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海归院长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宣布永不再参选

北大海归院长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 宣布永不再参选 2011年08月18日 02:09 来源:北京晨报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

昨天,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同日,一篇“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客文章,再度引发公众对院士话题的热议。博客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出现过,但在中国科学院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选。昨晚,饶毅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截至记者发稿,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尚未就此事做出回应。

新闻人物

饶毅: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在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做学术报告。

1996年起,兼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99年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协助建立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4年起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2007年9月全职回国。

回国即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然而,对于这位神经生物学家,公众更熟悉的不是他研究的领域,而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2004年,在饶毅回国之前,他就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对中国政府的中长期科技规划表示关心,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和建议。

5个月前就写好博文

饶毅在博客中写道:“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毅说,“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在落款时间上,饶毅写的是,“2011年3月5日写,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结果早就预计到了”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饶毅在北京大学的办公室电话。对于为何发出这样的博客,饶毅表示不愿多说,“我该传达的意思都已经传达得很清楚了,我想说的都在我的几篇博客中,为什么答应参选,为什么今后不再成为候选人,这些博客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不想再另外说明。”

至于为何早在3月已经写好博文,而在昨天才对外发出,饶毅解释说:“我总要等到别人公布结果后才发吧,其实我早就预计到了这样的结果,在3月就已经想好了。”至于为何落选,他给出耐人寻味的回答,“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记者翻看了饶毅在之前发过的一些博文。就在昨天博文发表的两天前,他的一篇《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的博客文章似乎透露了蛛丝马迹。“对于行内来说,都清楚中国生命科学这二十年的基本情况: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Nature、Science、Cell,或者几篇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中国科学界浮躁是自然的,不浮躁倒奇怪:因为职称高,没有‘后顾之忧’,不怕评审,就热衷通过搞关系奔经费、而不是靠学术。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给现在的学生树立不良榜样。”

方舟子:第一轮就被刷纯属侮辱

作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引发公众关注并不是第一次。2007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和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施一公回国在当时都引起不小的反响。

在回国前,饶毅就曾对中国教育科技问题提出过直言不讳的批评。去年年底,两人还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出社论,认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

而在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施一公名列其中。截至记者发稿时,通过施一公秘书转发的短信尚未得到回复。

记者看到,一些网友对饶毅落选深表惋惜。有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他放弃了美国国籍,为人坦荡,学术贡献大过很多中科院院士。方舟子对此也评论说:“我觉得饶毅居然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纯属侮辱人。连肖传国当年都进入了院士选举第二轮。”

何祚庥:评选不像考试那样简单

昨天,曾经和饶毅就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问题有过深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在看到博文后给饶毅打了电话。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何祚庥表示,谁该当选院士,谁不该当选院士,大家见仁见智,虽然评选院士有一定标准,是基本公道的,但大家会有不同看法,并不像考试高低分数那样简单。具体看谁对科学贡献大,这个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很复杂,每个人的尺度不一样。

何祚庥认为,当选的人大体是会有一些长处,最起码不会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当选,但没当选的人也不一定不好。“我在电话里对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必要太在乎谁该当选或者不当选,公道自在人心,也不能一次就盖棺定论。”

同时,何祚庥指出,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初步候选人名单并不是最终院士名单,在饶毅所属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包括施一公在内的初步入选30人也不会全部最终选为院士。“饶毅和施一公的研究在生物学领域属于新东西,新事物当然会有很多人反对,就比如爱因斯坦提出新理论的时候,就有很多年龄大的研究者反对,他的理论是在多年以后才被承认的。”

相关新闻

段振豪刷出名单

晨报讯昨天,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原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14人,进入初选名单的为145人。此前曾因涉嫌贪污被刑拘的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振豪,在初选名单中没有出现。

在145名初步候选人中,最大的76岁,最小的只有40岁。最终将从中选出不超过60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同时发布公告,表示“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严肃严谨之科学荣誉团体。院士增选工作严格按照增选程序进行。广大院士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反对增选工作中的不当行为。请相关个人、单位、部门自重自爱,一旦发现并查实有不正当行为者,我们将严肃处理。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总名额不超过60人。

博客文章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的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年3月5日写 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有关林可胜、冯德培、邹岗的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84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23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434

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 精选

已有 16665 次阅读 2011-8-15 12:5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职称 博士后 助理教授

在中国科研经费相当多的今天,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至少在生命科学方面,难以达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高峰?

