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重点摘要

法优越的原因:①自然法体现了自然无为的要求,广大无边,谁也逃脱不了它的约束;②自然法对人无所偏爱;③自然法是永恒的。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认为①自然的天道是无为的,人们遵循天道行事,就要自然无为;②治理国家应不要过多地干预人民的③天下之所以混乱,人民之所以难治,就是由于统治者喜欢有为,他A抨击统治者骄奢淫逸;B反对苛政暴敛;C反对战争;D不尚贤。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崇尚自然,推崇自然法,否定人为,反对人定法。它认为,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导致人民越来越贫穷,盗贼也就越多。窃钩者诛,窃国者候:战国时期道家庄子的思想。他认为仁义礼义是 “大盗”窃国的工具。于是盗窃钩的人被杀死,而盗窃国家的人却成了诸侯。 16 法家推行“法治” 的方法(法家法律观的主要内容):⑴法的起源与变法论。法家关于法的起源说与变法论,是他们主张社会改革和变法的理论根据。①法的起源论。商鞅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上世、中世、下世三个阶级,他认为,在下世,人们激烈争夺,为了确定事物的所有权,需要制定法律,即产生了国家和法律。②变法论。商鞅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统治者应“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实行变法是历史的必然。⑵“以法治国”论。法家认为法是由官府制定、颁布的,并具有强制力,而刑法是加于违法犯罪的人。他们对法的性质和特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①法的规范性。法是人们行为的规则和规范。是一种标准,全体臣民必须严格遵守。②法的公正性。法是公正无私的表现,反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枉法任私。③法的平等性。法代表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④法的公开性。法家指出,统治者制定法令,必须明白易懂,广为宣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⑶法的纲要——赏与刑。法家认为赏与刑是法的纲要,治国必须赏刑并用,力求做到“信赏必罚、重刑少赏”。其实质在于重刑。⑷“势治”论。法家认为要推行法治,必须以君主的权势为前提,以国家政权为后盾。慎到强调人君要牢牢掌握权势,但不能脱离臣民。商鞅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人君只有大权独揽,才能树立自己的威势。韩非进一步发展了“势治”思想,主张将法和势结合起来。他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君主实行绝对专制。⑸“术治”论。法家的术,指君主掌握政权和驾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韩非特别强调把法和术结合起来。⑹文化专制论。法家极力反对儒书儒术。商鞅把儒家作为打击的重点,韩非主张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缔所有文化派别,定法家学说于一尊。总之,法家的思想理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取得政权的需要,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理论。 17 以刑去刑:战国时期法家的主犯罪人得失相当,就还会心存侥幸去犯罪,只有对轻罪用重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罪,才会达到“不刑而民善”的境界。定分止争:所就是要求把封建私有制和等级制用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商鞅认为,没有法以前,人人争夺,造成了混乱的局面。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法就是定分止争的工具。不法古,不修今:是商鞅变法时提出的口号他认为法令制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

疑是合理的,但为了反对代议制,16、李世民:明刑弼教 六、刘颂、斑固、仲长统、陈群、章太炎不惜美化中国封建专制,则17、唐律疏议:德礼为政教之本,朱熹是复肉刑论者 有失偏颇,不合历史潮流。

刑罚为政教之用

57 章太炎的维护人民权利平等的18、韩愈: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 法律观:章太炎反封建专制特权法19、柳宗元:其本则合,其用则异 之道而行之,要求在推翻清朝后,20、白居易:刑、礼、道“循环表立法上、司法上“抑官伸民”、“抑里,迭相为用”

强辅微”、“抑富振贫”,总起来说,21、朱熹:德礼政刑,相为终始 就是“损上益下”,以维护人民权利22、丘某:德主刑辅,应经合义。“礼平等。 教刑辟交相为用”

⑴ “抑强辅微”的刑法主张。具23、洪仁某:德化于前,刑罚于后 体地说,是要像五朝法律那样做到24、张之洞: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重生命”、“恤无告”、“平吏民”、表里

