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组合典型例题3

排列组合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一. 特殊元素(位置)用优先法

把有限制条件的元素(位置)称为特殊元素(位置),对于这类问题一般采取特殊元素(位置)优先安排的方法。

例1. 6人站成一横排,其中甲不站左端也不站右端,有多少种不同站法?

二. 相邻问题用捆绑法

对于要求某几个元素必须排在一起的问题,可用“捆绑法”:即将这几个元素看作一个整体,视为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排列,然后相邻元素内部再进行排列。

例2. 5个男生和3个女生排成一排,3个女生必须排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三. 相离问题用插空法

元素相离(即不相邻)问题,可以先将其他元素排好,然后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已排好的元素位置之间和两端的空中。

例3. 7人排成一排,甲、乙、丙3人互不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四. 定序问题用除法

对于在排列中,当某些元素次序一定时,可用此法。解题方法是:先将n个元素进行全排列有An种,m(mn)个元素的全排列有Am种,由于要求m个元素次序一定,因此只能取其中的某一种排法,可以利用除法起到调序的作用,即若n个元素排成一列,其中mnm

Ann个元素次序一定,则有m种排列方法。 Am

例4. 由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六位数有多少个?

五. 分排问题用直排法

对于把几个元素分成若干排的排列问题,若没有其他特殊要求,可采取统一成一排的方法求解。

例5. 9个人坐成三排,第一排2人,第二排3人,第三排4人,则不同的坐法共有多少种?

六. 复杂问题用排除法

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或抽象的排列问题,可以采用转化思想,从问题的反面去考虑,先

求出无限制条件的方法种数,然后去掉不符合条件的方法种数。在应用此法时要注意做到不

重不漏。

例6. 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有10个点,取其中4个不共面的点,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 )

A. 150种 B. 147种 C. 144种 D. 141种

七. 多元问题用分类法

按题目条件,把符合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分成互不重复的若干类,分别计算,最后计

算总数。

例7. 已知直线a中的a,b,c是取自集合{-3,-2,-1,0,1,2,3}xbyc0

中的3个不同的元素,并且该直线的倾斜角为锐角,求符合这些条件的直线的条数。

八. 排列、组合综合问题用先选后排的策略

处理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一般是先选元素,后排列。

例8. 将4名教师分派到3所中学任教,每所中学至少1名教师,则不同的分派方案共有

多少种?

九. 隔板模型法

常用于解决整数分解型排列、组合的问题。

例9. 有10个三好学生名额,分配到6个班,每班至少1个名额,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

方案?

排列组合易错题正误解析

1没有理解两个基本原理出错

排列组合问题基于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即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故理解“分类用加、分

步用乘”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前提.

例1(1995年上海高考题)从6台原装计算机和5台组装计算机中任意选取5台,其中

至少有原装与组装计算机各两台,则不同的取法有 种.

例2 在一次运动会上有四项比赛的冠军在甲、乙、丙三人中产生,那么不同的夺冠情

况共有( )种.

33(A)A4 (B)43 (C)34 (D)C4

2判断不出是排列还是组合出错

在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还是组合问题时,主要看元素的组成有没有顺序性,有顺序的是

排列,无顺序的是组合.

例3 有大小形状相同的3个红色小球和5个白色小球,排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

排列方法?

3重复计算出错

在排列组合中常会遇到元素分配问题、平均分组问题等,这些问题要注意避免重复计数,

产生错误。

例4(2002年北京文科高考题)5本不同的书全部分给4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一本,

不同的分法种数为( )

(A)480 种 (B)240种 (C)120种 (D)96种

例5 某交通岗共有3人,从周一到周日的七天中,每天安排一人值班,每人至少值2

天,其不同的排法共有( )种.

(A)5040 (B)1260 (C)210 (D)630

4遗漏计算出错

在排列组合问题中还可能由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为遗漏某些情况,而出错。

例6 用数字0,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比1000大的奇数共有( )

(A)36个 (B)48个 (C)66个 (D)72个

5忽视题设条件出错

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和符号,不然就可能

多解或者漏解.

例7 (2003全国高考题)如图,一个

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

要求相邻区域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4

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 种.(以数字作答)

例8 已知ax2b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a、b{1,2,3,4},求解集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

6未考虑特殊情况出错

在排列组合中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情况,一有疏漏就会出错.

