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谈骨气原文

谈骨气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我们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作者:

吴晗(1909~1969年)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省义乌人。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7年秋考入杭州浙江大学。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讲授明史课。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晗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授,后到西南联大任教。吴晗因对现状日益不满,逐步投入抗日民主运动。1943年7月,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这一时期,写下许多历史杂文,以辛辣的笔锋揭露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1957年3月,吴晗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他发表《论海瑞》、《海瑞骂皇帝》等文章,提倡敢讲真话的精神。并在1960年写成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之后,吴

晗和邓拓、廖沫沙用“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发表杂文《三家村札记》专栏,以歌颂正义光明、匡正时弊为宗旨。1965年,他的代表作《朱元璋传》第四次修改稿出版,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历史方面达到新的高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指责吴晗的《海瑞罢官》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一株毒草”,是在“为彭德怀翻案”。诬陷吴晗“攻击毛主席”“反党反社会主义”等等。接着,《三家村札记》也遭到批判。后来又给他扣上“叛徒”“特务”等莫须有的罪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晗从精神到肉体惨遭摧残,随后于1968年3月被捕入狱,1969年10月11日被迫害致死。他的妻子袁震也于1969年3月18日被迫害致死;养女吴小彦于1976年9月23日在狱中自杀身亡。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吴晗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谈骨气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我们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作者:

吴晗(1909~1969年)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省义乌人。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7年秋考入杭州浙江大学。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讲授明史课。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晗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授,后到西南联大任教。吴晗因对现状日益不满,逐步投入抗日民主运动。1943年7月,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这一时期,写下许多历史杂文,以辛辣的笔锋揭露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1957年3月,吴晗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他发表《论海瑞》、《海瑞骂皇帝》等文章,提倡敢讲真话的精神。并在1960年写成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之后,吴

晗和邓拓、廖沫沙用“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发表杂文《三家村札记》专栏,以歌颂正义光明、匡正时弊为宗旨。1965年,他的代表作《朱元璋传》第四次修改稿出版,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历史方面达到新的高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指责吴晗的《海瑞罢官》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一株毒草”,是在“为彭德怀翻案”。诬陷吴晗“攻击毛主席”“反党反社会主义”等等。接着,《三家村札记》也遭到批判。后来又给他扣上“叛徒”“特务”等莫须有的罪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晗从精神到肉体惨遭摧残,随后于1968年3月被捕入狱,1969年10月11日被迫害致死。他的妻子袁震也于1969年3月18日被迫害致死;养女吴小彦于1976年9月23日在狱中自杀身亡。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吴晗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相关内容

  • 精读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三②阴气说
  • 精读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三②阴气说 ■原文 [byb.cn XJ] 在上一篇中,我们着重解析了<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中的阳气说,而本篇,我们将讨论生气通天论中的阴气说. 中医认为,阴阳不仅主载世界万物,更是人体生存的重要基石.一个经络通畅,阴阳平衡的人,身体才能健康,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谈骨气]教案冀教版
  • <谈骨气> 教学目标 1.理解骨气的内涵及其社会性.阶级性,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立志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2.学习课文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的写作方法. 3.理解议论文中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注意积累有关词语.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骨气的内涵及其社会性.阶级性,学习并 ...

  • 谈骨气教案
  • <谈骨气>教案 黄冈中学高级教师 广德鸿 一.教学目的 1.理解骨气的内涵及其社会性.阶级性,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立志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2.学习课文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的写作方法. 3.理解议论文中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注意积累有关词语.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 ...

  • 谈意气阅读答案
  • 篇一:谈意气阅读答案 ⑤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还记得黑色羚羊鲁尔·玛道夫么?有谁能想象一个曾经身患小儿麻痹症.连走路都很艰难的小女孩,如今却站在辉煌的奥运颁奖台上享受着王者的荣光?然而她的确做到了,她用一次次的跌倒与一次次的努力,艰辛地铺下了自己走向成功的路. ⑥ .无法 ...

  • 韩剧告诉我们怎样读书阅读答案
  • 篇一:韩剧告诉我们怎样读书阅读答案 袁跃兴<韩剧告诉我们怎样读书>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作者:追风789 文章来源:会员上传 袁跃兴<韩剧告诉我们怎样读书>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①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后,不仅"炸鸡和啤酒"成为流行生活方式, ...

  • 高中难度阅读答案
  • 高中难度阅读答案 (一) 16.在奥陶纪的沉积岩里发现了一种在更晚的泥盆纪陆生植物化石上才有的种子的化石.(3分) 17.C (A"比以往发现的种子大"错,原文为"比一般的种子大".B ,有单个小种子的"植物不是最早登陆的植物",不是&qu ...

  • 议论文写作与探究
  • 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研究 石家庄一中 一. 议论文论点的针对性及提出方法探索 (1)通过对举出的两种相反的观点比较,揭示论点.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是这样来揭示论点的:"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

  • 说明文记叙文知识点讲解
  • 专题十二 说明性文章阅读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里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 ...

  • 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 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单元写作--勤于修改 界首市实验学校语文组 主备 程新利 教学目标: 1. 学习评改作文的方法, 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表情达意的能力. 2. 培养写作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3. 提高写作意识, 形成写作素养. 一.导入 "一字之师"故事 郭沫若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