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疗法探讨

・168・光明中医2008年2月第23卷第2期  CJGMTCM February2008.Vol23.2

刺络放血疗法探讨

王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刺络放血疗法。方法: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深入探讨络放血疗法。结果: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简、便、验的颇有

价值的医疗手段,并可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补充、辅助治疗的手段。结论:刺血疗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  关键词:刺络放血;针刺疗法

Preliminarystudyofvenesectionandphlebotomytherapy

WangYang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thevenesectionandphlebotomytherapy.Method:Discussthevenesectionandphlebotomytherapybasedontheoryandpractice.Results:Asasimpleandeffectivemedicaltreatment,venesectionandphlebotomytherapycouldbetheofothertherapyandmethodofadjunctivetherapy.Conclusion:venesectionandphlebotomytherapywithprospectof,needsfurtherresearchandsummarization.

Keywords:venesectionandphlebotomyΠtherapy

  刺络放血疗法,俗称“刺血疗法”,法的机制、施术部位、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能发生障碍,,气滞血瘀,从而变生诸证。《素问・血气形志》篇又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九针十二原》更提出了“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灵枢・血络论》进一步阐明了刺络法的应用范围,指出:有明显瘀血、肿胀等现象的可“泻之万全”。因此“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络病者,调之其孙络血”。《灵枢・官针》中还提出了“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刺血之法《素问・;调经论》中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人于经,以成其疾”“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可见古人对刺血疗法极为重视,其应用范围广泛,是针灸临床中常用操作方法之一。1 刺络放血疗法研究现状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而实现的

,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主要有退热、止痛、镇静、降压、降低血粘度、强心、活血、消 、急救、消炎、止痒、抗过敏等作用2 刺络放血疗法应用

[2]

刺络放血疗法的应用主要有适应症的选择、穴位的选取、出血量控制及操作注意事项等。该疗法的适应证主要是热证、瘀血证、气滞证、疼痛证、神昏窍闭证、痰浊阻络证等。这些不同的证均体现在很多常见病和奇难杂病之中,如内科的流感、肺炎.扁桃体炎、中暑、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膀胱炎、急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皮肤科的痤疮、丹毒、急性腮腺炎、带状疱疹、疖肿等;五官科的麦粒肿、咽喉炎、结膜炎、急性鼻炎、角膜溃疡、牙痛等。这些疾病都可能与热邪有关,把各种资料归纳起来看,它们的治疗都可能通过刺血产生祛除热证的效应而获效。

刺络放血的选穴包括体穴和耳穴。体穴选取与普通针刺治疗选穴依据相同,即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和对症取穴。耳穴多选取耳尖与耳垂。辨证取穴即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而辨证取病之所属经穴,不仅可以治疗经脉病,也常用于脏腑病的治疗,还可据经脉脏腑辨证取其表里经的腧穴来刺络放血。当病证复杂,涉及脏腑经络较多时,还可选取两条经脉以上的腧穴,即多经取穴来放血治疗。局部取穴即在病痛局部和临近部位选取放血点的一类处方,多用于局部症状比较明显的病证。如偏头痛伴头沉,取太阳、百会局部刺血,腱鞘炎及外伤疾患,在病变局部进行刺络放血,可快速改善局部状况。对症取穴是针对全身性的一些疾病而选取有

从《内经》各篇所述刺血疗法治疗腰痛、疟疾、癫狂、热病、风痉、癃、厥证、厥头痛、衄、喘、颔痛、心疝暴痛、男子如蛊等10多种疾病

[1]

,1949年后刺血疗法得

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20多年来,刺血疗法的著作相继问世,如《刺血疗法》《、刺血医镜》《、民间简易疗法・刺血》《、放血疗法》等,使刺血疗法的研究和应用掀起了新的热潮。王氏等搜集了1960年到2003年327篇有关文献,发现刺血疗法治疗疾病遍布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眼科、耳鼻喉科,达120种

[2]

,对刺络放

血的丰富经验及实践证明:刺络放血疗法确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对各种实证、热证、气滞血瘀、经络瘀滞、疼痛等病证确有良效。刺血疗法的