例9 现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人民币各一张,100元人民币2张,从中至少取一张,共可组成不同的币值种数是( )

(A)1024种 (B)1023种 (C)1536种 (D)1535种

7题意的理解偏差出错

例10 现有8个人排成一排照相,其中有甲、乙、丙三人不能相邻的排法有( )种.

358633384A5A6A3A3A6(A)A6 (B)A8 (C)A5 (D)A8

8解题策略的选择不当出错

有些排列组合问题用直接法或分类讨论比较困难,要采取适当的解决策略,如间接法、插入法、捆绑法、概率法等,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例10 高三年级的三个班到甲、乙、丙、丁四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其中工厂甲必须有班级去,每班去何工厂可自由选择,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

(A)16种 (B)18种 (C)37种 (D)48种

排列组合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一. 特殊元素(位置)用优先法

把有限制条件的元素(位置)称为特殊元素(位置),对于这类问题一般采取特殊元素(位置)优先安排的方法。

例1. 6人站成一横排,其中甲不站左端也不站右端,有多少种不同站法?

二. 相邻问题用捆绑法

对于要求某几个元素必须排在一起的问题,可用“捆绑法”:即将这几个元素看作一个整体,视为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排列,然后相邻元素内部再进行排列。

例2. 5个男生和3个女生排成一排,3个女生必须排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三. 相离问题用插空法

元素相离(即不相邻)问题,可以先将其他元素排好,然后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已排好的元素位置之间和两端的空中。

例3. 7人排成一排,甲、乙、丙3人互不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四. 定序问题用除法

对于在排列中,当某些元素次序一定时,可用此法。解题方法是:先将n个元素进行全排列有An种,m(mn)个元素的全排列有Am种,由于要求m个元素次序一定,因此只能取其中的某一种排法,可以利用除法起到调序的作用,即若n个元素排成一列,其中mnm

Ann个元素次序一定,则有m种排列方法。 Am

例4. 由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六位数有多少个?

五. 分排问题用直排法

对于把几个元素分成若干排的排列问题,若没有其他特殊要求,可采取统一成一排的方法求解。

例5. 9个人坐成三排,第一排2人,第二排3人,第三排4人,则不同的坐法共有多少种?

六. 复杂问题用排除法

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或抽象的排列问题,可以采用转化思想,从问题的反面去考虑,先

求出无限制条件的方法种数,然后去掉不符合条件的方法种数。在应用此法时要注意做到不

重不漏。

例6. 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有10个点,取其中4个不共面的点,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 )

A. 150种 B. 147种 C. 144种 D. 141种

七. 多元问题用分类法

按题目条件,把符合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分成互不重复的若干类,分别计算,最后计

算总数。

例7. 已知直线a中的a,b,c是取自集合{-3,-2,-1,0,1,2,3}xbyc0

中的3个不同的元素,并且该直线的倾斜角为锐角,求符合这些条件的直线的条数。

八. 排列、组合综合问题用先选后排的策略

处理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一般是先选元素,后排列。

例8. 将4名教师分派到3所中学任教,每所中学至少1名教师,则不同的分派方案共有

多少种?

九. 隔板模型法

常用于解决整数分解型排列、组合的问题。

例9. 有10个三好学生名额,分配到6个班,每班至少1个名额,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

方案?

排列组合易错题正误解析

1没有理解两个基本原理出错

排列组合问题基于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即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故理解“分类用加、分

步用乘”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前提.

例1(1995年上海高考题)从6台原装计算机和5台组装计算机中任意选取5台,其中

至少有原装与组装计算机各两台,则不同的取法有 种.

例2 在一次运动会上有四项比赛的冠军在甲、乙、丙三人中产生,那么不同的夺冠情

况共有( )种.

33(A)A4 (B)43 (C)34 (D)C4

2判断不出是排列还是组合出错

在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还是组合问题时,主要看元素的组成有没有顺序性,有顺序的是

排列,无顺序的是组合.

例3 有大小形状相同的3个红色小球和5个白色小球,排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

排列方法?

