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水表面温柔,但可能把人淹死(访谈)

贾平凹:水表面温柔,但可能把人淹死

文/木叶(刘江涛)

《上海电视》 2013年1月D期

陕西这地方,土厚。人,既实且异。

路遥在世时,曾评点贾平凹之名,说,“平字形如阳具,凹字形如阴器,是阴阳交合体。”其实,贾的母亲是叫他平娃的,取其顺通。贾易之为平凹,正视崎岖。

影响是个鬼魅。往往真正的影响在之外,在之后。

八十年代中期,被问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文学家,贾平凹答说,庄子陶潜苏轼司马迁蒲松龄曹雪芹泰戈尔川端康成。实则还可列出很多。至于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散文方面有朱自清丰子恺周作人,小说方面有鲁迅沈从文郁达夫。

那个年代,他也迷过马尔克斯和略萨,这从《瘪家沟》和《商州》可见一斑。拉美作家形式大胆,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这对于我的小家子气简直是当头一个轰隆隆的响雷!”但借鉴归借鉴,终归要回到传统,面对自身。

有人认为“贾平凹在现当代作家中起手并不算高,相形于鲁迅、曹禺等大家,更是惊人的低。”不过,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贾之浑厚根底,和非凡才情。尤为关键的是,几经辗转演绎,文坛添了“平凹体”,粗略言之:混沌、沉郁,而又繁华。当然,人们总是希望一个作家能更通透,更高远。

贾平凹曾说,“在我一生中,对人情世故了解得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文革’中我父亲被打成了反革命,一次就是这回。”这回,指的是《废都》事件。颓废问题,模仿问题,性描写问题,甚至还有人要上升到反党反社会主义。虽说对于贾平凹的争议一直没断过,但均没有《废都》来得轰轰烈烈洋洋洒洒,几近一场运动。

亦不乏明眼人,以洞察和远见相声援,如季羡林,如马原。痛定思痛,贾平凹自己的一个说法显出一块石头的华丽:“西安可说是一个典型的废都,而中国又可以说是地球格局中的一个废都,而地球又是宇宙格局中的一个废都吧。”

贾母说,在怀贾平凹时,先是梦见一条巨蛇缠腰,再是梦见遍地的核桃,她便拣了一怀。贾平凹阴气重,觉得自己命里“有核桃运的一部分,核桃是砸着才能吃的,所以,我需要方方面面的敲打才能成器。”所谓知雄守雌,所谓转毁为缘。

《废都》极大扩容了贾的读者群。《废都》还是他为数不多的以城市为主要背景的作品。

他深知,“我国是农业大国,而不是大农业国”,他坦言,“这一生可能大部分作品都是要写给农村的”。从长文《我是农民》到长篇《浮躁》、《秦腔》和《古炉》,无不是自土里长出来的。他认了“土命”,领了“农裔作家”的名头。事实上,站高了往远了看,农村文学或城市文学并没有那么分明,或者说并不需要那么分别。只有好文学与坏文学,此间或远方,瞬间亦永恒。

“我有时在写作中想得蛮好,却表现不出来,我怨恨自己,老怀疑自己。”读这句话时,几乎可以看到他的憨实,那厚土,那阔水。

在新作《带灯》后记里,他写到头发掉了许多,见了面确乎如此。常有人关心地说,身体为大,慢些写、轻松些写,甚或别写,他自是明了:譬如碌碡,已推到半坡怎能不使劲呢?又如一只鸡,它不下蛋憋得慌啊!

元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北京,西贝西北菜。四个人聊着,笑着,等着这个说过“名菜是活着的文物”的作家点菜,这是贾平凹喜欢的家乡风味餐馆。他悠悠地点了几个。吃了莜面,吃大骨头,然后再吃莜面窝窝,有些意思。出了门,一上车便开始聊,到了酒店又聊了一个小时。

“带灯”有一个原型,是个乡镇干部(综治办),不知从哪里得到贾的手机号,发来短信,极有意思,谈工作、谈苦闷。他和她成了朋友,进而有了《带灯》。她不追求名利,喜看杂志,看得最多的是《读者》。她有些清高,在跑村子的时候却只背一个书包,带上矿泉水和粽子就上路了。她是这个“混沌而伟大”的时代的一抹光色,一点无奈。

在《面对当下社会的文学》里,贾平凹曾说“中国人的秉格里有许多奴性和闹性,这都是长期的被专制、贫穷的结果,人性的善与恶充分显示。”《带灯》所涉及的上访问题,与此尤其相关,他处理得比较巧妙。公文民声,文言方言,大事小情,生死悲欢……都在这些中国特色的当代故事中交融。

时代紧迫而漠然,要写出最基层的坚守与斑斓,要集聚黑夜中的光亮,要身处泥污心向莲花?

神在天上,人在途中,在在不易。

三:对话

“火焰向上,泪流向下”

(他和姜妍谈到,写《废都》时就一章一章的,较少分段。到《秦腔》和《古炉》,细节很多,就像巴塞罗那队踢球,消解了传统的阵型和战术的踢法,不倚重故事情节。《带灯》里面有一些基层上访黑暗的东西,怕读者读久了厌烦,必须不停地分小节,让读者有个空间。以上无疑有利于理解,不过,在另一端,这部小说的隐喻性极其丰富。最后,吊诡的是,带灯和竹子因沙厂爆发恶性斗殴事件而被处分,竹子委屈,遇见老上访户王后生,就把自己给县委写的上诉材料掏了出来,作者是在暗示“让王后生以他的名义往上告”?“上诉”……“上访”。)

记者:有人说《带灯》是“上访小说”,我看完感觉好像把这个小说窄化了。

贾平凹:它接触到一些上访的内容,写的是带灯(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实际是写乡镇政府的日常工作,有救灾,有接待、有计划生育,有民主选举,啥都有。上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当然)带灯更多是接触上访的事,因为她是负责综治办的工作。

记者:有没有什么地方,会觉得敏感、怕审查有问题,自己有所节制或没有展开?

