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一年级数学

怎样辅导好您的孩子学好一年级数学

1.要了解一年级数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学期:

(1)1到10各数的认识、写法和加减法。包括:实物图,数10以内的数,1到5各数的认识和写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写法,加0、减0和得数是0的减法,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写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式题。

(2)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1到20各数,十和几组成十几,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钟面的认识(会看整点钟)。

(3)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包括:20以内的进位加法,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题。

(4)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

第二学期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00以内的数,认识个位、十位,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元、角、分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4)认识图形。长方体、王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

2.帮助孩子掌握数的概念。

孩子在入学前,可能会数会认20以内的数,但不等于了解这些数的实际意义。家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建立数的概念。

(1)认识一个数的数值,建立基数的概念。如“5”是一个抽象的数值,要求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说明“5”所表示的实际数量。如“国旗上面有五个五角星,每个五角星又有五个角”,“一只手有5个指头,家里有5口人,5个苹果„„。”还能表示可看到的一些连续量,如往盆里倒5杯水,量一根长5尺的麻绳,时钟敲了五下„„。从而使孩子知道一个抽象的数可能表示的实际数量是很丰富的。

(2)认识一个数的序数,建立序数的概念。就是要认识一个数或一个物体在一个自然数列或一组物体中的位置和次序。如:应知道“7”在“6”和“8”中间;7大于6,但7小于8,训练孩子用多种方式练习计数。首先,按自然数数列逐个出现以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有利于对数序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利用儿童生活实际中的数字材料让儿童顺数、倒数或嵌数。教孩子知道用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数叫做基数。如1个、2个、3求书、4辆车、5个茶杯„„用来表示次序的数叫做序数。如第一、第二、第三本、第四辆、第五个座位„„。

(3)认识数位,掌握十进制的概念。知道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的。认识20以内的数是孩子第一次遇到逢十进一的情况,要求孩子认识满了十就要有一个大的新计数单位出现,即,10个“一”就是1个“十”,10个“十”就是1个“百”„„掌握数位的顺序和进率,这是读数和写数的基础。

(4)正确的读数和写数。孩子第一次学习读数和写数,可将数字形象化,并编成儿歌:1象小棒,2象小鸭,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称钩。6象电灯泡。7象镰刀,8象把子。9象哨子,指导孩子写数要求严格掌握每个数字笔顺和结构,写得正确、匀称、规范、迅速,不能乱画或倒笔,区别易混的6和9、9和7,着重练习难写的数字8和0。

(5)正确认识“0”的意义。家长如果问孩子“0”表示什么?孩子会说。“0”表示一个也没有。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这是不全面的。“0”还可以表示温度,摄氏0度时,水

就结冰了,能说没有温度吗?“0”还可以表示起点,如:数轴和米尺的起点就用0来表示。0在1的前面。“0”还可以占住数位,少了0或多了0,数就会发生变化。

3.让孩子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加、减运算的基础。

掌握数的组成、建立数群的概念。数的组成就是说一个数由哪几个数组成的,或一个数有几种分法。数的组成知识是计算加、减法的基础,儿童掌握数的组成越多,越牢固,计算的方法就越灵活,越快。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是20以内数的计算基础,20以内数的计算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所以说指导孩子学好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很重要的。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熟练掌握,在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学生对10以内的组成与分解的熟练程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数的组成与分解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4.加强口算训练,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要能够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口算训练是很重要的一项训练。对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通过训练要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其口算标高应在1分钟内,一般要求能口答30道题,优秀者能口答40~50道题,希望家长能用口算卡片对照时间训练自己的小孩。

5.帮助孩子提高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答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题。能够说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初步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根据这个要求,家长们可看教材,要明确应用题的计算是从学生开始认数和计数时就开始了,如数学课本第一册第6面上方的图就是一个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图意说出条件和问题:其意思是2个小朋友在扫地,又跑来一个小朋友参加扫地。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扫地?前面是条件,后面是问题。因此希望家长配合教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逐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口头发表能力。

6.辅导中、高年级数学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如果说简单应用题(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那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则是教学的关键。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只有应用题所要求的问题,而解题需要的两个条件,往往是一个已知,一个未知,也就是把解题必须具备的这个条件隐藏起来,在题目里没有出现,而这个条件属于第一步计算解答的问题,必须由解题者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叫做中间过渡问题。这个中间问题是寻求解题途径的关键。因而,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就必须指导孩子把脑筋用到想中间问题上去。下面,就上述这个问题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②变换简单应用题的条件,导出两步计算应用题,指导孩子探求中间问题。

