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智障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如何对智障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修文特殊教育学校 梁顺鸿

近年来,重视青少年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于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的便是人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面对的是一些不正常,智力低下的孩子,他们不仅有身体上的缺陷,大多数孩子因家庭贫困,家长没什么文化,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更不用说。从孩子入学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全靠教师的引导和教育。

如何对这些智力低下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是我们正在研究和长期攻关的课题,我们学校还专门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主题班会的形式经常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主要是让教师更好的认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孩子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学校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专门对这些智障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调查研究、个别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是我辅导的一个的案例:

案例 :林莹、她是一名轻度智障学生,害羞又内向,说话的声音像蚂蚁叫,走路时总是低着头,干什么事情也总是畏畏缩缩的。通过了解,林莹生活在偏远农村,爸爸经常出门打工,妈妈在家务农,活路多也没时间管她,每次教育,都是以责骂为主,日复一日,就养成了不爱说话、也不爱与人交往的性格,还很自卑。对于这种受轻视的孩子,心理上自然会很自卑,如果不及时的对她进行引导的话,也许会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一、了解家庭情况。通过家访,了解家庭成员对她的照顾、教育情况,并从他爸爸的谈话中了解孩子平时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

二、观察在校行为。来到学校,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以便对她实施有效的辅导方案。刚开始,她不爱与我交流,总是用点头摇头来回答我,后来我发现,其实她在和她喜欢的同学一起玩时还是挺活泼的,因此,我经常利用课间的时间召集很多同学一起和他游戏。渐渐地,她变得爱说话了。后来我又发现,每次其它同学在我身边和我说话时,她也爱凑过来听,只是不发言,其实她也想融进同学们中,只是有时不好意思罢了,于是,我又经常在课间和孩子们一起谈日常生活或她们都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这样的培养,她不再象以前那么内向,上课还会举手发言,自信多了。

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她知道了小学生通过正常交往,一方面可获得友谊与爱,得到同伴的接纳、尊重、理解和赞许,从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可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如何对智障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修文特殊教育学校 梁顺鸿

近年来,重视青少年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于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的便是人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要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面对的是一些不正常,智力低下的孩子,他们不仅有身体上的缺陷,大多数孩子因家庭贫困,家长没什么文化,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更不用说。从孩子入学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全靠教师的引导和教育。

如何对这些智力低下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是我们正在研究和长期攻关的课题,我们学校还专门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主题班会的形式经常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主要是让教师更好的认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孩子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学校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专门对这些智障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调查研究、个别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是我辅导的一个的案例:

案例 :林莹、她是一名轻度智障学生,害羞又内向,说话的声音像蚂蚁叫,走路时总是低着头,干什么事情也总是畏畏缩缩的。通过了解,林莹生活在偏远农村,爸爸经常出门打工,妈妈在家务农,活路多也没时间管她,每次教育,都是以责骂为主,日复一日,就养成了不爱说话、也不爱与人交往的性格,还很自卑。对于这种受轻视的孩子,心理上自然会很自卑,如果不及时的对她进行引导的话,也许会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一、了解家庭情况。通过家访,了解家庭成员对她的照顾、教育情况,并从他爸爸的谈话中了解孩子平时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

二、观察在校行为。来到学校,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以便对她实施有效的辅导方案。刚开始,她不爱与我交流,总是用点头摇头来回答我,后来我发现,其实她在和她喜欢的同学一起玩时还是挺活泼的,因此,我经常利用课间的时间召集很多同学一起和他游戏。渐渐地,她变得爱说话了。后来我又发现,每次其它同学在我身边和我说话时,她也爱凑过来听,只是不发言,其实她也想融进同学们中,只是有时不好意思罢了,于是,我又经常在课间和孩子们一起谈日常生活或她们都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这样的培养,她不再象以前那么内向,上课还会举手发言,自信多了。

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她知道了小学生通过正常交往,一方面可获得友谊与爱,得到同伴的接纳、尊重、理解和赞许,从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可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相关内容

  •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 院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年级 2016级 专业公共管理二班 学号 [1**********]6 姓 名贺梦瑶 二零一七年六月 内容摘要 我们生活的社会群体中,存在大量的智障儿童,智障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果他们无法接收全面的教育来帮助他们弥补智力.身 ...

  • 第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选题参考
  • 第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选题参考 编者注:根据现有学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现补充一些贴近学生发展.贴近班主任成长的更具实践价值课题,供大家选题参考.可直接选择,可改造性选择,也可自创. 1. 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2. 班主任评价中的问题及改进 3. 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 ...

  • 送教上门心得
  • 送教上门感想 很感谢这个学期学院开展了针对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服务,作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通过短短的2月时间对我的孩子(吴跃)送教,感触颇深.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课上听老师说特殊儿童,以后走在教师的岗位上会遇见许许多多的特殊儿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是特殊儿童,就对他们失去信心和耐心. 我们送教是和 ...

  • 2015年最新社区工作经典案例分析(笔试通用版)
  • 2015年最新社区工作经典案例分析--笔试通用版 说明:本文主要包含了社区工作(社工) 各个方面的内容, 以30个经典案例为依托, 详细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解决问题以及触类旁通的关键启示. 案例1.社区安全--安装防盗门问题 某居民小区位于本市城乡结合部, 小区内有住户1840户, 长住居 ...

  •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 ...

  • 智力障碍的概述读后感
  • 智力障碍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我们早已不用"白痴"."愚蠢"."笨拙"."迟钝"等词语来形容智力障碍儿童.现在多采用"智力障碍"."智力缺陷".&q ...

  • 扬州市智障儿童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扬州市智障儿童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王颖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2期 摘 要 对智障儿童社会保障存在着覆盖面不够大,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以及康复服务系统设置不科学,人员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人文关爱.本文通过查阅相 ...

  • 家长参与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康复的现状调查
  • ・177・ ・临床观察・ 家长参与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康复的现状调查 关威,曹雁 [摘要]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北京市6家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的80名智障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家长参与智力障碍 儿童教育康复的认识水平.参与方式.参与程度等要素,讨论提高家长参与度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家长参与;智障儿童 ...

  • 让心灵走进花园
  • 当年东晋陶渊明辞官归里,过上躬耕陇亩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等意境令我们现代人无限憧憬. 最近美国旧金山一位心理学家派蒂・卫尔科逊,放弃了从事多年的职业,回到自己的花园,进行园艺活动,并以此为生.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