗区的设置

苗圃生产用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试验区)、设施育苗区等7个区域,有些综合性苗圃还设有标本区、果苗区、温床区等。

(1)播种繁殖区

选择圃地自然条件、经营条件最好的地段作为播种区。

要求地势较高、地形平坦、坡度小于2‟、土层深厚、理化指标适宜、接近水源、灌排方便、背风向阳、靠近管理区。

(2)营养苗繁殖区

一些营养繁殖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培养室阶段,另一个是大田培养阶段。

大田培养阶段就在营养苗繁殖区,而培养室要有配套的设施。

硬枝扦插(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湿润)

嫁接苗(砧木播种苗)

压条和分株育苗(繁殖系数低)

嫩枝扦插(插床、荫棚、设施育苗区)

(3)苗木移植区

为培育移植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由播种繁殖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苗木移植区进行培育。

依培育规格要求和苗木生长速度的不同,往往每隔2~3年还要再移植几次,逐渐扩大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

苗木移植区要求面积较大,地块整齐,土壤条件中等。

移植区由于苗木比较大,抗逆性较强,可选择圃地相对较差的地段作为移植区。

(4)大苗培育区

为培育根系发达、有一定树形、苗龄较大、可直接出圃用于绿化的大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在大苗区继续培养的苗木,通常在移植区内已进行过1至几次移植,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一般不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

大苗培育区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大苗的抗逆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的整齐地块为宜。

为便于苗木出圃,位置应选在便于运输的地段。

(5)采种母树区

为获得优良的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而设置的生产区。

采种母树区不需要很大的面积和整齐的地块,大多是利用一些零散地块,以及防护林带和沟、渠、路的旁边等处栽植。

(6)引种驯化区(试验区)

为培育、驯化由外地引入的树种或品种而设置的生产区(试验区)。

需要根据引入树种或品种对生态条件的要求,选择有一定小气候条件的地块进行适应性驯化栽培。

(7)设施育苗区

为利用温室、荫棚等设施进行育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设施育苗区应设在管理区附近,主要要求用水、用电方便。

13. 园林苗圃的建设施工包括哪些内容?

一、水、电、通讯的引入和建筑工程施工

二、苗圃道路工程施工

三、灌溉工程施工

四、排水工程施工

五、防护林工程施工

六、土地整备工程施工

14. 苗圃技术措施档案、苗木生长发育调查档案、气象观测档案、科学实验档案、苗木销售档案。

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种实生产

1. 养器官以及植物人工种子。

2. 结实周期性:也成结实大小年现象,结实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3.

4. 影响园林树木开花结实的因素有哪些?

(一) 内在因素

1. 树木的生长与发育

2. 树木的开花与传粉受精习性

3. 树木开花到种实成熟所需时间长短的影响

(二)外界因素

1. 气候条件 (温度、光照、湿度及风等气候和天气因子)

2. 土壤条件 (水分和营养元素)

3. 生物因素 (传粉昆虫、生物的危害)

5. 母树林:是指优良天然林或种源清楚的优良人工林,通过留优去劣疏伐,或用优良种苗以造林方法营建的,用以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树木种子的林分。

6. 种子园:是指由优树无性系或家系建立起来的,以生产优质种实为目的的人工林分。

7.

8. 人工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而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并能够生长发育成正常植株的颗粒体。

9. 种子的生理成熟:当种胚发育完全,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可认为此时种子已经成熟

10. 种子的形态成熟:当种胚的发育过程完成,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转为难溶状态,含水量降低,种子本身的重量不再增加,呼吸作用变得微弱,且种皮变得致密坚实,具备保护胚的特性时,特别是从外观上看,种粒饱满坚硬而且呈现特有的色泽和气味时,可称为种子的形态成熟。

11.

12. 种实脱落方式有哪些?

针叶树球果类:种子成熟后整个球果脱落或球果成熟后,果鳞开裂,种子脱落;或球果果鳞与种子一起脱落。

阔叶树:肉质果类和坚果类,整个果实脱落;蒴果类和荚果类等多数种实,果皮开裂后,种子脱落或飞散。

13. 种实采集方法有哪些?

1、 树上采集;

2、 地面采集;

3、 伐倒木上采集。

14. 种实调制:种实采集后,为了获得纯净而质优的种实,并使其达到适于贮藏或播种的程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

15.

16. 净种:清除种实中的鳞片、果屑、枝叶、空粒、碎片、土块、异类种子等夹杂物的种实调制工序。

17.

18. 种子活力:种子所具有的生活能力的总表现,它不仅包含生活力,而且包含能否发育成正常幼苗的含义。

19. 种子生活力: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20. 种子活力差异及其原因?

1、 树种的地理变异与遗传因素;

2、 种子成熟度;

3、 种子发育过程;

4、 机械损伤;

5、 种子干燥与病虫害。

21. 种子劣变:种子成熟时活力水平最高,在贮藏过程中,种子经历着活力不断降低且不可逆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综合效应。种子劣变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劣变的最终结果是种子丧失活力。

22. 种子劣变可能的机制有哪些?

1、 半透性膜破损,不能维持正常的选择透性作用,细胞中物质外渗量增大,使种子细胞代

谢和运转效能破坏,外渗物还易招致并刺激微生物生长,导致种子发生霉烂;

2、 内源激素的消长,如产生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等激素的能力丧失,使这些具有促

进作用的激素含量减少,而脱落酸等抑制物质的积累增加;

3、 酶类活性减少,阻碍生理生化过程;

4、 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百分率增高,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断裂现象;

5、 DNA的卷曲水平降低,被DNA酶分解成较低分子质量的DNA小片,影响了RNA和蛋白

质的合成,有蛋白质包外而核酸居内所组成的核小体遭受降减;

6、 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等大分子贮藏物质减少量和它们的降解产物脂肪酸、氨基酸和糖的

增加量不成等比关系;

7、 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等保护物减少,活性氧、生物碱等有毒物质的增加,膜的结

构和功能遭受伤害。

23. 影响种子呼吸的因素有哪些?

1、 种子本身状况;

2、 种子含水量;

3、 空气相对湿度;

4、 温度;

5、 通气状况;

6、 生物因子。

24. 种子寿命: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命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5. 1-2年)、中命种子(3-10年)和长命种子(>10年)。

26.

干藏法:普通干藏法、密封干藏法。

湿藏法:挖坑埋藏、室内堆藏、室外堆藏。

27. 种子超低温贮藏:利用液态氮为冷源,将种子置于-196℃的超低温下,使其新陈代谢活动处于基本停止状态,不发生异常变异和裂变,从而达到长期保持种子寿命的贮藏方法。

28. 种子超干贮藏: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密封后在室温条件下或稍微降温条件下贮存种子的一种方法。

29. 种子萌发的四个阶段包括:

1、 吸胀;

2、 萌动;

3、 发芽;

4、 成苗。

30. 种子引发:控制种子缓慢吸收水分,使其停留在吸胀的第二阶段,让种子进行预发芽的生理生化代谢和修复作用,促进细胞膜、细胞器、DNA的修复和活化,处于准备发芽的代谢状态,但防止胚根的伸出。

31. 度、种子健康状况、发芽率、生活力等,还可用形态学、解剖学、物理化学、分子遗传学等方法进行种子鉴定。对于无性繁殖材料,要检查:种条活力、芽饱满度、再生能力、健康状况。

32. 种子精度的测量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1、 试样分取:用分样板、分样器或采用四分法分取试样;

2、 称量测定样品;

3、 分析测定样品:将测定样品摊在玻璃板上,把纯净种子、废种子和夹杂物分开;

4、 对组成测定样品的各个部分称重;

5、 计算净度。

33. 发芽势:种子发芽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或指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试种子总粒数的百分率。

34. 发芽率: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第四章 苗木的播种繁殖

1. 播种繁殖:是利用树木的有性后代——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式其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个体。

2. 实生苗: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成为播种苗或实生苗。

3. 园林树木播种繁殖的特点?

