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天体配套文稿

宇宙天体

一、太阳系Solar system

太阳系由母恒星太阳和围绕其运行的八大行星、一百多颗卫星、一些矮行星和众多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构成。

恒星太阳Sun

太阳是地球生命的来源,我们的生活都依赖于它。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以至于如果太阳熄灭的话,我们要8分钟后才会知道。太阳非常巨大,大到可以装下100万个地球。太阳是个炙热的天体,表面温度达到5000℃,核心温度可以达到数千万度,每秒钟太阳把数百万吨物质转化成能量,然后以光和热的形式散发到太空中,也同时照耀我们地球。

这火舌状物体是太阳电磁剧烈活动产生的日珥,要有十几个地球那么高,释放出1000万座火山爆发的能量。日珥喷发时会露出温度较低部分,颜色较暗,这就是黑子。这是太阳的一种剧烈活动-耀斑,耀斑发生时其表面亮度会迅速增加,释放出100万座火山爆发的能量,或相当于上百亿枚百吨级氢弹的爆炸。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都会对地球的温度、气候、气象、地震等产生明显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干扰卫星、飞机、轮船的无线电通讯。太阳是一个暴躁的巨兽。

水星Mercury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也是最小的行星。水星没有大气层因而饱受陨石撞击,由于离太阳非常近,水星向着太阳的一面可以超过400℃,而背对太阳的一面会降到-170℃。探测发现水星就像是个大铁球,它应该是一个大行星的内核,而外壳去哪了?可能是早期水星遭受严重撞击而失去了外壳,也可能是太阳风把外层大气吹走了,现在的水星只能孤独的围绕太阳运行,承受炙热的煎熬。

金星Venus

金星是一颗岩石星球,大小和地球差不多。金星有浓密的大气层,充斥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酸云,而之所以从地球看起来那么明亮,就是因为硫酸云反射阳光形成的(硫酸是一种强腐蚀性的液体,而金星的大气里就有这么可怕的东西)。金星的温度是八颗行星中最高的一颗接近500℃,它的火山不停的喷发,空气中充满着有毒气体,火红的熔岩在地面到处流淌,地狱一般的景象。天空中金星亮度最高,最适合天文爱好者观测。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星,金星的名字Venus取自希腊神话里美丽女神维纳斯,但靠近后你就会发现它是一个狂暴的女神。

地球Earth

地球距离太阳1.5亿公里,是一颗岩石行星,它有大气层,表面70%被水覆盖,因此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地球起源于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星云,在经历了无数次与小行星的碰撞和几十亿年间的重大地质变迁后,地球孕育了千千万万的物种和数不尽的生命,目前地球是太阳系内确认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还有一个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Mars

(提问是否看过《火星救援》)火星是个表面布满岩石的红色星球,火星有稀薄的空气和巨大的沙尘暴,在它的南极地区有大量的冰,如果这些冰全部融化可覆盖半个火星。火星上有一

座巨大的火山—奥林匹斯火山,它的海拔是珠穆朗玛峰三倍。为了更直接观测火星,人类将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过去,好奇号成功降落火星并顺利开展探测活动,发回了许多有价值的照片和分析数据,经过探测认为火星地表下可能含岩浆,而岩浆活动就会把气体从地下带到地表从而把冰融化成水,而我们知道只要有水就可能有生命,就像地球生命诞生之前经历的状况那样,火星上的生命演化可能还在继续。或许再过几亿年后火星也会有它自己的生命,甚至出现火星人和火星文明。

木星Jupiter

一个巨大的气态行星,木星比地球大1000倍,它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大到可以装下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木星是个狂暴的星球,自转非常快,高速自转使得大气流动与赤道平行,在星球表面形成了极其复杂的花纹。大气飓风可达每小时数百英里,这是著名的大红斑,有三个地球那么大,大红斑的风暴已经持续了300年。在木星翻腾的大气中有强烈的闪电,这些闪电比地球上的强一万倍。木星两极也有和地球一样的极光,说明木星内部也有磁场。