贾平凹:没有。在写作中,我按我想到看到体会到的东西来写,倒不是有什么顾忌。顾忌是将来出版时编辑部的事情,他们需要叫我咋弄,那是以后的事情。在原创的时候,我反正按我的来,我先让这个故事“长”起来。

记者:看这个故事时,会发现内容的分割和小标题的拟定比较随性,会不会担心别人说有些碎?

贾平凹:最早我受启发,是当年我看《新旧约全书》,《创世记》也有“偶然”分节,在里面穿插地讲了很多人生智慧的东西。哎,我想也不妨用这种办法。有时形式也决定一些东西,虽然不能说形式决定一切,但在某些时候,形式是起作用的。

记者:以前也写过女性,但不是作为支配地位的形象。这一次带灯是主角,她这个主任的形象很新鲜,一是吸烟(她说人的神常离开身体,吃烟能收神),一是小资情怀,在设计时有什么考量?

贾平凹:现实生活中,就有这种事。这方面没有更多的深意。作为带灯来讲,心烦的时候,没办法处理,就吸烟。

记者:无论是《古炉》《秦腔》,还是早期的《浮躁》,标题都有意蕴。我知道,“带灯”是有原型的,那么这个书名,是写着写着就出来的吗?

贾平凹:带灯这个名字是后来的,开头不叫这个,叫“皮虱”。

记者:其实从头到尾,虱子也是一种隐喻,书记、镇长身上也有虱子。我首先好奇,在咱们老家的这个地方,现在虱子还多吗?

贾平凹:还有,也不多了,好多地方也没有了,现在都是用这个化学(方法来灭)。

记者:带灯怕虱子,后来还是被染上了。(虱子由黑的、白的,生出灰的。她一度不敢在农民家里住。她曾想治理虱子,不了了之。“痒”和“洗澡”也就在日子中凸显)

贾平凹:元家的上辈人,保住了樱镇的风水。这一块山水特别好,但是贫困。在莽山那边的华阳坪早就建成一个大矿区,富是富了,但是污染严重得很,华阳坪拆老屋旧墙的时候,虱子也就“飞”到樱镇来了。这里面隐喻了好多,一些旧的东西随着开发就起来了。到了后辈人,元天亮又帮助樱镇引进大工厂,经济富裕了,但这个地方可能有灾难……到底是开发好,还是不开发好?一开发就是残山剩水,不开发就是贫困。很无解。小说里面有一个意思,是我当年写贵州铜仁地区的文章里最后的话——“不开发而为大开发”。因为不开发,保持原生态,多少年以后稀贵得很,都来参观了,也就挣钱了。

开头,满镇上就带灯和竹子两个人不生虱子,最后也生了,因为在这种环境中,必然要异化。她从事这种工作,她很善良,想给农民办事,但是办不了,就用一些非正常手段来帮助农民,同时对农民也特别厉害,连欺骗带威胁。带灯总结她命运的时候说,或许我是佛桌边燃烧的一个蜡烛。她是国家干部,为国家服务,很庄重的事情,但是“火焰向上,泪流向下”。精神力量是往上,实际上泪流朝下,我觉得符合她的命运。

她叫萤,看见古语说,“萤虫生腐草”(觉得不舒服,改名带灯)。再一个,萤火虫是黑暗中带灯,夜里才带灯,而这个灯是微弱的,必然命运是悲惨的。同时,这个光发自它的身体,而不是外在的火把、灯光。再者,萤火虫还有一个凶残的习性——吃蜗牛肉。它吃蜗牛前先给蜗牛按摩,既巧妙又恶毒。她和农民打交道,这里面很多人是冤屈的好的,也有很多无赖的,无理取闹的,胡搅蛮缠的,变态的,变疯的,家破人亡的,啥人都有。她得用强硬的手段来管。里面说了好多社会问题,比如说她到县上去,看到城管欺负摆街摊那些人,媒体经常批评城管对待小摊小贩时的粗暴,她俩感慨,什么人治什么人。这种小摊也有无理取闹的时候,有可怜之处,也有可恨之处。城管粗暴地执法,这就是啥人治啥人。管理的和被管理的其实是一样的水平,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后来,她们就说,其实咱们和上访的人,也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咱们水平也高不了多少,啥人治啥人。她经常发这些感慨。而且,带灯和老上访户王后生有一段对话,她说你怎么那么坏?他说我一生下来就是坏人吗?你怎么这么凶啊?她说我凶还不是你逼出来的。他说,那咱俩也扯平了,咱俩其实是一回事情(笑)。后来王后生说,我不上访,以后就没有上访的了,她就发感慨说,没上访的人我们这些人吃什么,没上访的人我们这些人没事干。没有魔就没有佛了,魔和佛是相互依存的。

在发布会上,我讲了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如何选取一些材料,我写《带灯》的时候意识到中国在大转折时期发生这么多事情,城乡的差别、贫富的差距、干部问题、群众问题……而且为什么有这么多上访,为什么政府层层堵截,多年也解决不了?这种东西都是中国特有文化下面发生的事情。全球所有的国家,都想把日子过好,都在改革,但不管是东南亚国家、中东国家,还是欧洲国家,在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来没有中国问题这么独特……

为什么写这本书?它里面有很多中国人的人情世故,中国人怎么交往,怎么思维,好面子呀,开会的时候就不允许上访啊,有上访者几十年家破人亡……这些事外国人理解不来。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情,是中国特有文化的体现。中国在民间有强大的左派和右派,右派可能说,你看,中国就是这个样子,不改革怎么能行?左派就说,不改革哪有这个事情,原来怎么没有这些事情呢?这都不正确,都太简单了,只看到了危机的一面。要看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中国人是怎么思维才出现这种情况?我把这个写出来让大家思考,中国就是这个样子。我觉得这就是我想得最多的,我的材料就是这样来的。所以,我选取的都是好像外国人无法理解,好像一般人觉得这不是个问题,但它往往就发生了。比如说,镇长和党委书记明争暗斗的问题,干部和群众关系的问题,地方上面子工程的问题……都是中国特有的东西。