1、 大量,便于操作;

2、 播种苗生长旺盛,健壮,根系发达,寿命长,抗性强;

3、 适应能力强,有利于异地引种的成功;

4、 性状分离,有利于新品种、新类型的选育;

5、 开花、结果较无性繁殖苗木晚;

6、 不能保持母树原有的观赏价值或特征特性。

4. 小蜡、火棘等。

5.

6. 。

7.

1.髙床:苗床高于地面15-25cm;宽度1.1-1.2m;长度15-20m;步道宽30-40cm。

优点:排水良好,地温高,同期,肥土层厚,苗木发育良好。适于南方降水多的地区。

2.低床:床面低于步道,宽1m,步道宽30-40cm,步道高15-18cm。

优点:省工,省水,保墒性较好。适于北方降水量较少或较干旱的地区。

3.平床:床面比步道稍高,适于水分条件较好,不需要灌溉的地方。

8. 以采用筛选或风选,大粒种子进行粒选。

9.

10. 种子的休眠: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停留在不萌发的状态中称为种子的休眠。

11.

12.

13. 层积催芽: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法称为层积催芽。

14.

15.

16. 确定苗木密度的原则有哪些?

1、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2、 苗龄及苗木种类;

3、 苗圃地的环境条件;

4、 育苗方式及耕作机具;

5、 育苗技术水平。

(播种苗床一般行距为8---25cm,大田育苗一般为50---80cm,行距太小不利于通风通光,也不利于管理)

17.

18. 根据一年生播种苗各时期的特点,可将播种苗的第一个生长周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四个时期。

19. 留床苗:凡在上年育苗地继续培育的苗木(包括播种苗和移植苗等),称为留床苗,又叫留圃苗。

20.

21.

22. 苗木苗期管理主要有哪些技术措施?(7点P85-90)

(一)温度调节

幼苗组织幼嫩,既不耐低温,又不耐高温

1.增温 地热线、盖膜、灌水等

2.降温 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⑴.遮荫 用草帘、竹帘、遮阳网等⑵.覆草 在苗行间铺草

⑶.灌水或喷灌

(二)间苗和补苗

1.间苗 间苗宜早,分次进行

2.补苗 与间苗同时进行,以保证单位面积产苗量,宜于阴天或傍晚进行,淋足定根水,必要时遮荫,以保证成活。

(三)截根

目的:促使苗木多一侧根和须根;抑制长高防止徒长,促进苗木木质化;可代替移植 截根时期:于苗木秋季停止生长后至春季生根前进行

(四)幼苗移植

生长快或珍贵树种或需培育大苗时需起先移植,甚至多次移植,一般于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结合间苗进行

(五)中耕、除草

1.中耕 耕宜浅并要及时,灌溉或降雨后表土稍干即可进行

2.除草 可用人工、机械或化学方法除草

(六)水分管理

1.灌水

1)合理灌溉与灌溉量

灌溉要适时适量,首先要做到‘三看’,即看天—天气情况;看地—土壤墒情、质地、地下

水位;看苗—不同树种、不同生长时期。其次是所采用的不同灌溉技术,还可用水分平衡法、土壤水分张力计等仪器测定作参考。

2)灌溉方法

⑴.沟灌—地沟灌溉,让水慢慢渗入床内或垄中,不会使表面板结

⑵.侧方灌溉—作用和方式与沟灌相似,但利用步沟费水和工作不方便

⑶.畦灌(漫灌)—用于低床和平作地,费水又易造成土壤板结

⑷.喷灌—具有可避免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节水、适应复杂地形、可防止因灌溉造成的病害传播、可调节田间小气候、可实行自动控制等优点

⑸.微喷和管喷—原理和优点与喷灌相似,不同的是微喷喷头小,雾化程度高,喷洒距离小;管喷是铺软管于床面或垄面,且可用于施肥施药

⑹.滴灌—通过管道系统将水送到床面或垄面,由滴头将水慢慢滴入土中,比以上方法更为节水,亦可用于施肥和施用内吸性药剂

⑺.地下灌溉—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透水管道将水输送到地下,借助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方式,不存在地表径流和地表蒸发,最为节水,但技术还不够完善

(七)施肥

1.肥料的种类和性质

1)有机肥 肥分全、肥效长、能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2)无机肥 多用三要素,亦常用微量元素,长期单独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

3)生物肥 含众多的有益菌,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有害微生物,增强植物抗病力和促进植物生长,是一种新型的肥料

2.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1)基肥 以机肥为主,于整地或作床作垄前施

2)追肥 分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土壤追肥可浇灌或挖穴或开沟施

(八)病、虫、草害防治

(九)苗木越冬及防霜冻

23.

24. 苗木防寒的措施有哪些?(8点P89-90)

1)埋土防寒— 是北方防止苗木生理干旱的一种有效方法,南方少用

2)苗木覆盖— 是用稻草、其他干草、落叶等覆盖苗木,春暖后撤草

3)设防风障— 入冬后用塑料编织布或草帘在东北或西北(看风向)架设防风障,春暖后拆除

4)涂白防寒— 树干涂白,常用于较大的苗木,并有防病虫害的功效 配方:生石灰5Kg、

硫磺粉1Kg、盐1Kg、面粉2Kg、水50Kg

5)塑料棚架防寒—用竹片撑成拱形,上敷薄膜,若再盖草帘可增加防寒效果,白天要揭草帘,温度高时要揭膜通风

6)灌防冻水—入冬前灌足冻水,可增加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温度;肉质根、易腐烂的树种和耐旱树种可适当减少或提早灌水

7)假植防寒 又分以下两种方法:

⑴.假植沟防寒—入冬前挖沟埋藏准备明春移栽或准备出圃的苗木,南方少用

⑵.窖藏防寒—珍贵的树种和不能在露地越冬的树种可入窖防寒,带土球的苗木入窖时分类排行,露根苗单行假植,然后喷水。贮藏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窖内温湿度

8)喷施防寒剂—防寒剂种类很多,本院亦有专利产品,在南方使用效果显著

3.防霜冻

1)烟熏法

此法用于平地洼地,烧火堆用湿物覆盖制造重烟,可使地表温度增高1~2℃

2)灌溉及洗霜

霜冻来临前灌溉,可提高地表温度或早上喷灌洗霜,

3)喷施防寒剂

如上所述,喷施防寒剂亦可使幼苗免受霜害

第五章 苗木的营养繁殖

1. 营养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枝)、叶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成一个独立苗木个体的育苗方法。

2. 再生能力: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能够分化形成自己原来所没有的其他部分的能力。

3. 分生能力:一些植物能够长出进行营养繁殖的特殊的变态器官的能力

4. 营养繁殖的特点?

1、 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2、 营养繁殖的幼苗一般生长快,可提早开花结实;

3、 可提高生产苗木的成效和繁殖系数;

4、 一些特殊造型的园林植物,通过营养繁殖的方法来繁殖和制作;

5、 方法简便、经济。

5. 扦插繁殖:利用离体的植物营养器官如根、茎(枝)、叶等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插入土、沙或其他基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经过人工培育使之发育成一个完整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6.

