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长城]教案设计

17 长 城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健康的审美情趣。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教学中应以读为主线,同时通过填表、写句子、写短文等环节的练习,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做课堂的主人。通过读和写的交替训练,实现从长城“确实了不起”到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确实了不起”的主题的升华,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得以真正的体验。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新词,熟读课文。(2)搜集有关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长城”的英语单词:Greɑt Wɑll,同学们,Greɑt是伟大的意思,Wɑll是墙的意思。猜猜Greɑt Wɑll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外国人要把长城叫作“伟大的墙”“了不起的墙”呢?它到底伟大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生字、词语。遇到不认识的、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工具书,或同桌相互帮助解决。

2.学习会认的字,并能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会写的字。

4.学生书写。(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

5.指名读课文,学生相互评价,通过教师指导,练习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设计意图:不但使学生更关注这两个字的写法,加深印象,达到了书写正确的目的,而

且使学生之间的情谊有良好的发展。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出示不完整的板书如下:

远看长城________,近看长城________,登上长城________,伟大奇迹________。

2.请学生研究一下老师为什么要出示这样的板书,它给你什么启发,结合课文,把板书中空白的地方填写完整,可以相互讨论完成。

3.学生交流,填空,并说说理由。

4.教师引问:第2、3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总起分述段。)

5.指导学生用摘句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研究教师的板书,参与板书的书写,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自然地梳理出课文的提纲,学会学习。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小结: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作业:抄写课后生字;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提高诵读兴趣,加深体验和领悟。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提出问题

1.教师引问: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长城,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长城的什么内容?

2.学生翻开书,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作者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课文中有一句概括的话,你能找到吗?

3.指名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句子。

引问:你比较关注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

“气魄雄伟”写出了长城的特点,还写出工程非常浩大,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世界”不仅仅是中国,可见长城威名远播,世界闻名。

4.小结方法:读懂一句话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这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5.过渡: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十分重要,也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同时“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正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

走进课文,探求答案。

二、细读品味,感悟奇迹

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品读第1自然段,感悟长城的雄伟气势: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过渡:“一万三千多里”,你知道多长吗?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同学们发出惊叹声)读出你们的惊叹吧!(指名读,齐读。)

(1)(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引问: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弯弯曲曲、连绵起伏)

(2)指名朗读这一段。(读出长城的气势、长城的美。)

过渡:这样又美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文中还有哪里可以说明长城是个奇迹?

2.品读第2自然段,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

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而且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坚固。

(1)(再读这部分)作者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圈出来。(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2)(出示长城近景图)这是长城的近照,谁能指着图片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 过渡:想象一下,在战争中,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呢?

(3)小结:长城以它独特而巧妙的设计,高大而坚固的身躯,真正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像这样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知道这些的时候,你想说点什么?——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品读第3自然段,感悟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1)说一说: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结到: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想一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结?(提示:“凝结”是句子的重点词语。说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因为:①条石多,多到“数不清”;②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③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④山势“陡峭”。“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填一填: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长句,进行想象填空。来到长城的施工现场,我

仿佛看到了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确实了不起!

过渡:让我们再次由衷地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比较、演示、想象等方法,让学生对长城工程的浩大、施工的艰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引起了学生的深思和惊叹。

三、总结内容,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和语句: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过渡: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 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把这千言万语汇成一两句话写下来。

2.出示句式,学生配乐写话。例如:“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自己写的话,汇成一首诗。

4.课件出示:长城啊,长城!你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你如一座堡垒,为中原大地遮风;你似一座丰碑,见证中华儿女的智慧。长城啊,长城!我为你歌唱!我为你自豪!(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朗读之中,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读”为主线,学生通过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借助图画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和长城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长城特点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多动笔勾画、批注。整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基本都达成了,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积累和运用,深入体会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训练还是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7 长 城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健康的审美情趣。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教学中应以读为主线,同时通过填表、写句子、写短文等环节的练习,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做课堂的主人。通过读和写的交替训练,实现从长城“确实了不起”到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确实了不起”的主题的升华,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得以真正的体验。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新词,熟读课文。(2)搜集有关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长城”的英语单词:Greɑt Wɑll,同学们,Greɑt是伟大的意思,Wɑll是墙的意思。猜猜Greɑt Wɑll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外国人要把长城叫作“伟大的墙”“了不起的墙”呢?它到底伟大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生字、词语。遇到不认识的、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工具书,或同桌相互帮助解决。

2.学习会认的字,并能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会写的字。

4.学生书写。(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

5.指名读课文,学生相互评价,通过教师指导,练习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设计意图:不但使学生更关注这两个字的写法,加深印象,达到了书写正确的目的,而

