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我们组做的是实验I:

1, Q=ms1c1 △t求K得先求Q

1

Q=ms1C1△t1 ,其中,C1=所以得先求ms1 , C1, △t1,

1m=Vρ ◇

s1

s1

要得求Vs1,Vs1=u1A,Vs1 =C0A02gR(ρo-ρ)/ρ C0为空流系数,C0=0.855,A0为空口面π2

积,A0的计算方法如下:A0 = d0 , d0=20.32 mm,故 4

A0= 4 ×(1000 )2=3.243293×10-4 m2

R为压计差读数

π2

A= ,d为内管内径=20mm, 4用内插法求解空气密度 ρ 值 这样求得ms1,

π20.32

2 ◇

C1 的求法为先查表的相近温度下空气的C值,然后用内插法求得对应平均温

度对应的的C1值

3

1

求△t1=t

t,=t

=t+ t

1

2

2

t1 为进口温度 t2 为出口温度

进口温度t1的求解方法

由热电偶中的电位Vt,按照公式求Et

2

=Vt0+0.0394645t0+0.0000402t0

[]得

.5574⨯10-3+1.608⨯10-4Et

Et,再由t=-490.852 求得t1值

8.04⨯10-5

出口温度t2的求解方法

由热电偶中的电位Vt,按照公式Et

2

=Vt0+0.0394645t0+0.0000402t0

[]求得

.5574⨯10-3+1.608⨯10-4Et

Et,再由t=-490.852 求得t2值 -5

8.04⨯10

由以上步骤求出 Q

2 ,由Q=KA△tm求出K值 K=

Q

A△tm

Q由第一步已经求出,A为内管内径对应的面积,A=2π

rL ,r=17.8mm=0.0178 m,

A=2×3.14×0.0178×1.224=0.13682362 m2 3 ,求Re ,Nu

流体无相变强制湍流经圆形直管与管壁稳定对流传热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函数关系为:

l

Nu=f(Re,Pr,)

d

对于空气,在实验范围内,Pr 准数基本上为一常数;当管长与管径的比值大于50 时,其值对 Nu 的影响很小;则 Nu 仅为 Re 的函数,故上述函数关系一般可以处理成:

Nu=aRem

式中,a 和 m 为待定常数。

duρ2

Re=×0.0178 m =0.0356 m , u=Vs/(π×0.0178)μ

μ

的相近温度的μ,ρ,再用线性关系计算求得。

和ρ用内插法,先查表

测量空气一侧管壁的中区壁温TW ,由热电偶按前面公式求得;由下式可以计算空气与管壁

的对流传热系数

α=

式中, ——空气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Q

A(TW-)

Nu=

αd

d=0.0356 m ,λ还得用内插法求解,先找到相近温度的λ,假定λ的线性λ

变化,求得λ。 然后用以下公式:

logNu=mlogRe+logα

logNu-logαm=

logRe

Num

可求得m,再由 Nu=aRe a=m 求得对应Re,Nu下的a 值。

Re然后做 Nu/Re 图

用计算机软件计算的数据汇总如下:

由计算机根据相关计算结果作出下图(双对数坐标图)

1、本实验装置采用热电偶测温,同时又装玻璃温度计,有什么必要?

答:实验是通过使用热电偶测量,再用相关公式计算得到比较准确的相应温度,与此同时,使用玻璃温度计进行测量起到校正的作用,证实验的精确性。

2、本实验装置和操作再哪些地方容易造成结果误差?如何尽量减少误差?

答:实验中存在的误差主要由于装置和操作千万的。对于装置而言,由于其自身存在温度,从而引起测量的不准确。以及在进行热电偶测温时,读数也会产生细微误差。更为主要的是传热管由于老化,保湿效果不好,千万热损失,从而产生误差。另外在读数时,由于液柱R有波动,从而使Ro,Ro',R1-2读数不精确,这也是误差的来源之一,为减速小认上误差,在尽量待系统稳定后再进行读数并且改善传热管的保温效果。

3、蒸汽压力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会影响,因为水蒸汽在它的饱和蒸汽压下才会仅发生相变而不发生温变,而本实验的T只用一个温度,故蒸汽压变化下T会不准确造成实验影响。

4、比较实验所得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与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时的经验公

式,两者是否矛盾?

