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案

《和谐》

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并能背诵。

2、了解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3、在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和谐。

二、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2、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难点

1、培育学生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2、感悟和谐对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朗读名人名言

★以和为贵。——孔 子

★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 心

- 1 -

★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马克思 ★相反相成的声音协调统一产生了音乐,音乐就是和谐之美。 ——柏拉图

2、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3、复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观看小视频:社区生活小插曲

2、看完后讨论:你认为邻里之间的关系怎样,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和谐?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多媒体出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3、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等,怎样做才算是和谐的?

出示和谐社会六大特征: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 - 2 -

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4、通过读文你知道什么是和谐社会吗?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5、读故事,明事理。

(1)读“和谐小故事”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小结:故事虽小,力量不一定小,也许因为你的一个小小善心和善举,会改变更多人的一生。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自保持自身的美感,还能欣赏他人的美,彼此的美一起和谐共处,就是社会理想的大同境界。其实这句话的应用面很广,无论是对其他个人、还是对其他民族、或是对其他国家,都能适用,可以作为人与社会和谐精神的一种推演发散。

(二)说一说你的收获。

(三)拓展延伸:用你美丽的眼睛去发现美好的事物,你的身边有哪些和谐的现象?

(四)全课小结

和谐,是浸润在中华文明历史洪流中、承前启后一脉传承的一种思维方式。面对家国,中国人追求的是和气致祥、和气生财,

- 3 -

是以和为贵、地利人和;面对世界,中国人相信的是和衷共济、四海一家,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谐的文化理念教导中国人:对于自我修养,要养性和情;对于同道中人,要和睦相处;对于存异之人,要和而不同;对于家庭整顿,要家和万事兴;对于社会秩序,要礼乐和谐;对于国家治理,要和合偕习;对于国际相处,要万邦同乐。总之是,守中致和,以和为贵。

五、板书设计

和 谐

名人名言

和善之心

和睦之情

和谐交往

和美之态

- 4 -

《和谐》

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并能背诵。

2、了解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3、在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和谐。

二、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2、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难点

1、培育学生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2、感悟和谐对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朗读名人名言

★以和为贵。——孔 子

★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 心

- 1 -

★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马克思 ★相反相成的声音协调统一产生了音乐,音乐就是和谐之美。 ——柏拉图

2、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3、复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观看小视频:社区生活小插曲

2、看完后讨论:你认为邻里之间的关系怎样,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和谐?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多媒体出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3、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等,怎样做才算是和谐的?

出示和谐社会六大特征: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 - 2 -

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4、通过读文你知道什么是和谐社会吗?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5、读故事,明事理。

(1)读“和谐小故事”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小结:故事虽小,力量不一定小,也许因为你的一个小小善心和善举,会改变更多人的一生。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自保持自身的美感,还能欣赏他人的美,彼此的美一起和谐共处,就是社会理想的大同境界。其实这句话的应用面很广,无论是对其他个人、还是对其他民族、或是对其他国家,都能适用,可以作为人与社会和谐精神的一种推演发散。

(二)说一说你的收获。

(三)拓展延伸:用你美丽的眼睛去发现美好的事物,你的身边有哪些和谐的现象?

(四)全课小结

和谐,是浸润在中华文明历史洪流中、承前启后一脉传承的一种思维方式。面对家国,中国人追求的是和气致祥、和气生财,

- 3 -

是以和为贵、地利人和;面对世界,中国人相信的是和衷共济、四海一家,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谐的文化理念教导中国人:对于自我修养,要养性和情;对于同道中人,要和睦相处;对于存异之人,要和而不同;对于家庭整顿,要家和万事兴;对于社会秩序,要礼乐和谐;对于国家治理,要和合偕习;对于国际相处,要万邦同乐。总之是,守中致和,以和为贵。

五、板书设计

和 谐

名人名言

和善之心

和睦之情

和谐交往

和美之态

- 4 -


相关内容

  • 德育实践活动课教案
  • 德育实践活动课方案 1 2 主持人引言 今天班会的主题是创建和谐班级 师:我们班自开学以来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着我们的一份力!那么你对"和谐"有什么定义? 学生:和谐就是彼此友好的生活:和谐就是平等.和平:和谐就是幸福.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所谓和谐, ...

  •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集体备课教案
  •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集体备课教案 第六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节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备课教师:郑鸿钰 学习内容: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教材分析: 本目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图片来说明自然界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材从三个层次上介绍了这一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目 ...

  •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案第一单元你我同行第三课学会和谐相处
  •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案第一单元你我同行第三课 学会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 1, 懂得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规则, 懂得"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道理, 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2, 认识到与人交往时发生冲突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初步掌 ...

  • 大雁归来教案
  • 大 雁 归 来 淮阳一高 李文慧 教学目的: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品味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理解作者爱鸟情怀: 2.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教学难点: 理解富有内涵的句子,感悟主旨 教学方法:启发. ...

  • 第五单元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案
  • 第五单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认知:①.了解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理解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②.了解和谐文化的涵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③.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 2. ...

  • 色彩的和谐教案
  • 色彩的和谐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邻近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课前准备:师生:课件.图片.水粉或水彩色等 ...

  • 小学生文明礼仪课教案
  • 小学生文明礼仪课教案--课间礼仪 教学目的: 1. 通过讨论.交流有关课间活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课间安全意识和课间礼仪意识. 2. 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遵守课间礼仪,争做"课间礼仪之星",共同创建和谐课间.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课间安全意识和课间礼仪意识,促进学生共 ...

  •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设计
  •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设计 寿光市洛城二中 秦金凤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二学生 2.学科: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 八年级 下册 3.课时:1课时 4.课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5.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提前将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学.并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

  • "和谐的集体,温馨的家"主题班会教案
  • 和谐的集体,温馨的家 背景: 学生升入中学已经半年多了,对老师.同学及学校已经熟悉,最初的那份热情开始慢慢消退,缺点也渐渐显露出来.如同学之间出现了摩擦,互不谅解:课堂纪律有些松散:教室卫生也不愿做等等.因此学生之间有意见,对班集体不满意,影响了班集体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特地召开此次班会. 主题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