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以鑫.姚全兴.林丙义:反对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三个小人物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马以鑫、姚全兴和林丙义,他们一个中学生、一个大学生、一个中学教师,面对姚文元奉旨之作,决然提出反驳意见,并“自投罗网”地给《文汇报》、《光明日报》寄稿,此后遭遇接二连三的迫害和打击……   三篇反对文章   1965年11月10日,马以鑫记得很清楚,在学校读报栏,他看到一篇署名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他是敬业中学的高中生,平日热爱文学和文艺,关心社会动态。读罢,他头脑里冒出两个问号―――“第一,海瑞到底是好人坏人?我印象中海瑞名气很大,是个很有影响的清官,老百姓一直很爱戴。第二,我们今天看海瑞的戏到底学什么?”   他跑到阅览室,又把文章认真读了一遍。星期天,他到上海图书馆找来相关的历史剧、吴晗的文章和剧本,看了大半天,觉得“文章和实际距离太大”。他用5张活页纸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把文章寄给《文汇报》。   四五天后,《文汇报》来电话让马以鑫下课后到报社去一趟。《文汇报》总编陈虞孙告诉马以鑫,他们准备采用稿件,让他回去将文章改一改。   回家路上,马以鑫兴奋过后,一股悔意涌了上来。“第一感觉大概是做了一件傻事,姚文元怎么可能有错?第二从班上的反应、老师的神态发现不太妙。”马以鑫把原稿改成一封态度谦恭的“读者来信”,一再声明自己只是个中学生,要好好学习云云。第二天一早,他把改好的稿子送到报社。   没想到,11月30日,《文汇报》刊登了他未经修改的稿件―――《也谈〈海瑞罢官〉》。他立刻托老师打电话到报社,问怎么用的是原稿。那边只说了4个字:“我们需要。”   同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也刊登了一篇质疑姚文元的稿件,这篇稿件的作者是姚全兴。姚全兴当时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函授班学员。11月15日,他从《文汇报》上读到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后,很不以为然,觉得姚“太霸道,太不讲理”。课堂上,历史系老师王家范也谈到姚文元的文章,“他说:吴晗未必错,姚文元未必对,你们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受到鼓动的姚全兴自信地写下“不能用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他写道:“(姚文元)用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随心所欲地把没有必然联系的两回事拉在一起,进行机械的类比。认为剧本中写了‘退田’、‘平冤狱’,也就是要我们学习‘退田’、‘平冤狱’……如果按照这种奇怪的逻辑进行文艺评论,那么写李自成起义的戏,就是要我们学习起义吗?”   另一位对姚文元文章有不一样想法的是中学教师林丙义。林丙义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生,11月下旬,《文汇报》记者周国荣专程到虹口中学开关于《海瑞罢官》的座谈会。林丙义参加了座谈会,并讲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另一位历史教师也发了言,为吴晗做一些辩解。几天后,周国荣又出现在虹口中学,请林丙义就之前的观点写一篇文章。林丙义答应试试看,写文章期间,他打电话给周国荣再次确认约稿主题,对方答复:“写不同意见。”   林丙义是从史证和推论方法上与姚文元商榷的。他反对姚把明朝的“退田”、“平冤狱”与“单干风”、“翻案风”等同起来,也反对姚文元文章的基本观点―――说海瑞要乡官“退田”,“实际上保护了中小地主和富农的利益。”   风波渐起   林丙义单纯地以为这只是学术问题,但事情的发展却令他大吃一惊。   12月15日,一篇署名“劲松”的文章―――《欢迎“破门而出”》出现在《文汇报》上,对林丙义点名批评,主要针对林丙义所提出的“很难比拟”的观点。林丙义隐隐觉得这篇被许多报刊转载的文章“有来头”。他写信到《文汇报》,承认自己提出的“很难比拟”是错的,但仍坚持自己的其他观点。   三个多月后,《文汇报》又刊登署名“伍丁”的文章《为谁化装》,引用林丙义的一段话,提出了不同意见。林丙义认为,这文章通篇都是错的。1966年4月12日,林丙义写了反驳文章《论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评〈为谁化装〉》并送到文汇报社。他大量引用《毛选》《列宁全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作的论点,还引用了土改时的政策文件,证明自己之前的观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旗帜鲜明,理直气壮”。但稿件石沉大海,林丙义曾到报社去找周国荣,追问文章为什么没有发表,伍丁到底是谁。回答通通是3个字―――“不晓得。”   马以鑫也感觉到气氛在起变化。学校里开始有同学当面嘲笑他。马以鑫写了一封信给陈总编,说自己很痛苦、很后悔。1966年6月初,敬业中学里的大字报已铺天盖地。有一天,马以鑫接到学校红卫兵要他到学校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命令,回到校园,他被四十多人围了起来,其中一个红卫兵命令他坐下,许多人开始质问他:“马以鑫,必须老实交代你的反革命罪行。”   与此同时,北京西路的圣彼得教堂,一场批评和自我批评大会也正在激烈进行中。姚全兴上台检讨。不久,他被要求交代自己的“政治问题”,搜肠刮肚地往自己脸上抹黑。1966年下半年,他趁着到北京“大串联”,跑到了光明日报社。一位姓乔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说:文章肯定是错的,但思想包袱别太重,学生犯错误是认识问题,认识好了,积极改造,回到革命路线,还是有出路的。“这实际上等于告诉我:正确对待,接受改造,脱胎换骨。”   林丙义也在心惊胆战中度过了1966年的夏天。虹口中学出现了不少揭发他的大字报,大多涉及他的文章。他写大字报反击,大意是他的《论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评〈为谁化装〉》是捍卫毛泽东思想,还责问《文汇报》为什么不发表,“伍丁”到底是谁。