7. 影响插穗生根的内因有哪些?

1、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2、 年龄效应;

3、 位置效应;

4、 枝条的不同部位;

5、 插穗的粗细与长短;

6、 插穗的叶和芽。

8. 影响插穗生根的外因有哪些?

1、 温度;

2、 湿度;

3、 通气条件;

4、 光照;

5、 扦插基质。

9. 促进插穗生根技术有哪些?

1、 生长素及生根促进剂处理;

2、 洗脱处理;

3、 营养处理;

4、 化学药剂处理;

5、 低温贮藏处理;

6、 增温处理;

7、 倒插催根处理;

8、 黄化处理;

9、 机械处理。

10. 实插。

11. 嫁接:利用两种植物能够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枝)

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

12. 嫁接的作用?

1、 保持植物品质的优良特性,提高观赏价值;

2、 增加抗性和适应性;

3、 提早开花结果;

4、 克服不易繁殖现象;

5、 扩大繁殖系数;

6、 繁育、培育新品种;

7、 恢复树势、治救创伤、补充缺枝、更新品种。

13. 嫁接亲和力:接穗与砧木经嫁接而能愈合生长的能力。

14.

15.

16. 压条繁殖:将未脱离母体的枝条压入土中或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把枝条切离母体,成为独立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第六章 苗木管理与大苗培育

1. 苗木移植在育苗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 移植扩大了苗木地上、底下的营养面积,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使苗木地上茎叶、地下

根系生长良好。同时,使根系和树冠有扩大的空间,可按园林绿化美化所要求的规格发展。

2、 移植切去了部分主、侧根,使大根数量减少,促进了须根的生长,而且根系分布集中,

有利于苗木生长,有利于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

3、 在移植过程中对根系、树冠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整形修剪,人为调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

生长平衡。移栽过程中对苗木进行分级,淘汰劣质苗,提高了苗木整体质量,培养出来的苗木规格整齐统一,枝叶繁茂,树姿优美。

2. 如何提高移栽成活率?

1、 在移栽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苗木根系的破坏;

2、 对地上部分的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减少部分枝叶量,相应减少了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消耗,

使供给与消耗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3、 采取技术措施,减少地上部分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3. 移植方法有哪些?

1.穴植法

人工挖穴栽植,成活率高,生长恢复较快,但工作效率低,适用于大苗移植。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的根系。

栽植深度以略深于原来栽植地径痕迹的深度为宜,可略深2-5cm。

覆土时混入适当底肥。

填部分肥土→ 放苗→回填土→轻提苗木→填满肥土→踏实→ 浇足水(→立柱支撑)

2.沟植法 先开沟将苗木按一定的株距放人沟内;然后覆土,踏实,顺栽植沟浇水。此法一般用于移植小苗。

3. 孔植法 先按株行距拉线定点,然后在点上用打孔器打孔,深度同原栽植或稍深1-2cm。

把苗放入孔中,覆土,按实。

4. 移植成活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1) 带土球移植:常绿树和一些落叶树为保持冠形,地上部分修剪较少。

2)断根缩坨:大苗移植前几年采取断根缩坨技术,使吸收根回缩到主干根附近。

3)喷洒抗蒸腾剂:可分为气孔开放抑制型、薄膜型和反辐射降温型。

4)使用保水剂:根部涂抹和拌土两种。

5)ABT生根粉和生长激素处理:2,4-D、IBA、NAA

6)树冠喷雾降温

7)搭建遮阳网

8)树干输液

9)其他技术措施:疏枝、绑扎树干。

5. 具有完成紧凑、匀称的树冠;具有强大的须根系。

6. 落叶乔木大苗培育具有有哪些?

杨树、柳树、银杏、合欢、水杉、槐树、榆树、泡桐、法桐、落叶松、玉兰、七叶树、

椴树、核桃、椿树、白蜡„

7. 匀称的冠形和强大的须根系。

8. 。

第七章 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

1. 械抽样法。

2. 苗木调查要求有

3. 样地:苗木调查中抽取的有代表性、小面积的地段作为苗木产量和质量的调查单元,这些小面积地段称为样地。

4.

5.

6. 苗木数量、苗木质量分级指标。

7. 苗木质量:一般以苗高、胸径(地径)、枝下高、根幅、长于5cm的Ⅰ级侧根数表示。

8. 苗木的胸径:距离地面1.3m处的苗干直径。

9. 根幅:苗木根系的平均直径,一般用cm表示。

10. 枝下高:地面至苗木最下一个分枝处的高度,常用m表示。

11. 冠幅:苗木树冠的平均直径,一般取树冠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直径的平均值,常用m表示。

12. 苗木年龄的表示方法。

一般以苗木主干的年生长周期为计算单位。即每年以地上部分开始生长到生长结束为止,完成 1个生长周期为1龄,称1年生。完成2个生长周期为2年生。以此类推。

移植苗的年龄包括移植前的年龄。

① 播种苗

用2个数字表示,中间用“-”分开,前一个数字表示总年龄,后一数字表示移植次数。例:雪松苗 (1-0),即雪松1年生播种苗(或扦插苗),未移植。

② 扦插苗 用2个数字表示,与播种苗相同。如水杉(2-1),即2年生水杉扦插移植苗,移植1次。

③ 截干苗

用分数式表示,分子为苗干的年龄,分母为苗根的年龄。例如毛白杨埋条苗(1/2-1),即毛白杨埋条移植苗,1年生的干,2年生的根,移植1次。

④ 嫁接苗

也用分数表示,分子为接穗年龄,分母为砧木年龄。如广玉兰嫁接苗(1/2-1),即广玉兰嫁

接移植苗,接穗为1年生,砧木为2年生,移植1次。

13. 壮苗应具备哪些形态特征?

① 根系发达,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根系有一定长度,根团密度大

② 苗干粗而直,有与粗度相称的高度,具有良好的骨架基础,主枝配备合理,枝下高合适;枝条充分木质化,枝叶繁茂,色泽正常,上下匀称,生活力旺盛。

③ 苗木茎根比值较大,高径比适宜,而重量大。

④ 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⑤ 芽充实饱满。萌芽力弱的树种(针叶树)要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14.

15.

16.

17. 假植: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目的是放置根系干燥,保持苗木活力。

18. 5-10天,最长不超过2周。

19.

20.

第八章 设施育苗

1. 工厂化育苗:是指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稳定地成批生产优质种苗的一种育苗技术。

2.

3.

4. 容器育苗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1)不受栽植季节限制 2)节约种子 3)可缩短育苗年限,有利于实现育苗机械化 4)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 5)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6)有利于提前发挥效益

缺点:1)单位面积产苗量低 2)育苗技术比较复杂 3)育苗成本较高 4)苗木运输费较高

5. 营养土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1)营养物质全面、丰富,有适当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土壤酸碱度可以根据树种的要求调节 ;

2)经多次浇水,不易出现板结现象;

3)具有较强的保水力和孔隙度,保水性性能好,通气好,排水好;

4)结构应充实致密,重量轻,便于搬运;

5)不带病虫和杂草种子

6)含盐量低

7)经火烧或高温熏蒸消毒

6. 容器育苗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1、育苗地的选择

2、容器的装土与排列

3、播种与覆盖

4、浇水与追肥

5、间苗

6、病虫害防治

7. 控根容器育苗技术特点是什么?

1)增根作用 2)控根作用 3)促长作用

8.

