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屋檐下的秋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小题。(共18分)

挂在屋檐下的秋

孔令玉

又是秋天。度过长长寂寞时光的屋檐一下子热闹起来,一溜儿排开的,是长而尖的红辣椒,金黄饱满的玉米棒子,笑意融融的葵花盘,编得粗粗的长辫蒜,加上扁豆、豇豆之类的种子,挨挨挤挤地占去了父亲精心钉在屋檐下的所有铁钩。黄昏里,夕阳下,红的似火,黄的如金,还有白色的褐色的竞赛似的展示各自的风采。大老远望去,有种暖暖的感觉,是家的气息。

屋檐下的这道风景,可不是仅仅为满足我们的视觉供我们去欣赏的,它们的实用价值,远远超过它们外表的绚丽。从挂上去那天起,它们就开始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日子里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从秋到冬,再从冬到春。

最先从墙上被请下来的往往是那串红艳艳的尖头辣椒。母亲从门前的园地里采摘满满一篮子红的青的辣椒,把这一大串尖头椒拌进去,再放些蒜瓣、芝麻、生姜等作料,做成辣酱,刚磨出来的辣酱散发出又香又辣的气味,母亲将它装进家中一个专用的小口坛子里,一直吃到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寒冬腊月,母亲隔三差五煮上一锅菜粥,从坛里舀出半碗辣酱,我们每盛一碗粥都会放上一小勺辣酱,就那么呼啦啦地喝完,只喝得鼻尖上沁出汗珠,浑身上下从里到外暖烘烘的。当年住我家隔壁的是一户城里的下放户,女主人不擅长做这些,每年母亲都要帮他家带一份。母亲的辣酱永远做得那么多,以前给别人家带,后来给我们每个小家庭带,一直做到生命的最后。如今每每闻到从别人家飘出的辣酱味,就特思念母亲。

我们的心思,只紧紧系在那串玉米棒子上。一听到有炸爆米花的来到庄上,赶紧找来梯子,下面两个扶着,弟弟猴似地窜上屋檐摘下一两个玉米棒子,迅速削下粒子,装进小袋子,再向母亲讨来一角钱,几个人一路小跑,挤进炸爆米花的人群里。等呀,等呀,一直等到天黑才轮到我们。提着玉米爆花回家时,我们的肚子早已用不着再吃晚饭了。尽管母亲一再叮嘱,剩下的玉米棒子再不能乱摘了,它是明年开春的种子,可我们哪听得进,当冬天屋里放上一只泥火盆时,我们会偷偷从屋檐下一而再、再而三地摘下玉米棒子,趁父母不在家,找来拨火小棒,将玉米粒子埋进炭火里,边拨着边齐声念叨:噼啦噼啦炸,一炸小斗大,噼啦噼啦炸,一炸三间房子盛不下……在我们一遍遍的念叨和笑声中,一颗颗大而香的爆米花从火盆里蹦出来,让围在火盆边的几个小馋鬼兴奋无比。就这么每天摘下一根,一个冬天过去,一大串玉米棒子,最后只剩下一根孤零零的挂绳在那晃荡着,父亲无奈地摇了摇头。

冬季农闲,父亲却闲不下来,他从屋檐下取下一大簇高梁穗子,用刀划去高梁粒子,拿根木棒做柄子开始扎扫帚。父亲扎成的新扫帚是不会立即使用的,把它视为年货,放到一只大柳筐里,待到腊月二十四送灶神前扫尘用,扫尘,是一定要用新扫帚的。看到家中那两把已消瘦得不成样子的旧扫帚,我有时会偷偷拿来新扫帚扫一次地面,再悄悄放回去,若被发现,是要被骂的。

待到来年春天播种时节,屋檐下那些扁豆、豇豆、丝瓜之类的种子,也站完了最后一班岗,纷纷被母亲请下来,委身泥土,酝酿萌生出一个个新的生命。

又是一年初夏,屋檐下又恢复了平静。伴随着万物葱茏,一切的生命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下一个秋天的繁华。

16、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它们的实用价值,远远超过它们外表的绚丽”,它们的“实用价值”具体来说有哪些?请分条列述。(4分)

