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斌:大脑功能的"重塑师"

  经由长年科研工作的磨砺与岁月的积淀,王茂斌身上有着一股老一辈学者的独特气质。在交谈的过程中,已是73岁高龄的他,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向我们精辟地传递了神经康复科学的内涵。   意外缘定康复医学   “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王茂斌的从医生涯应证了这句话。从心脏内科医生到神经康复医学的先驱,他义无反顾,在国内开辟了一条神经康复医学的康庄大道。   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重新调整健康的概念,提出医学不仅是治病,还应康复人体受损功能,神经康复学随之在国外悄然兴起,但国内医学界对此还浑然不觉。   1986年,还是心内科医生的王茂斌来北京参加老年医学培训班,当时授课的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名叫Peter Last的康复学医学家,他主讲了新兴的神经康复医学科,王茂斌听得如痴如醉,对于能帮助到那些身体功能受损的“残疾”患者,重新恢复肢体功能,他感觉心里燃起了熊熊烈火。而Peter问是否有从事神经康复医学的同行时,全场无一人应答,医生们面面相觑,陷入一片尴尬的沉默,王茂斌顿时感觉挨了当头一棒:北京集合了全国最好的医生资源,却对一个已在国外兴起的学科闻所未闻。正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坐在王茂斌边上的医生为打破课堂的尴尬局面,推着王茂斌的手举了起来。当时的王茂斌虽然从事心脏病的康复工作,但与全面的康复科学相之甚远,他只能无奈地站起来,向Peter作了简单介绍。   当年的一个小插曲,却使得中国神经康复医学的进展和王茂斌的医学道路紧密结合起来。半年后,王茂斌接到Peter的越洋来信,邀请他去澳大利亚最大的康复机构学习,并帮助申请了资助。对该领域的向往,使王茂斌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军神经康复学的征途。日后,回忆起此事,王茂斌爽朗地说:“天上掉馅饼喽。”   抱着满腔抱负,学成归来的王茂斌面临的却并非是一条光明道路。当时国内尚未建立康复科,甚至还有很多专家理不清康复科的内涵,将康复等同于疗养、理疗、养生,对神经康复更是知之甚少。然而,王茂斌顶着上级、同事以及朋友的反对,带领团队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创立起了国内最早的临床康复机构。他高举“康复医学就是临床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意义相当”的旗帜,要为康复科正名。国内就康复医学论战了二十多年,其间王茂斌不曾放弃过坚持与钻研,他的团队在这条充满未知和艰辛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不断翻越障碍,勇攀高峰,在原卫生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同行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耕耘出国内康复学科的“一亩三分地”。   随着康复临床的不断精进,王茂斌团队康复了众多脑卒中与脑损伤患者,取得的成绩使当初反对的人改变了态度,这让王茂斌也深受鼓舞。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政府部门也明确了在中国发展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其迎来了发展的全新拐点。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了康复医学即是临床一级学科的地位。2008年汶川大地震,原卫生部委托中国康复医学会组成“国家康复医疗队”,由王茂斌担任名义队长,深入灾区开展康复工作。由此可见,康复医学在临床中不断显示出它的优势,政府部门还提出了“防、治、康三结合”和“加长康复医学短板”的战略。   积极创新 志在功能康复   过去,医学上普遍认为大脑神经细胞与神经源无法重生,脑卒中或脑梗死患者出现功能缺失,只能回家休养或者去疗养院,没有科室能对患者的瘫痪以及其他严重功能性障碍加以治疗。“好不容易救活了患者,下半辈子却要瘫在床上,这是很痛苦的事。”说到这里,王茂斌皱起了眉头。正因为如此,神经康复医学针对疾病所致的运动、感觉、言语交流、认知、吞咽、二便等功能障碍进行的评定和治疗,显得意义非凡,也给了王茂斌坚持的动力。   “神经疾病患者是康复科的既定患者,康复医学可以将大脑活着的细胞功能最大化,从而减少患者的残疾,让他们归属社会。简单来说,神经康复医学旨在让孩子去上学、青年人去上班、老年人能生活自理。”王茂斌说。   据王茂斌介绍,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重点在于急性期的临床康复,因为康复医学介入越早,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比如脑出血的病人,抢救过来后就要即刻考虑功能问题。“原卫生部要求康复科医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48~72小时内,必须介入到神经内外科、骨科、心脏科等科室。”王茂斌告诉记者,有数据表明,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头3个月内,而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可以让80%的中风患者恢复行走能力。经过康复科治疗,较轻的患者一般在8~14天后便可以回家;还有望进一步功能恢复的,继续到康复医院或二级医院对其实施稳定期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若是功能无恢复的希望,应该去老年之家、护士之家、养老院等长期照顾单位。   另外,康复科的治疗手段相对多样化,以患者脑损伤为例:为恢复其功能,医生可以采取药物、训练、矫形支具等手段,利用脑的可塑性,重新组织脑的功能。“这跟地震发生后的交通阻断是一样的道理,可以通过其他路径抵达灾区,想尽办法构建连通新的道路。”   医学在不断进步,疾病也在不断演变,王茂斌在神经康复科学领域积极创新。在王茂斌看来,在既有的医学基础上,康复科的治疗手段可以打破框框条条,一切皆围绕患者的功能康复。   坚持信念 对患者不轻言放弃   王茂斌的病人,很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患,面对这些“老大难”,王茂斌从来不轻言放弃。“只要病人有一线康复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无论成功失败,都是对患者负责。”因为这种个性,王茂斌曾让多位被同行“判死刑”的患者康复正常。   