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贸易理论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主张

作者:左孝顺

南方经济 1996年08期

  一、两种贸易与投资的相关模型

  曼德尔(R.A.Mundell)在其一篇论文中阐述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替代关系,提出了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曼德尔根据赫克歇尔—俄林—萨廖尔森(H—O—S)定理,指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出口Y产品,并从B国进口X产品,在实现了自由贸易平衡的条件下,A、B两国的劳动力报酬和资本报酬的相对量和绝对量都是一致的, 因而不存在要素流动的必要,假如B国对进口的Y商品征收高关税, 势必提高A国出口的Y商品在B国的国内价格,从而刺激了B国Y商品部门的生产扩大。伴随着B国Y商品生产的扩大, B国国内对原来较稀缺的资本要素的需求上升,因而使B国资本的价格上升。此时,A国的资本在高利润的驱使下,流向B国,扩大B国Y商品的生产。 但资本流动并没有增加X、Y两种商品的总产量,只不过用B国Y商品产量的增加替代了A国出口商品Y产量的下降,用A国进口商品X产量的增加替代了B国出口商品X产量的增加替代了B国出口商品X产量的下降。可见,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是一种完全替代的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取代了国际贸易,属于一种逆贸易倾向的投资。

  小岛清(K.Kojimo)在其代表作《国际贸易论》中发展了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互补模型。与曼德尔不同,他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并非是单纯的资本流动,而是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的总体转移。其核心不是货币资本的转移,而是设备等生产资料以及技术、经营管理等技能的转移;他认为直接投资并非生产要素的一般流动,而是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中的特定企业向受资国同一产业中的特定企业和要素转移; 投资国A的资本比较丰富,生产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受资国B的劳动力比较丰富,生产劳动密集型的X商品,当A、B 两类国家的技术差距较小时,A国的先进生产函数可以比较容易地移植到B国,所以A、B两国通过在X、Y两种商品在生产、贸易和消费上的互补,同时达到均衡,即对外投资创造了贸易,换句话说,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是互补的。

  二、新贸易理论的成就及其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新贸易理论”的观点最早出现在迪克西特和诺曼(1980)、兰开斯特(1980)、克鲁格曼(1979、1980)、赫尔普曼(1981)和埃西尔(1982)等人的系列论文之中。他们最基本的观点就是非比较优势,即专业化和贸易的国家并非一定只是为获得它们在资源差异上的优势,它们进行贸易,也是为了获取收益递增。这样,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就得以解决,两者并行不悖,并且规模经济在优势上更占一筹。

  “新贸易理论”在此中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第一,将投资活动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贸易理论,摆脱了完全竞争模式的束缚。在“新贸易理论”诞生之前,公司内部的规模经济随处可见;相反,与完全竞争相联系的纯粹技术性外部经济却是不易观察,甚至不可能存在的。尽管如此,以收益递增为基础的正规贸易模式还是不得不接受纯粹外部经济,因为当时有广为人知的不完全竞争模式。70年代,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1977)创立一组连续一贯的且却容易操作的不完全竞争模式,从而使收益递增不再依赖于纯粹外部经济的假设,表现出应当具有的重要作用。

  第二,解决了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的矛盾,摆脱在比较优势和收益递增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由于早期产业内部贸易的模式一般采取层次结构,因此,经过分类的产品是用相同的要素比例生产总合而得,比较优势继续在总合的水平上发挥主导作用, 产业间的贸易仍由H—O—S理论来决定的。但是,产业内部贸易作为国际投资活动中产业内专业化的结果,则由收益递增推动。

  第三,恢复了人们对外部经济的正确看法,在国际贸易与投资过程中外部经济不容忽视,如瑞士的手表、丹麦的家俱、日本的“量产型机器”等。在现实世界中,不完全竞争下的市场规模的确重要,可使收益递增或递减。一个垄断性竞争的中间产品的投资活动可以引起下游工业那样的外部经济,如果这些中间产品是可贸易品,则外部经济可以国际化。如果中间产品是非贸易品,外部经济将导致最终产品的国家专业化。同时,收益递增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可以产生劳动力的集聚效应,并导致专业化自我强化形式。