我估计好多人不一定能看到那儿去。当年我写《古炉》的时候,好多人评论,没有一个人说那个结尾。结尾把造反派(霸槽等)枪毙了。最后看完,从刑场往回走的时候,有支部书记,还有一个造反派的“女人”和孩子,还有狗尿苔……一块回来。当时我就想,如果这时候中国文化土壤再不清理,中国人人性里的东西就还可能再爆发,虽然造反派枪毙了,但他的娃在、种子在,还有狗尿苔这种人也在……(几个人回来时遇见了)隐喻好多东西。但是一般人不注意,没有人说这个事情。一般人都看得简单。

“写得黑暗就好了?黑以后容易隐藏很多东西”

(贾平凹明白,艺术靠征服而存在。而征服须得手筋。“以中国传统的美的表现方法,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这是我创作追求的东西。”实践起来却是艰难,犹如乡下人挑了鸡蛋筐子进闹市。这段引语,距今已三十年有余。下面这个声音比较近,也更透亮:“我们的文学应该面对着全人类而不仅仅只是中国,在面对全人类的时候,我们要有中国文化的立场,去提供我们生存状况下的生存经验和精神理想……”)

记者:里面不断写看“天气预报”,后来就豁然开朗,第一,它和《新闻联播》连着,第二,到最后其实正是因为水灾衍生出很多问题,包括两家沙厂爆发特大恶性斗殴事件(一方即元家几个后辈)。这个安排微妙。

贾平凹:我说“天气就是天意”,这是我一篇小散文上写的话。这种现象再不解决,那就反天意了(笑)。书里写到,县志最后的结果就是造反了,出现义军了。所以这里面处处都隐藏一些想说但是又不好说的东西。

记者:用天意和天气这个词进行对冲,也很微妙。

贾平凹:唉,最后还是给人一些向上的东西,带灯虽然脑子有些不对劲了,河里出现了“萤火虫阵”,总能发那么一点微光,能照亮多少是另外一回事。最后结尾,镇党委书记说,河湾里出现萤火虫阵是祥兆,不能因为一场灾难而绝望,什么时候都不能绝望。

记者:里面有一个元天亮,是樱镇出的凤凰一样的人(任省政府副秘书长,后任省委常委),但是他从头到尾有没有正面示人。

贾平凹:没有没出来过。为什么不让他出来?因为一出来,他俩就有好多故事要发生,肯定牵扯到带灯丈夫和孩子等好多事情,这就成爱情小说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笑)。而元天亮不露面,就成了她向往和追求的一个东西,一个倾诉的对象。

那天有人讲,我觉得有道理,他说上访的人到乡上告,乡上解决不了到县上告,县上解决不了到市上告,市上解决不了到省上,最后不行,上北京。每次开大会,从乡上开始,堵堵堵,花的钱,花的人力,你想像不来,可怕得很。中国老百姓(好像)永远相信上边比下边“英明”,能给解决。中国为什么出现这种事情?因为法制不健全,再一个还是人治的成分在里头。

“维稳”是最头疼的事。

记者:里边一直出现带灯给元天亮的信。其他部分主要是叙事性的,而这部分很抒情。她说她“像太阳下的万物一样经营自己对天空的爱情”。写的时候这两种语言方式的跳转是怎样的?

贾平凹:我当时故意夹一段这个东西,你第一次看可能感觉突然,但你看多了就知道了。为啥小说第二部分叫“星空”?他的形象高得很。如果她在那种环境中没有这些精神支撑,就没办法活了。尤其是一个知识女性,有着小资情调的女性,在那种环境下,在那些小干部里边,再面对那些胡搅蛮缠的人,这些不良的事情看得多了,是必须靠她的向往、追求或者说幻想来支撑,一旦抓住这个元天亮了,就把他完全当成一个倾诉对象。

至于说是两套语言,我想一般正常人在家里、在单位说话不一样。给爱人写信就换成另一种语调,和平常也不一样。

记者:其实,要没有这么一个仰望的人的话,她可能后来不一定头脑出问题了。她可能就心安理得地同流合污了。

贾平凹:实际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些变态,为什么她身上也生虱子了?她也有好多非正常手段给老百姓办事,正常手段办不了。她恨那些人,也同情那些人。

带灯的结局是必然的,我写的时候心情也比较沉重,有些凄凉。这女的那么聪明,那么有想法,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就那么被消磨。她只能是萤火虫,从它身体里面只能发那么一点点光,她根本照不亮前头。只能在黑暗中发一点光,自己给自己一个灯,慢慢走着。她不指望给别人照路。她希望社会不要污染竹子,希望老百姓知道对他们的好处就行了。但她没办法照亮更多。

记者:(王后生被整以及恶性斗殴等已属惨烈),我看到也有读者感觉你还没有特别用劲儿……

贾平凹:那是写法的问题。现在好多读者喜欢刺激性的东西。实际上那种写法好写,那就是快节奏,故意变形、夸张,看着血淋淋,但是,那种刺激人就像拿锥子扎一下,突然疼得很,一会儿就过去了。我喜欢淡淡地来写,水面上看着平平静静的,水下面有漩涡、暗流。也是一种写作风格。

有人说你写得不黑暗。那黑就好了?黑以后容易隐藏很多东西。写作也有水和火的关系,我现在倾向于水。水表面看温柔得很,但你一旦进去就把你淹死了。火吧,老远一看,那么烤人,不敢靠近。

记者:《秦腔》《古炉》的写法与《带灯》有些接近,又有不同。这次还强调了“西汉文章”。

贾平凹:这种写法我觉得有意思,但也容易误解。有人悟性不高,悟不出你写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还存在一个问题,不好翻译。

记者:它没有一个特别集中的主脉络,写的过程中,会不会推进有难度?

贾平凹:关起门来说,这种更难写。它没一个“故事”。

《红楼梦》《金瓶梅》,都是写日常生活。要是你真正地把它写成一个圆满的故事的时候,是虚假的,是编造的。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故事,每天就不会发生那么多(完整的)故事,每天只发生一些事件,一些小事堆起了这一天。

记者:会不会写到什么地方写不下去了?