9. 简述双层容器育苗技术的主要内容及优缺点。(P230)

1)主要内容:双层容器栽培技术集基质栽培、滴灌施肥技术和覆盖保护于一体,解决了普通容器育苗的根系冻害、热害和水肥管理的问题。

2)优缺点:1.对环境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2.栽培苗木生长率高,生产周期缩短,出圃率提高,移植成活率高,无缓苗期,绿化见效快。3.病虫害易于控制 4.一次性投入大,管理技术水平要求高,效益大。

第九章 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

1. 植物苗圃。

2. 经营苗圃。

3. 景为依托的苗圃。

4.

5.

6. 苗圃经营的市场风险规避策略有哪些?

(一)风险适应策略

风险适应策略是指企业以其自身特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特点,尽量地去适应风险环境,并

根据风险的变动趋势相应地调节企业行为。

(二)风险抑制策略

风险抑制策略是指企业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措施,以抑制风险障碍的发生、异变或风险扩散和连锁反应。

(三)风险分散策略

风险分散是指在风险环境既定、风险威胁既定和经营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将企业经验的总体风险分散和转移到各个局部,从而降低整体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损害的程度,提高企业经营的保险系数。

(四)风险回避策略

无风险选择;弱风险选择;异质风险选择

7.

8.

9. 园林苗圃的经济管理有哪些内容?(6点P246-254)

1)

2) 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苗圃内部与质量有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数量管理:其目的是在一定的建设时期内,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的产出,或在较少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投入获取较高的产出;

3)

4)

5) 园林苗圃的屋子管理:包括屋子的采购与储藏,产品的储藏与包装和设备管理; 财务管理:包括预算、支出、收入、决算、监督等五项内容; 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对苗圃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算、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科学管理工作;

6) 安全管理:包括园林工程施工、苗木生产、养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及园林工具和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0. 园林苗圃周年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春季:1、种子准备 2、化肥农药准备 3、生产工具清洁、购置和机械设备的检修 4、

防寒材料和防寒土的及时撤除和幼苗越冬成活率的调查统计 5、整地作床 6、施肥 7、进行适时的苗木生产 8、树木整形修剪 9、园林树木的起挖和种植施工 10、做好苗圃的春季防火工作

b、夏季:1、园林树木整形修剪 2、施肥 3、中耕除草 4、嫩枝扦插 5、加强灌溉 6、降温保湿 7、苗木移植 8、做好防雨、防洪排涝等工作 9、苗木嫁接

c、 秋季:1、采种 2、防寒 3、设风障 4、起苗假植 5、整形修剪 6、树木支撑 7、

给大鹏、温室等设施进行维修,安装或更换塑料膜、PVC板或玻璃等保温材料,以备花卉苗木的提前或延后生产以及有些苗木的安全越冬之用。 8、准备煤炭。木材等燃料,检修供暖设备

d、 冬季:1、灌封冻水。 2、对苗木进行保温盒取暖。 3、各类机械设备、园艺工具的

入库保养及保存。4、职工培训 5、做好各种内业。6、进行整个企业的年度财务收支决算,对本年度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落实各类责任制情况进行奖罚等。7、根据苗圃自身情况,适当安排职工轮流休假等,积极保护职工权益和身心健康,为翌年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十章 常见园林植物的繁殖与培育

1. 简述樟树播种繁殖方法与技术要点。P262

方法:条播法 行距20cm,播种沟深2-3cm,宽5cm,播后覆土1-1.5cm。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10千克左右。

2. 简述棕榈播种繁殖方法与技术要点。P264

方法:床面平整后,开沟条播,沟距20厘米,播后覆土2-3厘米,上盖稻草。每667平方米播种15千克左右。

3. 简述枸骨播种与扦插繁殖方法的技术要点。P290

方法:播种繁殖:因枸骨种子有隔年发芽的习性,生产上采用低温湿沙层积贮藏至第二年秋后条播,第三年春幼苗出土。

扦插繁殖:在多梅雨季节用嫩枝带踵扦插。移时需带土球,剪去部分枝叶,减少蒸腾。

《园林苗圃学》

第一章 绪论

1.

2.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3. 绿地率: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总建成面积的百分比。

4. 2002年6月建设部发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将城市绿地分为其中5个大类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第二章 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

1. 按园林苗圃面积大小,可将园林苗圃划分为几类?它们的特点如何? 大型苗圃 S>20hm2 (=300亩);

生产苗木种类齐全,拥有先进的设施和大型机械设备,技术力量强,常承担一定的科研和开发任务,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中型苗圃 S 3-20hm2 ;

生产苗木种类多,设施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小型苗圃 S

生产苗木种类较少,规格单一,经营期限不固定,往往随市场需求变化而更换生产苗木种类。

2.

3.

4.

5. 园林苗圃圃址选择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一) 园林苗圃的经营条件

1.交通条件: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苗木的出圃和育苗物资的运入。

2.电力条件:电力应有保障。

3.人力条件:靠近村镇劳动力较多的地方。

4.周边环境条件:远离工业污染源。

5.销售条件: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销售条件。

(二)园林苗圃的自然条件

1.地形、地势及坡向(一般1-3°,多雨地区3-5°,土壤质地,山地苗圃考虑坡向)

2.土壤条件(土层厚度>50cm,含盐量2.5%,土壤改良,pH值 6.0-7.5为宜)

3.水源及地下水位(天然水源即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水质要求为淡水,含盐量

4.气象条件(气象条件比较稳定、灾害天气很少)

5.病虫害和植被情况(难以根除的灌木、杂草,多杂草会使土壤肥力变差)

(三)园林苗圃的特色与定位

1.规模

2.树种及品种选择

3.苗木生产的长短线结合

6. (P11)

附:1. 园林苗圃合理布局的原则

建立园林苗圃应对苗圃数量、位置、面积进行科学规划。

以育苗地靠近用苗地最为合理。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

2. 园林苗圃数量和位置的确定

大城市通常在市郊设立多个园林苗圃。设立苗圃时应考虑设在城市不同的方位,以便就近供应城市绿化需要。 中、小城市主要考虑在城市绿化重点发展的方位设立园林苗圃。

城郊园林苗圃总面积应占城区面积的2%~3%。按一个城区面积1000hm2的城市计算,建设园林苗圃的总面积应为20~30hm2。如果设立一个大型苗圃,即可基本满足城市绿化用苗需要。如果设立2~3个中型苗圃,则应分散设于城市郊区的不同方位。

乡村苗圃(苗木基地)的设立,应重点考虑生产苗木所供应的范围。

7.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

1:500-2000,等高距为20-50cm)

8.

