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论文

《中国象棋》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新基础研究论文

西夏墅中心小学张志荣

一、《中国象棋》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是我们的思维产物,不改变我们的思维,不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思维是创新的前提。素质教育提倡培育具有创新思维的新一代人才,就必须从培养创新入手,从提高思维能力入手。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列宁说:“象棋是智慧的体操”。象棋,是中国千年流传的文化,可以启智,也可以修身;可于坊间流传,也可登堂入室。中国象棋是一种集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智力运动,它不仅有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国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传说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期,舜为了教育弟弟而创造了象棋,最早有关象棋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通过棋史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了解,触模到我国古人的智慧,感受到我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形成 “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学习动机,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和奋斗目标,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国象棋》校本课程的提出:

1、中国象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中国象棋有着较好的象棋普及推广基础,学生普遍对中国象棋有着浓厚的兴趣;3、象棋教学顺应了教育的普遍性原则,能做到人人参与,人手一盘棋,教学的实效性较强;4、

中国象棋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学生无论在家庭、在社区都有得到指导和展示的机会。

二、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

1、广泛性

《中国象棋》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非常有意的智力活动,弈棋,双方对垒,不限场地,不分时间,不论对象,参与面广。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学生无论在家庭、在社区都有得到指导和展示的机会。当学生面队棋盘时,他们往往要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冥思苦想寻找妙招,思维能力长期处于活动状态,智力得到健康的开发,观棋者也同样在思维,学生还可通过棋盘上的棋局变化悟出许多人生智慧。

2、趣味性

情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个人爱好的主要方面,《中国象棋》的主要形式是对弈,这等于给学生提供了公正竞赛的平台,激发学生的上进意识、求胜欲望,同时也会无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棋风能培养学生脚踏实地、深思熟虑,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对待他人的良好习惯,严格的棋规要求学生形成“落子无悔”、三思而行、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遵守规则的棋风,重在培养学生对《中国象棋》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3、综合性

《中国象棋》不仅包括棋艺的教学,还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互切磋是《中国象棋》活动形式之一,那么我们通过《中国象棋》的教学,教育学生要守纪、要明礼、要诚信,一盘棋无论输赢要下完,要有败中求和甚至败中求胜的毅力和耐心,更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对弈后胜者不可骄,要谦虚谨慎,败不气馁,要善于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培养学生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抵制风险的能力。

三、课程理念

1、教会学生明礼诚信,棋如其人,主要是指棋德、棋风,是棋手和道德作风的集中表现。在《中国象棋》课程中,突出棋德教育,能促使学生领悟到“人生如棋步步高”“世事如棋局局新”的道理,决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变应变,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行棋之德,主要是指学生或棋手要诚实守信,团结友善、文明礼貌、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诚信是做人之本,正确对待棋的胜负。观棋之得主要指观众要安静不语,不作暗示等,培养学生“观棋不语真君子”等传统美德。

2开发学生智力因素,《中国象棋》可以促使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它是一项益智活动,被称为“人类智慧的体操”,棋局形势千变万化,时起彼伏,时优时劣,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各种形势变化的应变能力。一局棋从开局到终局,自始自终伴随着弈棋者每一步都要考虑全局,看对方落子,就要考虑对策,制定战略战术,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促使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仔细观察,勤奋好学,充满自信的性格特征的形成。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中国象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两军”对垒,负棋方往往会对整个棋局进行回顾复盘,对一些劣招进行重新分析与评价,找出失败的原因和应汲取的教训,探求转败为胜的妙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胜棋一方也因此而找到了正确分析、判断的方法和谋略成功的途径,从而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才干,智力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弈棋还能让学生得到静心、细心、专心、耐心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2010年1月2日~3日,西夏墅中心小学选派5名象棋运动员参加了常春棋院举办的“常春杯”中国象棋少儿大赛。经过两天七轮的激烈角逐,西小象棋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赵 琨获得儿童甲组第一名,

汤小虎获得儿童甲组第二名,

张云帆获得初学组 第四名。

《中国象棋》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新基础研究论文

西夏墅中心小学张志荣

一、《中国象棋》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是我们的思维产物,不改变我们的思维,不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思维是创新的前提。素质教育提倡培育具有创新思维的新一代人才,就必须从培养创新入手,从提高思维能力入手。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列宁说:“象棋是智慧的体操”。象棋,是中国千年流传的文化,可以启智,也可以修身;可于坊间流传,也可登堂入室。中国象棋是一种集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智力运动,它不仅有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国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传说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期,舜为了教育弟弟而创造了象棋,最早有关象棋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通过棋史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了解,触模到我国古人的智慧,感受到我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形成 “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学习动机,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和奋斗目标,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国象棋》校本课程的提出:

1、中国象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中国象棋有着较好的象棋普及推广基础,学生普遍对中国象棋有着浓厚的兴趣;3、象棋教学顺应了教育的普遍性原则,能做到人人参与,人手一盘棋,教学的实效性较强;4、

中国象棋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学生无论在家庭、在社区都有得到指导和展示的机会。

二、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

1、广泛性

《中国象棋》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非常有意的智力活动,弈棋,双方对垒,不限场地,不分时间,不论对象,参与面广。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学生无论在家庭、在社区都有得到指导和展示的机会。当学生面队棋盘时,他们往往要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冥思苦想寻找妙招,思维能力长期处于活动状态,智力得到健康的开发,观棋者也同样在思维,学生还可通过棋盘上的棋局变化悟出许多人生智慧。