土星Saturn

和木星有着很大的不同,土星是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星球,它是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和木星一样是一个气态行星。壮观的土星光环是什么构成的呢?它们是被土星引力撕碎的卫星碎片-岩石和冰。无数的大大小小碎块,相互碰撞而又重新聚集,就像太阳诞生之前,尘埃和气体环绕太阳星云旋转,在经历了无数次碰撞后形成了地球。

天王星Uranus

从这里开始就无法直接用肉眼观测了。天王星,一颗淡蓝色的气态行星,天王星也有光环,但是它的光环几乎是垂直的。在它的大气层下面是4000高温的海洋,很神奇吧。

海王星Neptune

一个被甲烷包围的气态行星,因为甲烷吸收红色光波反射蓝色光波,所以看起来是蓝色的。行星上有规模和地球一样大小的飓风,平均风速1000英里(1600公里)。

月球Moon

地球有一颗卫星—月球。月球没有大气层也没有水,表面遍布陨石坑和环形山。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只反射太阳光。从地球上看,月球形状会随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的不断变化而改变,所以我们会发现每个月,月亮大小是会变化的,同时也形成了有趣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提问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人类登月: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那是人类第一次登陆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到现在全世界共有12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 月球是怎么来的呢?现在一般认为月亮形成于约45亿年前,几乎与地球同时形成。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最被普遍认可的解释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碰撞后从地球上抛出去大量碎片,但这些碎片并没有被抛入太空,而是被地球引力吸引环绕地球旋转形成了壮观的地球光环(原来地球也曾经可能有过美丽的光环),渐渐的这些碎块相互碰撞聚集形成月球。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说。

但月球并不会永远和地球在一起,月球以每年13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这就意味着,总有一天月球会离开我们,但那是在几十亿年之后了。

太阳系里卫星共有一百多颗,很多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

还有一种是在地球上由人类建造并发射出去的,用于观测气候、气象、环境或军事等目的的

卫星,称之为人造卫星。

矮行星

太阳系有五颗矮行星:冥王星、阋神星、谷神星、妊神星、鸟神星。

彗星Comet

彗星是来自奥尔特云或柯伊伯带的无数的冰块和岩石,受到周围大质量天体扰动,它们就可能会冲进太阳系冲向太阳,随着离太阳越来越近,彗星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彗核的冰就会升华成气体被太阳风吹向后方,形成长长的尾巴,有时慧尾长度可达到1.5亿千米横扫半个天空,非常的壮观。

有一颗非常有名的彗星叫哈雷彗星,它的彗核很大而且活动有规律,大约每76年出现一次,最近一次是在1986年,那时同学们还没出生,下次出现预计是在2061年,距离现在还有45年,到时大家可以仔细欣赏横跨半个夜空的美景。

二、银河系Galaxy

我们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有四条螺旋状的旋臂从银河系中心延伸出来,其中两条较为明显,还有两条较为暗淡(其实具体有几条旋臂,随着对银河系了解的不断深入,天文学家们也一直在争议)。中心突出这部分球体称为银核,半径7000万光年,那里聚集着银河系大部分的恒星,其四周称为银盘,银河系直径有十万光年(提问光年有多长)。在银河系中心可能是一个巨型黑洞,估计其质量可能达到太阳质量的400万倍。银河系拥有约2000-4000亿颗恒星,数百万个黑洞。银河系的年龄大概在140亿年左右。

那我们的太阳系在哪里呢?太阳系位于距离银河中心2.5万光年处,被称为猎户臂的旋臂。太阳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运转,绕行一周约2.5亿年。

下面要介绍三种天体。恒星在不断的燃烧自己发出光和热,当它的内部氢都转变为氦后,恒星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白矮星White Dwarf

小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当它的内部燃料用尽后,体积会急剧膨胀成为红巨星,然后外层气体逐渐散去,留下来的高密度核心称为白矮星。其核心由于相互间引力作用收缩到岩石行星大小,可以想象把太阳压缩到只有地球这样甚至更小,所形成的白矮星是又小又沉重。白矮星上重力异常的强大,是地球表面重力的几十万倍,这么高的重力,任何物体都将被压碎。白矮星和恒星一样会发光发热,其表面温度可以达到几万度,比原来的恒星还要高。