9. 生产用地:指直接用于培育苗木的土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设施育苗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等所占用的土地及暂时未使用的轮作休闲用

地。

10. 辅助用地:又称非生产用地,指苗圃的管理区建设用地和苗圃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带、晾晒场、基肥场及仓储建设等占用的土地。

11. 生产用地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

12.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生产用地的区划

1. 作业区及其规格

2. 育苗区的设置

(二)辅助用地的设计

1. 道路系统的设计

2. 灌溉系统的设计

3. 排水系统的设计

4. 防护林带的设计

5.管理区的设计

附:(一)生产用地的区划

1. 作区及其规格

生产用地面积占苗圃总面积的80%左右。作业区可视为苗圃育苗的基本单位,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小型苗圃一般使用小型农机具,每一作业区的面积可为0.2~1hm2,长度可为50~200m。

大、中型苗圃一般使用大型农机具,每一作业区的面积可为1~3hm2,或更大些,长度可为200~300m。 作业区的宽度一般可为40~100m,便于排水的地形与土壤质地可宽些,不便排水的可窄些;同时要考虑喷灌、机械喷雾、机具作业等要求达到的宽度。

长方形作业区的长边通常为南北向。地势有起伏时,作业区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形状不规整时,可划分大小不同的作业区,同一作业区要尽可能呈规整形状。

2. 育苗区的设置

苗圃生产用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试验区)、设施育苗区等7个区域,有些综合性苗圃还设有标本区、果苗区、温床区等。

(1)播种繁殖区

选择圃地自然条件、经营条件最好的地段作为播种区。

要求地势较高、地形平坦、坡度小于2‟、土层深厚、理化指标适宜、接近水源、灌排方便、背风向阳、靠近管理区。

(2)营养苗繁殖区

一些营养繁殖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培养室阶段,另一个是大田培养阶段。

大田培养阶段就在营养苗繁殖区,而培养室要有配套的设施。

硬枝扦插(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湿润)

嫁接苗(砧木播种苗)

压条和分株育苗(繁殖系数低)

嫩枝扦插(插床、荫棚、设施育苗区)

(3)苗木移植区

为培育移植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由播种繁殖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苗木移植区进行培育。

依培育规格要求和苗木生长速度的不同,往往每隔2~3年还要再移植几次,逐渐扩大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

苗木移植区要求面积较大,地块整齐,土壤条件中等。

移植区由于苗木比较大,抗逆性较强,可选择圃地相对较差的地段作为移植区。

(4)大苗培育区

为培育根系发达、有一定树形、苗龄较大、可直接出圃用于绿化的大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在大苗区继续培养的苗木,通常在移植区内已进行过1至几次移植,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一般不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

大苗培育区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大苗的抗逆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的整齐地块为宜。

为便于苗木出圃,位置应选在便于运输的地段。

(5)采种母树区

为获得优良的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而设置的生产区。

采种母树区不需要很大的面积和整齐的地块,大多是利用一些零散地块,以及防护林带和沟、渠、路的旁边等处栽植。

(6)引种驯化区(试验区)

为培育、驯化由外地引入的树种或品种而设置的生产区(试验区)。

需要根据引入树种或品种对生态条件的要求,选择有一定小气候条件的地块进行适应性驯化栽培。

(7)设施育苗区

为利用温室、荫棚等设施进行育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设施育苗区应设在管理区附近,主要要求用水、用电方便。

13. 园林苗圃的建设施工包括哪些内容?

一、水、电、通讯的引入和建筑工程施工

二、苗圃道路工程施工

三、灌溉工程施工

四、排水工程施工

五、防护林工程施工

六、土地整备工程施工

14. 苗圃技术措施档案、苗木生长发育调查档案、气象观测档案、科学实验档案、苗木销售档案。

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种实生产

1. 养器官以及植物人工种子。

2. 结实周期性:也成结实大小年现象,结实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3.

4. 影响园林树木开花结实的因素有哪些?

(一) 内在因素

1. 树木的生长与发育

2. 树木的开花与传粉受精习性

3. 树木开花到种实成熟所需时间长短的影响

(二)外界因素

1. 气候条件 (温度、光照、湿度及风等气候和天气因子)

2. 土壤条件 (水分和营养元素)

3. 生物因素 (传粉昆虫、生物的危害)

5. 母树林:是指优良天然林或种源清楚的优良人工林,通过留优去劣疏伐,或用优良种苗以造林方法营建的,用以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树木种子的林分。

6. 种子园:是指由优树无性系或家系建立起来的,以生产优质种实为目的的人工林分。

7.

8. 人工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而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并能够生长发育成正常植株的颗粒体。

9. 种子的生理成熟:当种胚发育完全,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可认为此时种子已经成熟

10. 种子的形态成熟:当种胚的发育过程完成,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转为难溶状态,含水量降低,种子本身的重量不再增加,呼吸作用变得微弱,且种皮变得致密坚实,具备保护胚的特性时,特别是从外观上看,种粒饱满坚硬而且呈现特有的色泽和气味时,可称为种子的形态成熟。

11.

12. 种实脱落方式有哪些?

针叶树球果类:种子成熟后整个球果脱落或球果成熟后,果鳞开裂,种子脱落;或球果果鳞与种子一起脱落。

阔叶树:肉质果类和坚果类,整个果实脱落;蒴果类和荚果类等多数种实,果皮开裂后,种子脱落或飞散。

13. 种实采集方法有哪些?

1、 树上采集;

2、 地面采集;

3、 伐倒木上采集。

14. 种实调制:种实采集后,为了获得纯净而质优的种实,并使其达到适于贮藏或播种的程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

15.

16. 净种:清除种实中的鳞片、果屑、枝叶、空粒、碎片、土块、异类种子等夹杂物的种实调制工序。

17.

18. 种子活力:种子所具有的生活能力的总表现,它不仅包含生活力,而且包含能否发育成正常幼苗的含义。

19. 种子生活力: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20. 种子活力差异及其原因?

1、 树种的地理变异与遗传因素;

2、 种子成熟度;

3、 种子发育过程;

4、 机械损伤;

5、 种子干燥与病虫害。

21. 种子劣变:种子成熟时活力水平最高,在贮藏过程中,种子经历着活力不断降低且不可逆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综合效应。种子劣变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劣变的最终结果是种子丧失活力。

22. 种子劣变可能的机制有哪些?

1、 半透性膜破损,不能维持正常的选择透性作用,细胞中物质外渗量增大,使种子细胞代

谢和运转效能破坏,外渗物还易招致并刺激微生物生长,导致种子发生霉烂;

2、 内源激素的消长,如产生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等激素的能力丧失,使这些具有促

进作用的激素含量减少,而脱落酸等抑制物质的积累增加;

3、 酶类活性减少,阻碍生理生化过程;

4、 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百分率增高,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断裂现象;

5、 DNA的卷曲水平降低,被DNA酶分解成较低分子质量的DNA小片,影响了RNA和蛋白

质的合成,有蛋白质包外而核酸居内所组成的核小体遭受降减;

6、 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等大分子贮藏物质减少量和它们的降解产物脂肪酸、氨基酸和糖的

增加量不成等比关系;

7、 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等保护物减少,活性氧、生物碱等有毒物质的增加,膜的结

构和功能遭受伤害。

23. 影响种子呼吸的因素有哪些?

1、 种子本身状况;

2、 种子含水量;

3、 空气相对湿度;

4、 温度;

5、 通气状况;

6、 生物因子。

24. 种子寿命: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命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5. 1-2年)、中命种子(3-10年)和长命种子(>10年)。

26.