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组成起来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学上述例题时,再指导学生解答,最后家长引导学生就变化的条件进行分析,使学生看到提中间问题的必要性。

③利用数量关系,指导学生寻求中间问题。

教学上述问题时,先让学生练习一道简单应用题, 最后根据数量关系式总结出寻求中间问题的方法。

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三步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法和综合法等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以培养孩子们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辅导中要加强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以利于他们思维

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当孩子们较熟练地掌握了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同时,就要配合教材内容,对一些常见的,且具有较为稳定和一些特殊数量关系的典型应用题(如水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行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等)也要着眼于对这些典型应用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切不能让孩子们死记公式去套题。

(2)对小学生来讲,有两组数量关系是他们最容易混淆不清的,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做好这方面的辅导工作。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出现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几种较难理解的数量关系,都是在小学生学习整数内容时出现的。为了巩固和加深对些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当孩子们学习小数和分数内容时,望家长们能配合学校做好巩固工作,以期帮助孩子们能达到扩大理解范围、提高理解水平之目的。

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数学时,要注意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和发展思维能力,加强运算训练,达到熟能生巧。

怎样辅导好您的孩子学好一年级数学

1.要了解一年级数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学期:

(1)1到10各数的认识、写法和加减法。包括:实物图,数10以内的数,1到5各数的认识和写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写法,加0、减0和得数是0的减法,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写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式题。

(2)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1到20各数,十和几组成十几,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钟面的认识(会看整点钟)。

(3)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包括:20以内的进位加法,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题。

(4)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

第二学期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00以内的数,认识个位、十位,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元、角、分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4)认识图形。长方体、王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

2.帮助孩子掌握数的概念。

孩子在入学前,可能会数会认20以内的数,但不等于了解这些数的实际意义。家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建立数的概念。

(1)认识一个数的数值,建立基数的概念。如“5”是一个抽象的数值,要求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说明“5”所表示的实际数量。如“国旗上面有五个五角星,每个五角星又有五个角”,“一只手有5个指头,家里有5口人,5个苹果„„。”还能表示可看到的一些连续量,如往盆里倒5杯水,量一根长5尺的麻绳,时钟敲了五下„„。从而使孩子知道一个抽象的数可能表示的实际数量是很丰富的。

(2)认识一个数的序数,建立序数的概念。就是要认识一个数或一个物体在一个自然数列或一组物体中的位置和次序。如:应知道“7”在“6”和“8”中间;7大于6,但7小于8,训练孩子用多种方式练习计数。首先,按自然数数列逐个出现以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有利于对数序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利用儿童生活实际中的数字材料让儿童顺数、倒数或嵌数。教孩子知道用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数叫做基数。如1个、2个、3求书、4辆车、5个茶杯„„用来表示次序的数叫做序数。如第一、第二、第三本、第四辆、第五个座位„„。

(3)认识数位,掌握十进制的概念。知道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的。认识20以内的数是孩子第一次遇到逢十进一的情况,要求孩子认识满了十就要有一个大的新计数单位出现,即,10个“一”就是1个“十”,10个“十”就是1个“百”„„掌握数位的顺序和进率,这是读数和写数的基础。

(4)正确的读数和写数。孩子第一次学习读数和写数,可将数字形象化,并编成儿歌:1象小棒,2象小鸭,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称钩。6象电灯泡。7象镰刀,8象把子。9象哨子,指导孩子写数要求严格掌握每个数字笔顺和结构,写得正确、匀称、规范、迅速,不能乱画或倒笔,区别易混的6和9、9和7,着重练习难写的数字8和0。

(5)正确认识“0”的意义。家长如果问孩子“0”表示什么?孩子会说。“0”表示一个也没有。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这是不全面的。“0”还可以表示温度,摄氏0度时,水

就结冰了,能说没有温度吗?“0”还可以表示起点,如:数轴和米尺的起点就用0来表示。0在1的前面。“0”还可以占住数位,少了0或多了0,数就会发生变化。

3.让孩子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加、减运算的基础。

掌握数的组成、建立数群的概念。数的组成就是说一个数由哪几个数组成的,或一个数有几种分法。数的组成知识是计算加、减法的基础,儿童掌握数的组成越多,越牢固,计算的方法就越灵活,越快。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是20以内数的计算基础,20以内数的计算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所以说指导孩子学好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很重要的。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熟练掌握,在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学生对10以内的组成与分解的熟练程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数的组成与分解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4.加强口算训练,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要能够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口算训练是很重要的一项训练。对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通过训练要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其口算标高应在1分钟内,一般要求能口答30道题,优秀者能口答40~50道题,希望家长能用口算卡片对照时间训练自己的小孩。

