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

读后感 湛江师范学院 教科院 蒋丽容

这本书是由江苏省特级语文老师——杨斌,选自国内外50位大师的教育观点的教育名著,是我们作为一位师范生和成为一位合格的老师都有必要去精读,把握这50位大师教育观精粹。这50位大师的文章中涵括地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育艺术等等这些问题。

读完这书,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确立人在教育中的崇高地位,让教育成为人的生命和心灵发育生长的过程。

教育本质观具体表现为:教育作为一种行为手段,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让受教育者自主学习,具备自主的学习能力,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的得到真正全面和谐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是可以客观地体现这种教育现象,因此,可以从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来理解教育本质观。

一、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教育方法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启发式教育方法,它是很明显地反映出以受教育者主动开发思维去探讨问题,而教育者启发性的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课堂上提问的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让学生提出疑难,再通过论让学生自己解答的这种模式,学生在这过程中全靠自己思考去寻找答案。通过学生的自问自答,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我国著名特级小学语文教师——贾志敏,令我记忆深刻的是,看贾老师的一堂全国示范小学语文课《卖鱼的人》的视频,这堂课的第二课时主要是深入学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内容,贾老师巧妙地运用自己幽默的语言来让学生自问自答,这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喜爱老师,达到师生融为一体的境界。这也是我们作为师范生,所要达到的艺术性境界。

二、教育内容。

当今,我们所说的教育内容,就是通过教育这种行为手段要向学生传授些什么样的

知识。教育所要传授的知识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和阶段性发展,来进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所以,教育内容要会根据各个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而制定。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曾风行一时的天才式教育,选拔一批十二三岁有聪慧的学生,到我国科技大学进行为期四年的学习。经过四年的学习。李政道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大人物,推荐一些顶尖学子到美国留学。但是,都后来才发现,对于这些“天才”来说,尽管学识很渊博,但人情世故这方面一窍不通。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所谓的天才式教育,只是面对极个别天聪敏慧的学生,而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都智力正常水平的,所以,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针对大部分学生智力水平发展阶段而选择,因此,老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应把教学重心普及到大部分学生上,而不是个别针对性教育。第二,这种天才式教育,存在一个很严重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情感,道德的教育。只是一味地填鸭式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忽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没有使受教育者达到真正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借鉴出,教育内容应该实事求是,根据国家,社会,受教育者的特点,科学地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传授。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受教育者去吸收,应当是使每个受教育者自主学习、自主提升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和谐真正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个人发展,而且关乎于我们社会,民族,国家未来的发展。有句古话说得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当今,科学地培养新型人才,为我们未来的国家振兴繁荣铺路。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教学成果。而作为一名未来的老师,我们应该充分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教师技能,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展示的过程,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完美配合,这支和谐的曲子会一直演奏下去的。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

读后感 湛江师范学院 教科院 蒋丽容

这本书是由江苏省特级语文老师——杨斌,选自国内外50位大师的教育观点的教育名著,是我们作为一位师范生和成为一位合格的老师都有必要去精读,把握这50位大师教育观精粹。这50位大师的文章中涵括地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育艺术等等这些问题。

读完这书,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确立人在教育中的崇高地位,让教育成为人的生命和心灵发育生长的过程。

教育本质观具体表现为:教育作为一种行为手段,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让受教育者自主学习,具备自主的学习能力,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的得到真正全面和谐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是可以客观地体现这种教育现象,因此,可以从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来理解教育本质观。

一、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教育方法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启发式教育方法,它是很明显地反映出以受教育者主动开发思维去探讨问题,而教育者启发性的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课堂上提问的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让学生提出疑难,再通过论让学生自己解答的这种模式,学生在这过程中全靠自己思考去寻找答案。通过学生的自问自答,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我国著名特级小学语文教师——贾志敏,令我记忆深刻的是,看贾老师的一堂全国示范小学语文课《卖鱼的人》的视频,这堂课的第二课时主要是深入学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内容,贾老师巧妙地运用自己幽默的语言来让学生自问自答,这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喜爱老师,达到师生融为一体的境界。这也是我们作为师范生,所要达到的艺术性境界。