“抑富人”。出于“抑强辅微”的需25、梁启超:法治、人治并重,法要,章太炎在量刑、刑罚等问题上律、道德“相须为用”

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主张,如:①26、沈家本:以教为先,而刑其后“轻盗贼之罪”,并反对“以赃论焉者

罪”;②“轻谋反之罪”,“重叛逆之三、重视人才的思想家及其言论 罪”;③宽平省刑。

1、管仲;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 ⑵“抑富振贫”的经济立法主张。2、孔子:举贤才 章太炎为了“恢廓民权,限制元首”3、孟子:举贤使能 曾提出“置四法”。这四法是:均配4、荀子:尚贤使能 土地;官办工厂;限制继承;公散5、墨子:“尚贤”、 议员。除公散议员属政治方面的,6、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 其余都是民事和经济方面的,加上7、慎到:反对尚贤,主张任贤。 他在其他地方论及的民事和经济立8、韩非子:上法而不上贤。任智则法主张,总合起来,其宗旨是“抑危

富强,振贫弱”,具体内容为:①均9、淮南子:举贤而立功

配土地;②官办工厂; ③限制继承10、王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 权④统一货币;⑤稳定赋税。 11、刘颂:赦小过,举贤才 ⑶“抑官伸民”的行政立法主张。12、曹操:唯才是与

与“抑强辅微”、13、王叔文:用人唯贤路线

14、范仲淹:得地千里,不如一贤 司法、教育四权分立为基础,进一15、王安石:众建贤才

步制定旨在“抑官吏,伸齐民”的16、完某某:举荐人才,当今急务行政立法,以保护民权,人人得享也

受平等政治权利。

17、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 中国法律思想史几个知识点归纳、18、魏源:国家之有人材犹山川之比较

有草木

一、历代思想家的变法主张

19、洪仁某:代有贤人相维持

1、管仲:修旧法,择其善而业用之 20、梁启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2、子产:改革内政,创立新制 四、中国法律思想史各项第一、最3、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早

4、商鞅:不法古,不修今 1、最早提出罪犯要区别对待的是周5、淮南子:法以时变

公(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 6、贾谊:变化因时,立经陈纲 2、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子产

7、仲长统:变法改制论 3、春秋战国中形成最早的学派是儒8、拓跋宏:变法改度,宜为更始(要家 做到教随时设,政因事改)

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9、杨坚;帝王作法,沿革不同,取善论”的是孟子

适于时,故有损益 5、最早起来反对孔子的是墨子 10、朱熹:因事制宜

6、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的提出11、范仲淹:不可不更张以救之,革者是老子

故鼎新(更张:变法、改革) 7、法家中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12、王安石;三不足变法理论(天原则的是商鞅

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8、试图将儒家礼治理论具体化、制恤)

度化、法律化并付诸实践的第一人13、张居正:立法以宜时便民为原是贾谊

则(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9、最早、最完备、最系统神化以孔安”)

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全面论证封14、王夫之:趋时更新

建制度合理性永恒性的思想家是董15、龚自珍:变法改图,事无不变 仲舒

16、魏源:因势变法

10、王充是第一个出来从理论上对17、洪仁王干:变通、更新

东汉谶纬神学系统加以清算和批判 18、康有为:时移法亦移,无百年10、第一个明确阐述儒法道三家学不变之法

说混杂用之,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19服务的是白居易

“非变法万无可以图存之理”,“变11、第一个提出立法应“以天下为者天下之公理”

主”,保障人民在政治上官吏平等的20、谭嗣同:惟变法可以救之 思想家是黄宗羲

21、沈家本:法随时变

12、第一个将“法治”深入到法律二、历代思想家对德刑或礼法关系本质的领域,强调 “人人平等”“天的观点

下之法”的是黄宗羲

1、周公;明德慎罚

13、第一次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的思2、子产:礼与法、德与刑统一 想家是沈家本

3、邓析:不是礼义

14、旧中国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4、孔子:德主刑辅,以德去刑 的刑法典是大清新刑律 5、孟子:徒法不能以自行 五、法律、国家起源论