2002年,英国伦敦北部发生火车脱轨事故,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女主播刘海若在车祸中遭受严重复合损伤,经英国多方抢救仍处于严重昏迷状态,被认定已经脑死亡。一个月后,刘海若由王茂斌科室的凌峰教授从伦敦接回北京治疗。当时她因重症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视觉、听觉、痛觉刺激都没有反应,生命体征也不稳定,痉挛明显,上肢屈肌和下肢的伸肌中度痉挛。   在神经外科稳定住病情的同时,王茂斌对刘海若进行了系统、严谨的康复性检查和评估后,否定了脑死亡这一诊断结果,并立即参与多学科专家会诊,讨论她的康复治疗方案。王茂斌当时认为预防性康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刘海若昏迷时期,利用体位摆放、有限范围内的关节活动以及其他被动型处理等“二级预防措施”来控制四肢痉挛加重,同时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吞咽、二便等功能障碍。   当康复治疗进行到近三个月时,刘海若苏醒了过来,前期的康复训练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痉挛已完全消失,这为肢体功能训练奠定了基础,吞咽功能障碍的预防也为防止误吸、改善体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后,王茂斌及时转被动性处理计划为以主动性康复训练为中心,因为卧床近三个月,刘海若产生了明显的“废用状态”,但王茂斌认为其大脑功能没有根本性破坏,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便可恢复。通过运动功能主动性训练、药物、针灸、电刺激、主动性盆底肌肉训练,以及认知功能训练(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的认知功能训练),还包括社交活动等一系列系统、主动性训练了近两年时间,刘海若奇迹般地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后来开始了正常上班和生活。刘海若对此感激万分道:“您一直不抛弃、放弃,我才得以恢复。”   医生的医术固然重要,而医生对病人精心治疗的态度与爱心更让人敬佩。王茂斌造就的一个又一个成功病例,不只是康复医学的胜利,更是坚持的胜利。   心系康复 躬耕不辍康复事业   2002年,王茂斌已到了退休年龄,从医的脚步却没有就此停止。当时宣武医院的神经康复科尚处于摸索阶段,科室理念与治疗方式都没有明确。王茂斌被宣武医院返聘为康复医学科的主任,本着严谨的科研态度与丰富的从医经验,呕心沥血地构建起今天规范的神经康复科,并将科室水平提升到了国内先进地位。   经由先驱们的不断努力,康复医学的概念已经规范,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专业人才缺乏,由于我国缺少康复医师的正式认证,以致从事康复医学的人员鱼龙混杂。而一个合格的康复医师,应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基础上,经过‘3+2’的毕业后续教育,获得统一认证才能上岗。其次,康复医学还没实现分级医疗,绝大部分责任由综合医院承担着,但综合医院的容量有限。最后,康复科的高额医疗费用也是学科发展的瓶项,对很多患者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费用能不能报销很关键。在医保上的报销,康复科需要国家医改的支持,费用过高可能导致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心系康复医学的王茂斌忧心道。   各种康复学科问题的出现,也促使王茂斌致力推动康复科发展。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复医疗体系,他联合同行专家参考发达国家的模式,以“康复医学会建议”的名义,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了一个“急慢分治、分级医疗”的医疗模式起草文件。该模式是以社区为基础,指定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住院时间与治疗机构。此外,王茂斌还以主编的身份参与了《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的编纂。   令王茂斌欣慰的是,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康复医疗事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制定的“防、治、康三结合”和“补齐康复医疗的短板”两个政策也在逐步落实。   “我认为只要有利于学科发展,又能带动基层工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应当予以支持。无论如何,要抓住国内康复医学发展的黄金期,借助政府医改的大好形势,将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创造出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独特模式,快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说到未来的发展,王茂斌眼里充满了自信。   王茂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1993年调入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康复医疗、科研与教学;建立了北京大型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临床康复医学科,担任原康复中心主任,康复医学硕士生导师及原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自2002年始,负责组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康复中心,这是国内第一个为神经内、外科重症患者提供早期临床康复的机构。目前在承担宣武医院神经康复中心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名誉会长(原创始会长)、北京康复医学会名誉会长(原创始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等职,并兼任中国残疾人社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现在正作为主编在编纂《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康复医学卷》。发表论文30余篇,有关脑卒中康复的研究曾获省局级科技成果奖三次。   专长:康复医学(神经康复)。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特需门诊)。