进一步还可问,为什么普遍人们觉得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浮躁?

原因之一和解决办法

原因可能有多个,但有一个重要的、可以通过简单办法加以显著改善的问题。

这就是: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具体而言,博士后起步的教职应该是助理教授,享有中国目前“正高”的所有待遇(独立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导师、等等),而且工资可以提高,但必须经过晋升副教授和正教授的两轮评审。在研究所,相应为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资深研究员。中国的教育科研机构,在条件改善的前提下,逐步全面实施。并且需要考虑,以前的教授系列人员,愿意和可以加入低职称、高要求体系者,也可以竞争加入并获得提高的待遇,也就是高待遇必须和高要求同步。”

生命科学是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以此为例。

不在学术界的人不一定都知道,而对于行内来说,都清楚中国生命科学这二十年的基本情况: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Nature、Science、Cell,或者几篇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科学程度一般(不是所有人)到此为止。

也就是说,在国际优秀大学晋升副教授的时期,在中国可以做院士。而中国做了院士以后,各种事情又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减少。如此造成中国比较好的科研人员的科学活跃期结束比较早。

如果中国的科学,至少生命科学,只以做到美国好大学的副教授为学术退休的标杆,那么,虽然中国科学有非常优秀的人、认真工作的人。但因为目标比较低,往更高、更深发展的非常少。在中国科学本来不如国际先进的情况下,活跃时期还比国外教授短,中国科学可以再中和低层面追世界,而在高深层面追就不切实际。

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科学界浮躁是自然的,不浮躁倒奇怪:因为职称高,没有“后顾之忧”,不怕评审,就热衷通过搞关系奔经费、而不是靠学术。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给现在的学生树立不良榜样。70年代、80年代的教授,条件比现在差,科学热情高很多,为例听学术报告骑自行车、搭公交车全市去听。现在,很多单位,国际学术报告来了,教授不听。更有甚者,所长邀请了人,自己不听。

以助理教授起步,需给予必要条件:工资高于或比照以前招聘的正高;应该独立领导课题组;可以独立带博士学位研究生;可以独立申请国家研究经费;可以参加国内同行评审(课题、经费),等等所有目前中国正高职位享有的条件。

降低职称的必要性

中国职称普遍太高,原因是历史性的。90年代迄今,因为中国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比较低,不能竞争国际市场的人才,我们只好以高职称作为补偿来吸引人才,是一个不得已的措施。

这个不得已,现在还存在于一些院所。但是,对于中国最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已经不是问题。落后于国情继续廉价高职称,是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重要原因,如果不是关键原因的话。

为什么需要降低职称?

第一,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自尊。一个生命科学的博士后,在美国5流大学也只能从助理教授起步;在全世界华人聚居地区如香港、台湾、新加坡,博士和博士后结束后起步的第一个职称是助理教授。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目前绝大多数教育和科研单位,包括北大、清华和科学院的生命科学部分,却常常直接让博士后以正教授起步,本身就是说我们自己不认为自己是“„流”。不时出现回国就做正教授的人,职称马上高于自己国外的导师,对方自然知道中国要求和自视较低。

第二,更重要的是,有职称晋升才能真正提出要求和严格考核。招聘教授一定有错误率,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有些人会失去冲劲,招聘几年后评审,安排晋升评审可以淘汰不合适的人选。如果从正高开始,我们对于其约束就比较困难,引进后只能但愿他们自觉。而事实上有些人却积极拥抱不良社会习性,这样单位也没办法。人群中自然有投机分子,没有晋升压力,他们如鱼得水。几年前,我遇一位国外博士后回国直接做某著名研究所正研究员的年轻人,他说回国就不是为了科学。事实上,几年来他学术没有长进,经费非常多,研究生很多,压力没有。这样的人,如果中国没有晋升程序,导致中国好的单位还继续滋养这样的人,对国家是浪费,对单位是羞耻。短期对于单位领导没有影响,但是,不合格的人留在单位,长期对于单位可以有很大而且不良的影响。而如果从助理教授开始、需要两次晋升,那么,对于一般的人,都需要10年左右时间、而且需要有较好的工作才能升为正教授、资深研究员。经过两次评审后能生存下来的人,会养成好习惯,以后也会珍重自己,对于改变中国目前的浮燥,可以起清凉剂作用。