贾平凹:这种写法,必须有丰富的生活。再一个,你在语言上,在细节上调配上,也要特别讲究,弄不好就啥也不是了。就像巴塞罗那队踢球一样,你踢不好,就乱成一团,球都传不出去。能传出去,那个人也接不住。

记者:看里面有几个地方,引用的诗歌非常好,比如“沙是渴死的水”,我觉得这样的句子在整个小说中构成一种张力。

贾平凹:那是年轻诗人的话,不是我写的。这部小说里有很多好感悟的东西。比如说,没有节奏的声音不是语言。还有比如说,听报告时,带灯说,拿一个小碗去接瀑布根本接不住多少水。永远是,你灌输太多,就没有办法吸收。还有,跌倒了不要立即就爬起来,你看看地上有没有啥可以拾的……

记者:昨天潘凯雄有一句话,说其实这个小说跟《浮躁》有点接近。拳拳到肉的,更现实。像《废都》里有魔幻之类的(《浮躁》里金狗的出生也离奇),《带灯》基本没有什么花架子。

贾平凹:因为这是最现实的东西,你再弄那些东西也弄不进去。它也没有那些东西。题材决定你也不能弄那些东西。

记者:从《收获》刊登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有没有什么朋友或者批评家,觉得哪里有问题?或是有可行性建设性的说法?

贾平凹:这个倒还没有。倒是给我在发短信的多得很。还有人说,把“给元天亮的信”整理出来吧,作为“爱情指南”或是什么(笑)。后来我想,为啥给元天亮去信,我又为啥不叫元天亮出现?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得不到的或者正在想得到又没得到的,才有这么多冲动、幻想。所以说,如果带灯生活得很舒适很优越的时候,她哪能写出那些东西,她就不可能抒发这个东西。

环境与诺奖

(在《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里,他说:“创作的环境一定要宽松,就比如骑自行车,按理说车轮就两指宽,完全可以在两指宽的路上行驶,但实际上,除了杂技演员外,你必须在两三米宽的路上才敢骑。”《秦腔》写毕,他说,“我是不懂政治的,但我怕政治。”细读文本,会发现,这是一个长于规避,也懂得突破的人。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意识形态的表述,富有意味。至于诺奖,不免喧嚣,不免孤寂。)

记者:海明威曾经说,写得越多越深入可能越孤独。我不知道你在写作过程是怎样的?一种可能是跟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会有孤独感,另外一种就是行文本身会有停滞的状态出现?

贾平凹:就像《红楼梦》的大观园,那个大观园还不是作者虚构了一个园子,里面住了那么多人,我估计他写着写着,自己也觉得就是个园子了。我在《古炉》后记里说过一个意思:什么是好小说?外行或不写小说的人一看,这我也会写,这就是生活么,简单得很。会写小说的人一看,说,这可不好写。这样我才觉得是好小说。就是外行一看特别容易,特别简单,就像咱现在看《红楼梦》,就是一个园子,住了几户人家。好的小说你一看,你觉得是特别简单的故事,但真要你自己写呢,一辈子也写不出来,达不到那个(境界)。而写成以后觉得,好像就是个真事情,好像不是人写出来的。

记者:在《带灯》后记里也说,现在对于某些技巧,可能跟年轻时候其实感觉很不一样。

贾平凹:不一样的。因为年轻的时候,追求技巧,一会儿学中国传统,一会儿学外国技巧,花哨地变换,年龄大了就不要那些修饰的东西了,觉得没意思了。但也不能说年轻时写的就不好,现在就好,每个年龄段都有特点。就像人一样,青春期有青春期的样子,老年有老年的样子。

记者:问一个有点新闻性的话题。莫言获奖,对于中国文学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贾平凹:我听到莫言获奖以后反正是挺高兴的。也有记者问我说有好多争议,你有什么看法?我说,那有啥好争议的?莫言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作家,又获了这么大的奖,最起码说所有文化人、搞这行的人,应该向他衷心祝贺,表示敬意、致敬。怎么还会有争议?我不上网,也不知道网上还有什么争议。他获奖,肯定对中国文学有提升或推进的作用。叫世界上关注到中国文学,起码说中国文学也不是不行嘛。

记者:我接触几个外国作家,几个中国批评家,他们说,的确中国作家存在一个到底怎么处理政治和文学关系的问题,挺两难的,毕竟你生活在此时此刻此地。

贾平凹:我估计任何作家都面临这个问题,不是说西方的作家就不面临这个了。尤其现在中国的情况,要比以前好多了,好多话可以说了。现在啥都可以表达了,如果有问题,总是能想办法来解决的。

记者:限制也会带来另外一种可能的方式……

贾平凹:你现在也没办法。文学作品嘛,你怎么限制呢?现在也没有更多的禁忌在。

贾平凹:水表面温柔,但可能把人淹死

文/木叶(刘江涛)

《上海电视》 2013年1月D期

陕西这地方,土厚。人,既实且异。

路遥在世时,曾评点贾平凹之名,说,“平字形如阳具,凹字形如阴器,是阴阳交合体。”其实,贾的母亲是叫他平娃的,取其顺通。贾易之为平凹,正视崎岖。

影响是个鬼魅。往往真正的影响在之外,在之后。

八十年代中期,被问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文学家,贾平凹答说,庄子陶潜苏轼司马迁蒲松龄曹雪芹泰戈尔川端康成。实则还可列出很多。至于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散文方面有朱自清丰子恺周作人,小说方面有鲁迅沈从文郁达夫。

那个年代,他也迷过马尔克斯和略萨,这从《瘪家沟》和《商州》可见一斑。拉美作家形式大胆,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这对于我的小家子气简直是当头一个轰隆隆的响雷!”但借鉴归借鉴,终归要回到传统,面对自身。

有人认为“贾平凹在现当代作家中起手并不算高,相形于鲁迅、曹禺等大家,更是惊人的低。”不过,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贾之浑厚根底,和非凡才情。尤为关键的是,几经辗转演绎,文坛添了“平凹体”,粗略言之:混沌、沉郁,而又繁华。当然,人们总是希望一个作家能更通透,更高远。

贾平凹曾说,“在我一生中,对人情世故了解得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文革’中我父亲被打成了反革命,一次就是这回。”这回,指的是《废都》事件。颓废问题,模仿问题,性描写问题,甚至还有人要上升到反党反社会主义。虽说对于贾平凹的争议一直没断过,但均没有《废都》来得轰轰烈烈洋洋洒洒,几近一场运动。