光明中医2008年2月第23卷第2期  CJGMTCM February2008.Vol23.2・169・

特殊作用的放血部位的一类用法。这类处方表现了腧

穴治疗作用的相对特异性。如腰痛取腰阳关、肾俞、委中;麦粒肿取耳尖、太阳;咽喉肿痛取少商、商阳等。祖国医学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上通于耳。而耳尖与耳垂为头部宗脉之所聚。耳穴刺血疗法具有清热泄火、宣畅气机、化瘀通络、调气和卫的功效。因此可用于各种阳盛发热引起的头部及眼周疾病以及经络瘀阻,营卫逆乱引起的血管神经性头痛。例如外感发热、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热毒内盛之火眼、麦粒肿、口舌生疮、喉闭等。此外应根据患者年龄、精神状况、情志处境、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方面灵活掌握出血量《素问・,刺疟》曰“:瘦者浅刺少出血,肥者深刺多出血。”意为体质壮实者放血稍多,体质虚弱者放血宜少。《素问・刺腰痛》曰“:刺解脉,在 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意为在经络处放血量应稍多。而在肢端细络放血则出血量宜少。《灵枢・血络论》云:余,虽各出血而弗能虚”;者。必尽去之,否则刺络放血刺血治疗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辨证清晰,孕妇、产妇及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使用;②严格消毒,防止感染;③解除患者的紧张、畏惧心理,若患者有面色发白、唇青、出汗等现象时,慎用刺络放血;④放血量一般不宜过多,以血变为止;刺血拔罐疗法以刺络为主,一般不易刺伤深部动脉。⑤针刺不可过浅或过深,过浅则出血量过少影响疗效,过深则易导致刺偏,刺穿或损伤过度。⑥不可在同一部位连续针刺,以免形成硬结。同时应注意刺血产生的副作用,对患者本身的不良影响,如出血过多、晕针等;对施术者或其他病人的影响,如交叉感染等。施术前应该高度重视适应证与禁忌症,详细了解病人的家族史、现病史,必要时应该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宜进行刺血治疗。凡血液功能异常特别是出凝血功能异常者,如果确需使用,必须做好充足的止血准备;传染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梅毒等如确需应用时,必须制定防止交叉感染措施,严格消毒,使用一次性针具等。目前一般认为刺血只适宜于实证,而不主张用于虚证,虚证与刺血的关系,可通过临床研究和虚证的动物研究来进一步探讨。

有关放血疗法的机理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目前大多医家认为放血后改善了局部病变处组织的微循环障碍,缓解了血管痉挛,促进了血液循环,血流速度加

速,扫除了病损处代谢障碍,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缺血状态,局部代谢产物减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刺破血管可以直接激发患者机体的凝血系统,同时也启动了患者的抗凝血系统,机体在经过一系列的凝血2抗凝的正负反馈过程和酶反应之后,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状态。由于类组织胺物质的产生刺激各器官,可增强其功能活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由于血液的排出,能改善损伤处软组织微循环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流,清除病损处的代谢障碍,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一旦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则可使与经络相关的脏腑发生病变,刺血疗法通过“通其经脉”、“达到泻热、止痛、镇静、、。采用,凡属气血违和、阴,。

,大多只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或治疗观察上,很少有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数据的可靠性不高。临床中不同的施术者在刺血部位、剌血量、疗程等方面方案相差很远,临床操作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对的共识和标准。这不仅影响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

,也影响刺血疗法的推广应用,出血量和治疗时间间隔对于疗效而言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应通过权威机构组织相关医疗单位,从临床实际出发,研究刺血部位、刺血量、疗程和疗效之间的关系,通过严谨的、客观的临床数据,制定较规范的治疗方案。通过对同证不同病的刺血病人的临床疗效与实验室指标的研究,加强对刺血的适应证的总结和归纳,找出众多的病与简单的证之间的关系,建立上述各种适应证的证候标准和治疗规范,就可以从众多的疾病中走出来,使刺血疗法的适应证变得更简单,将可能更利于刺血疗法的推广和应用。要进一步拓宽放血疗法的适用范围,提高疗效,就必须加深机理研究,规范化地进行临床研究设计,并运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这些方面还需更做很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锐.内经刺血疗法探析[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5):308[2] 王芬,罗丁.近40年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运用概况[D].全国首届

[3]