中子星Neutron star

当质量是8-3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当它的内部燃料用尽后,会发生猛烈的爆炸,将外层物质抛入太空,其亮度将照亮整个银河系,我们称之为超新星爆发。爆发后所留下来的高密度核心会收缩到只有直径几十公里,就像小行星那样大小。由于质量越大,引力就更强,中子星重力比白矮星更强,其表面温度更高可以达到1000万度。

黑洞Black Hole

当一颗质量超过3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爆发后,因其核心的引力太过强大而不断收缩,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几乎无限大的星体。由于其密度、质量极高,因而引力极强,任何

物体一旦靠近就会被吸入,就连光都无法逃脱,所以看起来它是黑的(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这么快都跑不掉,可见黑洞引力极其强大)。但黑洞并不一定会吞噬所有物体,当大质量物体被吸入黑洞时,大多数物质被吞噬,同时也有一部分物质在进入黑洞之前会被猛烈的喷发出来,形成壮观的宇宙奇景。至于黑洞里面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因为那里空间和时间都是极度扭曲的,没有人和也没有探测器进去过。

当恒星遇到黑洞会怎样?

这是宇宙里极其神奇的双子黑洞,它位于距离地球35亿光年OJ287类星体的中心,小黑洞环绕大黑洞运行,我们推测这个小黑洞的质量大概是太阳质量的1亿倍,大黑洞的质量大概是太阳质量的170亿倍,都是质量无比庞大的物体。

三、宇宙Universe

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与物质的总和。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当时全宇宙所有的东西都聚集在一个极其小的点,那里的温度极度的高,那时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的,然后嘭的一声爆炸了,这时才有了时间,物质不断向外扩张空间不断增大,经过137亿年不断演变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宇宙。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和听到137亿年前宇宙诞生大爆炸时遗留的痕迹,电视机没有信号时的雪花和收音机里的噪音,太不可思议了是吗?

宇宙中有近千亿个像我们银河系一样的星系。科学家们在观测这些星系时发现,有明显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由此设想出一种质量非常非常小、不发光但数量极其庞大的物质-暗物质。科学家们还发现我们的宇宙正在越来越快的向外扩张,于是认为有一种神秘的能量在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称之为暗能量。经测算,宇宙中暗能量占70%,暗物质占25%,而我们所熟悉的普通物质包括恒星、行星、甚至所有的星系加起来也只有5%。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并不是宇宙的全部,而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最后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宇宙的边界。宇宙的边界在哪里,宇宙的外面又是什么?根据最新的观点,宇宙没有边界的。想象一只皮球,我们从皮球上的一个点出发,向一个方向一直走就会回到起点,宇宙就像在这皮球上,如果我们从地球出发向一个方向一直走就会回到地球,宇宙是没有边界的。

宇宙更多未解之谜就有待于同学们将来的研究与发现。

END

M106:漩涡星系,两条旋臂,距离2100万光年,位于猎犬座。

M51 :旋涡星系,两条旋臂,距离3100万光年。

M104:草帽星系,距离2900万光年,位于室女座。

NGC1300:距离7000万光年,位于波江座。

NGC1037:位于鲸鱼座。

宇宙天体

一、太阳系Solar system

太阳系由母恒星太阳和围绕其运行的八大行星、一百多颗卫星、一些矮行星和众多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构成。

恒星太阳Sun

太阳是地球生命的来源,我们的生活都依赖于它。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以至于如果太阳熄灭的话,我们要8分钟后才会知道。太阳非常巨大,大到可以装下100万个地球。太阳是个炙热的天体,表面温度达到5000℃,核心温度可以达到数千万度,每秒钟太阳把数百万吨物质转化成能量,然后以光和热的形式散发到太空中,也同时照耀我们地球。

这火舌状物体是太阳电磁剧烈活动产生的日珥,要有十几个地球那么高,释放出1000万座火山爆发的能量。日珥喷发时会露出温度较低部分,颜色较暗,这就是黑子。这是太阳的一种剧烈活动-耀斑,耀斑发生时其表面亮度会迅速增加,释放出100万座火山爆发的能量,或相当于上百亿枚百吨级氢弹的爆炸。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都会对地球的温度、气候、气象、地震等产生明显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干扰卫星、飞机、轮船的无线电通讯。太阳是一个暴躁的巨兽。