  以上从三点概括了“新贸易理论”的贡献,可见新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或收益递增的矛盾缓和,而跨国公司(产业)内部贸易扮演重要角色。这就为发展新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供了思路。

  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探讨

  由上文可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成为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角。而公司内贸易是建立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在资源禀赋差异的条件下,每个国家为其禀赋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支付较高报酬,而且至少有一个国家专门生产较多使用该国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如果本国的资本较便宜而外国的劳动也较便宜,而且公司不必在一个地方雇佣所有的劳动和资本,假定能将总部服务置于母国而将生产活动投资在另一国,这时母公司将设在本国,子公司设在外国,这样一种资源配置有效地利用了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减少本国对劳动的需求,增加本国对资本的需求,外国刚好相反。如当两国的企业A和B拥有各自特定优势时,结合这两种优势生产某种产品的方式有多种——国际贸易(如市场交换、特许贸易等)和国际投资(合资和兼并等)。具体形式的选择决定于双方面临的交易成本的比较。当A 的特定优势交易成本低,而B较高时,A与B的贸易方式被选择。 当双方都面临高额交易成本时,投资方式被选择。

  由此,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从理论上统一到比较成本理论上来。唯一区别在于,国际贸易是按即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而国际直接投资是按照比较成本原则进行的结果,又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成本,从而为扩大国际贸易创造了条件。

  为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主张:

  1、关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直接投资。(1)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依次逐步进行转移;(2)适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次转移新技术、新产业;(3)通过直接投资要普及先进函数,提高当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4)在完成上述作用, 投资国应分段地转让所有权。

  2、关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的直接投资。从比较成本原理出发, 双方并不存在比较成本优势。但可能源于节省交易费用,归避贸易避垒或非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内部进行直接投资,如日本对美国的轿车产业投资即是一个典例。

  3、关于发展中国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在这种情况下, 投资国获的是超额利润,而东道国只能获得比较利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似,若其中一国集中本国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投资于东道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使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东道国的平均水平,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而东道国则以牺牲部分市场、资金和兼价劳动力为代价得到了资金缺口被弥补,先进技术被引进等比较利益。

  4、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一般来说, 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总体水平上均要低于发达国家,但却存在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都是发达国家相对缺乏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业空心化的倾向,经济发展受资源、资金的约束越来越大,这就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创造契机。此外,发展中国家在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但在某些技术、管理经验方面还是占有绝对优势,如餐饮业、纺织业、手工业等。因此,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在总体水平欠佳的情况下,利用自己某方面的绝对优势对发这国家投资。

  5、资源开发型的对外投资。 一种是通过资源开发供投资国进口使用,所以没有必要取得上游业(即资源开发)的所有权,而只需使用非股权参与方式即可。这是东道国较易接受的方式。如日本、中国等资源开发型投资即属此类,采掘出来的原材料主要返销国内,以弥补国内人均资源的不足。一种是采用垂直分工的跨国公司垄断方式的资源开发型对外投资,如美国等。

作者介绍:左孝顺 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研究所

作者:左孝顺

南方经济 1996年08期

  一、两种贸易与投资的相关模型

  曼德尔(R.A.Mundell)在其一篇论文中阐述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替代关系,提出了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曼德尔根据赫克歇尔—俄林—萨廖尔森(H—O—S)定理,指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出口Y产品,并从B国进口X产品,在实现了自由贸易平衡的条件下,A、B两国的劳动力报酬和资本报酬的相对量和绝对量都是一致的, 因而不存在要素流动的必要,假如B国对进口的Y商品征收高关税, 势必提高A国出口的Y商品在B国的国内价格,从而刺激了B国Y商品部门的生产扩大。伴随着B国Y商品生产的扩大, B国国内对原来较稀缺的资本要素的需求上升,因而使B国资本的价格上升。此时,A国的资本在高利润的驱使下,流向B国,扩大B国Y商品的生产。 但资本流动并没有增加X、Y两种商品的总产量,只不过用B国Y商品产量的增加替代了A国出口商品Y产量的下降,用A国进口商品X产量的增加替代了B国出口商品X产量的增加替代了B国出口商品X产量的下降。可见,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是一种完全替代的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取代了国际贸易,属于一种逆贸易倾向的投资。