  经由长年科研工作的磨砺与岁月的积淀,王茂斌身上有着一股老一辈学者的独特气质。在交谈的过程中,已是73岁高龄的他,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向我们精辟地传递了神经康复科学的内涵。   意外缘定康复医学   “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王茂斌的从医生涯应证了这句话。从心脏内科医生到神经康复医学的先驱,他义无反顾,在国内开辟了一条神经康复医学的康庄大道。   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重新调整健康的概念,提出医学不仅是治病,还应康复人体受损功能,神经康复学随之在国外悄然兴起,但国内医学界对此还浑然不觉。   1986年,还是心内科医生的王茂斌来北京参加老年医学培训班,当时授课的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名叫Peter Last的康复学医学家,他主讲了新兴的神经康复医学科,王茂斌听得如痴如醉,对于能帮助到那些身体功能受损的“残疾”患者,重新恢复肢体功能,他感觉心里燃起了熊熊烈火。而Peter问是否有从事神经康复医学的同行时,全场无一人应答,医生们面面相觑,陷入一片尴尬的沉默,王茂斌顿时感觉挨了当头一棒:北京集合了全国最好的医生资源,却对一个已在国外兴起的学科闻所未闻。正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坐在王茂斌边上的医生为打破课堂的尴尬局面,推着王茂斌的手举了起来。当时的王茂斌虽然从事心脏病的康复工作,但与全面的康复科学相之甚远,他只能无奈地站起来,向Peter作了简单介绍。   当年的一个小插曲,却使得中国神经康复医学的进展和王茂斌的医学道路紧密结合起来。半年后,王茂斌接到Peter的越洋来信,邀请他去澳大利亚最大的康复机构学习,并帮助申请了资助。对该领域的向往,使王茂斌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军神经康复学的征途。日后,回忆起此事,王茂斌爽朗地说:“天上掉馅饼喽。”   抱着满腔抱负,学成归来的王茂斌面临的却并非是一条光明道路。当时国内尚未建立康复科,甚至还有很多专家理不清康复科的内涵,将康复等同于疗养、理疗、养生,对神经康复更是知之甚少。然而,王茂斌顶着上级、同事以及朋友的反对,带领团队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创立起了国内最早的临床康复机构。他高举“康复医学就是临床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意义相当”的旗帜,要为康复科正名。国内就康复医学论战了二十多年,其间王茂斌不曾放弃过坚持与钻研,他的团队在这条充满未知和艰辛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不断翻越障碍,勇攀高峰,在原卫生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同行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耕耘出国内康复学科的“一亩三分地”。   随着康复临床的不断精进,王茂斌团队康复了众多脑卒中与脑损伤患者,取得的成绩使当初反对的人改变了态度,这让王茂斌也深受鼓舞。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政府部门也明确了在中国发展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其迎来了发展的全新拐点。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了康复医学即是临床一级学科的地位。2008年汶川大地震,原卫生部委托中国康复医学会组成“国家康复医疗队”,由王茂斌担任名义队长,深入灾区开展康复工作。由此可见,康复医学在临床中不断显示出它的优势,政府部门还提出了“防、治、康三结合”和“加长康复医学短板”的战略。   积极创新 志在功能康复   过去,医学上普遍认为大脑神经细胞与神经源无法重生,脑卒中或脑梗死患者出现功能缺失,只能回家休养或者去疗养院,没有科室能对患者的瘫痪以及其他严重功能性障碍加以治疗。“好不容易救活了患者,下半辈子却要瘫在床上,这是很痛苦的事。”说到这里,王茂斌皱起了眉头。正因为如此,神经康复医学针对疾病所致的运动、感觉、言语交流、认知、吞咽、二便等功能障碍进行的评定和治疗,显得意义非凡,也给了王茂斌坚持的动力。   “神经疾病患者是康复科的既定患者,康复医学可以将大脑活着的细胞功能最大化,从而减少患者的残疾,让他们归属社会。简单来说,神经康复医学旨在让孩子去上学、青年人去上班、老年人能生活自理。”王茂斌说。   据王茂斌介绍,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重点在于急性期的临床康复,因为康复医学介入越早,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比如脑出血的病人,抢救过来后就要即刻考虑功能问题。“原卫生部要求康复科医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48~72小时内,必须介入到神经内外科、骨科、心脏科等科室。”王茂斌告诉记者,有数据表明,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头3个月内,而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可以让80%的中风患者恢复行走能力。经过康复科治疗,较轻的患者一般在8~14天后便可以回家;还有望进一步功能恢复的,继续到康复医院或二级医院对其实施稳定期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若是功能无恢复的希望,应该去老年之家、护士之家、养老院等长期照顾单位。   另外,康复科的治疗手段相对多样化,以患者脑损伤为例:为恢复其功能,医生可以采取药物、训练、矫形支具等手段,利用脑的可塑性,重新组织脑的功能。“这跟地震发生后的交通阻断是一样的道理,可以通过其他路径抵达灾区,想尽办法构建连通新的道路。”   医学在不断进步,疾病也在不断演变,王茂斌在神经康复科学领域积极创新。在王茂斌看来,在既有的医学基础上,康复科的治疗手段可以打破框框条条,一切皆围绕患者的功能康复。   坚持信念 对患者不轻言放弃   王茂斌的病人,很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患,面对这些“老大难”,王茂斌从来不轻言放弃。“只要病人有一线康复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无论成功失败,都是对患者负责。”因为这种个性,王茂斌曾让多位被同行“判死刑”的患者康复正常。   2002年,英国伦敦北部发生火车脱轨事故,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女主播刘海若在车祸中遭受严重复合损伤,经英国多方抢救仍处于严重昏迷状态,被认定已经脑死亡。