二、教育内容。

当今,我们所说的教育内容,就是通过教育这种行为手段要向学生传授些什么样的

知识。教育所要传授的知识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和阶段性发展,来进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所以,教育内容要会根据各个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而制定。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曾风行一时的天才式教育,选拔一批十二三岁有聪慧的学生,到我国科技大学进行为期四年的学习。经过四年的学习。李政道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大人物,推荐一些顶尖学子到美国留学。但是,都后来才发现,对于这些“天才”来说,尽管学识很渊博,但人情世故这方面一窍不通。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所谓的天才式教育,只是面对极个别天聪敏慧的学生,而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都智力正常水平的,所以,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针对大部分学生智力水平发展阶段而选择,因此,老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应把教学重心普及到大部分学生上,而不是个别针对性教育。第二,这种天才式教育,存在一个很严重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情感,道德的教育。只是一味地填鸭式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忽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没有使受教育者达到真正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借鉴出,教育内容应该实事求是,根据国家,社会,受教育者的特点,科学地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传授。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受教育者去吸收,应当是使每个受教育者自主学习、自主提升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和谐真正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个人发展,而且关乎于我们社会,民族,国家未来的发展。有句古话说得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当今,科学地培养新型人才,为我们未来的国家振兴繁荣铺路。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教学成果。而作为一名未来的老师,我们应该充分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教师技能,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展示的过程,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完美配合,这支和谐的曲子会一直演奏下去的。


相关内容

  • 本领恐慌读后感
  • 本领恐慌读后感一:<本领恐慌>读后感(1090字) 本领恐慌比经济恐慌.政治恐慌更可怕.不克服本领恐慌,经济恐慌.政治恐慌等一切恐慌都会接踵而至.一旦克服了本领恐慌,一切恐慌都无需恐慌.因此,从根本上说,本领恐慌是唯一的恐慌. 本书的题目来自毛泽东同志20XX年于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 ...

  • 幼儿教师读后感1000字
  •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 ...

  •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 做有爱心的人 --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张文秀红枫一小 寒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著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本书后感触很深.启发很大.工作三十余年来常常沉思.困惑"爱的教育"是什么?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呢?有些事物不但有其实质的内容,就像教育,其实更大 ...

  • 一生的学习 读后感
  • 一.教育是什么?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教育并非只是获取知识,聚集事实,将之编集汇合:教育是把生活当做一个整体而明白其中的意义.教育的功用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因而是具有智慧的人. 二.教师是什么? 如果教师们不把教育视为自己真正的天职,并且对此感到兴趣,他们之 ...

  • 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
  • <爱的教育>,作者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是他根据自己的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书的一本日记体的小说. 在书中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 ...

  •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南桥中学 章磊 就像初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当我的目光触及<怎样培养真正的人>①时,心中荡起震颤的喜悦与激情,满怀着崇敬与爱戴一气读完了这部著作. 这位老人痴情着心爱的教育事业,用崇高的品格和对教育的痴情点燃人性的灯盏,照彻教 ...

  •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透过历史篝火的余烬,我们仍能见到在一个不平静的时代,赫然屹立着的一群教育名人:蔡元培.鲁迅.胡适.陶行知.叶圣陶等.他们在沉思.在酝酿.在燃烧.在传递······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他们构建起了一个时代教育的高峰.时至今日,尽管他们给我们留下知识隐隐约约的背影,但 ...

  •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0
  • 乌合之众读后感 勒庞这本充满偏见的<乌合之众>无疑是学以致用的典范,其中诸多偏见性的词句看得我这个旁观者颇不理智,再深思一层,这厮在文字中下套,把自诩为独立的精神个体的面皮撕下,使人露出乌合之众中一员的嘴脸,其手段不可谓不狠.正是这个原因,这本有着诸多猜想的群体心理学叩门之作,让我不得不 ...

  •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读后感
  • 又是一年总结时,趁着月休,把在心头收藏已久的肖川教授的<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仔细地研读了一遍,用他的"教育智慧与真情",抒写着他教育的惬意人生,诠释他对"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不懈追求,肩负起"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感触颇丰,启发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