干藏法:普通干藏法、密封干藏法。

湿藏法:挖坑埋藏、室内堆藏、室外堆藏。

27. 种子超低温贮藏:利用液态氮为冷源,将种子置于-196℃的超低温下,使其新陈代谢活动处于基本停止状态,不发生异常变异和裂变,从而达到长期保持种子寿命的贮藏方法。

28. 种子超干贮藏: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密封后在室温条件下或稍微降温条件下贮存种子的一种方法。

29. 种子萌发的四个阶段包括:

1、 吸胀;

2、 萌动;

3、 发芽;

4、 成苗。

30. 种子引发:控制种子缓慢吸收水分,使其停留在吸胀的第二阶段,让种子进行预发芽的生理生化代谢和修复作用,促进细胞膜、细胞器、DNA的修复和活化,处于准备发芽的代谢状态,但防止胚根的伸出。

31. 度、种子健康状况、发芽率、生活力等,还可用形态学、解剖学、物理化学、分子遗传学等方法进行种子鉴定。对于无性繁殖材料,要检查:种条活力、芽饱满度、再生能力、健康状况。

32. 种子精度的测量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1、 试样分取:用分样板、分样器或采用四分法分取试样;

2、 称量测定样品;

3、 分析测定样品:将测定样品摊在玻璃板上,把纯净种子、废种子和夹杂物分开;

4、 对组成测定样品的各个部分称重;

5、 计算净度。

33. 发芽势:种子发芽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或指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试种子总粒数的百分率。

34. 发芽率: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第四章 苗木的播种繁殖

1. 播种繁殖:是利用树木的有性后代——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式其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个体。

2. 实生苗: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成为播种苗或实生苗。

3. 园林树木播种繁殖的特点?

1、 大量,便于操作;

2、 播种苗生长旺盛,健壮,根系发达,寿命长,抗性强;

3、 适应能力强,有利于异地引种的成功;

4、 性状分离,有利于新品种、新类型的选育;

5、 开花、结果较无性繁殖苗木晚;

6、 不能保持母树原有的观赏价值或特征特性。

4. 小蜡、火棘等。

5.

6. 。

7.

1.髙床:苗床高于地面15-25cm;宽度1.1-1.2m;长度15-20m;步道宽30-40cm。

优点:排水良好,地温高,同期,肥土层厚,苗木发育良好。适于南方降水多的地区。

2.低床:床面低于步道,宽1m,步道宽30-40cm,步道高15-18cm。

优点:省工,省水,保墒性较好。适于北方降水量较少或较干旱的地区。

3.平床:床面比步道稍高,适于水分条件较好,不需要灌溉的地方。

8. 以采用筛选或风选,大粒种子进行粒选。

9.

10. 种子的休眠: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停留在不萌发的状态中称为种子的休眠。

11.

12.

13. 层积催芽: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法称为层积催芽。

14.

15.

16. 确定苗木密度的原则有哪些?

1、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2、 苗龄及苗木种类;

3、 苗圃地的环境条件;

4、 育苗方式及耕作机具;

5、 育苗技术水平。

(播种苗床一般行距为8---25cm,大田育苗一般为50---80cm,行距太小不利于通风通光,也不利于管理)

17.

18. 根据一年生播种苗各时期的特点,可将播种苗的第一个生长周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四个时期。

19. 留床苗:凡在上年育苗地继续培育的苗木(包括播种苗和移植苗等),称为留床苗,又叫留圃苗。

20.

21.

22. 苗木苗期管理主要有哪些技术措施?(7点P85-90)

(一)温度调节

幼苗组织幼嫩,既不耐低温,又不耐高温

1.增温 地热线、盖膜、灌水等

2.降温 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⑴.遮荫 用草帘、竹帘、遮阳网等⑵.覆草 在苗行间铺草

⑶.灌水或喷灌

(二)间苗和补苗

1.间苗 间苗宜早,分次进行

2.补苗 与间苗同时进行,以保证单位面积产苗量,宜于阴天或傍晚进行,淋足定根水,必要时遮荫,以保证成活。

(三)截根

目的:促使苗木多一侧根和须根;抑制长高防止徒长,促进苗木木质化;可代替移植 截根时期:于苗木秋季停止生长后至春季生根前进行

(四)幼苗移植

生长快或珍贵树种或需培育大苗时需起先移植,甚至多次移植,一般于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结合间苗进行

(五)中耕、除草

1.中耕 耕宜浅并要及时,灌溉或降雨后表土稍干即可进行

2.除草 可用人工、机械或化学方法除草

(六)水分管理

1.灌水

1)合理灌溉与灌溉量

灌溉要适时适量,首先要做到‘三看’,即看天—天气情况;看地—土壤墒情、质地、地下

水位;看苗—不同树种、不同生长时期。其次是所采用的不同灌溉技术,还可用水分平衡法、土壤水分张力计等仪器测定作参考。

2)灌溉方法

⑴.沟灌—地沟灌溉,让水慢慢渗入床内或垄中,不会使表面板结

⑵.侧方灌溉—作用和方式与沟灌相似,但利用步沟费水和工作不方便

⑶.畦灌(漫灌)—用于低床和平作地,费水又易造成土壤板结

⑷.喷灌—具有可避免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节水、适应复杂地形、可防止因灌溉造成的病害传播、可调节田间小气候、可实行自动控制等优点

⑸.微喷和管喷—原理和优点与喷灌相似,不同的是微喷喷头小,雾化程度高,喷洒距离小;管喷是铺软管于床面或垄面,且可用于施肥施药

⑹.滴灌—通过管道系统将水送到床面或垄面,由滴头将水慢慢滴入土中,比以上方法更为节水,亦可用于施肥和施用内吸性药剂

⑺.地下灌溉—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透水管道将水输送到地下,借助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方式,不存在地表径流和地表蒸发,最为节水,但技术还不够完善

(七)施肥

1.肥料的种类和性质

1)有机肥 肥分全、肥效长、能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2)无机肥 多用三要素,亦常用微量元素,长期单独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

3)生物肥 含众多的有益菌,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有害微生物,增强植物抗病力和促进植物生长,是一种新型的肥料

2.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1)基肥 以机肥为主,于整地或作床作垄前施

2)追肥 分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土壤追肥可浇灌或挖穴或开沟施

(八)病、虫、草害防治

(九)苗木越冬及防霜冻

23.

24. 苗木防寒的措施有哪些?(8点P89-90)

1)埋土防寒— 是北方防止苗木生理干旱的一种有效方法,南方少用

2)苗木覆盖— 是用稻草、其他干草、落叶等覆盖苗木,春暖后撤草

3)设防风障— 入冬后用塑料编织布或草帘在东北或西北(看风向)架设防风障,春暖后拆除

4)涂白防寒— 树干涂白,常用于较大的苗木,并有防病虫害的功效 配方:生石灰5Kg、

硫磺粉1Kg、盐1Kg、面粉2Kg、水50Kg

5)塑料棚架防寒—用竹片撑成拱形,上敷薄膜,若再盖草帘可增加防寒效果,白天要揭草帘,温度高时要揭膜通风

6)灌防冻水—入冬前灌足冻水,可增加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温度;肉质根、易腐烂的树种和耐旱树种可适当减少或提早灌水

7)假植防寒 又分以下两种方法:

⑴.假植沟防寒—入冬前挖沟埋藏准备明春移栽或准备出圃的苗木,南方少用

⑵.窖藏防寒—珍贵的树种和不能在露地越冬的树种可入窖防寒,带土球的苗木入窖时分类排行,露根苗单行假植,然后喷水。贮藏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窖内温湿度

8)喷施防寒剂—防寒剂种类很多,本院亦有专利产品,在南方使用效果显著

3.防霜冻

1)烟熏法

此法用于平地洼地,烧火堆用湿物覆盖制造重烟,可使地表温度增高1~2℃

2)灌溉及洗霜

霜冻来临前灌溉,可提高地表温度或早上喷灌洗霜,

3)喷施防寒剂

如上所述,喷施防寒剂亦可使幼苗免受霜害

第五章 苗木的营养繁殖

1. 营养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枝)、叶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成一个独立苗木个体的育苗方法。

2. 再生能力: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能够分化形成自己原来所没有的其他部分的能力。

3. 分生能力:一些植物能够长出进行营养繁殖的特殊的变态器官的能力

4. 营养繁殖的特点?