降低职称的可行性

在一些重要的机构,中国已经有条件可以改为助理教授起步。改职称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大家不知道要改,而在于各个单位的领导的选择:在条件好的情况下,继续给高职称有利于竞争国内其他单位、而在近5到7年内“政绩”很好看。给从严要求给低职称的效果在10年、20年后才能显出。有些单位怕得罪人,不敢或者不愿负责任,继续送高职称可以表面上“皆大欢喜”,其代价是单位的发展过程不能淘汰不行的人,而给积累问题留给后任领导和单位。一般来说不会在自己任上出现,头痛的是7、8年后新的所长和院系主任,一上任就恨不得开除一些无能无德而有占据很多资源包括误人子弟的研究生导师,但人家正高多年,所以所长院系负责人也没有办法。因此,如果他们负责任的话,他们不得不再想办法出台新的改革,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改革到位,给他们遗留和制造问题。当然,他们也可以继续不负责任,也不改革,再把问题拖到十几年以后。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从2004年建立起,一直以Assistant

Investigator起步,为了对应中国实际情况,其中文职称是研究员(以后是

Associate Investigator=高级研究员, Investigator=资深研究员)。现在,NIBS年度总经费已经明显低于科学院多个同类性质、相近规模研究所,而NIBS的效果明显较好。对于国家来说,NIBS现在是价廉物美。NIBS职称低、要求严是重要原因。要不然,只做6年的NIBS,有几个刚刚晋升Associate Investigator高级研究员的科学家,在其他单位不仅可以被提名院士、而且实际超过基础生物学目前中国院士的平均水平。只是因为他们职称低、因为国内对NIBS全体有些打压和排斥,才没有进入这个轨道、而不得不安心做科学,否则在其他体系他们也可以浮躁起来。

施一公在清华生科院最近也改了以助理教授起步。从我的理解,中国科学院,也会全面从助理教授相应职称起步,只是时间安排问题。

北京大学的化学系一直做得比生物(不仅北大的生物)好,其起步从不给正教授、而一般从副教授起步。我们的校长1980年代初获国外博士回国,做了好几年讲师才升副教授。而比他回国晚的陈章良到生物系马上做正教授。结果很有代表性:化学系的老师,普遍需要认真做学术,导致北大化学系整体力量很强。生物系无法要求教授做多少学术,有些人主业是在外面玩。

我于2007年9月到北大生科院以后,新聘的起步课题负责人都只给英文职称助理教授、中文职称研究员(原因和NIBS相同,以后是Associate Professor 高级研究员、Professor教授,也就是直到做正教授,才能英文和中文都称为正教授)。我认为不仅为了对北大负责应该这样做,而且对于招聘来的人员,他们其实是中国比较早进入正轨体系,如果做的好,也就比较早成为中国真正和国际接轨的正教授。

我相信,这是中国各个单位在适当时机都会实行的改变。中国不可能每个单位十年后还给海外博士后回国直接任正教授。

减少中国科学界的浮躁,需要的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办法,但降低职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2011年1月13日初稿,7月28日定稿,2011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以“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为题发表。

以前相关文章:

1)中国工作难度实例:化学的今天和生物的明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19937

2)中国如何招聘教授,十年的变化和今后的趋势: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9793

3)职称和水平:国内助理教授可达什么程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48167

居高临下前不妨看清事实 精选

已有 4744 次阅读 2011-8-13 20: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台湾 署名

因为和台湾科学家合作出现地址问题,我直接致信台湾主管科学经费的李罗权,希望他放弃今年1月规定台湾科学家和大陆科学家合作时只能用Taipei Taiwn和Taiwan ROC的规定,而允许使用Taiwan China,与大陆科学家使用的地址(如Beijing China)同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469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4698

博文出来后,有留言:

[5]dyjin 2011-8-13 14:02

事实是很多学术期刊上美国的论文根本不写USA,只写到州。我发表的论文大多数只写Hong Kong,不写Hong Kong, China。这样做难道有问题吗,关“爱国”什么事?如果我们的地址加上China,邮件(包括FedEx)多数送到中国,经常被中国海关无故拖延几个星期。你在论文上写什么地址是你的权利和自由,人家在论文上的地址要怎么写你首先要尊重人。非要人写Taiwan, China不仅是强加于人,是狭隘的观念,更是侵犯人家的署名权、著作权和版权。