刺络放血研究及临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3.83—90

[3] 张京峰,孙国胜.孙六合教授应用刺血拔罐疗法的临证探微[J].中

医药学刊,2005,23(9):1569

(收稿日期:2007-09-29)

・168・光明中医2008年2月第23卷第2期  CJGMTCM February2008.Vol23.2

刺络放血疗法探讨

王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刺络放血疗法。方法: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深入探讨络放血疗法。结果: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简、便、验的颇有

价值的医疗手段,并可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补充、辅助治疗的手段。结论:刺血疗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  关键词:刺络放血;针刺疗法

Preliminarystudyofvenesectionandphlebotomytherapy

WangYang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thevenesectionandphlebotomytherapy.Method:Discussthevenesectionandphlebotomytherapybasedontheoryandpractice.Results:Asasimpleandeffectivemedicaltreatment,venesectionandphlebotomytherapycouldbetheofothertherapyandmethodofadjunctivetherapy.Conclusion:venesectionandphlebotomytherapywithprospectof,needsfurtherresearchandsummarization.

Keywords:venesectionandphlebotomyΠtherapy

  刺络放血疗法,俗称“刺血疗法”,法的机制、施术部位、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能发生障碍,,气滞血瘀,从而变生诸证。《素问・血气形志》篇又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九针十二原》更提出了“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灵枢・血络论》进一步阐明了刺络法的应用范围,指出:有明显瘀血、肿胀等现象的可“泻之万全”。因此“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络病者,调之其孙络血”。《灵枢・官针》中还提出了“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刺血之法《素问・;调经论》中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人于经,以成其疾”“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可见古人对刺血疗法极为重视,其应用范围广泛,是针灸临床中常用操作方法之一。1 刺络放血疗法研究现状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而实现的

,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主要有退热、止痛、镇静、降压、降低血粘度、强心、活血、消 、急救、消炎、止痒、抗过敏等作用2 刺络放血疗法应用

[2]

刺络放血疗法的应用主要有适应症的选择、穴位的选取、出血量控制及操作注意事项等。该疗法的适应证主要是热证、瘀血证、气滞证、疼痛证、神昏窍闭证、痰浊阻络证等。这些不同的证均体现在很多常见病和奇难杂病之中,如内科的流感、肺炎.扁桃体炎、中暑、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膀胱炎、急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皮肤科的痤疮、丹毒、急性腮腺炎、带状疱疹、疖肿等;五官科的麦粒肿、咽喉炎、结膜炎、急性鼻炎、角膜溃疡、牙痛等。这些疾病都可能与热邪有关,把各种资料归纳起来看,它们的治疗都可能通过刺血产生祛除热证的效应而获效。

刺络放血的选穴包括体穴和耳穴。体穴选取与普通针刺治疗选穴依据相同,即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和对症取穴。耳穴多选取耳尖与耳垂。辨证取穴即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而辨证取病之所属经穴,不仅可以治疗经脉病,也常用于脏腑病的治疗,还可据经脉脏腑辨证取其表里经的腧穴来刺络放血。当病证复杂,涉及脏腑经络较多时,还可选取两条经脉以上的腧穴,即多经取穴来放血治疗。局部取穴即在病痛局部和临近部位选取放血点的一类处方,多用于局部症状比较明显的病证。如偏头痛伴头沉,取太阳、百会局部刺血,腱鞘炎及外伤疾患,在病变局部进行刺络放血,可快速改善局部状况。对症取穴是针对全身性的一些疾病而选取有

从《内经》各篇所述刺血疗法治疗腰痛、疟疾、癫狂、热病、风痉、癃、厥证、厥头痛、衄、喘、颔痛、心疝暴痛、男子如蛊等10多种疾病

[1]

,1949年后刺血疗法得

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20多年来,刺血疗法的著作相继问世,如《刺血疗法》《、刺血医镜》《、民间简易疗法・刺血》《、放血疗法》等,使刺血疗法的研究和应用掀起了新的热潮。王氏等搜集了1960年到2003年327篇有关文献,发现刺血疗法治疗疾病遍布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眼科、耳鼻喉科,达120种

[2]

,对刺络放

血的丰富经验及实践证明:刺络放血疗法确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对各种实证、热证、气滞血瘀、经络瘀滞、疼痛等病证确有良效。刺血疗法的