  小岛清(K.Kojimo)在其代表作《国际贸易论》中发展了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互补模型。与曼德尔不同,他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并非是单纯的资本流动,而是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的总体转移。其核心不是货币资本的转移,而是设备等生产资料以及技术、经营管理等技能的转移;他认为直接投资并非生产要素的一般流动,而是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中的特定企业向受资国同一产业中的特定企业和要素转移; 投资国A的资本比较丰富,生产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受资国B的劳动力比较丰富,生产劳动密集型的X商品,当A、B 两类国家的技术差距较小时,A国的先进生产函数可以比较容易地移植到B国,所以A、B两国通过在X、Y两种商品在生产、贸易和消费上的互补,同时达到均衡,即对外投资创造了贸易,换句话说,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是互补的。

  二、新贸易理论的成就及其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新贸易理论”的观点最早出现在迪克西特和诺曼(1980)、兰开斯特(1980)、克鲁格曼(1979、1980)、赫尔普曼(1981)和埃西尔(1982)等人的系列论文之中。他们最基本的观点就是非比较优势,即专业化和贸易的国家并非一定只是为获得它们在资源差异上的优势,它们进行贸易,也是为了获取收益递增。这样,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就得以解决,两者并行不悖,并且规模经济在优势上更占一筹。

  “新贸易理论”在此中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第一,将投资活动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贸易理论,摆脱了完全竞争模式的束缚。在“新贸易理论”诞生之前,公司内部的规模经济随处可见;相反,与完全竞争相联系的纯粹技术性外部经济却是不易观察,甚至不可能存在的。尽管如此,以收益递增为基础的正规贸易模式还是不得不接受纯粹外部经济,因为当时有广为人知的不完全竞争模式。70年代,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1977)创立一组连续一贯的且却容易操作的不完全竞争模式,从而使收益递增不再依赖于纯粹外部经济的假设,表现出应当具有的重要作用。

  第二,解决了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的矛盾,摆脱在比较优势和收益递增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由于早期产业内部贸易的模式一般采取层次结构,因此,经过分类的产品是用相同的要素比例生产总合而得,比较优势继续在总合的水平上发挥主导作用, 产业间的贸易仍由H—O—S理论来决定的。但是,产业内部贸易作为国际投资活动中产业内专业化的结果,则由收益递增推动。

  第三,恢复了人们对外部经济的正确看法,在国际贸易与投资过程中外部经济不容忽视,如瑞士的手表、丹麦的家俱、日本的“量产型机器”等。在现实世界中,不完全竞争下的市场规模的确重要,可使收益递增或递减。一个垄断性竞争的中间产品的投资活动可以引起下游工业那样的外部经济,如果这些中间产品是可贸易品,则外部经济可以国际化。如果中间产品是非贸易品,外部经济将导致最终产品的国家专业化。同时,收益递增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可以产生劳动力的集聚效应,并导致专业化自我强化形式。

  以上从三点概括了“新贸易理论”的贡献,可见新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或收益递增的矛盾缓和,而跨国公司(产业)内部贸易扮演重要角色。这就为发展新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供了思路。

  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探讨

  由上文可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成为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角。而公司内贸易是建立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在资源禀赋差异的条件下,每个国家为其禀赋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支付较高报酬,而且至少有一个国家专门生产较多使用该国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如果本国的资本较便宜而外国的劳动也较便宜,而且公司不必在一个地方雇佣所有的劳动和资本,假定能将总部服务置于母国而将生产活动投资在另一国,这时母公司将设在本国,子公司设在外国,这样一种资源配置有效地利用了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减少本国对劳动的需求,增加本国对资本的需求,外国刚好相反。如当两国的企业A和B拥有各自特定优势时,结合这两种优势生产某种产品的方式有多种——国际贸易(如市场交换、特许贸易等)和国际投资(合资和兼并等)。具体形式的选择决定于双方面临的交易成本的比较。当A 的特定优势交易成本低,而B较高时,A与B的贸易方式被选择。 当双方都面临高额交易成本时,投资方式被选择。