答:

17、文章第一自然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试作赏析。(4分)

答:

18、本文以叙述、描写为主,但字里行间也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情感?(4分)

答:

19、本文标题是“挂在屋檐下的秋”,“挂在屋檐下的”的实际上是什么?这样命题有何好处?试作分析。(4分)

答:

阅读答案:

16、①尖头辣椒可以做成香辣的辣酱;②玉米可以用来炸爆米花;③高粱穗子可以扎成扫帚扫尘;④扁豆、豇豆、丝瓜种子可以在来年孕育新的生命。(每点1分。)

17、这段话大量使用了比喻(如“红的似火,黄的如金”)和拟人(如“笑意融融”、“ 挨挨挤挤”)的修辞格,极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故乡农村秋天丰收季节的绚丽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秋天的怀念和热爱之情。

18、①对故乡农村丰收季节的热爱和赞美;②对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③对父母亲亲情的怀念;④对农村淳朴、善良的民风的怀念和赞美。(每点1分,共4分)

19、“挂在屋檐下”的实际上是丰收的农产品。(1分)这样来给文章命题,既点明了季节,丰富了标题的内涵,也更加形象生动,富有韵味,更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体现文章的主题。(3分)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小题。(共18分)

挂在屋檐下的秋

孔令玉

又是秋天。度过长长寂寞时光的屋檐一下子热闹起来,一溜儿排开的,是长而尖的红辣椒,金黄饱满的玉米棒子,笑意融融的葵花盘,编得粗粗的长辫蒜,加上扁豆、豇豆之类的种子,挨挨挤挤地占去了父亲精心钉在屋檐下的所有铁钩。黄昏里,夕阳下,红的似火,黄的如金,还有白色的褐色的竞赛似的展示各自的风采。大老远望去,有种暖暖的感觉,是家的气息。

屋檐下的这道风景,可不是仅仅为满足我们的视觉供我们去欣赏的,它们的实用价值,远远超过它们外表的绚丽。从挂上去那天起,它们就开始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日子里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从秋到冬,再从冬到春。

最先从墙上被请下来的往往是那串红艳艳的尖头辣椒。母亲从门前的园地里采摘满满一篮子红的青的辣椒,把这一大串尖头椒拌进去,再放些蒜瓣、芝麻、生姜等作料,做成辣酱,刚磨出来的辣酱散发出又香又辣的气味,母亲将它装进家中一个专用的小口坛子里,一直吃到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寒冬腊月,母亲隔三差五煮上一锅菜粥,从坛里舀出半碗辣酱,我们每盛一碗粥都会放上一小勺辣酱,就那么呼啦啦地喝完,只喝得鼻尖上沁出汗珠,浑身上下从里到外暖烘烘的。当年住我家隔壁的是一户城里的下放户,女主人不擅长做这些,每年母亲都要帮他家带一份。母亲的辣酱永远做得那么多,以前给别人家带,后来给我们每个小家庭带,一直做到生命的最后。如今每每闻到从别人家飘出的辣酱味,就特思念母亲。

我们的心思,只紧紧系在那串玉米棒子上。一听到有炸爆米花的来到庄上,赶紧找来梯子,下面两个扶着,弟弟猴似地窜上屋檐摘下一两个玉米棒子,迅速削下粒子,装进小袋子,再向母亲讨来一角钱,几个人一路小跑,挤进炸爆米花的人群里。等呀,等呀,一直等到天黑才轮到我们。提着玉米爆花回家时,我们的肚子早已用不着再吃晚饭了。尽管母亲一再叮嘱,剩下的玉米棒子再不能乱摘了,它是明年开春的种子,可我们哪听得进,当冬天屋里放上一只泥火盆时,我们会偷偷从屋檐下一而再、再而三地摘下玉米棒子,趁父母不在家,找来拨火小棒,将玉米粒子埋进炭火里,边拨着边齐声念叨:噼啦噼啦炸,一炸小斗大,噼啦噼啦炸,一炸三间房子盛不下……在我们一遍遍的念叨和笑声中,一颗颗大而香的爆米花从火盆里蹦出来,让围在火盆边的几个小馋鬼兴奋无比。就这么每天摘下一根,一个冬天过去,一大串玉米棒子,最后只剩下一根孤零零的挂绳在那晃荡着,父亲无奈地摇了摇头。