这个居高临下的留言,有点奇怪。

Google结果,作者金东雁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现任香港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

我旅美22年回国,其中十几年任教,从来没有听说过“事实是很多学术期刊上美国的论文根本不写USA,只写到州”,对于这样一个明显的问题,我们一般人想都没有想过:美国工作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会不写USA。我从来没有见过。金博士既然说“事实上”“很多”,应该举证,看看百分之几的美国不写USA,而不是在否定常识的时候忽略举证,说服孤陋寡闻如我者。

金博士的第二点,“我发表的论文大多数只写Hong Kong,不写Hong Kong, China。”,说的是他自己,查PubMed,最新他几篇论文如Cell Bioscience,Plos One等等,确实没有China,我们相信他有理由其他其他论文也没有用。

而我在香港学术界最熟悉的朋友,是叶玉茹Nancy Y Ip。从2000年起,我将在北京办过一次的Gordon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Neurobiology搬到香港,我们共同主持2000年那次会议后,一直在香港科技大学延续至今。叶玉茹是香港人,我们随便查她发表文章是否用Hong Kong China,结果是:近年的全部用China,例如。

Neuron. 2011 Jun 23;70(6):1029-32. Career development for women scientists in Asia. Ip NY. Division of Life Science,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ear Water Bay, Hong Kong, China. Nat Cell Biol. 2011 May;13(5):568-79. Epub 2011 Apr 17. Cdk5-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endophilin B1 is required for induced autophagy in models of Parkinson's disease. Wong AS, Lee RH, Cheung AY, Yeung PK, Chung SK, Cheung ZH, Ip NY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ear Water Bay, Kowloon, Hong Kong, China. Nat Neurosci. 2011 Feb;14(2):181-9. Epub 2010 Dec 26. APC(Cdh1) mediates EphA4-dependent downregulation of AMPA receptors in homeostatic plasticity.

Fu AK, Hung KW, Fu WY, Shen C, Chen Y, Xia J, Lai KO, Ip NY.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 and Molecular Neuroscience Center,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ear Water Bay, Hong Kong, China.

对于金博士是否用China,我无兴趣、也无意见。

对于台湾学者和大陆共同作为作者的论文,大家都要认可发表的文字时,台湾科研经费掌管部门规定不允许用Taiwan China,是否合理,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对于金博士严正斥责“侵犯人家的署名权、著作权和版权”,欢迎起诉。

对于金博士谈到的“爱国”,我两份原文丝毫没有提起,我也没有在和台湾教授交流中任何时候提起。金博士提出是否只反映金博士对“爱国”较敏感?

欢迎身在香港的金博士批评和教育在大陆的我,告诉我美国学术界的“事实”。但在居高临下以前,先有事实依据,可能比较合适。

北大海归院长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 宣布永不再参选 2011年08月18日 02:09 来源:北京晨报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

昨天,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同日,一篇“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客文章,再度引发公众对院士话题的热议。博客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出现过,但在中国科学院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选。昨晚,饶毅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截至记者发稿,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尚未就此事做出回应。

新闻人物

饶毅: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在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做学术报告。

1996年起,兼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99年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协助建立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4年起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2007年9月全职回国。

回国即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然而,对于这位神经生物学家,公众更熟悉的不是他研究的领域,而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2004年,在饶毅回国之前,他就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对中国政府的中长期科技规划表示关心,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和建议。

5个月前就写好博文

饶毅在博客中写道:“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毅说,“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在落款时间上,饶毅写的是,“2011年3月5日写,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结果早就预计到了”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饶毅在北京大学的办公室电话。对于为何发出这样的博客,饶毅表示不愿多说,“我该传达的意思都已经传达得很清楚了,我想说的都在我的几篇博客中,为什么答应参选,为什么今后不再成为候选人,这些博客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不想再另外说明。”

至于为何早在3月已经写好博文,而在昨天才对外发出,饶毅解释说:“我总要等到别人公布结果后才发吧,其实我早就预计到了这样的结果,在3月就已经想好了。”至于为何落选,他给出耐人寻味的回答,“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记者翻看了饶毅在之前发过的一些博文。就在昨天博文发表的两天前,他的一篇《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的博客文章似乎透露了蛛丝马迹。“对于行内来说,都清楚中国生命科学这二十年的基本情况: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Nature、Science、Cell,或者几篇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中国科学界浮躁是自然的,不浮躁倒奇怪:因为职称高,没有‘后顾之忧’,不怕评审,就热衷通过搞关系奔经费、而不是靠学术。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给现在的学生树立不良榜样。”

