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化学期末考试题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6(1) 、(2) 、

(3) 、

区利(4)、

民二中 (5) 。

2011—2012第二学期期中考试17 、 、 化学试题答题卡 、 。

18、 、 、 、 、 、 。 19、(1) 。

(2)(3)

20

20

(1) 、 。

(2) 、 21、(1)(2) 、 (3) 22、A 、B , D 。 23、 1、(1) 、

(2) 、 、

(3) 。 (2) 、

(3) 。 2、 (1) 2.(福州市)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理念的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4.(重庆市)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 B.在一定条件下C

O2能够转变成CO

C. 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6.(达州市)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

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

就是二氧化碳

7.(南通市)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0与C02 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

B.C0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9. (泰安市)“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

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能与血

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尼古丁 D.焦油

10.(内江市)“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

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

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

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

活质量

13、(襄阳市)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19.(娄底市)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

具有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吸附性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

分)

1. “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的字画至今仍

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C.具有氧化性

D.具有还原性

2.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救援人员使用了防毒面

具,以下适用于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的是 ( )。

A.金刚石 B.炭黑 C.活性炭

D.石墨

3.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为减缓此现象,人们选用的最理想的燃料是 ( )

A.一氧化碳 B.木炭 C.无烟煤 D.氢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制大理石 B.干冰作制冷剂 C.可用于灭火 D.在蔬

菜温室中作肥料

5.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南京市区某十字路口测定空气污染

情况时发现CO的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你认为主要原因

是 ( )

A.机动车排放大量废气 B.商店较集中

C.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D.人流量太大

6.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

A.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

B.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

常会窒息而死

C.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

成汽油

D.有人因误服假酒而导致中毒死亡

7.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

①常温下都较稳定 ②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③常温下都能与氧

化铜反应 ④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氧 ⑤在

反应中都表现出氧化性 ⑥在反应中都表现出还原性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8.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

A.燃烧木炭 B.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C.煅烧石灰石 D.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

10.下列现象中,说明燃着的气体是CO的是 ( )

A.火焰呈淡蓝色,扣干冷烧杯,杯壁有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B.火焰呈蓝色,扣干冷烧杯,杯壁无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C.火焰呈苍白色 D.火焰几乎无色

11.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

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

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12.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

A.CaCO3 B.CO C.CH4 D.C

13.下列关于碳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

符合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B.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蒸发时吸热

14.鉴别CO、O2、CO2的简便方法是 ( )

A.测定它们是否有毒 B.闻气味 C.用一根燃着的木条

D.用澄清的石灰水

15.下列各组的物质中,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的是 ( )

A.H2、O2 B.CO、CO2 C.C、CO D.C、CO2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两个符合要求的答案。错选、

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每小题

3分,共15分)

16.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

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1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

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死亡

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由碳、

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用石灰水浸泡鸡蛋可以保鲜

18.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都必须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19.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

碳酸

C.将二氧化碳通入C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

化碳

20.欲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最好的方法是

( )

A.使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B.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

化铜

C.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使混合气通过紫色石蕊试

第Ⅱ卷(共55分)

22.(3分)如右上图B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

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

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3.(5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导

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1)空气中二氧化碳正常的体积分数为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 。 。 ; ;

(3)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以通过 作用消耗二

氧化碳;

(4)为了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继续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是 ;

24.(4分)在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四种气体中,用化学式填写:

密度最小的是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化

合物是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

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

是 。

25.(4分)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

类。请仿照事例填写下表:

物质 有利的一面(用途) 不利的一面(危害)

氧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使金属氧化锈蚀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26.(4分)有两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别开来。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列举二种鉴

别方法。

示例: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中,气体燃烧呈蓝色火焰的是

一氧化碳,熄灭的是二

氧化碳。

方法1:

方法2: 。

27.(8分)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试回答:

(1)分别写出A、B、C、D、E的名称:

A 、B 、C 、

D 、E 。

(2)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

A→B ;

B→E ;

D→E 。

28.(3分)许多化学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按照以下反应类型,各写一个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 ;

(3置换反应: 。

四、实验题 (本题共14分)

29.(4分)今年6月1日,江苏省环保厅公布了2007年全省环

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无锡市空气质量较差,为中污染级,其

中二氧化硫未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某研究性学习

小组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他们在课外活动时对

“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

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设计实验]

(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

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则证

明假设成立。

(2)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

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

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I)、(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

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 (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

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与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

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

理由是 。三位同学讨论后

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

(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30.(10分)同学们,下面所给的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仪器和

