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李素立,赵州高邑人]阅读答案

李素立,赵州高邑人。初,突厥铁勒部内附,即其地为瀚海都护府,(高祖)诏素立领之。于

是,阙泥熟别部数梗边,素立以不足用兵,遣使谕降,夷人感其惠,率马牛以献,素立止受

酒一杯,归其余。乃开屯田,立署次,虏益畏威。历太仆、鸿胪卿,累封高邑县侯。出为绵

州刺史。永徽初,徙蒲州,将行,还所余储籺并什器于州,赍家书就道。会卒,高宗特废朝

一日,谥曰平。孙至远,始名鹏。而素立方奉使,谓家人曰:“古有待事名子,吾此役可命子

孙矣。”遂以名之。少秀晤,能治《尚书》、《左氏春秋》,未见杜预《释例》而作《编记》,大

趣略同。复撰《周书》,起后稷至赧,为传纪,令狐德棻许其良史。始调蒲州参军,累补乾封

尉。上元时,制策高第,授明堂主簿。以丧解官,既除,调鸿胪主簿。奏戎狄簿领,高宗悦,

擢监察御史里行。忤贵幸,外迁,久乃历司勋、吏部员外郎中。迁天官侍郎,知选事,疾令

史受贿谢,多所绌易,吏肃然敛手。有王忠者,被放 吏 谬 书 其 姓 为 士 欲 拟 讫 增 成

之 至 远 曰 调 者 三 万 无 士 姓 此 必 王忠。吏叩头服罪。至远之知选,以内史李昭德

进,人或劝其往谢,答曰:“公以公用我,奈何欲谢以私?”卒不诣。故昭德衔之,出为壁州

刺史。卒,年四十八。至远父休烈,亦有文,终郪令,年四十九。世叹其父子材不尽云。(《新

唐书》)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虏益畏威 虏:古时对北方外族的蔑称。B. 能治《尚书》 治:研究。 C. 令狐

德棻许其良史 许:同意,赞同。D. 故昭德衔之 衔:

存在心里。17. 下 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开屯

田 久乃历司勋B.还所余储籺并什器于州 业精于

勤,荒于嬉C.至远之知选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公以公用我 不赂者以赂者丧1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素立在担任瀚

海都护府长官的时候,对屡次扰边的突厥部落采取派使者晓谕劝降的策略,以恩德服人,成

效显著。B. 李素立调任蒲州为官的时候,没有带多余的粮食器物,而只带家书上路,反映了

他的廉洁和对家庭亲情的重视。C. 李至远年少时即聪慧,治《尚书》、《左氏春秋》而能有心

得,所撰《编记》与名家杜预的《释例》宗旨、趣味大略相同。D.李休烈、李至远父子两人

都有文才,都担任地方或中央的官职,但都年寿不长。当时人为他们的才华没有得到充分施

展而伤怀。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被 放 吏谬 书 其 姓 为 士 欲

拟 讫 增 成 之 至 远 曰 调 者 三 万 无 士 姓 此 必 王 忠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