方舟子:第一轮就被刷纯属侮辱

作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引发公众关注并不是第一次。2007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和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施一公回国在当时都引起不小的反响。

在回国前,饶毅就曾对中国教育科技问题提出过直言不讳的批评。去年年底,两人还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出社论,认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

而在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施一公名列其中。截至记者发稿时,通过施一公秘书转发的短信尚未得到回复。

记者看到,一些网友对饶毅落选深表惋惜。有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他放弃了美国国籍,为人坦荡,学术贡献大过很多中科院院士。方舟子对此也评论说:“我觉得饶毅居然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纯属侮辱人。连肖传国当年都进入了院士选举第二轮。”

何祚庥:评选不像考试那样简单

昨天,曾经和饶毅就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问题有过深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在看到博文后给饶毅打了电话。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何祚庥表示,谁该当选院士,谁不该当选院士,大家见仁见智,虽然评选院士有一定标准,是基本公道的,但大家会有不同看法,并不像考试高低分数那样简单。具体看谁对科学贡献大,这个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很复杂,每个人的尺度不一样。

何祚庥认为,当选的人大体是会有一些长处,最起码不会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当选,但没当选的人也不一定不好。“我在电话里对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必要太在乎谁该当选或者不当选,公道自在人心,也不能一次就盖棺定论。”

同时,何祚庥指出,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初步候选人名单并不是最终院士名单,在饶毅所属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包括施一公在内的初步入选30人也不会全部最终选为院士。“饶毅和施一公的研究在生物学领域属于新东西,新事物当然会有很多人反对,就比如爱因斯坦提出新理论的时候,就有很多年龄大的研究者反对,他的理论是在多年以后才被承认的。”

相关新闻

段振豪刷出名单

晨报讯昨天,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原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14人,进入初选名单的为145人。此前曾因涉嫌贪污被刑拘的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振豪,在初选名单中没有出现。

在145名初步候选人中,最大的76岁,最小的只有40岁。最终将从中选出不超过60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同时发布公告,表示“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严肃严谨之科学荣誉团体。院士增选工作严格按照增选程序进行。广大院士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反对增选工作中的不当行为。请相关个人、单位、部门自重自爱,一旦发现并查实有不正当行为者,我们将严肃处理。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总名额不超过60人。

博客文章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的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年3月5日写 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有关林可胜、冯德培、邹岗的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84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23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434

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 精选

已有 16665 次阅读 2011-8-15 12:5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职称 博士后 助理教授

在中国科研经费相当多的今天,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至少在生命科学方面,难以达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高峰?

进一步还可问,为什么普遍人们觉得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浮躁?

原因之一和解决办法

原因可能有多个,但有一个重要的、可以通过简单办法加以显著改善的问题。

这就是: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具体而言,博士后起步的教职应该是助理教授,享有中国目前“正高”的所有待遇(独立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导师、等等),而且工资可以提高,但必须经过晋升副教授和正教授的两轮评审。在研究所,相应为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资深研究员。中国的教育科研机构,在条件改善的前提下,逐步全面实施。并且需要考虑,以前的教授系列人员,愿意和可以加入低职称、高要求体系者,也可以竞争加入并获得提高的待遇,也就是高待遇必须和高要求同步。”

生命科学是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以此为例。

不在学术界的人不一定都知道,而对于行内来说,都清楚中国生命科学这二十年的基本情况: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Nature、Science、Cell,或者几篇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科学程度一般(不是所有人)到此为止。

也就是说,在国际优秀大学晋升副教授的时期,在中国可以做院士。而中国做了院士以后,各种事情又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减少。如此造成中国比较好的科研人员的科学活跃期结束比较早。

如果中国的科学,至少生命科学,只以做到美国好大学的副教授为学术退休的标杆,那么,虽然中国科学有非常优秀的人、认真工作的人。但因为目标比较低,往更高、更深发展的非常少。在中国科学本来不如国际先进的情况下,活跃时期还比国外教授短,中国科学可以再中和低层面追世界,而在高深层面追就不切实际。

