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免费报的商业模式这一次引火烧身招来太阳报

导读:英国的四张免费报纸,在市场格局初定后,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此前,英国议会即使威胁说如果他们不减少街头的送报量,就要取缔.但按照出版自由的精神,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竞争最激烈的两张下午报LONDON PAPER 和LONDON LITE,要掏50万英磅来为他们制造的垃圾埋单.(这要在北京,收破烂的生意

英国的四张免费报纸,在市场格局初定后,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

此前,英国议会即使威胁说如果他们不减少街头的送报量,就要取缔.但按照出版自由的精神,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竞争最激烈的两张下午报LONDON PAPER 和LONDON LITE,要掏50万英磅来为他们制造的垃圾埋单.(这要在北京,收破烂的生意来了)

免费报威胁最大的不是严肃报纸,而是英国的几大小报《太阳报》、《每日镜报》、《每日星报》等。他们都是上版张,抢早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读者,同时,大家都是一样的新闻观,以娱乐与体育为主。同质竞争的报纸,最后往往两败俱伤。

作为英国小报大王,《太阳报》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发行量的下降虽然比不上《每日镜报》,但整个英国的小报发行量下降幅度高于大报。这里面有互联网的打击,但是免费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太阳报》最近有一个大胆的举动:将其在伦敦地区的售价从38便士变成20便士。同时,它在伦敦街头增加100个发行员,这些人身上穿着带有《太阳报》标志的衣服,每天11点半到下午两点开始叫售他们的报纸。至所以选择2点半是因为,到了下午3点,THE LONDON PAPER和 LONDON LITE这两张免费的晚报就要上市了。

《太阳报》的降价看似自保,实为狙击免费报对自己地盘的侵袭。《太阳报》是一张靠发行赚钱的报纸,它原来定价38便士时,发行收入能占到70%,这次降价是不是长久之计尚待观察,但它能几乎半价销售,是一个比较强硬的举动。这不仅能加速《每日镜报》这样的死对手的发行量下降,也能打一个时间差,抢在免费报上市前尽可能多地抢走读者。

以《太阳报》的新闻品牌优势,再加上价格战,我们宁可把这一问题的后果看得更严重一些。英国报纸的价格战在前些年已经打得整个报业都暮色沉沉了。现在,随着免费报每天在地铁上又抢走两三百万的读者,逼得《太阳报》出此招数,并会在行业内引发连队锁反应。

免费报的商业模式就是发行量越大广告收入越高。现在分类广告被GOOGLE YAHOO抢走了不少,我发现伦敦的这几张免费报上,主要的广告是工商广告(DISPALY)。如果〈太阳报〉、〈每日镜报〉再降价的话,免费报的生存环境就比较恶化了。尤其是像LONDON PAPER LONDODN LITE这两张年轻的免费报,发行量都没过50万份,生存更是受到了挑战。

对于小报来说,免费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果在一个城市里或它的主要交通线上获取垄断性地位的话,分类广告与本地商业广告是可以补偿免费的确损失的。传统小报的新闻是比较厉害的,免费报实际上只是提供了一个基本新闻信息,很少有自己的独家报道。传统小报的降价销售和自己的新闻品质如果能把免费报打出市场,然后再提价,未免不是一个战略之举。

英国报业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

小报降价的同时,大报却在涨价。〈卫报〉最近把它的售价从70便士涨到了80便士。〈泰晤士报〉的售价从65便士涨到了70便士。报业市场的“马太效应”已经出现了,大的越来越大,小的越来越小。大报的发行赚钱,广告也赚钱。真是名利双收。〈卫报〉的这种走向确实代表了原来我在博客中提出的“艺术化生产”的商业模式走向雏形。

越来越多的免费信息出现时,人们就对严肃报纸的兴趣加大。大报把对信息流通的限制与高价出售可以通过拉开读者层次而使息自身获得溢价收益。读报的人则因此获得身份归属与付费带来的满足感。

这样一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导读:英国的四张免费报纸,在市场格局初定后,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此前,英国议会即使威胁说如果他们不减少街头的送报量,就要取缔.但按照出版自由的精神,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竞争最激烈的两张下午报LONDON PAPER 和LONDON LITE,要掏50万英磅来为他们制造的垃圾埋单.(这要在北京,收破烂的生意

英国的四张免费报纸,在市场格局初定后,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

此前,英国议会即使威胁说如果他们不减少街头的送报量,就要取缔.但按照出版自由的精神,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竞争最激烈的两张下午报LONDON PAPER 和LONDON LITE,要掏50万英磅来为他们制造的垃圾埋单.(这要在北京,收破烂的生意来了)

免费报威胁最大的不是严肃报纸,而是英国的几大小报《太阳报》、《每日镜报》、《每日星报》等。他们都是上版张,抢早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读者,同时,大家都是一样的新闻观,以娱乐与体育为主。同质竞争的报纸,最后往往两败俱伤。

作为英国小报大王,《太阳报》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发行量的下降虽然比不上《每日镜报》,但整个英国的小报发行量下降幅度高于大报。这里面有互联网的打击,但是免费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太阳报》最近有一个大胆的举动:将其在伦敦地区的售价从38便士变成20便士。同时,它在伦敦街头增加100个发行员,这些人身上穿着带有《太阳报》标志的衣服,每天11点半到下午两点开始叫售他们的报纸。至所以选择2点半是因为,到了下午3点,THE LONDON PAPER和 LONDON LITE这两张免费的晚报就要上市了。