亦不乏明眼人,以洞察和远见相声援,如季羡林,如马原。痛定思痛,贾平凹自己的一个说法显出一块石头的华丽:“西安可说是一个典型的废都,而中国又可以说是地球格局中的一个废都,而地球又是宇宙格局中的一个废都吧。”

贾母说,在怀贾平凹时,先是梦见一条巨蛇缠腰,再是梦见遍地的核桃,她便拣了一怀。贾平凹阴气重,觉得自己命里“有核桃运的一部分,核桃是砸着才能吃的,所以,我需要方方面面的敲打才能成器。”所谓知雄守雌,所谓转毁为缘。

《废都》极大扩容了贾的读者群。《废都》还是他为数不多的以城市为主要背景的作品。

他深知,“我国是农业大国,而不是大农业国”,他坦言,“这一生可能大部分作品都是要写给农村的”。从长文《我是农民》到长篇《浮躁》、《秦腔》和《古炉》,无不是自土里长出来的。他认了“土命”,领了“农裔作家”的名头。事实上,站高了往远了看,农村文学或城市文学并没有那么分明,或者说并不需要那么分别。只有好文学与坏文学,此间或远方,瞬间亦永恒。

“我有时在写作中想得蛮好,却表现不出来,我怨恨自己,老怀疑自己。”读这句话时,几乎可以看到他的憨实,那厚土,那阔水。

在新作《带灯》后记里,他写到头发掉了许多,见了面确乎如此。常有人关心地说,身体为大,慢些写、轻松些写,甚或别写,他自是明了:譬如碌碡,已推到半坡怎能不使劲呢?又如一只鸡,它不下蛋憋得慌啊!

元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北京,西贝西北菜。四个人聊着,笑着,等着这个说过“名菜是活着的文物”的作家点菜,这是贾平凹喜欢的家乡风味餐馆。他悠悠地点了几个。吃了莜面,吃大骨头,然后再吃莜面窝窝,有些意思。出了门,一上车便开始聊,到了酒店又聊了一个小时。

“带灯”有一个原型,是个乡镇干部(综治办),不知从哪里得到贾的手机号,发来短信,极有意思,谈工作、谈苦闷。他和她成了朋友,进而有了《带灯》。她不追求名利,喜看杂志,看得最多的是《读者》。她有些清高,在跑村子的时候却只背一个书包,带上矿泉水和粽子就上路了。她是这个“混沌而伟大”的时代的一抹光色,一点无奈。

在《面对当下社会的文学》里,贾平凹曾说“中国人的秉格里有许多奴性和闹性,这都是长期的被专制、贫穷的结果,人性的善与恶充分显示。”《带灯》所涉及的上访问题,与此尤其相关,他处理得比较巧妙。公文民声,文言方言,大事小情,生死悲欢……都在这些中国特色的当代故事中交融。

时代紧迫而漠然,要写出最基层的坚守与斑斓,要集聚黑夜中的光亮,要身处泥污心向莲花?

神在天上,人在途中,在在不易。

三:对话

“火焰向上,泪流向下”

(他和姜妍谈到,写《废都》时就一章一章的,较少分段。到《秦腔》和《古炉》,细节很多,就像巴塞罗那队踢球,消解了传统的阵型和战术的踢法,不倚重故事情节。《带灯》里面有一些基层上访黑暗的东西,怕读者读久了厌烦,必须不停地分小节,让读者有个空间。以上无疑有利于理解,不过,在另一端,这部小说的隐喻性极其丰富。最后,吊诡的是,带灯和竹子因沙厂爆发恶性斗殴事件而被处分,竹子委屈,遇见老上访户王后生,就把自己给县委写的上诉材料掏了出来,作者是在暗示“让王后生以他的名义往上告”?“上诉”……“上访”。)

记者:有人说《带灯》是“上访小说”,我看完感觉好像把这个小说窄化了。

贾平凹:它接触到一些上访的内容,写的是带灯(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实际是写乡镇政府的日常工作,有救灾,有接待、有计划生育,有民主选举,啥都有。上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当然)带灯更多是接触上访的事,因为她是负责综治办的工作。

记者:有没有什么地方,会觉得敏感、怕审查有问题,自己有所节制或没有展开?

贾平凹:没有。在写作中,我按我想到看到体会到的东西来写,倒不是有什么顾忌。顾忌是将来出版时编辑部的事情,他们需要叫我咋弄,那是以后的事情。在原创的时候,我反正按我的来,我先让这个故事“长”起来。

记者:看这个故事时,会发现内容的分割和小标题的拟定比较随性,会不会担心别人说有些碎?

贾平凹:最早我受启发,是当年我看《新旧约全书》,《创世记》也有“偶然”分节,在里面穿插地讲了很多人生智慧的东西。哎,我想也不妨用这种办法。有时形式也决定一些东西,虽然不能说形式决定一切,但在某些时候,形式是起作用的。

记者:以前也写过女性,但不是作为支配地位的形象。这一次带灯是主角,她这个主任的形象很新鲜,一是吸烟(她说人的神常离开身体,吃烟能收神),一是小资情怀,在设计时有什么考量?

贾平凹:现实生活中,就有这种事。这方面没有更多的深意。作为带灯来讲,心烦的时候,没办法处理,就吸烟。

记者:无论是《古炉》《秦腔》,还是早期的《浮躁》,标题都有意蕴。我知道,“带灯”是有原型的,那么这个书名,是写着写着就出来的吗?

贾平凹:带灯这个名字是后来的,开头不叫这个,叫“皮虱”。

记者:其实从头到尾,虱子也是一种隐喻,书记、镇长身上也有虱子。我首先好奇,在咱们老家的这个地方,现在虱子还多吗?