6、荀子: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1、商鞅法的起源论:以进化历史观7、汉初:德刑相济,德治为先、刑为根据,社会经过上中下三世,下罚为末

世圣人制定各种制度(法律产生的8、淮南子:仁义为本,法度为末 具体过程为:定分、立禁、、立官、9、贾谊:礼义为先,礼法结合 立君)

10、董仲舒:大德而小刑,以经义2、鲍敬言认为国家、君主的产生是决狱,以经代律 暴力和征服的结果(提出暴力征服11、王充:文武张设

说)

12、杜预:纳礼入律,礼法合一 3、柳宗元的法律起源于势 13、张斐:以礼率律

4、黄宗羲认为法律起源于公利 145、龚自珍认为法律起源于农

刑驰而教不独行,礼废则乐无所立 6、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良知、契15、拓跋宏:齐之以法,示之以礼

法优越的原因:①自然法体现了自然无为的要求,广大无边,谁也逃脱不了它的约束;②自然法对人无所偏爱;③自然法是永恒的。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认为①自然的天道是无为的,人们遵循天道行事,就要自然无为;②治理国家应不要过多地干预人民的③天下之所以混乱,人民之所以难治,就是由于统治者喜欢有为,他A抨击统治者骄奢淫逸;B反对苛政暴敛;C反对战争;D不尚贤。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崇尚自然,推崇自然法,否定人为,反对人定法。它认为,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导致人民越来越贫穷,盗贼也就越多。窃钩者诛,窃国者候:战国时期道家庄子的思想。他认为仁义礼义是 “大盗”窃国的工具。于是盗窃钩的人被杀死,而盗窃国家的人却成了诸侯。 16 法家推行“法治” 的方法(法家法律观的主要内容):⑴法的起源与变法论。法家关于法的起源说与变法论,是他们主张社会改革和变法的理论根据。①法的起源论。商鞅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上世、中世、下世三个阶级,他认为,在下世,人们激烈争夺,为了确定事物的所有权,需要制定法律,即产生了国家和法律。②变法论。商鞅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统治者应“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实行变法是历史的必然。⑵“以法治国”论。法家认为法是由官府制定、颁布的,并具有强制力,而刑法是加于违法犯罪的人。他们对法的性质和特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①法的规范性。法是人们行为的规则和规范。是一种标准,全体臣民必须严格遵守。②法的公正性。法是公正无私的表现,反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枉法任私。③法的平等性。法代表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④法的公开性。法家指出,统治者制定法令,必须明白易懂,广为宣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⑶法的纲要——赏与刑。法家认为赏与刑是法的纲要,治国必须赏刑并用,力求做到“信赏必罚、重刑少赏”。其实质在于重刑。⑷“势治”论。法家认为要推行法治,必须以君主的权势为前提,以国家政权为后盾。慎到强调人君要牢牢掌握权势,但不能脱离臣民。商鞅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人君只有大权独揽,才能树立自己的威势。韩非进一步发展了“势治”思想,主张将法和势结合起来。他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君主实行绝对专制。⑸“术治”论。法家的术,指君主掌握政权和驾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韩非特别强调把法和术结合起来。⑹文化专制论。法家极力反对儒书儒术。商鞅把儒家作为打击的重点,韩非主张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缔所有文化派别,定法家学说于一尊。总之,法家的思想理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取得政权的需要,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理论。 17 以刑去刑:战国时期法家的主犯罪人得失相当,就还会心存侥幸去犯罪,只有对轻罪用重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罪,才会达到“不刑而民善”的境界。定分止争:所就是要求把封建私有制和等级制用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商鞅认为,没有法以前,人人争夺,造成了混乱的局面。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法就是定分止争的工具。不法古,不修今:是商鞅变法时提出的口号他认为法令制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

疑是合理的,但为了反对代议制,16、李世民:明刑弼教 六、刘颂、斑固、仲长统、陈群、章太炎不惜美化中国封建专制,则17、唐律疏议:德礼为政教之本,朱熹是复肉刑论者 有失偏颇,不合历史潮流。