答:实验结果与Ro,Ro'与R1-2有关,所得的对流准数关联式与液体在圆管中作强制湍流的经验公式不矛盾。因为其中有少许误差都是人为和设备引起的,但大方向上它们是一致的。

5、对比实验所得的螺旋槽管与圆形光滑管内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答:对比后发现,螺旋管的水α以及Nu都比光滑管高证明加剧湍动的剧烈程度可使传热效果更好。

6、通过实验,你是如何理解总传热系数与对流传热系数的区别和联系的?

答:因为处于湍流区,由实验可知传热系数与对流传热系数存在一定的联系,当α1>>α2时,k=α2.

7、注意实验装置上疏水器和不凝气排出管的设置,说明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 答:实验装置中装有疏水器,是为了使管内液体流速无巨大突变较平衡。不凝气排出管是为了使气体排出顺畅。在实验过程中要对阀门做均匀调节,在零至最大流量间确定相关流量分布,从而使曲线分布合理。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我们组做的是实验I:

1, Q=ms1c1 △t求K得先求Q

1

Q=ms1C1△t1 ,其中,C1=所以得先求ms1 , C1, △t1,

1m=Vρ ◇

s1

s1

要得求Vs1,Vs1=u1A,Vs1 =C0A02gR(ρo-ρ)/ρ C0为空流系数,C0=0.855,A0为空口面π2

积,A0的计算方法如下:A0 = d0 , d0=20.32 mm,故 4

A0= 4 ×(1000 )2=3.243293×10-4 m2

R为压计差读数

π2

A= ,d为内管内径=20mm, 4用内插法求解空气密度 ρ 值 这样求得ms1,

π20.32

2 ◇

C1 的求法为先查表的相近温度下空气的C值,然后用内插法求得对应平均温

度对应的的C1值

3

1

求△t1=t

t,=t

=t+ t

1

2

2

t1 为进口温度 t2 为出口温度

进口温度t1的求解方法

由热电偶中的电位Vt,按照公式求Et

2

=Vt0+0.0394645t0+0.0000402t0

[]得

.5574⨯10-3+1.608⨯10-4Et

Et,再由t=-490.852 求得t1值

8.04⨯10-5

出口温度t2的求解方法

由热电偶中的电位Vt,按照公式Et

2

=Vt0+0.0394645t0+0.0000402t0

[]求得

.5574⨯10-3+1.608⨯10-4Et

Et,再由t=-490.852 求得t2值 -5

8.04⨯10

由以上步骤求出 Q

2 ,由Q=KA△tm求出K值 K=

Q

A△tm

Q由第一步已经求出,A为内管内径对应的面积,A=2π

rL ,r=17.8mm=0.0178 m,

A=2×3.14×0.0178×1.224=0.13682362 m2 3 ,求Re ,Nu

流体无相变强制湍流经圆形直管与管壁稳定对流传热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函数关系为:

l

Nu=f(Re,Pr,)

d

对于空气,在实验范围内,Pr 准数基本上为一常数;当管长与管径的比值大于50 时,其值对 Nu 的影响很小;则 Nu 仅为 Re 的函数,故上述函数关系一般可以处理成:

Nu=aRem

式中,a 和 m 为待定常数。

duρ2

Re=×0.0178 m =0.0356 m , u=Vs/(π×0.0178)μ

μ

的相近温度的μ,ρ,再用线性关系计算求得。

和ρ用内插法,先查表

测量空气一侧管壁的中区壁温TW ,由热电偶按前面公式求得;由下式可以计算空气与管壁

的对流传热系数

α=

式中, ——空气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Q

A(TW-)

Nu=

αd

d=0.0356 m ,λ还得用内插法求解,先找到相近温度的λ,假定λ的线性λ

变化,求得λ。 然后用以下公式:

logNu=mlogRe+logα

logNu-logαm=

logRe

Num

可求得m,再由 Nu=aRe a=m 求得对应Re,Nu下的a 值。

Re然后做 Nu/Re 图

用计算机软件计算的数据汇总如下:

由计算机根据相关计算结果作出下图(双对数坐标图)

1、本实验装置采用热电偶测温,同时又装玻璃温度计,有什么必要?

答:实验是通过使用热电偶测量,再用相关公式计算得到比较准确的相应温度,与此同时,使用玻璃温度计进行测量起到校正的作用,证实验的精确性。

2、本实验装置和操作再哪些地方容易造成结果误差?如何尽量减少误差?