《太阳报》的降价看似自保,实为狙击免费报对自己地盘的侵袭。《太阳报》是一张靠发行赚钱的报纸,它原来定价38便士时,发行收入能占到70%,这次降价是不是长久之计尚待观察,但它能几乎半价销售,是一个比较强硬的举动。这不仅能加速《每日镜报》这样的死对手的发行量下降,也能打一个时间差,抢在免费报上市前尽可能多地抢走读者。

以《太阳报》的新闻品牌优势,再加上价格战,我们宁可把这一问题的后果看得更严重一些。英国报纸的价格战在前些年已经打得整个报业都暮色沉沉了。现在,随着免费报每天在地铁上又抢走两三百万的读者,逼得《太阳报》出此招数,并会在行业内引发连队锁反应。

免费报的商业模式就是发行量越大广告收入越高。现在分类广告被GOOGLE YAHOO抢走了不少,我发现伦敦的这几张免费报上,主要的广告是工商广告(DISPALY)。如果〈太阳报〉、〈每日镜报〉再降价的话,免费报的生存环境就比较恶化了。尤其是像LONDON PAPER LONDODN LITE这两张年轻的免费报,发行量都没过50万份,生存更是受到了挑战。

对于小报来说,免费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果在一个城市里或它的主要交通线上获取垄断性地位的话,分类广告与本地商业广告是可以补偿免费的确损失的。传统小报的新闻是比较厉害的,免费报实际上只是提供了一个基本新闻信息,很少有自己的独家报道。传统小报的降价销售和自己的新闻品质如果能把免费报打出市场,然后再提价,未免不是一个战略之举。

英国报业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

小报降价的同时,大报却在涨价。〈卫报〉最近把它的售价从70便士涨到了80便士。〈泰晤士报〉的售价从65便士涨到了70便士。报业市场的“马太效应”已经出现了,大的越来越大,小的越来越小。大报的发行赚钱,广告也赚钱。真是名利双收。〈卫报〉的这种走向确实代表了原来我在博客中提出的“艺术化生产”的商业模式走向雏形。

越来越多的免费信息出现时,人们就对严肃报纸的兴趣加大。大报把对信息流通的限制与高价出售可以通过拉开读者层次而使息自身获得溢价收益。读报的人则因此获得身份归属与付费带来的满足感。

这样一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相关内容

  • 天下也有免费午餐?
  • "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都是免费的,"――这句简单的歌词,阐明了如今后工业市场上诸多创新背后的推动力. 那么多的创新以如此低的价格为这么多人提供服务,在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商业领域――技术.运输.媒体.医药与金融――正日益成为"免费"的代名词.尽 ...

  • 关于免费医疗
  • 文章一: [世界上施行免费医疗的国家有哪些?] 调查发现,只有古巴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即患者看病无需花任何费用.通常人们提到的免费医疗国家,如加拿大.英国.俄罗斯等国,全体国民确实无需缴纳医疗保险费就可获得基本免费治疗,但看病时仍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如挂号费等. [免费医疗多为医保承担] 在 ...

  • 徒步 | 风雨过后见彩虹-年保玉则穿越记[4]
  • 88仙女湖 六.妖女湖-仙女湖-垭口-河谷小帐篷营地(Part 1) 今天的计划是走到马尔扎措,据说要走10小时.早上拉开帐篷帘子一看:乖乖,云厚的不得了,妖女湖尽头的垭口完全看不到了,然后淅淅沥沥又下起了雨.红歌团心里充满了疑惑:8是说的红歌无所不能嘛?报纸上电视上8是天天有红歌的神奇报道嘛?为嘛 ...

  • 建筑节能技术_10_建筑照明节能途径
  • Experts′Platform 专家讲堂 ▲▲▲ 建筑节能技术(10) 建筑照明节能途径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徐先勇方厚辉 湖南大学建筑环境研究中心 张国强 0引言 眩光限制.显色均匀度.造型等).③采用分区控制灯光或自动控光.调光等控制方式,并充分利用天然采光. 目前,我国照明耗电量已 ...

  • 海权论文资料
  • 您的位置: 首页 >> 时事报告 >> 理论前沿 海权与中国的发展 八年前,我从战争与文明的角度研究明代郑成功现象时发现,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陆权主义传统,很难适应以海洋贸易经济为基础的西方海权主义.当西方文明主导世界历史的潮流后,作为地中海文明的传统,海权对陆权的优势已经 ...

  • 海权与中国的发展
  • 倪乐雄:海权与中国的发展(转) --倪乐雄教授在上海海事大学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 倪乐雄1956年12月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2000年度美国国务院新闻总署东北亚安全事务国际访问者.学术研究范围:战争与文化.东西方战争文化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作战史.国际军事战略.国际政治.出版专著<帷幄 ...

  • IPTV世界各国发展现状分析
  • 2006年是IPTV快速发展的一年.Dittberner公司在2006年底发布的"全球宽带用户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第三季度,IPTV用户增长了19%,达到270万.其中香港电讯盈科以63.8万用户稳坐第一大IPTV运营商的位置,紧随其后的法国电信用户数也达到了42.1万户, ...

  • 贝克汉姆,富贵在天
  • 有一种人很难用一种具体的职业身份来界定,比如林志玲,比如贝克汉姆.林志玲,用"美人"来界定现在的她似乎更合适:而贝克汉姆,年近不惑依然在绿茵场上奔跑,但他踢一辈子足球也远不及他在商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许用"名人"来形容他更为全面. 尽管贝克汉姆一直都不是那个 ...

  •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分析及借鉴_阮雯
  •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分析及借鉴 ◆ 阮 雯 摘 要:在改革与完善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非常重要.在列举国外几种医疗保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吸收必须根据国情,而不能盲目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障模式. 关键词:医疗保障 模式分析 借鉴中图分类号: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