这篇大字报的原稿被红卫兵抄去,后来成为他的“罪状”之一。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马以鑫、姚全兴和林丙义,他们一个中学生、一个大学生、一个中学教师,面对姚文元奉旨之作,决然提出反驳意见,并“自投罗网”地给《文汇报》、《光明日报》寄稿,此后遭遇接二连三的迫害和打击……   三篇反对文章   1965年11月10日,马以鑫记得很清楚,在学校读报栏,他看到一篇署名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他是敬业中学的高中生,平日热爱文学和文艺,关心社会动态。读罢,他头脑里冒出两个问号―――“第一,海瑞到底是好人坏人?我印象中海瑞名气很大,是个很有影响的清官,老百姓一直很爱戴。第二,我们今天看海瑞的戏到底学什么?”   他跑到阅览室,又把文章认真读了一遍。星期天,他到上海图书馆找来相关的历史剧、吴晗的文章和剧本,看了大半天,觉得“文章和实际距离太大”。他用5张活页纸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把文章寄给《文汇报》。   四五天后,《文汇报》来电话让马以鑫下课后到报社去一趟。《文汇报》总编陈虞孙告诉马以鑫,他们准备采用稿件,让他回去将文章改一改。   回家路上,马以鑫兴奋过后,一股悔意涌了上来。“第一感觉大概是做了一件傻事,姚文元怎么可能有错?第二从班上的反应、老师的神态发现不太妙。”马以鑫把原稿改成一封态度谦恭的“读者来信”,一再声明自己只是个中学生,要好好学习云云。第二天一早,他把改好的稿子送到报社。   没想到,11月30日,《文汇报》刊登了他未经修改的稿件―――《也谈〈海瑞罢官〉》。他立刻托老师打电话到报社,问怎么用的是原稿。那边只说了4个字:“我们需要。”   同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也刊登了一篇质疑姚文元的稿件,这篇稿件的作者是姚全兴。姚全兴当时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函授班学员。11月15日,他从《文汇报》上读到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后,很不以为然,觉得姚“太霸道,太不讲理”。课堂上,历史系老师王家范也谈到姚文元的文章,“他说:吴晗未必错,姚文元未必对,你们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受到鼓动的姚全兴自信地写下“不能用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他写道:“(姚文元)用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随心所欲地把没有必然联系的两回事拉在一起,进行机械的类比。认为剧本中写了‘退田’、‘平冤狱’,也就是要我们学习‘退田’、‘平冤狱’……如果按照这种奇怪的逻辑进行文艺评论,那么写李自成起义的戏,就是要我们学习起义吗?”   另一位对姚文元文章有不一样想法的是中学教师林丙义。林丙义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生,11月下旬,《文汇报》记者周国荣专程到虹口中学开关于《海瑞罢官》的座谈会。林丙义参加了座谈会,并讲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另一位历史教师也发了言,为吴晗做一些辩解。几天后,周国荣又出现在虹口中学,请林丙义就之前的观点写一篇文章。林丙义答应试试看,写文章期间,他打电话给周国荣再次确认约稿主题,对方答复:“写不同意见。”   林丙义是从史证和推论方法上与姚文元商榷的。他反对姚把明朝的“退田”、“平冤狱”与“单干风”、“翻案风”等同起来,也反对姚文元文章的基本观点―――说海瑞要乡官“退田”,“实际上保护了中小地主和富农的利益。”   风波渐起   林丙义单纯地以为这只是学术问题,但事情的发展却令他大吃一惊。   12月15日,一篇署名“劲松”的文章―――《欢迎“破门而出”》出现在《文汇报》上,对林丙义点名批评,主要针对林丙义所提出的“很难比拟”的观点。林丙义隐隐觉得这篇被许多报刊转载的文章“有来头”。他写信到《文汇报》,承认自己提出的“很难比拟”是错的,但仍坚持自己的其他观点。   三个多月后,《文汇报》又刊登署名“伍丁”的文章《为谁化装》,引用林丙义的一段话,提出了不同意见。林丙义认为,这文章通篇都是错的。1966年4月12日,林丙义写了反驳文章《论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评〈为谁化装〉》并送到文汇报社。他大量引用《毛选》《列宁全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作的论点,还引用了土改时的政策文件,证明自己之前的观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旗帜鲜明,理直气壮”。但稿件石沉大海,林丙义曾到报社去找周国荣,追问文章为什么没有发表,伍丁到底是谁。回答通通是3个字―――“不晓得。”   马以鑫也感觉到气氛在起变化。学校里开始有同学当面嘲笑他。马以鑫写了一封信给陈总编,说自己很痛苦、很后悔。1966年6月初,敬业中学里的大字报已铺天盖地。有一天,马以鑫接到学校红卫兵要他到学校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命令,回到校园,他被四十多人围了起来,其中一个红卫兵命令他坐下,许多人开始质问他:“马以鑫,必须老实交代你的反革命罪行。”   与此同时,北京西路的圣彼得教堂,一场批评和自我批评大会也正在激烈进行中。姚全兴上台检讨。不久,他被要求交代自己的“政治问题”,搜肠刮肚地往自己脸上抹黑。1966年下半年,他趁着到北京“大串联”,跑到了光明日报社。一位姓乔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说:文章肯定是错的,但思想包袱别太重,学生犯错误是认识问题,认识好了,积极改造,回到革命路线,还是有出路的。“这实际上等于告诉我:正确对待,接受改造,脱胎换骨。”   林丙义也在心惊胆战中度过了1966年的夏天。虹口中学出现了不少揭发他的大字报,大多涉及他的文章。他写大字报反击,大意是他的《论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评〈为谁化装〉》是捍卫毛泽东思想,还责问《文汇报》为什么不发表,“伍丁”到底是谁。这篇大字报的原稿被红卫兵抄去,后来成为他的“罪状”之一。