刑罚为政教之用

57 章太炎的维护人民权利平等的18、韩愈: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 法律观:章太炎反封建专制特权法19、柳宗元:其本则合,其用则异 之道而行之,要求在推翻清朝后,20、白居易:刑、礼、道“循环表立法上、司法上“抑官伸民”、“抑里,迭相为用”

强辅微”、“抑富振贫”,总起来说,21、朱熹:德礼政刑,相为终始 就是“损上益下”,以维护人民权利22、丘某:德主刑辅,应经合义。“礼平等。 教刑辟交相为用”

⑴ “抑强辅微”的刑法主张。具23、洪仁某:德化于前,刑罚于后 体地说,是要像五朝法律那样做到24、张之洞: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重生命”、“恤无告”、“平吏民”、表里

“抑富人”。出于“抑强辅微”的需25、梁启超:法治、人治并重,法要,章太炎在量刑、刑罚等问题上律、道德“相须为用”

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主张,如:①26、沈家本:以教为先,而刑其后“轻盗贼之罪”,并反对“以赃论焉者

罪”;②“轻谋反之罪”,“重叛逆之三、重视人才的思想家及其言论 罪”;③宽平省刑。

1、管仲;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 ⑵“抑富振贫”的经济立法主张。2、孔子:举贤才 章太炎为了“恢廓民权,限制元首”3、孟子:举贤使能 曾提出“置四法”。这四法是:均配4、荀子:尚贤使能 土地;官办工厂;限制继承;公散5、墨子:“尚贤”、 议员。除公散议员属政治方面的,6、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 其余都是民事和经济方面的,加上7、慎到:反对尚贤,主张任贤。 他在其他地方论及的民事和经济立8、韩非子:上法而不上贤。任智则法主张,总合起来,其宗旨是“抑危

富强,振贫弱”,具体内容为:①均9、淮南子:举贤而立功

配土地;②官办工厂; ③限制继承10、王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 权④统一货币;⑤稳定赋税。 11、刘颂:赦小过,举贤才 ⑶“抑官伸民”的行政立法主张。12、曹操:唯才是与

与“抑强辅微”、13、王叔文:用人唯贤路线

14、范仲淹:得地千里,不如一贤 司法、教育四权分立为基础,进一15、王安石:众建贤才

步制定旨在“抑官吏,伸齐民”的16、完某某:举荐人才,当今急务行政立法,以保护民权,人人得享也

受平等政治权利。

17、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 中国法律思想史几个知识点归纳、18、魏源:国家之有人材犹山川之比较

有草木

一、历代思想家的变法主张

19、洪仁某:代有贤人相维持

1、管仲:修旧法,择其善而业用之 20、梁启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2、子产:改革内政,创立新制 四、中国法律思想史各项第一、最3、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早

4、商鞅:不法古,不修今 1、最早提出罪犯要区别对待的是周5、淮南子:法以时变

公(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 6、贾谊:变化因时,立经陈纲 2、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子产

7、仲长统:变法改制论 3、春秋战国中形成最早的学派是儒8、拓跋宏:变法改度,宜为更始(要家 做到教随时设,政因事改)

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9、杨坚;帝王作法,沿革不同,取善论”的是孟子

适于时,故有损益 5、最早起来反对孔子的是墨子 10、朱熹:因事制宜

6、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的提出11、范仲淹:不可不更张以救之,革者是老子

故鼎新(更张:变法、改革) 7、法家中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12、王安石;三不足变法理论(天原则的是商鞅

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8、试图将儒家礼治理论具体化、制恤)

度化、法律化并付诸实践的第一人13、张居正:立法以宜时便民为原是贾谊

则(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9、最早、最完备、最系统神化以孔安”)

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全面论证封14、王夫之:趋时更新

建制度合理性永恒性的思想家是董15、龚自珍:变法改图,事无不变 仲舒

16、魏源:因势变法

10、王充是第一个出来从理论上对17、洪仁王干:变通、更新

东汉谶纬神学系统加以清算和批判 18、康有为:时移法亦移,无百年10、第一个明确阐述儒法道三家学不变之法

说混杂用之,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19服务的是白居易

“非变法万无可以图存之理”,“变11、第一个提出立法应“以天下为者天下之公理”