1、 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2、 营养繁殖的幼苗一般生长快,可提早开花结实;

3、 可提高生产苗木的成效和繁殖系数;

4、 一些特殊造型的园林植物,通过营养繁殖的方法来繁殖和制作;

5、 方法简便、经济。

5. 扦插繁殖:利用离体的植物营养器官如根、茎(枝)、叶等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插入土、沙或其他基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经过人工培育使之发育成一个完整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6.

7. 影响插穗生根的内因有哪些?

1、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2、 年龄效应;

3、 位置效应;

4、 枝条的不同部位;

5、 插穗的粗细与长短;

6、 插穗的叶和芽。

8. 影响插穗生根的外因有哪些?

1、 温度;

2、 湿度;

3、 通气条件;

4、 光照;

5、 扦插基质。

9. 促进插穗生根技术有哪些?

1、 生长素及生根促进剂处理;

2、 洗脱处理;

3、 营养处理;

4、 化学药剂处理;

5、 低温贮藏处理;

6、 增温处理;

7、 倒插催根处理;

8、 黄化处理;

9、 机械处理。

10. 实插。

11. 嫁接:利用两种植物能够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枝)

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

12. 嫁接的作用?

1、 保持植物品质的优良特性,提高观赏价值;

2、 增加抗性和适应性;

3、 提早开花结果;

4、 克服不易繁殖现象;

5、 扩大繁殖系数;

6、 繁育、培育新品种;

7、 恢复树势、治救创伤、补充缺枝、更新品种。

13. 嫁接亲和力:接穗与砧木经嫁接而能愈合生长的能力。

14.

15.

16. 压条繁殖:将未脱离母体的枝条压入土中或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把枝条切离母体,成为独立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第六章 苗木管理与大苗培育

1. 苗木移植在育苗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 移植扩大了苗木地上、底下的营养面积,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使苗木地上茎叶、地下

根系生长良好。同时,使根系和树冠有扩大的空间,可按园林绿化美化所要求的规格发展。

2、 移植切去了部分主、侧根,使大根数量减少,促进了须根的生长,而且根系分布集中,

有利于苗木生长,有利于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

3、 在移植过程中对根系、树冠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整形修剪,人为调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

生长平衡。移栽过程中对苗木进行分级,淘汰劣质苗,提高了苗木整体质量,培养出来的苗木规格整齐统一,枝叶繁茂,树姿优美。

2. 如何提高移栽成活率?

1、 在移栽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苗木根系的破坏;

2、 对地上部分的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减少部分枝叶量,相应减少了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消耗,

使供给与消耗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3、 采取技术措施,减少地上部分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3. 移植方法有哪些?

1.穴植法

人工挖穴栽植,成活率高,生长恢复较快,但工作效率低,适用于大苗移植。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的根系。

栽植深度以略深于原来栽植地径痕迹的深度为宜,可略深2-5cm。

覆土时混入适当底肥。

填部分肥土→ 放苗→回填土→轻提苗木→填满肥土→踏实→ 浇足水(→立柱支撑)

2.沟植法 先开沟将苗木按一定的株距放人沟内;然后覆土,踏实,顺栽植沟浇水。此法一般用于移植小苗。

3. 孔植法 先按株行距拉线定点,然后在点上用打孔器打孔,深度同原栽植或稍深1-2cm。

把苗放入孔中,覆土,按实。

4. 移植成活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1) 带土球移植:常绿树和一些落叶树为保持冠形,地上部分修剪较少。

2)断根缩坨:大苗移植前几年采取断根缩坨技术,使吸收根回缩到主干根附近。

3)喷洒抗蒸腾剂:可分为气孔开放抑制型、薄膜型和反辐射降温型。

4)使用保水剂:根部涂抹和拌土两种。

5)ABT生根粉和生长激素处理:2,4-D、IBA、NAA

6)树冠喷雾降温

7)搭建遮阳网

8)树干输液

9)其他技术措施:疏枝、绑扎树干。

5. 具有完成紧凑、匀称的树冠;具有强大的须根系。

6. 落叶乔木大苗培育具有有哪些?

杨树、柳树、银杏、合欢、水杉、槐树、榆树、泡桐、法桐、落叶松、玉兰、七叶树、

椴树、核桃、椿树、白蜡„

7. 匀称的冠形和强大的须根系。

8. 。

第七章 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

1. 械抽样法。

2. 苗木调查要求有

3. 样地:苗木调查中抽取的有代表性、小面积的地段作为苗木产量和质量的调查单元,这些小面积地段称为样地。

4.

5.

6. 苗木数量、苗木质量分级指标。

7. 苗木质量:一般以苗高、胸径(地径)、枝下高、根幅、长于5cm的Ⅰ级侧根数表示。

8. 苗木的胸径:距离地面1.3m处的苗干直径。

9. 根幅:苗木根系的平均直径,一般用cm表示。

10. 枝下高:地面至苗木最下一个分枝处的高度,常用m表示。

11. 冠幅:苗木树冠的平均直径,一般取树冠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直径的平均值,常用m表示。

12. 苗木年龄的表示方法。

一般以苗木主干的年生长周期为计算单位。即每年以地上部分开始生长到生长结束为止,完成 1个生长周期为1龄,称1年生。完成2个生长周期为2年生。以此类推。

移植苗的年龄包括移植前的年龄。

① 播种苗

用2个数字表示,中间用“-”分开,前一个数字表示总年龄,后一数字表示移植次数。例:雪松苗 (1-0),即雪松1年生播种苗(或扦插苗),未移植。

② 扦插苗 用2个数字表示,与播种苗相同。如水杉(2-1),即2年生水杉扦插移植苗,移植1次。

③ 截干苗

用分数式表示,分子为苗干的年龄,分母为苗根的年龄。例如毛白杨埋条苗(1/2-1),即毛白杨埋条移植苗,1年生的干,2年生的根,移植1次。

④ 嫁接苗

也用分数表示,分子为接穗年龄,分母为砧木年龄。如广玉兰嫁接苗(1/2-1),即广玉兰嫁

接移植苗,接穗为1年生,砧木为2年生,移植1次。

13. 壮苗应具备哪些形态特征?

① 根系发达,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根系有一定长度,根团密度大

② 苗干粗而直,有与粗度相称的高度,具有良好的骨架基础,主枝配备合理,枝下高合适;枝条充分木质化,枝叶繁茂,色泽正常,上下匀称,生活力旺盛。

③ 苗木茎根比值较大,高径比适宜,而重量大。

④ 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⑤ 芽充实饱满。萌芽力弱的树种(针叶树)要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14.

15.

16.

17. 假植: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目的是放置根系干燥,保持苗木活力。

18. 5-10天,最长不超过2周。

19.

20.

第八章 设施育苗

1. 工厂化育苗:是指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稳定地成批生产优质种苗的一种育苗技术。

2.

3.

4. 容器育苗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1)不受栽植季节限制 2)节约种子 3)可缩短育苗年限,有利于实现育苗机械化 4)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 5)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6)有利于提前发挥效益

缺点:1)单位面积产苗量低 2)育苗技术比较复杂 3)育苗成本较高 4)苗木运输费较高

5. 营养土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1)营养物质全面、丰富,有适当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土壤酸碱度可以根据树种的要求调节 ;

2)经多次浇水,不易出现板结现象;

3)具有较强的保水力和孔隙度,保水性性能好,通气好,排水好;

4)结构应充实致密,重量轻,便于搬运;

5)不带病虫和杂草种子

6)含盐量低

7)经火烧或高温熏蒸消毒

6. 容器育苗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1、育苗地的选择

2、容器的装土与排列

3、播种与覆盖

4、浇水与追肥

5、间苗

6、病虫害防治

7. 控根容器育苗技术特点是什么?