答:实验中存在的误差主要由于装置和操作千万的。对于装置而言,由于其自身存在温度,从而引起测量的不准确。以及在进行热电偶测温时,读数也会产生细微误差。更为主要的是传热管由于老化,保湿效果不好,千万热损失,从而产生误差。另外在读数时,由于液柱R有波动,从而使Ro,Ro',R1-2读数不精确,这也是误差的来源之一,为减速小认上误差,在尽量待系统稳定后再进行读数并且改善传热管的保温效果。

3、蒸汽压力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会影响,因为水蒸汽在它的饱和蒸汽压下才会仅发生相变而不发生温变,而本实验的T只用一个温度,故蒸汽压变化下T会不准确造成实验影响。

4、比较实验所得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与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时的经验公

式,两者是否矛盾?

答:实验结果与Ro,Ro'与R1-2有关,所得的对流准数关联式与液体在圆管中作强制湍流的经验公式不矛盾。因为其中有少许误差都是人为和设备引起的,但大方向上它们是一致的。

5、对比实验所得的螺旋槽管与圆形光滑管内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答:对比后发现,螺旋管的水α以及Nu都比光滑管高证明加剧湍动的剧烈程度可使传热效果更好。

6、通过实验,你是如何理解总传热系数与对流传热系数的区别和联系的?

答:因为处于湍流区,由实验可知传热系数与对流传热系数存在一定的联系,当α1>>α2时,k=α2.

7、注意实验装置上疏水器和不凝气排出管的设置,说明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 答:实验装置中装有疏水器,是为了使管内液体流速无巨大突变较平衡。不凝气排出管是为了使气体排出顺畅。在实验过程中要对阀门做均匀调节,在零至最大流量间确定相关流量分布,从而使曲线分布合理。


相关内容

  • 传热综合实验报告示例
  • 实验2 传热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 i 的测定方法,加 m 0.4 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Pr数A.m的值. 中常 ⒉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

  • 传热膜系数的测定
  • 长江大学实验报告 成绩 姓名 陈勇 实验日期05 月12 日 班级 环工10801 序号 06 周次 12 星期 四 指导老师 侯老师 传热膜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Ⅰ. 通过掌握传热膜系数α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α的因素. Ⅱ. 掌握确定传热膜系数特征数关联式中的系数A 和指数m .n 的 ...

  • 传热学 实验三_对流传热实验2
  • 实验三 对流传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通过对空气-水蒸气光滑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1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 Pr 0.4中常数A .m 的值. ⒉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纹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 ...

  • 套管换热器液-液热交换实验仪实验指导书a
  • 化学工程实验仪器系列产品 CEA -H01型 套管换热器液-液热交换实验仪 实验指导书 北京新华教仪科贸有限公司 一.实验目的 在工业生产或实验研究中,常遇到两种流体进行热量交换,来达到加热或冷却之目的.为了加速热量传递过程,往往需要将流体进行强制流动. 对于在强制对流下进行的液-液热交换过程,曾有 ...

  • 化工原理实验
  • 黄冈师范学院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授 院别课计划课程名称班级应化201001-02化工原理实验 主讲教师熊绪杰实验辅导教师莫小曼实际授课 讲授12学周时总学时(不包括期终考试阶段)36学时实验36学时 学时 学时校外教学(教学参观)机动学时学时习题课其它 教研室主任 中心办公室主任 中 ...

  • 2013华工化工原理实验考试
  • 1. 流体流过转子流量时的压强降随其流量增大而______C____. A.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2. U型压差计不可能测出的值为______D______. A.表压 B. 真空度 C. 压强差 D. 绝对压 3. 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直管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数据,能否关联在同一条 ...

  • 传热系数测定的实验
  • 传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水蒸气-空气体系)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管套式换热器的结构 2. 观察水蒸气在水平换热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判断冷凝类型 3. 测定水蒸气-空气在换热器中的总传热系数K 和对流给热系数a ,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4. 学习线性回归法确定关联式Nu=ARem pr 0 ...

  • 化工原理认识实习报告
  • 一:认识实习的目的 通过本次认识实习,对我们以后<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有很好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论和实际更好的结合和理解.认识实习是我们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由学校到工厂,由理论到实践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通过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 ...

  • 实验5 对流传热系数测定
  • [实验目的] 1. 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2. 测定空气在圆形直管内强制对流给热系数 3. 测定蒸汽在水平管外冷凝给热系数 4. 学会热电偶测温方法 [实验任务] 1. 测定空气在圆形光滑直管中作湍流流动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 2. 测定空气在螺旋槽管中作湍流流动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