主”,保障人民在政治上官吏平等的20、谭嗣同:惟变法可以救之 思想家是黄宗羲

21、沈家本:法随时变

12、第一个将“法治”深入到法律二、历代思想家对德刑或礼法关系本质的领域,强调 “人人平等”“天的观点

下之法”的是黄宗羲

1、周公;明德慎罚

13、第一次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的思2、子产:礼与法、德与刑统一 想家是沈家本

3、邓析:不是礼义

14、旧中国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4、孔子:德主刑辅,以德去刑 的刑法典是大清新刑律 5、孟子:徒法不能以自行 五、法律、国家起源论

6、荀子: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1、商鞅法的起源论:以进化历史观7、汉初:德刑相济,德治为先、刑为根据,社会经过上中下三世,下罚为末

世圣人制定各种制度(法律产生的8、淮南子:仁义为本,法度为末 具体过程为:定分、立禁、、立官、9、贾谊:礼义为先,礼法结合 立君)

10、董仲舒:大德而小刑,以经义2、鲍敬言认为国家、君主的产生是决狱,以经代律 暴力和征服的结果(提出暴力征服11、王充:文武张设

说)

12、杜预:纳礼入律,礼法合一 3、柳宗元的法律起源于势 13、张斐:以礼率律

4、黄宗羲认为法律起源于公利 145、龚自珍认为法律起源于农

刑驰而教不独行,礼废则乐无所立 6、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良知、契15、拓跋宏:齐之以法,示之以礼


相关内容

  • 我自考法律本科的科目和学习方法必考课程
  • 我自考法律本科的科目和学习方法必考课程:(后面的数字是课程的学分)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或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3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或者中国近代史纲要) 2 0015 英语(二) (可以用四级代替,就可以免考.如果不考,就选3科代考)14 026 ...

  • 广州自考_中国法制史_2013年10月试题及答案
  • 广州自考_中国法制史_2013年10月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2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 ...

  • 自考法律本科毕业论文2
  • - 论文编号: xxxxxxx 浅析日本行政调查制度及对我国的影响 专业:法律本科 姓名:xx 准考证号:xxxx 考试地区:xxxxx 工作单位:xxxxxx 联系电话:xxxxx 目 2 录 - 引 言„„„„„„„„„„„„„„„„„„„„„(1) 一.日本行政调查制度的涵义„„„„„„„„„ ...

  •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根据贵州省招生考试院.贵州省自考委关于进一步规范自学考试各项工作的要求,我院对我校主考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做出以下要求: 1.题目:考生在所学专业范围内,根据本人的工作或学习情况,自选论文(设计)题目: 2.字数:论文(设计)字数为8000字左右: 3.格式:附件(见 ...

  • 劳动法2013年4月(自考重点)
  • 劳动法串讲资料 本书重点章节: 第一章 第一节.第四节 第二章 全部 第六章 第三节 第七章 第二节 第八章 第一节.第四节 第九章 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P65 劳动法的概念:定义 P66 劳动法的渊源:定义 P68 劳动关系定义和劳动关系的特征 P70 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 ...

  •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重点题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简答 Q 理想信念在人生中具有哪些方面重要作用? 1.理想信念是人生中精神导向: 2.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3.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Q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具有哪些特点? 1.现实性: 2.科学性: 3.崇高性: 4.健全性: Q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包括 ...

  • 安徽大学法律自考毕业论文提纲格式
  • 法律专业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论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法律机制的完善摘要: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一直在致力于探索一条既适合于本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监管新路子.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时至今日,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未来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适应.金融监管并没 ...

  • 自考本科实践论文撰写要求
  • 九江学院自考本科实践论文撰写要求 一. 基本要求 1.实践论文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论文应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结论正确. 3.实践论文中所使用的度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 ...

  • 自考毕业论文(设计)模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姓名:准考证号: 专职职业:称:称:院(系)指导老师:评阅人: 年 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