5.帮助孩子提高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答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题。能够说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初步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根据这个要求,家长们可看教材,要明确应用题的计算是从学生开始认数和计数时就开始了,如数学课本第一册第6面上方的图就是一个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图意说出条件和问题:其意思是2个小朋友在扫地,又跑来一个小朋友参加扫地。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扫地?前面是条件,后面是问题。因此希望家长配合教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逐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口头发表能力。

6.辅导中、高年级数学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如果说简单应用题(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那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则是教学的关键。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只有应用题所要求的问题,而解题需要的两个条件,往往是一个已知,一个未知,也就是把解题必须具备的这个条件隐藏起来,在题目里没有出现,而这个条件属于第一步计算解答的问题,必须由解题者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叫做中间过渡问题。这个中间问题是寻求解题途径的关键。因而,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就必须指导孩子把脑筋用到想中间问题上去。下面,就上述这个问题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②变换简单应用题的条件,导出两步计算应用题,指导孩子探求中间问题。

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组成起来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学上述例题时,再指导学生解答,最后家长引导学生就变化的条件进行分析,使学生看到提中间问题的必要性。

③利用数量关系,指导学生寻求中间问题。

教学上述问题时,先让学生练习一道简单应用题, 最后根据数量关系式总结出寻求中间问题的方法。

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三步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法和综合法等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以培养孩子们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辅导中要加强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以利于他们思维

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当孩子们较熟练地掌握了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同时,就要配合教材内容,对一些常见的,且具有较为稳定和一些特殊数量关系的典型应用题(如水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行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等)也要着眼于对这些典型应用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切不能让孩子们死记公式去套题。

(2)对小学生来讲,有两组数量关系是他们最容易混淆不清的,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做好这方面的辅导工作。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出现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几种较难理解的数量关系,都是在小学生学习整数内容时出现的。为了巩固和加深对些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当孩子们学习小数和分数内容时,望家长们能配合学校做好巩固工作,以期帮助孩子们能达到扩大理解范围、提高理解水平之目的。

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数学时,要注意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和发展思维能力,加强运算训练,达到熟能生巧。


相关内容

  • 怎样引导八年级学生学好数学
  • 谈八年级数学的学习 八年级是数学知识掌握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又是知识 系统形成的开端,这一时期往往是走进数学知识大门的分水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流传一个说法:"初一势均力敌,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从每年的统计来看,进入八年级的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 ...

  • 孩子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该怎样辅导?家长都看看
  •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不仅可以使大脑变得聪明,增加思维的逻辑性.数学也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小学数学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决定着现阶段数学学习的成功,也将为孩子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这些好的习惯也将浸润到其他学科,影响他们 ...

  • 浅谈如何学好九年级数学
  • 浅谈如何学好九年级数学 如何学好初三数学,是摆在即将升入初三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其实,学好数学并不难!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是否持之以恒的去完成数学任务.本人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已有一定的时间,对于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这一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对于课本,要做到三习:预习.练习.复 ...

  • 如何教数学差的学生学好小学数学
  • 如何教数学差的三年级学生学好数学 部分小学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普遍认为数学学习难,现我将我教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整理如下, 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具体指导. 小学生数学学不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数学概念掌握不好. (二)计算不过关. (三)应用题不会分析. (四)速度慢. 曾以上几点看,我认为学 ...

  • 怎样学小学奥数
  • 一.学奥数到底有什么用 对目前绝大部分学奥数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来说,那就是通过各种杯赛获奖得到一个上重点中学试验班的机会,因为现在的升学制度决定了奥数已经成为升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实我们目前学的某些内容,比如抽屉原理等,可能以后在初中甚至高中的课本里我们都根本不可能接触到的,但是我们学习的其实是一些 ...

  • 如何学好高一数学重点难点
  • 如何学好高一数学的重点难点 高一数学的知识是整个高中知识的基础,每一章节都比较重要,所以先不要分什么重点.难点的,都要把那弄通透,以方便以后的学习,在这里附上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谈谈怎样学好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 ...

  • 教育教学中成功经验交流 [1500字]
  • 教育教学中成功经验交流 今天,成功经验交流是谈不上的,因为在座的老师都有许多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借次机会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在这几年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有的学生为什么一直学不好数学,原因是对自己没有信心, ...

  • 数学期末教学反思
  • 数学期末教学反思1 今年是我第一次教数学,与我一起任教四年级的老师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心里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当然这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 ...

  •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吉花小学 赵容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 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