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90-01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1 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 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1)手术中不慎刺伤(2)丢弃用过的针头时;(3)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4)针头用完盖帽时;(5)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5)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3 如何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3.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医护人员操作不安全行为,对医务人员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掌握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目的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纠正一些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使之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3.2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3.3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医疗垃圾应专人收集和焚毁。目前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理的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3.4 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4 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报告,由医院感染控制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受伤者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必要的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为医院、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提供有效的资料,以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0.2%~0.5%过氧乙酸、0.2%碘酊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5 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治疗体系势在必行。进一步分析注射针刺伤的因素,保证人员配备和各种医疗保健防护用品的供应,提高防护意识,对减少杜绝针刺伤、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90-01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1 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 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1)手术中不慎刺伤(2)丢弃用过的针头时;(3)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4)针头用完盖帽时;(5)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5)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3 如何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3.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医护人员操作不安全行为,对医务人员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掌握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目的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纠正一些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使之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3.2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3.3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医疗垃圾应专人收集和焚毁。目前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理的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3.4 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4 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报告,由医院感染控制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受伤者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必要的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为医院、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提供有效的资料,以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0.2%~0.5%过氧乙酸、0.2%碘酊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5 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治疗体系势在必行。进一步分析注射针刺伤的因素,保证人员配备和各种医疗保健防护用品的供应,提高防护意识,对减少杜绝针刺伤、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内容

  • 实习护士针刺伤及预防措施
  • [摘要]为了提高广大实习护士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增强防护意识,从针刺伤的现状及发生原因,有提出了对策与措施.重点提出了护生的防护教育应从学校开始,并重视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明确了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强调了改变不良操作习惯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以便对实习护士针刺伤的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护 ...

  • 骨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 [摘要]针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加强病房管理,对病人进行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学习,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对实习护士的带教等方面的管理,保证病房病人及护理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骨折:护理安全:干预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护理服务全过程 ...

  • 血液透析风险预案
  • 目 录 透析中水源中断的应急预案 透析中停电的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中心火灾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预案 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应急预案 肌肉痉挛的处理流程 恶心.呕吐的处理流程 头痛的处理流程 胸痛.背痛的处理流程 皮肤瘙痒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失衡综合症的应急预案 透析器反应的应急预案 心律失常应急预案 溶血的 ...

  • 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JM口口E日N Nu口弓工N5现代护理 TI-4工N口U57-嗣Y CH工NAHEAL 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田智玲 吉林省磐石市医院脑外科.吉林磐石 132300 [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在丁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1月一20IO年12月3年期 ...

  • 腹部开放性损伤院前急救的护理干预
  •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51-01 腹部开放性损伤是较为严重的创伤,病情危重.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伤员的生命,及时准确的院前救治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我院自2009年以来在腹部开放性损伤现场急救中效果较好,现报到如下: ...

  • 院43名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张艳英 [摘要]目的 了解43名临床医务人员血源性针刺伤的原因.环节.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血源性针刺伤的43名医务人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43名医务人员中,血源性针刺伤占96.7%,其中护士被刺伤的发生率占80.6%,发生的高危环节为操作后 ...

  • 中职学校艾滋病宣教干预措施及内容
  • 摘 要 艾滋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目前无预苗,无药物治疗,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是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最有效策略,中职学生处于身心飞快变化的年龄阶段,有可能因为不正当行为感染艾滋病,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向全校师生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 ...

  • 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 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常见原因,以便更好地做好职业防护.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至12月在职和轮转的53名护士,以方便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表,就针刺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环节.程度.导致刺伤的锐器种类.是否被血液污染的针头 ...

  • 锐器损伤预防措施
  • (二)锐器损伤预防措施 1.手套的应用 (1)单层手套使用:对锐器损伤应树立标准防护的理念是防止锐器损伤的关键;将每一例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均按传染性的物品对待,预防污染其他物品及感染医务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有:在进行可能接触到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