一个月后,刘海若由王茂斌科室的凌峰教授从伦敦接回北京治疗。当时她因重症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视觉、听觉、痛觉刺激都没有反应,生命体征也不稳定,痉挛明显,上肢屈肌和下肢的伸肌中度痉挛。   在神经外科稳定住病情的同时,王茂斌对刘海若进行了系统、严谨的康复性检查和评估后,否定了脑死亡这一诊断结果,并立即参与多学科专家会诊,讨论她的康复治疗方案。王茂斌当时认为预防性康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刘海若昏迷时期,利用体位摆放、有限范围内的关节活动以及其他被动型处理等“二级预防措施”来控制四肢痉挛加重,同时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吞咽、二便等功能障碍。   当康复治疗进行到近三个月时,刘海若苏醒了过来,前期的康复训练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痉挛已完全消失,这为肢体功能训练奠定了基础,吞咽功能障碍的预防也为防止误吸、改善体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后,王茂斌及时转被动性处理计划为以主动性康复训练为中心,因为卧床近三个月,刘海若产生了明显的“废用状态”,但王茂斌认为其大脑功能没有根本性破坏,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便可恢复。通过运动功能主动性训练、药物、针灸、电刺激、主动性盆底肌肉训练,以及认知功能训练(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的认知功能训练),还包括社交活动等一系列系统、主动性训练了近两年时间,刘海若奇迹般地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后来开始了正常上班和生活。刘海若对此感激万分道:“您一直不抛弃、放弃,我才得以恢复。”   医生的医术固然重要,而医生对病人精心治疗的态度与爱心更让人敬佩。王茂斌造就的一个又一个成功病例,不只是康复医学的胜利,更是坚持的胜利。   心系康复 躬耕不辍康复事业   2002年,王茂斌已到了退休年龄,从医的脚步却没有就此停止。当时宣武医院的神经康复科尚处于摸索阶段,科室理念与治疗方式都没有明确。王茂斌被宣武医院返聘为康复医学科的主任,本着严谨的科研态度与丰富的从医经验,呕心沥血地构建起今天规范的神经康复科,并将科室水平提升到了国内先进地位。   经由先驱们的不断努力,康复医学的概念已经规范,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专业人才缺乏,由于我国缺少康复医师的正式认证,以致从事康复医学的人员鱼龙混杂。而一个合格的康复医师,应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基础上,经过‘3+2’的毕业后续教育,获得统一认证才能上岗。其次,康复医学还没实现分级医疗,绝大部分责任由综合医院承担着,但综合医院的容量有限。最后,康复科的高额医疗费用也是学科发展的瓶项,对很多患者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费用能不能报销很关键。在医保上的报销,康复科需要国家医改的支持,费用过高可能导致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心系康复医学的王茂斌忧心道。   各种康复学科问题的出现,也促使王茂斌致力推动康复科发展。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复医疗体系,他联合同行专家参考发达国家的模式,以“康复医学会建议”的名义,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了一个“急慢分治、分级医疗”的医疗模式起草文件。该模式是以社区为基础,指定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住院时间与治疗机构。此外,王茂斌还以主编的身份参与了《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的编纂。   令王茂斌欣慰的是,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康复医疗事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制定的“防、治、康三结合”和“补齐康复医疗的短板”两个政策也在逐步落实。   “我认为只要有利于学科发展,又能带动基层工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应当予以支持。无论如何,要抓住国内康复医学发展的黄金期,借助政府医改的大好形势,将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创造出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独特模式,快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说到未来的发展,王茂斌眼里充满了自信。   王茂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1993年调入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康复医疗、科研与教学;建立了北京大型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临床康复医学科,担任原康复中心主任,康复医学硕士生导师及原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自2002年始,负责组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康复中心,这是国内第一个为神经内、外科重症患者提供早期临床康复的机构。目前在承担宣武医院神经康复中心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名誉会长(原创始会长)、北京康复医学会名誉会长(原创始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等职,并兼任中国残疾人社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现在正作为主编在编纂《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康复医学卷》。发表论文30余篇,有关脑卒中康复的研究曾获省局级科技成果奖三次。   专长:康复医学(神经康复)。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特需门诊)。