水星Mercury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也是最小的行星。水星没有大气层因而饱受陨石撞击,由于离太阳非常近,水星向着太阳的一面可以超过400℃,而背对太阳的一面会降到-170℃。探测发现水星就像是个大铁球,它应该是一个大行星的内核,而外壳去哪了?可能是早期水星遭受严重撞击而失去了外壳,也可能是太阳风把外层大气吹走了,现在的水星只能孤独的围绕太阳运行,承受炙热的煎熬。

金星Venus

金星是一颗岩石星球,大小和地球差不多。金星有浓密的大气层,充斥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酸云,而之所以从地球看起来那么明亮,就是因为硫酸云反射阳光形成的(硫酸是一种强腐蚀性的液体,而金星的大气里就有这么可怕的东西)。金星的温度是八颗行星中最高的一颗接近500℃,它的火山不停的喷发,空气中充满着有毒气体,火红的熔岩在地面到处流淌,地狱一般的景象。天空中金星亮度最高,最适合天文爱好者观测。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星,金星的名字Venus取自希腊神话里美丽女神维纳斯,但靠近后你就会发现它是一个狂暴的女神。

地球Earth

地球距离太阳1.5亿公里,是一颗岩石行星,它有大气层,表面70%被水覆盖,因此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地球起源于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星云,在经历了无数次与小行星的碰撞和几十亿年间的重大地质变迁后,地球孕育了千千万万的物种和数不尽的生命,目前地球是太阳系内确认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还有一个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Mars

(提问是否看过《火星救援》)火星是个表面布满岩石的红色星球,火星有稀薄的空气和巨大的沙尘暴,在它的南极地区有大量的冰,如果这些冰全部融化可覆盖半个火星。火星上有一

座巨大的火山—奥林匹斯火山,它的海拔是珠穆朗玛峰三倍。为了更直接观测火星,人类将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过去,好奇号成功降落火星并顺利开展探测活动,发回了许多有价值的照片和分析数据,经过探测认为火星地表下可能含岩浆,而岩浆活动就会把气体从地下带到地表从而把冰融化成水,而我们知道只要有水就可能有生命,就像地球生命诞生之前经历的状况那样,火星上的生命演化可能还在继续。或许再过几亿年后火星也会有它自己的生命,甚至出现火星人和火星文明。

木星Jupiter

一个巨大的气态行星,木星比地球大1000倍,它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大到可以装下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木星是个狂暴的星球,自转非常快,高速自转使得大气流动与赤道平行,在星球表面形成了极其复杂的花纹。大气飓风可达每小时数百英里,这是著名的大红斑,有三个地球那么大,大红斑的风暴已经持续了300年。在木星翻腾的大气中有强烈的闪电,这些闪电比地球上的强一万倍。木星两极也有和地球一样的极光,说明木星内部也有磁场。

土星Saturn

和木星有着很大的不同,土星是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星球,它是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和木星一样是一个气态行星。壮观的土星光环是什么构成的呢?它们是被土星引力撕碎的卫星碎片-岩石和冰。无数的大大小小碎块,相互碰撞而又重新聚集,就像太阳诞生之前,尘埃和气体环绕太阳星云旋转,在经历了无数次碰撞后形成了地球。

天王星Uranus

从这里开始就无法直接用肉眼观测了。天王星,一颗淡蓝色的气态行星,天王星也有光环,但是它的光环几乎是垂直的。在它的大气层下面是4000高温的海洋,很神奇吧。

海王星Neptune

一个被甲烷包围的气态行星,因为甲烷吸收红色光波反射蓝色光波,所以看起来是蓝色的。行星上有规模和地球一样大小的飓风,平均风速1000英里(1600公里)。

月球Moon

地球有一颗卫星—月球。月球没有大气层也没有水,表面遍布陨石坑和环形山。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只反射太阳光。从地球上看,月球形状会随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的不断变化而改变,所以我们会发现每个月,月亮大小是会变化的,同时也形成了有趣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提问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人类登月: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那是人类第一次登陆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到现在全世界共有12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 月球是怎么来的呢?现在一般认为月亮形成于约45亿年前,几乎与地球同时形成。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最被普遍认可的解释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碰撞后从地球上抛出去大量碎片,但这些碎片并没有被抛入太空,而是被地球引力吸引环绕地球旋转形成了壮观的地球光环(原来地球也曾经可能有过美丽的光环),渐渐的这些碎块相互碰撞聚集形成月球。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说。