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科学界浮躁是自然的,不浮躁倒奇怪:因为职称高,没有“后顾之忧”,不怕评审,就热衷通过搞关系奔经费、而不是靠学术。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给现在的学生树立不良榜样。70年代、80年代的教授,条件比现在差,科学热情高很多,为例听学术报告骑自行车、搭公交车全市去听。现在,很多单位,国际学术报告来了,教授不听。更有甚者,所长邀请了人,自己不听。

以助理教授起步,需给予必要条件:工资高于或比照以前招聘的正高;应该独立领导课题组;可以独立带博士学位研究生;可以独立申请国家研究经费;可以参加国内同行评审(课题、经费),等等所有目前中国正高职位享有的条件。

降低职称的必要性

中国职称普遍太高,原因是历史性的。90年代迄今,因为中国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比较低,不能竞争国际市场的人才,我们只好以高职称作为补偿来吸引人才,是一个不得已的措施。

这个不得已,现在还存在于一些院所。但是,对于中国最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已经不是问题。落后于国情继续廉价高职称,是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重要原因,如果不是关键原因的话。

为什么需要降低职称?

第一,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自尊。一个生命科学的博士后,在美国5流大学也只能从助理教授起步;在全世界华人聚居地区如香港、台湾、新加坡,博士和博士后结束后起步的第一个职称是助理教授。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目前绝大多数教育和科研单位,包括北大、清华和科学院的生命科学部分,却常常直接让博士后以正教授起步,本身就是说我们自己不认为自己是“„流”。不时出现回国就做正教授的人,职称马上高于自己国外的导师,对方自然知道中国要求和自视较低。

第二,更重要的是,有职称晋升才能真正提出要求和严格考核。招聘教授一定有错误率,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有些人会失去冲劲,招聘几年后评审,安排晋升评审可以淘汰不合适的人选。如果从正高开始,我们对于其约束就比较困难,引进后只能但愿他们自觉。而事实上有些人却积极拥抱不良社会习性,这样单位也没办法。人群中自然有投机分子,没有晋升压力,他们如鱼得水。几年前,我遇一位国外博士后回国直接做某著名研究所正研究员的年轻人,他说回国就不是为了科学。事实上,几年来他学术没有长进,经费非常多,研究生很多,压力没有。这样的人,如果中国没有晋升程序,导致中国好的单位还继续滋养这样的人,对国家是浪费,对单位是羞耻。短期对于单位领导没有影响,但是,不合格的人留在单位,长期对于单位可以有很大而且不良的影响。而如果从助理教授开始、需要两次晋升,那么,对于一般的人,都需要10年左右时间、而且需要有较好的工作才能升为正教授、资深研究员。经过两次评审后能生存下来的人,会养成好习惯,以后也会珍重自己,对于改变中国目前的浮燥,可以起清凉剂作用。

降低职称的可行性

在一些重要的机构,中国已经有条件可以改为助理教授起步。改职称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大家不知道要改,而在于各个单位的领导的选择:在条件好的情况下,继续给高职称有利于竞争国内其他单位、而在近5到7年内“政绩”很好看。给从严要求给低职称的效果在10年、20年后才能显出。有些单位怕得罪人,不敢或者不愿负责任,继续送高职称可以表面上“皆大欢喜”,其代价是单位的发展过程不能淘汰不行的人,而给积累问题留给后任领导和单位。一般来说不会在自己任上出现,头痛的是7、8年后新的所长和院系主任,一上任就恨不得开除一些无能无德而有占据很多资源包括误人子弟的研究生导师,但人家正高多年,所以所长院系负责人也没有办法。因此,如果他们负责任的话,他们不得不再想办法出台新的改革,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改革到位,给他们遗留和制造问题。当然,他们也可以继续不负责任,也不改革,再把问题拖到十几年以后。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从2004年建立起,一直以Assistant

Investigator起步,为了对应中国实际情况,其中文职称是研究员(以后是

Associate Investigator=高级研究员, Investigator=资深研究员)。现在,NIBS年度总经费已经明显低于科学院多个同类性质、相近规模研究所,而NIBS的效果明显较好。对于国家来说,NIBS现在是价廉物美。NIBS职称低、要求严是重要原因。要不然,只做6年的NIBS,有几个刚刚晋升Associate Investigator高级研究员的科学家,在其他单位不仅可以被提名院士、而且实际超过基础生物学目前中国院士的平均水平。只是因为他们职称低、因为国内对NIBS全体有些打压和排斥,才没有进入这个轨道、而不得不安心做科学,否则在其他体系他们也可以浮躁起来。