相关内容

  • [海瑞罢官]始末
  • 作者:袁韵宜 北京党史研究 1996年04期 <海瑞罢官>戏的由来 1959年初,毛泽东主席在上海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时,针对当时存在的不敢讲真话的作风提出:"要提倡海瑞精神,海瑞敢讲真话. "[1]当他看了湘剧<生死牌>,又对戏中出现的南包公海瑞能无私无畏为 ...

  • 1965-1966:山雨欲来
  • 1965年11月11日,毛泽东乘专列再次离开北京.他离京的前一天,上海<文汇报>丢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此时,毛泽东的思绪犹如奔腾的江河,滚滚向前. 进入1965年,江青的文艺活动愈发活跃且频繁.除了在京剧改革上下力气外,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前一年,全国现代戏观摩会后,毛泽东也默认对新编 ...

  • 李琪与江青的殊死斗争
  • 李琪,1914年10月30日出生于山西猗氏县(今临猗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长期在晋绥边区八分区敌后,曾多次被敌人追捕,但都在当地群众巧妙掩护下化险为夷.李琪没有死在敌人的枪口下,却死于江青的残酷迫害. 哲学家李琪当上宣传部长 与江青有了工作上的对立 1949年1月,李琪到马列学院(中共中央高 ...

  • 反腐倡廉"海青天":海瑞上[治安疏]险遭处死
  • 明代海瑞南京"反腐倡廉"被誉为"海青天" (原标题:明代海瑞南京"反腐倡廉"被誉为"海青天") 近日,湖南电视台正在热播<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倡廉大剧,剧中提及我国历史上的两位著名的清官--包拯和海瑞. 而海 ...

  • 京剧"四大须生"的绝唱与归宿
  • 京剧"四大须生"指的是在中国京剧史上各自成派.影响深远.传人济济的4位京剧表演大师,即现在大家公认的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和奚啸伯. "四大须生"在中国京剧200年的发展史上属于第三代老生演员,在此之前京剧界亦是老生名伶辈出.早在京剧形成初期即有"京 ...

  • 李琪 (原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廖沫沙)
  • 李琪 (中共北京市委)[编辑] 李琪(1914年10月30日-1966年7月10日)山西省猗氏县(今临猗县)人,中国共产党官员,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2] §生平[编辑] 李琪幼时,因为家庭贫困,故只上过五年私塾.后来,他通过自学,在文化.历史.政治理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在 ...

  • 01谈骨气原文
  • 谈骨气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九章
  •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1.[单选]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 2.[单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3. ...

  • 亲历"中宣部阎王殿"冤案及平反
  • "中宣部阎王殿"冤案,发生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初,起因于两篇文字,即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和因此文引起的<文化大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简称"二月提纲".此案定案于196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