但月球并不会永远和地球在一起,月球以每年13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这就意味着,总有一天月球会离开我们,但那是在几十亿年之后了。

太阳系里卫星共有一百多颗,很多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

还有一种是在地球上由人类建造并发射出去的,用于观测气候、气象、环境或军事等目的的

卫星,称之为人造卫星。

矮行星

太阳系有五颗矮行星:冥王星、阋神星、谷神星、妊神星、鸟神星。

彗星Comet

彗星是来自奥尔特云或柯伊伯带的无数的冰块和岩石,受到周围大质量天体扰动,它们就可能会冲进太阳系冲向太阳,随着离太阳越来越近,彗星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彗核的冰就会升华成气体被太阳风吹向后方,形成长长的尾巴,有时慧尾长度可达到1.5亿千米横扫半个天空,非常的壮观。

有一颗非常有名的彗星叫哈雷彗星,它的彗核很大而且活动有规律,大约每76年出现一次,最近一次是在1986年,那时同学们还没出生,下次出现预计是在2061年,距离现在还有45年,到时大家可以仔细欣赏横跨半个夜空的美景。

二、银河系Galaxy

我们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有四条螺旋状的旋臂从银河系中心延伸出来,其中两条较为明显,还有两条较为暗淡(其实具体有几条旋臂,随着对银河系了解的不断深入,天文学家们也一直在争议)。中心突出这部分球体称为银核,半径7000万光年,那里聚集着银河系大部分的恒星,其四周称为银盘,银河系直径有十万光年(提问光年有多长)。在银河系中心可能是一个巨型黑洞,估计其质量可能达到太阳质量的400万倍。银河系拥有约2000-4000亿颗恒星,数百万个黑洞。银河系的年龄大概在140亿年左右。

那我们的太阳系在哪里呢?太阳系位于距离银河中心2.5万光年处,被称为猎户臂的旋臂。太阳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运转,绕行一周约2.5亿年。

下面要介绍三种天体。恒星在不断的燃烧自己发出光和热,当它的内部氢都转变为氦后,恒星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白矮星White Dwarf

小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当它的内部燃料用尽后,体积会急剧膨胀成为红巨星,然后外层气体逐渐散去,留下来的高密度核心称为白矮星。其核心由于相互间引力作用收缩到岩石行星大小,可以想象把太阳压缩到只有地球这样甚至更小,所形成的白矮星是又小又沉重。白矮星上重力异常的强大,是地球表面重力的几十万倍,这么高的重力,任何物体都将被压碎。白矮星和恒星一样会发光发热,其表面温度可以达到几万度,比原来的恒星还要高。

中子星Neutron star

当质量是8-3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当它的内部燃料用尽后,会发生猛烈的爆炸,将外层物质抛入太空,其亮度将照亮整个银河系,我们称之为超新星爆发。爆发后所留下来的高密度核心会收缩到只有直径几十公里,就像小行星那样大小。由于质量越大,引力就更强,中子星重力比白矮星更强,其表面温度更高可以达到1000万度。

黑洞Black Hole

当一颗质量超过3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爆发后,因其核心的引力太过强大而不断收缩,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几乎无限大的星体。由于其密度、质量极高,因而引力极强,任何

物体一旦靠近就会被吸入,就连光都无法逃脱,所以看起来它是黑的(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这么快都跑不掉,可见黑洞引力极其强大)。但黑洞并不一定会吞噬所有物体,当大质量物体被吸入黑洞时,大多数物质被吞噬,同时也有一部分物质在进入黑洞之前会被猛烈的喷发出来,形成壮观的宇宙奇景。至于黑洞里面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因为那里空间和时间都是极度扭曲的,没有人和也没有探测器进去过。

当恒星遇到黑洞会怎样?