贾平凹:还有,也不多了,好多地方也没有了,现在都是用这个化学(方法来灭)。

记者:带灯怕虱子,后来还是被染上了。(虱子由黑的、白的,生出灰的。她一度不敢在农民家里住。她曾想治理虱子,不了了之。“痒”和“洗澡”也就在日子中凸显)

贾平凹:元家的上辈人,保住了樱镇的风水。这一块山水特别好,但是贫困。在莽山那边的华阳坪早就建成一个大矿区,富是富了,但是污染严重得很,华阳坪拆老屋旧墙的时候,虱子也就“飞”到樱镇来了。这里面隐喻了好多,一些旧的东西随着开发就起来了。到了后辈人,元天亮又帮助樱镇引进大工厂,经济富裕了,但这个地方可能有灾难……到底是开发好,还是不开发好?一开发就是残山剩水,不开发就是贫困。很无解。小说里面有一个意思,是我当年写贵州铜仁地区的文章里最后的话——“不开发而为大开发”。因为不开发,保持原生态,多少年以后稀贵得很,都来参观了,也就挣钱了。

开头,满镇上就带灯和竹子两个人不生虱子,最后也生了,因为在这种环境中,必然要异化。她从事这种工作,她很善良,想给农民办事,但是办不了,就用一些非正常手段来帮助农民,同时对农民也特别厉害,连欺骗带威胁。带灯总结她命运的时候说,或许我是佛桌边燃烧的一个蜡烛。她是国家干部,为国家服务,很庄重的事情,但是“火焰向上,泪流向下”。精神力量是往上,实际上泪流朝下,我觉得符合她的命运。

她叫萤,看见古语说,“萤虫生腐草”(觉得不舒服,改名带灯)。再一个,萤火虫是黑暗中带灯,夜里才带灯,而这个灯是微弱的,必然命运是悲惨的。同时,这个光发自它的身体,而不是外在的火把、灯光。再者,萤火虫还有一个凶残的习性——吃蜗牛肉。它吃蜗牛前先给蜗牛按摩,既巧妙又恶毒。她和农民打交道,这里面很多人是冤屈的好的,也有很多无赖的,无理取闹的,胡搅蛮缠的,变态的,变疯的,家破人亡的,啥人都有。她得用强硬的手段来管。里面说了好多社会问题,比如说她到县上去,看到城管欺负摆街摊那些人,媒体经常批评城管对待小摊小贩时的粗暴,她俩感慨,什么人治什么人。这种小摊也有无理取闹的时候,有可怜之处,也有可恨之处。城管粗暴地执法,这就是啥人治啥人。管理的和被管理的其实是一样的水平,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后来,她们就说,其实咱们和上访的人,也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咱们水平也高不了多少,啥人治啥人。她经常发这些感慨。而且,带灯和老上访户王后生有一段对话,她说你怎么那么坏?他说我一生下来就是坏人吗?你怎么这么凶啊?她说我凶还不是你逼出来的。他说,那咱俩也扯平了,咱俩其实是一回事情(笑)。后来王后生说,我不上访,以后就没有上访的了,她就发感慨说,没上访的人我们这些人吃什么,没上访的人我们这些人没事干。没有魔就没有佛了,魔和佛是相互依存的。

在发布会上,我讲了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如何选取一些材料,我写《带灯》的时候意识到中国在大转折时期发生这么多事情,城乡的差别、贫富的差距、干部问题、群众问题……而且为什么有这么多上访,为什么政府层层堵截,多年也解决不了?这种东西都是中国特有文化下面发生的事情。全球所有的国家,都想把日子过好,都在改革,但不管是东南亚国家、中东国家,还是欧洲国家,在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来没有中国问题这么独特……

为什么写这本书?它里面有很多中国人的人情世故,中国人怎么交往,怎么思维,好面子呀,开会的时候就不允许上访啊,有上访者几十年家破人亡……这些事外国人理解不来。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情,是中国特有文化的体现。中国在民间有强大的左派和右派,右派可能说,你看,中国就是这个样子,不改革怎么能行?左派就说,不改革哪有这个事情,原来怎么没有这些事情呢?这都不正确,都太简单了,只看到了危机的一面。要看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中国人是怎么思维才出现这种情况?我把这个写出来让大家思考,中国就是这个样子。我觉得这就是我想得最多的,我的材料就是这样来的。所以,我选取的都是好像外国人无法理解,好像一般人觉得这不是个问题,但它往往就发生了。比如说,镇长和党委书记明争暗斗的问题,干部和群众关系的问题,地方上面子工程的问题……都是中国特有的东西。

我估计好多人不一定能看到那儿去。当年我写《古炉》的时候,好多人评论,没有一个人说那个结尾。结尾把造反派(霸槽等)枪毙了。最后看完,从刑场往回走的时候,有支部书记,还有一个造反派的“女人”和孩子,还有狗尿苔……一块回来。当时我就想,如果这时候中国文化土壤再不清理,中国人人性里的东西就还可能再爆发,虽然造反派枪毙了,但他的娃在、种子在,还有狗尿苔这种人也在……(几个人回来时遇见了)隐喻好多东西。但是一般人不注意,没有人说这个事情。一般人都看得简单。

“写得黑暗就好了?黑以后容易隐藏很多东西”

(贾平凹明白,艺术靠征服而存在。而征服须得手筋。“以中国传统的美的表现方法,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这是我创作追求的东西。”实践起来却是艰难,犹如乡下人挑了鸡蛋筐子进闹市。这段引语,距今已三十年有余。下面这个声音比较近,也更透亮:“我们的文学应该面对着全人类而不仅仅只是中国,在面对全人类的时候,我们要有中国文化的立场,去提供我们生存状况下的生存经验和精神理想……”)

记者:里面不断写看“天气预报”,后来就豁然开朗,第一,它和《新闻联播》连着,第二,到最后其实正是因为水灾衍生出很多问题,包括两家沙厂爆发特大恶性斗殴事件(一方即元家几个后辈)。这个安排微妙。

贾平凹:我说“天气就是天意”,这是我一篇小散文上写的话。这种现象再不解决,那就反天意了(笑)。书里写到,县志最后的结果就是造反了,出现义军了。所以这里面处处都隐藏一些想说但是又不好说的东西。

记者:用天意和天气这个词进行对冲,也很微妙。

贾平凹:唉,最后还是给人一些向上的东西,带灯虽然脑子有些不对劲了,河里出现了“萤火虫阵”,总能发那么一点微光,能照亮多少是另外一回事。最后结尾,镇党委书记说,河湾里出现萤火虫阵是祥兆,不能因为一场灾难而绝望,什么时候都不能绝望。