1)增根作用 2)控根作用 3)促长作用

8.

9. 简述双层容器育苗技术的主要内容及优缺点。(P230)

1)主要内容:双层容器栽培技术集基质栽培、滴灌施肥技术和覆盖保护于一体,解决了普通容器育苗的根系冻害、热害和水肥管理的问题。

2)优缺点:1.对环境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2.栽培苗木生长率高,生产周期缩短,出圃率提高,移植成活率高,无缓苗期,绿化见效快。3.病虫害易于控制 4.一次性投入大,管理技术水平要求高,效益大。

第九章 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

1. 植物苗圃。

2. 经营苗圃。

3. 景为依托的苗圃。

4.

5.

6. 苗圃经营的市场风险规避策略有哪些?

(一)风险适应策略

风险适应策略是指企业以其自身特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特点,尽量地去适应风险环境,并

根据风险的变动趋势相应地调节企业行为。

(二)风险抑制策略

风险抑制策略是指企业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措施,以抑制风险障碍的发生、异变或风险扩散和连锁反应。

(三)风险分散策略

风险分散是指在风险环境既定、风险威胁既定和经营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将企业经验的总体风险分散和转移到各个局部,从而降低整体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损害的程度,提高企业经营的保险系数。

(四)风险回避策略

无风险选择;弱风险选择;异质风险选择

7.

8.

9. 园林苗圃的经济管理有哪些内容?(6点P246-254)

1)

2) 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苗圃内部与质量有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数量管理:其目的是在一定的建设时期内,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的产出,或在较少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投入获取较高的产出;

3)

4)

5) 园林苗圃的屋子管理:包括屋子的采购与储藏,产品的储藏与包装和设备管理; 财务管理:包括预算、支出、收入、决算、监督等五项内容; 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对苗圃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算、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科学管理工作;

6) 安全管理:包括园林工程施工、苗木生产、养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及园林工具和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0. 园林苗圃周年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春季:1、种子准备 2、化肥农药准备 3、生产工具清洁、购置和机械设备的检修 4、

防寒材料和防寒土的及时撤除和幼苗越冬成活率的调查统计 5、整地作床 6、施肥 7、进行适时的苗木生产 8、树木整形修剪 9、园林树木的起挖和种植施工 10、做好苗圃的春季防火工作

b、夏季:1、园林树木整形修剪 2、施肥 3、中耕除草 4、嫩枝扦插 5、加强灌溉 6、降温保湿 7、苗木移植 8、做好防雨、防洪排涝等工作 9、苗木嫁接

c、 秋季:1、采种 2、防寒 3、设风障 4、起苗假植 5、整形修剪 6、树木支撑 7、

给大鹏、温室等设施进行维修,安装或更换塑料膜、PVC板或玻璃等保温材料,以备花卉苗木的提前或延后生产以及有些苗木的安全越冬之用。 8、准备煤炭。木材等燃料,检修供暖设备

d、 冬季:1、灌封冻水。 2、对苗木进行保温盒取暖。 3、各类机械设备、园艺工具的

入库保养及保存。4、职工培训 5、做好各种内业。6、进行整个企业的年度财务收支决算,对本年度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落实各类责任制情况进行奖罚等。7、根据苗圃自身情况,适当安排职工轮流休假等,积极保护职工权益和身心健康,为翌年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十章 常见园林植物的繁殖与培育

1. 简述樟树播种繁殖方法与技术要点。P262

方法:条播法 行距20cm,播种沟深2-3cm,宽5cm,播后覆土1-1.5cm。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10千克左右。

2. 简述棕榈播种繁殖方法与技术要点。P264

方法:床面平整后,开沟条播,沟距20厘米,播后覆土2-3厘米,上盖稻草。每667平方米播种15千克左右。

3. 简述枸骨播种与扦插繁殖方法的技术要点。P290

方法:播种繁殖:因枸骨种子有隔年发芽的习性,生产上采用低温湿沙层积贮藏至第二年秋后条播,第三年春幼苗出土。

扦插繁殖:在多梅雨季节用嫩枝带踵扦插。移时需带土球,剪去部分枝叶,减少蒸腾。


相关内容

  • 苗圃规划设计方案
  • 好词好句网改名为书通网 - 学习生活中必备的中文网站! 数学 | 范文 | 日记 | 请假条 | 网站地图 关闭 网站首页 伤感的句子 经典语句 优美的诗句 唯美的句子 好词好句 名言警句 学习方法 作文 范文 高考网 热门搜索词: 暑假日记 成语 格言 造句 小学生作文 成语词典在线查询 歇后语 ...

  • 苗圃资料调查报告
  • 苗圃资料调查报告 一. 目的:为了更加了解园林(花卉)市场的基本行情,掌 握一地区的主要的花卉种类,更加全面地了解园林市场的需求.发展方向等. 二.过程: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小组于2011年12月8日访 问了永川区花卉市场,对各家店里的花卉种类进行了解,对各种植物在当地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访问了解,比较 ...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 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准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目 录 总则 圃地选择与区划 苗木繁殖 幼苗抚育 大苗培育 病虫害防治 苗木出圃 技 ...

  • 苗木基地质量管理文件
  • 镇江天正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苗木基地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文件 苗木基地行政组织机构图 苗木基地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苗木基地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注:▲--主管责任人 △--相关责任人 苗木基地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 (1)在采购部领导下,贯彻.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质 ...

  •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经营条件 1.地理区位 2.劳动力 3.交通状况 4.电力及机械化条件 二.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2.水文状况 3.地形地貌 4.土壤资料 5.病虫害调查 一.苗圃面积 二.苗圃的区划说明1.前期工作的准备 2.生产区区划 目 录 总论 各论 3.非生产用地区规划 三. ...

  • 园林处苗圃商业创业计划书
  • 一.项目名称 园林处苗圃商业创业计划书 二.项目背景 根据**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处原**苗圃需要异地搬迁.按照建设部<城市规划建设指标>和<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规定,城市苗圃用地不得少于建成区面积的2%,苗木自给率80%以上.因此,我区还需要新建面积不少于210亩 ...

  • 园林处苗圃项目计划书
  •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背景: 根据**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处原**苗圃需要异地搬迁。按照建设部《城市规划建设指标》和《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规定,城市苗圃用地不得少于建成区面积的2%,苗木自给率80%以上。因此,我区还需要新建面积不少于210亩的城市绿化专用苗圃。 目前我市已经确定了创建国家 ...

  • 花卉苗木基地可研报告
  • 园林苗圃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名称:园林处苗圃项目可行性分析 二.背景: 根据**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处原**苗圃需要异地搬迁.按照建设部的规定,城市苗圃用地不得少于建成区面积的2%,苗木自给 率80%以上.因此,我区还需要新建面积不少于210亩的城市绿化专用苗圃. 目前我市已经确定了创建国家级生 ...

  • 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与栽培应用大全
  • 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与栽培应用大全 作者:赵世伟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册数规格:全三卷16开精印精装460元 详细目录 一.关于植物造景的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 二.关于本书编写的目的和意义 三.关于一些重要概念的规范化 第一章园林植物的类别及其功能 第一节园林植物的分类 第二节园林植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