这是宇宙里极其神奇的双子黑洞,它位于距离地球35亿光年OJ287类星体的中心,小黑洞环绕大黑洞运行,我们推测这个小黑洞的质量大概是太阳质量的1亿倍,大黑洞的质量大概是太阳质量的170亿倍,都是质量无比庞大的物体。

三、宇宙Universe

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与物质的总和。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当时全宇宙所有的东西都聚集在一个极其小的点,那里的温度极度的高,那时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的,然后嘭的一声爆炸了,这时才有了时间,物质不断向外扩张空间不断增大,经过137亿年不断演变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宇宙。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和听到137亿年前宇宙诞生大爆炸时遗留的痕迹,电视机没有信号时的雪花和收音机里的噪音,太不可思议了是吗?

宇宙中有近千亿个像我们银河系一样的星系。科学家们在观测这些星系时发现,有明显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由此设想出一种质量非常非常小、不发光但数量极其庞大的物质-暗物质。科学家们还发现我们的宇宙正在越来越快的向外扩张,于是认为有一种神秘的能量在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称之为暗能量。经测算,宇宙中暗能量占70%,暗物质占25%,而我们所熟悉的普通物质包括恒星、行星、甚至所有的星系加起来也只有5%。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并不是宇宙的全部,而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最后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宇宙的边界。宇宙的边界在哪里,宇宙的外面又是什么?根据最新的观点,宇宙没有边界的。想象一只皮球,我们从皮球上的一个点出发,向一个方向一直走就会回到起点,宇宙就像在这皮球上,如果我们从地球出发向一个方向一直走就会回到地球,宇宙是没有边界的。

宇宙更多未解之谜就有待于同学们将来的研究与发现。

END

M106:漩涡星系,两条旋臂,距离2100万光年,位于猎犬座。

M51 :旋涡星系,两条旋臂,距离3100万光年。

M104:草帽星系,距离2900万光年,位于室女座。

NGC1300:距离7000万光年,位于波江座。

NGC1037:位于鲸鱼座。


相关内容

  • 光的多普勒效应在天文上的应用
  • 本科毕业论文 (科研训练.毕业设计) 题 目:光的多普勒效应在天文上的应用 姓 名:侯锐 学 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系:物理系 专 业:微电子学 年 级:2010级 学 号:[1**********]535 指导教师(校内):于杨丽 职称:副教授 指导教师(校外): 职称: 2014年 5 月 2 ...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 1-1.放大镜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 1.放大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 2.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3.哪些工作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工作?(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用方法: ⑴眼.物不动而镜动. ⑵眼.镜不动而物动. 2.放大镜下的新发 ...

  • 石油方面相关专业词汇英语翻译
  • 石油方面相关专业词汇 英语翻译 ascending wave 上升波 ascending 上升的 ascension 赤径:上升 ascensional 上升的 ascent curve 上升曲线 ascent schedule 上升时间表:减压时间表 ascent time 上浮时间 ascent ...

  • 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
  • "2016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格式要求 一.论文结构 论文应依次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稿请用word2003或2007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5000字.论文应完整并简明扼要,应保留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并注明 ...

  • [教案]宇宙中的地球
  • `学校: 课题 教学目标 讲课人: 宇宙中的地球 日期: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 知道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 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 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 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 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

  • 地球的运动地理教案
  •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蒋拉什吉 [课标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的,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分 ...

  • 1--地球的宇宙环境(1)
  • 导 学 案 第一章 第1节(1) 地球的宇宙环境 预 习 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用约3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并能够建构基本知识体系. 2.完成本节教材助读中的问题, 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3.预习中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并注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 ...

  • 日食和月食
  •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案 日食与月食 使用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作 者:江美华 作者单位: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8月 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日食和月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 ...

  • 光线弯曲理论引发的宇宙想像
  • 光线弯曲理论引发的宇宙认知问题 宋恒文 作者简介:宋恒文:男:工程师:本溪多益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邮箱:[email protected] ; 电话:137-04242084,024-48185477. 关键词:光线弯曲 光距 映像 恒星数量 摘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大质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