冬季农闲,父亲却闲不下来,他从屋檐下取下一大簇高梁穗子,用刀划去高梁粒子,拿根木棒做柄子开始扎扫帚。父亲扎成的新扫帚是不会立即使用的,把它视为年货,放到一只大柳筐里,待到腊月二十四送灶神前扫尘用,扫尘,是一定要用新扫帚的。看到家中那两把已消瘦得不成样子的旧扫帚,我有时会偷偷拿来新扫帚扫一次地面,再悄悄放回去,若被发现,是要被骂的。

待到来年春天播种时节,屋檐下那些扁豆、豇豆、丝瓜之类的种子,也站完了最后一班岗,纷纷被母亲请下来,委身泥土,酝酿萌生出一个个新的生命。

又是一年初夏,屋檐下又恢复了平静。伴随着万物葱茏,一切的生命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下一个秋天的繁华。

16、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它们的实用价值,远远超过它们外表的绚丽”,它们的“实用价值”具体来说有哪些?请分条列述。(4分)

答:

17、文章第一自然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试作赏析。(4分)

答:

18、本文以叙述、描写为主,但字里行间也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情感?(4分)

答:

19、本文标题是“挂在屋檐下的秋”,“挂在屋檐下的”的实际上是什么?这样命题有何好处?试作分析。(4分)

答:

阅读答案:

16、①尖头辣椒可以做成香辣的辣酱;②玉米可以用来炸爆米花;③高粱穗子可以扎成扫帚扫尘;④扁豆、豇豆、丝瓜种子可以在来年孕育新的生命。(每点1分。)

17、这段话大量使用了比喻(如“红的似火,黄的如金”)和拟人(如“笑意融融”、“ 挨挨挤挤”)的修辞格,极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故乡农村秋天丰收季节的绚丽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秋天的怀念和热爱之情。

18、①对故乡农村丰收季节的热爱和赞美;②对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③对父母亲亲情的怀念;④对农村淳朴、善良的民风的怀念和赞美。(每点1分,共4分)

19、“挂在屋檐下”的实际上是丰收的农产品。(1分)这样来给文章命题,既点明了季节,丰富了标题的内涵,也更加形象生动,富有韵味,更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体现文章的主题。(3分)

解析:


相关内容

  • 初一上学期语文试卷3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 福建省漳州市2012-2013学年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根据要求填空.(8分,以回答正确的8个空格计分.) (1)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 .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 (3)半亩方塘一鉴 ...

  • 雄伟的天安门阅读答案
  • 阅读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雄伟的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用白玉石做底,然后用每块重达48斤的大砖砌成十几米高的台座,台座上是巍峨的城楼.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加上屋檐下色彩缤纷的彩画,窗门上玲珑多姿的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城楼下有五座城门,中间一座最高大.门前一水环绕,这就是 ...

  • 2014广西柳州[父亲的雨]阅读答案
  • 2014广西柳州<父亲的雨>阅读答案 父亲的雨 谢宗玉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 ...

  • 雨和瓦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雨和瓦 苏 童 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掩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 ...

  • 雨和瓦苏童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雨和瓦   苏童 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掩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 ...

  • 草屋的声音(有改动)--赵伟平阅读答案
  • (五)阅读<草屋的声音>,完成17-21题.(20分)草屋的声音(有改动)--赵伟平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移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 ...

  • 〈一〉山园小梅阅读答案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二〉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工空向闹时看,诗客休征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 ...

  • 八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有答案)
  • 八上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开卷A )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它与家庭有关.一般来说家庭是由________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 ①婚姻关系 ②血缘关系 ③收养关系 ④同学关系 ⑤师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3及答案
  • 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3及答案 一.我会读,还会写.(12分,每空1分.) chu án rǎn p ù b ù q īng cuì xi à ti ān j ù li l ǐu yâ ( ) ( ) ( ) ( ) ( ) ( ) jì xù qī fu mào shèng gē bo huī hu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