相关内容

  • 脑卒中后"脊髓功能重塑"的设想
  • 摘要:提出脑卒中康复机制的"脊髓功能重塑"设想:认为脑卒中后脊髓节段可能发生功能重塑,脊髓节段做为中枢神经系统低位中枢,会出现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并部分替代了受损部分的脑功能.而康复治疗可以调节脊髓的形态学变化和改善其功能.最后提出证实该设想的相应实验研究方案. 关键词:脑卒中 ...

  •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 (自动保存的)
  •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 许昌市商委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心灵对话 Part 1 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才幸福 世上的父母,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所以在生活中,也是惦念孩子先于家长自己,他们的生活总是围绕着孩子来安排.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就显得一筹莫展,很困惑迷茫. 果真是那样吗?家长的行为 ...

  • 幻觉:大脑的特异功能
  • 阿杰耶布正身处喜马拉雅山北向的喀啦昆仑山脉,独自徒步穿越一座冷寂的冰川.奇怪的是,行进了几个小时,周围的景象仍然丝毫未变.这时,冰的世界发生倾斜,一块巨型冰块时而迫近他,时而远离他--这种景象持续发生,阿杰耶布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他向医生求助,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一切良好,原来这一切都是他的幻觉.即使明 ...

  • 损伤脑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进展
  • C^i聊5e如"m耐矿m^曲抛越如n胁d面i船,Mar.20lo, V01.25,No.3 ・综述・ 损伤脑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进展 田 闪1胡永善m 自从1930年BetIle提出脑具有可塑性[".即中枢神经的 运动训练24h后用TUNEL法检测周边半暗区凋亡细胞数.实验组与对照 ...

  • 2014届南京秦淮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 南京市秦淮区 2014 年中考一模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一(28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 分) (1)碧玉妆成一树高, (2 ...

  • 正能量,我的幸福我做主
  • 如果你有自信,它会在无意中释放出能量,推动你走向成功:如果你自卑,它也会在无形中释放出能量,导致你走向失败.成功者会因为成功更加自信,失败者会因为失败而更加自卑.可见能量有正有负,如果我们每小时每天甚至这辈子都被正能量萦绕左右,那么我们的人生注定将幸福无比.但这种生活状态绝无仅有,即便是王公贵族也有 ...

  • 表观遗传学(总结)
  • 1.表观遗传学概念 表观遗传是与DNA 突变无关的可遗传的表型变化,且是染色质调节的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涉及DNA 序列的改变.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学内容包括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遗传印记 ...

  • 高血压发病机制
  • 发病机制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它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国发病人数1亿多. 尽管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或认知已有很大提高,相应的诊断或治疗方法也不断进步,但它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 ...

  • 第二次机器革命重塑经济生态圈
  • 2014-10-08 经济参考报 杨静lillian [编者按]国庆假期,读了中信出版社的<第二次机器革命>一书,这本书以极其乐观的态度预言第二次机器革命的到来,将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工业革命相提并论.既然是颠覆创新,就对人类的经济模式.社会组织和教育.就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作者也对此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