且使学生之间的情谊有良好的发展。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出示不完整的板书如下:

远看长城________,近看长城________,登上长城________,伟大奇迹________。

2.请学生研究一下老师为什么要出示这样的板书,它给你什么启发,结合课文,把板书中空白的地方填写完整,可以相互讨论完成。

3.学生交流,填空,并说说理由。

4.教师引问:第2、3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总起分述段。)

5.指导学生用摘句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研究教师的板书,参与板书的书写,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自然地梳理出课文的提纲,学会学习。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小结: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作业:抄写课后生字;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提高诵读兴趣,加深体验和领悟。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提出问题

1.教师引问: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长城,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长城的什么内容?

2.学生翻开书,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作者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课文中有一句概括的话,你能找到吗?

3.指名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句子。

引问:你比较关注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

“气魄雄伟”写出了长城的特点,还写出工程非常浩大,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世界”不仅仅是中国,可见长城威名远播,世界闻名。

4.小结方法:读懂一句话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这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5.过渡: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十分重要,也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同时“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正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

走进课文,探求答案。

二、细读品味,感悟奇迹

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品读第1自然段,感悟长城的雄伟气势: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过渡:“一万三千多里”,你知道多长吗?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同学们发出惊叹声)读出你们的惊叹吧!(指名读,齐读。)

(1)(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引问: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弯弯曲曲、连绵起伏)

(2)指名朗读这一段。(读出长城的气势、长城的美。)

过渡:这样又美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文中还有哪里可以说明长城是个奇迹?

2.品读第2自然段,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

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而且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坚固。

(1)(再读这部分)作者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圈出来。(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2)(出示长城近景图)这是长城的近照,谁能指着图片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 过渡:想象一下,在战争中,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呢?

(3)小结:长城以它独特而巧妙的设计,高大而坚固的身躯,真正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像这样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知道这些的时候,你想说点什么?——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品读第3自然段,感悟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1)说一说: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结到: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想一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结?(提示:“凝结”是句子的重点词语。说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因为:①条石多,多到“数不清”;②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③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④山势“陡峭”。“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填一填: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长句,进行想象填空。来到长城的施工现场,我

仿佛看到了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确实了不起!

过渡:让我们再次由衷地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比较、演示、想象等方法,让学生对长城工程的浩大、施工的艰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引起了学生的深思和惊叹。

三、总结内容,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和语句: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过渡: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 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把这千言万语汇成一两句话写下来。

2.出示句式,学生配乐写话。例如:“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自己写的话,汇成一首诗。

4.课件出示:长城啊,长城!你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你如一座堡垒,为中原大地遮风;你似一座丰碑,见证中华儿女的智慧。长城啊,长城!我为你歌唱!我为你自豪!(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朗读之中,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读”为主线,学生通过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借助图画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和长城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长城特点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多动笔勾画、批注。整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基本都达成了,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积累和运用,深入体会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训练还是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相关内容

  • 17.长城教案
  • <长 城>教案 (陈 颖) 教学目标: 1.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及观察中展开联想. 2.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

  •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共9篇)
  • 篇一: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俺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 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 ...

  • 神州风采教案
  • 篇一:教案-----神州风采 教案-----神州风采 zhaohaijing 发表于 2012-3-21 8:28:00 3 推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欣赏.评述"类课程.设置本课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古代文明遗址和大自然给予地球的奇特自然景观及珍惜动.植物共同形成的地貌 ...

  • 世界遗产教案
  • 篇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初四美术第一单元备课授课时间:2013年2月27日授课班级:初四全体 第2页 第3页 授课时间:2013年3月4日授课班级:初四全体 第2页 授课时间:2013年3月4日 篇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 ...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7课(长城)教案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交换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导入: 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 ...

  • [我的中国心教案设计
  • 第三课时<我的中国心>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我的中国心>,能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2.能够独立的分析歌曲,品味歌词语言,体味歌词描绘的意境. 3.通过本首歌曲的鉴赏.歌唱和学习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切分节奏的学 ...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教案
  • 17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2)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专题[长城]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 倪明 课 时 : 4·1 教学目标  :阅读"文章选读(一).(二)",了解长城的价值和长城文化的内 涵:对文章内容能作深层次理解,会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重点 :了解长城的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自读选文. 教学 ...

  • 七年级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 授课 日期 知识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 与方 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法 教学 能力 1.通过识读"隋疆域图"和"隋大运河示意图" ,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 目标 史地图的能力. 目标 情感 1.通过本课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