成现代汉语。(7分)[(1)夷人感其惠,率马牛以献,素立止受酒一杯,归其余。

(2)迁天官侍郎,知选事,疾令史受贿谢,多所绌易,吏肃然敛手。

【参考答案】16.C 17.D 18.B 19.被放/ 吏 谬 书 其 姓 为士/ 欲 拟 讫 增 成之/ 至

远 曰/ 调 者 三 万/ 无 士 姓 /此 必 王 忠20.(1)突厥人感激他的恩德,牵着牛马来

献给他。李素立只喝了他们敬的一杯酒,把其他东西都还给了他们。(2)李至远升任天官侍

郎,掌管官吏选拔的事情,痛恨官吏收受贿赂,对有关官吏多加罢黜更换,官吏们畏惧地停

止了受贿。

李素立,赵州高邑人。初,突厥铁勒部内附,即其地为瀚海都护府,(高祖)诏素立领之。于

是,阙泥熟别部数梗边,素立以不足用兵,遣使谕降,夷人感其惠,率马牛以献,素立止受

酒一杯,归其余。乃开屯田,立署次,虏益畏威。历太仆、鸿胪卿,累封高邑县侯。出为绵

州刺史。永徽初,徙蒲州,将行,还所余储籺并什器于州,赍家书就道。会卒,高宗特废朝

一日,谥曰平。孙至远,始名鹏。而素立方奉使,谓家人曰:“古有待事名子,吾此役可命子

孙矣。”遂以名之。少秀晤,能治《尚书》、《左氏春秋》,未见杜预《释例》而作《编记》,大

趣略同。复撰《周书》,起后稷至赧,为传纪,令狐德棻许其良史。始调蒲州参军,累补乾封

尉。上元时,制策高第,授明堂主簿。以丧解官,既除,调鸿胪主簿。奏戎狄簿领,高宗悦,

擢监察御史里行。忤贵幸,外迁,久乃历司勋、吏部员外郎中。迁天官侍郎,知选事,疾令

史受贿谢,多所绌易,吏肃然敛手。有王忠者,被放 吏 谬 书 其 姓 为 士 欲 拟 讫 增 成

之 至 远 曰 调 者 三 万 无 士 姓 此 必 王忠。吏叩头服罪。至远之知选,以内史李昭德

进,人或劝其往谢,答曰:“公以公用我,奈何欲谢以私?”卒不诣。故昭德衔之,出为壁州

刺史。卒,年四十八。至远父休烈,亦有文,终郪令,年四十九。世叹其父子材不尽云。(《新

唐书》)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虏益畏威 虏:古时对北方外族的蔑称。B. 能治《尚书》 治:研究。 C. 令狐

德棻许其良史 许:同意,赞同。D. 故昭德衔之 衔:

存在心里。17. 下 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开屯

田 久乃历司勋B.还所余储籺并什器于州 业精于

勤,荒于嬉C.至远之知选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公以公用我 不赂者以赂者丧1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素立在担任瀚

海都护府长官的时候,对屡次扰边的突厥部落采取派使者晓谕劝降的策略,以恩德服人,成

效显著。B. 李素立调任蒲州为官的时候,没有带多余的粮食器物,而只带家书上路,反映了

他的廉洁和对家庭亲情的重视。C. 李至远年少时即聪慧,治《尚书》、《左氏春秋》而能有心

得,所撰《编记》与名家杜预的《释例》宗旨、趣味大略相同。D.李休烈、李至远父子两人

都有文才,都担任地方或中央的官职,但都年寿不长。当时人为他们的才华没有得到充分施

展而伤怀。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被 放 吏谬 书 其 姓 为 士 欲

拟 讫 增 成 之 至 远 曰 调 者 三 万 无 士 姓 此 必 王 忠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

成现代汉语。(7分)[(1)夷人感其惠,率马牛以献,素立止受酒一杯,归其余。

(2)迁天官侍郎,知选事,疾令史受贿谢,多所绌易,吏肃然敛手。

【参考答案】16.C 17.D 18.B 19.被放/ 吏 谬 书 其 姓 为士/ 欲 拟 讫 增 成之/ 至

远 曰/ 调 者 三 万/ 无 士 姓 /此 必 王 忠20.(1)突厥人感激他的恩德,牵着牛马来

献给他。李素立只喝了他们敬的一杯酒,把其他东西都还给了他们。(2)李至远升任天官侍

郎,掌管官吏选拔的事情,痛恨官吏收受贿赂,对有关官吏多加罢黜更换,官吏们畏惧地停

止了受贿。


相关内容

  • 2015中考语文模拟题
  • 黄冈教育网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A卷 命题人:武穴实验三中 刘堂桢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表现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语句是: , . 5. 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 ...

  • 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 阅读 一<宗泽治兵严而有方>, [参考答案]⒈D暂时管理⒉A(①②代词,作定语③副词,表推测④助词,无意义)⒊A战胜:超过(B这是C距离D暂且活着)⒋B⒌D第二次作战失利⒍A金军骑兵冲杀过来,正是因为拆断了河桥.B你作为人主的将领,不能以拼死战场来抵拦我.C众将请求略微躲避一下敌军的锋芒 ...

  • 天津市语文
  • 一.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娴熟(xián) 沉湎(miǎn) 戛然而止(gá) B.眷念 (juàn) 禁锢(gù) 销声匿迹(nì) C.泯灭(mín) 亢奋(kàng) 迥 ...

  •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 ...

  •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能竞赛试卷
  • 朱坊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能竞赛试卷 一.积累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寒噤(j īn ) 吊唁(y àn ) 藩篱(f án ) 褶皱(zh ě) .... B 差使(ch āi ) 轩榭(xi â) 额枋(f ǎn ...

  • 1.从文中摘录一个表现全段中心的句子阅读答案
  • 阅读课文<中国石拱桥>的第5段(即从"赵州桥非常雄伟"至"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完成下题. 1.从文中摘录一个表现全段中心的句子_______ 2.引用张嘉贞和张的赞语分别说明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3.赵州桥比其他拱桥结构坚固的主要原因是 ...

  • 八年级课内说明文阅读精选
  • [课内阅读] 中国石拱桥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②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

  • 决战2015中考语文押题 卷
  • 决战2015中考押题卷四 语文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羁.绊(jī) 嗔.怒(chēn) 吞噬.(shì) 屡见不鲜.(xiā ...

  • 初中语文阅读走向生活走向开放
  • 初中语文阅读走向生活走向开放 语文阅读怎么考?这是考改中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 1996年,宜昌市以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余蕾提出"三个淡化"为标志,拉开了考试改革的序幕. "三个淡化"即:"淡化语法,淡化课文,淡化文体". "淡化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