记者:里面有一个元天亮,是樱镇出的凤凰一样的人(任省政府副秘书长,后任省委常委),但是他从头到尾有没有正面示人。

贾平凹:没有没出来过。为什么不让他出来?因为一出来,他俩就有好多故事要发生,肯定牵扯到带灯丈夫和孩子等好多事情,这就成爱情小说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笑)。而元天亮不露面,就成了她向往和追求的一个东西,一个倾诉的对象。

那天有人讲,我觉得有道理,他说上访的人到乡上告,乡上解决不了到县上告,县上解决不了到市上告,市上解决不了到省上,最后不行,上北京。每次开大会,从乡上开始,堵堵堵,花的钱,花的人力,你想像不来,可怕得很。中国老百姓(好像)永远相信上边比下边“英明”,能给解决。中国为什么出现这种事情?因为法制不健全,再一个还是人治的成分在里头。

“维稳”是最头疼的事。

记者:里边一直出现带灯给元天亮的信。其他部分主要是叙事性的,而这部分很抒情。她说她“像太阳下的万物一样经营自己对天空的爱情”。写的时候这两种语言方式的跳转是怎样的?

贾平凹:我当时故意夹一段这个东西,你第一次看可能感觉突然,但你看多了就知道了。为啥小说第二部分叫“星空”?他的形象高得很。如果她在那种环境中没有这些精神支撑,就没办法活了。尤其是一个知识女性,有着小资情调的女性,在那种环境下,在那些小干部里边,再面对那些胡搅蛮缠的人,这些不良的事情看得多了,是必须靠她的向往、追求或者说幻想来支撑,一旦抓住这个元天亮了,就把他完全当成一个倾诉对象。

至于说是两套语言,我想一般正常人在家里、在单位说话不一样。给爱人写信就换成另一种语调,和平常也不一样。

记者:其实,要没有这么一个仰望的人的话,她可能后来不一定头脑出问题了。她可能就心安理得地同流合污了。

贾平凹:实际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些变态,为什么她身上也生虱子了?她也有好多非正常手段给老百姓办事,正常手段办不了。她恨那些人,也同情那些人。

带灯的结局是必然的,我写的时候心情也比较沉重,有些凄凉。这女的那么聪明,那么有想法,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就那么被消磨。她只能是萤火虫,从它身体里面只能发那么一点点光,她根本照不亮前头。只能在黑暗中发一点光,自己给自己一个灯,慢慢走着。她不指望给别人照路。她希望社会不要污染竹子,希望老百姓知道对他们的好处就行了。但她没办法照亮更多。

记者:(王后生被整以及恶性斗殴等已属惨烈),我看到也有读者感觉你还没有特别用劲儿……

贾平凹:那是写法的问题。现在好多读者喜欢刺激性的东西。实际上那种写法好写,那就是快节奏,故意变形、夸张,看着血淋淋,但是,那种刺激人就像拿锥子扎一下,突然疼得很,一会儿就过去了。我喜欢淡淡地来写,水面上看着平平静静的,水下面有漩涡、暗流。也是一种写作风格。

有人说你写得不黑暗。那黑就好了?黑以后容易隐藏很多东西。写作也有水和火的关系,我现在倾向于水。水表面看温柔得很,但你一旦进去就把你淹死了。火吧,老远一看,那么烤人,不敢靠近。

记者:《秦腔》《古炉》的写法与《带灯》有些接近,又有不同。这次还强调了“西汉文章”。

贾平凹:这种写法我觉得有意思,但也容易误解。有人悟性不高,悟不出你写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还存在一个问题,不好翻译。

记者:它没有一个特别集中的主脉络,写的过程中,会不会推进有难度?

贾平凹:关起门来说,这种更难写。它没一个“故事”。

《红楼梦》《金瓶梅》,都是写日常生活。要是你真正地把它写成一个圆满的故事的时候,是虚假的,是编造的。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故事,每天就不会发生那么多(完整的)故事,每天只发生一些事件,一些小事堆起了这一天。

记者:会不会写到什么地方写不下去了?

贾平凹:这种写法,必须有丰富的生活。再一个,你在语言上,在细节上调配上,也要特别讲究,弄不好就啥也不是了。就像巴塞罗那队踢球一样,你踢不好,就乱成一团,球都传不出去。能传出去,那个人也接不住。

记者:看里面有几个地方,引用的诗歌非常好,比如“沙是渴死的水”,我觉得这样的句子在整个小说中构成一种张力。

贾平凹:那是年轻诗人的话,不是我写的。这部小说里有很多好感悟的东西。比如说,没有节奏的声音不是语言。还有比如说,听报告时,带灯说,拿一个小碗去接瀑布根本接不住多少水。永远是,你灌输太多,就没有办法吸收。还有,跌倒了不要立即就爬起来,你看看地上有没有啥可以拾的……

记者:昨天潘凯雄有一句话,说其实这个小说跟《浮躁》有点接近。拳拳到肉的,更现实。像《废都》里有魔幻之类的(《浮躁》里金狗的出生也离奇),《带灯》基本没有什么花架子。

贾平凹:因为这是最现实的东西,你再弄那些东西也弄不进去。它也没有那些东西。题材决定你也不能弄那些东西。

记者:从《收获》刊登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有没有什么朋友或者批评家,觉得哪里有问题?或是有可行性建设性的说法?

贾平凹:这个倒还没有。倒是给我在发短信的多得很。还有人说,把“给元天亮的信”整理出来吧,作为“爱情指南”或是什么(笑)。后来我想,为啥给元天亮去信,我又为啥不叫元天亮出现?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得不到的或者正在想得到又没得到的,才有这么多冲动、幻想。所以说,如果带灯生活得很舒适很优越的时候,她哪能写出那些东西,她就不可能抒发这个东西。

环境与诺奖

(在《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里,他说:“创作的环境一定要宽松,就比如骑自行车,按理说车轮就两指宽,完全可以在两指宽的路上行驶,但实际上,除了杂技演员外,你必须在两三米宽的路上才敢骑。”《秦腔》写毕,他说,“我是不懂政治的,但我怕政治。”细读文本,会发现,这是一个长于规避,也懂得突破的人。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意识形态的表述,富有意味。至于诺奖,不免喧嚣,不免孤寂。)

记者:海明威曾经说,写得越多越深入可能越孤独。我不知道你在写作过程是怎样的?一种可能是跟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会有孤独感,另外一种就是行文本身会有停滞的状态出现?