试剂。请认真审题,填写下表。仪器如下图所示:

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大理石、稀盐酸。

(1)填表:

制取气体 化学方程式 制取装置(填序号) 收集装置(填序号)

氧气

二氧化碳

(2)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

度比空气的小,极易

溶于水,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

固体物质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十2H2O。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序号)装置,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来

。收集氨气选用 (填序号)装置。

(3)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NH3能跟O2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写出NH3与02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五、计算题 (本题共7分)[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

31.取含有80 g碳酸钙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得到二氧化碳多少克?这些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已知:标准状况下CO2的密度为1.977 g/L)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http://www.5ykj.com/shti/cusan/101415.htm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6(1) 、(2) 、

(3) 、

区利(4)、

民二中 (5) 。

2011—2012第二学期期中考试17 、 、 化学试题答题卡 、 。

18、 、 、 、 、 、 。 19、(1) 。

(2)(3)

20

20

(1) 、 。

(2) 、 21、(1)(2) 、 (3) 22、A 、B , D 。 23、 1、(1) 、

(2) 、 、

(3) 。 (2) 、

(3) 。 2、 (1) 2.(福州市)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理念的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4.(重庆市)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 B.在一定条件下C

O2能够转变成CO

C. 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6.(达州市)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

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

就是二氧化碳

7.(南通市)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0与C02 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

B.C0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9. (泰安市)“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

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能与血

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尼古丁 D.焦油

10.(内江市)“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

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

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

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

活质量

13、(襄阳市)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19.(娄底市)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

具有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吸附性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

分)

1. “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的字画至今仍

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C.具有氧化性

D.具有还原性

2.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救援人员使用了防毒面

具,以下适用于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的是 ( )。

A.金刚石 B.炭黑 C.活性炭

D.石墨

3.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为减缓此现象,人们选用的最理想的燃料是 ( )

A.一氧化碳 B.木炭 C.无烟煤 D.氢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制大理石 B.干冰作制冷剂 C.可用于灭火 D.在蔬

菜温室中作肥料

5.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南京市区某十字路口测定空气污染

情况时发现CO的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你认为主要原因

是 ( )

A.机动车排放大量废气 B.商店较集中

C.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D.人流量太大

6.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

A.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

B.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

常会窒息而死

C.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

成汽油

D.有人因误服假酒而导致中毒死亡

7.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

①常温下都较稳定 ②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③常温下都能与氧

化铜反应 ④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氧 ⑤在

反应中都表现出氧化性 ⑥在反应中都表现出还原性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8.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

A.燃烧木炭 B.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C.煅烧石灰石 D.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

10.下列现象中,说明燃着的气体是CO的是 ( )

A.火焰呈淡蓝色,扣干冷烧杯,杯壁有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B.火焰呈蓝色,扣干冷烧杯,杯壁无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C.火焰呈苍白色 D.火焰几乎无色

11.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

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

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12.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

A.CaCO3 B.CO C.CH4 D.C

13.下列关于碳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

符合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B.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蒸发时吸热

14.鉴别CO、O2、CO2的简便方法是 ( )

A.测定它们是否有毒 B.闻气味 C.用一根燃着的木条

D.用澄清的石灰水

15.下列各组的物质中,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的是 ( )

A.H2、O2 B.CO、CO2 C.C、CO D.C、CO2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两个符合要求的答案。错选、

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每小题

3分,共15分)

16.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

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1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

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死亡

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由碳、

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用石灰水浸泡鸡蛋可以保鲜

18.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都必须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19.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

碳酸

C.将二氧化碳通入C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

化碳

20.欲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最好的方法是

( )

A.使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B.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

化铜

C.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使混合气通过紫色石蕊试

第Ⅱ卷(共55分)

22.(3分)如右上图B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

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

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3.(5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导

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1)空气中二氧化碳正常的体积分数为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 。 。 ; ;

(3)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以通过 作用消耗二

氧化碳;

(4)为了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继续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是 ;

24.(4分)在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四种气体中,用化学式填写:

密度最小的是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化

合物是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

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

是 。

25.(4分)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

类。请仿照事例填写下表:

物质 有利的一面(用途) 不利的一面(危害)

氧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使金属氧化锈蚀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26.(4分)有两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别开来。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列举二种鉴

别方法。

示例: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中,气体燃烧呈蓝色火焰的是

一氧化碳,熄灭的是二

氧化碳。

方法1:

方法2: 。

27.(8分)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试回答:

(1)分别写出A、B、C、D、E的名称:

A 、B 、C 、

D 、E 。

(2)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

A→B ;

B→E ;

D→E 。

28.(3分)许多化学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按照以下反应类型,各写一个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 ;

(3置换反应: 。

四、实验题 (本题共14分)

29.(4分)今年6月1日,江苏省环保厅公布了2007年全省环

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无锡市空气质量较差,为中污染级,其

中二氧化硫未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某研究性学习

小组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他们在课外活动时对

“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

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设计实验]

(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

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则证

明假设成立。

(2)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

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

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I)、(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

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 (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

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与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

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

理由是 。三位同学讨论后

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

(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30.(10分)同学们,下面所给的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仪器和

试剂。请认真审题,填写下表。仪器如下图所示:

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大理石、稀盐酸。

(1)填表:

制取气体 化学方程式 制取装置(填序号) 收集装置(填序号)

氧气

二氧化碳

(2)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

度比空气的小,极易

溶于水,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

固体物质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十2H2O。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序号)装置,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来

。收集氨气选用 (填序号)装置。

(3)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NH3能跟O2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写出NH3与02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五、计算题 (本题共7分)[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

31.取含有80 g碳酸钙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得到二氧化碳多少克?这些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已知:标准状况下CO2的密度为1.977 g/L)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http://www.5ykj.com/shti/cusan/101415.htm


相关内容

  • 期中考试表彰会光荣册
  • 武安市第六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总结表彰会 光 荣 册 武 安 市 第 六 中 学 2013年 9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总结表彰会 议 程 时 间:2013年09月6日 地 点:教学楼国旗下 主 持:贺校长 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 第二项:请张校长宣 ...

  • 2013秋期末工作安排
  •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工作安排 各教研组.各年级组: 本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有条不紊地做好本学期后期阶段的各项工作,现将期末工作安排如下,望遵照执行. 一.新课结束.期考备考要求: 1.各学科结束新课时间为18周(1月1日前):18周周四至19周进行复习(每科至少应该有一周课的时间进行 ...

  • 20132014学年度初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2013-2014学年度初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欢迎参加考试,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 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上 ...

  • 初二下学期期末家长会发言稿
  • 各位家长:首先,我代表初三七班全体教师欢迎各位的到来,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和关注.对七班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这次家长会的目的就是让家长了解初三年级的特点和面临的形势,进一步了解学校,了解我们的工作,了解班级的情况,了解您孩子生活和学习.同时也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您的孩子.通过学生.老师.家 ...

  • 初三学习与初一.初二的几大不同
  • 有人说:初一是季前赛(热身),初二是常规赛(积累),初三是季后赛(冲刺) 有人说:初一是地平线,初二是台阶,初三是屋顶 也有人说:初一是大自然的小鸟,初二是人工大棚饲养的小鸟,初三是笼子里的小鸟. 也有人说:初三与初一.初二有如下不同: 1.课程难度不同 初三与初一.初二最大的不一样在于课程难度将会 ...

  • 初三数学圆知识点专题训练:圆的切线与垂径定理
  • 全国站 中考报考 中考备考 知识点库 试题大全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英语 重点高中 中考大事记 展开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中考政策中考体育中考分数线2016中考中考报名中招计划中考查分志愿填报教育动态中考大事记 中考备考 中考复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 中考真题:数学语文英 ...

  • 初中开学典礼主持词
  •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春风送暖,万物复苏。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新学期已经开始了, 现在,请允许我郑重宣布:东方双语学校20xx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现在开始! 一、(一)首先,让我们重温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每个年级涌现了一批成绩优秀的同学和取得进步的同学。<莲山~课件 > ...

  • 学而思总目录
  • 3274 2011秋季初二上学期物理满分冲刺班(人教版)(杜春雨14讲) [3216]初二上学期英语拓展 15讲 2011秋季初二上学期物理拓展拔高班(北师版) [3581]2011初二上英语预习领先班(人教版) [5890]初二英语课外拓展班(暑期) 初二下学期数学30讲(人教版) 2012中考一 ...

  • 工作量津贴及绩效工资发放实施细则
  • 中层副职:专任教师周平均工五.工作量津贴及绩效工资奖惩细 作量津贴×115% 则 B:工作量津贴同相同年级.学科.岗 1.工作量计算 工作量津贴及绩效工资发放实施细则 (修订稿) 根据校务委员会的研究决定,为提位教职工工作量津贴计算. 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本着"以量计酬.三.业务检查内容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