光明中医2008年2月第23卷第2期  CJGMTCM February2008.Vol23.2・169・

特殊作用的放血部位的一类用法。这类处方表现了腧

穴治疗作用的相对特异性。如腰痛取腰阳关、肾俞、委中;麦粒肿取耳尖、太阳;咽喉肿痛取少商、商阳等。祖国医学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上通于耳。而耳尖与耳垂为头部宗脉之所聚。耳穴刺血疗法具有清热泄火、宣畅气机、化瘀通络、调气和卫的功效。因此可用于各种阳盛发热引起的头部及眼周疾病以及经络瘀阻,营卫逆乱引起的血管神经性头痛。例如外感发热、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热毒内盛之火眼、麦粒肿、口舌生疮、喉闭等。此外应根据患者年龄、精神状况、情志处境、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方面灵活掌握出血量《素问・,刺疟》曰“:瘦者浅刺少出血,肥者深刺多出血。”意为体质壮实者放血稍多,体质虚弱者放血宜少。《素问・刺腰痛》曰“:刺解脉,在 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意为在经络处放血量应稍多。而在肢端细络放血则出血量宜少。《灵枢・血络论》云:余,虽各出血而弗能虚”;者。必尽去之,否则刺络放血刺血治疗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辨证清晰,孕妇、产妇及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使用;②严格消毒,防止感染;③解除患者的紧张、畏惧心理,若患者有面色发白、唇青、出汗等现象时,慎用刺络放血;④放血量一般不宜过多,以血变为止;刺血拔罐疗法以刺络为主,一般不易刺伤深部动脉。⑤针刺不可过浅或过深,过浅则出血量过少影响疗效,过深则易导致刺偏,刺穿或损伤过度。⑥不可在同一部位连续针刺,以免形成硬结。同时应注意刺血产生的副作用,对患者本身的不良影响,如出血过多、晕针等;对施术者或其他病人的影响,如交叉感染等。施术前应该高度重视适应证与禁忌症,详细了解病人的家族史、现病史,必要时应该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宜进行刺血治疗。凡血液功能异常特别是出凝血功能异常者,如果确需使用,必须做好充足的止血准备;传染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梅毒等如确需应用时,必须制定防止交叉感染措施,严格消毒,使用一次性针具等。目前一般认为刺血只适宜于实证,而不主张用于虚证,虚证与刺血的关系,可通过临床研究和虚证的动物研究来进一步探讨。

有关放血疗法的机理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目前大多医家认为放血后改善了局部病变处组织的微循环障碍,缓解了血管痉挛,促进了血液循环,血流速度加

速,扫除了病损处代谢障碍,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缺血状态,局部代谢产物减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刺破血管可以直接激发患者机体的凝血系统,同时也启动了患者的抗凝血系统,机体在经过一系列的凝血2抗凝的正负反馈过程和酶反应之后,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状态。由于类组织胺物质的产生刺激各器官,可增强其功能活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由于血液的排出,能改善损伤处软组织微循环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流,清除病损处的代谢障碍,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一旦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则可使与经络相关的脏腑发生病变,刺血疗法通过“通其经脉”、“达到泻热、止痛、镇静、、。采用,凡属气血违和、阴,。

,大多只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或治疗观察上,很少有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数据的可靠性不高。临床中不同的施术者在刺血部位、剌血量、疗程等方面方案相差很远,临床操作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对的共识和标准。这不仅影响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

,也影响刺血疗法的推广应用,出血量和治疗时间间隔对于疗效而言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应通过权威机构组织相关医疗单位,从临床实际出发,研究刺血部位、刺血量、疗程和疗效之间的关系,通过严谨的、客观的临床数据,制定较规范的治疗方案。通过对同证不同病的刺血病人的临床疗效与实验室指标的研究,加强对刺血的适应证的总结和归纳,找出众多的病与简单的证之间的关系,建立上述各种适应证的证候标准和治疗规范,就可以从众多的疾病中走出来,使刺血疗法的适应证变得更简单,将可能更利于刺血疗法的推广和应用。要进一步拓宽放血疗法的适用范围,提高疗效,就必须加深机理研究,规范化地进行临床研究设计,并运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这些方面还需更做很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锐.内经刺血疗法探析[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5):308[2] 王芬,罗丁.近40年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运用概况[D].全国首届