2、趣味性

情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个人爱好的主要方面,《中国象棋》的主要形式是对弈,这等于给学生提供了公正竞赛的平台,激发学生的上进意识、求胜欲望,同时也会无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棋风能培养学生脚踏实地、深思熟虑,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对待他人的良好习惯,严格的棋规要求学生形成“落子无悔”、三思而行、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遵守规则的棋风,重在培养学生对《中国象棋》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3、综合性

《中国象棋》不仅包括棋艺的教学,还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互切磋是《中国象棋》活动形式之一,那么我们通过《中国象棋》的教学,教育学生要守纪、要明礼、要诚信,一盘棋无论输赢要下完,要有败中求和甚至败中求胜的毅力和耐心,更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对弈后胜者不可骄,要谦虚谨慎,败不气馁,要善于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培养学生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抵制风险的能力。

三、课程理念

1、教会学生明礼诚信,棋如其人,主要是指棋德、棋风,是棋手和道德作风的集中表现。在《中国象棋》课程中,突出棋德教育,能促使学生领悟到“人生如棋步步高”“世事如棋局局新”的道理,决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变应变,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行棋之德,主要是指学生或棋手要诚实守信,团结友善、文明礼貌、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诚信是做人之本,正确对待棋的胜负。观棋之得主要指观众要安静不语,不作暗示等,培养学生“观棋不语真君子”等传统美德。

2开发学生智力因素,《中国象棋》可以促使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它是一项益智活动,被称为“人类智慧的体操”,棋局形势千变万化,时起彼伏,时优时劣,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各种形势变化的应变能力。一局棋从开局到终局,自始自终伴随着弈棋者每一步都要考虑全局,看对方落子,就要考虑对策,制定战略战术,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促使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仔细观察,勤奋好学,充满自信的性格特征的形成。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中国象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两军”对垒,负棋方往往会对整个棋局进行回顾复盘,对一些劣招进行重新分析与评价,找出失败的原因和应汲取的教训,探求转败为胜的妙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胜棋一方也因此而找到了正确分析、判断的方法和谋略成功的途径,从而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才干,智力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弈棋还能让学生得到静心、细心、专心、耐心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2010年1月2日~3日,西夏墅中心小学选派5名象棋运动员参加了常春棋院举办的“常春杯”中国象棋少儿大赛。经过两天七轮的激烈角逐,西小象棋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赵 琨获得儿童甲组第一名,

汤小虎获得儿童甲组第二名,

张云帆获得初学组 第四名。


相关内容

  • 软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题目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文献标题 来源 年期 来源数据库 2009 基于MPLS VPN技术对电子政务网络改造和优化 合肥工业大学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运作模式研究 湘潭大学 2009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政府主导模式研究 湘潭大学 2009 邵阳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构 ...

  • 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
  • !旦笪竖煎量:苎:!!!至墨!鲞璺!型 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 编者按关于糖尿病(DM)诊断与分型的修改意见,自1997年由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公布以来的两年期 wPR)于1999年正式会布了这一新的诊断标准与分型.间,各国糖尿病学界对新的诊断与分型均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在此基础上wHO专家 ...

  •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_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 第2卷第1期 200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V01.2.No.1January,2006 6年1月CLIMATECHANGERESEARCH 文章编号:1673-1719(2006)01-0003-06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 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丁一汇',任国玉 ...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0月12日在北京发布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一.我国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双双进入世界排名第3位,排在美国.英国之后. 2006-2016年十年间中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为12.8%,世界排名超过德国,由去年统计时的第4位前进 ...

  • 国际期刊被爆敛财:替大批中国研究人员批量生产发表学术论文
  • 林小春/参考消息 2016-09-24 09:45 来自 能见度 字号 "剽窃监督"网站发现的可能只是丑闻的冰山一角. 近日,美国反论文抄袭网站"剽窃监督"根据网友举报,从调查一篇剽窃的论文入手,顺藤摸瓜获得惊人发现:一些旨在敛财的"掠食性" ...

  • 中国的物理论文
  • 评述 兼谈科学论文的评价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的物理论文 王鼎盛† 我国的物理学研究有了明显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步. 这些进步反映在各方面取得的业绩, 包括在发现物理) , 平台(可以对各个国家和地S C I m a o J o u r n a lR a n k g ...

  • 万方论文相似度检测结果
  •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54691ee8-2447-47c5-a1e0-a04200f824c0检测日期:2012年04月29日 检测范围: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CPD).中国学术网页数据库(CSWD) ...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的实证分析
  • 摘要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国点以及启发新的思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也相对较为滞 内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无论是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 价值的关系,还是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都缺乏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 ...

  • 东北大学支持产权论文查重报告
  •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c9fe76e3-9a3c-4802-8db3-a1a700e995a1检测日期:2013年04月21日 检测范围: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CPD).中国学术网页数据库(CSWD) ...

  • 高血压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年月第卷第期・#・ 进一步提高我国内科疾病诊断治疗水平 于润江 千禧之年初本刊推出了由国内知名专家撰写的 近#这必将在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对读者有所帮助或启迪.作为刊物等亦应重视充实继续教育的题材和信息.总之,殷切期望我国的继续内科专业医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总结个人的诊治 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