3重复计算出错

在排列组合中常会遇到元素分配问题、平均分组问题等,这些问题要注意避免重复计数,

产生错误。

例4(2002年北京文科高考题)5本不同的书全部分给4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一本,

不同的分法种数为( )

(A)480 种 (B)240种 (C)120种 (D)96种

例5 某交通岗共有3人,从周一到周日的七天中,每天安排一人值班,每人至少值2

天,其不同的排法共有( )种.

(A)5040 (B)1260 (C)210 (D)630

4遗漏计算出错

在排列组合问题中还可能由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为遗漏某些情况,而出错。

例6 用数字0,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比1000大的奇数共有( )

(A)36个 (B)48个 (C)66个 (D)72个

5忽视题设条件出错

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和符号,不然就可能

多解或者漏解.

例7 (2003全国高考题)如图,一个

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

要求相邻区域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4

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 种.(以数字作答)

例8 已知ax2b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a、b{1,2,3,4},求解集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

6未考虑特殊情况出错

在排列组合中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情况,一有疏漏就会出错.

例9 现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人民币各一张,100元人民币2张,从中至少取一张,共可组成不同的币值种数是( )

(A)1024种 (B)1023种 (C)1536种 (D)1535种

7题意的理解偏差出错

例10 现有8个人排成一排照相,其中有甲、乙、丙三人不能相邻的排法有( )种.

358633384A5A6A3A3A6(A)A6 (B)A8 (C)A5 (D)A8

8解题策略的选择不当出错

有些排列组合问题用直接法或分类讨论比较困难,要采取适当的解决策略,如间接法、插入法、捆绑法、概率法等,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例10 高三年级的三个班到甲、乙、丙、丁四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其中工厂甲必须有班级去,每班去何工厂可自由选择,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

(A)16种 (B)18种 (C)37种 (D)48种


相关内容

  • apzy%xll排列组合例题讲解
  • . .~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排列组合例题讲解1 例1.某电脑用户计划使用不超过500元的资金购买单价分别为60元.70元的单片软件和盒装磁盘,根据需要,软件至少买3片,磁盘至少买2盒 ,则不同的选购方式共有 (A) 5种 (B) 6种 (C) 7种 (D) ...

  • 初中数学数字找规律题技巧汇总
  • 初中数学数字找规律题技巧汇总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 ...

  • 2015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概率问题
  • 2015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概率问题 "排列组合"历来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广大考生最头疼的"拦路虎","排列组合"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是考生必须引起重视的核心部分,能否突破排列组合这道关卡,会是考生取得高分的关键.而值得考生注意的是,近 ...

  • 行测数量关系:巧解排列组合问题
  • 排列组合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重点题型,也是让很多人感觉头疼的题目,大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困惑:同一类型的题目,当表达形式有所变化后,就不知道如何求解了,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下面学昊教育专家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排列组合常见的几种题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捆绑法 首先把相邻元素当做一个整体参与运算,然 ...

  • 排列组合中的"平均分组"与"不平均分组"
  • 小数老师说 排列组合对于高中理科生来说,简直是一个噩梦!因为即使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算出了结果,也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对还是错!不是遗漏就是重复,反正距离正确答案永远"差一点"! 其实,解排列组合题目要建立模型,如果同学们能从题目中抽象出模型来,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今天,小数老师带大 ...

  • 30分钟熟记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排列组合)
  • 根据高分考生笔记整理,助你30分钟熟记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快速提高高考成绩--排列组合.概率 高分考生的谈提高成绩的秘密: 对于以下知识点不必死记硬背,打印出来夹在笔记本中就可以.在练习中遇上不懂,先不要看答案,看看以下知识点,尝试解题,这样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思考过程最重要.往往是每道题到牵涉其中几 ...

  • 详解数列求和的方法+典型例题[1]
  • 详解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 第一类:公式法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 n(a1an)n(n1)d na1 22 2.等比数列的 ...

  • 2004-2005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
  • 2004-2005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教材分析 高级中学 王文新 第九章(A)"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简介 一.内容与要求 (一)本章主要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和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本章的具体知识点主要包括: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直线,对应 ...

  • [高考数学]概率典型例题整合
  •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十一.概率 1.随机事件A 的概率0≤P (A ) ≤1,其中当P (A ) =1时称为必然事件:当P (A ) =0时称为不可能事件P(A)=0: 2.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古典概率): P(A)=m .理解这里m .n的意义.如(1)将数字1.2.3.4填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