施一公在清华生科院最近也改了以助理教授起步。从我的理解,中国科学院,也会全面从助理教授相应职称起步,只是时间安排问题。

北京大学的化学系一直做得比生物(不仅北大的生物)好,其起步从不给正教授、而一般从副教授起步。我们的校长1980年代初获国外博士回国,做了好几年讲师才升副教授。而比他回国晚的陈章良到生物系马上做正教授。结果很有代表性:化学系的老师,普遍需要认真做学术,导致北大化学系整体力量很强。生物系无法要求教授做多少学术,有些人主业是在外面玩。

我于2007年9月到北大生科院以后,新聘的起步课题负责人都只给英文职称助理教授、中文职称研究员(原因和NIBS相同,以后是Associate Professor 高级研究员、Professor教授,也就是直到做正教授,才能英文和中文都称为正教授)。我认为不仅为了对北大负责应该这样做,而且对于招聘来的人员,他们其实是中国比较早进入正轨体系,如果做的好,也就比较早成为中国真正和国际接轨的正教授。

我相信,这是中国各个单位在适当时机都会实行的改变。中国不可能每个单位十年后还给海外博士后回国直接任正教授。

减少中国科学界的浮躁,需要的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办法,但降低职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2011年1月13日初稿,7月28日定稿,2011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以“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为题发表。

以前相关文章:

1)中国工作难度实例:化学的今天和生物的明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19937

2)中国如何招聘教授,十年的变化和今后的趋势: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9793

3)职称和水平:国内助理教授可达什么程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48167

居高临下前不妨看清事实 精选

已有 4744 次阅读 2011-8-13 20: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台湾 署名

因为和台湾科学家合作出现地址问题,我直接致信台湾主管科学经费的李罗权,希望他放弃今年1月规定台湾科学家和大陆科学家合作时只能用Taipei Taiwn和Taiwan ROC的规定,而允许使用Taiwan China,与大陆科学家使用的地址(如Beijing China)同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469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4698

博文出来后,有留言:

[5]dyjin 2011-8-13 14:02

事实是很多学术期刊上美国的论文根本不写USA,只写到州。我发表的论文大多数只写Hong Kong,不写Hong Kong, China。这样做难道有问题吗,关“爱国”什么事?如果我们的地址加上China,邮件(包括FedEx)多数送到中国,经常被中国海关无故拖延几个星期。你在论文上写什么地址是你的权利和自由,人家在论文上的地址要怎么写你首先要尊重人。非要人写Taiwan, China不仅是强加于人,是狭隘的观念,更是侵犯人家的署名权、著作权和版权。

这个居高临下的留言,有点奇怪。

Google结果,作者金东雁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现任香港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

我旅美22年回国,其中十几年任教,从来没有听说过“事实是很多学术期刊上美国的论文根本不写USA,只写到州”,对于这样一个明显的问题,我们一般人想都没有想过:美国工作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会不写USA。我从来没有见过。金博士既然说“事实上”“很多”,应该举证,看看百分之几的美国不写USA,而不是在否定常识的时候忽略举证,说服孤陋寡闻如我者。

金博士的第二点,“我发表的论文大多数只写Hong Kong,不写Hong Kong, China。”,说的是他自己,查PubMed,最新他几篇论文如Cell Bioscience,Plos One等等,确实没有China,我们相信他有理由其他其他论文也没有用。

而我在香港学术界最熟悉的朋友,是叶玉茹Nancy Y Ip。从2000年起,我将在北京办过一次的Gordon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Neurobiology搬到香港,我们共同主持2000年那次会议后,一直在香港科技大学延续至今。叶玉茹是香港人,我们随便查她发表文章是否用Hong Kong China,结果是:近年的全部用China,例如。

Neuron. 2011 Jun 23;70(6):1029-32. Career development for women scientists in Asia. Ip NY. Division of Life Science,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ear Water Bay, Hong Kong, China. Nat Cell Biol. 2011 May;13(5):568-79. Epub 2011 Apr 17. Cdk5-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endophilin B1 is required for induced autophagy in models of Parkinson's disease. Wong AS, Lee RH, Cheung AY, Yeung PK, Chung SK, Cheung ZH, Ip NY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ear Water Bay, Kowloon, Hong Kong, China. Nat Neurosci. 2011 Feb;14(2):181-9. Epub 2010 Dec 26. APC(Cdh1) mediates EphA4-dependent downregulation of AMPA receptors in homeostatic plasticity.