  由此,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从理论上统一到比较成本理论上来。唯一区别在于,国际贸易是按即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而国际直接投资是按照比较成本原则进行的结果,又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成本,从而为扩大国际贸易创造了条件。

  为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主张:

  1、关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直接投资。(1)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依次逐步进行转移;(2)适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次转移新技术、新产业;(3)通过直接投资要普及先进函数,提高当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4)在完成上述作用, 投资国应分段地转让所有权。

  2、关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的直接投资。从比较成本原理出发, 双方并不存在比较成本优势。但可能源于节省交易费用,归避贸易避垒或非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内部进行直接投资,如日本对美国的轿车产业投资即是一个典例。

  3、关于发展中国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在这种情况下, 投资国获的是超额利润,而东道国只能获得比较利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似,若其中一国集中本国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投资于东道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使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东道国的平均水平,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而东道国则以牺牲部分市场、资金和兼价劳动力为代价得到了资金缺口被弥补,先进技术被引进等比较利益。

  4、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一般来说, 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总体水平上均要低于发达国家,但却存在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都是发达国家相对缺乏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业空心化的倾向,经济发展受资源、资金的约束越来越大,这就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创造契机。此外,发展中国家在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但在某些技术、管理经验方面还是占有绝对优势,如餐饮业、纺织业、手工业等。因此,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在总体水平欠佳的情况下,利用自己某方面的绝对优势对发这国家投资。

  5、资源开发型的对外投资。 一种是通过资源开发供投资国进口使用,所以没有必要取得上游业(即资源开发)的所有权,而只需使用非股权参与方式即可。这是东道国较易接受的方式。如日本、中国等资源开发型投资即属此类,采掘出来的原材料主要返销国内,以弥补国内人均资源的不足。一种是采用垂直分工的跨国公司垄断方式的资源开发型对外投资,如美国等。

作者介绍:左孝顺 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研究所


相关内容

  • 论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 2011年5月第3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a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 May,2011 No.3 论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张晓忠 摘要:全球化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给我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年来面对全球 ...

  • 论完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
  • 作者:卢炯星 中国法学 1996年05期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作了探讨.第一,要统一外商投资立法,途径有三:统一制订<外商投资经营企业法>:将现行三大涉外投资企业法分离,将其中一部分内容划归重新制订的"外商投资法"调整,一部分内容直接划归国内&l ...

  •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 第三篇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一章 古典贸易理论--比较成本理论 一.绝对成本论 亚当 斯密1776年 <国富论> (一)主张自由放任 (二)主张分工 (三)主张国际分工 1.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商品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原因:先天的自然禀赋: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 2.例子 (1)分工前的 ...

  • 从历史的角度看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 从历史的角度看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摘要:通过对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发展历程的描述,得出两者在历史发展中适应时代交替出现的结论.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直观的表现两者的利弊.最后得出结论,从世界史的角度看,贸易保护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联系的日益紧密,贸易自由主义势 ...

  • 国贸试题及答案
  • 一.选择 1.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李斯特). 2.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美国出口需要使用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产品). 3.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4.从量税的计算公式是:(税额=商品的数 ...

  • 杭电国际贸易学期末考查题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国际贸易期末作业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号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一.1.国际贸易理论都有哪些学说?各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不同理论的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相互需求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悖论,新生产要 ...

  • 国际贸易原理简答题
  • 简答题 C 17. 产业内贸易说: 产业内贸易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进口或出口同类产品.特点: 1. 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 2.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3.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特点: 4. 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 ...

  • 中考历史必考36个考点
  • 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 一个核心:王权. 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 两对矛盾: ...

  • 历史会考复习人教版
  • 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一.辛亥革命(1911年) 1. 辛亥革命的背景 ①<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②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组织准备: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④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