[3]

刺络放血研究及临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3.83—90

[3] 张京峰,孙国胜.孙六合教授应用刺血拔罐疗法的临证探微[J].中

医药学刊,2005,23(9):1569

(收稿日期:2007-09-29)


相关内容

  • 放血疗法与慢性过敏性皮肤病
  • 放血疗法与慢性过敏性皮肤病 慢性过敏性皮肤病三白散穴位放血中医药疗法 关键词 效率(Efficiency)风(Wind)对照组(Control Groups)观察 MeSH主题词 (Observation)放血(Bloodletting)性(Sex)荨麻疹(Urticaria)氯雷 他定(Lorat ...

  • 贺普仁的贺氏针灸三通法详解-贺普仁
  • 贺普仁的贺氏针灸三通法详解 2010-01-12 15:10:12 来源: 显示次数:265 编辑: 进入论坛 贺普仁教授从医六十余年,精研内难,通览甲乙,将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加以提高,并博采众长,用全新的治疗学思想,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学体系--贺氏针灸三通法,形成了"病多气 ...

  • 针灸三通法
  • 贺氏针灸三通法学习及运用 1.三通法介绍: [微通法] 本法就是指毫针疗法.毫针在古代称之为"微针"."小针",<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微通的内在含义在于毫针微调经气,疏通经脉,好似小河流水,涓涓 ...

  • 放血疗法的原理 放血疗法的副作用
  • 放血疗法的原理主要是清除瘀血,然后达到通脉化瘀的作用.放血疗法一般是拔火罐,但是放血疗法是一些副作用的,那么使用这个疗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放血疗法有什么禁忌呢? 放血疗法的原理 一种缺乏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在世界各地的早期医疗历史上大都有所谓的放血疗法. 中医的放血疗法是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 ...

  •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临床应用概述
  • 蜜蓬爨途塞鲞麴鲤笙曼霪麓!墨耋篓茎熬 ・53・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临床应用概述 孙玉芝 ≤广零震争医院,f-农产翘510375) 关键漏:嶷茱萸:涌窳穴:综述 审爨分类售:嚣2甜,9文蘸橡谖璃:矗炎搴缡售:1006-978x(2009)02-0053-02穴位贴敷疗法.是猩中医熬体观念措挣下,根据内病 ...

  • 对待发热的两种不同态度
  • 上个世纪中期的西医,对为什么发热还没搞清楚.对治疗发热只知道物理降温和使用退热的阿司匹灵,后来,退热药随着时间的演进逐渐增多:再后来出现了磺胺类消炎药物,就把消炎退热合而为一了.青霉素出现后,抗菌素取代了磺胺类,增加了输液治发热一法.迄今为止,输液加抗菌素便成为医院里西医内科的普治之法,现在所有的疾 ...

  • 放血疗法的出血量的问题?放多少血为好?
  • 放血疗法的出血量问题?放多少血为好?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是体重的8-9%,儿童的血量按体重比例比成年人高.出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时(约700-1000毫升)机体的代谢机能将不足以保持与正常水平,出现口渴.恶心.乏力.晕厥.手足厥冷.脉搏加快.血压降低.站立或轻微活动可发 ...

  • 中医常用急救技术
  • 中医常用急救技术 概述急救? 谈到急救,一百个人中,至少会有九十九个心中可能都会想到救护车.氧气瓶.止血袋.注射针等现代西医急救的一系列工具和器材. 是否会有一个人心中想到针灸.中药?这恐怕有很大的疑问.其实,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医学是惟一的医学,因此,中医学必然有很多急救的理论和方法,否则中国 ...

  • 中国民间刺血术(10)
  • 2006-10-04 00:41 阅读(41)评论(0) 拿穴拔火罐疗法治疗精神病50例临床观察@ 拿穴是以指重压心.肺.肾俞等穴后叩击命门,然后在背部沿膀胱经拔罐,自上而下每侧拔火罐四个,留罐半小时,再后捏拿安宁穴(颈两侧1/3,颈动脉搏动的后方l厘米处),并用大黄与精神安适药,有效率为9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