Fu AK, Hung KW, Fu WY, Shen C, Chen Y, Xia J, Lai KO, Ip NY.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 and Molecular Neuroscience Center,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ear Water Bay, Hong Kong, China.

对于金博士是否用China,我无兴趣、也无意见。

对于台湾学者和大陆共同作为作者的论文,大家都要认可发表的文字时,台湾科研经费掌管部门规定不允许用Taiwan China,是否合理,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对于金博士严正斥责“侵犯人家的署名权、著作权和版权”,欢迎起诉。

对于金博士谈到的“爱国”,我两份原文丝毫没有提起,我也没有在和台湾教授交流中任何时候提起。金博士提出是否只反映金博士对“爱国”较敏感?

欢迎身在香港的金博士批评和教育在大陆的我,告诉我美国学术界的“事实”。但在居高临下以前,先有事实依据,可能比较合适。


相关内容

  • 1949年后中国大陆科学家惨状一览
  • 1949年后中国大陆科学家惨状一览 --兼论1949年后中国大陆为什么没有科学大师 黄河清 所有大陆记录介绍他们的官方正式文字,以及1999年上海出版的<辞海>,他们在各次政治运动中二.三十年的经历多是空白或是一句带过或是语焉不详.中研院院士的资历,在<辞海>中基本不提,这在 ...

  • 2016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作文素材集合
  • 2016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 人物阅读素材:是非·屠呦呦 (2015-10-05 23:34:24) 是非·屠呦呦 弓长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

  • 费马大定理终结者安德鲁.怀尔斯北京纪行
  • 费马大定理终结者安德鲁.怀尔斯北京纪行 张立宪 安德鲁.怀尔斯给中国青年报读者的赠言 我认为中国的年轻人工作非常努力,希望他们勇于追求自己所挚爱的东西,因为对事业的投入和热爱将使他们在前进的途中所向披靡. 安德鲁·怀尔斯 2005年8月29日 2005年8月29日,我吃了平生最智慧的一顿晚餐. 在座 ...

  • 二十多岁的正教授(研究员)是如何炼成的
  • 其实,中国历来都不乏年轻的教授,但30岁以下就能成为正教授的,放眼世界,也是极度,绝对的罕见.据我所知,也就超牛陶哲轩,在24岁就当上UCLA终身教授,算是个特例. 然而,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奇迹在一次次的上演着.单就生物这块,比较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有: 陈章良  26岁华盛顿大学博士,28岁北大生 ...

  • 主题人物阅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 主题人物阅读: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者 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 魏继国编写 [人物事略] 屠呦呦,药学家,浙江宁波人,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 ...

  • 中国"精神首富"袁隆平的世界
  • 故事片<袁隆平>5月中旬全国公映,79岁高龄的袁隆平也首次"触电",出演老年时候的自己. 画面在优美的旋律中轻轻定格,片尾音乐声响起,一众演职员登台亮相,挤得满满的湖南大剧院放映厅,掌声如雷,71岁的老太太邓哲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眼眶有些湿润,她的情绪久久地停留在影片演 ...

  • 为孤陋寡闻而汗颜
  • 为孤陋寡闻而汗颜 9月12日揭晓的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中,中国81岁高龄的科学家获得临床医学奖."拉斯克奖"被看作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屠呦呦,治疗疟疾青蒿素的发明者,真是一个陌生得不能再陌生的名字,即使她获得了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q ...

  • 费马大定理证明权之争和微积分发明权之争 - docin.com豆丁网
  • The Fermat last theory controversy and the calculus controversy 蒋春暄 30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巴斯德语) 费马大定理证明权之争和微积分发明权之争应该是数学史中两件大事.它不仅是学术上之争,更重要是国 ...

  • 浙大的辛酸历史
  • 浙大的辛酸历史 序: 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包括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以及协和医学院的文理科学士毕业生成绩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即今之大学四年级学生)(百度百科) 193 ...