贾平凹:就像《红楼梦》的大观园,那个大观园还不是作者虚构了一个园子,里面住了那么多人,我估计他写着写着,自己也觉得就是个园子了。我在《古炉》后记里说过一个意思:什么是好小说?外行或不写小说的人一看,这我也会写,这就是生活么,简单得很。会写小说的人一看,说,这可不好写。这样我才觉得是好小说。就是外行一看特别容易,特别简单,就像咱现在看《红楼梦》,就是一个园子,住了几户人家。好的小说你一看,你觉得是特别简单的故事,但真要你自己写呢,一辈子也写不出来,达不到那个(境界)。而写成以后觉得,好像就是个真事情,好像不是人写出来的。

记者:在《带灯》后记里也说,现在对于某些技巧,可能跟年轻时候其实感觉很不一样。

贾平凹:不一样的。因为年轻的时候,追求技巧,一会儿学中国传统,一会儿学外国技巧,花哨地变换,年龄大了就不要那些修饰的东西了,觉得没意思了。但也不能说年轻时写的就不好,现在就好,每个年龄段都有特点。就像人一样,青春期有青春期的样子,老年有老年的样子。

记者:问一个有点新闻性的话题。莫言获奖,对于中国文学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贾平凹:我听到莫言获奖以后反正是挺高兴的。也有记者问我说有好多争议,你有什么看法?我说,那有啥好争议的?莫言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作家,又获了这么大的奖,最起码说所有文化人、搞这行的人,应该向他衷心祝贺,表示敬意、致敬。怎么还会有争议?我不上网,也不知道网上还有什么争议。他获奖,肯定对中国文学有提升或推进的作用。叫世界上关注到中国文学,起码说中国文学也不是不行嘛。

记者:我接触几个外国作家,几个中国批评家,他们说,的确中国作家存在一个到底怎么处理政治和文学关系的问题,挺两难的,毕竟你生活在此时此刻此地。

贾平凹:我估计任何作家都面临这个问题,不是说西方的作家就不面临这个了。尤其现在中国的情况,要比以前好多了,好多话可以说了。现在啥都可以表达了,如果有问题,总是能想办法来解决的。

记者:限制也会带来另外一种可能的方式……

贾平凹:你现在也没办法。文学作品嘛,你怎么限制呢?现在也没有更多的禁忌在。


相关内容

  • 各省男人和女人的性格
  • 各省男人和女人的性格 上海女人:举止得体雅致,有女人味,但不可能出现那种为爱不顾一切的"烈女". 上海男人:在媒体中往往有小男人的坏名声,但懂得尊重女士,体贴妻子,把西方的绅士遗风中国化了,也别有可爱之处. 四川女人:川妹子既辣且媚,骂起人来"嘴巴狡",尤其是 ...

  • 论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色
  • 论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色 摘 要:借用中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一方面,纵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轨迹,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技巧逐渐从稚嫩走向圆熟,基本呈螺旋上升的态势.虽然在这个上 ...

  • 狼的传奇与生命的疑虑_略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_怀念狼_
  • 第21卷第3期 Vol.21No.3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9月 JOURNALOFHECHINORMALCOLLEGE(SOCIALSCIENCES) Sept.2001 Ξ 狼的传奇与生命的疑虑 ---略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 韦器闳 (佛山教育学院 广东佛山 5 ...

  • 如何培养说话的逻辑性
  • 如何培养说话的逻辑性? 谢邀,好问题,作为一个曾经很内向少话,现在经常讲课和发表演讲的人,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1.抽象思维培养 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对具体事物规律的抽象总结,人类大脑进化出逻辑推理功能,一个主流的理论是原始人类在追捕猎物过程中需要根据猎物足迹,习性和环境的各种规律分析出猎物所在位置.因 ...

  • 时常自己被自己感动
  • 早就想写这样的文章,因为太多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自己感动.回味生活,时常有种自豪感,觉得自己真的不容易也很不简单,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却没有被岁月磨钝了感觉,也没有被时间筛选了记忆.按照哲学性的表达,人是被上帝抛向这个世界的,有个好朋友信仰宗教,建议我也像她一样寻找这样一种精神寄托的方式,我笑着回答: ...

  • 贾平凹博物馆
  • 提名人:李晓峰 提名理由: 贾平凹文学艺术馆是在校园内极为普通的一座二层砖混旧建筑(70年代所建印刷厂)基础上改扩建而成.作者通过对原建筑东南侧增加一系列充满起伏和韵律感的廊道空间处理,让钢架.玻璃和混凝土这些新元素与老建筑的清水砖墙浑然一体,展现出一处充满魅力和喜剧感的光影世界.这样一座似旧又新的 ...

  • 2010年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学的,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迷上了读小说,反正就是对文学,对作家情有独钟.现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我个人的读书经历. 三毛:原名陈平,一位台湾作家,父母是古典文学教师,受家庭影响,五岁时就开始阅读<红楼梦>.三毛的文字如其人,像一朵绚丽多姿却又平淡无奇的云,洁白无暇而又飘 ...

  • 2012年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学的,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迷上了读小说,反正就是对文学,对作家情有独钟.现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我个人的读书经历. 三毛:原名陈平,一位台湾作家,父母是古典文学教师,受家庭影响,五岁时就开始阅读<红楼梦>.三毛的文字如其人,像一朵绚丽多姿却又平淡无奇的云,洁白无暇而又飘 ...

  • "长篇小说热"思考
  • 作者:金平 当代文坛 1995年04期 长篇小说的创作和出版历来被认定为一个时期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志,被看作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文学旗帜.进入创作旺盛期.充满艺术表现力的小说家,更是把长篇创作视为自己艺术生命的里程碑.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自80年代中期以来长篇小说的创作与出版遇到种种障碍,呈现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